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业就不一样了,几年的时间,都不够小牛犊长大,繁育更是无从谈起。
不止老周搞育种的清楚这种事,在场都是做相关研究的,全都是心有戚戚的,气氛都一时间冷却了下来。
正好杨锐走进来,看到有些冷场的情况,不禁发问。
老周三两句将事情说了,道:“我们就是有些可惜了。”
老张心里,却不止是可惜了,做了半辈子的项目,到头来什么都落下,自然是各种的不好受,眼见杨锐年纪轻轻的,就像是地委的小干部似的,不由扬声道:“杨主任,您搞的这个实验室,要是能保证不砍我们的项目,最起码,项目下马不着急处置,我今天就来上班了。”
老周一惊,看向老张。
他们俩和周围几位学者,都是年纪稍大些的,属于有名有姓的人物,够不上大牛的程度,也是本领域内做出了一定成绩的,因此,他们来北大,就有考察的意思,所谓双向选择,就是要互相选择的,现在就说来上班,岂不是要被人小瞧了去。
杨锐亦是深看了一眼老张,道:“您是张谦,张研究员吧。”
“没错,第二畜牧所的。”老张昂首,他的项目是被下了,但他在畜牧一块,仍然是很有声望的。
杨锐点头:“我知道,我和朱研究员通电话的时候,他说起了您。”
老张的气势一下子弱了。朱研究员就是他的导师了,人家和自己导师直接联系,他自然有低人一头的感觉。
停顿了一下,注意到大家都看向自己,杨锐缓了缓,道:“张研究员刚才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说能不能不砍项目,我想,大家都很关心此事。”
正在吃饭的研究员们纷纷点头。
杨锐做出思考的样子,口中道:“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也是各位的项目未来的管理者,我很想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可惜,并没有……我也不说假话,项目管理是一门科学,我也正在学习,但就我目前所知的管理经验而言,不砍项目,恐怕是不可能的。”
他看向老张,道:“我的实验室,不会许诺任何一个人,你的项目不会砍。但我可以说,你的项目被砍了,只要你有意向,你仍然可以重开新的项目……”
老张嗤之以鼻,甚至是极不高兴的站了起来,一拍桌子,道:“你知不知道我的项目费了多少心血?”
“你的项目是牛的品种改良,以及育肥,对吗?”杨锐对今天的来客,都是做过功课的。
老张点头,道:“没错。我做了12年,12年的项目,说砍就砍,牛也全宰了,落你手里,你受得了?”
杨锐不答,反问:“你品种改良出来的牛,是要给农户养殖的,对不对?育肥的技术,也是要教给农户的,对吗?”
“没错。”老张昂首挺胸,道:“我们的项目,已经能做到改良的牛种,每天增肥300克以上……”
“国内目前的技术,已经能达到500克了吧。”杨锐淡定的打断老张的话,他准备做胚胎移植,看的论文和资料是极多的。
老张一句话被堵住,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老周忙道:“300克也不少了,就西南地区来说,已经属于高产了。”
“但农户就该倒八辈子的血霉,赔钱养牛吗?”杨锐一点客气的意思都没有,看着老张,道:“同样是喂饲料,别人育肥,每天增肥500克,国外的技术还能增肥800克,1000克的,你们的就增肥300克,这不等于是,谁用你们的技术,谁倒霉吗?”
“我们也在提高技术……”老张面红耳赤,又道:“国外的技术要配合国外的饲料,人家都是喂鱼粉骨粉的,咱们没有条件……”
“集中资源做优势项目,是任何时候的主导思想,否则,经费永远都不够用。你们在科研竞争中失败了,项目被砍,理所当然。你如果愿意重新振作,继续做新的研究,那是好事,但你如果是想找个地方养老,不好意思,我的实验室,不养闲人。”杨锐的声音冷冽,言辞也是如刀子一般。
吃肉吃的正嗨的学者们,听着杨锐的话,莫名的心中一紧,能吃三斤肉的,此时也只能吃两斤半了。
当然,肉还是要吃的,不吃肉,如何缓解紧张的情绪。
老张心情本就不好,如今被杨锐攻击了一通,更是心情郁郁,不爽的道:“你们当官的说失败就失败了,没有失败,哪里来的成功。”
杨锐不理他,目视其他人,道:“我的实验室……”
他重复“我的实验室”这个词,继续道:“我的实验室里需要的,是能独当一面的研究人员,可以预见,会有人的项目成功,会有人的项目失败。失败的……也许有机会,也许没机会,就像你说的,你可以认为是我说了算。”
杨锐低头看看老张,再次转移视线,道:“我能保证的,其实也就是各位的生活品质,不会随着项目的失败而下降。比如现在的食堂,胃口大的,您就多吃点,胃口小的,您就少吃点,无关项目成败,无关科研能力。”
众人都不由自主的低头看向了自己的搪瓷缸子。
“恩……时间是要注意的,再给大家十分钟时间,十分钟后,实验室原本的研究员要进来吃饭了。”许正平负责的就是实验室里婆婆妈妈的各种事,吃饭时间也得控制着,否则,就这个小院子,可坐不下许多人。
999。第999章 我们发房子
来面试的研究员纷纷起身,将位置让了出来。
差不多时间,已经开始觉得饿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员们,从石门下方冲了进来,人手都是两个三个的搪瓷缸子,就用一只手攥着,像是走街串巷的杂货郎君似的。
80年代的食堂可没有不锈钢的餐盘给用,大家都是用超大的搪瓷缸子的。
杨锐倒是习惯了不锈钢的餐盘,但总不能为了几十人的小食堂专门找人购买,再者,不锈钢餐盘装的哪有搪瓷缸子多啊。
现在就是女生用的搪瓷缸子,都能轻松的装两三斤的水。
两三斤的水有多大体积?大瓶可乐是1。25升的,用来灌水的话,刚好能装两斤半,不过,若是用来装肉和米饭的话,重量可就大大增加了。
但以此时人的胃口来说,一顿吃上一斤米两斤肉,实属平常。
然而,搪瓷缸相比不锈钢餐盘的问题,在于食物容易混在一起不用杨锐操心,伟大的劳动人民早就自己解决了问题,多带几个搪瓷缸子啊。
虽然一个搪瓷缸子就能装两三斤的东西,但是,已经掌握了勺柄大权的研究员们表示,这不是问题。
只几天的功夫,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就用排列组合的方式,解决了各种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有喜欢肉汤浇米饭的,就会用一个搪瓷缸盛米饭,再自助浇上红烧肉汤或者番茄鸡蛋,鱼汤和回锅肉汤也有喜欢的……
还有更纯粹的吃货,一口气装三份米饭,分别浇不同的菜汤或肉汤。
当然,更有令人看不起的货,会在一份米饭里浇两三种的菜汤肉汤。
但不管你看得起还是看不起,所有人都是怡然自得的。
尚未离开的人,看着这种热闹的景象,都不由的停了下来。
“这样吃饭,你们的经费都要吃到肚子里去了吧。”老张怨气未消,决定解开所有人都不好意思揭开的盖子,道:“为了招待我们一次,您也是破费了,大锅饭的时代过去了,没必要再搞这些名堂了。”
“大锅饭的时代是过去了,员工福利是永不过时的。”杨锐淡定的说了一句,想了想,又加上一句,道:“欧美的大公司,也都是尽其所能的要提供员工福利的,尤其是研究所这样的机构,想要留住员工,或者招揽员工,就一定要提供好的条件。”
顿了一下,杨锐继续道:“员工福利不仅仅是薪水,还在于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我宁愿要高薪。”有人小声的说了一句,引来阵阵的赞同。
杨锐环视一周,只是微微一笑。
华锐实验室倒是能够提供高薪,但这一次,他并没有计划为华锐实验室招人。不论是遗传工程还是畜牧方面的学者,盈利能力都相当的薄弱并不是说赚不到钱,而是在赚钱方面的性价比很低。不仅需要高昂的成本,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这样的项目,交给华锐实验室是不划算的,因此,杨锐也没有招新的打算。
至于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或者新成立的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就没有提供高薪的能力了。
不过,国家单位又有国家单位的好处。
杨锐等一群人说完了,淡淡的道:“高薪是没有的,不过,海淀区给批了两栋家属楼,所以,进了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的研究员,能解决住房和北丶京户口。”
此言一出,所有调侃的话,全都没有了意义。
相比后世,80年代的北@京房价是不贵的,集资建房的话,单位职工只需要出建设成本就可以了,或许比河@北的小镇盖的单位房要贵一点,但也就贵个三五七成到头了。
所以,80年代人是不说房价贵的,大家只知道,弄一套房子是极难得的。
集资建房是一条路,也有好的单位是直接分配的,除此以外,市里和区里的房管局,也有一些房子可供分配。
但不管是哪条路,京城的土地总是有限的。政府更是将人口和经济的增速看在眼里,以至于不敢轻易出让土地即使是出让,因为目前是无偿划拨的形式,抢着拿走土地的,也是大机关和大企业,在普通单位里等分配的普通人,依旧是轮不上分房。
一家三口住10平米的房子,在85年的京城,条件就不坏了,一家五口住5平米的房子都属于正常。
京城如此,各地的省城也不轻松,尤其是以穷著称的研究所,许多人依然住着60年代的简易平房,家里不够住是普遍现象。
事实上,一家三口住两室一厅的好事,要等90年代,才轮得到普通工薪阶层。
而在85年,有自家厨房,已经属于高标准的生活了。
正常人要过上高标准的生活,要么就得是领导干部,要么就得是有年资的老同志,否则,全凭运气了。
比如说,有单位正好建房,给你赶上了。
这样的单位,还最好是小单位,免得人多竞争不上。
至于解决北丶京户口,这个在后世难上加难的问题,在80年代倒是相对简单。没房的在集体户口,有房的单独户口,只要是国家单位的职工,总不至于没地方挂落。
总而言之,房子在85年,依旧是金贵金贵的专属物,值得大家抢破头了的追逐。
“我们下午准备安排一点工作,给大家做做看,主要目的,是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的工作环境,另外,也是互相了解一下,这份工作是否合适。”杨锐很委婉的说出了考试,众人自然是心领神会。
“海淀的遗传工程实验室,要几个人?”老周突然问了一句,他家里有3个小孩,却只有两个隔出来的小间,房子问题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杨锐道:“现在只有8个编制。”
老周向两边看看,在场的已经有将近20个人了。
“我们总共邀请了4批学者过来,你们是第一批。”杨锐看出了老周的意思,立即做出了解释。
这么一说,众人的危机感就浓重的多了。
“每批两个人?”
“我们会在四批人参观结束后,再综合决定。”杨锐回答。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呢?离子通道实验室招人吗?分配房子吗?”
杨锐点头又摇头:“离子通道实验室招人,不过,房屋分配要跟着北大的政策走。”
对此,杨锐也是没办法的,不过,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声望更高,本来就比一个区属的遗传工程实验室更受欢迎。
一群人也是陷入了纠结于沉思中。
……
1000。第1000章 看印钞
“你弄到建房许可了?”第一批学者的面试还没开始呢,蔡教授就匆匆的赶了过来。
杨锐就笑,说:“是。”
“离子通道实验室没给批?”
“我哪有资格代表离子通道实验室申请啊。”
“你能弄到吗?”
想了一下,杨锐摇头道:“不太可能。”
蔡教授盯着杨锐看了片刻,道:“你是不愿意吧。”
“我自己又弄不到批文。”杨锐笑两声。
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许可证,是丁十一等人帮忙要来的,也是新成立了一个单位,建家属楼的理由很充分,给北大要建筑许可就不容易,一栋两栋的,也不可能都分给离子通道实验室,别说是杨锐或者蔡教授了,就是校长和副校长都同意,群情激荡的教职工,也会将此决定推翻的。
蔡教授叹口气,道:“咱们生物系老师的居住条件,有好几年没改善了。”
“改善的时候,您得先考虑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
“哎……有一说一,先不谈这些。”蔡教授哪里敢接杨锐的话茬,他转头看向实验室的楼,道:“怎么样,有好的吗?”
“还没面试呢,不过,您想要的,这一批可没有。”
“后一批会有?”
“看您给多大程度的支持了。”杨锐和蔡教授打着哑谜。
蔡教授沉吟一下,问:“你觉得能引谁过来?”
“就这第一批,起码有五六名知名学者的弟子吧。”杨锐笑笑:“您看上谁,我就给您勾引谁过来。”
蔡教授根本不信,且道:“房子没有的。你弄的这个海淀区的实验室怎么样,我管不上,北大的住房分配,我也管不上。”
杨锐“嘿”一声,道:“那就听天由命吧,没好处,谁来啊。”
他施施然的进了实验室,留下黑着脸的蔡教授。
实验室内,一票研究员都盯着桌子上的仪器打量。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半开放式的实验室,整体空间基本是打通的,内部用实验柜和实验桌之类的做分隔,互相之间能看到,又不会抬头就看到。
离子通道实验室内的研究员们,也在观察着新来的人。
杨锐撞了进来。
“各位,咱们节省点时间。我就不客套了。”杨锐进门就是风风火火的样子,也符合研究员一向的形象,他看向许正平,见后者点头,就道:“各位面前的,包括有一些资料,一些仪器,资料主要是遗传工程学方面的,仪器的话,用过的应该都认识,主要是显微镜,另外有检卵杯,移植器,培养皿……试剂有酒精、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
大概的说了一遍,杨锐道:“今天要求大家互相配合一下,擅长实验的,可以直接做胚胎分割,或者胚胎细胞核移植,材料在冰箱里。没有做过这两种实验的,可以和其他人配合,查询资料,完成实验,或者实验准备的步骤……”
杨锐的面试,是倾向于实验操作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培养实验操作小能手既花时间又贵,所以也就值钱一些。
不过,他也不是只要实验操作小能手,但是,没有这种技巧的学者,自然要求更高了。
守在实验桌前的学者,其实有些猜测了。
只是杨锐话说完,有人夸张的叫了出来:“要是能做胚胎细胞核移植,我自己申一个实验室不就行了。”
胚胎分割是胚胎移植的必备技术,国内目前厉害些的实验室,已经能做成了,但胚胎细胞核移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当然,这是以85年的国内实验室标准来说的。
而85年,国内的实验室才复活了不到10年而已。
杨锐不多说什么,缓缓点头,道:“能完成胚胎分割也可以。”
“不可能。”这位直接丢下了手里的东西,道:“你给我三天时间还差不多。”
“你要是愿意,可以做三天。”杨锐反呛了对方一句,又道:“这不是测试,时间随意,您觉得可以了,做三分钟也行,想做的好一点,三天也行。再者,也不要求各位做出结果来,做到哪算哪。”
杨锐说着,伸了一下手,笑道:“各位可以开始了。”
看了一下表,杨锐在本子上做了标注,又道:“大家随时可以休息,互相之间也可以讨论,只要全部过程做记录就行了。吃饭时间挂在门后面了,大家这几天时间,随时可以到食堂用餐。”
“晚上十点以后还有宵夜。”许正平补充了一句。
前有美食之诱惑,后有房子之勾引,就算是言语夸张的那位,也乖乖的回到了试验台旁边。
整整一天,都没有人宣布实验结束的。
杨锐也由着他们继续工作。
并且,自己也时不时的过来打量一番。
到了当日下午的时候,姜志军也悄然而至,一个挨一个的看。
“你看得懂?”杨锐对姜志军的细致有些不太习惯。
姜志军只是微微笑,道:“我和你看的不同。”
“哪里看的不同?”
“你看他们是一个个在做实验是吧?”
“恩。”
“我看他们是印钞啊。”
1001。第1001章 土鸡瓦狗
杨锐整日里呆在实验室里,观察着来访者的动作和状态。
姜志军也没有走,时不时的问杨锐两句,试图了解其中的内涵。
杨锐不厌其烦的解释,不过,他观察的要点,和姜志军是截然不同的。
姜志军总是着眼于谁做的更快,谁做的更准确,杨锐则是看谁的实验水平更高。
或者说,是谁的实验技术水平更高。
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等等,终究是是一种技术。
技术成熟了,其实也就不值钱了。
后世能做试管婴儿的医院要多少?能给牛做胚胎移植的就更多了,几乎正规学校培养出来的兽医,历练几年,都能给几百上千只牛当爹了。
不过,这是技术成熟以后的结果。
80年代的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技术可不成熟。
不管是要使用它,还是发展它,都需要极高的实验水平来实现。
杨锐现在寻找的,就是这样的研究员。
当然,他不指望有人的技术能强到独立完成某个项目,虽然言语夸张的那位谷强同志,号称三天时间能完成胚胎分割的实验杨锐对此是完全不信的。虽然用不了几年时间,中国的生物学家,就已经把小鼠、家兔、山羊、绵羊、猪、牛等动物全部做过了胚胎分割,小鼠、绵羊和牛还做了四分割,但那时候的技术也比现在要简单了。
就目前的条件来说,能完成牛胚胎两分割的研究员,还是极少的。
所以,杨锐主要盯着的,仍然是研究员们的表现。
到了晚上10点钟,陆续有研究员提出休息。
杨锐立即安排道:“地方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咱们北大的招待所,四个人一间房,每人都有一把钥匙。大家跟许主任登记一下就行了。另外,明天早上,实验室六点开门,早饭也是这个时间,需要继续做实验的人可以按时过来。”
“怎么就算是面试结束了?”老张年纪大了,明显有些熬不住了,也不想明早再来继续了。
杨锐道:“任何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完成的,给许主任说一声,登记一下就行了。”
“那我现在结束了,其他人不结束,怎么算?”老张追问。
“我们的评价标准,不以项目完成度来决定。”
“标准是啥?”
“项目中的表现。”
“表现怎么能算标准?”老张很是不服气。
杨锐笑而不语。
老张哼哼一声,心道,说的再多,还不就是你说了算。
然而,即使是看着杨锐的年龄,让老张和不自在,以至于很不爽,可他仍然不敢站出来挑战杨锐的权威。实验室负责人里,蛮横无理的人很多,他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哪里都逃不开实验室负责人的控制。
除非,拥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
然而,这样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想而已,老张看看身后仍然在埋头苦干的年轻人,踟蹰的坐上了学校的大巴。
“这个不行?”姜志军看杨锐的态度猜测。
“如果他明天不来的话,肯定是不行了。”杨锐对姜志军就多解释了两句,道:“看他的实验手法,并不是很正规。当然,现在的研究员,野路子的多,但就这位张研究员的年纪来说,再做训练已经有点晚了,除非他本人有比较强的意向,否则……”
杨锐耸耸肩,表达了自己的不看好。
姜志军却是莫名的叹了口气。
杨锐奇怪的看向他。
姜志军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怅然的道:“我是有点……这个话怎么说,感同身受吧。这老周的年龄和我差不多,都是最好的年纪上山下乡去了,该学的东西没学到,回过头来再学,总是比不过你们年轻人……”
杨锐有些尴尬的笑两声,道:“你要是觉得亲切,可以把这位张研究员拉进自己的公司嘛。”
“你觉得合适?”
“你一个技术服务公司,能有这样的研究员,不止是合适了。”
姜志军不满的道:“你刚刚还说不行,现在就不止是合适了,敢情不是自己的公司,就是不一样……”
杨锐不理他的埋怨,撇撇嘴道:“你们的技术服务公司,和我的实验室的标准本来就不一样。我的实验室,要的是有成长性的研究员,另外,技术成熟,可重复性高这些要求也不能少。你的技术服务公司,就关注两件事就行了,实现技术的速度快,准确率高……野路子还是学院派,都无所谓,反正,牛也不会提出诉讼。”
“我算服你了,明明是说咱们档次分明,还说的好像各取所需似的。”姜志军做出佩服拱手的样子。
“彼此彼此,你们赚钱,我得名而已。”杨锐的表情淡然。
姜志军愣了一下,再次想起杨锐是没有酬劳的在做这件事,作为一名下海多年的商人,姜志军并不赞同杨锐的做法,但是,出身于军人世家的他,却又对这种大公无私的做法,充满了佩服、向往,以及……愧疚。
“等公司赚了钱,你有用钱的地方,就来找我们好了。”姜志军也不再说股份的事了,而是换了个方向许诺。
杨锐笑笑不吭声,他的钱比姜志军自己所拥有的可多的多,或许比他未来的公司价值还要大。
姜志军只当杨锐是不相信自己,遂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不是说场面话。”
“当然,当然。”杨锐像是安抚猫一样,拍拍姜志军的肩头,又指指前面,道:“你别说,这个谷强说话浮夸了些,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
“恩?谷强?”姜志军看过去,是位三十多岁的研究员,留着一把山羊胡子,像是艺术家似的。
“厉害?”
“就实验操作来说,很厉害了,说不定真能完成胚胎分割。”杨锐微微点头。
姜志军惊讶道:“那岂不是说,有他一个,咱们就能搞胚胎移植了?”
杨锐失笑:“他做的再快,也得三两天的功夫,你做一头牛的胚胎移植就要小一周的时间,这个生意还能做。再者,他的实验水平可是不错,比在场其他人都要高不少,这样的研究员,你让他天天给你做胚胎移植,人家也要愿意做,是吧?”
姜志军明白了,又不明白,道:“那怎么办?”
“当然是开发更成熟的胚胎移植的技术。”杨锐呶呶嘴,道:“技术开发要一步步的来,他这样的研究员,就正好配合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验证,这样的作用更大,本人也会比较有成就感。”
杨锐说着,走近了一些,从而近距离的观察谷强的操作手法。
谷强却是机敏得很,或者说,他是尚有余力,一方面精准的操作显微镜等设备,一方面还能注意到杨锐的靠近,不等杨锐看的清楚,他就抬起头来,不满皱眉道:“能离远一点吗?光线都要被挡住了。”
杨锐向后看一眼,道:“不至于挡住光线吧。”
“我做实验的时候,不喜欢人看。”谷强说着低下头,眼睛对着显微镜的目镜,且道:“你要做胚胎方面的研究,找我就算是找对人了,不是我说,做科研,靠的是高精尖,不是靠人多。”
他向四周看看,道:“你现在可能还有点怀疑,等明天,我把这个实验做完,你就明白了。”
杨锐被谷强如恒星一般炙热的信心给震慑了,竟是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谷强对此表示满意,再次带着浓烈的自信,道:“你不用管其他人,别的事我不敢保证,胚胎学实验,其他人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
谷强俯身工作,并将手向后挥一挥,仿佛示意所有土鸡瓦狗,离开自己的视野。
杨锐呆呆的退后了两步。
姜志军忍不住笑了两声,看看杨锐,笑道:“我就知道,技术高的,都是有脾气的,怎么样,你要是受不了,就给我们的小公司算了。”
“没事,忍几个月,我还是没问题的。”杨锐说着,在本子上记了一笔。
姜志军则是听出了弦外之音,忙问:“你说的成熟技术,几个月就能搞出来?”
“差不多吧。”杨锐并不是很上心的样子,对他来说,更成熟简单的技术,其实更容易完成,反而是先锋期的胚胎移植技术过于复杂,脱离了他的掌控。
说不得,就要有几只实验天才来搭把手才行。
1002。第1002章 选人
谷强同志,比杨锐预想的还要更快的完成了胚胎分割的实验,站在一群人中,颇有些洋洋得意。
他也的确有得意的资本。
相比胚胎移植,胚胎分割才是80年代的新技术。
最早的胚胎移植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人在1891年率先在兔子身上试验成功,冷冻胚胎移植也早在1972年就完成了,但胚胎移植的发展就落后的多了,属于80年代方兴未艾的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
尽管谷强只是在实验室里重现该实验,但就国内的条件来说,这已经是相当厉害的水准了。
厉害到什么水准呢,国内任何一家遗传工程实验室,理论上,都不会拒绝一名熟练掌握了显微玻璃针去带分割技术的研究员的加入,即使他的态度桀骜不驯。
现在有技术的人,桀骜不驯就像是标签似的,一点都不稀罕。
在这个车间里会点技术的高级工,都敢向厂长挑衅的年代里,桀骜不驯实在是太普遍了,完全不至于令人背井离乡,到外地去找工作。
北大的蔡教授若是折节下交,诚挚邀请或许有可能,但海淀区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条件……还没有好到这种程度,杨锐的声望更是尚未达到这个地步。
杨锐在检查了谷强的实验结果以后,疑窦就浮上了心尖。
他自己是不会做胚胎分割的实验的,但他见过一个实验楼的同学和学长做过。
谷强分割出来的胚胎,显然要干净利落的多。
“干净利落”代表的是移植之后的成功率,分割的越好的胚胎,移植之后的成功率就越高,无论是对生产还是科研来说,这都是相当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