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研究员的人数稀少。
找不到工作的研究者和找不到员工的实验室,永远都不会少,而它们又是永远无法互相满足的。
蔡教授身在北大多年,资源众多,而且,他的推荐和引荐也是相当有力度的。
杨锐道了谢,笑笑道:“我想先等一下,做点基础的工作,再搞招募。”
“哦,也好,你计划做什么?”
“搞福利吧,得让人家来了看到,咱们这里的待遇是一等一的。”
“人还没招,怎么搞福利?”
“先把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搞一搞。”杨锐说着看眼蔡教授,道:“您要是不反对的话。”
蔡教授大手一挥:“我反对什么,你愿意搞福利,那是你们实验室的事。”
实验室向来都是独立的小单位,均分经费之类的行为,从来都是实验室内部的事。
不过,蔡教授很快就为自己的随意后悔了。
……
995。第995章 菜不要钱
杨锐在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院子里,建了一个食堂。
是的,一个食堂。
食堂并不稀罕。如今的企事业单位,家家都有食堂,有的企业还不止一个两个。工厂的分厂有食堂,分厂的大车间有食堂,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甚至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各市镇的街道和行政村都有自己的食堂。
当然,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规模还是小了点,完全没有必要单独建一个食堂要说北大的食堂,也是相当不错的,虽然它仍然是一个食堂,但在中国第九大菜系中,它起码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然而,杨锐还是决定单独建一个食堂。
建就建吧,学校办公室负责此事的干部,根本就没有反对的意思,三两下就给杨锐签了字,盖了章子,还好心的提醒杨锐道:“您可以和后勤商量一下,让他们选人选东西的时候,注意一点。”
说完,干部还给杨锐指了方向,说:“单主任管这个事,单于的单。”
杨锐道了谢,笑道:“不用,我就是要个批准,实验室的小食堂,就不麻烦学校了。”
干部以为杨锐不明白,连忙道:“你不找单主任,就批不下来计划,没有计划,你总不能自己掏钱买菜买面吧。”
“我找了赞助。”杨锐手动微笑。
“赞助?”
“对,赞助。”杨锐拿好了批准的文件,笑着告辞。
办公室负责的干部百思不得其解,也就没有多去想。
但过了只两天时间,所有北大的老师,都开始疯传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食堂特色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食堂对内,只收主食钱,不收菜钱。
当然,对内是指离子通道实验室内部。
或许是因为消息太令人震惊,又太令人向往,以至于仅仅一天的功夫,偌大的一个学校,几百名老师竟然全都知道了。
有不相信的。
有不屑一顾的。
有好奇的。
有羡慕的。
有蹭饭的。
接下来的第二天,各种消息更是传的神乎其神,以至于蔡教授接到了校长的电话。
不得已,蔡教授和刘院长两人,只好联袂前往离子通道实验室。
两人算好了时间,正好赶上中午12点30分的饭店。
离子通道实验室门前,却是已经聚集了一圈的教师,且以年轻者居多。
看到蔡教授了,有生物学院本系的老师,悄然的将脑袋缩了起来,外系的教师就无所谓了,还有人唯恐天下不乱的大喊:“蔡教授,人家实验室,独居小楼成一统了,一个学校的老师,还进不去门了。”
“就是说,学校的食堂,凭什么我们不能进。”
“开门开门。”有性子急的,顺势拍起了大门。
警卫室里的老严,立即站了出来。
老严依旧是一身簇新的83式警服。四边形的红色平绒领章,洗的干干净净,熨烫的平整。
最令他具有权威性的,是左边腰间的警棍和右边腰里的BP机。
年逾四十的老严,像是上面派下来检查的领导似的,虎视四周,声音不大,却盖过了人群中最尖锐的声音,喊道:“都吵啥?来劲了不是?杨主任刚才都说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食堂,接待能力有限……”
他像是背过似的,稍微卡了一下壳,又紧接着道:“我们接待能力有限,但是竭诚为学校老师服务,想入内用餐的老师,请排好队,里面有一个桌子,这边就多进一组人。但是,非本实验室的老师,不享受实验室的补贴政策,请自带饭票和现金入内。”
“一个学校的,凭什么我们要掏钱,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就不用掏钱?”门口的老师,看着蔡教授来了,也全都精神了起来。
哪怕是问过的问题,也要再问一遍。
老严也看到了蔡教授和刘院长,他认识两人,于是面对问过的问题,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明,道:“因为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食堂,是其他企业赞助的,指明用于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福利支出。”
“蔡教授,您说这像话吗?”
有人当场就吼了起来。
蔡教授轻轻的咳嗽一声,道:“我先了解一下情况,你们稍安勿躁。”
说完,蔡教授向老严道:“我和刘院长进去可以吧。”
老严点点头,道:“两位领导当然能进来,不过,现在可能没位置了。”
说着话的功夫,老严就将门给打开了一条缝,并且手握警棍,看着人群。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即使是刚才鼓噪的最厉害的,也不说将老严推开,闯进去的。
蔡教授和刘院长侧身进入离子通道实验室。
穿过离门不远的接待厅,实验室的小院就一览无遗了。
这里是蔡教授极熟悉的,他快步走下石阶,向两边一看,就发现了新做的一个石门。
石门的一头是院子,另一头露出半截花园,花园的上空还冒着烟。
“过去看看。”蔡教授虚指了一下,自己先去了。
刘院长连忙跟上,没走几步,就看到了石门后的热闹景象。
只见石门后的花园,此时已经变成了露天食堂,几套桌椅摆在那里,侧面就是一排的大锅,正热腾腾的冒着气。
桌椅都是很简单的式样,此刻却是都坐满了人,一个个面前放满了菜肴,吃的满嘴流油。
而在桌椅的另一边,则用粗布围着,尚有工人在铺地的样子。
“蔡教授,你怎么过来了。”杨锐也在院子里坐着,经人提醒,连忙过来招呼蔡教授和刘院长。
“不过来不行啊,外面都要闹翻天了,你听到没有?”蔡教授向后指了一下。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面积并不大,虽然隔着两栋小建筑,但门口的音浪依旧是声声入耳。
杨锐表现的很无所谓,道:“就十几个人而已,也是今天才聚过来的,想着马上就走了。”
要不是蔡教授来了,外面的人也不会如此精神旺盛。
蔡教授听出了他的意思,嘴角抽动两下,道:“校长亲自打了电话,要我了解情况。”
“得,那您就了解吧,我知无不言。”杨锐呵呵笑两声。
蔡教授皱眉道:“你弄的这个食堂,吃饭不要钱?”
“那哪行啊,饭肯定要钱的。”杨锐又笑。
“菜不要钱?”刘院长补充提问了一句。
杨锐点头:“这个没错。”
蔡教授于是缓缓的走到了盛饭的一排大锅前,掀开第一个盖子,瞅了一眼,道:“这是鱼香肉丝?”
“没错,咱们学校的老师,五湖四海哪里的都有,川菜吃的惯。”
“鱼香肉丝算菜?”蔡教授用大锅里的勺子搅和了一下,发现了为数众多的肉丝,眼角不由的抽搐两下。
杨锐微笑:“看您说的,当然算菜了。”
蔡教授问:“菜不要钱?”
“不要。”
“鱼香肉丝也就不要钱了?”蔡教授三段论的验证,严丝合缝。
杨锐确定的道:“不要钱。”
蔡教授又翻开了第二口锅的盖子,只见里面是一锅炒土豆丝,问:“要钱吗?”
“不要,菜不要钱。”
蔡教授将锅盖放回去,又打开了第三口锅,香气扑鼻。
“紫菜鸡蛋汤。算菜。”杨锐不等问,就回答了。
蔡教授点点头,又将第四口锅的盖子打开了。
浓烈的香气喷涌而来。
小半锅的红烧肉,油滋滋,油汪汪,油亮油亮的展露在蔡教授眼前。
“红烧肉?”蔡教授问。
“红烧肉。”杨锐回答。
蔡教授的鼻子抽动两下,问:“这个算菜算肉?”
“算菜。”
“红烧肉也算菜?”
“当然。肉菜也是菜。”杨锐一副你别歧视红烧肉的表情。
蔡教授的眼角再次抽搐起来:“吃红烧肉,也不要钱?”
“当然。”杨锐理所当然。
蔡教授微微转动脑袋,只见跟前的桌子上,不光有红烧肉,还有切开的卤肘子块,油炸的带鱼,闪着亮光的闷鸡肉……
甭管是为人师表的许正平教授,还是正在读书的年轻科研狗,一个个都将头埋在碗里,吃的呼噜呼噜。
996。第996章 要考试
许正平等人的工资,自然是不少的,不算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奖金,许正平一个月也有快100元的收入了。
年轻些的讲师和助研会少一些,但也少不了多少,总有个五六十块的样子。
即使是单职工家庭,这样的工资标准,也是妥妥的脱了贫,解决了温饱问题了。
粮站的白面,现在只要1毛7分钱,有整有零,买三斤5毛1分,尾数也甭想抹掉。
月收入60元的家庭,开支全部用来买面的话,能买353斤,足够10口人的嚼谷了当然,买粮还需要粮票,得有10口人的家庭,才能买得走两三百斤的粮。
而在填饱肚子之余,正常人家过日子,总少不了油盐酱醋茶,也要攒钱买衣服,付学费,少不得交点水电暖的钱。
但不管怎么算,到了85年,中国人已经脱离了饥饿的困扰了。
就是吃肉,也不至于说吃不起。
七八毛钱一斤猪肉而已,有点节日喜庆的时候,割上个一斤半斤的,实属平常,一家人一个月吃上五斤肉,在城镇职工家庭,并不稀罕。
若是能搞到多余的肉票,或者能买到不要肉票的肉,一些人家吃个十斤八斤肉的,也不会特别心疼。
唯一需要重视的问题,反而是能不能买到好肉,能不能买到肥肉。
肥肉可以用来熬油,而用猪油炒菜的话,不仅好吃,还省下了买植物油的钱。
总的来说,普通人家过日子,紧巴巴说不上,还是要精打细算的。
像是敞开了肚皮吃红烧肉这种事,过年都不一定行。
如今的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可都是大肚汉,要是敞开了吃肉,一人一顿弄个三五斤下肚,一点都不稀奇。
要问一口气吃了五斤红烧肉是什么感觉?大概是吃到三斤的时候,会觉得浇了肉汤的米饭更好吃吧。但还是得红烧肉配着,有红烧肉不吃,傻了吗?
蔡教授看杨锐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一样。
这实在是有些超出他的理解范围了。
饭要钱菜不要钱,学校食堂其实也执行过类似的政策,但学校食堂提供的是什么菜?大白菜油菜和土豆丝是最常见的,豆腐都是难得的荤腥。
而且,大锅饭的年代早就过去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打破大锅饭,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这股逆流,实在是令人费解。
这得花多少钱?
也怪不得有年轻老师在门口嚷嚷了。年轻教师多是吃食堂的,比起自家做饭,食堂又要贵一点。自己在食堂里花两毛钱吃的是满嘴大白菜帮子,别人一毛钱不花,吃的是红烧肉,怎么想怎么不舒服吧。
“饭是怎么收钱的?”蔡教授走到了卖主食的桌子前。
新请来的食堂师傅看起来非常憨厚,主要是胖乎乎的,双下巴很老实的样子。
胖师傅面前的主食都用竹篓扣着,看人过来了,才掀开,道:“馒头一毛,一份米饭一毛五,今天没做面。”
北方不产米,所以米饭都贵,来自南方的老师和学生往往需要和周围人换点米票,但并不好换,因为大家手里都少,而不用粮票的话,大米就更贵一些了。
“馒头和学校食堂的一个价?”蔡教授闲问了一句。
胖师傅呵呵的笑说:“就是食堂的馒头,今天蒸不及了。”
蔡教授恍然,主食是一个价,自然可以从食堂拿了,之后再结算。别人自然做不到此点,但杨锐要想做的话,校内后勤的干部肯定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前任副校长倒台还没一年呢,往事历历在目,没谁会为了这些小事招惹杨锐。
然而,杨锐做的并不是小事。
蔡教授叹口气,道:“你这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啊。”
杨锐连忙道:“您可别给我扣帽子,我们主食收费的,就菜不算钱。”
“你……”蔡教授还就是一句话呛住了,别说,大锅饭的年代,主食也是不要钱的,要说那时候也没什么菜,就是萝卜白菜土豆换着来,要是主食收钱,那也不算大锅饭了,谁家院子里种不出一把子菜啊,缺的是粮和油,没有油的菜,怎么吃都不香,而填饱肚子是全要靠主食的,否则,就清水菜汤的,是要饿死人的。”
杨锐看他脸色变了,也不敢再逗,低声道:“蔡教授,我是向你汇报过的,你自己说的,我们实验室内部的福利,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
“谁知道你搞这么大的排场。”蔡教授嘟囔了一句,道:“杨锐,养兵最费钱的,就是人吃马嚼。武器装备就像是咱们实验室的仪器,你买来了,它就放在这里了,不多花你的钱,养人可不一样,几十号人,天天都吃红烧肉,这多少钱?”
“每人每天一斤肉算的话,一人一个月也就多开支30块钱,实验室全部算下来,一个月1000块。”
“每人每天一斤肉?”蔡教授“呵”的笑了出来,道:“你当人人都和我这个老头子一样?”
杨锐也“呵”的一笑,道:“您天天在外面吃酒席,肚子里油水足,所以才吃不动肉,咱们这些个实验员,你敞开了让他吃,吃一个月,他也该吃腻了吧。”
蔡教授冷着脸没说话。
刘院长好奇的问:“吃腻了怎么办?”
“换别的了,像是明天,我就计划着让弄点鳗鱼,您说,比我大胳膊还粗的鳗鱼,一斤才卖一块钱多点,像话吗?”杨锐又换做愤愤不平的语气了。
刘院长立即被带歪了,问:“一块多的鱼肉,是贵了点。”
“不是贵,是便宜了。”杨锐道:“鳗鱼营养价值多高啊,而且,现在全是海里捕捞上来的,以后想吃都吃不到呢。”
“海鱼不稀罕的。”刘院长摇头。
蔡教授重重咳嗽两声,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杨锐也清清嗓子,转头给拿了一瓶北冰洋,打开了递给蔡教授,道:“您消消气,喝口水,不是我想放卫星,我就是想挖几个人。”
“哦?怎么说?”蔡教授稍微来了点精神,挖人是好事啊。凡是做领导的,第一喜欢的就是水灵灵的大姑娘,第二喜欢的,就是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糙汉子。
水灵灵的大姑娘是领导不断向上爬的动力,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糙汉子就是柴油了,要领导自己向上爬多累啊,但手底下要是有一群糙汉子顶着,往上走就舒服了。
为什么要糙汉子,因为糙汉子的家庭生活简单,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
为什么是胡子拉碴的糙汉子,因为胡子拉碴说明年纪大,年纪大的糙汉子才有经验,才能托得住,顶的高。相比之下,小鲜肉既有可能勾搭走水灵灵的大姑娘,干活还不够熟练和卖力,实在是最差的选择。
虽说糙汉子有可能就是小鲜肉成长起来的,但领导哪里有耐心慢慢培养,挖人从来都是最好的选择。
连乡镇企业家都是喜欢挖人的,研究机构自然更喜欢了,培养一名合格的研究员要花多少钱?挖过来可是不用培养和训练的费用的。
大学现在是非常缺乏人才的,恢复高考才几年时间,北大甚至有专业找不出合规的教师,以至于原本就忙于研究的教授,不得不每周代10节20节的课在全球化的科研竞争的背景下,中国学者想要获胜的障碍实在太多。
杨锐也是为招人而操碎了心。
他要搞的遗传工程实验室不同于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或者华锐实验室。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背靠北大,福利待遇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名声好,又有发展前途,不管是他从哪里看中的小牛,都有很大的机会挖过来。
华锐实验室固然是没什么名气,但架不住硬件条件好,港资背景也算是加分项,杨锐再开出足够高的薪水和福利,也能挖到合适的人。
遗传工程实验室就属于两不靠了,论福利待遇,它要按照国家编制和要求来做,论名气背景,刚建的区级实验室,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杨锐因此只能独辟蹊径。
喘了口气,杨锐道:“搂草打兔子,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放,我现在不光遗传工程实验室招人,离子通道实验室也招人,甭管是谁,包括咱们学校的,能达到我的要求,就能进来,享受咱们的开放性食堂。”
“开放性食堂啊……”蔡教授沉吟片刻,道:“你的要求是啥?”
照他想来,如果能有合理的门槛,其他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杨锐也就是这个意思,直接道:“如果发表过CNS级的论文,直接算过,如果没有的话……我弄了两份卷子。”
“考试?”
“考试。”
“那要是有学校教授想过来……”
“也考试。”杨锐毫不犹豫的回答。
蔡教授突然觉得有些好笑,他敢肯定,就杨锐弄的这个食堂,就能勾引不少人来试试,不过,要是某位教授考试不过,甚至成绩不佳,那就有意思了。
笑容尚未敛去,蔡教授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皱眉道:“你离子通道实验室要招人,你有编制吗?”
“这不是正准备向您汇报,要几个编制嘛。”杨锐笑容满面,随手拿起一瓶北冰洋汽水,再次双手奉上。
997。第997章 尊贵的权柄
杨锐要招人的消息,像是放了气的飞艇似的,一天之内,就飘遍了北@京城。
第二天,杨锐就接到了来自武@汉的电话,是以前开会时认识的学者询问此事。
自这个电话之后,绵绵不断的长途电话就没停过。
现在打个电话可不容易,要等不说,费用还贵。
但就是这样,离子通道实验室里的电话,依旧是孜孜不倦的,一个接一个的打进来。
杨锐深切的怀疑,是否除了自己以外,所有人都有只隐形的手机,然后时时刻刻的刷着朋友圈,并且po上了美食图。
当然,单纯的福利并不是吸引外地学者的主要因素。
长途电话里,更多询问的,还是京城的编制、户口以及工作单位,免不了,还有人问到杨锐研究项目和经费的问题。
杨锐虽然不愿意,依旧乖乖的守着电话机,回答各种重复或雷同的问题。
没办法,现在想挖几名科研狗是很随便的事,但想挖小牛,挖大牛就不容易了。
大牛不用说,那都是各个单位里的香饽饽,如果不是杨锐的声望正隆,询问或者试探的电话都接不到。小牛同样不容易,能称得上小牛的,怎么说都得三十岁了,再年轻的,还属于发育未完全的牛犊,或许能比普通的科研汪强一点,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此等水准的科研汪,杨锐在北大里一抓一大把。
所以,为了得到来自外部的资源以供剥削,杨锐花费了半天时间在电话上。
之后,杨锐就以开始研究为名,不再接听电话了。
消息已经传递了出去,愿意来的人,想来也能打探到消息了。再者,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电话依旧是能接通的,只是杨锐不愿意再接听了而已。
面试时间也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递了出去。
其中,既有杨锐的关系,也有蔡教授等人的关系。
学术界招人就是这样子,很少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广告,因为圈子很小,尤其是所谓的大牛,基本就是有名有姓的,虽然也有距离主流学术界较远的,但要是按顺序列一张表,鲜少有遗漏的。
当然,小牛的人数就多了,不过,小牛基本都能交汇到某个学者的旗下,纯野生的小牛是不存在的,比如杨锐,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蔡教授的一系,而蔡教授的帮助,也确实是杨锐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的关键因素。
而今,杨锐弄起来的食堂,新添的编制,也都是有蔡教授的鼎力支持才能做到。
相比之下,同校的普通教授想要相同的条件,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这种支持,在口口相传的招聘流言中,也具有很大的力量。
学术派系是学术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有,苏联有,西欧有,东欧有,美国同样有。
学术派系不仅提供学习的资源,同样提供就业的资源和发展的资源。且不论灰色或黑色的做法,科研能力相同的两名学者,一名是雅加达大学出身的博士生,一名是哈佛大学的某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博士生,他们收到的offer一定是不同档次的。
就是杨锐,当日如果加入了富教授的研究小组,而非唐教授的实验室,那他现在弄不好还在为拥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而奋斗呢。
相应的,包括唐集中在内的蔡教授一系,有了杨锐的加入以后,不仅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学校生物系的第一大派系,而且成为了北大最具竞争力的派系,乃至于国内最具有竞争力的派系,这种力量,既能保障个人的发展,也能争取更多的资源。
而派系内的成员的感受,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单位氛围好了……
不过,与普通的学术界招人不同的是,媒体界此时也在无意中的为杨锐做广告。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即将公布。
杨锐作为热门人选,自然要被社会媒体大书特书。
毕竟,他是国内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人,又刚刚经过了律博定事件。
虽然比起律博定后期的新闻热度,是降低了许多,但对学术界来说,仍然属于炙手可热。
周一。
考试日。
杨锐站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门口,态度亲切而礼貌。
能来离子通道实验室的,都是提前电话沟通过的,当然,主要还是大牛们的弟子们居多,对于大部分的学者来说,北大自然是极好的单位,而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除了杨锐的年纪稍微有些令人不自在,其他堪称完美。
参观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学者们,更是加深了此印象。
总价值超过两百万美元的设备,在北丶京城里亦是第一流的,若是论高精尖的设备的话,离子通道实验室更是可以说是顶级的,因为大部分设备都是新购进的,无论是精度还是功能,都是极好的。
参观过了实验室,杨锐再将众人带到小院,笑道:“这里就是我们的食堂了,离子通道实验室刚刚实行新制度,自建食堂从而更灵活的满足研究员的需求,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我们的食堂地址,目前还比较简陋,之后会逐渐完善的。”
“吃饭不要钱的食堂?”显然有人听过这个名声。
杨锐笑笑,道:“怎么能吃饭不要钱。吃饭是要钱的,只有菜不要钱。”
“肉菜也不要钱?”
杨锐微笑:“有什么菜,大家尝试一下就知道了,当然,今天就不会收大家的饭钱了,尽管吃。”
他说完,许正平就走上前来,招呼道:“大家请入内用餐。不要客气。”
一行应聘者大约二十几人,刚好填满了院落,而离子通道实验室现有的研究员,就只能等他们离开再吃饭了。
众人排着队,一个挨一个的打饭。
大师傅将锅盖打开,方便大家选择。
红烧肉、东坡肘子、回锅肉、糖醋鲤鱼、土豆牛腩……
知识分子们排列的整整齐齐的队伍,在香味的刺激下,突然有些混乱了。
大家都是一大早跑过来的,弄到现在,也是饿了,油汪汪的食堂菜摆在面前,竟是令人充满了食欲。
胖乎乎的大师傅戴着口罩,眉眼全是笑,直接将大勺子交给面前的人,道:“看中啥就舀啥,别一次弄太多,吃完再舀。”
对面的人握着三个大拇指粗的勺柄,有点不太习惯。
食堂大勺是多么尊贵的权柄啊,竟然就这样交到了自己手里?
998。第998章 我的实验室
“杨锐挺下血本的啊。”两名研究员舀了满满的一盆红烧肉,回到了座位上。
“肉是挺多的,你说京城就是好,买肉都比我们方便。”同桌的学者来自五湖四海,但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倒是颇为融洽。
“老张你不就是做畜牧的,还买什么肉?”先说话的拿出随身带的勺子,在搪瓷缸子里一阵搅和,米饭、油和红烧肉就混到了一起,看起来油汪汪的,令人馋的不行。
对面的老张看到了,先是猛喂了自己几块回锅肉,解了馋虫,才含混不清的道:“你还是搞育种的呢,牧场里有你的种吗?”
一句话笑喷两桌子人。
搞育种的这位苦笑不得,用筷子点点老张,道:“好么,咱们这么多年的老交情,你是想了一年想出埋汰我的法子吗?”
“谁稀罕埋汰你了。”老张哼哼了两声,又是叹了口气,道:“我是听你说肉啊肉的,心里不高兴。”
搞育种的研究员看着他大块吃肉,哭笑不得的道:“好家伙,你吃肉吃的这么凶,怪我说肉了?”
“老周,你不知道情况。”旁边桌子的人,隔着走道捅捅搞育种的研究员,道:“老张做的项目……”
他用手做了一个刀斩的动作。
老周一惊,对口型道:“下马了?”
这边的研究员轻轻点头。
老张不乐意了,道:“你俩当我眼瞎啊。”
“嘿,这不是老周提的嘛。”
老周忙打岔,道:“老张,啥情况,你也不找我们唠叨唠叨?”
“唠叨啥啊,上面收紧经费,下面就要找倒霉蛋,我就是喽。不管项目被砍了,牛都被砍光了。”老张唏嘘两声,道:“地委都分到了牛肉,我也算是给人民做出了贡献。”
老周心下一阵发凉。
做畜牧业的,做了一辈子品种改良,最终得到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几头种牛罢了。
然而,项目一旦下马,种牛的意义就不存在了,除了宰杀,也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要说项目下马,全国各行各业的项目都在下马,军工都不例外,但是,有的项目下马了,过几年再重新立项,仍然能继续做起来,畜牧业就不一样了,几年的时间,都不够小牛犊长大,繁育更是无从谈起。
不止老周搞育种的清楚这种事,在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