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弊主-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琪嫔张梦娇甚为聪慧,深知花无百日红的道理,并不持宠而娇,对皇后对妃嫔皆是极力笼络,对住进咸福宫贞武的新宠周柔嘉,她更是呵护备至,她清楚贞武将周柔嘉安排到咸福宫的意思就是要她加以照顾。
温暖如春的咸福宫西暖阁里,张梦娇一边喝茶一边与正在为爱犬缝制衣饰的周柔嘉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对这个比她小好几岁,性子温婉,有些天真烂漫,喜欢养鸟、养狗等宠物的新贵人,她是打心眼里欢喜,而且贞武一旦留宿咸福宫,就喜欢拉她二人大被同眠,因着这不为人道的原因,两人的关系也更为亲近。
“主子,王公公来了。”贴身宫女紫霞进来蹲了个万福禀报道。
一听贞武身边的太监来了,张梦娇不由微微一笑,道:“快请。”
“奴才给琪嫔娘娘请安,给周贵人请安。”小太监王宏一进来便利索的扎了个千儿,起身才接着道:“恭喜娘娘,皇上遣奴才过来通传,在咸福宫用膳。”
听的贞武过来用膳,张梦娇微笑着道:“辛苦王公公,紫霞,看赏。”
“谢琪嫔娘娘赏。”王宏眉开眼笑的躬身道。
待的王宏退出去,张梦娇才看向周柔嘉,笑道:“柔嘉,想吃什么?”
周柔嘉偏头想了一下,才道:“吃火锅吧,皇上也喜欢,我喜欢涮羊肉。”
“小心胖死你。”张梦娇笑着起身,道:“你且坐着,我去厨房看看。”
周柔嘉皱了皱鼻子,轻笑道:“我才不怕胖,倒是姐姐要注意。”
“好啊,竟敢说本宫胖,回头看本宫怎么收拾你。”张梦娇说笑着便掀帘而去。
张梦娇、周柔嘉两人白高兴了一场,贞武爽约了,刚出乾清宫,他就接到禀报,怡郡王胤祥在外递牌子求见。胤祥管着兵部,负责着新兵的征召事宜,贞武自然不会怠慢,当即又折回了乾清宫西暖阁,心里琢磨着胤祥为何事而来。
胤祥来的很快,进来后便跪下道:“臣胤祥恭请皇上圣安。”
贞武微微笑道:“免礼。赐座。”
谢恩之后,胤祥并未就坐,而是瞟了一眼,见殿内没起居注官和太监,他才掏出两根密封的小竹管道:“皇上,这是第一次收到来自热河的鸽信。”
来自热河的鸽信?贞武眉头不由微微一皱,康熙的病情有变?不会是病情加重了吧?他心里不由稍感紧张,略微检查了一番封蜡,他便捏碎封蜡取出密信,略微一扫了一眼,他也不叫人,径直翻出密码本核对,很快便翻译出来,就一句话,‘太上皇中风之症大有好转,已然能够吐字清晰,唯速度略慢。’
康熙病情好转?贞武不由微微松了口气,随手就将字条递给了胤祥,心里却在琢磨这事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按说,这是件大喜事,但他却高兴不起来。
默然半晌,胤祥才沉声道:“皇上,顺义大营基本已经抽调一空,仅剩两千精锐留守大营,天津海军同样所剩无几。”
贞武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老十三竟是直言不讳的让他加以防范,有必要吗?微微摇了摇头,他才道:“十三哥过虑了,皇阿玛一生素来珍惜羽毛,况且,经此大病,皇阿玛还有什么放不开的?”
“皇上。”胤祥沉声道:“臣不是担忧皇阿玛,而是担忧京师的皇族宗亲,王公勋贵。”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皇上御极以来,收缴下五旗兵权,抽调京师旗人入天津军工作坊,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进行工商杂税革新。
紧接着又发卖西安满城,允许驻扎地方八旗在地方购置产业,又抽调一万禁卫新军入驻西安,同时革新大清兵制,将八旗兵丁的地位降至与绿营平等,禁卫新军亦开始大量的征召汉民,不仅如此,京师又将建造更大的军工作坊,势必吸纳更多的旗人进入军工作坊。
皇上,以上桩桩件件皆是不断的削弱剥夺八旗王公勋贵的手中权力,这才仅仅一年时间,京师的皇族宗亲,王公勋贵之所以倾家荡产甚至不惜大举借债发展海外封国,就是因为害怕,害怕皇上最终会完全剥夺掉他们的特权。
八旗王公勋贵享受特权数十年,一朝被尽数剥夺,势必心有不甘,皇阿玛的病情好转,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臣担忧他们从中挑拨离间天家骨肉之情,陷皇上于进退维艰之境地,恳祈皇上三思。”
听的这话,贞武半晌无语,他也知道操之过急不好,但不如此做也逼迫不了那些个八旗王公勋贵将精力全部投放到海外封国去,他明白老十三的意思,抽调最为可靠的海军、禁卫新军驻扎京师,以震慑这些八旗王公勋贵,以免他们心生妄想。
但是如今海军和禁卫新军皆已经调往倭国、非洲、波斯湾、孟加拉湾,三大海军学院留下的都是新兵,而且数量也不多,调往西安的禁卫新军不能动,要预防西北生变,而且,如此明显的调动兵力,康熙岂有不知之理?他会如何想?不仅是无事找事,甚至可能弄巧成拙。
思忖片刻,他才道:“无须节外生枝,新兵的征召已经接近尾声,加强对新兵的训练,加强对驻京八旗的掌控。”
见贞武不为所动,胤祥亦不再吭声,忙躬身道:“臣遵旨。”
第728章 又见分封
待的胤祥退出,贞武也没了心思去咸福宫,起身在殿内缓缓的踱着方步,老十三虽然没有明言,但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八旗王公对自己是颇为不满的,如今这种不满积压已久,康熙病情的好转,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导火索。
其实老十三错了,八旗王公勋贵并不足忧,康熙的态度才是关键,康熙对他这一年来的革新是抱着什么态度?
今年这一系列争对八旗的革新,好处是毫无疑问的是加强了皇权,再一个解决了八旗生计的难题,这不是通过扩军暂时的解决八旗生计,而是通过将旗人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一劳永逸,彻底的解决了旗人的生计问题,这两点,康熙定然是赞同的。
至于革新兵制,降低八旗兵丁的待遇,解除对地方八旗的束缚,将大量的八旗绿营兵丁转为禁卫新军,这点就难说了,这毕竟是颠覆了八旗兵制,康熙可能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再则,大力推行满汉联姻,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扩充海军禁卫新军,加饷加俸禄等举措大大的增加了朝廷的负担,康熙难免也会有些微词,但反对不会太大。
关键还是在八旗制度上,这是大清的根本,随着旗人入军工作坊的规模加大和兵制革新的深入,八旗制度迟早要被完全破坏,康熙不会看不到这点,他若死抱着八旗制度不放,这事就真还不好说。
看来有必要跑趟热河,探探康熙的意思,另外,对一众八旗王公勋贵也应该好好的沟通一番,康熙与八旗王公勋贵,一个巴掌都拍不响。
十月十五,逢五大朝。
平日里一众无须早朝的王公勋贵亦都早早的赶来参加早朝,这一情形自然让一众文武大臣,王公勋贵感到诧异,一个个心里都在暗自琢磨,不知道朝廷又有出了什么大事,自贞武元年以来,朝廷就没消停几天,今日不知这主子又会有何大的举措?
因为天冷,贞武已经将早朝地点改在乾清宫,花了一个多时辰处理完日常的政务之后,贞武便吩咐道:“传旨,着所有皇族宗亲、八旗王公,上书房大臣,二品以上爵位之满汉勋贵进来。”
听的这道旨意,一众王公勋贵,文武大臣皆是暗松了口气,看这架势,是为了海外分封的事情,唯独老十三胤祥心里清楚,因为康熙病情的好转,贞武要大力安抚一众皇族宗亲、八旗王公了。
只不知他会如何安抚?这一年来,贞武的种种举措不仅将八旗王公勋贵的兵权剥夺一尽,而且极大的削弱了各旗旗主,各旗王公勋贵对旗下旗民的控制,虽然他通过满汉联姻和禁卫新军的扩招吸纳了不少的汉军旗,但一众王公勋贵却并未从中捞到什么好处,贞武会不会是想划分汉军旗这块新旗民?
一众人列队进来之后,整齐的跪下道:“奴才等恭请皇上圣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贞武平淡的说道,待的众人谢恩起身,他才接着道:“朕近日在京师微服私访,听闻一些抱怨之言,对旗人入军工作坊,对京师建大型军工作坊,对发卖西安满城,对新政,对工商杂税革新,对禁卫新军扩军,对汉军旗大量抬籍,对调整大清的宗藩关系,对发行银元等等,皆有所涉及,今日召集众卿,便是想听听众卿的想法看法。
朕时常说,凡事皆有利弊,有一利必有一弊,革新的举措自然亦不例外,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古以来,便无十全十美之事,革新举措自然亦不可能十全十美。
朕并非偏执,革新举措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大清兴衰,事关众卿的切身利益,朕不得不吹毛求疵,力求少些弊端,大清不以言罪人,众卿尽可畅所欲言,集思广议。”
这话一落音,殿中众人不由暗暗诧异,最觉不可思议的便是九门提督隆科多,京师市井间的这些个议论抱怨他都未听禀报过,贞武这是从哪里听来的?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不过是贞武着的一个由头。
张鹏翮、萧永藻等几位上书房大臣亦是满头雾水,这主子今儿唱的又是哪一出?这主子历来乾坤独断,行事果断,往往力排众议,坚持己见,今儿何以摆出一副从谏如流的姿态出来?这可不是他的风格,张鹏翮不由皱了皱眉头。
老八胤禩亦是暗觉奇怪,京师的皇族宗亲、八旗王公有人不满,怎的没听老十四提及?
简亲王雅尔江阿、显谨亲王衍潢、裕亲王保泰、庄亲王博果铎、康亲王崇安、信郡王德昭、顺承郡王勒尔锦、克勤平郡王纳尔苏、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等各旗旗主王公心里亦是暗暗纳闷,有谁会在京师散布不满言论?
贞武这一年来的举措对他们八旗王公勋贵的打击确实大,不仅收缴了下五旗的兵权,而且逐步的削弱了他们对旗下旗民的控制,差不多快将他们完全的架空,谁心里没有怨言?可他们如今就跟扒了牙的老虎一样,即便是满腹的怨言,又能如何?
胳膊拗不过大腿,只能是忍气吞声,谁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在京师市井散布不满的言论?会不会是贞武又准备要打压他们,而凭空捏造出来的?想到这里,一众人不由大为警惕起来。
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瞥了鄂伦岱、阿尔松阿、满都护等几人一眼,暗忖不会是这几个没脑子的家伙鼓捣出来的吧?
满殿的皇族宗亲、八旗王公,满汉勋贵都因为琢磨不透贞武的意思,谁也不敢轻易开口,怡郡王胤祥见这情形,便出列抛砖引玉的说道:“启奏皇上,西安、京师两地禁卫新军扩招,大量的汉人将抬入汉军旗,该如何分到各旗名下,恳祈皇上圣决,另则,西安满城乃是旗产,公开发卖,会否引发各地驻防八旗竞相效仿,如此,不仅造成旗产损耗,亦不利于控制地方。”
见胤祥一开口就提到了大量抬籍的汉军旗归属,一众旗主王公勋贵登时大为上心,眼下美洲要的是人口,分到各旗名下的旗民,虽然现在不是私产了,但吸纳他们去美洲还是没问题的,由不得他们不关心。
见老十三率先开口打破沉寂,贞武不由暗赞了一声,他清楚老十三提出禁卫新军中汉军旗的问题,是提醒他以此来安抚一众八旗王公,不过,他今日要做的不仅是安抚,而是要彻底的收揽人心。
微微沉吟,他便开口道:“禁卫新军汉军旗将全部分发下五旗,将本着平衡的原则分配,着各旗将人口兵额数统计呈报上来。”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至于西安满城的发卖,乃是因为西安驻兵的猛增,西安满城无法容纳,名义上是发卖满城,实则是置换,以城外新城置换满城,不存在旗产的损耗。”
听的贞武这话,实力稍弱的两旗旗主王公勋贵心里不由暗喜,胤祥却是颇为诧异,贞武为何不各旗均分以安抚各旗,难道他另有安抚的法子?
见这情形,老八胤禩亦反应过来,挑刺!老十四需要挑刺,虽然不明就理,眼下挑刺总是没错的,当下他亦出列道:“皇上,解除对驻防八旗的束缚,推行满汉联姻,有利于驻防八旗溶于地方,然如此一来,不利于八旗的调动,亦有尾大不掉之嫌。”
上书房大臣嵩祝亦紧跟着道:“江浙、两广一带驻防八旗本就疏于骑射,一旦融入地方,必然荒废骑射,如今虽然火器远优于弓矢,然骑术却不宜废弛。”
一众八旗王公本就对解除驻防八旗的束缚大为不满,一见这情形,立刻就有人出面附和。
见贞武不吭声,萧永藻亦出列说道:“革新工商杂税,不仅有与民争利之嫌,而且地方官员缺乏监督,可能会以此来弥补废除耗羡的损失,如此,必然糜烂地方商业。”
对于革新工商杂税,一众王公勋贵亦是不满,谁府上不是明里暗里的经营着各种商铺,而且经营的都是暴利的行当,诸如当铺,木器行、金银器店、生药铺之类的,工商杂税革新就是提高他们的这些暴利行业的税率,一见萧永藻开了头,立时就有人跟着附和。
贞武仍然是一声不吭,只是神态平和的静静的听着,一众皇族宗亲、八旗王公心里不由暗暗打鼓,这主子今天唱这一出究竟是什么意思?渐渐的,殿里的声音小了下来,最终一片寂静。
见没人再吭声,贞武不由微觉失望,这些个八旗王公勋贵太谨慎了,对于最核心的兵制、新政、旗人务工都无人敢触及,既是如此,他也不想再浪费时间,当下便轻咳了一声,缓缓开口道:“众卿所指出的弊端以及可能出现的隐患,朕都会一一记下,善加权衡,任何事情皆是利弊相生,利大于弊,则有推行之必要,弊大于利,则必须革新。”
微微一顿,他才加重语气道:“相较于整个世界,大清不过一隅之地,众卿也无须总盯着大清这一亩三分地上,朕决定加大分封力度,不再局限于海外分封,大清周边,除南洋诸藩外,尽在分封之列,大清爵位,不再有名无实!”
第729章 去热河
大清爵位,不再有名无实!
整个大殿登时落针可闻,一众皇族宗亲、八旗王公,满汉勋贵,包括几位上书房大臣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大清周边裂土封王?大清又要采取分封制?他们不用再做空筒子王爷了?
一众人登时都是大喜过望,列土封疆谁个不想,与呆在京师里一天到晚的养狗玩鹰逗丫头的日子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唯有列土封疆,这王爷郡王贝勒的爵位才能品出滋味来,海外分封,他们都趋之若鹜,更别说是在大清的周边了。
一众人虽然欣喜若狂,却是没人敢贸然奉承称颂,大清周边分封可不比海外分封,弊端可是不少,‘三藩’之乱平息不过才三十余年,这主子怎得又冒出了分封的念头,先听清楚下文再称颂不迟。
张鹏翮却是一肚子疑惑,这主子一御极就大力的巩固皇权,何以会一反常态抛出在大清周边分封?远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且不说,明朝的‘靖难之变’和大清的‘三藩’之乱,可相距不远,他是如何想的?
老十三胤祥听的这话却是心里暗笑,老十四这是玩障眼法,给一众王公勋贵们画饼充饥,朝鲜紧靠辽东是不可能分封的,南洋诸藩也不分封,那大清皱边能够分封的就是西北和西南方向的俄罗斯、奥斯曼、莫卧尔三大帝国的疆域了。
俄罗斯与大清接壤之地尽皆苦寒之地,人烟稀少,估计没人愿意分封,奥斯曼、莫卧尔两大帝国的疆域倒是听说人烟稠密较为富庶,不过真要从陆路走,那比跑趟美洲花的时间还要长一倍,从海路走倒是近,可跟海外分封有什么区别?
见没人吭声,贞武正中下怀,他也不想浪费时间跟他们磨牙,抛出这个分封,达到稳定安抚一众皇族宗亲,八旗王公勋贵的目的就足够了,当下他就一抬屁股站起身来,包福全一见,赶紧唱道:“散朝。”
众人行礼恭送贞武离开之后,一出乾清宫大殿,立刻就三三两两的议论开来,相较于海外分封,大清周边地方分封的吸引力显然更大,海上远航毕竟有风险,美洲首航的损失就不小,陆地自然无此担忧,再说了,大清周边即便都是人烟稠密,文明开化之地,比蛮荒之地的美洲、非洲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老八胤禩一出大殿就追上了急步开溜的老十三胤祥,微笑着道:“十三弟,这分封是怎么会事?”
胤祥回头瞥了一眼,稍稍放慢了脚步,含笑道:“八哥,十三弟这也是满头雾水呢。”
“满头雾水,你为何走的如此快?”胤禩白了他一眼。
“呵呵,瞧八哥说的,这几日事务繁多,我这不心急嘛。”胤祥滴水不漏的说道:“再说,咱们兄弟已经分封非洲了,这大清周边分封可没咱们的份。”
“真佛面前甭烧假香。”胤禩却是不依不饶的道:“这次分封来的有些突兀,有何原委?”
胤祥还真不敢将康熙病情好转的情况说出来,一转念,便笑道:“皇上怕是在未雨绸缪,准备对南洋诸藩动手了,那可是大清最大的粮仓。”
胤禩听的眉头不由一皱,老十四对南洋诸藩是早有吞并之心,这一点他是清楚的,难道这么快就要下手了,可眼下他根本腾不出兵力来,老十四如今的注意力在西北,他不会是想两边同时开战吧。
包福全这时却是一溜小跑着来到两人跟前,利落的扎了个千儿道:“奴才给廉亲王、怡郡王请安。”
一见包福全追上来,两人心知定是贞武召见,胤禩忙摆了摆手,含笑道:“免礼。”
包福全起身才微微笑道:“皇上传召八爷、十三爷。”
乾清宫西暖阁,贞武背着手在殿内缓缓的踱着步子,大清周边分封,不过是迟早的事情,那些个藩属国分封给一众皇族宗亲、八旗勋贵更为妥当,至于封国会否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进而为祸大清,威胁皇权,他倒不是很上心。
胤禩、胤禟、胤祥三人来的很快,进来请安见礼后,贞武便含笑道:“无须多礼,都坐。”
二人才落座,包福全又躬身进来道:“皇上,上书房四位大臣在外递牌子求见。”
贞武点了点头,心知他们是为了分封一事而来,当下便道:“让他们候着。”
听的这话,胤禩不由微微一怔,不自觉的抬头瞥了一眼,见殿内亦无起居注记官,心里不由一沉,看来,真的是出事了,正自琢磨,贞武已经开口道:“前日接到消息,皇阿玛的病情大为好转,说话已较为流利,朕准备前往热河一趟。”
胤禩听的恍然大悟,难怪老十四这时抛出周边分封,原来是为了安抚一众皇族宗亲和八旗王公,胤祥却是一愣,老十四前往热河!什么意思?如今根本不知道康熙是什么想法,贸然前去,岂非太过冒险?康熙两废太子,所为何来?不就是权力之争?
微一沉吟,他才道:“皇上,如今这天气,随时可能下雪,还是等明年开春再启程吧。”
明年开春?贞武一转念便明白了老十三的意思,眼下准备不足,这是要他拖延时间,或者干脆不去,以防前出现意料不到的变故。
胤禩反应极快,马上就理清了头绪,贞武既然急于安抚京师的皇族宗亲、王公勋贵,就说明他感觉到了来自康熙的威胁,对他而言,康熙若是重掌大权,一众与老十四走的近的兄弟都会遭到打压和清洗,该如何选择,根本就无须考虑。
当下,他就接着道:“这一年来,皇上革新举措不断,多有触及八旗制度,皇阿玛未必都赞成,臣窃以为,皇上此时不宜前往热河。”
见老八说的如此直接,胤祥亦放开了说道:“臣附议,皇上一应革新如今方才起步,大清四面扩张亦才拉开序幕,皇上万不能冒险,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前车之鉴?这是指康熙两废太子吗?可皇太子与皇帝有可比性吗?贞武微微皱了皱眉头,看了两人一眼,道:“皇阿玛英明一世,审时度势之能,朕亦不及,无须担忧,朕此番前去,一则是略尽孝心,二则是向皇阿玛请教探讨,轻车简从,年前即可返回,有八哥、十三哥坐镇京师,能有何忧?”
听的老十四要轻车简从前往热河,胤祥不由一急,忙道:“京师有八哥坐镇即可,臣随同皇上前往,沿途亦好给皇上解闷。”
这解闷是假,沿途接应才是真,贞武微微一笑,道:“朕轻骑一日百里,何须解闷,禁卫新军的招募和训练松懈不得。”
见贞武执意前往,胤禩略一沉吟,便道:“皇阿玛素来喜欢三哥,不若着三哥随同皇上前往热河。”
老三胤祉?老八这是想釜底抽薪?那将老大、老二两人亦应该及早打发去噶罗巴才是,如此一来,康熙即便有心,亦不敢轻举妄动,这法子不错。
微微沉吟,贞武才点了点头,道:“阿拉伯、莫卧尔、奥斯曼帝国的海上航线开通在即,大哥、二哥也应该启程前往噶罗巴早做部署,另则,南洋新建行省,教化乃是第一要务,三哥一直负责教育一事,正好一同前去噶罗巴实地考察一番。”
听的这一说,胤禩、胤祥都放下心来,这等于是将康熙能够利用的几个兄弟全部掌控在海军手中,比在军中更好,两人忙躬身道:“皇上圣明。”
贞武这才对外面轻喝道:“宣张鹏翮四人觐见。”说完,他又对胤禩二人道:“这四人是为分封来的,你们也听听,出宫之后好好宣扬一下,皇族宗亲、八旗王公亦需要好好安抚一下,这有利于日后推行新政。”
张鹏翮、萧永藻、嵩祝、富宁安鱼贯而入,请安见礼之后,贞武按例赐坐,四人谢恩落座之后,略微犹豫,萧永藻便躬身道:“皇上,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推行分封不仅在于推恩,亦在于以此屏卫皇室,既安抚天下,亦巩固边塞。
然分封之害亦比比皆是,不仅掣肘皇权,且有离间天家骨肉之虑,更有藩镇割据之忧,奴才恳祈皇上慎虑。”
见他开口,张鹏翮亦跟着道:“皇上通晓古今,于分封之弊,洞如观火,且眼界广阔,圣虑深远,微臣等愚钝,恳祈皇上点拨。”
贞武微微沉吟,才道:“大清藩属,历来有其名而无其实,既不能为大清藩篱,亦无实质的经济利益,与其如此,不如推恩分封于一众皇族宗亲,八旗王公勋贵,如此方可真正起到藩篱之效。
分封之弊,朕岂有不知?然时移世易,这利弊亦在不断变换,大清能远征欧洲美洲非洲,又岂惧周边一封国,如今已非骑射之天下,火器已经完全能够主导战争胜负,你们可知火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火器最大的特点?几人听的都是一愣,这跟分封有何关系?
第730章 皇见皇
见众人满脸疑惑,贞武也知道他们不可能说的出原因,呷了茶,他才接着道:“相较于弓矢刀剑,火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不断的改良更新,改良火器的威力可谓是有目共睹,朕明确的告诉你们,火器的改良如今才算是起步,大清十年或是二十年后的火器威力将远甚于当前之改良火器。”
听的火器威力还能够大幅提高,几人皆是将信将疑,大清如今之改良火器就已经如此犀利,还能够提高到何种地步?倒是胤祥不太怀疑,老十四的海军就是靠改良火器之利而战无不胜的,老十四对火器的改良亦极为重视。
他在天津就组织了大量的人手在进行火器和火药的改良研究,炼铁、铸造作坊亦同样是大力提倡改良。以老十四无利不起早的个性,肯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去从事改良研究,定然会卓有成效的,十年二十年怕是都不要,火器就将迎来新的改良。
老十四的意思是,只要大清总是掌控着最新式的威力巨大的火器,就根本无须担心会出现‘三藩之乱’那样的情形,这倒是事实,只要海军和禁卫新军不象八旗兵丁那样迅速的跨掉,确实不存在封国祸乱的可能。
微微一顿,贞武便继续说道:“朕对火器火药的改良信心十足,亦正是基于这点,朕才根本不虑周边封国会出现尾大不掉,割据自立等弊端,况且,大清如今疆域辽阔,在四周边疆分封,与汉唐宋元明以及国朝开国之初的情形皆是大为不同,根本不虑封国有祸乱大清的机会!
四周边疆分封可谓是有分封之利而无分封之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分封,周边藩属将尽纳入大清之版图,不再是名义上,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清疆土!朕不介意再多划出几个行省。”
十月十八日,天气晴朗。
京师通往承德的御道上,贞武率领着五百扈从一路纵马急驰,这条全长四百二十里的御道不仅是大清最好的道路,亦足以堪称是整个世界最好的一条道路,御道宽十尺,厚一尺,用沙子、石灰和土混合而成,这些材料被一层层拌匀,铺好,再用力夯实,整条御道的路面皆像水泥一样坚硬,光滑而清洁,而且养护的十分周全,每年皆要大修两次。
承德,热河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
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是康熙的寝宫,墙壁与紫禁城一样皆为双层,外层是砖墙,内层为木板墙,外面虽是寒风萧瑟,但屋里却是温暖如春,年老体弱自然分外惧寒,自天气寒冷之后,康熙一天到晚的活动范围就没离开过烟波致爽殿。
经过一年多的调养,康熙的中风症状已大有起色,虽然说话还有些慢有些费力,但吐词清晰已与常人无异,只是身体仍是十分虚弱,行走艰难。不过,他对于京师的关注却是没有放松过。
贞武轻骑简从往承德而来的消息不过大半日工夫就传到了避暑山庄,闻报后,康熙半晌没有做声,沉吟良久,他才吐出一句:“做贼心虚。”
第四日一早,贞武一行便赶到了避暑山庄,大门外一如平常,并无盛大仪式恭迎圣驾,唯有康熙身前的领侍卫内大臣伊德、富尔丹和总管太监李德全带着一众兵丁和太监恭候在门口,见此情形,贞武心里反而微微松了口气。
不待贞武下马,伊德、富尔丹、李德全便快步迎了说来,就地跪叩道:“奴才伊德等恭请皇上圣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的三人礼毕,贞武才含笑道:“皇阿玛在何处?”
“回皇上。”李德全起身恭敬的道:“太上皇在烟波致爽殿,特令奴才等前来恭迎皇上。”
贞武点了点头,便迈步前行,伊德、富尔丹、李德全忙跟了上去,避暑山庄贞武并不陌生,以前经常随康熙前来,只是这几年下江南之后,他才未来,一路缓行,到的烟波致爽殿外,他便见康熙一身便服在两名太监的搀扶下立在大门口,忙急步上前,一撩袍子,跪下道:“皇儿胤祯恭请皇阿玛圣安。”
见贞武亦是一身便服,康熙微微点了点头,微笑着道:“外面冷,进来吧。”
贞武忙起身上前,亲自搀扶康熙进入西暖阁,侍候康熙落座,他却未敢就坐,康熙伸手指了指早就准备好的一张太师椅道:“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