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攫取最大的利润而发愁。

周子跃也坐在一边,听着江渝的计划。

“轻工业规模还得继续扩大,起码我们的轻工业要能够彻底夺回中国市场。重工业方面继续加强造船产能,还有冶金、矿业。”江渝想了想说道:“铁路修到哪里,我们就把工厂建到哪里,争取15年之前建设出最大的工业规模。农业人口可以适当的多抽调一些转入工业生产。”

15年之前是不要想交战双方有什么订单的,因为双方前期都是消耗自己的储备,等打了一阵才发现这不是短时间内能结束的战争,这才开始到处购买原材料,到底下订单什么的。

“要不要再到欧洲买些船坞?”周子跃问道。

“可以再买一批,算一算现在时间应该来得及。”江渝点头说道,船坞自然还是要买的,要知道一战时期的造船业利润高达近200%,而且有了强大的造船能力,才能建设出一支真正强大的中国海军。

当江渝把接下来两年内的工业发展计划搞出来的时候,伊锐志走了进来,对江渝报告道:“报告大帅,宋教仁在国会讨论女子权利问题时,因为拒绝同意女子参政要求,再次遭到唐群英的殴打。”

江渝不由汗颜,纳闷道:“这家伙怎么又被人打了。”

“活该,谁说女子不能参政。”伊维峻幸灾乐祸的说道,江渝摇了摇头,说道:“万物皆有阴阳,阳主动,阴主静,男人就是阳,女人就是阴,女人好好的在家里操持家务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你也是坏蛋。”伊维峻指责道,江渝突然对她说道:“你知道为什么西方人要提倡女权吗?”

“当然是时代进步。”伊维峻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你错了,他们是想把其他国家那些保守的女人变得很开放,让她们为了钱可以没有任何节操。这样一来,全世界的漂亮女人都会跑到他们那里去,以为他们最有钱。这样一来,他们可以使他们的社会变得极为稳定。而那些女人跑了很多的国家,则会因为没有女人而产生剧烈的社会矛盾。”江渝认真的看着伊维峻,然后对她问道:“你现在明白了吗?”

“我……你胡说。”伊维峻有点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江渝的这种论调。

江渝伸手拍了拍伊维峻的肩膀,笑着对她说道:“你就当我是胡说吧!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我也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去忽悠其他国家展开女权运动的。”

第082章 走向统一的癸丑年

民国时期的政坛非常混乱,这历史上这段时期里,出现了N届内阁,如同走马观花一般,最短命的内阁只有几天时间。

成功就任内阁大总理的宋教仁意气风发,正打算大干一番,唐群英又向中央递交了有关女子参政的提议。

结果遭到宋教仁拒绝,以宋教仁的想法,男女有别,身份平等是可以的,但为什么要行为上的平等呢?

那女人能让男人去生孩子吗?

遭到拒绝的唐群英恼羞成怒,当众对宋教仁进行掌掴,宋教仁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拍了两巴掌。

宋教仁还算有些涵养,没有对女人还手,只得抱头落荒而逃。

第二天,唐群英还得意洋洋的在报纸上谈论她掌掴宋教仁的神勇之举,这种显现在民国时期很普遍。

而在国民党身上就更普遍了,大部分暴力政治行为都是国民党闹出来的,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了后来某岛时期,什么蓝绿阵营开会时互掐简直是屡见不鲜。

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江渝见唐群英如此肆无忌惮,算是看不下去了,立即在《华东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拒绝暴力政治,禁止政治闹剧”的文章。

“我泱泱华夏数千年,从未有过有此等荒唐之举,殴人者竟得意洋洋,大肆见报,实乃无德。”

江渝此言,顿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此时江渝的威望已是不断提升,谁都知道他才是两淮行政总署的决策人,而且是中国最大的封疆大吏,他的“定国将军”在各个将军当中也是最有份量的。

因此江渝发表的观点,往往成为指导性思想。

章太炎随即在报纸上发表了看法:“我中国此时政治之暴力,乃因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不同,故百姓好动为阳,儒家保守为阴。此时民主之制度使阳之本性充分发挥,自是好动过度,暴力滋生。”

对于章太炎这种国学人士的观点,一般人自然是听不懂的。

但却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儒家确实不好,但从万事万物来看,每一个事物身上都有阴阳,中国社会文化本是一种阳性的,阴性的儒家冒出来也就不意外了。

迫于舆论的压力,唐群英两日后在报纸上对打人事件向社会道歉。

而众议院也进入了反对政治暴力的立法活动。

随后众议院通过了《言论自由法》,其中规定,任何一个公民都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力,如对他人的言论不赞同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否决,严禁任何以暴力形式的发生。

就妇联提交国会的议案,《言论自由法》投票生效后也进入了议程,唐群英领导的中国妇联此时要求国会强制性放足,并使妇女享有同等教育权利等等。

其中大部分提议都通过了国会投票,强制性放足、同等教育权利在华东派系的行政区域内早就施行下去了。

但有几项却被国会否决了。

因为江渝上报发表了一篇《平等是否意味男人能做的女人都能做?》的文章,这篇文章让人们反思了这个深层次的问题。

以往一谈到男女平等,那就是男人能做什么,女人也要能做什么。

这完全就是一种思想误区。

西方人正是利用这种思想误区,引诱其他国家的妇女不断的开放再开放,例如在西美洋国控制的菲律宾地区,每年菲律宾大学的大学生们都要举行“裸奔节”,以此倡导大学生的思想开放,后世的菲律宾可以说是西美洋国经济殖民下的奴仆国家。

只有你开放了,国际财团才能有机可乘。

如果是不开放的民族主义国家,首先资本就无法流通,而国际资本是没有国界的,在本质上民族主义国家与国际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敌人。

以西美洋国向世界推广的那种没有任何道德廉耻的女权开放思想,其目的首先是扭曲妇女的价值观,使女人不好好过日子,而投入到他们的怀抱之中。为此后世的白北鳄毛国还专门立法禁止漂亮女性出国。

女人不好好过日子的国家,必然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

这个年代的西美洋国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操纵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了,从中国向西美洋国派遣留学生的过程当中就能看出一些问题。

西美洋国已经放弃庚子赔款,每年用这些钱,专门用来资助那些前往西美洋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充满良心的举动,只是西美洋国为传播其思想的布局罢了。

不过这个时代的西美洋国其传播的思想首先不如后世西美洋国那么完善,而且手段却不是那么全面,意识更不是那么清晰。

在这些方面,江渝却是看得非常明白。

唐群英既然要倡导女权,可以啊!让你去喊吧!以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让你一大半时间都去国外宣传中国女权运动的成果好了。

至于内部嘛!还是要坚守三从四德,还是要想办法让女人好好的和男人过日子的,如此才能和谐。

平等当然不是问题,首先在人权上是平等的,但男人能做的事,并非女人都能做的。而女人能做的事,也不是男人都能做的。

而这个年代传统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也可以利用舆论来约束那些意图走向开放的妇女。

就像后世的西美洋国一样,一边忽悠其他国家的妇女开放,而他们自己国内的妇女却有很多是极为保守的。

至于小东洋国……光是一战时期的海外妓艺收入一年就高达十多亿日元,但不得不说的是,小东洋国在女人方面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

正所谓物极必反,东洋国把国内每个女人都变得极为开放后,等于是资源共同享有,这样一来到处都是援交妹,自然也就不会造成什么社会矛盾了。

但东洋国在施行女性开放政策的同时,却并不讲什么男女平等,依旧是大男子主义,如果东洋国女权复兴,那么东洋国女人也就不会那么配合了。

像中国这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自然不可能学小东洋国那种模式,要想在这一方面不造成什么社会矛盾,首先是得控制国内妇女的思想,把女权思想压制下去。另一方面则用女权及开放思想去忽悠其他国家的女人,从而在中国经济得到发展之后,使更多开放的洋妞来到中国,从而使中国的社会更加安定,而其他国家的社会更加动荡。

不可否认的是,女人确实是一种社会资源。而这个时代,很多人并无这方面的意识,但江渝却是有着超脱于这个时代的眼光。

至于唐群英提出的一夫一妻的问题,这个议案的争议极大,毕竟现在三妻四妾的现象极多。

媒体甚至爆料出,定国将军江渝都有继续娶妻的倾向。

因此关于这个问题,一直被反复的争论、投票,最终国会通过了一份极为特殊的过渡期《婚姻法》。

癸丑年《过渡期婚姻法》规定,施行一夫一妻制度,废除一夫多妻制。已重婚之人,应到民政局进行登记。如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之人,可按古代制度,但三妻四妾之极限不可逾越,此法暂行二十年。

在初期的一些混乱之后,二次倒江战争之后的中国迅速的安定下来,不管是地方上还是政治上。

地方上通过两大集团的分赃和消灭军阀的行动,使全国各省大部分军阀走到了尽头。

政治上宋教仁整顿后的国民党开始走向成熟,此时的国民党已不再是孙大炮随便用个口号就能煽动的了。

癸丑年,这是中国走向统一的重要一年,通过内阁与国会的成立,通过消灭军阀的措施,以及华东派系将地方税收上缴中央的让步,使此时中国迅速走向统一。

两大集团开始在北京国会,就全国行政、治安、税收、立法等权力进行竞争,宋教仁的态度依旧是保持中立。

但宋教仁倒向江渝的次数却是更多,因为江渝提出的很多目的,都是有利于中国发展的。

就算是在执行上,宋教仁也觉得华东派系的执行能力要强上许多,北洋派系暂时不是那么靠谱。

也正是这一年,中国铁路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并迅速形成了一股铁路投资热潮。

到了这年年末,上海股市各上市的铁路公司,一共圈到了近十二亿资金。同时这一年,全国建设铁路1。8万公里,比清廷几十年的铁路建造总和还要多。

不过全国铁路发展得比较畸形,大部分铁路都集中在华东地区。还要修的铁路有很多很多,比如已被华东集团接手的粤汉铁路,历史上这条铁路一直修到36年才通车,这效率简直让人超级无语。

癸丑年也因为江渝在长江、淮河、黄河的治理力度上的提高,这三条河流造成的灾害大幅度减少。

其中黄河地区癸丑年奇迹般的未发生一次决口、溃堤。

有了江渝的干预,此时的北洋时期已为全国人民创造了一个极为宽松和稳定的环境,在失去了束缚之后,就算是百姓自身都能爆发出极为强大的创造能力,何况还有江渝的财团在大力普及先进生产技术。

这一年年末,内阁和国会却是热闹了。

因为华东派系把地方税款交上去了,面对如此一大笔的税款,多少要用于军费,多少要用于建设什么的,内阁和国会都快闹翻天了。

第083章 中国的巨大变化

两淮行政总署上缴中央的税款高达六亿元,也就是说去年两淮行政总署一共收了十五亿元的税,比清末时期满清的税收还要高。

但从百姓的生活上来看,很多百姓却感觉没什么税。

这一年在华东派系治下,以江苏、安徽、山东三省来说,个人平均生产总值突破了100元。

而在这四省,人口已经突破了1亿人。

而在江西、浙江、湖北、湖南这四省,也有不错的发展,总的来说,13年整个中国的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230亿元。

而两淮行政总署收了15亿元的税,看上去税收确实很低,还不到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普通百姓也感觉税收不重。

但实际上却不然,这十五亿元的税收当中,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江渝的财团上缴的税收,但江渝的财团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但交的税却是最轻的。

那些非华东商会内的商人,他们要承受的税收则比较高。而那些和财团竞争的商人,他们同样也要承受比较高的税收。

这种税收制度,极大程度的确保了江渝旗下的华东集团、西北集团的垄断地位。

那些普通商人也逐渐发现,经营商业已经越来越不容易了。很多行业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进入的,这些行业都已经被垄断了。

这一年,江渝的华东集团一共盈利16亿元,超过政府税收。

当然华东集团此时也是负债累累累,上百亿元的借款,大量的投入,使得这一年的收入和支出都在飞速增长。

不过对于能否还清这笔借款,江渝比谁都有信心。

一战过后,英镑大幅度贬值,战争期间贬值得更厉害,加上到时候出口量激增,要想还清这笔贷款其实并不难。

只要把这笔贷款还清,江渝的财团就将正式成为一个小巨人了。

当然这一年的军费问题成为了内阁和国会争论的焦点。

两淮行政总署上缴国会的税收是6亿,那么按照约定,这一年国防军将拿到地方税收中的4。5亿元。

北洋政府这一年从直隶、河南、山西、东北搞上来的税收勉强达到了2亿元,其中很多还是华东集团贡献的税收。

加在一起,这一年北洋政府能动用的税收为8亿元。

按照约定,中央给北洋军多少军费,也要给国防军多少军费,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搞,首先在军费上国防军就比北洋军多出了4。5亿元。

以北洋军这种等级的陆军,就是有个1亿军费,也能拉出上百万兵力了。而以国防军来说,1亿军费远不够训练和装备上百万兵力,当然这是指正规军。

如果是生产兵团,普通士兵都不用发饷,1亿军费拉出上百万兵力那是轻轻松松。

最终军费还是北洋军与国防军内定为各1。5亿元,北洋军则保持100万兵力,国防军保持25个常备甲种师,10个常备乙种师,总共65万兵力,同时保持200万规模的生产兵团。

当两大军事集团在协议上各自签下名字的时候,北洋军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了国防军的军事附属。

1914年,国防军拿到了6亿元军费,其中海军拿走了1亿元,空军拿走了5000万,陆军为4。5亿元。

但在外人看来,双方却是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局势。

因为外人并不知道国防军还有另外的军费支撑,只认为北洋军和国防军的军费开支都是一样的。

所以造成了一种错觉,即北洋政府依旧能够对华东派系进行制衡。

只不过上次倒江战争让东洋国暴跳如雷的是,袁世凯竟然选择站在了江渝一边,使得东洋国吃能吃了一个大闷亏。

特别是那一千五百万元的贷款,不仅没有达到目的,日后肯定也是没得还的,因为这是无抵押贷款。

最终只会成为烂账,中方则会对他们说,他们无力偿还。

军费就搞掉了中央3亿元,剩下4亿元要用来支撑教育、水利、民政、医疗、农业、工业等等领域,自然是不够的。

不够怎么办?

向银行借钱啊!

例如此时的北洋政府向华东集团借款100万元修建一个工程,那么接下来华东集团就会弄出一个兄弟公司,或者一个空壳公司,把这个工程接下来。

实际上这个工程的成本价可能只需要60万。

财团会让政府不断的加大开支,加大开支之后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好过很多,但问题是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大量的财政赤字。

政府负债太多怎么办?

那自然是出卖一些条件给财团,而财团永远保障政府的运作资金。

这一年内阁和国会大肆花钱,宋教仁有江渝在背后的支持,得到了江渝在资金上的保障后,也意气风发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改变当前的中国。

因此很多花钱的项目就这么上马了,当年预算就超过了5亿元。

在地方上,也和中央国会差不多,政策都在往财团身上倾斜,特别是那30%的地方建设资金,花钱的项目几乎都是华东集团承包去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在为华东集团保持稳定的垄断利润。

同时中央的很对惠民政策也在华东集团的承包下很好的执行了下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际的好处,再也没有人说什么北洋不如大清了。

历史上有人说北洋不如大清,那是因为北洋时期虽然自由,但军阀动乱太频繁,不够稳定。

满清时期则不太自由,但更为安定。

壬子年以来,两大军事集团开始靠拢,癸丑年大肆“削藩”之下,军阀已经被消灭了大部分。

地方上的土鳖政府更是消灭了不知多少,也许现在只有一些大山里才有一些XXX军政府,或者是什么神经病皇帝和神经病子民,人数可能还不足百人。

这种土鳖政府现在几乎看不到了,而在辛亥年间却是遍地都是。

中国地方上的军阀动乱也在这一年被消除了大部分隐患,各地军阀逐渐被两大军事阵营收编、遣散。

未来的中国已经不太可能再陷入军阀混战的悲剧中去了。

同时在东北地区,也不再可能出现东洋国侵略后的“不抵抗”命令,东洋国也不再可能快速的从中国掠走大量资源。

此时的中国已经彻底转变了,而此时东洋国如何和中国开战,中国的国力已经不低于东洋国,战争潜力已比东洋国强上许多。

时间拖得越久,中国越强大。这时的中国,已经能够自主发展工业,军工业规模也能自主扩大。

加上四亿人口,以及丰富的资源。

东洋国如果再选择侵略中国,那么可以直接死一边去了。

时间进入到1914年,巴尔干问题日益突出,矛盾逐日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上海,这一天江渝出现在了码头上。

一个美丽的西方女子从轮船上走了下来,正是从洋吉利国前来的爱丽娜,在一个热烈的拥抱中,两人再次重逢。

很多年未曾见面了,爱丽娜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女,身上带着一种让人惊心动魄的美感,以及能够抚慰心灵的温柔气质。

“爱丽娜,见到你真让人高兴。”江渝见到多年未曾见到的故人,心里确实很高兴。爱丽娜拥抱着江渝,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安全的港湾,突然忍不住掉下泪来,“江,谢谢你的帮助和鼓励,如果没有你,也许我迈不出这一步。”

“这将是一次新的开始。”江渝松开爱丽娜后笑着对她说道。

伊氏姐妹见到两人拥抱在一起,在那儿窃窃私语起来,伊锐志问道:“妹妹,这就是你说的那个狐狸精?”

“不是她还能有谁,万里迢迢的从洋吉利国来的狐狸精。”伊维峻带着点气愤和酸味,不平的说道。

伊锐志笑了笑,对伊维峻说道:“像他这样的男人,在留洋时招惹几个女人算得了什么稀奇啊!你小心别把自己陷进去了,到时候想拔出来就难了。”

“我哪有。”伊维峻俏脸一红,恼怒的轻轻推了姐姐一把,微微抬头看了一看江渝的身影,不由咬了咬嘴唇。

不得不说的是,江渝这家伙要相貌有相貌,一身武艺颇为不俗,却拥有着像文人一般的俊秀之气,与人交谈中,有一种让人入浴春风般的温和,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装出来的。

单凭着相貌和表面的气质就迷死一大片女人了。

何况家财万贯、功勋彪炳、位高权重,要说优点好半天说不完。

要说缺点的话,和江渝接触久了的伊维峻也觉得有一箩筐,蔑视民主、女权,是一个包装在民主的华丽外衣下的影子政客。

平常十分孤僻,经常一个人躲在书房里抄抄写写,或者在那发呆。

表面上大公无私,实际上却是在利用实权大肆敛财,其财团起码已经攫取了中国30%以上的财富。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个男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

“呵呵!当我没说。”伊锐志见妹妹在那发呆,不由笑了笑,温婉潇洒的姐姐,可爱淘气的妹妹,两个穿着英气的军装的姐妹花打闹间却是把边上的旅人们看直了眼。

第084章 中立态度

癸丑年之后,便是甲寅年了。

甲寅(虎)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年,这头老虎吃了无数人,寅木藏干甲、丙、戊皆属阳性天干,其中丙火为纯阳,甲木为少阳、戊土为阴阳平衡的阳土,分属二三,所以十二地支当中寅木阳气最重,性最暴。

阳主动,阴主静。

历史上爱因斯坦曾于波尔争论“上帝掷骰子”的问题。

波尔认为上帝在掷骰子,爱因斯坦则认为“上帝是不掷骰子的”,爱因斯坦代表着绝大部分西方人的观念,依旧简单的对物质世界进行观察。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学术已经认识得很清楚,如果上帝不掷骰子,那么这个世界将毫无生机。

物质世界的发展,只是阴阳当中的阴性一面,而看不见的阳性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因为阳性的基本粒子没有任何定律,只是按照一定几率进行变化,甚至可以毫无规则性的同时出现在好几个地方。

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一种“因”可以出现许多个“果”,具体是哪个“果”,得随机,或者说是随缘,正如佛家所说的“因……缘……果”,而这个“缘”的变数很大,能干扰的力量很多,干扰最大的就是人的精神。

在后世的物理学家对基本粒子进行观测时发现,观测过程中他们以对基本粒子造成了干扰,他们想观测到什么结果就能有什么结果。

首先是概率,第二是精神力量的干扰,第三未知……

这就是看不见的阳性世界的无穷变化,而中国古代圣贤正是利用这种物理特性,创造出了阳神之道,有的用春雷、秋雷让阴神阳化,有的用金丹浸洗,最后大千世界到处都是身外化身,从此与三界同寿。

这正是中国古代圣贤不愿意发展科技的原因,科技的发展必然意味着修真文化的灭亡,同时科技将带来一系列的大麻烦。

显然西方人这次麻烦大了。

科技进步发展而来的全球资本主义国家们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瓜分了中国财富后,财富开始集中在了欧洲。

财富在哪里,战争就在哪里。

财富的聚集,让欧洲人品尝到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巨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史无前例,规模前空,波及世界各地的一场大战争。

战争的气息愈加浓重,在欧洲连普通民众都闻得出来了。

如今的战争,缺乏的只是一根导火索。

对于这一点,江渝看得很明白,因为他知道德国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战争就要爆发了,德国人与英法等协约国挑起了军备竞赛,虽然德国工业能力强大,但竞赛中所制造的军火比英法当中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而且军费增加了380%,也就是说军备竞赛已经无力维持下去了,必须要有一场战争来进行释放,否则德国就会像气球一样充太多气而炸掉,所以现在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导火索,天大的事都阻碍不了这场战争的爆发了。”江渝笃定的对国防军高层们分析道。

“大帅,那么我们应该站在哪一方?”

“先看看哪种结果最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就支持哪一方。再看看哪一边会赢,我们就不能倒进失败的阵营里。”江渝对他们说道,只见军部大楼的参谋部里面放着一个大笼子,里面两头公鸡斗得正凶,江渝走了过去,看着两只公鸡笑着问:“你们认为它们谁会赢?”

“小的公鸡看似虽小,但战斗勇猛顽强,而且喙爪锋利。大的公鸡看似威武,但却没什么威力,意志也很薄弱,而且也大不了多少,所以小公鸡会赢。”蒋方震仔细思考了一番之后继续说道:“也就是德国会赢,首先德国在工业实力上已经是英法的总和,陆军方面更有英法所不具备的强烈意志和精神,这样一来有什么理由会输?”

“不,你应该先考虑一下西美洋国,尽管德国的工业实力是英法总和,但西美洋国的工业实力却是整个欧洲的总和。也就是说,如果西美洋国想支持谁,只要那一方有足够的钱,就能买到让所有枪械火炮尽情开火的作战物资。欧洲人自相残杀恰好是西美洋国人愿意看到的,因为西美洋国人要赚钱,英法的钱显然比德国要多,而且英法的陆军没有意志力,正好支持英法不会让战争迅速的完结。所以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来说,西美洋国都会支持英法协约国,战争快结束时为了分赃甚至会亲自参与战争。”江渝分析道:“尽管德国陆军的意志力十分坚强,但欧洲人在这方面毕竟有限,所以最终德国会输掉战争,因为他们太缺乏物质。”

论精神,论意志,还是亚洲精神文明国家比较强,当然印度除外,印度确实也是精神文明国家,但印度人的艺术才能高于战争才能,被称之为跳舞的国家。

精神确实可以弥补物质的不足,这一点从后来的北寒丽国战争当中就能充分体现,如果说哪个是王道,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但总的来说,以目前的世界发展趋势,还是物质占据了上风。

而物质的发展,必然腐蚀精神,精神的发展,必然轻视物质。

就好似阴与阳,总是阳主阴从。

这个时代的物质与精神,物质成阳,精神成了阴。

“如果德国将输掉这场战争,那么我们要怎么办?”蒋方震他们却是没想过德国会输,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是一场不会有输赢的战争,或者说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坐山观虎斗,趁欧洲人大打出手的时候抓紧时间发展自身实力。战争持续时间越长,对我们来说越有利。因此我们要暗中帮助德国,想办法让战争延长下去。尽管德国将要输掉这场战争,但因为我们的工业要依赖那些德国技工、工程师,所以我们只能一直保持中立,一边暗中帮助德国,一边做协约国的生意。”

如果江渝真的抵不住诱惑向德国宣战,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的,毕竟他现在发展起来的工业,很大程度上依旧是依赖那些德国工程师和技工,一旦他们罢工,很多工业生产都将陷入半瘫痪状态。

蒋方震他们顿时了然了,江渝迅速统一了国防军高层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的立场,接着又与袁世凯交换了意见。

袁世凯也隐约察觉到了诡异的欧洲气氛,得知江渝的中立立场之后十分惊讶,要知道江渝可是德国人扶持起来的。

此时的袁世凯渐渐感觉人老力衰,加上中央逐渐被江渝控制,也已提不起太多的精神来了。

这些事情袁世凯也不想多管,此时的袁世凯渐渐感觉到,袁家男人活不过六十岁的魔咒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