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人将领便开口道:“末将唯恐此例一开,不可复禁!”
  刘延庆却只当做未曾听见,只回头向城内看去。
  却说萧后眼见着南门辽兵拼死不退,只以巷战将宋人堵于城门口,心下自是大喜。看来自己将老兵打散下去,充为什长、伙长之类,实为一招妙策。只此一招,便将万余新兵悉数化为劲卒。
  又见得四方兵马稍稍聚,身后已经囤积得六七千人马。却也不急着发动,只想着再拖得一拖,待到宋人前军已疲,自当大举压上,只要击溃得宋人前军,自能打成倒卷珠帘之势。
  只可笑当初幼娘同重德皆小瞧了自己,竟然苦劝自己同陛下拉下脸面去求得王叶出手。不用此人,便退不了宋人么?


第197章 散地兵散
  又过得一炷香功夫,眼见着宋人前队已疲,再如何发力也不得寸进,萧后心知时机已到,便欲要下令攻击。
  然则就在此时,阵后猛然传来阵阵惊呼之声,萧后但转头看去,只见得南城深处四下里烽火齐起,隐隐约约又传来阵阵老弱妇孺的惨叫声。
  麾下士卒见状自是大惊。
  自己之所以舍妻子,别父母,跟随萧后前来抗敌者,正为保全家园之故。如今尚未交战,而家园遭毁,妻子被屠,自己留此又有何益?
  人情谁不敬父母,谁不怜妻子?见得此状,萧后身后的数千士卒皆无战意,发一声喊,便齐齐散去,各自回家救援妻子,走保家园。
  俗话说一夫胆怯,百夫裹足,见着周围战友纷纷溃逃,即便原本并无逃意的士卒也开始更风逃走。
  见得大军欲溃,尚且不待萧后下令,老兵们便自发地挥刀阻止。
  然则数千人齐齐溃散,这几百老兵又顶得甚事?未曾阻止住众人溃逃之余,老兵们尚且被其挟裹走了不少。
  前方不少士卒正在同宋人苦斗,一转身见得背后大军已溃,顿时便是肝胆巨寒,如此谁还有心抵抗?便亦纷纷抛下手中刀兵四散而逃。
  郭药师于城上见得此状,心下大喜,便命士卒加紧擂鼓,催促士卒拼死向前。
  常胜军士卒见得辽人已退,复士气大振,便潮水般涌将过去。宋人士卒也一拥而上,却只四散劫掠,全然不以破敌为意。你们常胜军士卒能烧杀抢掠,我们就不能么?
  萧后此时犹在梦中,只方才还是自己占尽优势,前有士卒阻得宋人,后有数千生力军蓄势待发。而宋人前军已疲,中军后军拥挤在城门附近动弹不得。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大军借助马势冲将过去,自可轻易击溃宋人前军,再驱动败兵冲击宋人之阵,一旦形成倒转珠帘之势,则此战必无悬念。
  谁料得这才瞬息功夫,情形便已经逆转。
  宋人只于城内到处杀杀人,放放火,自己身后原本整整齐齐的六千大军,便举军溃散,只剩下数百老兵孤零零的矗立。就连那些正在同宋人接敌的士卒也逃散一空。
  眼见着宋人大军涌来,即便萧后身后的百战老兵也胆寒不已,不由自主的便转身逃去。
  萧后却犹在马上发呆,魔理沙见状心急万分,一把扯住萧后,大声喝道:“娘娘,大势去矣!可速速逃回北城,据桥而守。”
  被魔理沙这一扒拉,萧后也反应了过来,见得宋人蜂拥而至,直吓的肝胆欲裂,拨转马头便往后逃去。
  此时已有少量常胜军士卒持刀围了上来,见得对手乃两名绝色少女,又听得娘娘二字,心知其中一名当为萧后无疑。一则欺女子体弱,二则欲要活擒萧后以献,便不肯以弓箭杀伤,只以人海围将上来。
  眼见着二人已为宋人所围,魔理沙暴喝一声:“娘娘跟紧幼娘!”挥动手中巨斧,便往石桥冲杀而去。萧后心知若为宋人所俘虏,必定生不如死,赶紧收摄心神,舞动双刀拍马跟上。
  魔理沙力大,将百八十斤的巨斧舞动得风扇一样,周围常胜军士卒挨着者死,擦着者伤,根本近不得身前,只纷纷避退。
  魔理沙一口气冲到石桥旁,将巨斧舞动了这么久,双臂也是酸痛无比,正要歇一口气,招呼得萧后过得桥去。然则转头一看,背后已失了萧后的影踪,复举目看去,但见得数十丈外,上百常胜军士卒正紧紧得围着萧后厮杀。
  此时萧后盔甲已损,发髻已乱,只于马上东倒西歪,勉力支持,端得是狼狈不已。
  魔理沙见状大惊,拨转马头复冲将过去,杀散得这一波常胜军士卒,扯过萧后马缰便死命往石桥逃来。
  石桥另外一头的辽人老卒见得魔理沙英武若此,亦纷纷叫起好来,其中也有数名胆大的,便赶紧组织起士卒过桥接应。
  常胜军士卒原意欲要活擒萧后,如今见得对方已经踏上石桥,眼看着便要逃出生天,便也顾不了这么多了,纷纷弯弓搭箭射来。
  魔理沙听得背后弓弦响起,心知羽箭将至,便一把将萧后压在马背上,同时伏低身子,死命催动马匹往石桥另外一头逃去。
  过桥接应的辽军老卒也纷纷举起盾牌,护着二人而逃。
  二人这才冲到石桥中央,便闻得叮叮当当之声,背后一阵阵大力传来,几乎将二人推下马去。再回顾前后士卒,以为敌方射翻得数人。
  众人也顾不上救治伤员,只拼命继续逃去。
  对岸辽卒见得对方放箭,早早便已经竖起了盾牌为遮掩,只留下一道空隙,以供众人出入。
  二人好不容易逃入盾牌之后,这才算捡回一条命来。但相互看去,只见得双方背上都挂满了羽箭,正犹豫豪猪一般。好在二人身上盔甲皆为上品,未未对方弓箭射透,这才逃得一命。
  追常胜军士卒正要趁机夺桥,奈何对岸辽卒也纷纷发箭相阻。只一阵齐射,便已让常胜军于桥前留下数十具尸体。
  常胜军士卒见状稍退,少顷之后又举着盾牌前来,只以弓箭互射同辽人对射。虽有盾牌遮挡,双方犹自不时有人中箭死去。
  好在宋人士卒大多在正忙于抢劫,常胜军三千士卒也分散各处,桥头只得二千余人。
  虽则如此,二千常胜军同数百辽人对射,常胜军人多,辽卒人少,两军对射之时自是辽人吃亏。
  眼见着辽人便要支持不住,萧后乃于阵后跪拜众人曰:“帝后失德,累万民如此,本当欣然受死,不敢连累诸位壮士。奈何宋人残暴,破城之后必定屠城,伏请诸位为亲人计、为家园计,尽力杀敌。”
  桥头辽卒皆为大头兵,又几时受过皇后如此大礼?受此一激,士气复振。且老兵身为权贵家奴,妻子全在北城。眼见着宋人正在洗劫南城,一旦宋人攻下石桥,北城亦难逃此厄运,又岂敢轻易放弃?
  当下便有人高呼道:“某等受娘娘如此大礼,自当以死报之。娘娘先走,某等不死,必保此桥不失。”
  萧后犹要留下以鼓舞士气,旁边魔理沙却一把抄起萧后,策马便往皇宫而逃。
  虽然如今辽卒士气已盛,奈何只得数百人马,顶不住宋人许久。若要保得析津府不失,必得另觅良策,只不知王郎何在?


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将便已争功
  见得辽人已溃,大军势如破竹,刘延庆便同郭药师移至阵前观看。
  眼瞅着辽人只得数百人为守,常胜军正有二千余人猛攻。刘延庆心知大局已定,便朝郭药师开口道:“幸喜诸军用命,此城已唾手可得。常胜军果为虎贲。此地便交由忠贤掌控,本官另有要事,正欲要先行一步。”
  另有要事?即便刘延庆不说,郭药师也心知肚明,无非继续抢功罢了!
  如今析津府旦夕可下,天赐帝等人又岂肯坐等被擒,只怕此时已经在筹划出逃。
  唯有析津府四座城门之中,东门、西门、南门皆在玉莲河以南,均以为自己所占据。却独独还剩下北边一门。
  刘延庆此去,必定是亲领兵马前去围堵北门,擒拿天赐帝一干人等。
  生擒敌酋之功犹在攻城之上。今日被刘延庆半强迫的签了表章,攻取析津府的功劳已被刘延庆吞下太半。如今刘延庆又要撇开自己前去擒拿天赐帝。以此人性情,擒拿敌酋之功必不肯于自己分润。
  只今日之战,出力之事全由常胜军一力承担。宋人西军兵马不过是敲敲边鼓,接着就是满城劫掠,可谓一丝力气也未曾出得。到得最后,功劳反倒却成了刘延庆的。如此,郭药师又岂肯答应?
  当下便戳破道:“禀大帅,析津府旦夕可下,天赐帝必由北门溃逃。末将请令率得数百士卒前去擒拿。”
  刘延庆嘿然一笑:“贵部久战已疲,且一鼓作气攻下析津府,然后留此休憩。本官麾下皆为生力军,正当前去擒拿得敌酋天赐帝。”
  郭药师强按住心中怒火,开口问道:“敢问刘帅,只今日这功劳又当如何分润?”
  刘延庆开口道:“析津府之功,你我曾各出三千人马,如此自当平分。”接着便转头同一旁副手的高世宣闲谈,避而不谈擒拿天赐帝之功。
  此战各出三千人,虽说刘延庆为主,郭药师副之,实则地位应当相差无几。郭药师一来新降,二来也想与同僚好好相处,这才再三退让。
  然则刘延庆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步步紧逼,得寸进尺。
  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加之郭药师已经觑破了宋人虚实,心知缺了自己宋人必定攻不下析津府,遂愤然开口道:“即是如此,莫如将末将攻占析津府之功也悉数相让。”
  刘延庆却是实打实的滚刀肉,到此时犹自未悟,转头道:“忠贤若有此意,本官定当成全。”
  郭药师更是恼怒,开口喝道:“如今辽人已溃,析津府旦夕可下,便请贵部接手攻打。末将这便领兵告退。”
  析津府犹自未下,而二位主帅已开始龃龉,见得郭药师要负气撒手,高世宣赶紧开口道劝和道:“二位暂请息怒。既是各得出三千人马前来,所有功劳不妨皆五五分之。”
  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郭药师也不在低声下气,便开口道:“只抢掠所得又当如何?”
  钱财已经到了刘延庆口袋里面,又如何肯再掏出来?闻言刘延庆便抬头看天。
  功劳明摆在哪里,谁也无法私藏,自然可以平分。然则抢掠所得到底几何,谁也说不清楚,若是再行平分,反倒更容易引起龃龉。
  稍一沉吟,高世宣只得继续劝和道:“此事倒是难办!无非但凭天意,各取所得罢了!”
  这话刘延庆很同意!
  郭药师想得一想,南城便任由刘延庆劫掠好了。北城权贵富豪多,待攻下北城,纵兵肆掠,所得必不比刘延庆少。
  只是担心刘延庆到时也来插一脚,自己便只能一边进攻,一边抢掠。只要辽兵未灭,宋人必不敢过桥北来。
  至于析津府的民心?反正刘延庆都已经纵兵洗劫了,寡妇都入妓院接客了,一次两次有区别么?
  当下郭药师便朝高世宣开口道:“高将军此语甚是妥当,本官定无不允之理。只不知刘帅又作何看法?”
  刘延庆如今已经占尽了便宜,南城财富多入了自己荷包,待常胜军攻下北城,自己犹自可以再发财一把。如此刘延庆自无异议,便也点头答应了下来。
  分赃既定,刘延庆便将此地宋军交由高世宣待管,自己领了八百精锐便绕道往北门而来。
  实在是被刘延庆得贪得无厌给吓怕了,郭药师生恐这货再弄什么小花招。见得刘延庆领兵既去,便照此施为,将麾下交由了甄五臣掌管,也领了八百精锐相跟着而来。
  却说王叶于耶律大石府上住得一晚,第二日一早便又开始催促起萧氏来。
  萧氏平日里便喜欢唠唠叨叨,如此之人又岂会是急性子?一则众人居于此地已久,实在有太多的田产、店铺等物需要处理、变卖。二则萧氏见得城中新召得如此多兵马,又见得萧后自信满满,便以为析津府必定能守住不失。三则魔理沙已更随萧后入宫,萧氏正要等其同行。
  故此不管王叶如何催促,萧氏只是有条不紊的收拾行装。
  王叶也是无奈,又介于对方身份,不好下套算计。
  待到夜间变乱骤起,南城喊杀之声、惨叫之声震天,又有宋人于南城劫掠之余,尚且放起火来。此时正是夏秋之交,天干物燥。又有得秋风时来,顿时便燃起了冲天火势。
  火光将析津府的天空映得通红,即便在数里之遥的耶律大石府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见得此状,萧氏自是大惊,难得的急促起来,连夜招呼众人收拾细软,准备出逃。至于其他的房舍、店铺等物,一概都不要了。
  又召得王叶前来,请其领兵速速前去皇宫接应回幼娘。
  众人惊慌尚且未定,一个有一个噩耗接踵而来。
  先是传来萧后大败,辽军已溃。接着又有讯息传来,只言辽军残部数百人正据南北城之间的石桥为阻,奈何宋人势大,辽卒死伤惨重,只恐石桥将陷。且宋人已在南城开始屠城洗劫。
  宋人对南边的汉城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一旦石桥既失,北城遂陷,自己这些辽人、奚人之类的番人又将是何等下场。


第199章 遇袭
  接踵而至的噩耗将众人吓得不轻。
  王叶倒是不以为意,自己早有后手在此。
  如今既然是刘延庆为帅,引着西军来攻,王叶自是不惧。自己乃是宋国枢密院副承旨,有告身有印绶的那种,可不是临时工,乃是正经的文官。
  有宋一朝,皆是文贵武贱。刘延庆身为武将,若想打自己这个文官的主意,消息一旦泄露出去,满朝文官为反之他人效仿,必然杀鸡儆猴,即便童贯也不敢回护。
  且此次前来乃受耶律大石所差使,搬运其夫人返回京城。耶律大石明面上可是降了宋人,且颇得童贯看重,就连赵官家也颇为关注,故人嘛!
  这个来头更大,刘延庆更加招惹不起。
  一旦萧氏出点什么差子,耶律大石再以此为借口,光明正大的同宋人翻脸,刘延庆九族都不够诛的。
  自己背景硬,耶律大石背景更硬。如此王叶还怕个毛啊!
  唯一要担心便是单独遇上郭药师这货。不过既然是刘延庆为主帅,又岂肯任由郭药师单独领军行事,这种概率实在太小。
  即便如此,王叶仍有后手在此。即便单独碰上郭药师,要是这货识相便罢了!倘若不识相,自己能引得宋人偷袭析津府,自然留有后手可以将其赶出析津府。
  杨可世等人也是不惧。西军一向抱团,不内讧乃是天条。当初杨可世领着辛兴宗麾下的西军入驻种师道大营,双方也只是空手群殴而已,即便有再大的仇恨也不肯动用器械。唯一要担心也是郭药师的常胜军。
  当初宋人未至,王叶急着离去,实在是怕被幼娘求着出手。
  如今析津府内胜负初分,王叶倒是不急了,能走则走,不能走顺便见证一下宋人攻下析津府也好。
  王叶不急,萧氏却很急。在萧氏看来,自己丈夫乃是如今辽国的擎天之柱,又曾以二千殘卒破得十万宋人。若果析津府为宋人所下,其他人还能逃得一命。唯有自己这个耶律大石的夫人必然下场凄凉,连带着幼娘、府中家人都难逃一死。
  实在是被七年前那一幕给吓坏了。
  七年前萧氏犹自住在上京,正逢上京为金人所破,如狼似虎的金人于城破之后即刻屠城,又派出士卒追杀已经逃出城外的民众。
  那一夜,死得人多了去了。抛去城中不说,即便上京城外,惨死的民众便有十万之数。
  自己当晚虽赖护卫得力,逃得此劫。然则第二日前去搜寻幼娘之时,眼见着尸山血海,实在是人间炼狱。
  那凄惨的场景如今犹自历历在目,实在不敢再冒此风险。
  当下萧氏连细软都不要了,但将家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包裹起来,稍稍挑选得一些价值连城的珍宝,便准备出发。
  唯有魔理沙尚且未曾返回,萧氏到得北门便不肯出城,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肯将幼娘丢下。
  王叶见状,朝杨可世如此这般的吩咐了几句,便遣杨可世领了五十麾下前去接应。以自己对辽国的紧要性,想必耶律大石宁可析津府丢了也不肯让自己出事。故此耶律大石虽然暗中让幼娘以身犯险,吸引自己前去救援外,亦必反复叮嘱幼娘,定当以护卫自己安全为第一。
  此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看谁先踏出那一步。若果幼娘果真犯险,自己宁可破了宋人之策也会出手相救。同样,若是自己已经离开了析津府,幼娘唯恐自己沿途遇险,即便析津府陷落在即,却也不得不赶来护卫。
  杨可世倒是听吩咐,唯有萧氏实在不好打发。当下王叶便将实情同萧氏反反复复解释了一遍。
  且不说自己若停留析津府,幼娘必定不肯前来。一旦自己离开析津府,幼娘反而必至。
  即便幼娘不至,也不用太过担心。
  一则以幼娘之武力,冲杀出城自是不难。二则有得杨可世这五十宋卒前去,宋人即便攻占得析津府也不肯为难。三则有得自己同耶律大石在宋人之中的身份,幼娘只需将身份说出,宋人必不敢动其分毫。
  萧氏为王叶劝得一阵,复见得援兵既去,又加之王叶身为魔理沙的情郎,犹自自信满满,未曾担忧,萧氏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如今在析津府内名声响亮的很,守城士卒见得萧氏欲要出城,倒也未曾阻拦。
  至于其余欲要相随出城的民众,却为守卒统统拦下。如今虽说前方失利,到底胜负未曾尽分,朝廷又无诏令前来,守城士卒也不敢私放民众出城。
  当下众人出得城来,王叶心知前方必有宋人为阻,便命杨可世之弟杨可武领得一百士卒为前导,其余士卒为后卫,只慢慢往前行来,以免为对方所误伤。
  众人这才前行得里许,便见得前方林中宿鸟乱飞,草地秋虫不鸣。
  杨可武也是久经军阵之辈,见状便扬手止住了众人,且使士卒前来相报。
  王叶闻听此事,便也策马前来,稍看得一看,便命士卒喝道:“前方何人设伏?速来相见!大宋枢密院副承旨公干至此。”
  一连喊得数声,前方犹自未有回应。
  王叶便命士卒将宋人旗帜打将出来,又是从人以火把照耀之。
  须臾之后,前方林中缓缓走出数骑,来到众人跟前十数丈外站定。
  王叶便将告身文书同印绶交与杨可武,命其前去交涉。
  对方验看过告身文书同印绶,朝这边略一行礼,只言刘帅在此,惊扰承旨大人了,望乞恕罪。然后便缓缓退去,让出道路来。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前行。
  又是行进得里许,前面又有士卒拦路。
  杨可武如今也有经验了,也不敢劳动王叶,便命人掌起旗帜,将火把照耀之。
  对方果然派得人前来,验看过告身文书同印绶之后便退去。
  杨可武不以为意,引着众人再度前行。
  这才稍稍行进得数百步,猛然听得草丛之中一阵弓弦响起,顿时便见数支只羽箭扑面而来。


第200章 郭药师此贼既有加害之意
  要说辛兴宗麾下的西军全为饭桶,却也未必,至少身为前军都统制的杨可世就是一个例外。
  其余诸将大多为种师道所开革,这才入得辛兴宗麾下。唯有杨可世却因为曾经救得童贯一命,这才被童贯强行从种师道麾下调得出来,入得辛兴宗序列。
  也正因为如此,种师道麾下倍加的讨厌杨可世。好好的一名人才,怎么就敢背叛大帅,转去同那群不长进的兵痞混在一起?
  犹记得王叶初次入宋营之时,便有宋军士卒当着王叶面前骂杨可世“杨可世那厮也不是好人!”
  也正因为杨可世彪悍,麾下彪悍,这才担任辛兴宗麾下的前军都统制。一支军队其他的不说,至少前军要能打才行,如此多少也能撑撑场面。
  杨可武跟着杨可世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也算是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战阵经验十分的丰富。
  如今见得数百支羽箭扑面而来,杨可武下意识的便做出动作来。
  若对方于一二百步外吊射,犹自能靠身上衣甲强撑。如今发箭之处不足五十步,再厚的铁甲也容易被洞穿。杨可世便不敢伏下身来,反而下意识的将马缰狠命一勒,胯下马匹顿时仰蹄长嘶,堪堪将杨可武遮在身后。
  但听到噗噗之声,马腹已连中数十支羽箭,侧身便欲倒下。
  于此之时,杨可武已经纵身一跃,下得马来。
  复以余光看去,但见得自己附近十数名西军士卒皆已倒在了血泊之中,他处宋卒则安然无恙,对方明显瞄准将旗射来,自是欲要狙杀某人。
  此时周围的士卒也反应了过来,唯有黑夜之中不知对方人数多少,便不肯轻易冲上去厮杀。只举起盾牌为掩护,遮住杨可武之后,便缓缓朝后退来。
  虽退而不乱,意图诱得对方前来追杀,如此自能探知对方人数,方才好决定是战是逃。
  韩德听得弓弦声起,一把拉住王叶马缰便朝后逃去。至于其他人等,哪怕是耶律大石的夫人,又干自己鸟事?自己只要护住王大人不失便可。
  耶律大石府上众人见状,也纷纷护住萧氏,便转头退来。
  见得对方退而不乱,埋伏的众人也不肯追赶。待到对方退远,众人这才纷纷站起身来,打起火把,护住主帅,前来察看地上的死尸。
  但见得火光照耀之下,为首之人赫然便是郭药师。
  当初郭药师领得八百精兵相跟着北来,刘延庆却不肯同其合兵一处。无奈之下,郭药师只得领兵于刘延庆身后设伏。
  王叶等人经由刘延庆之处前来,到得郭药师埋伏之处时,杨可世照旧递上了王叶的告身文书同印绶。
  常胜军士卒验看之后,倒也不敢为难,便要挥手将众人放过。
  紧接着常胜军士卒又返回藏身之处,且将此事禀告于郭药师。
  若是其他宋人官员,郭药师自是不肯前来招惹。唯有听得王叶之名,郭药师顿时怒火冲天,当日的仇怨猛然间涌上了心头,自己实在是被此人坑惨了!
  想当初自己同萧严二人领大军南下,欲要联手宋人诛杀耶律大石。为求得同宋人联手,自己便装作辽地客商,化名郭师贤前去雄州同宣帅联络。
  也正是王叶这货,竟然早早一步便料到了自己的到来,乃扮作官家二世祖,一步一步引得自己上钩。
  当时这贼子表面上装傻充愣,只怕心里却在笑自己蠢笨如猪。只自己纵横辽地数年间,智计从无对手,却于此人面前出乖弄丑若此。
  可怜自己为其所算计,虽跌入了宋人的陷阱,却犹自沾沾自喜。自以为已经看破宋人虚实,便同宋人定下联手攻打耶律大石之策,不复再疑。
  谁料得最后却为宋人所算计,只一把火便将自己五千嫡系大军烧了个精光,匹马不曾北还。
  就连萧干义子萧严,也死在了宋人的弓箭之下。
  想当初自己麾下雄兵数万,于辽地只屈居萧干之下,又是何等的风光?正为此次大败,萧干老贼便对自己起了杀心。一步一步下来,自己便落到了今天的地步,麾下只得五千人马不说,就连刘延庆这种货色也敢放手相欺。
  若论起始作俑者,当是王叶这小贼才是。不杀小贼,报得此仇,郭药师实在不肯甘心。
  如今见得小贼落单在此,郭药师心下大喜,如此良机,又岂肯放过?只要两军未曾正面拼杀,但以乱箭射之,便不会落下证据,事后也好推脱。
  如今大军攻城,自己领兵于城外围堵天赐帝。陡然见得有人逃窜,又有乌云遮月,见面不识,自己误而射之,又何罪之有?
  至于是否验看过王叶告身、印绶,认出对方的身份,此地又无外人,到时候无非是各执一词罢了!
  机不可失,当下郭药师便下定了决心。
  复见得百余士卒簇拥一人前来,想来将旗之下便为小贼无疑。当下郭药师便传下令来,众人只以弓箭朝将旗之下射去,却万不可上前近战。
  这便有得方才那一幕。
  却说杨可武领着众人稍微,却未曾见得对方出来追赶。敌情不明,又何须冒此风险?自当以护住主帅为上,当下众人便原路退回。
  此时王叶心中已隐隐猜测到对面为何人。
  待退至刘延庆设伏之处,便有士卒前来动问。王叶自是大怒,便命刘延庆速速前来回话。
  前面便已经说过,有宋一朝,皆是文贵武贱。再加之王叶乃枢密院官员,但凡朝廷兵马皆为枢密院所管辖,如此算起来王叶正是刘延庆的现管。
  闻听得武将刺杀文臣,刘延庆已是吓得魂飞魄散,何况被刺杀的还是自己的现管?
  当下刘延庆便火急火燎的赶得前来,请罪之余,又将实情细细告知。只言北城之外只得两只兵马,一为自己麾下,一则为郭药师麾下。自己肯定没这胆量敢行刺王承旨,此事十之八九乃是郭药师所为,又乘机在王叶面前数落了郭药师许多罪状,只言郭药师匪性未改,桀骜非常,屡屡抗命而行。
  方才若是一次性过去了,那便是过去了。如今既然露了行藏,不破得郭药师,便不可再度前行。自己麾下兵少,郭药师麾下兵多,且此地兵荒马乱,山贼又多。
  郭药师此贼既有加害之意,只需随意派得数百人马扮作山贼便可。何况燕京之外险地甚多,即便杨可世麾下再如何精锐,奈何此时天时、地利皆在对方手中。
  若是同辽人一处留在析津府内,只怕到时候郭药师更方便下手。
  王叶闻言自是大怒。既然这货如此不识抬举,便休怪自己狠心了!


第201章 生离
  当下王叶便朝刘延庆开口道:“想来刘将军亦知耶律大石早已投诚我朝之事。本官此次前来,便是受耶律大石差遣,替其搬运家眷归宋。如今郭药师此贼既有加害之意,何不劳烦刘将军护送一程?”
  听得此话,刘延庆脸上立马露出尴尬的神色。先深深的行了一礼,这才开口道:“承旨既然供职于枢密院,自为末将上官。上官既有吩咐,按理末将不敢推脱。唯有末将身负袭据析津府之重任,又有得宣帅于涿州翘首以盼,实不敢稍稍分兵。且请承旨恕罪!日后末将自当亲往府上赔罪。”
  说完此话,刘延庆便从旁边亲卫手中取过一个包袱,双手捧了过来,开口道:“方才承旨回撤之时,不慎落下一份行礼。恰好为末将麾下所捡拾,如今原物璧还。”
  刘延庆说了这么一大堆,看起来合情合理,一般人还真看不出破绽来。
  王叶却是心知肚明,这货十有八九同郭药师不对付,正在想方设法给郭药师竖敌呢。
  今日死伤了这么多麾下,正需要钱财抚慰。王叶朝旁边稍一示意,便有从人前来收下包袱。
  见得对方肯收受钱财,刘延庆这才放下心来。
  王叶却又开口道:“既是如此,可否请刘将军遣人前去召郭药师前来一见?若有误会,自以当面释清为上。”
  刘延庆闻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