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车神代言人-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廉姆斯车队,可以直接选择更强更稳定的车手,毫无疑问相比较印地500赛车的世界冠军,张一飞的历史成绩跟资历差太多了。
  听到这句话,西蒙兹没有问下去,顶级车队终究是顶级车队,底蕴跟实力摆在这里,足以吸引优秀的车手加盟,没有必要去做那位无谓的冒险。
  “OH!飞刚才的动作是在向拉尔夫·舒马赫挑衅吗?一名赛道新人,向威廉姆斯车队的一号车手挑衅,可以说很有勇气,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
  “因为这很有可能激怒拉尔夫,要知道拉尔夫绝对不是什么赛道菜鸟,作为舒马赫的弟弟,他同样有着冲击冠军的实力。虽然现在拉尔夫·舒马赫因为赛车故障,并没有什么反制的手段,但是当他从维修站出来之后,说不定飞会惹上大麻烦!”
  赛道解说布伦德尔的声音响起,之前他的关注点,一直都是放在赛道上的第一梯队。
  任何体育赛事都是这样,大家的目光都放在领先梯队的冠军争夺上面,很少有人去在意垫底的选手到底怎么样。
  舒马赫、巴里切罗、小舒马赫三个人起步之后,斗争也是异常激烈,镜头一直都放在他们身上,后面的车手更像是“陪跑者”。
  但其实很多时候,F1赛事里面的“地球组”,你追我赶的激烈程度,甚至是超越了领先梯队的“火星组”。原因也是很简单,那就是“地球组”水平参差不齐,更容易出现一些迷之火爆操作。
  当然,地球组再怎么激烈,也更像是一种菜鸡互啄,得到镜头的几率较小。不过马来西亚站例外,张一飞这种垫底车手,也因为小舒马赫的挡车,以及赛道观众的呼声,迎来了转播镜头。
  于是让布伦德尔刚好看到了张一飞的挑衅反击,这个举动对于赛道新人来说真是比较罕见,但是也符合张一飞一贯嚣张强硬的形象。
  “哼,车手飞再一次做出了危险驾驶动作,看来这就是他的驾驶习惯。如果拉尔夫·舒马赫追上去的话,说不定会重蹈Alex的覆辙。”
  另外一道声音响起,他就是马来西亚站的本土解说阿都拉·莫哈达。
  这也是F1赛事的一种模式,每一站赛事都会邀请一名当地主持共同解说赛事。
  澳大利亚站的解说是切斯,马来西亚站的特邀当地解说,就是来自马来巫族的莫哈达。
  他对张一飞可是有着很深的敌意,认为熊龙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张一飞。所以他把这种个人情绪也带入到解说之中,说出来的话就有很明显的主观暗示!


第415章 惊人差距
  听着莫哈达的言论,老狐狸布伦德尔自然明白对方想要表达什么,不过经历过澳大利亚站后,他对于张一飞的印象,隐约出现了一种欣赏。
  所以这次罕见的没有选择挖坑拱火,而是帮张一飞辩解了一句:“赛道上面发生事故很常见,Alex的受伤只是一场意外。”
  “当然,我们也希望车手能在赛事中保持冷静,不让类似的事故再次上演,我相信飞跟拉尔夫·舒马赫,应该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情绪。”
  布伦德尔话语中的缓和意味很明显了,莫哈达自然也是听出来。
  对方是老牌F1解说,资历跟地位都摆在那里,莫哈达哪怕就是不认同,想要把矛头都指向张一飞,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能很勉强的点了点头,附和了布伦德尔一句,算是把这一页给翻篇。
  赛道上面,超越了拉尔夫·舒马赫后,张一飞也是及时的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愤怒这种东西,可以在关键时候激发出自己的潜力,但是绝对不能让愤怒完全的控制自己大脑,冷静判断跟分析,才是在比赛过程中需要保持的状态。
  经过了小舒马赫这么一挡车,张一飞跟蒙托亚之间的差距,差不多被拉大到了两秒左右。
  而且这个差距,还处于不断扩大之中,因为蒙托亚的超软胎本身在速度跟抓地力上,就要优于硬胎。现在没有了张一飞的压车降速,蒙托亚可以彻底发挥出自己轮胎优势。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蒙托亚在赛道上被压了好几圈,其实心里面也是憋着一股火气。这下前面终于没有了那辆讨厌的蓝色普罗斯特赛车,蒙托亚有一种释放跟爆发,这也是车距被拉开的因素之一。
  看着越来越远的威廉姆斯赛车,张一飞并不是很着急,其实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要是蒙托亚依靠着超软胎,加上性能占优的威廉姆斯赛车,速度还比不过自己。
  那只能证明一件事情,就是蒙托亚菜!
  能靠着硬胎死死压住蒙托亚几圈,已经达到了张一飞的心理预期。接下来张一飞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胎,尽量把换胎时间给拖到40圈以后,用一停战术缩短进站的时间,来扳回自己从维修区发车的劣势。
  比赛来到第五圈的时候,雷诺车队的费斯切拉,因为赛车油液压力故障,选择了退赛。成为马来西亚大奖赛,第四位因为赛车故障而退赛的车手。
  听着耳机里面传来的赛道讯息,张一飞都有点暗暗咋舌,本以为上一站赛车故障的已经够多了。结果没有想到这一站第五圈,故障率就已经超过了上一站同期。
  看来不只是标致引擎抗压有点问题,其他车队的引擎面对两站赛事的高负载,表现也没好到哪里去。不知道接下来五十圈剩余赛程,马来西亚站的完赛率,能否高于揭幕战的百分之六十?
  当然,退赛率这种问题,不是目前张一飞要考虑的事情。相反越多车手退赛,张一飞收益越大。就好比随着费斯切拉的退赛,张一飞来到了第十六的位置。
  并且随着张一飞速度的加快,他不断的缩短跟目前排名第十五,也就是米纳尔迪车手马奎斯之间的距离。
  马奎斯这名车手,实力只能用菜比来形容了,实在达不到F1围场的及格线。但其实马奎斯在F1围场的资历,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早,他在1996年就已经加入了米纳尔迪车队,并且参加了自己第一场F1大奖赛正赛。
  只不过1996赛季,马奎斯总共就跑了两场,就被其他车手给取代,成为米纳尔迪车队的试车手。
  第二年1997赛季,同样是在米纳尔迪车队,马奎斯再次得到正式车手身份。结果他跑了十场后,就因为成绩实在太差,又一次被换了下来。
  神奇的事情来了,马奎斯已经参加了两个赛季,最好的排位赛成绩是第14名,最好的正赛成绩是第17名,几乎场场比赛都要被人给套圈。
  但就这种水平米纳尔迪都没有解雇他,一直留着他到了历史上的2001赛季,马奎斯第三次以正式车手的身份参赛。
  马奎斯的职业生涯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钱(赞助),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所以不是张一飞看不起马奎斯,而是这名车手实在没有在F1赛道上立足的实力,想要超他的车很简单。
  但是当张一飞追上马奎斯,准备进行超车的时候,却发现马奎斯居然强硬的变道开始“画龙”,准备对自己进行压车。
  要知道马奎斯在赛道上都被已经被套圈习惯了,这名车手面对超车的时候,基本上很少会做出激烈抵抗举动,你爱超就超,反正我在赛道上佛系开车。
  所以看到马奎斯的压车动作,还是让张一飞感到挺惊讶的。不过很快他就想明白了,这绝对是米纳尔迪车队指令,自己不但跟米纳尔迪创始人儿子马杜有过节,还把他们第三车手给“撞”进了医院,梁子算是结下了,对方肯定不会轻松让自己过去。
  不过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画虎不成反类犬。赛道上面“画龙”压车也不是那么简单,张一飞能蛇皮的风生水起,硬生生把蒙托亚给压了三圈多,不代表着马奎斯同样能做到这点。
  几次变道之后,张一飞在弯道抓住了机会,内道入弯抢占了弯心点,轻松就完全了对马奎斯的超越,排名来到了15。
  不到十圈,张一飞就通过超车以及其他车手退赛,从最低的21名位置,连超了6名车手来到第15的名次,可以说排名爬升的很快了。
  而且张一飞的各种压车、超车动作,也做的很流畅漂亮,看起来正在不断缩小跟第一梯队的差距。但实际上张一飞不但没有缩短跟第一梯队的差距,相反还越拉越开了。
  现在的杆位舒马赫,已经甩了张一飞差不多接近40秒,平均下来每圈都比张一飞要快3秒多,这个差距远远的超过了之前的澳大利亚大奖赛。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张一飞将很快就被舒马赫套圈。而且套圈的车手还可能不止舒马赫一个。排名第二的巴里切罗、现阶段第三的库特哈德,甚至是第四的蓝领车手弗伦岑,都有几率完成对张一飞的套圈。
  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张一飞在赛道上缠斗的时间太长,他蛇皮走位强压蒙托亚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无形中放慢了自己的速度。
  而且他还遭遇了两次挡车,比其他车手要“拉仇恨”的多,各种因素加起来,就导致差距不断的拉大。
  如果换做一般的新人车手,这个时候估计内心里面已经满是绝望。不到10圈就有如此大的差距,而且还是被舒马赫这种级别的车手给甩开的,接下来几十圈到底应该怎么追?
  说实话,张一飞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是他并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追不上舒马赫,自己还能追上前面的其他车手,差距是大,但后面还有很长的赛程。
  作为一名职业车手,全力以赴的比赛,就是基本的职业精神之一,不到最后一刻,张一飞绝对不会放弃!
  抱着这种信念,张一飞开始稳扎稳打,一点点的提升自己单圈速度。而且硬胎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当来到十几圈到时候,很多超软胎、软胎起步的车手,已经陆续进站换胎。
  利用他们进站的时机,张一飞超越了雷诺车队的简森·巴顿、美洲虎车队的布尔提、以及侧滑冲出赛道的世界冠军维伦纽夫,直接来到了第12的位置,他已经连续超越了9名车手!
  现在张一飞的前面,是来自索伯车队海德菲尔德,也就是之前普罗斯特车队二号车手,跟阿莱西在上赛季干过几架的新人。
  认真说起来,张一飞这个正式车手的身份,还是从海德菲尔德身上抢过来的。只不过相比较一般的抢位置,海德菲尔德并不怨恨张一飞,反正他都是打算要走人的,张一飞抢不抢都跟他关系不大。
  当初张一飞刚来到普罗斯特车队的时候,还跟海德菲尔德见过一面。不过初次见面,也是在普罗斯特车队的最后一次见面,从那以后海德菲尔德直接宣布转会索伯车队,脱离了他很厌恶的普罗斯特车队。
  海德菲尔德除了新人赛季一塌糊涂之外,历史上他在索伯车队的表现其实很不错,甚至力压了当时的超级新人基米·莱科宁。
  只是凭借着同为芬兰车手米卡·哈基宁的牵线,基米从索伯这种小车队,一跃进入了三巨头的迈凯轮车队,依靠着性能更强的赛车,以及资源更强的车队,开始了自己的成名之路。
  而海德菲尔德,就没有这种“裙带关系”,彻底成为了索伯车队的蓝领车手。职业生涯跑了185场赛事,拿了8次分站亚军,却从来都没有登上过一次分站的最高领奖台。
  于是海德菲尔德就有了一个F1记录,那就是未拿过分站冠军的车手中,他是参赛次数最多,领奖台最多,积分最多的车手。
  海德菲尔德的职业生涯不算最烂,但是用张一飞的眼光来看,毫无疑问是个悲剧。十一年职业生涯征战,却从来都没有品味过冠军的滋味,这种遗憾真的是无法形容。
  当然,这都是十来年后的事情,现在的海德菲尔德正意气风发,想要在索伯车队大展拳脚。
  不过这场比赛他的心情就不太好了,因为海德菲尔德前面的车手不是别人,正是普罗斯特车队的阿莱西!


第416章 减速挡车
  不是冤家不碰头,海德菲尔德心中对于阿莱西的恨意可不轻,他认为自己的整个新人赛季,都是被阿莱西给毁了。
  上一站澳大利亚,海德菲尔德力压了阿莱西,并且排名第四拿到3分,可谓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同时他也算是证明了自己,在普罗斯特车队如此多的退赛,并不是自己实力不济,而是普罗斯特车队太烂,并且一号车手,法国老将阿莱西欺人太甚!
  但是在雪邦赛道,复杂的赛道环境,以及繁多的赛道超车点,让阿莱西这种老将可谓是如鱼得水。排位赛阿莱西的成绩并不怎么样,但是在正赛中他却力压了海德菲尔德,并且一直都在他前面领跑。
  海德菲尔德尝试了几次超车,都被阿莱西给完美挡了下来。就如同张一飞跟蒙托亚“画龙”,浪费了很多时间跟车速一样。
  阿莱西的各种挡车行为,某种意义上也是变相拖慢了他自己跟海德菲尔德的车速,才给了张一飞轻松追上来的机会。
  海德菲尔德其实也感受出来,阿莱西是带着一种私人情绪,刻意在自己面前挡车的。甚至有些时间点,海德菲尔德都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撞车的冲动,想着干脆把阿莱西给撞出赛道算了。
  毕竟他跟阿莱西拳击都打过好几场,心理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劣势。
  但是最终海德菲尔德还是忍了下来,因为他跟阿莱西之间的恩怨,实在是太出名了。其他车手之间的故意撞车,还能找点借口打打嘴炮,反正死不承认就行了。
  实在国际汽联要处罚的话,就自认倒霉罚时或者从维修站发车。
  要是他故意把阿莱西给撞出赛道,那妥妥的一个危险驾驶处罚躲不了。
  危险驾驶其实算是F1里面,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轻一点的处罚是取消当前站成绩,从维修区发车等等。处罚要是重一点,那将取消全年的成绩,也就是说所有的积分都将清零。
  以及最严重的吊销超级驾照,就如同后世日本车手井出有治那样,那将彻底的离开F1围场。
  舒马赫就曾遭遇到危险驾驶的处罚,1997赛季西班牙的收官战,他以1分的微弱优势领先于维伦纽夫。但是比赛过程中,舒马赫发现自己的赛车出现轻微故障,速度开始变慢。
  于是在第48圈的时候,领先的舒马赫被维伦纽夫追了上来,只要维伦纽夫能超车成功,那么他的总积分就将超越舒马赫,成为1997年的F1世界总冠军。
  以舒马赫的性格,他绝对不会把世界总冠军拱手让人!所以当伦纽夫准备超车的时刻,舒马赫直接打了一把方向盘,一头撞向维伦纽夫的赛车。
  他想着就算是两个人双双退赛,凭借着之前1分的微弱领先,自己也将成为年度总冠军。
  只是舒马赫没有想到,维伦纽夫早就有所准备,哪怕就是被撞出赛道了,他也硬是开着受损的赛车完成了比赛,并且在积分上也完成了反超。
  舒马赫的这种恶意撞车行为,实在是太明显了,国际汽联直接取消了舒马赫的全年成绩,把拿到的亚军头衔给剥夺了。不过按照舒马赫的性格,估计他对于亚军头衔也没什么兴趣。
  历史处罚就摆在前面,海德菲尔德故意撞车很难洗脱嫌疑,而且他也没有舒马赫的资历跟实力,要真遭遇到国际汽联严厉处罚,可能不只是取消成绩这么简单,还能不能继续在F1围场里面混,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海德菲尔德心里面哪怕再不爽,他也只能忍着自己的脾气,寻求超越阿莱西的机会,而不是把这名法国对手给撞出去!
  海德菲尔德等待超车机会的时候,车队提醒了他后方有赛车正在靠近,他朝着后视镜里面看了一眼,发现是一辆蓝色的普罗斯特赛车。
  看到这蓝色的涂装,就算是不看车头的车手编号,海德菲尔德也知道自己身后的车手是谁,毕竟前面的阿莱西已经跟自己缠斗很久了,后面自然就是普罗斯特车队另外一名车手张一飞了。
  说实话,当看到是张一飞追上来的时候,海德菲尔德内心里面还是很震惊的。
  从维修区发车,差不多相当于5秒罚时的处罚,而自己排位赛处于中上游阶段,跟张一飞之间的时间差距就越大了,可能要接近10秒左右。
  结果现在才跑了十来圈,张一飞就追上来了,哪怕就是跟阿莱西之间的缠斗耽误了点时间,但绝对不可能有十秒之多,这意味着张一飞的单圈速度很快,所以才能追上自己,中国新人的实力真是不容小觑!
  一前一后被两台普罗斯特赛车夹住,这是海德菲尔德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虽然普罗斯特车队是海德菲尔德职业生涯第一站,但是他对于普罗斯特车队没有丝毫的好感。加上之前被阿莱西挡车这么久,海德菲尔德肚子里面可是憋了一股很大的怨气,既然张一飞送上门来了,那就把自己受过的气,也让张一飞感受一下。
  于是海德菲尔德开始变道,直接挡在了张一飞的面前,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打算对张一飞严防死守,不会让他轻易的超车过去。
  对于海德菲尔德的这个举动,张一飞也并不意外,除了在赛道上准备划水的“老年”车手,否则任何一名年轻气盛的正常F1车手,都不会送给对手轻松超车的机会。
  更别说海德菲尔德还跟普罗斯特车队有旧怨,现在又被阿莱西给挡了这么久,他愿意放自己过去才怪!
  所以张一飞开始疯狂的切线,希望借助极限的走线,来超过前面的海德菲尔德。
  不过张一飞的几次试探性进攻,都被对方给挡了下来,他不得不承认,海德菲尔德的实力,要比什么马奎斯强太多了。
  不愧是在新人阶段力压基米·莱科宁的车手,海德菲尔德的基本功很扎实,操控走线也很精准,每次都把张一飞的超车路线给挡的死死,想要快速超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到张一飞几次超车试探都以失败告终,普罗斯特车队维修站里面,策略组的成员开始商讨一个应对方案。
  “飞的排名已经上升了九位,今天赛道上的发挥可以用优秀来形容,说不定真有冲进积分区创造奇迹的可能性!加上飞本来就是一号车手,理应享受车队资源倾斜,我觉得应该启动僚机计划!”
  领队亨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他说的比较委婉,其实核心策略就是让阿莱西主动压车,然后把张一飞给放过去,从而用最快跟最轻松的方式,“二打一”完成超车,这也是F1赛道上最常用的团队战术。
  但现在问题是,随着海德菲尔德开始跟张一飞纠缠,阿莱西趁着这个机会拉开了跟他们两个人的车距。毕竟他跟张一飞关系也就一般般,刚好海德菲尔德调转目标,自己也就不客气了。
  不过这个时候,阿莱西的比赛工程师科德,立马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阿莱西这个时候已经领先,要他减速下来压车,毫无疑问是降低了车队的竞争力。要是飞依然没有抓住机会超车,或者是被海德菲尔德给死守下来,到时候我们车队两名车手,就都陷入僵局了。”
  科德自然是站在了更为偏向阿莱西的角度,不过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就是现在阿莱西已经领先,要减速下来压车的话,将放慢车队的整体速度。
  而且张一飞还不一定能轻松超过去,就算是超过去了,除非张一飞接下来圈速惊人,否则还不如让本就领先的阿莱西去争积分。
  毕竟在雪邦赛道上,老将的经验能占据很大优势,而且阿莱西的状态也是不断回升,说不定他真的能冲进前六!
  “我觉得科德说的有道理,不降速压车,那么阿莱西是稳定领先。如果减速压车当僚机放飞过去的话,那么后续所有的压力都将背在飞的身上。”
  “他是否能抗住这样的压力,继续一路超越进入到前六积分区,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而且飞现在跟第六名的车手特鲁利之间的差距,高达34秒,真能追上去吗?”
  首席技师查理也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让张一飞去竞争难度太大,还不如就保持现状,让本就领先的阿莱西去冲刺积分区,可能机会还大一些。
  “科塞尔,你怎么看?”
  普罗斯特没有直接做出决定,而是问了一直没说话的科塞尔一句,他才是首席比赛工程师。
  “阿莱西的极限不一定能进入积分区,但是飞的极限绝对能进入积分区,让阿莱西减速挡车吧。”
  “你能确定飞进入积分区吗?”
  普罗斯特其实也相对看好张一飞,只不过他没有科塞尔这种果断的答复。
  “我又不是上帝,怎么确定?”
  “我只知道一点,那就是他们两个要说谁能创造奇迹,那一定是飞!”
  听着科塞尔肯定的答复,普罗斯特也做出了决定说道:“下达车队指令,阿莱西降速挡住海德菲尔德,让飞超过去。”
  听到老板都已经下达指令了,作为阿莱西的比赛工程师,科德只能按下耳机上的红色通话键。
  只是这个时候他心里面不是很确定,以阿莱西倔强的性格,会愿意成为张一飞的僚机吗?


第417章 第一次配合
  “阿莱西,挡住后面索伯车队的海德菲尔德,让飞超车过去。”
  科德发出了车队的指令,语气中充满了一种无奈。
  说实话,相比较法拉利那种顶级大车队的强势,普罗斯特车队可以说相当的“弱势”了,几乎没有下达过什么强硬的指令,都是让车手自己选择。
  甚至上个赛季一度松懈到连基本的纪律都没有了,车队两名正式车手,居然能在休息室里面打架,而且还不止一次,实在是有点让人大跌眼镜。
  要是换做其他车队,估计这两名车手赛季结束,都得收拾东西滚蛋,简直就是车队毒瘤。
  但是从始至终,普罗斯特车队除了口头警告之外,都没有下达过正式处罚。
  因为当时的车队状况,已经来到了有今天没明天的地步,能不能参加F1新赛季都是问题。如果这个时候普罗斯特选择强硬处罚,两名车手因此都不续签的话,那么今年新赛季就连参赛车手都没有。
  基于这种背景之下,普罗斯特只能听之任之,并且选择了还是初级车手的张一飞,来到车队补位,算是提前备好后招。
  有些东西习惯已经养成,想要改变就有点困难。车队的氛围虽然已经在新赛季一扫之前的颓废,但是车手的强势地位其实并没有变化多少。
  别说阿莱西这种法国老将,很多时候依然是我行我素,就连张一飞这种新人,车队都给了他相当大的自主权。
  所以让已经习惯了自主决定的阿莱西,去做降速挡车的僚机操控,以他倔强跟骄傲的性格,还真不一定会遵守车队指令,这也是导致科德无奈的原因之一。
  果然当科德发出车队指令之后,耳机里面没有任何声音传回来。阿莱西没有确定服从,也没有直接拒绝,就好像压根没听到车队指令一样。
  车队无线电通话频段里面,所有人都能听到这一条指令,自然也包括正在赛道上寻找机会超越海德菲尔德的张一飞。
  当他听到这条指令的时候,心里面其实也是很意外的。张一飞没想到车队会发出这种指令,让阿莱西去执行僚机的任务,挡住海德菲尔德,从而使自己完成超车。
  虽然这同样都是车队发出来的挡车指令,但是跟小舒马赫的挡车举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小舒马赫是因为赛车故障,反正速度也提不起来,干脆“借花献佛”一把,客串僚机身份,从而使车队的利益最大化,还能卖蒙托亚一个人情。
  阿莱西现在的局势就完全不同,他已经跟海德菲尔德拉开了一段距离,跑到前面去了。
  这个时候的阿莱西,是有机会冲击更靠前的名次,甚至是前六积分区。如果要阿莱西去挡住海德菲尔德,毫无疑问将牺牲他的圈速时间跟利益,属于纯粹的僚机行为。
  之前在车队冬训赛道上,张一飞其实跟阿莱西之间有过一场赌注,谁输了以后就成为对方的僚机,这样能避免赛道的纷争,关键时刻得到对方的绝对臣服。
  张一飞之所以这么赌的原因,是他知道阿莱西跟海德菲尔德之间的故事,不想自己也重蹈覆辙,精力都放在车队内斗上面。
  所以哪怕就是赢了,张一飞也压根没把阿莱西给当作僚机看待,赛道上面能跑出什么成绩,都是两个人各凭本事,不需要对方帮忙。
  这份“单打独斗”的理念,始终贯彻着张一飞的职业赛程,直到被小舒马赫给挡车,才让他见识到什么叫做F1赛道上的团队合作。
  有些时候适当的配合,将会让车手跟车队的利益都最大化。只不过现在这种自己单方面受益的事情,阿莱西他会愿意做吗?
  张一飞其实不报什么希望,毕竟阿莱西本身性格,就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他不会愿意成为僚机的。
  靠人不如靠己,张一飞把这条车队指令抛之脑后,注意力再次放在前面的海德菲尔德身上,他要寻求机会超车!
  车队P房里面,等待了几秒之后,依然没有收到阿莱西的反馈,这下普罗斯特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了。
  作为一名车队创始人兼老板,车队的成绩跟利益,才是他首先要保证的基础。就目前普罗斯特车队的实力,想要让两名车手都跑进前六积分区不现实,只能牺牲一名车手,来获取马来西亚大奖赛的积分。
  之前车队看不到希望,普罗斯特可以对车手听之任之,但是今年的新赛季,车队揭幕战就拿到积分,已经展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这种局面之下,普罗斯特不允许还有车手,去挑战自己的权威。
  他打算再次向阿莱西下达一次车队指令,如果阿莱西还是不回应或者拒绝,下一站的巴西大奖赛,出战车手中将没有阿莱西这个名字,取而代之的是第三车手塞巴斯蒂安·伯尔代斯!
  看到普罗斯特把手抬起,准备按下耳机上的红色通话键,P房里面的气氛瞬间就紧张了起来。现场的车手成员,都看到了普罗斯特脸色的变化,这是最近一年多来,普罗斯特第一次展现他的气势跟权威!
  F1四冠王车手,跟塞纳统治了一个时代,退役后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打造了一支法国车队。
  种种辉煌的事迹,都是在提醒着旁人,可能之前普罗斯特比较好说话,但绝对不要把他当作什么老好人看待。真到了需要展现权威的时候,普罗斯特就会如同当年在赛道上的统治力一样,让手下的员工见识到他“杀伐果断”的另一面。
  就在大家认为冲突一触即发的时候,耳麦里面传来了阿莱西的声音,他无比简单的回了一句话。
  “我去挡住海德菲尔德。”
  从语气中可以听出来阿莱西的那种冷漠,可以想象他对于这种车队指令的不满。但是他最终选择放下了自己老将的骄傲,去给赛道新人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