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节省马力。

“贺兄,你我在陕西也算是同僚多年,怎么要转进也不知会小弟一声,这也太不讲情谊了。”

到了现在,榆林总兵白广恩也没什么顾忌,开口直接是调侃,陕西总兵贺人龙也是个浑人角色,根本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应,大咧咧地说道:

“那边难跑的很,刘宗敏在那边堵着,突了几次都是出不去,而且那边再跑一里地,就是进山,到时候骑马还有个屁用,能带着几十个人跑出去就算是不错,我琢磨着,这前阵尽管顺军是主攻,可地形也宽阔,只要是趁着乱突出去,到时候大片大平地,咱们去山东还是找老左那边都方便。”

“我一直琢磨着咱们走汝州那条线,更方便些,这边凶险也大,流贼这么多兵马堵在这里,我还不心他们在汝州还能有多少人纠集,突破了咱们回陕西就是!”

“想得容易,汝州和郏县一带,两边都是山丘河流,堵住一个口子,那就是绝境,没听到高杰那边的传讯吗,田见秀、刘体纯、刘芳亮领着将近三万兵堵在那里,那可都是流贼的老兵,闯瞎子也不是傻子,肯定是出不去,我琢磨着,还就是这边会有机会,不时有啥死地后生的……”

贺人龙和白广恩打生打死多年,到还真是不太怕这个场面,生里死里都经过,荣华富贵都享受过,死就死了,没那么多讲究。

不过也就是贺人龙这种浑人和白广恩这样的降将才是这个心态,高杰那贪图富贵,胆小怕死的,许定国这种出身世家将门,富贵气稍微重点的都做不到。

两个人议论完,对视了一眼,贺人龙抹了一把虬髯,咧嘴哈哈的笑起来,白广恩摇摇头,也是跟着嘿嘿的笑起来。

现如今这种死地,两人还真是看得开,笑声持续了一阵,两人才是停下来,贺人龙粗声地说道:

“这次要是突出去,老子就去山东当个小兵,要不就买八百亩地,养几个老婆,过过太平日子,再也不给这大明卖命了。”

“我老婆孩子还都在榆林呆着呢,要是跑出去,我就带着他们去扬州杭州转一圈,买个产业安顿,我那婆姨自从被我抢来,就一直窝在那边,也没有享受几天福。”

这真是人濒临绝境,有些东西也就直接说了出来,贺人龙这等位置,在陕西自然也有亲眷子女,本来是不想,被白广恩这么一提,却也是沉默下来。

他们这等凶残之人难得有这样的情绪波动,不过这种罕见的场面也迅速的被对面的动静打断了,“呜呜”的号角声远远的传了过来。

陕西总兵贺人龙嘟囔着骂了一句,翻身上马,他回到自己的本军,临走时候笑着大声说道:

“老白,要是咱们出去,一定要喝个烂醉!!”

“一定一定,老贺,这可是说定了。”

这么吆喝完,白广恩也是上马观阵,他那些饿的够呛的步卒都是堆在了前面,几万兵马,想要隔着这么大队的步卒看到对面也不太容易。

影影绰绰的能看见对面的营门打开,大批的士卒涌了出来,顺军骨干也都是陕人,受西蒙古的一些影响,调动兵马有些草原上的习惯,比如说是号角。

各营的顺军士兵在吃过早饭,稍微缓和了一阵之后,状态都是不错,一队队的步卒在军将的指挥下出营列阵。

每名顺军士兵的后背都是背着一大包一大包的土,还有的人是两三个人抬着木板,看这模样倒像是要把沟填起来的样子。

顺军列阵效率要比状态极差的明军好太多,号角声响完,大队人马已经是排列完成,那边观阵的亲兵已经是把消息给白广恩送了回来,白广恩的脸色变了下,恨恨地说道:

“千刀杀的混账贼,居然要填沟过来攻打,这他娘的。”

真要是过来攻,恐怕是要把所有人都给圈在里面围歼了,这可就是大麻烦,白广恩这边还没有做出应对。

突然听到顺军的鼓声急促的响了起来,列阵完毕的顺军士卒开始朝着壕沟跑去,跑进壕沟,就把背着的土包倒进沟中,然后转身跑回,后队又是跟上,周而复始……

第490章 死亡冲锋

深沟尽管又宽又深,明军几次发起填壕,都是被顺军打了回去,可顺军自己填自己挖掘的壕沟的时候,速度的确很快。

对面的明军歪歪扭扭的摆出阵势,甚至在连那些用来指示部队的旗帜都是直不起来,这不是没精神,而是压根没有力气动弹了。

眼前这样的状况,的确不是闯王李自成围困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最起码明军还能站的起来,估计到了关键的时候,还可以拿着武器去战斗,可这样的士气和状态,已经是看着顺军在那里不断的填壕。

麻包里面的土不断的被倒进壕沟之中,将近万人的步卒就在顺军的前阵倒土,阵势排列的颇为松散,以便每个人可以倒完之后就转身回到后队去装土。

万余人周而复始,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在运转,每个士卒快步跑回后队,然后背着土再跑回来,他们所占站的位置都差不多,这样的组织力和纪律,让人叹服,顺军自闯王在鱼腹山区出来之后,这些年的确是锻炼出来了一只军队。

可这样的规模,在对面的明军眼中看来,可没有什么叹服的意思,都是震惊无比,更加的胆寒和士气低落。

白广恩本来和贺人龙分开,各自回到本军,准备在顺军过壕沟的时候,驱动自家的步卒攻击,可随着前面的不断运动,这两名总兵都是呆不住了,各自带着人向前来观看,他们上前的时候,壕沟已经是填了一半。

将近五百步的壕沟,就要被这周而复始的填平,五百步的正面,这意味着顺军将要进行的是投入主力的大会战。

朱仙镇的时候,顺军先等明军崩溃,然后用小股部队将明军彻底的搅乱,再全军出击,完全歼灭。

那时候,实际上是左良玉为主的明军先动,朝着壕沟蜂拥而至,等到尸体差不多填满了壕沟,顺军才是倾巢而出,这样的打法,顺军不用花费什么力气,不用担心付出太大的伤亡,就彻底的歼灭了近二十万的明军。

争先恐后过壕沟,前后践踏,凄惨无比,可这却是一个空当,白广恩、贺人龙包括许定国也算是打老了仗的军将,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左良玉当时那是全员都被饿昏了,杀马杀到关键时候连坐骑都没有,被顺军从容堵截,然后歼灭,也是情理之中,那左良玉能跑出去才真是个好运气。

可如今这边有不同,白广恩、贺人龙、许定国三名总兵的家丁亲卫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千左右,靠着宁肯饿死下面的普通士卒也要让他们吃饱的策略,这些人还算是精锐的生力军,趁着那个空当,就可以突出去。

却没有想到顺军的决心这次下的如此大,明军大部尽管是饥饿虚弱,可还没有到完全没有体力的地步。到时候濒临绝境,拿着兵器拼命多少也会给顺军造成伤亡,以朱仙镇那时候看,顺军应该不会去主动招惹这样的耗费。

此时的明军应该比朱仙镇强一些,而此时的顺军却比当时的李、罗联军人数要少,并且还有主力部队在守备各个要点,应该不会这么大打出手才是。

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明军这几名大将想的倒是不错,可局势却朝着他们根本不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去了。

白广恩和贺人龙,已经顾不上打招呼,却是各自不约而同的回返本军,去调动兵马,这是真正的麻烦事。

壕沟的宽度,不管是弓箭还是鸟铳都能打过去,更不用说火炮了,可偏偏各家总兵的亲卫除却能开弓射箭之外,火器的操控都是相对生疏,对他们来说,还是肉搏敢斗为先。

现如今,即便是想给对面的顺军造成些麻烦,可顶在最前面的士卒也就是拉开弓射一箭两箭的本事,这弓箭手可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但即便是能开弓射箭的,也都是距离壕沟远远的,因为顺军已经早早的在对面架好了火炮,这边就算是想要把火炮推上去也是不能了。

“各营将士听令,并力向前,为圣上尽忠,为朝廷殉国,就在此时,若有后退迟疑着,军法处置,立斩不饶!!”

在白广恩和贺人龙回到后队之后,立刻有人大声的把这个命令传到了前面去,层层叠叠,而在他们后面的山西总兵许定国和督师侯恂,则根本不管手下那些步卒了,直接就是命令他们原地驻守,而自己则是带着马队跟在两名总兵的后面。

在后队,亲兵马队拍成了大横队,这不是为了去冲击敌人,而是为了把自己的步卒向前驱动。

鞑虏攻城的时候,喜欢在前面用大明的百姓作为签军炮灰,在后面伺机而动,现在则是把自家的步卒当作是炮灰,让他们前冲。

这命令发布出来的时候,对面的顺军士卒还是在不停的填埋壕沟,在前面观阵的袁宗第看见明军的阵列中命令连声,整个的队伍开始骚动,明军的士兵不情不愿,可又无可奈何的向着这边靠来。

看见明军的动向,顺军大将袁宗第立刻是下达了命令,正在填土的士卒们停止了填土,把土包就在壕沟的边缘放下,等到所有的顺军士卒把土包放下的时候,在壕沟靠着顺军这一侧已经是起了一个大半人高的土墙。

顺军挖掘了这个壕沟,又把这个沟填埋起来,现在又是修筑矮墙,这土木工程耗费人力可是相当的巨大,不过对于顺军来说,唯一不缺的也就是这人力。

所有的士兵把扛着的土包丢在那边后,顺军的火铳兵和弓箭手开始到前排来,火炮那边也是开始装填弹药。

明军队列的前端不情不愿的向着前面靠过来,老实说,现在的明军尽管是体力不支,可还没有到崩溃的时候,上面下达的命令还会得到执行。

而且后面的亲卫骑兵手中的兵器朝下乱打,后队士兵缓缓向前,可前面的士兵要是缓慢不前,他们就要挨打,他们要前进也要抽打前队的士兵,就这么依次的向前,整个队伍缓慢的压了过去。

很快的前队的明军就进入到了火炮的射程之中,可顺军的火炮却没有开火,反正隔着一个还没有填平的壕沟,放近了打更有把握。

“放箭!!”

顺军各处的头目都是放声大喊,顺军的弓箭手纷纷的拉弓射箭,施射的时候,箭并不是平射,而是略微上扬。

箭簇划着抛物线落在了明军的阵列之中,这样的射击不需要什么精确的瞄准,只需要瞄准一个大方向,把手中的弓箭射出去就是。反正对面的明军簇拥在一起,箭射过去,肯定会射中或者是砸中。

顺军的两千余弓箭手一起发射,这声势也是颇为的惊人,弓弦弹动,颤动的嗡嗡声响成一片,伴随着这响声的是对面明军的惨叫和仆倒。

看见这边弓箭射击,明军那边前进的势头仅仅是稍微的慢了慢,随即命令由后向前的传递了过来,不得迟疑,前冲!

与其在这里这么饿死,或者是被同伴吃掉,那不如在这冲锋中被弓箭射死,甚至是被人踩踏而死,也比饿死和吃人或者是成为食物要强很多。

主将的命令下达,每个人也就是迟疑了一下,随即就是向着壕沟那边冲过去,这世道,比死惨烈残酷的事情有太多太多,还不如这么死个痛快。

经过训练的弓箭手,差不多都能连续的保持力度射出七八箭,看对面的明军脚步不停的前冲,他们有壕沟和矮墙的遮蔽,也就不管不顾的连续射了出去。

这样的箭簇漫射,除却个别倒霉鬼之外,一击毙命的少,可大部分认这段时间已经是虚弱异常,被弓箭射中,身体根本经受不住这个伤害,失去行动能力仆倒在地上,紧接着就是被同伴踩踏的再也爬不起来。

前面的还大多是那些地主民团,民间壮丁的之类的杂牌,本就是精神处于崩溃的状态,在这样有如修罗地狱的场面中,那就是彻底的疯傻了,可后队的士兵却不能容忍他们在前面挡路。

动作一慢,刀剑兵器立刻是毫不犹豫的招呼上来,前面是死亡,后面是更近距离的死亡,每个人都只能是毫无犹豫的向前冲。

尽管顺军弓箭手的箭雨给明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却没有止住对方前进的脚步,顺军的火炮终于完成了准备,将近七十门大小不同的火炮次第轰鸣,弓箭手身后的鸟铳也都是跟着打响。

在这个距离内,就算是再差的火器也能发挥出杀伤力,何况火炮,这一阵火器打过,正当面的明军阵列直接是被打空了一块。

可他们还是跑到了壕沟的边上,前面的战友死掉,后面的人直接把战友的尸体推倒壕沟中去,现在的壕沟还有大半个人那么深,几具尸体起不到什么作用,看见这深沟即便是迟疑也是来不及了。

后面的人就像是推尸体一样把他们推下去,然后后面的被更后面推下去。

顺军和明军的前锋,现在距离不到四十步了……

第491章 墙内外

前队的人向前就是死亡,就算再怎么了无生趣,再怎么视死如归,可真是刀枪临头,遇到了这样的场面,每个人的脚步还是忍不住的缓慢。

脚步缓慢但整个队伍前冲的势头却丝毫没有停止,你不动,自然有后面的人推着你向前动,如果后面的人不推你,那就等着被更后面的人砍死。

许多明军的前队士兵和炮灰,跑到壕沟边上,还来不及调整身体的平衡,就被后面的人推了下去,落下去直接是仆倒在下面的散土中,若是身体平衡掌握的好,还能掉下去就向前跑。

如果直接是摔倒,那就直接会被后面跳下来的人踩死,没有人能爬的起来,向前冲的那些明军命运不比这个好太多,向前几步,矮墙后的弓箭手稍微缓过劲来,直接就是向下攒射。

这么近的距离,蜂拥而至的敌军,可没有什么射不中的,跑了几步就被射倒,然后又被后面的人踩倒。

顺军这边的火炮,飞快的装填完弹药之后,又是开了一轮,沟内的人打不到,只能是那些快要跳进来的明军遭殃。

这个距离,几乎是等于零距离的射击,效果大好,壕沟边上的士兵直接被打出来一个空白,可丝毫没有什么阻碍的作用。

“炮手丢炮回营!!!拿长兵器的上前!!!”

制将军袁宗第在矮墙后面几十步的地方,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观察着战场的变化,看见明军的士兵还是不停的跳下来,尽管缓过劲的弓箭手每一轮的射击始终会让明军倒下,可倒下的速度已经是挡不住这前进的速度。

袁宗第的命令说完,亲兵们已经是大声的把这个命令传达了出去,已经是丢下土包和木板,拿起兵器的顺军士卒开始蜂拥着上前。

弓箭手已经是射了几轮箭支,开始的七箭不管是速度还是频率都是非常的快,这休息了下,尽管体力恢复,可却无法到那样的状态,射箭不仅是慢了不少,后面拿着长矛等长兵器的同伴们上前,对他们更是一个干扰。

射箭的速度一慢,只知道拼命向前跑的明军士卒顿时是推进了不少,已经有人跑到了矮墙的下面。

矮墙这里因为倾倒散土的填埋,有一个自然的斜坡,跑到了跟前,直接可以顺势向上冲,看见弓箭手的射击已经是停下来,袁宗第摇摇头,当日间在涡水和开封城的时候,曾经看到山东兵马火铳兵和长矛兵彼此配合,互相不影响,互相还有加成,可自家的这个队伍,后面的拿着长兵器的步卒一上,弓箭手的射箭立刻是慢下来。

“弓箭手后撤,长矛兵顶上,刀斧手跟上补漏!!”

袁宗第的命令又是下达,顺军士卒层层叠叠的按照分配向前站好,弓箭手一停,下面的明军士卒没了前面的远程兵器阻碍,齐齐的发了一声喊,向着上面就加快脚步,不过他们饥肠辘辘,这又是个斜坡,向上的脚步免得就慢下来。

趁着这个机会,拿着长兵器的顺军士卒已经是跟上来了,长矛纷纷的向下刺过去,很多人在从那边到这边的奔跑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不少人都是来不及格挡,直接就是被长矛刺到。

现在的问题是,受伤倒地,不管伤的轻重,直接就会被人踩踏在那里起不来了,可顺军长矛兵和弓箭手在前面交接的时候,某些位置还是出现了空档,这矮墙人只要是把住,稍微一翻就直接过去了。

在矮墙那边的顺军自然是人多势众,即便是这样的漏网之鱼,马上是不少人一拥而上,乱刀砍死。

方才不管是弓箭还是火器,都无法迟滞住明军的脚步,明军还是冲到了矮墙的跟前,远程兵器威力如何大,却总会有漏网之鱼,大家也有侥幸的心思。

可临近了矮墙跟前,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攻城之战,矮墙前后,手持着长短兵器的明军、顺军那可是面对面的厮杀。

这样的厮杀可容不下什么侥幸的东西,明军的冲势到了这里,速度终于是挺了下来,一直是不断的惨叫声顿时是停止,换下来的则是震天的喊杀之声。

不要小瞧这斜坡和矮墙,对于饥肠辘辘的明军来说,这个障碍已经是非常的困难,攀爬向上,动作未免会缓慢许多,可矮墙后面的顺军士卒可是吃饱了,养精蓄锐在这里等着,而且这动作也简单,长矛直接是放平了戳下去就是。

管他戳中戳不中的,个别身后灵活的向上跑,到了矮墙跟前,也是翻了过去,可自长矛兵的身后,还有手持刀斧的士兵等待。

面对面的厮杀,也最容易让士气崩溃,看着前面的人不断的仆倒在地上,后面的人上前也是如此。

满脑袋都是死志的明军也是受不了了,这上前就是去送死,没有一丝一毫的活路,这样的战斗打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本来榆林总兵白广恩和陕西总兵贺人龙的大军是由后向前,一层层的催动,越是后队,士卒越强。在一开始冲打起来,前进的颇为顺利,可这时候逐渐是停止了,几万人的大军拥挤在五百步左右的阵线上。

在这填埋壕沟处的两侧,还有长长的深沟没有填上,许多明军的士兵受不了推挤,直接被同伴推到了深沟之中。

这个高度已经是能伤人了,很多人掉下去的时候直接是摔死,不知不觉之中,大批的士兵堵塞在五百步左右的阵线上,每次能投入的兵力就是这么多,上去一批,就只能是在对方的刺杀中倒下一批。

这已经成了个瓶颈,贺人龙和白广恩的亲兵部将,在前后队来回的奔驰,把情况通报给主将,前面的堵塞也自然是被传递到了后面。

“全军向前,全军向前,贻误军机,畏战不前的当阵军法处置,死罪不饶!!”

白广恩没有什么犹豫就是喊出了这个,贺人龙确实有些心眼,开口接着大声地说道:

“督师侯大人已经是请下了天子剑,督促各军向前,谁若是迟疑不前,畏惧不敢战,立刻是行军法大令,你们若是敢抗旨不遵,老贺我第一个不答应。”

他这边直接是把责任推给了督师侯恂,说的那是大义凛然,万一士兵们有个反复,还可以把矛盾转移下,话说的难听客气,可行动都是一回事,白广恩和贺人龙的亲兵家将都是开始向前。

这时候倒也没有把刀枪亮出来,就是马匹跟在后队步卒的屁股后面,行动要是慢了,后面的人出手就打,可听见刚才的命令,谁都知道,自家的主将也是要杀人了,慢走一步,恐怕就会有杀身之祸。

果不其然,贺人龙部下一名千总这几天倒是半饥半饱,可惜却着了风寒,脚步慢了些,后面的人催促,他这里却顶了几句嘴,心想自己也是有品级的军将,也是大帅的亲信,凭什么要受你的呵斥。

谁想到这就是祸事了,直接就是被几名亲兵抓住,禀报过贺人龙之后,直接就是砍了脑袋。

然后由一名骑兵用长矛挑着脑袋,在前后队溜了一圈,杀了这一个,等于是开了个头,又是一连砍了十几个脑袋。

看见这血淋淋的首级,上上下下都有些惫懒虚弱的步卒士兵顿时是凛然,开始向前,前队在拼命,越是后队就心态稍微平和些,觉得没有必要和自己前面的弟兄撕破脸督战,可这名千总一死,立刻是人人自危,当即是把手中的刀枪端平了,前面若是走的慢,也是要一下子过去。

整个的明军好像是波浪拍岸一样,从后向前层层驱动,刚刚停滞了一下的明军士卒又开始动了起来。

发狂一般的朝着前面的矮墙扑去,而在这五百余步的壕沟两侧,明军的士兵也开始挖土填满壕沟。

在矮墙前面的尸体越堆越高,渐渐的和两侧平齐,那个矮墙的阻碍作用越来越小,明军士卒不需要攀爬这个过程就能冲到矮墙的跟前,矮墙后面的顺军士卒也要提防着明军的弓箭,而且双方现在是拿着长矛在一个水平线上对戳,顺军这边也开始出现了死伤,每有一个倒下,军将们就催促人补上。

这时候,北侧的大战刚刚结束,除却满地的尸体之外,一切都是很安静,和南边却不相同,高杰的大营中却有了客人。

“高总兵,你这般懂得顺应天意民心,我家国公对高总兵这等识得大体的举动,定然会大加褒扬赞赏。”

看说话这位人的身份,在马军之中最多也就是个把总,可延绥总兵高杰态度放得很卑下,恭恭敬敬的站在他的对面,高杰满脸忠义的接口说道:

“请大人放心,只要我高杰在这边,定不让那侯老儿率领的兵马和流贼跨过一步!!”

高杰身边还有一帮参将游击的亲随将领,态度都是一般的恭敬,全然看不出一个时辰之前,他在山东兵马的杀伤下,死伤了几千人。

现在的明军,北边安静祥和,南边尸山血海……

第492章 无路可退

实际上,高杰这边开战的时间,还要比和贺人龙这边打的早一些,被火器洗了一边,然后被胶州营的马军来回这么一冲,立刻是崩溃。

整场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田见秀率军逃遁,高杰也是嚎啕大哭着被部下带回了军营。

本来从闯军投降到明军的时候,高杰自以为有了个光明的出身,这时候不用说自己是贼了,也是光明正大的朝廷官身,可这些年局面崩坏,本来以为没什么前途的泥腿子顺军兵马却越发的坐大。

延绥总兵高杰有时候午夜梦回,也想自己如果没有勾引闯王的老婆,就那么跟着大军一路下来,今天会到什么位置。

不管怎么说,现在看大明和顺军控制的地盘,流贼兵马的大顺和大西两支军队加起来还不到三省,跟大明的天下之力相比,还是颇为的悬殊,自己呆在明军这边,还是可以长保荣华富贵。

在高杰的心底,甚至是被困守在这边的时候,率兵从绝境突围,高杰的心里面也一直是对大明的天下抱有信心。

说起来颇为的有意思,大明内部的文官武将都觉得天下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要给自己寻找出路了,可这从被招安的降将却这么的有信心。

追究其原因,无非是高杰那时候的流民大军太过疯狂,没什么长久的希望,而大明这一方还有些规矩的缘故。

再者大明三百年江山,大家都不会认为说倒就会倒,这是正统所在,对于高杰这样的降将,特别深信这个概念。

但在大明的体制系统之中,身为总兵大将的高杰却比顺军那一方更能认识到山东的可怕,顺军希望山东低调和不思进取,大明的这些武将又何尝不是如此,若是山东动,没什么人能找到阻拦这个势力的方法。

胶州营的实力,已经通过历次的辉煌大胜得到了证明,同样的,被胶州营大败,被胶州营歼灭的那些敌人,都曾经给明军造成过大败,造成过歼灭,这一来一去的消长增减,自然容易判断高下。

高杰在安排突围的时候,有几个想法,一是运气大好,尽可能的带着部下兵马冲出重围,到时候顺山西回到陕西,只要自己的兵马仍在,大明朝廷肯定会给自己相应的位置,如果运气好,还可以恢复实力。

二是只带着少数的人跑出去,或许官府不会待见这残兵败将,不过靠着自己在陕西地面的熟悉,再拉起来一支兵马也不太难,只是要从下面一级级的升上去,花费些时间罢了。

当然若是死了,那就必然是一了百了,什么都不需要考虑了。

可高杰看到山东兵马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心中所有的念头都是轰然崩塌,一切一切的倚靠和心理的凭依都是烟消云散。

山东若是出动,大明整个就是要改天换地了,自己的富贵基础、存身之处全部都是要翻天覆地,到时候那还有自己的活路。

能从一乡野无赖做到如今的一镇总兵,其中多少凶险,高杰自知,在这个位置上又有多少富贵权力,高杰也是明白。

可这一刻,高杰却知道,一切都要完了,是彻彻底底的毁灭,他也是快要四十的人,在总兵大将的位置上呆的久了,也知道城府深沉,可这时候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马上放声大哭。

山东兵马打散了顺军,却堵住了那个营寨,凶神恶煞的用火器轰打,骑兵屠戮,这是明摆着表现出自己的立场。

事情的结果,突然发展到比自己所预料的最坏的还要坏,总兵高杰精神在这一刻都是崩溃了。

不过这高杰也是奸滑的角色,在自己的军营中恸哭之后,却也是很迅速的反应了过来,反正也是打不过,又是这般凶悍山东兵马,那自己何必去打,索性是投降了就是。

自己这样的人物去往山东那边,或许没有自己的官职地位,可当个富家翁却没有问题,自己的家当随身还带着不少,到时候大不了带着家小去山东做个太平富翁。

高杰平日里对流民大军的关心要比其余的大明军将要多,对闯王李自成在山东兵马面前吃到的几次惨败都略有耳闻。

原本他担心是大明朝廷若是毁了,天下间落入闯王之手,那真是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可若是去山东,以山东的实力,肯定能庇护自己周全。

当这个总兵,领着几万人,每日间打生打死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有个荣华富贵,去了山东做个平民或许受气,可也不用担心什么性命之忧。

心念百转,高杰颇有几分光棍无赖的性格,反正自己也是从饥民白身起家,到现在能过个富贵太平日子,也是不错,就当自己从没有做过总兵就是,算算这辈子,还是赚了不赔。

哭了小半个时辰,安静了小半个时辰,延绥总兵高杰也不管乱哄哄的局面,先是安排手下的亲信兵马把自己的金银财宝值钱的东西看守住,然后派出自己的同宗校尉拿着自己的印信去对面的军营请降。

请降的言辞中交待的明白,山东的天兵愿打愿杀,我们延绥镇受着就是,反正不会和天兵再有一点冲突。

若是齐国公慈悲,愿意给条活路,我等愿意做牛做马,服从山东的安排,这样的言辞和措施,是什么面子里子全然不要,趴在地上耍赖了。

那校尉去了之后,所用的时间很短就回返,这一次还真是让高杰给赌对了,山东兵马也不想在这里和他们耗费太多的力气。

排过来的那名胶州营马军把总说的很简单,全军不动,不过要立刻向着南方,也就是贺人龙、白广恩、许定国的后方挖掘工事营垒,就地设防,从此刻起,明军就是敌军,不能让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