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弊主-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724章 骗小女孩

包福全的担忧实属杞人忧天,次番选秀女,留牌子的并不多,而且初选中落选的秀女,但凡姿色稍好的,亦都被贞武留了牌子,二次复选,贞武又极为挑剔,能够留宿考察的基本都是姿色出众的。

集凤轩的秀女没钱贿赂太监,多是小户寒门女子,亦多是贞武从落选的秀女中挑出来的,户部笔帖式镶蓝旗汉军旗赵灿的女儿赵梦桐就在其中,赵梦桐虽然渴望跃上枝头变凤凰,但她实在是没有银子孝敬太监,仨瓜俩枣的根本就拿不出手,胃口奇大的太监对于数十两的小钱根本是不屑一顾。

有银子有关系,门第也过的去,却是一心想落选的正三品大员通政使司通政使周道新的幺女周柔嘉亦在集凤轩,周柔嘉本身虽然极仰慕贞武,却被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解,加之她也不喜在宫内为争宠而勾心斗角的生活,这才应允刻意的落选。

秀女留宿考察,实则是藉此考察秀女们的仪行,甚至还有才艺,这其中女官的作用比太监更大,一句举止轻狂或是言行不羁的考评就能轻松决定一名秀女的命运,是以留宿的秀女一个个皆是如履薄冰。

留宿的秀女在留宿期间亦不是无所事事,每日里都要学习宫中的礼仪及各种规矩,皇宫的各种礼仪繁琐,规矩禁忌更是多如牛毛,可谓处处皆有讲究,事事皆有法度,不专门学习练习,还真无法适应。

贞武驾临集凤轩时,一众秀女皆在习练礼仪,听的小太监前来通传贞武圣驾到来,几名女官忙带着众秀女前往门口恭迎,见贞武下轿,众女盈盈蹲下,道:“奴婢等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贞武踱到众女跟前,含笑道:“免礼。”待众女起身,他才逐一打量了一番,眼光在赵梦桐、周柔嘉二女身上略微停留了一下,便径直进了集凤轩,他也不进屋,就在庭院中挺住了脚步。

一看这情形,包福全忙指挥几个小太监搬来椅子桌子,待贞武落座,茶水,饽饽,水果又流水介呈了上来,集凤轩秀女并不多,一共才十二人,见贞武这副架势,一众秀女皆是大为紧张,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候到了。

贞武审视了众秀女片刻,呷了几口茶,这才吩咐道:“唱名。”

为首的教习嬷嬷这几日早就对一众秀女的情况了如指掌,听的这话,忙蹲身道:“奴婢遵旨。”站起身,她便按一众秀女的排列顺序报道:“正蓝棋,三等侍卫那其云之女,那蕊梅,年十六。”

听点到自己名字,那蕊梅忙跪下道:“臣女那蕊梅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由于紧张,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丝颤音。

贞武扫了这一群不过十五、六七,充满着朝气,犹如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一般的女孩,微微笑了笑,语气轻松的道:“都无须紧张,能够留宿宫中,你们已足以自豪了,秀女三年一选,每届能够留下的都不多,朕早有旨意,不论是否留牌子,最终未能入选的,皆可自由婚嫁,即便未能入宫,你们亦能嫁个好人家,都无须太紧张。”

说完,他便直接说道:“下一个。”

“镶红旗大理寺左寺丞马军之女,马如兰,年十五。”

一连点了七个秀女,贞武皆未发话,不过,他留意到这七个秀女的家世都不好,大都是六七品的低阶官员家的女子,京师不比地方,六七品的官员根本就不能算是官,看来这帮子太监又在玩弄手脚,他不由瞥了包福全一眼。

包福全被这一眼看的浑身不自在,心里暗骂那群王八蛋将事情做的太明显,这次怕是又有一批太监要倒霉了,宫里的太监如今已经整顿过二次了,贞武会不会借机来一次大整顿?他不由瞥了一眼为首的教习嬷嬷。

那教习嬷嬷也意识到了不妥当,不过这些个秀女出身皆低,她能如何?当下,她便点到赵梦桐的头上,“镶蓝旗户部笔帖式赵灿之女赵梦桐,年十六。”

赵梦桐没料到会突然跳到自己头上,听的唱名,忙强行压住心头的慌乱,沉稳的跪下道:“臣女赵梦桐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贞武点了点头,问道:“仪行如何?”

那教习嬷嬷忙蹲身道:“回皇上,温恭孝慈、举止得体。”

贞武这才看向赵梦桐,道:“可曾读书?”

“回皇上,略识的几个字,读过《女训》。”赵梦桐强忍住心头的欣喜,不急不缓的说道。

“不错,留牌子。”贞武颇为满意的说道。

教习嬷嬷此时也顾不得顺序,紧接着就唱道:“镶红旗,通政使司通政使周道新之女,周柔嘉,年十六。”

贞武听的微微一怔,三品大员?微微沉吟,他便直接道:“下一个。”

见贞武这态度,周柔嘉心里不由暗喜,连着赵梦桐亦是暗暗高兴,少一个姿色与她相当的竞争对手自然是值的高兴的事情。

一直到全部唱完名,贞武都未再留牌子,见这情形,包福全不由暗暗叫苦,今儿怕是要遭池鱼之殃他一边偷窥着贞武的脸色,一边暗暗盘算,该如何善后,同时心里也颇为奇怪,那个周柔嘉容貌清丽,又是大臣之女,贞武何以没留牌子?难道那个周道新不得圣意?

沉吟了片刻,贞武才开口道:“张静茹留牌子,周柔嘉留下,其余都退下。”说着,他回头又看了包福全一眼,包福全忙识趣的带着一众太监宫女躬身退下。

整个庭院就只剩下贞武和周柔嘉两人,周柔嘉不知道贞武为何独独让她留下,却又未叫留牌子,心里不由颇为忐忑,听着众人的脚步声远去,心里又多了几分慌乱,她也不敢看贞武,只能低头死死的盯着自己的脚尖。

贞武看了她一眼,半晌才开口问道:“你不愿意进宫?”

猛然听到贞武如此一问,周柔嘉登时吓的花容失色,忙跪下道:“回皇上,臣女有幸进宫得觐天颜,已是莫大的福分,若能进宫侍奉皇上,更是求之不得。”

说到这里,她已是意识到整个周家的祸福就在眼前,略微一顿,便又接着道:“皇上圣睿天聪,英武不凡,倡议建农学院,扩创‘四大恒’,赈济福建,开发台湾,建大清皇家海军,亲征澎湖,征南洋,占澳洲,分封海外,移民澳洲等等事例,在江南、京师皆是广为传唱。

京师八旗闺阁女子每每聚会,皇上的事迹乃是不衰的话题,所有有资格选秀之八旗女子,对皇上皆是芳心暗许,朝思暮想,期望能够进宫得到皇上宠爱,臣女岂有不愿意进宫之理,伏祈皇上明鉴。”

“你倒是好口才。”贞武不由轻笑道,他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集凤轩所有的秀女,全部都是低品官员家出身,唯她父亲是三品大员,偏生又生的眉目如画,清纯可人,身材亦是窈窕动人,既貌美又是出身在大臣之家,却混迹于寒门小户出身的秀女之中,自然透着几分古怪,他亦因此才揣测这女子可能是不愿意入宫。

不想这周柔嘉对他的事迹如数家珍,连顺序都没错一点,这不是情急之下能够脱口而出的,看来自己确实可能是八旗女子闺阁中不衰的话题,想想也是,自己不就是整个大清最大的明星?

微微笑了笑,贞武才接着道:“告诉朕,你何以会在集凤轩?”

周柔嘉本就聪慧灵敏,听的这一问,已是明白了个中原委,但是她也不敢拿太监勒索秀女的事情为自身开脱,那铁定会惹祸上身,微一沉吟,她便娇声道:“回皇上,臣女乃是汉军旗人。”

贞武听的不由一笑,这女子不仅貌美,而且冰雪聪明,居然以这个借口来搪塞自己,汉军旗在八旗中地位最低,有所顾忌或是自降身份也说的过去,这件事情,宫里太监定然是借机勒索了的,难得她不以此为借口开脱。

不过,从这点也可看出她确实不愿意进宫,贞武不由又打量了她两眼,他身为天子,又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自不愿意强人所难,天下美女多的是,没事大可微服巡游,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况且,选秀之后,后宫的秀女宫女一下就多了数百人,亦不愁后宫空虚,强扭的瓜不甜,微微沉吟,他才道:“平身。”

周柔嘉心里一喜,以为已经蒙混过关,忙躬身道:“谢皇上恩典。”随后才款款起身,不过,她仍是不敢抬头看贞武。

啜了口茶,贞武才缓缓说道:“朕乃大清天子,八旗女子想进宫的多,不愿意进宫的也有,朕不愿意强人所难,留牌子,还是赐花,你自决定,朕不以此罪人。”

听的这话,周柔嘉不由一呆,是去是留?由她自个做主?还有如此选秀的?不过,从这话里,亦可看出,贞武对她宠到了极点,她由此想到了贞武在上海纳妾的传闻,看来那事是真的,她年纪本不大,对贞武本来又颇为仰慕,哪里还敢犹豫,忙蹲身行礼道:“皇上,臣女要牌子。”

第725章 西花园

贞武本就用的是欲擒故纵的手段,对付这种十来岁的小丫头,自然是手到擒来,若是这个周柔嘉不识趣,那留下来亦毫无乐趣,既然愿意留下来,他也不为己甚,难得的刨根问底探究她先前不愿意入宫的原委,该糊涂时,还是糊涂一点的好。

微微点了点头,他才含笑道:“你性子柔善,就跟琪嫔住一块吧。”

周柔嘉知道,琪嫔就是贞武在上海纳的那个汉女,听闻如今在宫里最为得宠,她忙躬身道:“臣女谢皇上恩典。”

“恩,先跪安吧。”贞武微笑着道。

待的周柔嘉行礼退下,包福全却匆匆赶了说上,跪下了磕了头,才道:“皇上,入宫留宿考察秀女,亦并非一无是处,秀女是否才聪慧灵修,性情是否温婉柔顺,有无不良习惯等等皆在考核之列。

有说梦话撒癔症,或是睡觉时磨牙打鼾吧嗒嘴等等恶习的,有异味,带有不吉之兆等等的秀女是万万不能留在宫里的,奴才斗胆,恳祈皇上体恤奴才们的难处。”

听的包福全这一说,贞武也意识到这事还真不能由着性子来,秀女的智商高低直接关系着皇嗣的质量,睡觉磨牙打鼾的秀女对他而言亦是种折磨,若是碰上个有梦游症的,宫内可就不得安宁,有狐臭,又或者是个白虎,他连忙打住了。

瞥了包福全一眼,他才含笑道:“你这奴才,可是变着法子替他们求情?”

见贞武不似着恼,包福全心里暗松了口气,磕了个头才道:“奴才不敢,只是方才听的女官禀报说那名叫张静茹的秀女有打鼾的情形,是以才斗胆饶舌。”

打鼾?是睡姿不正确,还是有病?这事不能放权,否则,那些个太监女官又会生事,微微沉吟片刻,贞武才道:“这些日子由他们先考核,朕挑选出来的,朕另行再安排人考核,若有出入,让他们自求多福。”

听的贞武并无意追究这次的事情,包福全不由长松了一口气,忙躬身道:“奴才遵旨。”

经包福全这一搅和,贞武也没了再去其他地方考核秀女的兴趣,还是要给太监女官留下充裕的时间进行留宿考核,念头一转,他便想到了倭国进贡的公主和各地大名的姬,当下便随口问道:“倭国的那些女人是否也经过严格的考核?”

“回皇上。”包福全忙躬身道:“都经过严格的考核,合格的仅仅有六人,其她的则训练成为舞女,专跳倭国的什么扇子舞。”

扇子舞?贞武微微一笑,道:“倭国舞不过如此,让她们多排练几出,樱花舞、艺妓舞都要。”微微一顿,他接着问道:“她们现在何处?”

“回皇上,在西花园。”包福全忙躬身道。

“走,去西花园看看。”贞武站起身道:“让周柔嘉随驾。”

啊?包福全不由一愣,周柔嘉还是秀女的身份,随驾怕是有些不适合,不过见贞武兴致颇高,他也不敢扫兴,忙躬身道:“奴才这就去传旨。”

西花园地处万泉河畔,东依畅春园,西揽香山秀色,北望蓟门烟树,号称十里水云乡,又有北国江南之称,实则乃畅春园附属花园,然虽名附属,却又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于康熙五十一年完工。

相较于畅春园的崇尚自然简朴的风格,西花园则明显要精美的多,一应楼、台、亭、阁、廊、榭、轩、馆、桥等建筑式样,皆美轮美奂,并与四周山形水系、花草林木巧妙搭配,浑然天成,各个景区皆充满诗情画意,却又各各不同。

然而,贞武却是极少踏足西花园,他更喜欢畅春园的风格,再则,康熙建西花园是大有深意的,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二日,康熙在示诸皇子大臣的上谕中说:“朕无日不向皇太子胤礽言治理天下,爱育黎庶,维系人心之事。又尝慕宋孝宗之孝养高宗,语允礽曰:将以政事付汝,朕当择水土佳处,时闻汝之令名,以优游养性。迨后见其所行不善,难托重器,遂绝此望。”

从这道上谕来看,康熙建此园时曾经萌发禅位的念头,这西花园是其作为其禅位后的养息之地,如今康熙已经禅位,退居二线,贞武有意在朝局稳定之后,也就是明年将康熙接回京师,大清以礼立国,以孝治国,他身为天子,可不希望在这上面遭人诟病,这有损他的威望,不利于他日后大刀阔斧的革新时弊,亦就是因为存了这个念头,他甚少踏足西花园。

周柔嘉是第一次随驾,坐在小轿里又是喜欢又是紧张,不时偷偷打量前面贞武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但更多的还是甜蜜,她还是秀女的身份,自然没有随侍的宫女太监,不过,宫中的太监女官最会观风察色,见贞武如此破格对待周柔嘉,自然是尽力巴结。

跟随在周柔嘉轿边的太监张一鸣见她有些不自在,一路走便一路絮絮叨叨的低声安慰着:“皇上为人其实很随和,小主不必太拘泥,皇上喜欢散步,每日都会走半个时辰,宫里其她娘娘也有经常陪皇上散步的,而且一般都是当晚侍寝的娘娘。

散步时,皇上喜欢拉家常,这是皇上休息放松的方式,皇上问什么,小主随意答就是,不过,有时皇上也会琢磨事情,若是长时间不开口,小主最好拉下几步,不要开口,以免打断皇上的思路,还有,最紧要的是,后宫不能干政,小主说话不要涉及政务……”

听的陪皇上散步的一般都是晚上侍寝的娘娘,周柔嘉一颗心登时就砰砰的狂跳起来,一张俏脸亦红的发烫,难道皇上要她今晚就侍寝?至于张一鸣后面说的话,她根本就没听进去。

不多时,轿子就进了西花园,进园不久,周柔嘉便被里面的景色给吸引住了,畅春园的一应亭台楼阁、廊榭馆桥皆以素雅为主,不事藻绘雕工,多系原色,整体上是自然雅淡的特色,而西花园里,掩映在苍翠中殿堂楼阁却是金碧辉煌,更显皇家气象。

正自看的入迷,张的贵却在旁边轻声的提醒道:“皇上的舆轿停了,小主该落轿了。”

周柔嘉转头一看,见贞武已然下了轿,正含笑望着她,忙下了轿,有些忸怩的迎了上去,包福全立刻识趣的带着一众太监宫女退下。

“皇上……”周柔嘉道了个万福,心里有些慌慌的,脸上也飞起一抹羞色。

周柔嘉本就长的清丽脱俗,此时含羞带娇,更是惹人怜爱,贞武微微一笑,道:“陪朕走走,松泛一下,无须拘礼,朕更喜欢率真一些。”说完,便转身缓步而行,周柔嘉忙低头缓步跟上。

这边包福全退了下来,一笑太监便脚步匆匆的迎了说来,躬身道:“禀大总管,倭国女子戏团已经吩咐下去,随时皆可迎驾。”

包福全点了点头,道:“告诉她们,好生侍候着,皇上开心,不仅对她们有好处,对倭国亦是大有益处。”

“喳。”小太监忙躬身道。

河堤上,贞武也有一搭无一搭的与周柔嘉闲聊,“在集凤轩住的可还习惯?”

“回皇上……”

“不用拘礼,朕一天到晚听的都是奏对的格局。”

“是,皇上。”周柔嘉低声道:“臣女挺喜欢集凤轩,喜欢那里的白鹤、孔雀,还有红鱼,而且胜在清静。”

“想家吗?”

“晚上有些想。”

“会骑马吗?”

“不会,不过挺羡慕的。”

“羡慕?”贞武微微一笑,道:“朕改天教你,日后北巡,朕带你随行,让你去看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真的?”周柔嘉脱口说道,说完又觉失言,不由有些讪讪的。

贞武毫不在意的笑道:“自然是真的。”

见贞武亲近随和,浑不在意礼仪,周柔嘉登时就轻松起来,展颜笑道:“太好了,听她们无数次说起大草原的美丽,早就想去见识一番了。”

见她露出了小女儿神态,贞武含笑道:“大清疆域辽阔,美景数不胜数,不独大草原美,江南更美,大海的景色亦毫不逊色,海上日出更是美不胜收。”

周柔嘉一双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不敢置信的道:“皇上,臣女真的能去江南,去看大海?”

“当然,朕岂会食言?”贞武说着轻轻的拉起她的手,道:“不过,不能再称臣女了。”

周柔嘉微微挣了下,便低下头,轻声道“是,臣妾……”

秋天之后,便是冬天。

十月初,京师就迎来了贞武元年的第一场雪,贞武也从畅春园搬回了紫禁城,因为冬天最暖和的地方莫过于紫禁城。

紫禁城的供暖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宫殿暖阁的墙壁皆是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就连阁内的炕床亦是暖呼呼的,既干净又安全,只是对木炭的消耗有些大。

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

乾清宫西暖房。

贞武下朝回来便换了一身常服,呷了几口热茶,包福全便躬身进来呈上每日的京报宁报,这段时间,宁报与京报的辩论话题已经从明亡原因和新政利弊转移到了儒家的人治与法家法治的对立统一。

这是贞武一手主导的,儒家一些不利于大清经济快速发展,不利于大清一夜暴富的思想,他必须通过报纸开始慢慢的纠正,人治与法治的辩论就是为了日后逐步加大法治的力度进行的试探。

粗粗扫完两份报纸,贞武便开始按部就班的批阅奏折,对于辩论,他并不十分上心,说白了,眼下所谓的辩论不过只是一种舆论宣传的手段。

这段时间朝中并无什么事情,不过午初时分,贞武便将一应奏折批阅完,正准备吩咐包福全去将密折报来,包福全却躬身进来禀报道:“上书房大臣张鹏翮、萧永藻、嵩祝、富宁安,礼部尚书陈元龙等五人在外递牌子求见。”

听的有礼部尚书陈元龙,贞武便知几人是奔着人治与法治的辩论而来,当下便点了点头,道:“让他们进来。”说完,便起身略微活动了一下,这几人定然是从京报与宁报的辩论中嗅出了一点味道,担心他会大力倾向于法治,事以前来打擂台的。

听殿外传来了脚步声,贞武才上炕盘腿坐下,张鹏翮、萧永藻、嵩祝、富宁安、陈元龙五人进来请安之后,他便淡淡的道:“免礼,赐坐。”随后又吩咐道:“一人赏杯热茶。”

“微臣等恭谢皇上恩典。”五人谢礼之后,才起身在贞武前面的小杌子是落座,五人前来觐见确实是存在打擂台的心,而且心里还稍有不满,前面京报宁报的辩论,贞武还跟他们打声招呼,让他们为京报撰文,此番人治与法治的辩论,贞武根本就是一声不吭,他们亦是看到报纸上开始辩论起来,才意识到这又是贞武的手尾。

对于京报与宁报的辩论,他们自然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情,因此,对于人治与法治的对立统一的辩论,他们才深感恐惧,担心贞武越玩越大。

坐定之后,张鹏翮便躬身道:“皇上,大清以礼立国,以德治国,儒家乃是根本,自汉以来,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明儒暗法乃是国祚延绵之不二法则,太上皇以宽为政多年,始有大清今日之盛况,微臣等恳祈皇上万毋法制之地位。”

萧永藻亦紧跟着道:“皇上,刑为盛世所不能废,亦为盛世所不尚,奴才伏祈皇上宽省刑法。”

见两人一落座便直奔主题,而且大拿盛世做文章,贞武不以为意的回击道:“大唐‘贞观之治’是盛世吧,唐太宗李世民难道不是严于执法?其言‘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你们未曾听闻过?盛世并非要一味的宽松,历来盛世,皆可谓是人治与法治的完美契合。”

见贞武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来驳斥,几人皆是一愣,谁也不敢说‘贞观之治’不是盛世,唐太宗李世民确实亦是执法甚严。

嵩祝却硬邦邦的回道:“回皇上,唐太宗遵循的亦是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强调伦理道德为治国之本。”

贞武瞥了他一眼,呷了口茶,却是不再驳斥,而是反问道:“你们是否想过,摊丁入亩的推行,海外急剧扩张会带来什么后果?”

听的这一问,五人登时失声,摊丁入亩跟海外扩张与人治法治有什么关系?摊丁入亩是为了保障巩固朝廷的岁入,海外扩张是为了拓展海上贸易,开拓海外领土,这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张鹏翮却是一下就想到了人口,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人口将会急剧增长,这也是贞武一直追求的,海外扩张亦可说是为了缓解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但这跟法治有什么联系?他不由微皱了皱眉头,这主子的心思真是令人难以捉摸,偏偏他又想的无比长远。

默然半晌,见无人开口,张鹏翮才试探着道:“皇上,随着人头税的取消以及海外的扩张,大清的人口和经济必然随之猛烈增长,微臣等愚钝,不知其与严刑酷法有何联系?”

“朕无意推行严刑酷法。”贞武缓缓说道:“你们是朕的股肱之臣,凡事要看的长远一点,想的全面一些,大清在接下来的十数年,将会快速发展,繁盛起来,亦会遇上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新问题,不能事事皆因循守旧。

摊丁入亩带来的不仅是人口的猛烈增长,亦会加剧人口的流动性,丁银丁役并入土地之后,无形中亦解除了对农民的束缚,工匠、贱民、无地农民的流动性将会极大的增加,商业繁盛的城镇人口将会剧烈增加。

这些目不识丁,却又失去了族约乡规束缚的大量无业无地的人口涌入城镇,会带来什么后果?

海外的急剧扩张,带来的不仅是广袤的土地,还有巨额的财富,同时将会极大的促进商贸的发展,从而带动影响大清各阶层迅速的富裕起来,不出数年,美洲、非洲、南洋、澳洲甚至是欧洲的大量金银和货物以及农产品,还有大量的奴隶都将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向大清,无数人将迅速的富裕起来。

迅速富裕的商贾工匠百姓会是什么情形?会是什么心态?花天酒地,奢靡无度,自以为是,骄狂无忌,这一暴富阶层与涌入城镇失去了族约乡规束缚的赤贫的阶层都集中在城镇,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形?朝廷将如何应对?仅靠现有的礼治德治,能否维持社会安定?”

听的贞武一连串的发问,五人都是鄂然,这种情形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谁也不敢肯定海外扩张能够为大清带来巨额的财富,不过,贞武说的确实有理,当海外大量的金银和商品、农产品、奴隶开始源源不断涌入大清,必然极大的刺激城镇的作坊和手工业的发展,也必然吸引大量的工匠农民涌入城镇,这不是危言耸听。

略微沉吟,张鹏翮便躬身道:“皇上,即是如此,何不借着工商杂税革新,提高商贸的赋税税率,如此,既能增加国库收入,亦能有效的遏制商贾工匠,小民百姓富裕过快,从而避免城镇出现大的贫富分化。”

听的这话,众人皆是眼睛一亮,这法子好,可谓是一举数得,只是贞武的名声可能会因此受损,所以几人虽的暗暗赞同,却是无人肯出声附和。

重税政策?贞武瞥了一眼,他倒是反应快,不过这法子现在有些为时尚早,呷了口茶,他才微微摇了摇头,道:“提高工商杂税税率,必然抑制商贸的发展,这不符合大清的利益,如今朝廷的开支总的而言可能已经翻了一番,遏制商贸发展,得不偿失。

商业赋税的收入将会逐年上升,最后可能会超过大清的正赋,目前不应该抑制,而是要大力扶持,唯有如此,朝廷的岁入才能够稳步的增长,同时,海外扩张亦将为朝廷聚敛巨额的财富,朝廷眼下用不着提高税率,不论是农业还是商业,眼下,皆要坚持与民休养。

再则,于大清而言,如今正是一个暴富的时代,但凡有胆识,有能力,有见识,投身商贸海贸者,皆可迅速富裕。

因此,要解决这种可能出现的危机、矛盾,必须从礼德法入手!”

听的贞武这番话,五人皆是鄂然,商业赋税会超过大清的正赋?这可能吗?贞武这是准备重商轻农?

贞武扫了几人一眼,微微一顿,便接着道:“以德治国,不是否定法治,而是以礼德的教化来克服单纯依靠法制的弊病,正所谓德立则法立,法立而可守,则德可大、业可久。

以礼立国,以德治国,伦理道德为治国之本,这是根本,朕岂会动摇,但是,亦必须以此为基础完善法治,一则要完善《大清会典》,《大清律》,二则要加大对法治的宣传。朕虽不崇尚严刑酷法,但要不宽省刑法,执法必须严!以德立法,以法促德。”

听的贞武这番话,几人不由大为安心,虽说不宽省刑法,但只要不是严刑酷法,不动摇以礼立国,以德治国的根本就行,张鹏翮生怕有人不知进退,忙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

贞武摆了摆手道:“既然来了,你们就以德立法,以法促德为题,给京报写几篇文章,为辩论助助声威。”

“微臣等遵旨。”几人忙躬身道,心里却是暗暗叫苦,礼部尚书陈元龙更是一肚子腹诽,被几个上书房大臣拉来垫背不说,回去还要写文章,给京报撰文可不是什么好活,虽然有钱,但那点银子那里入得了他们的法眼。

见几人不再吭声,贞武便道:“都跪安吧。”

待张鹏翮几人退出,包福全便躬身进来道:“皇上,已过了午时,是否传膳?”

贞武站起身来踱了几步,微微沉吟,才道:“着人去咸福宫通传,朕去琪嫔那里用膳。”

第727章 康熙病情

咸福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在储秀宫以西,位置虽然稍为偏僻,却是贞武去的次数最多的地方,咸福宫里不仅住着琪嫔张梦娇,新近最为受宠的周柔嘉亦住在其内,在皇宫内,什么名分,地位都是次要的,皇上的宠幸才是最为实在的,有皇上的宠幸,还担心没名分没地位?

因为贞武驾临的次数多,咸福宫虽然有些偏,却已不复当年之冷清幽静,最为势利的太监对咸福宫的大小琐事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可谓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应划拨物资皆是最好的,而且经常超额,冬天里最为着紧的木炭,更是敞开供应。

琪嫔张梦娇甚为聪慧,深知花无百日红的道理,并不持宠而娇,对皇后对妃嫔皆是极力笼络,对住进咸福宫贞武的新宠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