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下裘俊彼底牛煺鹋呐钠ü桑玖似鹄矗叩皆饶歉鑫恢茫缸懦窍麓笊械溃骸岸喽颍慵彝跻购煤谩〉恼驹谡饫锬兀∧苌渌牢抑煺鸬募Γ忝墙鹇不乖觳怀隼矗
朱震身边的亲兵顿时也跟着吼道:“多尔衮,快带着你手下这班蛮子滚回去吧,能射杀我们家王爷的箭枝还没做出来呢!”
城墙上和金虏血战的山东将士们见朱震好好的站在城楼上,顿时大喜,大声吼道:“王爷万岁!兄弟们,杀敌报国啊!”
“王爷万岁!杀敌报国!”山东军顿时又恢复了一往如前的勇猛,城下的多尔衮却吃惊的看着朱震,竟然有些结巴的说道:“鳌拜,你的箭枝没有箭头么?我明明看到有两支箭射中朱震胸口了啊,你看他现在竟然没一点事?”
鳌拜也惊叫道:“不可能,我的箭枝都是特别做的,就是身披重甲,也能射个对穿。哦,我明白了,我听说中原有些宝甲,不仅轻便,能贴身穿在衣服里边,又刀枪不入,朱震位高权重,有一件这样的宝甲也不稀奇。”
多尔衮道:“再给我射,射他的头,他头上总没有穿什么宝甲了吧。”
鳌拜苦笑道:“刚才我也是趁他们没注意,现在朱震身边的亲兵都注意到我了,哪还能射中?王爷请看,那些亲兵都挡在朱震身前,我的箭枝射出,肯定会被他们用身体挡下来。”
多尔衮狰狞的说道:“好,那我就看看朱震的脖子能不能挡得住刀子,传令吴三桂,让他全力冲到城楼上去,把朱震给我砍了。”
朱震在城中只有十万人马,还要防守其余九坐城门。集中在大明门的士兵就大打折扣,在金虏拼死冲杀下,还是节节败退。担任前线总指挥的李超涂来到朱震面前,说道:“王爷,金虏的攻击太猛烈了,兄弟们实在顶不住了,不如吧皇城里的那五千兵马也调上来吧。”
朱震喝道:“不行,城中那些勋臣权贵、官绅士族的秉性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不留下点人马镇压他们,一旦他们得知我军不敌,为了讨好多尔衮,肯定会在我们背后捅刀子。再给我顶一会,我估摸着朱亮的援兵就快要到了。”
李超涂大声说道:“是,王爷您请保重,金虏要进北京城,除非踏着我的尸骨进去!”说着转过身去,大神喝道:“跟我来,西段快顶不住了,我们先把那边的金虏给压下去。”
多尔衮看着阿济格好不容易从西端打开一个缺口,大军就可趁势进城了,哪知又冒出一个明军将领带着一彪人马给压了下来。多尔衮认得那员明军将领正是山东军两大猛将之一的李超涂,他心中大怒,厉声喝道:“鳌拜,你带着我的亲兵亲自上去,就从西端上,给我把那个明军将领的头颅砍下来。”
鳌拜道:“末将遵令!”他把手一招,带着多尔衮身边的亲兵气势汹汹的冲到西端城墙上。李超涂见来人正是刚才箭射朱震的金虏将领,心中火起,大声喝道:“兀那金虏蛮子,刚才是你用箭射我家王爷的么?就你那箭法,还称什么金虏第一勇士。也对,你们金虏蛮子第一勇士都如此脓包,其余人更加脓包了。”
鳌拜怒道:“我手底下的功夫怎么样,还轮不到你来指指点点,来,且让你爷爷砍你几刀。”说着,便挥舞着手中那长达五尺的厚背大刀,向李超涂杀了过来,一路上凡和鳌拜碰上的官兵无不或死或伤。
李超涂见了,心中暗道这金虏第一勇士果然不是吹出来的,至少看上去这份力道就比自己大。巧能破力,力道大还需会用,李超涂心中冷笑道:“量你一金虏蛮子,除非使得蛮力,还会什么用力的法门?”他舞动手中铁枪,大声喝道:“你们让开,让我来战此人!”
“碰”刀枪相撞,碰列出一丝丝火花来,鳌拜大声吼道:“好啊!山东军果然有几分货色,比起当年崇祯手里的军队强多了,我们再来!”说着又挥动大刀,向李超涂砍来!
李超涂被鳌拜拖住,阿济格趁势指挥士兵反攻,山东将士虽然英勇的抵挡,但仍然又被撕开一道缺口,眼见金虏又要杀进城中了。
“轰—隆—隆”就在这时,一阵阵雷鸣般的马蹄声滚滚而至,整个北京城都在这阵马蹄声中颤抖起来。
“城墙上的兄弟听好了,十万山东援兵已经杀到,你们切记要保护好王爷!”一阵怒吼声远远的传来,声音之大竟然改过那雷鸣般的马蹄声!
“援军到来,兄弟们,杀敌报国,和金虏蛮子拼了啊!”城墙上的山东将士怒吼着回应道。
多尔衮大吃一惊,山东的援兵来的如此之快!虽然来的可能只是起兵,但听这声势,莫怕有五六万人!突然,他恍然醒悟,自己身边只剩下千余人了,要是来援的山东军抽调出一支军马,朝自己冲过来,肯定凶多吉少。他大声喝道:“传令,让鳌拜回中军护卫!”
就在多尔衮刚刚传下将令,陈永福带着三万铁骑终于冲到了大明门下。多尔衮为了方便排兵布阵,把大明门一带夷为平地,此时正好便宜了陈永福的三万铁骑。陈永福一眼看见多尔衮身边只有一千余人,心中大喜,我就来一招直闯中军,看看城墙上的金虏会不会回军救帅!
陈永福大声喝道:“兄弟们,你们瞧,金虏首领身边居然只有一万人,这正是上天要让我们建功啊!两万铁骑列阵阻挡金虏回军救帅,一万铁骑直捣金虏中军,活捉多尔衮!”
“活捉多尔衮!”山东将士大声吼道,一万铁骑呼啸而出,直捣多尔衮中军帅府。
多尔衮大惊失色,没想到这员明军将领如此有胆色,他连忙指挥身边仅剩的一千亲兵列阵迎敌,又传下将令,让吴三桂、多铎火速回师救帅!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陈永福指挥一万铁骑牢牢的把多尔衮包围在中间,然后分成十个千人队,一队接着一队,连绵不绝的冲击着多尔衮指挥一千士兵结成的阵势,几波冲击下来,多尔衮排列的阵势几乎就要被冲破。
西端城墙上最先接到回师救帅命令的鳌拜心中大急,这李超涂力道虽不如自己,但那条铁枪就像生了眼睛一般,牢牢的拖住自己,只要自己胆敢反过身去,毫不怀疑这条铁枪将会在自己后背扎上一个血洞。
可是,若是自己全力进攻,这家伙又像一条泥鳅一般,滑了开去,避过和自己正面交锋,只从旁牵制自己。鳌拜打得火起,大声喝道:“李超涂,你要是男人,就正面和我拼上几刀!”
李超涂谑笑道:“果然是金虏蛮子,这是打仗,你当是以武会友啊!管他什么招数,能赢就是妙招!”
鳌拜恨恨的说道:“好,看你怎么阻挡我!”说着猛地一刀,逼退李超涂一步,接着反过身,就往城墙下跳去,李超涂大吃一惊,这人还真。。他用力的把手中铁枪朝鳌拜后背扔去,鳌拜竟然在半空中挥刀挡住铁枪,并借势双脚落到地上,但是强大的冲击力还是让他摔倒在地。
就在倒地之时,城墙上一支劲箭朝他射来,同时还伴着一个大笑声:“你刚刚用箭射我家王爷,现在我还射你一箭!”正是李超涂知道铁枪未必能击中鳌拜,所以在扔出铁枪的同时拿过弓箭,张弓就是一箭,朝鳌拜倒地的地方射去。
鳌拜心中一惊,来不及躲过那支羽箭了,他咬了咬牙,伸出右手便朝那支箭抓去。
‘噗嗤’一声,那支羽箭直直射进鳌拜的手掌,镶嵌在他的手掌心。
第262章 逐鹿(七)中
鳌拜站起身来,用左手抓住箭杆,用力折,折成两段,然后把镶嵌在手掌中的那半截拔了出来,狠狠的向城墙上扔去,正好**一名士兵的胸膛!鳌拜这才捡起地上的大刀。
他看到吴三桂和多铎正率大军同那两万阻挡他们去路的山东骑兵战作一团,便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来,他接过一名金虏士兵手中的缰绳,翻身上马,两腿一夹马腹,挥舞着大刀就向明军杀去。
朱震在城墙上看到陈永福率军直捣多尔衮中军帅府,兴奋的叫道:“好个陈永福,干的漂亮!李超涂、甘剑锋!守不住咱就不守了,集结士兵,本王亲自带着你们,冲杀出去,同金虏一决高下!”
李超涂说道:“王爷,这。。。”
朱震厉声喝道:“这什么这的?狭路相逢勇者胜,你没看到,城下全乱了么?金虏中有我们官山东将士,山东将士又包围这金虏,在这个时侯,什么兵力优势,什么指挥调度都是废话,只有看谁更狠!”
李超涂道:“是!”然后大声吼道:“骑兵营,列阵左边,步兵营,列阵右边,十息时间,全部集结完毕!”
“哗啦啦”城墙上的山东将士们飞快的跑到李超涂指定的区域,开始列阵。十息时间,士兵们便整齐的列好了阵势。朱震骑上一匹黑马,手举鸣鸿宝刀,高声叫道:“大明,出击!”
六七万山东将士大声吼道:“王爷万岁!杀敌报国!大明,出击!”
李超涂统领起兵,如黄河泛滥一般咆哮着倾泻而出,直直插入金虏阵中,甘剑锋统领步兵,徐徐逼进,包抄金虏。朱震虽然也全身披挂,要提刀上阵,但是贵为亲王,部下将领自然不许,只让刘峰带着几百名亲兵护卫着他,跟在大军后边,以壮声势。
多铎果然没能料想到朱震竟然敢带着城中明军冲杀出来,所以全部精力都放在前面拦路的明军身上,这才让李超涂的骑兵一下就冲入阵中。他回醒过来后,马上令吴三桂率军抵挡李超涂的起兵,阿济格率军前去阻拦甘剑锋统率的步兵,自己同鳌拜卯足了劲,继续冲击前面的两万明军骑兵。
吴三桂此时心中抱怨不已,他当初带着关宁军来北京凑热闹,便是想瞧瞧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好择主而侍。起初,他最看好李自成,毕竟李自成麾下兵马最强大,可是得知朱震和多尔衮达成联盟协议后,他便倾向于朱震和多尔衮了。
那时他并非多尔衮的部下,是用联盟者的身份率兵助战。他认为在赶跑李自成后朱震和多尔衮之间还有得一战,那时他再选择是向朱震靠拢还是接受多尔衮的招降。
可是朱震这个混蛋居然玩了了一手瞒天过海,把主力大军调取大房山围困刘芳亮部贼军。吴三桂得知消息后破口大骂,你还真当多尔衮是诚心诚意和你结盟么,等击败李自成后,就你在北京的二万人马,怎么去和多尔衮谈条件,说不得,多尔衮肯定会趁机袭击宛平,先抓住朱震,在击破山东军,然后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于是,他在潜意识开始接受多尔衮的招降,也事事服从多尔衮的命令来,李自成撤出京师后,多尔衮让他率领三万关宁铁骑追击,他心想这样也好,至少不必要同朱震正面会面了,若是多尔衮让他进攻宛平,更加麻烦,便二话不说,领着兵马追击李自成去了。
可是当他再次回到北京城时,局势又发生了天大的变化,朱震故技重施,再一次瞒天过海把大房山的精锐又调回了宛平,并率先撕破脸皮,袭击多尔衮,使得多尔衮吃到前所未有的败仗,损失了近三万人马,还把到手的北京城拱手让给朱震。
吴三桂知道后气的破口大骂,朱震这个混蛋,为什么不早告诉自己他留了这么一手,那样我便可以趁机把军队和金虏拉开,去投靠他了。可是现在,他夹杂在金虏大军中,稍有异动,多尔衮第一个消灭的就是他。
这天多尔衮再次找到吴三桂,诚恳的说道:“吴将军,现在的局势已经是势成骑虎,不由得你做主了。你瞧,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同我一起击败李自成的,都会认为你已经投靠了我们大清。即便是你现在跑去和朱震说愿意同他一起攻击我军,朱震也只会认为你是惧怕他的实力再一次叛主,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你说朱震会信任你么?何况你还没有这个机会,因为你现在正处于大清大军包围之中。古人云,一不做、二不休,富贵还须险中求。只要将军助我攻下北京,歼灭朱震的主力大军,则山东可一击而下,到时候天下就再也没有谁能挡得住我大清的铁骑了。而将军可任选一地,如同朱震在山东那般,建立独立的王国!”
吴三桂脸一阵红一阵白,阴晴不定思考了许久,最后想到朱震一直都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做什么事都不为他考虑,再怎么说,自己还是大明关宁军!一咬牙,便答应了多尔衮的要求,第二天同多尔衮合兵猛攻北京城。
攻打了整整一天一夜,到了第二天,眼看着就要攻下来,朱震的援军却突然赶到。他知道,这一把押错住注了。虽然,到来的仅仅只有几万骑兵,但这也说明,大队的步兵就在后面。而且,瞧着眼前的形势,很可能不需要步军到来,朱震便能战胜多尔衮。
想了这么多,其实也就一瞬间的功夫。吴三桂虽然知道钱途渺茫,但是坐以待毙更不是他的行事作风。他领着三万关宁铁骑调转马头,怒吼着朝李超涂迎了上去。
李超涂看到来迎战自己的是吴三桂同他麾下关宁铁骑,便破口大骂道:“吴三桂,你这狗娘养的,还眼中还有一点忠孝节义么?居然帮着金虏蛮子对付大明军队,此种行为,简直连猪狗都不如!”
李超涂又带着山东军将士一齐吼道:“关宁的兄弟们,你们可都是大明子民,你们的父母妻儿都在北京城里,盼望着和你们团聚。你们知道么,即使是你们进攻北京城时,李自成都不忍心加害你们的父母妻儿,因为他认为你们都是抗击异族的英雄,你们攻打他也只是在为先帝报仇雪恨而已,可是如今,你们却帮着异族来攻打自己国家的都城,你们有何面目去面见你们的父母妻儿?你们不知道以金虏的凶残在攻破北京城后肯定会屠城么?你们认为你们的父母妻儿能在乱军之中保得万全么!”
就这么短短的一段话,让号称大明第一精锐的关宁铁骑开始踌躇起来,他们考虑着自己帮着以前的敌人金虏蛮子进攻以前保卫的国家首府是对还是错。吴三桂心中大怒,自己麾下的关宁铁骑在镇守宁远时面对着十几万金虏铁骑也不曾又半点踌躇,可是偏偏被李超涂几句软话说的军心涣散。他心里也明白,自己虽然是关宁铁骑的指挥者,但这支军队的所有权始终是大明!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大明子民!
吴三桂怒喝道:“你们别听他胡说,我们的家属早就被李自成祸害了,你们忘记本镇全家了么?他们就是被李自成当着大伙的面斩首示众的。”
关宁将士们听了,向李超涂投去殷切的目光,他们多么的希望李超涂能说一句,你们的父母妻儿还活着!李超涂当然明白其中含义,他大笑道:“吴三桂,你为何要欺骗这些可怜的将士们,李自成斩了你全家,那是因为你和金虏勾结,但是关宁的将士们都是无辜的,他们只是受到你的蒙骗而已。关宁的兄弟们,你们不信?等这一场仗打完后,我便让你们的父母妻儿出来见见你们!”
这时关宁将士的眼光又转向了吴三桂,他们希望自己敬爱的总镇大人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吴三桂气急攻心,怒斥道:“做什么,想造反啊!听本镇的命令,给我杀!”
李超涂再次大声叫道:“关宁的兄弟们请让开,我们的刀子从不砍相自己人,我们只杀金虏!”
山东将士一齐吼道:“杀光金虏!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李超涂带着山东骑兵呼啸着冲来,关宁将士见了,竟然下意思的给他们让开一条路来!金虏手上饱沾着大明子民的鲜血,抗击金虏保卫大明这是吴三桂镇守宁远之时灌输给关宁铁骑的,这个时侯,这些当初作为关宁铁骑精神支柱的信念成了缚束他们的枷锁。
吴三桂咆哮道:“你们在做什么!给本镇杀啊!”
吴三桂麾下得力战将杨坤长叹道:“总镇大人,您不要忘了,当初是您口口声声训示我们‘抗击金虏,保土为国’的,如今,将士们真在按照您的训示做事。”
第263章 逐鹿(七)下
吴三桂听了,长久无语。良久,他一挥宝刀,说道:“兄弟们,撤!咱们回山海关去!若是我们的父母妻儿真在北京城中,济王殿下会好好善待他们的。”
关宁将士们也默然无语,跟着吴三桂一齐撤出了北京城!
少了关宁铁骑的阻拦,李超涂二万多骑兵当真如蛟龙如水,翻滚腾云,在金虏阵中四处冲杀,把多铎阵尾冲得四分五裂。多铎的前队人马正好撕开了那两万阻拦在前面的明军,他看了一眼混乱的阵尾,知道若是弃他们而去,这两万多人马会全军死在城下。他又看了看多尔衮的中军帅府,此时陈永福亲自带队冲杀过去,从左翼杀进,从右翼杀出已经把多尔衮结成的阵势分成两段。只需再来一次冲击,就能彻底冲垮他们,多尔衮也很有可能会落入陈永福手中。
多铎哪里还敢迟疑,毫不犹豫的指挥大军,杀了过去,把陈永福一万人马反包围起来,又命鳌拜率领一军,冲进阵中去把多尔衮接出来。
鳌拜虽然手上中过一箭,但力气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把心中的野心全部激发了出来。什么样的野兽最可怕?受了伤的野兽!鳌拜就像一头受了伤了野兽一般,带着一彪人马,横冲直撞,杀进阵中,直到多尔衮面前。
多尔衮见到鳌拜到来,悬起的心总算落了下来。他大声喝道:“快保护本王杀出去。”
鳌拜护着多尔衮杀出重围,同多铎会师后,多尔衮再也顾不得北京城了,大声说道:“传令退兵,多铎,我先撤到通州去,先在那里整顿一下军马。”
在接到多尔衮退兵的命令后,阿济格也开始抛开朱震的步兵,开始撤退。而那两万被多铎冲散的骑兵又集结起来,配合李超涂围歼多铎抛弃的两万多金虏,这些金虏本来就散乱不堪,又无大将指挥,各自为战,在李超涂的绞杀下,一会儿便清理完毕了。
陈永福在多铎撤去包围后,整计军马,也向朱震这便靠了过来。李超涂、甘剑锋等将均齐声问道:“要不要乘胜追击!”
朱震笑道:“不必了,多尔衮迟早是瓮中之鳖,跑不掉的,士兵们累了这么久,也该休息一会了。传令下去所有将士今晚卸甲休息一晚,明日再同金虏决战!”
多铎保护这多尔衮撤退到通州,阿济格等将也陆续带着部下前来回合。多尔衮点计将士,从关外带来的十五万士卒只剩下八万余人。加上降将姜镶、高第(和吴三桂一起投靠金虏,吴三桂只带着三万关宁铁骑撤回山海关,其余关宁士卒由高第统率,仍留在金虏军中)也只有十二万人。此时,多尔衮知道自己再也没有争霸中原的资本了,如何体面的退回关外去,才是当前第一要务。
此时,连夜从密云翻过长城,撤回关外或者是奔去山海关,向吴三桂借到是保全大清实力的最好办法。但是多尔衮不能这样做,若是这样,回到盛京后,他同阿济格、多铎全部都会被排挤出满清的权力中心。因为当初入关就是多尔衮同他的支持者多铎、阿济格一手促成的,统兵将帅也全部是他的嫡系亲信。现在大败而归,责任肯定要全部落到他们头上。
“十二万人马,朱震现在也只有十二万左右人马,也未必能奈得何我。此次吃亏,是吃在北京坚城上,现在我们采用当年入侵中原的流动战术,避免鏖兵于坚城之下,四处破坏中小型城池,大捞一笔,然后会关外去,这样我们的压力就会小许多。”多铎侃侃谈到。
阿济格道:“不错,只要我们失去了争霸中原的实力,朱震便不会再过重的关注我们了。毕竟李自成逃回陕西后,实力仍然强大,朱震必须趁他还没又恢复过来之前,铲除李自成,否则等上一年半载的,李自成轻易就能重新招募出几十万大军来。”
多尔衮听了,叹道:“中原就是好啊,地大人多,轻易就可以招募出几十万大军。哪像我们大清,倾国而出,也就十几万人。若是我有二十万大军,早就拿下北京城了!既然不能回去,那也只有这样了,从明天起,我们便开始流动作战,战略意图从入主中原转变为侵袭劫掠!”
翌日,朱震带着大军赶到通州时,发现金虏已经人去城空。李超涂立即大声说道:“不好,金虏已经连夜逃回关外去了!”
朱震沉思了一会,说道:“不会,多尔衮绝对不会这个时侯回去。我猜想他可能挥军南下,准备同我们打游击了。”
李超涂道:“此事更加不妙,金虏多为骑兵,来去如风,若是避开坚城,四处扰乱,很难对付。更何况时间也不容许我们对金虏实行长期的封剿政策,李自成这等枭雄人物极有手段,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恢复过元气来。”
朱震道:“不管怎么说,先得解决金虏。嗯,马上传令给黄得功、刘肇基,让他们不必进京了,全力封锁京畿下山东的要道。再给钟彬传令,告诉他可以行动了。我们么,就先回北京,让多尔衮在京畿闹一阵子。”
甘剑锋道:“这样一来,要苦了京畿一带的百姓了。”
朱震道:“这又有什么办法?若是我们跟在金虏背后追击,反而惹起他们的凶性,屠杀起百姓更狠心。”
甘剑锋默然无语,朱震道:“好了,百姓自有他们的求生之道。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嗯,先得解决吴三桂,他倒是挺光棍的,一见情势不对,立马跑回山海关去,占着这天下第一雄关,总能有些和我讨价还价的资本。给我派个人去问问,他到底想怎么样!”
这时,陈永福道:“王爷,原关门总兵唐通还领着六千士兵在山海关附近呢!唐通被监军太监杜之轶出卖,才被迫投靠李自成的,王爷看能不能。。”
朱震笑道:“是本王疏忽了,本王就写封信给他,问他愿不愿意悔过自新,重回大明怀抱,若是愿意,就让他在山海关附近驻扎着,一切粮草均由北京城拨给,到时本王自会重用他。”
陈永福道:“多些王爷,不瞒王爷,唐通和臣将有些交情,他的为人臣将也是清楚,绝对不是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臣将以头颅担保,只要王爷信任他,他若反复,臣将一定亲自把他的头砍下来献给王爷!”
第264章 逐鹿(八)上
却说威海卫指挥使钟彬,自投靠朱震后,深得朱震信任,把山东唯一的一支水师交给他统领,但是让他郁闷的是看着同僚一个个征战沙场,他却在登州训练水师。
他深知道地位须用功劳抬起来的道理,现在他在山东军体系中地位是很高,至少可以排进前十五位了,但却没有尺寸功劳。他只能把满肚的郁闷全部发泄到水师训练上来,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山东水师被他翻了一倍,达到近三万人,而且战斗力比起以前更加强大。
他看着这三万水师,心中感叹精锐雄师无用武之地!北上战场都是马步军为主,水师实在是个鸡肋。但是今天,他显得格外精神!因为济王殿下交给水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一个可以让他一举扬名天下的任务,那就是大军直捣金虏的首府——盛京!
此时,他真想仰天大吼几声,把积压的满腹郁闷全部吼出来。但他知道这个任务在先期需要保密,至少,得大军顺利登陆后,才能公布出来,所以他只能忍住兴奋,召集全体水师,扳着脸说道:“王爷一直没给我们水师下达任务,就是觉得我们还不够精锐。这一次,本镇准备策划一次盛大的军事演习给王爷瞧瞧,让王爷知道我们水师已经当得起天下雄狮的称号了。你们有信心没有!”
和钟彬一样郁闷的水师将士们大声吼道:“有!”
钟彬叫道:“很好,全体将士登船!此次演习是考验大家登陆作战的本事,所以骑兵营的五千兄弟把战马也拉上船去,让王爷瞧瞧,我们水师不仅会水战,还会陆战,骑战!山东水师,无敌!”
水师将士们大声吼道:“山东水师无敌!”
三万水师将士乘坐着四百多条大小船只,浩浩荡荡从登州出发,横跨渤海海峡,直扑辽东半岛!
就在钟彬到达辽东半岛之前,冒襄已经带着隆兴皇帝的圣旨和济王殿下的亲笔书信远漂重洋,来到与山东隔海相望的朝鲜王国!
朝鲜王国又称李氏朝鲜,国主姓李,为大明藩属国,所以国主只能称大王,皇帝这个称号是不能随便用的,在中国古代旁边的国家用‘皇帝’这个称号,即会被视为对天朝上国的挑衅!现任朝鲜国主名叫李倧,他是在天启三年靠着发动宫廷政变从而继任国主之位的。他是个坚定的拥明分子,一直仇恨新兴的金虏。
所以金虏在天启七年和崇祯九年两次带兵杀入朝鲜,朝鲜被迫成为清朝的附属国。李倧的三个儿子全部派去了盛京做人质。同时朝鲜还要岁贡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白苎布二百匹、各色绵细二千匹等等。使得朝鲜经济负担不堪负重。
对于具有高度发达的儒家文明、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来说,沦为落后的山林狩猎民族建立起来满清的藩属国,在当时的朝鲜是令君臣黎民都痛心疾首的事情。所以整个朝鲜除了极少的亲近金虏分子,大多都对金虏极为仇视。他们称呼清皇为‘胡皇’清使为‘虏使’。
李倧在得知天朝上使来到,心中兴奋不已。他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出城相迎,两班朝臣都是儒生士大夫之流,他们多与大明内地有文学交流,待得知来使是大明著名的文学流派复社的名士后,心中更加恭敬。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吴道德呆久了的冒襄已经不是以前的冒襄了。如今他也学会了做事需不折手段的道理。这也才让朱震放心的派他出使朝鲜。冒襄看着这群热情的君臣,心中疑惑不已,王爷不是说这些朝鲜人外号叫做‘棒子’,为人无耻之极么?现在怎么看都十分有礼啊!
冒襄故意把调子摆高,用天朝上使的身份责问道:“李国主为何反面侍仇,藩属金虏?”
李倧恭敬的说道:“上使明鉴,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丰臣秀吉率日寇入侵朝鲜,是神宗派兵帮朝鲜打退日寇。)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小王岂敢背信弃义,反面侍仇?实乃金虏兵威之下,为保黎民,从权之计。犹是如此,小王仍然未曾忘记国耻,时刻未曾忘记北伐。朝鲜国小,倾国之力,养有精兵八万,实在为北伐复仇做准备!”
冒襄一听,心中更是糊涂了,王爷说的‘棒子’会这么重情义?莫不是王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该死,我怎么能说王爷的坏话呢!冒襄暗骂了一句,然后装作恍然的神色说道:“真是如此?那倒是本使误怪大王了。本使这次前来,带来了大明新皇隆兴皇帝的诏书,皇上让您带着朝鲜兵马前去攻打盛京,大王意下如何?”
李倧道:“既是皇上下令,小王不敢不从,只是朝鲜国军力弱小,金虏主力虽然离开了盛京,但从朝鲜到盛京一路上的险要之处都有金虏把手,盛京也有济尔哈朗亲自镇守,恐怕力有不足。”
冒襄道:“皇上当然会考虑到这些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