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车神代言人-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丰田青训基地这么做,也有他们的理由,毕竟里面都是一群青训学员,进来不过一两个月时间,雨中高速训练风险实在太大,保证学员安全就成为了首要条件。
只能说张一飞在丰田青训基地呆的时间太短,如果能接受半年职业训练后,估计就会有雨中赛车科目了。
暖胎圈很快结束,所有车手再次回到车位上,排在后面车手,基本上都把目光锁定在张一飞身上。
这一次,不单单是张一飞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同样也想要证明自己,顺便打击一下这个中国小子的狂妄气焰。
三十分钟的倒计时亮起,五盏指示灯也开始依次点亮,代表着倒数五秒的到来。
当所有指示灯熄灭的那一瞬间,张一飞一脚地板油下去,发动机的转速疯狂拉升,然后他猛的往右偏转方向,起步阶段就直接压车,把马萨死死的压制在自己车后!
这其实是张一飞一直想要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比把一位未来的F1车手,压在自己车后看车尾灯更爽的事情了。
同时这个举动也无疑是对于马萨伸手指的回应,冠军只有一个,对不起,这场比赛我要赢!
“OH,能看出来这场比赛真是充满了火药味,起步阶段杆位选手飞就展现出来实力,无论是操作还是反应都堪称完美,没有给后面的车手任何可乘之机。”
“不过飞还做了一个让人寻味的举动,他起步之后就往右变线,把马萨给压在自己车后。”
“要知道霍根海姆赛道起步之后,有着接近15秒的全油门区域,这种阶段的变线其实意义不大,更多是一种宣战跟挑衅。这一届雷诺欧洲杯的黑马,终于要跟最强的车手一战了吗?”
雷德解说语气很是兴奋,果然飞没有让自己失望,不愧是自己认定的雷诺欧洲杯黑马选手!
他不单单是围场外采访时候自信跟狂妄,围场之内,他同样充满了进攻性,有着自信去挑战最强的车手马萨!
赛道上面的火药味越浓,那么比赛的观赏性就越佳。同时也能逼出车手的潜力,雷德有一种预感,今天将上演一场赛道版的速度与激情。
第201章 科塞尔指令
马萨看到张一飞起步变道的举动,可以说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这中国小子,是没把自己放在眼中吗?
霍根海姆赛道的起步,正常操作就是全油门冲刺,在赛车动力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任何变道都是毫无意义,甚至是拉低自己车速的行为。
张一飞的这个举动,毫无疑问就是向自己宣战,马萨本不是一个嚣张的车手,但这个时候他也是满腔的怒火。
前面的张一飞,感受到身后那发动机狂暴的轰鸣声音,哪怕看不到马萨此刻的表情,他也知道对方肯定很愤怒。
没错,他就是向马萨宣战,赛道上面如果没有跟自己玩命的对手,那岂不是很寂寞?
挑战强者,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张一飞真的很想知道,全力爆发的马萨,这名未来的F1车手,方程式阶段到底有多强!
二档、三档、……六档!档位在不断攀升,车速同样也是如此。
所有的车手都在这一段15全油门长直道,把自己的车速给拉到了260km/h。
如果这个时候都没有把油门踏板踩进发动机的觉悟跟勇气,那么他就不适合成为一名方程式车手,更不会出现在今天的正赛上面!
相比较张一飞跟马萨之间没有硝烟的战斗,后面的车手可谓是刺刀见红。
毕竟二十辆赛车的密集程度,抢夺位置就激烈的多,特别是目前赛道的右侧路线,更是争抢的重点。
因为霍根海姆赛道的第一个弯道,就是左转弯,过弯切线的顺序就是右…左…右,能抢占到右侧路线,就相当于抢占了最快的过弯路线。
其实张一飞起步就一脚油门挡在右侧的马萨前面,也有着想要抢占右侧最快过弯路线的想法。只不过他出手时机太过于提前,让挑衅的意味变的愈发明显。
十五秒的时间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但对于赛道上面来说,十五秒只是瞬间罢了。
很快张一飞就来到了1号左转弯面前,这是一个大角度高速弯。之前试跑的时候,张一飞是采取空油门,四档180km/h的速度过弯。
但这一次,张一飞延缓了自己刹车点,并且这十来天,他看了无数的车手录像跟赛道数据,知道了一条更为极限的过弯路线,能以200km/h的速度切线。
不要小看这20km/h的速度差别,可能对手就是凭借快了这么一点,从弯道抢线到你的前面,从而完成了弯道超车。
就如同张一飞所预料的那样,马萨同样是选择延迟松油门,打算在这个弯道超越张一飞。
只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张一飞的车速并没有像其他车手那样的减慢,而且过弯路线,跟自己钻研出来的最佳路线如出一辙。
可以这么说,张一飞这个弯道过的堪称是无懈可击,哪怕就是让F1车手过来驾驶雷诺赛车,也大概率超不了车!
怎么可能?
这下轮到马萨内心里面满满的震惊,要知道这条过弯路线跟松油门的时间点,是自己车队策略组,这段时间一点点的帮自己通过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算是理论上的最佳过弯路线。
张一飞不过是个人付费车手,丰田公司只提供技术支持而已,就跟雷诺付费技术支持一样,他能过弯的这么完美,达到有背后车队的效果?
马萨并不轻视张一飞的实力,但他同样不会高看张一飞,更不会认为张一飞实力如此强悍!
其实马萨想不明白很正常,外界眼中张一飞只是一个新人车手,还是来自中国这种赛车弱国。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欧洲车队撑着,很多数据跟赛道经验方面都是短板。
但是他们不知道,张一飞的背后站着一个巨人,这个巨人拥有着顶级F1车队迈凯轮的数据资料。
这就要怪科塞尔没有纽维那么的知名,而且他离开迈凯轮车队都快十年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德国老头,原来还有着如此牛逼的背景。
另外还有一点重要原因,那就是张一飞肯吃苦,他硬生生的把霍根海姆赛道的数据,都记在了自己脑海中,经验上面其实并不输这些欧洲车手!
张一飞跟马萨一前一后的过弯,后面的库比卡跟迪克森也是紧追不舍。
特别是迪克森,他过弯路线非常完美,简直跟张一飞如出一辙,差点就在弯道上面把库比卡给超了。
要不是库比卡经验丰富,关键时刻变线挡路,让迪克森被迫放弃了超车想法,可能现在顺序排名直接就要变更。
排位靠前的几位车手顺利过去,后面那些实力差一筹的车手,面对第一个弯道的激烈争夺,就没有这么精准的操控能力了。
很多车手面对这种高撞车风险的争夺,什么过弯路线都变成浮云,只要能开过去就不错了。但哪怕就是如此,依然有两名选手在第一个弯道就冲出赛道,场上就只剩下十八名车手。
按照这个效率下去,看来这一场比赛的完赛率,可能比赛前预测的还要低。
过弯之后补油升档,张一飞跟马萨两个人冲进了林荫道,因为暖胎圈的缘故,导致现在的林荫道积水明显更多了一些。
但无论是张一飞还是马萨,都没有把这些积水给放在眼中,依然疯狂的踩着油门,跑出自己最快速度。
就如同赛前轮胎的选择一样,有野心的方程式车手,从来都不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胜利跟冠军的渴望,才是他们走上赛道的唯一追求。
张一飞同样如此,宁愿粉身碎骨,也绝不放慢速度!
狂暴的发动机声音,在林荫道形成了接近于隧道的放大效果,树叶被音浪颤动,水滴开始纷纷掉落。
如果说之前暖胎圈是小雨的话,那么现在已经相当于中雨的效果,地面上甚至出现了一层薄薄的水膜,高速度的赛车飞驰而过,卷起一片片的水雾。
特别是经过一些有积水的“水坑”时候,张一飞开始明显感觉到某个轮胎的抓地力瞬间下降,整个车辆都出现瞬间抖动。
但是张一飞死死的控制住方向盘,不然雷诺赛车出现打滑迹象。一旦这个时候打滑,哪怕最终没有失控,也会被后面的马萨给追上来。
张一飞从来都没有小看过马萨,就如同一句国内老话,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是战术上一定要重视对手。
接下来又是两个弯道,张一飞跟马萨两个人依然高速过弯,过程中追咬的很紧。可能是张一飞的速度跟实力,激发了马萨的潜力,他比之前排位赛跑的还要快!
“进入到林荫道之后,地面上的积水开始逐渐严重起来,特别是空气波动跟声浪带来的震动,树叶上还没有蒸发的雨滴,纷纷掉落在赛道上面,就如同下了一场小雨。”
“今天大多数选手,选择的都是普通湿地胎,很明显他们不想放弃对于速度跟极限的追求。但问题是湿地胎的排水能力,面对这样的赛道环境是不足的。这次霍根海姆赛站,已经发生了马杜的事故,希望不要再看到第二起悲剧发生。”
跟马萨轻微伤不同,排位赛马杜的连环撞车,伤势就要严重的多。
左肩骨折,肋骨断了四根,最严重的是颈椎承受高速冲击错位。
如果手术顺利的话,马杜未来还能成为一个车手,要是颈椎错位伤到了脊柱神经,那么下半辈子可能都要坐在轮椅上面。
赛车,从来都是一个高风险的运动,站上赛道就注定面对这些危险。
雷德的担忧,对于现在赛道上面的车手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没有一个人会放慢自己的速度。
毕竟现在比赛才刚刚开始,没有到结束阶段那种无法追赶的局面,冠军只有一个,谁都想站上那个位置。
张一飞跟马萨就更是如此,可以说只要有机会,他们两个都是全油门加速。
赛车打滑失控种种风险,都已经不在这两个人的考虑范围之中,战胜对手,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林荫道的末尾,就是著名的萨切斯(Sachs)发夹弯,这个发夹弯的角度非常小,甚至还有180度的回头弯,是整个霍根海姆赛道最为挑战性的地点之一。
特别是在这种路面积水的情况,高速过180度回头弯,赛车速度带来的惯例,更是对于轮胎抓地力的挑战,也是绝佳的超车地点。
“导师,萨切斯发夹弯来了,不知道一飞君能不能防守住。”
“能不能守住,就看他的速度是否比对手更快。”
科塞尔冷淡回了一句,然后按下了耳机上面的红色通话键。
“飞,前面就是萨切斯发夹弯,后车马萨追的很紧,大概率他会内侧入弯抢线。”
“降低刹车力度,过弯速度保持1档80km/h,骑上左侧路肩来扩展过弯弧线角度。”
“让马萨明白,你的切线比他更狠,速度比他更快,不要给他任何能战胜你的希望!”
这是科塞尔第一次赛道上面传递指令,而且这条指令可以用“凶残”来形容。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萨切斯发夹弯极限速度,也就是1档70km/h左右。
现在还有赛道积水,轮胎抓地力下降的风险,科塞尔却要求80km/h的速度过弯,这完全就是在玩命挑战极限!
第202章 另类过弯路线
“导师,这样太危险了!”
听到科塞尔的指令,山本右京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张一飞目前有优势,哪怕马萨有超车的想法,他从内侧的过弯速度也不一定比张一飞快。
内侧超车距离是要短,但却不是最快的切弯路线,如果马萨是想要挑战极限速度,跟外线一样快的过弯,这种赛道环境之下,大概率不是挑战极限,而是纯粹找死!
张一飞哪怕只是70km/h过弯,马萨从内线走急弯,能有60km/h就顶天了。
马萨这种速度下,最多只会造成一点威胁,只要张一飞自己补出现什么操作失误,是不可能在萨切斯弯出现弯道超车。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这简直是风险大于收益的事情!
面对山本右京的反对,科塞尔完全没有搭理,他的目光依然放在环形屏幕,上面显示着各种赛车数据跟弯道画面,他不打算更改自己的决定。
看到科塞尔这种态度,山本右京张了张嘴想要再劝说,只是最终他还是没有说出口。毕竟导师是比赛工程师,这要是一个真正的车队,他掌控着绝对的比赛策略权利。
要知道除了车手本人,比赛工程师就是赛道上面的二号人物,哪怕就是车队大老板想要反对,也得等比赛结束之后再说。
数据分析师自然也是如此,可以提意见,但不能挑战比赛工程师的权威。
更别说山本右京有着浓重的日本职场上下尊卑思维,更加不可能去质疑自己的导师了。
而且这个时候时间上面也不允许,所有的战术思考,对于赛道上面的时间来说只是短短几秒而已,张一飞此刻已经来到了萨切斯发夹弯。
耳麦听着科塞尔的指令,说实话张一飞内心里面都有点虚,进入林荫赛道的时候,因为路面积水他都感觉到车身有点“发飘”,这是明显的轮胎抓地力不足的迹象。
只不过积水只在赛道的小范围路面,赛车经过积水地段之后,就立刻恢复了抓地力,所以才没有导致失控。
但这些的前提都是跑直线,弯道上面还要加上赛车的惯性,以及速度降下来之后,空气套件带来的下压力减弱,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完全要靠轮胎本身的抓地力。
这种情况下,还玩更高速度的挑战过弯,无疑风险要比正常赛道状态下,提高了数倍不止。
说实话,张一飞觉得自己是一个激进风格的赌徒,但前提是在自己赢面较小的情况下,只有靠着冒险去赌翻盘。
现在自己占据着很大优势,完全没有必要去做这种冒险的事情,科塞尔这个德国老头,是不是太过于激进了一点?
比赛工程师能提供赛道策略跟战术建议,但是最终是否决定执行,还是要看车手自己的选择。就如同F1车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练一下,比赛工程师同样没有教练那种绝对权利。
选择权交到了张一飞手中,他不理解科塞尔的决定,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过弯。
但不知道为什么,科塞尔这段时间的指导,让张一飞觉得这个德国老头更像是自己的“导师”,而不是单纯的比赛工程师或者教练身份。
后者是工作关系,前者更像是师生关系,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天地君亲师,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远大于职业关系。
没有过多的犹豫,张一飞放轻了自己踩下刹车的力道,进入萨切斯发夹弯的速度保持在80km/h。
这种情况下,正常过弯路线,满足不了80km/h的抓地力极限,更别说现在轮胎上面有水,抓地力更是进一步下降。
所以科塞尔才会说出来,借助赛道的路肩,来扩展过弯弧线角度,避免速度带来的巨大惯例,让赛车直接失控冲出跑道。
冲上左边路肩,瞬间张一飞就感觉到车身抖动了一下,因为右前轮刚好压过赛道最外侧的一点积水,出现了空转的现象。
这一幕被镜头捕捉了下来,让维修站看着大荧幕的团队成员,都揪紧了心。这要是因为失控冲出赛道,哪怕人没什么事情,时间上面的损失也很难追上来。
如果再出现什么熄火的情况,那更是直接完蛋,FIA规则赛车熄火后,车手能在10秒内重新发动,那么还可以继续比赛,否则只能按照DNF(未完成)退赛或者未满圈数完赛处理。
问题是所有方程式赛车为了减轻重量,都没有点火系统,只有维修站才有点火器。除非是运气爆棚进出站的时候熄火,还有继续比赛的可能性,不然10秒钟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重新点火的。
不过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张一飞的赛车只是颤动了两下,并没有失控或者冲出赛道。硬是顶着80km/h的速度,过了这个堪称是180度的回头弯,让现场很多观众都情不自禁的鼓掌。
“漂亮!”
山本右京心里面呐喊了一句,这里除了科塞尔外,只有他最清楚张一飞这种速度下过弯的难度。
可以说这是实力跟运气的双重挑战,但是张一飞成功了,这是初级方程式里面,最顶尖车手才有的实力!
张一飞过弯成功,紧随其后的就是马萨,他选择了一条跟张一飞完全不同的路线,直接从内线过弯。
这种过弯方式,几乎就跟平常马路上汽车调头的感觉差不多,不过萨切斯没有马路那么窄跟夸张,只是接近于一个U形。
但是无论如何,从最内侧的过弯路线,速度上是不可能比外侧的张一飞快。因为内侧相当于没有切线,某种意义上算是硬开过来,哪怕方程式轮胎抓地力惊人也做不到。
这就相当于一般的汽车,以70~80km/h的惊人速度原地调头,想想看是多么的夸张。
别说是70~80km/h,哪怕就是减半,一些重心高的车,猛打这一把方向盘都有直接侧翻的风险。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马萨不可能超越张一飞速度时候,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种常规过弯,而是选择跟张一飞一样,直接骑上了路肩,甚至是更外面的沥青缓冲区,用着一种堪称“抄近道”的方式,开过了这个萨切斯弯!
“卧槽尼玛,萨切斯发夹弯还有这种过弯路线?”
“OH MY GOD,马萨真不愧是最强的车手,居然给他找到这条过弯路线。”
“这算不算是作弊,他压线了啊!”
“F1从缓冲区开进来都可以,哪有什么压线的说法?”
“没错,只能说马萨跟飞一样的敢拼命,他这种过弯方式要是失控,可比飞冲出赛道严重的多!”
一般情况下,赛道路肩外面就是沥青或者砂石缓冲区,这种缓冲区的路面质量,是远远比不上F1赛道的,而且还有可能存在一些杂物。
除了这些风险外,还有就是缓冲区跟赛道可能存在高低差,让赛车轮胎短暂悬空完全丧失抓地力。高速行驶状态下,任何抓地力的损失都会导致赛车失控。
所以几乎不可能有车手,主动把车开进缓冲区,这简直跟自寻死路没区别。
但这条路线,是马萨车队通过观看比赛录像,以及赛道实地测量所发现的杀手锏。
走这条线有高风险,同样有着高收益,只要能做到相同速度,就相当于多了一条超车路线,杀对手一个出其不意。
不过正常概率下,这条过弯路线的风险,是远大于收益的。半个轮胎越过路肩,相当于主动放弃四分之一抓地力。
出现任何一丁点操作失误,或者缓冲区有个什么杂物碾到了,失控冲出赛道都算是好的,严重的话赛车会直接翻滚,这就威胁到生命安全。
马萨之前排位赛争夺杆位的时候,都没有选择用这一招“杀手锏”,现在他已经感受到张一飞带来的压力,更震惊于对手的实力,所以想要孤注一掷。
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这种“杀手锏”,都没有在这个弯道超越张一飞,甚至还有着被拉开的趋势,这对于马萨的信心打击看成是致命的!
“车队,刚才飞的过弯速度是多少!”
通过萨切斯发夹弯后,马萨有点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他第一时间向车队询问张一飞的过弯速度。
“过弯最快速度接近80km/h。”
80km/h?
听到这个速度的时候,马萨瞬间都感觉到有种神情恍惚不敢相信。
自己这招“杀手锏”,应对的极限过弯速度,就是65到70km/h,因为正常萨切斯发夹弯的极限过弯速度,就是70km/h。
如果对方车手稍微保守一点,用65km/h过弯,那么马萨这一招用出来就能稳吃对方,直接弯道超车。
哪怕对手是70km/h,马萨过弯之后也能做到跟对方平行,接下来就是靠自己的实力来抢线,双方再一次回到同一水平线上面。
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回到同一水平线,就已经是马萨的胜利,因为他过弯之前都是落后的。
今天林荫赛道积水情况,让马萨跟车队策略组都断定,张一飞能做到的极限,就是70km/h过弯速度,或者更低。
只要马萨没有失误,加上运气足够好,就能在这个弯道追上之前杆位的落后。
至于更快的过弯速度,马萨跟车队策略组都排除了,因为只要是个拥有正常逻辑的车手,都不会玩命开!
只是很可惜,他们遇到了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或者说他们遇到了一位没有正常逻辑的比赛工程师。
这个中国车手,不但没有想象中的减速,他吗的居然还加速了!
第203章 看不起谁呢
“导师,你是预测到马萨的过弯路线吗?”
山本右京通过转播画面,看到了马萨的过弯场景,脸上这个时候写满了惊讶。
他都完全没有想到,马萨还能想出这么一条“抄近道”的过弯路线,可以说算得上“杀手锏”。
之前所有对于科塞尔战术的不理解,这一刻都变成了一种敬佩跟崇拜,果然导师还是导师,他比自己厉害太多了!
“算是吧,因为这条过弯路线,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曾经有过一些车手在落后阶段,选择用这种极端方式追赶过。”
“只不过这条过弯路线的成功率很低,不是关键时刻亡命一搏,基本上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而且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想要破这种超车方式很简单,利用外线过弯车速优势,提前向右变道抢线,这样就能逼迫对手减速让线,再次把他压在车后。”
科塞尔回答时候语气很平静,并没有像山本右京那么的惊讶。因为这都是霍根海姆赛道的一些老战术。只是像山本右京这样的亚洲新人,对于欧洲赛道的历史了解比较少,才会不知道这些过弯路线。
可以这么说,作为迈凯轮的主场赛道,霍根海姆每一条赛车走线,都深深的铭刻在科塞尔的记忆中,没有人能在他的面前玩出花样。
听到科塞尔的回答,山本右京心里面更是敬佩不已,这才是专业的比赛工程师,预测都对手任何可能的进攻举动,提前做好防范。
“导师,那一飞君的过弯路线,也是你早就准备的应对方式吗?”
“不是,无论马萨是否选择这条过弯路线,我都会让飞压上路肩用80km/h的速度过弯。”
“啊?”
山本右京这下更诧异了,他还以为张一飞的过弯方式,就是导师应对马萨“杀手锏”的后招,结果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
“不用惊叹,车手最应该挑战的,其实就是自己。”
科塞尔淡淡回了一句,对手永远都是在改变的,你无法应对每一个对手都做出调整。
霍根海姆赛道路线,科塞尔能够做到了然于心,对手所有的招数在他面前都跟透明一般。但换了另外一条赛道,科塞尔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比赛工程师,不可能像霍根海姆是赛道这样的熟悉。
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赛车上面同样也是如此。真正能够提升的,就是自己的过弯速度,让对手没有办法跟上,这样自然就战胜所有人。
赛道上面,经历过这一次超车失败之后,马萨的那一股锐气明显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没有了之前那种紧咬不放的架势,两个人的差距开始缓慢的拉开。
“刚才萨切斯发夹弯的争夺真是精彩,如果车手们驾驶的不是雷诺赛车,我感觉这就是一场一级方程式的画面!”
“飞跟马萨这两位车手,都展现出来自己强悍的实力,同时还上演了两种非常规的过弯方式。特别是马萨超越路肩,开上沥青缓冲区的举动,更是让人意料不到。”
“只是很可惜,飞刚才的过弯速度,达到了惊人的80km/h。别说是现在潮湿的赛道环境,哪怕就是干燥的路面,都很少有车手用这种速度过萨切斯发夹弯。”
“真的不是马萨不够厉害跟出色,而是飞车技太强,已经强到了出乎所有人意料!”
雷德用着感慨的语气解说着,他可以说是看着张一飞一步步的成长,从开始的排位赛第四展露头角,到蒙扎站的亚军位置。
接着霍根海姆站的杆位跟最快单圈,现在又是领先跑在最前面,可以说他展现了一名顶尖方程式车手的实力,完全不能用中国新人的眼光继续看待了。
“确实这个中国佬有点强啊,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FUCK,为什么欧洲赛道会被一名中国人统治,马萨不是这届最强的车手吗,他的实力呢?”
“我承认自己之前小看这名中国小子了,飞确实很厉害。”
观众们听到雷德的解说,很多人表达出跟他一样的意思,确实从张一飞进入到雷诺方程式后,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这么一位中国新人。
剩下的那一极小部分,更多是处于国人感情因素,而不是实力认同。
但现在不同了,两站下来张一飞的成绩稳步提升。更重要一点,是他现在跟马萨算是正面交锋,并且丝毫不弱下风。
要知道马萨并誉为这一届最强的车手,很多人心中雷诺欧洲杯总冠军候选人。甚至传言,已经有F1车队关注马萨,他大概率将复制基米进入F1的奇迹。
结果就这样强大的一位车手,跟中国小子正面一战还处于下风,距离开始逐渐被拉开,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飞第一圈取得了领先优势,不过这个领先幅度并不是很明显。马萨虽然被拉开了一些距离,但是双方差距只是微弱的零点几秒,任何一点失误都有可能被马萨追回来。”
“另外这一站还涌现出来一名亮眼车手,他就是来自英国的迪克森。排位赛第四的迪克森,这个时候向第三的库比卡发出猛烈的进攻,双方甚至一度并排行驶。”
“不得不说作为雷诺官方试车手的库比卡,在经验上面还是非常老道,几次抢线成功压迫后车减速,这才没有被超越。但要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圈罢了,后面他还能继续压制迪克森吗?”
霍根海姆赛站的争夺,比之前的蒙扎站要激烈的多,不单单是张一飞跟马萨之间的战斗,后面的车手在第一圈的时候,很多人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之前蒙扎站马萨相当于一个人在“火星组”(指遥遥甩开对手),后面一群“地球组”的车手你追我赶。
但现在哪怕排第一的张一飞,距离第五的苏亚雷斯差距都没有一秒,大家都在“地球组”。算得上近年来雷诺系列方程赛,咬的最紧的几场比赛之一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圈速同样不断的增多,很快时间剩下不到十分钟,圈数也只有最后的六圈。
这个时候赛道上面的排名,再一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萨因为受到张一飞的打击,比赛开始时候的那一股锐气泄了下去。
加上之前排位赛事故,赛车翻滚情况下马萨肩膀受到过撞击,平常情况下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