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王侯-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啊,给他看看证据。”

王铁头应了一声,拿了一张纸出来,拍到焦榕面前“你既然在户房当差,一定认识字吧。自己看看,这上面是什么。我告诉你,今天你若是交不出银子,小心你这把骨头!”

焦榕定睛看去,却见摆在眼前的是一张借据,上面写着今有焦榕,因生计所迫,向杨承祖借贷纹银八百两,二分计息,十日归还。如果到期不能归还,则任凭债主发落。

杨承祖道:“看在你新丢了差使,这日子也不好过的份上,这利息我可以缓一缓,不过本金你必须归还。如果你还不上,我就去找你妹妹要。李千户有些家私,我想怎么着,也能顶八百两吧。”

焦榕前后看了几遍,额头已经见了汗,真是见鬼了,这签名与自己写的并无二样,就算拿他这当事人的角度看,也只能说这字是自己写的。这是怎么搞的,伪造签名的事自己也干的多了,但怎么也有点迹象,怎么这签名造的,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他哪知道,这是张嘉印亲自操刀,有国朝进士,七品正堂出手,效果自然不同凡响。区区签名又算的了什么,县令大老爷说什么是真的,什么就是真的,说什么是假的,什么就是假的,以假乱真乃是基本的手段,个中能力,岂是焦榕所能预料?

他又急又怒又怕,破口骂道:“杨小狗,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伪造借据,你难道不知道这是违反大明律的?若是我告到衙门里,叫你吃不了兜着走。你要是识趣的,就把这东西撕了,爷只当没见过,若不然,我就到衙门里告你伪造契约,强抢民财,就算县里告不倒你,我到府控省控,定要让你吃官司!”

王铁头一听这话,伸出那簸箕大的巴掌,劈头盖脸猛打过去,一顿劈啪之声大响,只将焦榕打的口鼻喷血,不住的惨叫。王铁头边打边骂道:“直娘贼,你还有理了?白纸黑字在此,容不得你抵赖,你要去告,只管去告,私凭文书官凭印,有这借据在,就是官司打到御前,也是我杨哥有理。我倒要看看,哪个官能说欠钱不用还的话。”

杨承祖这手,其实就是照搬了焦榕的办法,伪造一份借条,就像他伪造收条一样。这种手段算不上多新鲜,可问题是确实不好对付。就像焦榕打点了衙门上下关节,不会有人出来证明那收条是伪造的一样,这借条想必杨承祖也打通了关节,一样有把握不会被人识破。

那些衙门里的同僚是认钱不认人的,只要他银子打点的到,那些人也不会介意去认可借条的真实性。再说大明的司法并不像后世那样严谨,这种民间借贷的行为,打到官府也是用债条说话,至于进一步核实真伪,衙门那么多公务,哪有那许多时间去一一甄别?

他还不知道,这债条是出自张嘉印之手,否则更要含血喷天,大叫苍天无眼,百姓没活路了。就是眼前这局面,就让他这公门老吏暗感棘手,这杨承祖的反应也太快了一点,如果他再晚几天,只要那大事成了,又何必到了今天这地步?

现在他若是不认这债条,不但是要吃眼前亏的问题,而是打到衙门里,自己也是必输无赢的结果。至于府控省控,话好说事难办,人家手里拿着这借据,他打到哪去又有什么办法。他只好咬牙道:“你这借条并无指模,不能做数。”

杨承祖一声冷笑“指模么?焦户书也是衙门里的体面人,打个借条如果还要打上指模,未免太不给您面子了。当初我也是看在你是衙门里的户书份上,成全你的体面,只要签字没让你打指模,不过你要是想拿这个说事,恐怕立不住脚吧?这文书没有指模,就不算数么?”

他这个疑问,焦榕可不敢应,他已经确定,杨承祖一定看到了那张收条。自己要是说没指模就不算数,那张收条又怎么算?他这是逼自己去认那收条是伪造的,那却万万不能,他只好强咬牙道:“这字未必是我写的,再说我眼下也拿不出八百两银子,我妹子是嫁出去的闺女,这事跟她有什么关系?”

第六十一章讨银(七)

“这字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事跟你妹子有没有关系,你都说了不算,我们说了算,你明白么?”杨承祖冷笑着伸出胳膊,用手在焦榕的脸上轻轻的抽打,这种抽打不疼,但是对心理上的打击却很大,纯粹是不拿人当人看。

焦榕好歹也是六房经承,大明朝廷经制吏员,焦家几代为吏,那是滑县的体面人,几时受过这种欺辱,不由气的两眼通红“姓杨的,你别欺人太甚!”

“你想怎么样呢?难道想要像那街上的泼皮一般,赖帐不还,然后与我打上一架?我们锦衣卫从来就没怕过打架,你如果想打,我们可以奉陪。我连漕帮的银两都讹出来了,难道还怕你么?如果你不想打架,就该想想,你怎么还钱的问题。”

焦榕本来气的双拳紧握,似乎想要不顾一切的扑上去撕打,可是看看这边十几个大汉,他又像泄气的皮球似的瘫软在了椅子上。

讲打?别开玩笑了,就眼下滑县的格局来看,讲打架,根本没人是锦衣卫的对手,杨承祖又联合了漕帮,自己这差使也被革了成了白丁,哪里和人家打的起。

他有气无力道:“杨爷,我承认,我没有你狠,讲究动武,我不是你的对手,可是这钱,我是真还不出来。你为什么来的我知道,我要劝你一句,算了吧。那钱是不少,可是你得罪过我,你还记得吧。只要你能答应不再追究这事,我这事就当都没发生过,咱们各走各的道,谁也不碍谁的事。你要是再追究这银子,信不信我让你一家老小上街要饭,你这锦衣差使也当到头了。”

他话刚说完,杨承祖手上用力,却是实打实的甩了两记耳光下去。这两记耳光他用了气力,打的焦榕眼冒金星,口角冒血“娘的,给你脸了是吧?给你三分颜色,你就开染坊了,还敢跟爷摆开谱了。我的前程官职,是靠我爹拿命换来的,就凭你这孙子,还想给我革了去?我告诉你,我不管你拿爷的钱去走谁的门子,打点谁的差使,我就告诉你一句话,那钱是爷的,你少还一个子,我就拆了你混身的骨头。”

宋国恩冷笑道:“杨哥,他不是有个妹子么,李雄李千户家里可是个体面人,我想几百两银子总是拿的出吧。纵然拿不出现钱,也有古董,没有古董也有田产。总之咱们见什么拿什么,我就不信凑不出你的八百两。”

“这钱和我妹妹没关系,你们敢去千户府搅闹,就不怕革了你们的前程么?”焦榕被打的不轻,但仍是咬牙道:“我反正就是这样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们随便吧,难道为了几百两银子,你们就敢白日杀人么?”

“呸!什么千户府,左右是个挂职不掌事的千户,还真拿自己当人物了?”铁头冷哼一声,一把抓起焦榕的前襟,将他提了起来“敢黑我杨哥的钱,活腻味了是吧。还什么革了前程,我们都是军余,还没进锦衣呢,哪来的前程?你说你没钱,我倒要看看,你是真没钱还是假没钱,你不是有老婆孩子么,你没钱,就找他们要。”

宋国恩道:“不错,他儿子可以阉了之后送到丐帮做阉丐无明白或是送到码头去当苦力扛大包。至于他老婆么,虽然模样不怎么样,年纪也大点,可是漕运帮那边的苦力可不在乎这些。卖到那边给苦力解搔,七个钱干一回,什么时候把八百两凑齐了,什么时候再放回来就是。”

铁头点头道:“还是国恩你有办法,我看这主意行。既然他不交钱,那就用这个法子慢慢顶债吧。”

他边说就边去捉焦榕的老婆,将那妇人吓的大声惊叫,不住的向后缩身,可是这房间才有多大地方,不多时,就被王铁头如老鹰捉小鸡一般捉住,另外几个锦衣子弟则扑过来将焦榕的儿子捆住,有一个直接抽出刀来,对着他的腰下开始比画。

“我倒是学过敲猪,这骟人还是头一遭,初学乍练,经师不到学艺不高,要是没弄好,焦少爷可别怪我啊。”

这母子二人几时经过这种阵仗,听说要被拉去卖,还要阉割,顿时吓的魂不附体,惊声尖叫起来。那妇人道:“孩他爹,你难道就愿意当忘八么?你又不是拿不出银子来,还不赶紧救人,哪怕你不在乎我,你也得想想咱儿子,可不能让他真被这些人阉了啊。”

见焦榕不说话,那妇人急道:“几位小好汉且慢,听我说一句,那床底下埋了个坛子,里面有些银两,虽然没有八百两,但多少也有一些。我拿那些钱买我儿子,只要能保住我儿子,就算让我去码头上卖,我也认了。”

王铁头力大,来到床铺前面,三几下就把床板拆卸一空,露出下面的空地。几个锦衣子弟取来锹镐,不多时,就从下面挖了个瓷坛出来。焦榕这时气的跺足道:“贱人,你坏了我的大事了。他们是锦衣卫,不是趟将,你当他们真敢捉你去卖么?不过是说些话来吓你,你怎么就那么容易上当呢。”

这边几个锦衣子弟打开瓷坛,只见里面一片白花花的光芒,果然里面都是银子。等到将银子倒出来,上秤一称,竟有约莫二百四十两左右。杨承祖实际支出的款子,也不过就是这么多,光这一坛子白银,也就差不多回本了。

“焦榕,你可以啊,家里藏着这么多现钱,却宁可看着老婆去卖,儿子被骟,果然杀伐果断,有枭雄之风,看来是个人物啊。你这赶上汉高祖了,佩服佩服。”

焦榕见自己藏的银子被挖了出来,只觉得心里都在滴血,咬牙道:“焦某栽在你的手里,我也没什么话可说,不过我的银子就是这些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也不要欺人太甚。你自己花出去多少银子,你心里有数,这笔钱你也不亏了。咱们彼此留个情面,日后也好相见,真要赶尽杀绝,对谁都没好处。”

杨承祖笑道:“焦爷不愧是个人物,这话说的不错啊,按说我花出去的银子,也就是这么多,拿回来也算保本了,不该再逼你了。不过啊,我倒是要问你一件事,你给我留过路么?如果不是我带着人过来,我这笔钱不就是被你黑了?到时候我家里没有现钱,又该拿什么过活?你不给我留活路,我凭什么给你留活路?听着,给我把银子都吐出来,要不然的话,我今天就把你折腾碎了,也得把钱都弄到手!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第六十二章讨银(八)

焦榕见他这么说,也知彼此之间结的是死过节,多半是没有什么开解的可能,将心一横道:“杨承祖话说到这份上,我也不瞒你了,横竖你那笔银子是我冒你的名领了去,用在别的用项上了。”

“这事说来,是我对不住你,可是我也有我的苦处,使银子的人也是厉害的很,你惹不起的。再说这事里,合衙上下,除了县尊一个,谁不曾使了我的银钱?我实到手的银子不到六百,你得了这一坛银子,也算保了本钱,咱们两便了吧。焦某就当今天的事没发生过,咱们各走各的路,若是你苦苦相逼,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好小子,你黑了你杨爷的银子,难道还有理了?”杨承祖压根不问他这银子使给谁,抬手就是一耳光过去。“不客气,我倒要看看,你是准备怎么对我不客气法!”

焦榕自知撕打绝对没有好处,吐了一口血沫道:“我知道,你记恨我几次为难你,但是我劝你一句,张嘉印护不了你一辈子。我若是想要革了他的职,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你这锦衣军籍,也不是那么保险。咱国朝被革职的锦衣不是一个两个,到时候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说的好。”杨承祖冷笑一声,拍了拍巴掌“你这话说的我爱听。确实,咱们国朝革职的锦衣,不是一个两个,一个七品正堂,也不是什么大官,若是恶了大人勿,摘他的印把子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可是你焦榕,又从哪算的大人勿来着?我不管你交上什么路子,搭上什么人的人情,我就知道你黑了我的银子,若是还不出钱来,我就让你家破人亡,到哪都是这个道理。”

他边说边过去提过焦榕的儿子,就是一顿好打,焦榕的婆娘在旁急道:“这位官爷停手,你已经得了银两,就放过我的孩儿吧。大不了我到码头去伺候那些苦力,给你换钱还债。”

杨承祖冷笑道:“那得等到什么时候?一人七个铜钱,你得接多少人,才能还清欠我的钱?我可没那么多时间陪你做耍,赶紧给我去想办法,否则我就先把这小畜生的命顶了百两银子再说。”

焦榕的婆娘无奈,只好哭着拿了地契出来。他家原本有五间铺子一百亩田地,可是那五间铺子却是早已经顶出去了,不知道做什么用项。一百亩田地,现在地契也只剩六十亩。这些田地由锦衣出面,顶了一百两银子,这还得算是多给。可是这已经是焦家的家底,这些东西交出去,她也没了什么办法。

无奈之下,她跑去外面告贷,周边的邻人自是无钱借她,她只好去求了个高利贷,借了一百五十两的印子回来,又拿了自己家的房契“这里有一百五十两的银子,再加上这房子,总能顶两百两银子使。其他的我们实在是一时凑不出,只不过官爷缓限几天,我定然为您凑上就是。”

杨承祖见榨不出什么,才哼了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房子既然是我的了,就跟我去衙门办个手续吧。给你们三天时间找房搬家,到了日子,我带人来收房子。”

如今衙门里的户房经承已经由过去的管年顶上,见是交割焦榕的房子,办事格外利落,一切手续从简,不过半天光景,就将房子的手续交割完毕。杨承祖拿了房契之后,又转身找了街上专门替人收债的泼皮,将那份借据一放“这个值多少银子,你们给我开个价吧。”

这干泼皮见是锦衣卫找上来,哪敢胡乱开价,最后以二百两银子的价格,将杨承祖手上这借条买了下去。这一来仔细一算,杨承祖倒是没受什么损失。

当天晚上,他招待了铁头这干粗坯一顿吃喝,大家吃的口滑之时,铁头问道:“杨哥,这焦榕往日里骨头软的很,怎么今天长能耐了,敢和咱放狠话?莫不是他真攀上了哪根高枝?”

“怎么,怕了?”杨承祖一笑道:“他那等人,能攀的上什么高枝?或者说,咱们河南有什么高枝可让他攀的,总不是三家王府吧?也得看看,他祖上有没有那个造化,王府的门他进的去进不去。”

王铁头嘿嘿一笑“俺怕啥?有杨哥你在,俺啥都不怕。只是我估摸着焦榕这次卖了房,没了地方可去,只能去李家。李千户跟杨叔是换贴的把兄弟,您总不能去他的家里闹腾吧。”

“是啊,所以我把债条卖给那干收债的泼皮了。这事怎么个处理法,就是他们两下的事,我不掺和了。焦榕那孙子胆敢阴我,不好好收拾收拾他,难解我心头之恨,我相信那干泼皮的手段,不会让他好受的。”

等他晚上回到家里,自去寻铁珊瑚那里宿了,不料刚到门首就听里面说话的声音,等到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苗氏已经到了。

秀姑见了杨承祖之后,脸上一红,忙见了个礼,说起家中之事已经料理利索,那三十亩田按着杨承祖的吩咐,都租了出去,家里只留下几间房子没卖,其他的东西都带着进了城来。

杨承祖笑道:“早就该如此么,大家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不是?那些和尚没来找麻烦吧?”

“没有,那些和尚全都转了性,不但不来找麻烦,反倒还来帮忙呢。”苗秀姑说起成福寺的僧人,脸上还颇有感谢之意,这些和尚不但帮着看守田地,还特意为她多争了十亩族产转为私田,她心里自是感激。听说是少林那边,决定开始试运行佛田承包的方法,由成福寺这边搞试点。

成福寺的僧人都想搭着顺风车为自己多赚些积蓄,也就格外讨好起杨承祖身边的人,苗氏也跟着沾了些光。杨承祖点头道:“倒也算那些僧人懂事,这样一来,小铁庄那边就没什么可担心的,过几天如仙的茶楼开张,你们都过去帮忙吧。倒不是说家里养不起你们,只是怕你们自己在家闷的慌,给你们找点事做。如果你们不想去,我也不勉强。”

“相公只要让我去,我就一定去。”铁珊瑚一脸依恋的看着杨承祖,点头应允道:“我有的是力气,还有武艺,可以帮着如仙姐护院啊。谁要是敢来捣乱,我就动手打他。”

杨承祖拿回来几百两雪花银子,这一家子女人自然是都欢喜的,如仙本来是想存着白银准备不时之需,这回见杨承祖拿回来银两,也就彻底放了心,这茶楼的事就动手操办起来。她早就挑好了地点,再由杨承祖出面与对方谈妥租约,不几日就红火的开张。

开张那日,本地几个大泼皮及赵九雄亲来贺喜,也就宣告着这个茶楼背后是漕帮的路子,谁要想来这捣乱,就得先掂掂自己的分量。杨承祖带着几个锦衣正役及几十军余又在楼上喝茶吃点心,这一来白道上也没人敢来要常例。

如仙本就是个善于应酬,长袖善舞的女子,且她是花魁行首出身,于经营之道上颇有心得。背后再有这许多靠山,生意自然也就红火起来。苗氏和铁珊瑚都是姿色出众的女子,有她们帮手,茶客每日络绎不绝,即使不能一亲芳泽,过过眼瘾也好。

杨承祖没事就也过来坐一坐,既可探听消息,又可关照佳人。顺带着,还能教如仙她们唱几口京剧,日子过的好不快活。一连过了半月,日子过的倒是轻松惬意,家中两个女人之间的矛盾,似乎也因为茶楼的存在,变的不那么尖锐。

这一天他正在茶楼的单间里教着苗氏唱那苏三离了红洞县,如仙却从外面进来,小声道:“我的好兄弟,怕是咱的祸事来了。”

第六十三章风起青萍

“祸事?能有什么祸事?”杨承祖压根就没在意,“可是有什么人前来滋事,我这就去收拾了他。”

“不是什么人来滋事,而是确实有事上门了。”如仙小心的关上房门,坐到杨承祖身边道:“我开这茶楼,一半是为了找个营生,另一半也是为了替你打问消息,做个耳目用。方才有几个生面孔的来喝茶,我就格外关注了一些,结果他们口内居然谈些大逆不道的言语。听他们这意思,这话还不是他们自己知道,而是很多人都在传。这我听着,可像极了当初白衣军大乱时,檄文传到北直隶的情景。别处闹什么乱子跟咱没关系,可若是这乱子闹到滑县,兄弟你到时候少不得又要征杀在前,难道这不是祸事?再说,我怎么听他们说,闹灾的事?”

她于迎来送往上是个好手,各路客人不管身份,她总是能让对方满意而去。滑县这地方守着码头,水路来的客人很多,这种过客来历复杂,但是不管什么来路,如仙也都能应付。方才这几个客人一看就是跟着漕船跑码头的行商,如仙原本并不曾在意,只是既然是老板娘,怎么也要招呼招呼。

可她听到对方言语里提到了天子,就留上了心,接着就听对方几人说起,正德天子血脉不真,不是先帝后裔,而是张太后从民间抱了个孩子即位,并没有资格坐这个天下。大明不管舆论如何宽松,这等话也是要杀头的,她听了几句,越听越不是路数,特意过来给杨承祖通消息。

“那几个只是过路客商,不像是什么歹人。说的那些,不过是显示自己见多识广,知道的事多,倒不是有意鼓动些什么。可越是这样,才越是可怕,这种消息已经传到了这个层面,说明信了这个话的人很多,总觉得这是要出事啊。”

当初白衣军造反时,就有人说过正德血脉问题,这也是这个时代惯用的谋反路数,把皇帝的血脉否定掉,为自己的谋反增加正当性。杨承祖问道:“那几个人说话什么口音?”

“湖广那边的。咱们这里的商人,湖广来的不少,都是跟着漕船做生意的。要不要我去叫人,把他们都捉了。”

“在咱的茶楼里拿人,不管怎么样,都会影响生意,等我过去和他们聊聊再说。”杨承祖到了外头,按着如仙指引来到那几个湖广客人的邻桌坐了,听着几人在那聊的正欢。这几个客人看穿戴都是有钱的主,又看如仙烟视媚行,似乎很容易上手,其中就有人动了些心思。

见如仙出来,坐在首席的客人客人又来了精神,先是要了壶好茶,接着就道:“这位娘子,我这回要在滑县做生意了,回头这场面上的事,还是得您多帮忙啊。我不是本地人,不知道什么地段好,认识人也有限。你只要帮我把这事办成了,我少不了你的好处。我这次的生意一本万利,有的是钱,到时候为你打一支金如意也不算难事。”

如仙微笑道:“这位客爷说的客气了,您来小奴这茶楼,就是我的财神,给您帮忙不是应该的么?只是您在湖广那地方多好,怎么想起来到滑县这小地方做生意了?又不知道您做的是什么生意了。”

“我这生意啊,好做的很,粮食。很多的粮食。”

如仙直接坐在他身旁,轻笑道:“您这一嘴没实话,咱的买卖就没法谈了。粮食生意在家乡就能做,何必跑到河南,费这人吃马喂,流水人工?您要是信不过我啊,我可就走了,您爱找谁帮忙就找谁帮忙去吧。”

那商人忙一拉如仙的袖子,见她并不反抗,更觉得心猿意马,也就大这胆子道“小娘子有所不知啊。我这粮食在湖广卖不出价,却得到了河南才能发财。你不知道吧,今年湖广和陕西,都闹灾荒,大家日子不好过。接着就听人说,要打仗了。这下可就待不住了,纷纷都要逃荒,又有人说,河南才能得救。我估摸着用不了多久,这河南八府就热闹了,到时候这粮食啊……能值金子价。你看看,我把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你了,你怎么谢我?”

他边说边去捉如仙的手,不想如仙却异常巧妙的滑开。笑骂道:“您就别拿我开心了,这河南八府又不是啥富庶之地,老百姓凭什么往这跑啊?再说不是灾荒么,你哪来的粮食?我看你不是好人,嘴里就没实话。算了,不理你了,我招呼生意去了。”

她那轻嗔薄怒,简直让这商人魂都飞了,忙道:“别走啊。小娘子,你听我说,我说的都是真的。这是有仙师指路,说只有到河南才有活路,大家才往这里来,没错的。我们几个都是粮商,什么时候,我们手里也得有粮啊。要是没我们,湖广怎么闹灾啊。这个你就别问了,小娘子,我便宜点卖你粮食不行么?我这还有个朋友,手里有几千斤新茶呢,你用的上。”

如仙靠着几句话外加几个笑脸,就把杨承祖想打听的消息扫听了个八成,接着就寻了个由头摆脱了几个商人,去招呼其他人了。杨承祖听了一阵,知道这几个客人应该没什么城府,左右不过是被如仙的姿色迷了,所以话就多了一些。

他对如仙使了个眼色,起身出了茶楼,直接到了卫里。正惦记着找几个老人过来,说说这个动向,不想宋连升抢步上来道:“大侄子,我们在乡下收到消息,咱们滑县来的流民,似乎有点见多啊。听口音,大多是邻省过来的,莫不是黄河又发水了?”

大明朝一等一花钱的勾当就是河工,每年投到河工上的银子都是一个天价,但不投又不行。大明的江山细说起来,都是龙王保佑,当年大元搞河工搞的天怒人怨,石人一眼,才有了大明如今的社稷。后世者绝不敢把水利轻视了,不管财政如何紧张,用在治河上的银子,从不曾短缺过半文。

可是黄河水患到这个时侯,已经不是单纯有钱以及肯花钱就能解决的,很多时候就是河也治了,钱也花了,该发水还是发水。眼下又是到了水生时节,这么多难民过来,让宋连升敏感的意识到,是不是哪里又黄河泛滥,导致灾民都逃来了?

要知道每到这个时候,都是锦衣卫最紧张的时刻,一大群没饭吃的饥民凑到一起,很容易产生治安问题。更有可能是某人振臂一呼,就来个攻州夺县。杨承祖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忙问道:“现在外面粮食什么价?”

“粮食?怎么问开这个了?”这回轮到宋连升愣了

“你担心灾民来了之后,粮食涨价?这个你倒是多虑了,他们想买粮也得有钱才行。我看他们都是逃难过来的,手里没钱,想买粮也买不起,应该不至于粮食涨价。听说县里几个大户,已经开始准备赈济灾民了,咱只要防着有人闹事就好。我已经派了人下去,先去探探他们的口风,若是有人煽动民变什么的,咱们直接动手拿人,再不成调动军卫就是。这粮食的事,归衙门口管,咱不操这个心。”

这就是当下大明文武衙门的一大弊病,谁都只管自己,不管其他衙门的死活。左右是自己的差使能交代下去,其他人爱死不死,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杨承祖笑了一笑,却是吩咐人去给自己准备了一身短褐,头上换了块包头巾,又在脸、脖子、手上涂了些土,顿时就成了个干力气活的苦力模样。

宋连升道:“大侄子,这打探消息的事,轮不到你,有别人出手就够了。你何必自己去那受这个罪。”

“多谢宋叔关照,这事吧交给别人办,终归是不如自己走一趟放心。自己去一趟,就什么都清楚了。那些难民又不认识我,我自己有把握的,就算认出来,他们也最多就是不说什么光天化日,不敢拿我怎么样。”

第六十四章明查暗访(一)

他不像宋连升那么大胆子,认为不会发生情况,虽然他历史学的不是很好,但好歹是有京剧的根基,知道在正德朝出过一件大事,就是江西宁王造反。为这个事,还差点牵连了一个唐伯虎进来。

眼下宁王还未反,相反还有贤王之名,于朝野上下人望甚高,也就是说这颗雷还没响,天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那场宁王之乱?

固然这次叛乱从大明整体格局上说,似乎没闹出什么花头来,毕竟没能改朝换代。可是从一个地方来说,那可不好说。万一这流民里就有宁王的奸细,在河南准备起兵怎么办?就算最后把他们灭了,自己一家子搭进去,那可就划不来了。

他搞不清楚宁王历史上是如何起兵,攻陷了哪些城池,兵锋是否到达过河南,不够既然事情关系到自己的身家,那多注意注意总是没错。先是那些客商传说的檄文,以及那些不利于天子的流言,还有人造的难民潮。现在又是流民,从职业敏感角度出发,他也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

好在那些灾民眼下还不曾进城,都在县城外的村庄里游荡,若是大举进城的话,恐怕就要惊动捕快衙役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从整体上而言,还是畏惧官府的,如果没有人恶意组织的话,几个衙役足以驱散几百个灾民。

杨承祖出城之后,按着锦衣说的地方摸过去,果然见到大批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就那么木然的围坐在路旁树下,田间地头。不住交头接耳说着什么,对外人也没什么警惕。

他靠着一身本事,很容易就混进了人堆里立起耳朵探听,听他们的口音,既有湖广也有陕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