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袁世凯渐渐感觉人老力衰,加上中央逐渐被江渝控制,也已提不起太多的精神来了。

这些事情袁世凯也不想多管,此时的袁世凯渐渐感觉到,袁家男人活不过六十岁的魔咒依旧徘徊在他身上。

毕竟袁世凯是在袁家老宅出生的,依旧是袁家老宅的风水所“印”男丁。

因此袁世凯开始幻想借帝王之气,改变他身上的这种气运。

一天袁世凯与江渝打电话聊天时,谈及君主立宪的问题,江渝笑着说了句,“不做九。”

这句话把袁世凯听得莫名其妙,为此袁世凯一直没想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江渝这句话自然是富含深意的,他也不知道袁世凯能否听懂。

袁世凯是枭雄,像曹操一般的枭雄,但论及文化程度显然不如曹操,如果江渝这句话是对曹操所说,那么曹操定然能够听懂,因为曹操对《周易》研究颇深。

也正是曹操对《周易》的研究颇深,所以曹操一生未曾称帝。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九乃极数,五居中宫,生旺时威震天下,衰死则为戊己大煞。

等于说做了皇帝,这个人的气运也就到头了,或者说其成就也就到头了,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如宋代赵家的天下,为何总是有一半没一半的?

因为宋太祖天下没占全就当了皇帝,其极值已定。

袁世凯对《周易》没啥研究,但并不意味着他身边没这样的人才,总统府的一名对《周易》有些研究的幕僚隐晦的对袁世凯说道:“九乃极气数,成之则无力再进。”

这句话突然让袁世凯非常犹豫起来,想到江渝对帝位一点兴趣都没有,突然也感觉这不是什么好玩意。

就好像吃饭一样,一个人吃总是没什么感觉的,两个人吃却反而吃得很快。

特别是皇帝乃万万人之上,但此时袁世凯的北洋派系却无力压制江渝的华东派系,这个皇帝当起来也只能是一个假皇帝。

就这样,袁世凯当皇帝的心思也渐渐淡了。

而袁家大公子袁克定去年依旧是骑马摔了一跤,但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却没有摔断腿,因此也未前往德国治疗。

因此袁克定还未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忽悠,对帝制的想法还比较淡薄。

袁家父子的改变对于江渝来说并不关注,袁世凯是否称帝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随着一战的临近,江渝对重要的物资囤积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

只将上海、杭州等码头十分忙碌,一船船的橡胶、粮食正不断的往港口上的仓库里搬,特别是粮食、棉花,这一年中国粮食出口大幅度减少,粮食进口则剧烈增长。

市面上的粮价不降反升,因为这时候的关税不在中国控制,江渝为了防止一边进口粮食又被人一边出口掉,因此开始控制市场粮食供应,在大量进口粮食的同时,使粮价继续抬升一些,以阻止粮食外流。

第085章 世界第二工业大国之展望

控制粮食价格的方法很简单,即提高库存,此时中国很多地区的粮食供应都已被江渝所掌控。

在控制了粮食价格的同时,1914年华东集团与西北集团的大规模铁路修建活动更加广泛。

首先是民间资本的参与,随着铁路股票一路猛涨,使得1914年这一年,中国各铁路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圈到了近二十亿元的资金,使得单是14年一年,就修起了3。1万公里铁路,再次打破了中国铁路史的记录,比13年增加1。3万公里。

到了1915年时,中国铁路总长已经达到了6。8万公里,基本连通各省,中国铁路以奇迹般的速度修建起来。

同样也是15年,铁路泡沫破裂,铁路股票如同过山车一般跌入冰点,铁路神话纸糊一般的破灭了。

大量中小资产阶级的资金被套牢在股市,同样也有很多老百姓的钱套牢在股市。

这些钱全被华东集团所攫取。

这种损失就不能怪政府了,是你自己要把钱投进去的。

大量资产阶级和普通平民因为股票而破产,本来在铁路神话破灭之后,经济将陷入一段低迷时期,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量的订单飞向中国,使中国经济立即从铁路泡沫危机当中挣脱出来。

对于江渝来说这是一场漂亮的敛财战役,不仅趁着一战爆发前的空档建设起了铁路,而且还让财团大赚了一笔钱。尽管之后铁路控制权已经不在财团手中,但随着铁路股票的价值一路跌到冰点,这些股票还是已很低的成本收购了回来,让财团重新掌控了铁路运营权。

1914年3月,西北铁路最后一段,从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正式通车,西北铁路干线基本修建完成。

从12年年末,国防军就开始大量进入西北,西北地区的剿匪活动绝对是最暴烈的,为了杜绝马匪,大量少数民族被成片成片的向内陆省份转移。

整个西北地区,大部分牧民都被有组织有计划的转为工人,国防军把他们送到工厂上班,从此过上收入稳定的日子。

同时随着铁路的建成,国防军向西北的大移民开始了。

历史的齿轮再次运转,炎黄子孙再次大规模进入西北这个祖先生存过的地方。昔日炎黄部落便是从西北迁移到黄河流域,而未迁移的一部分族人,则成为了后来的羌人,羌人在西夏之后也被灭掉了。

汉唐时汉族向西北地区迁移的数量也很多,但后来都因战乱和异族的入侵而失去了西北之地。

西北本就是汉家地盘,因此江渝开始有计划的向西北大量移民,铁路正式通车之后,一切条件皆已具备。

特别是外蒙地区,14年铁路修通后,立即向外蒙移民八十万汉民。

而在新疆地区,14年则移民了上百万汉民,新疆督军杨增新也下台了,不过却被请到大学里当讲师去了。

杨增新是一个传统的官僚,他在新疆地区打压新学,阻碍工商发展,大力进行愚民。当然这都是历史书上的记载,年实际上从杨增新所做的一首诗中便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莫问中原天下事,愿做混沌太古民。”

杨增新意图在新疆打造一个太古时期的淳朴风气,这要是在古代时期,江渝绝对给他颁发个大大的奖状。

不过到了这个时代,物质的发展已经凌驾于精神文明之上,科技魔盒已经开启,在自己内部搞抵制就像是掩耳盗铃一般。

因此倒台的杨增新被江渝请到大学里当讲师,为官就算了,也快一大把年纪了。不过杨增新的一些愚民政策还是被新上任的官员贯彻了下去。

大量的移民,以及西北地区的工矿开始发展,推动了西北的经济发展,使得西北地区有了很快速的发展。

西北环境也因为大量的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以及每年一定数量的植树、植草,使西北地区的环境逐渐稳定了下来。

西北农业也有因铁路的修通而快速发展起来,其中陕西南部平原地区作为一个商品粮基地,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作为一个商品粮基地,新疆地区则作为一个棉花重要产地进行建设。

新成立的西北集团成为了西北地区的新晋垄断集团,但很少人知道这个集团的寡头股东也是江渝。

江渝建立的寡头财团已经开始使用各种方式进行隐蔽。

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农业资源,基本上都被江渝的财团所攫取。

此时的中国人口只有四亿多,农业资源还是很丰富的,起码就北方的平原地区,全部用上机耕之后,也能养活大部分人口。

再加上南方的农业多产性更强,辅助一些劳动效率低一些的小型农机生产模式,让四亿人实现温饱并非难事。

自从农业辛迪加模式普及开来之后,那些地主终于对江渝是放心了,否则还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江渝搞一个土地没收政策出来。

然而对于此时的江渝来说,直接没收土地太没技术性了。对于土地兼并,他有新的办法。

当前来说,这个铁路股票就是一次很好的兼并土地的机会。

可以忽悠那些地主把土地抵押给银行贷款去买铁路股票嘛!等铁路股票跌破冰点之后,这些土地不就是财团的了。

这个方法还只是小手段,还不是绝杀的杀招,个别地主会中招,个别地主不会。

当然还有一些农场主是受保护的,例如那些家庭农场模式的小农场,这种不处于大规模产粮区的小农产多产性很强,而大型农业机械又不好展开,这种地方就交给个体户经营,并且财团保障他们的市场效益。

还有一种就像是棉农,财团还有一些种棉补贴下发,也许用不了多久,这种补贴的钱要中央来出了。

而在南方的一些无法进行机耕的山区,则视情况进行生产。

实在太偏远的山区,直接把人口迁移出来转为工业人口,把山区封了育林或直接留着原生林给野生动物生活。

不是那么偏远的,可以用来发展水果种植等经济作物。或者进行农改,使农耕机械可以开进去。

当前的发展就是以铁路为命脉,当铁路修到某地,某地便具备了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因为那样一来粮食可以通过铁路运往外地。

而当地进行了农业机械化变革之后,必然有大量的农业人口失业,失业的农业人口转为工业人口,享有工业人口福利保障,然后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

工业人口增多,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则带动城市建设,如此形成一个发展大浪潮,而农业是基础中的基础。

离开了农业,这就是一个空中楼阁。

东洋国正是因为农业太薄弱,搞到现在也才三十几万工人,而此时的中国仅仅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业人口已经增长到了两千八百多万,并且开始进入剧烈增长状态。

两千八百多万工人当中,大部分都是没有技术性的劳工,从事的是在工地上干苦力,或是从事矿工这样的工种。

技术工还比较少,但却也在快速发展。

起码此时的中国,技术学校的制度已经建设完善了,各种技校、夜校不断的开设,很多苦力工开始向技术工转变,特别是不用养家糊口的青年工人,他们普遍都是选择学习一门技术工种。

如今能够成为一个技术工,并且等级考核能上得去,那是非常吃香的,到处工厂都抢着要。

如果能成为八级技工,那一个月工资起码是150元以上,工资收入虽然还没有欧美地区那么高,但能买到的东西却绝对不比欧美的那些高级技工少。

大量的苦力工,支撑起了当前中国的工业基础建设,若没有这么多人,铁路也无法如此快速的修建起来。

一旦中国完成了全面的农业改革,那么结果就是能够得到最少三亿工业人口,这是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的工业人口。

就算是欧美的全部工业人口加在一起,也不如中国的工业人口来得多。这也正是中国在工业上赶超欧美的希望所在。

从11年起,华东集团已决定在安徽、河南、山东彻底的大规模进行机械化农业改革,到了14年已经进入工程尾段,安徽、山东已经完成了,只剩下河南地区,也很快将完成。这一年仅这三省的农业机械化后,便能增加工业人口两千万左右。

赵海洲向江渝提供的报告中指出:“现今铁路已修进四川,14开始实施的四川平原机械化农业改革区,以及湖北汉江平原机械化农业改革区一旦完成,最少可增加五千万工业人口。加上号召其他省份的农业人口进城或出省务工,15年应该可以形成上亿工业人口。”

上亿名不用从事农业生产,专门进行建设的工人,将支撑起中国的工业化道路。

会议上,江渝展开了这个宏伟蓝图,对华东派系高层说道:“一旦这个计划成功实施,我们中国便可迅速的甩开东洋国,并迅速赶超欧洲各国,成为西美洋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大国。”

江渝的话让每个人都振奋不已,江渝话锋一转,“但是上亿工业人口所带来的剧烈社会变革,将是前所未有的,一旦我们无法保障工人的利益,我们的体系将可能被工人推翻。”

第086章 战前对德支援

“我们除了要有工人失业保障,以及工人子女教育优惠制度之外,还要确保工人工伤的赔偿及后续责任。同时要增加一些工人收入,使他们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当中。当然我们这一代人注定是要为中国奉献的一代,如果没有这一代的奉献,那么未来中国将毫无希望。”江渝的话有些前后矛盾的感觉,但只有几个人能够听出具体的含义。

因为铁路股票的神话,也许今年就要破灭。

破灭后,很多工人辛苦积攒的钱都可能付诸东流。

但正如江渝所说,这一代人必须奉献,才有国家崛起的希望。

“大帅,我们既然要恪守中立大力发展工业,但是我们的海关却还在洋人手上。”周子跃会议上提出了这个很尖锐的问题。

对于周子跃来说,海关简直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把这根刺给拔了,否则很多手段根本无力施展。

“对,我们的海关还未收回,而且我们还未取得合法印钞权。趁着这次欧洲人忙于战争,我们要做的也就是两件事,第一就是收回海关,第二就是争得印钞权,并且我们不要搞什么金本位了,我们直接搞信誉货币制。只要我们能够实现这两点,中国的崛起已经毫无悬念。”江渝激昂的对他们说道。

海关与印钞权,这将是中国崛起所离不开的东西。

有了海关就可能建立民族贸易壁垒,保护竞争力还不够强大的一些产业,同时能够确保原材料不廉价外流。

更重要的是,海关的税收将越来越高,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印钞权以及信誉货币制就更重要了,有了这个制度,就能够大量印钞并贷款给个人进行消费,从而产生虚假繁荣的飞速发展。

虚假繁荣过后,将建设起大量新兴产业,并未财团能够对这些产业进行收割。

只要有关税和印钞权,中国的腾飞确实将毫无悬念。

至于收回租界什么的,倒不如收回海关来得重要,收回租界更多的是面子上的意义,而收回海关却是实打实的民族利益。

1914年初,在战争气息的笼罩下,洋吉利国佬却还在西藏搞小动作,搞出了一个什么麦克马洪线。

并且私自于西藏签订了一个协议,即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宗主权,同时保证不吞并西藏,但西藏由洋吉利国代管云云。

对此江渝没吭声,洋吉利国佬还能嚣张几天啊?

而且西藏这个地方,暂时可以不用去管。尽管西藏的战略位置很重要,就像是一块盾牌,中国和印度谁拿到这个盾牌,谁就在未来的争锋中占据优势。

但此时的印度还在洋吉利国人的殖民之下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个跳舞的民族起码在一百年内对中国产生不了什么威胁。

所以江渝根本就不理会西藏的事。

“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打,老子就收复西藏,看你洋吉利国佬能把咱怎么样!”江渝心里打着算盘,表面上对洋吉利国佬还是很客气的。

最起码人家现在还是世界老大,一点面子还是要给的,而且洋吉利国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普遍采取的是自由贸易,一战开始后江渝还要占领这些殖民市场,更不宜在战争未爆发的时候和洋吉利国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等战争爆发了之后就不一样了,那时候的洋吉利国为了胜利甚至可以出卖一切,到时候洋吉利国为拉拢中国也不敢对中国继续进行压制。

至于战争结束后,那是结束后的事了。

到时候洋吉利国这个世界老大都快过气了,江渝就更不怂他了。当然国内那些爱国学生的情绪会高一些,不过江渝选择了无视,不干涉也不支持。

此时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布局才是最重要的,江渝在壬子年与俄国的战争中在世界军事舞台上崭露头角,在战争到来前,自然也受到了两大军事阵营的拉拢。

不过江渝都以服从中央决定为借口搪塞了过去,搪塞洋吉利国佬自然简单,但江渝与德国有着长期的良好关系,所以直接搪塞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江渝决定在战争爆发前,向德国派遣五十万民工和十万技工学徒,调动理由是以远华集团的商业理由。

江渝的条件是,这些民工和技工不能上前线,只负责后方生产。

德国见江渝肯出六十万劳动力,也甚是满意。

从1909年开始,江渝就开始向德国派遣技工学徒了,前后已经有两批技工回到国内,此时在德国的技工人数已经超过了五万人。

这次合作之后,中国派往德国的技工学徒已经高达15万人,劳工为50万。

与此同时,德国又从江渝的国防军雇佣了一千名飞行员,一千五百名狙击手,同时提出了雇佣军要求。

经过德国军部的考察,德国军方高层深知国防军的战斗力,这绝对是一支拥有超强意志力的陆军,其意志力甚至比德军还要强,而且吃苦耐劳。

听到军部的报告,江渝把文件丢到一边,说道:“开什么玩笑,老子把飞行员和狙击手都派上去了,还想让老子出兵?没得谈。”

“大帅,德国佬说愿意给雇佣军费。”蒋方震小声在江渝耳边说道:“价钱还是比较公道的。”

江渝想也没想就直接摇头,向欧洲战场派遣飞行员和狙击手已经比较让他心疼,要不是为了让中国飞行员尽快掌握空战诀窍,并培养一批具备战斗经验的狙击手,他才不向的欧洲战场前线派遣人员。

这是欧洲人打生打死的事,帮德国佬也只是为了让战争持续时间更长而已,真要让中国士兵去流这个没必要流的血,江渝才不干这种蠢事。

价格公道也不行,培养出正规军的士兵是流过多少血和汗的?难道就这样为了笔钱就把他们卖到欧洲去送死?

蒋方震也许还不知道即将爆发的战争将是多么惨烈,江渝却是明白得很,真要是向前线派去雇佣军,起码得搞个伤亡过半回来。

谁让这两群傻逼现在打的是消耗战,要是闪电战他也许还乐意掺和掺和,消耗战就绝对免谈了。

“百里兄,你就随便找个借口推脱掉,就说目前东洋国很可能在战争爆发后进攻山东,我们要保留足够兵力对付东洋国,同时还准备必要时候从俄国人背后来一刀,所以没有足够兵力什么的,能扯什么给他扯什么,反正要雇佣免谈。”江渝直接交代道,蒋方震无奈的耸了耸肩,走到一边拿起电话打了出去。

江渝看了看时间,带着卫队溜出了军部,跑到了淮安刚成立不久的华东艺术学院去了,这个艺术学院江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电影行业。

电影是一个很有威力的东西,他能塑造一个国家的形象,也能毁灭一个国家的形象。电影能使民众震撼,也能使民众悲伤,更能统一民众思想。

总之电影好处多多,至于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有的。不过到了这个别人都有电影的时代,因噎废食就不可取了。

今天江渝到艺术学院是因为爱丽娜要在艺术学院给学生们第一次上课,来到中国的爱丽娜被江渝聘请为华东艺术学院的音乐导师。

来到这个充满着朝气蓬勃气息的国家,爱丽娜感觉自己获得了新生一般,在这里没有任何烦恼,而且有她的医术之梦。

更有……台下的那个昔日那个让她心生爱慕的少年。

台上的爱丽娜尽情的弹奏着钢琴曲,而江渝则坐在下面的座位上静静的听着,耳边全是美妙的钢琴旋律。

学生们都为这个美丽的西方导师的纯熟钢琴手法所折服。

“最近你在忙什么?”爱丽娜课后对江渝问道,两人漫步在林间小道上,十分的悠闲。江渝笑着说道:“我最近正在和一群研究人员研究新的录音技术,以及音响和彩色胶片技术,如果这些技术能够成功,放映音乐就不用再依赖印度虫胶,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也将出现,艺术的表现力将更加广阔。”

“这些技术真的能够成功吗?”爱丽娜极为关注,有些吃惊对江渝问道,这些技术她曾经在与江渝一起渡过的两个月中听说过。

当初只是以为,那只是设想而已。

“我们已经发明了一种录音磁带,造价非常低廉,而且放映方法也十分简单。而且音响技术也已经有了突破,相信用不了多久,唱片行业与电影行业都将迅猛发展。”江渝接着对爱丽娜建议道:“旧时期的艺术已经很难再创新突破了,我觉得新的唱片行业与电影行业更适合你。”

“真的吗?”爱丽娜有些欣喜的对江渝问道,显然这个少女在原有的道路上已经碰了一鼻子的灰。

尽管江渝是穿越者,但单一钢琴曲来说,已经很难再让人出名了,就连他自己能剽窃的钢琴曲也已经不多了。

“当然,在这里,你拥有最多的资金和最先进的硬件设施支持,我也会给你找到好的歌曲,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推出第一张唱片。”

以江渝的眼光,能够看出爱丽娜确实有成为明星的潜质,起码偶像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爱丽娜的功底并不差,完全可以算是偶像派加实力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娱乐业将是非常赚钱的,因此江渝早早的便开始布局了。

第08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袭

这一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绝对是一个充满剧烈变革的一年。

大量的农村人口随着农业机械化变革而从土地生产当中解脱了出来,同时有许多农村人口申请成为工业人口进入城市。

首先灭亡的是农村自然经济。

西方人的商品经济已经对中国的农村自然经济造成了好呢剧烈的冲击,但真正让农村自然经济走向灭亡的却是人口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城市的商品进入农村,生产效率低下的农村自然经济在一些省份已经灭绝得查不多了。

例如江苏地区,农村自然经济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大量工人投入到了各种建设活动当中,其中北洋政府通过的建设项目就极多,加上这一年铁路股票几乎被神话了。

各省士绅、百姓大量购买铁路股票,形成了一个疯狂的羊群效应。铁路股票的疯狂造就了大量就业岗位。

大量就业岗位的出现,也拉动了商品消费的繁荣。

此时的中国,只要有一把力气,都能赚到一口饭吃。没有一把力气的,政府也有收容所。

这种制度通过国会已经在这一年普及到了全国各省。

而江渝买进大量粮食,充分确保了粮食供应,虽然粮食价格略微贵一点,但想要买多少都有。

粮食供应的稳定使此时的中国城市里面基本上不可能出现饿死人的现象,而在农村地区只要劳动力肯向城市转移,也是饿不死的。

铁路、公路、矿山、矿洞在大量劳动力的建设下,以飞快的速度建设了起来,其中铁路建设最为疯狂。

一年内使中国铁路总长上升到了6。8万公里。

不过在这一年,依旧有许多省份保留着原有的发展速度,因为铁路还未修到,而且行政官员还未彻底撤换。

地方行政官员的任命上,华东派系依旧占据上风。江渝有权力直接任命其地盘内的官员,中央能任命的地方官员也就是四川、直隶省、河南省、东三省这些地区。

行政人员未到地方,自然也无法发动地方百姓自主进行建设。

这一年江渝第二个女儿也出生了,布丽塔又给他生了个女儿,对此江渝的母亲极为失望。

对于第二个女儿的出生,江渝其实很喜欢女儿,但布丽塔却是很自责,认为自己没能让江家传宗接代。

经过几年中国文化熏陶的布丽塔也明白,一个男孩对一个家族的重要性,因为在中国男孩被视为意志的延续,每个人都希望子孙能将自己的意志延续下去。

布丽塔甚至开始怂恿江渝再娶个女人回来,面对妻子的包容,江渝甚是欣慰,心里最后的顾虑便丢到天边去了。

也许这个世界,真的能实现他三妻四妾的梦想。

寅木性暴,却也是三阳开泰。

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年也许就是三阳开泰,而对西方人来说,这一年将是惨烈的战争的开始。

时间进入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依旧如历史上一般,被奥匈帝国当成了弃子。在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过程中,被塞尔维亚青年刺杀。

这个所谓刺杀,实际上是同盟国自己策划的。

因为德奥联盟已经无力支撑高昂的军备竞赛了,其军事预算已经高达140亿马克,两国都觉得可以立即发动战争了。

战争都需要一个导火索,没事可以找事嘛!牺牲一两个无足轻重,又看似重要的棋子,在同盟国的利益面前已经微不足道。

斐迪南大公的死给了奥匈帝国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日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洋吉利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洋吉利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同盟国:奥匈帝国、德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

协约国:塞尔维亚、俄国、法国、比利时、洋吉利国、东洋国。

消息传到中国,江渝已是望眼欲穿,果然如同他的预想一般,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爆发了。

就算是他的出现改变了一些历史,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大势所趋的东西,不是个体的活动能够左右的。

中国北洋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在8月15日发表了《中立宣言》,宣布中国保持中立,不参与战争任何一方。

中国的中立没有引起战争双方的太大关注,此时协约国和同盟国都感觉自己可以迅速赢得战争。

因此还未到战争中后期那样,疯狂的争取其他国家加入他们的阵营。

战争开始了,德国在1905年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史里芬计划,但被小毛奇做了修改,削弱了右营进攻能力。

率先发动战争的德奥同盟结果依旧如同历史一般,未能快速解决法国从而结束西线战斗,使德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战略环境当中。

从这一刻开始,德国注定要输掉这场战争。

而因为德国是进攻的一方,所以战场都是在其他国家的土地上进行,因此也注定德国就算输掉了战争,其国内的工业基础依旧未被摧毁,为其发动二战提供了基础。

德国盘踞青岛的前些年,东洋国不敢轻举妄动,很少有人到青岛活动,似乎东洋国对山东和青岛没有什么想法与兴趣。

这种表面的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