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谷强分割出来的胚胎,显然要干净利落的多。
  “干净利落”代表的是移植之后的成功率,分割的越好的胚胎,移植之后的成功率就越高,无论是对生产还是科研来说,这都是相当重要的。
  要说谷强身为有经验的研究员,本该就比实验室的学生强,但是,考虑到前后30年的科技差距,谷强的实验难度明显要高的多。
  这意味着,他是真的掌握了此项技术的。
  杨锐没有掩饰自己的怀疑,他先是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旋即道:“谷研究员,你是为什么想到我的实验室来?”
  谷强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散开,随口道:“你搞的这个实验室,不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吗?怎么,怕我老谷吃的太多,浪费嚼谷?”
  “怎么会,花钱我是不怕的,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虽然是新建,经费却是不缺的。不过,我还是有些担心小庙大神,有别的麻烦。”杨锐说的不能算客气,有脾气的研究员,说不定借此就甩挑子走人了。
  谷强并没有走,脸上是不咸不淡的笑容,道:“你们京城的实验室有什么怕的。”
  姜志军此时也意识到了问题,他是一点即透的人,向两边看一看,就笑道:“我看这样,咱们先吃饭,等饭后,再公布结果……”
  说话间,他吆喝着众人离开实验室。
  穿过小食堂的石门,姜志军顺手就将谷强拉了过来,笑道:“谷研究员,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姜志军,目前在南方做一些小生意。”
  谷强早就看到姜志军一直和杨锐站在一起,也就打了个招呼:“姜老板。”
  “老板没有用,现在是新时代了,最有价值的是技术。”姜志军不着痕迹的捧了谷强一把,又道:“谷研究员以前在哪里高就?”
  “山大。”
  “哦……好学校。谷研究员是毕业以后留校的?”姜志军这么问,是因为以前留校的学生极多,而以谷强的年纪来说,留校的概率是不小的。
  谷强果然点头,道:“是,本科毕业就留校了,转眼间就是十多年过去了。”
  “厉害。”姜志军再恭维一句,道:“谷研究员在山大读的本科,又留校十年,按说是对山大很有感情的,出了什么事,要远赴他乡?”
  谷强脸色一变,道:“姜老板岂不闻,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京城的科研条件更好,有机会,我肯定愿意来。”
  姜志军看向杨锐。
  杨锐微微摇头。国内现在最缺的科研人员,就是实验操作人员,因为实验操作人员的训练是需要仪器设备和耗材的,相比之下,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者就太多了,物以稀为贵之下,谷强不仅是早就能来京城了,而且能要求更好的条件,完全不必瞅着普通的科研员的职位去。
  就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里面,如果不算尚未成熟的小牛们的潜力问题,仅就现有能力排序,谷强也是要名列前茅的。这样的水准,多的不说,要一个副主任的头衔,再要一笔经费,独立带一个实验小组,都是没问题的。若是运气好的话,独立运作一个项目组也是能做的。
  杨锐当年以学生的身份,在唐集中教授的实验室里都能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小组,谷强就算是跨界,也远比他当年表现出的能力强了。
  所以,这其中是一定有问题的。
  姜志军心领神会,转头语气硬了一些,道:“谷研究员,海淀遗传工程实验室,也是国家承认的实验室,海淀区给了编制,也给了经费和政策。你如果要来,免不了是要有政审关要过的。”
  谷强脸色泛红,道:“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你有什么该说的话,最好提前说清楚,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更不要浪费我们的名额。”姜志军最后一句话,就说的比较严厉了。
  谷强抬了抬下巴,瞥向杨锐,问:“杨主任,你也是这个意思?”
  “生物学研究,团队合作必不可少。所以,说清楚是比较好。”杨锐也是表明了态度,并且拿定主意,谷强要是有什么学术不端的问题,技术再好也得pass掉。
  国内的学术界,学术不端的情况很严重,尤其是80年代,更是堪称猖狂。数据造假、过度引用都算不得什么,直接抄袭论文的都大有人在。
  尤其是在没有电脑网络和搜索引擎的情况下,许多学者都是抓一篇生僻的论文,改一改就发表了。
  至于捏造数据,剽窃观点,抢先发表,侵吞学术成果之类的事就更多了。要说中国的学术不端,比起国外,不见得会更多,但却是更低级,反而更引人愤怒。
  就80年代的学术环境来说,中国原本就处于劣势,若是团队中再有人出现学术不端的黑历史,那就更糟糕了。
  学术官司很多,能打赢的却不多,大部分情况都是扯皮,而且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比如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发明权之争,其后果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数学界,通通采用了莱布尼茨新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记号体系,而英国的数学界,则毫不犹豫的沿用了牛顿的点记法……
  “克隆”是一定会发生学术竞争的,学术官司则不一定,但是,如果因为团队成员的黑历史,而将杨锐扯入这个旋涡,杨锐很难想象,会有多少白皮肤的学者,会支持黄皮肤的中国学术团队。
  一棒子打死大约是许多人所期望的。
  正因为如此,杨锐的表情也是愈发的严肃,盯着谷强的眼睛,等他回答。
  谷强被看的很不自在,脸色更红,许久才道:“有*之*……”
  “啥?”杨锐和姜志军都没听清楚。
  “有夫之妇。”谷强的声音大了一点。
  杨锐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姜志军看谷强的眼神已经变了,惊道:“搞破鞋啊,你小子行啊!”
  “不是……你怎么说话呢。”谷强站了起来,道:“你们不愿意就算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你这话不是第一次说了吧。”姜志军嘿嘿的笑两声。
  谷强头拧过去,坚强了三秒钟,转过来问杨锐道:“你就说吧,要是不要?”
  姜志军却是拦住杨锐,道:“等等……你得先说对方是谁。”
  “你知道这个干嘛?”
  “我觉得吧,对方要是一般人,你不至于丧家犬似的跑了。”姜志军在社会上打滚多年,目光如炬。
  谷强就眼神闪躲起来:“谁是丧家犬……”
  “说吧,你不说,我拐着弯问几个人,也能知道。”
  “*长。”谷强的声音又低了。
  “大声点。”姜志军凑近了些。
  杨锐亦是好奇的看向谷强同志。
  谷强嘴角动来动去,犹豫了半天,道:“校长。”
  杨锐和姜志军对视三秒钟,想忍住笑,怎么都忍不住。
  姜志军更是发出哼哧哼哧的声音,边笑边道:“山大的校长,起码得过六十了吧。”
  谷强知道他笑什么,面色不改的道:“他是解放后再找的,老夫少妻。”
  姜志军做恍然状,笑声中的暧昧成分就更多了。
  
1003。第1003章 马前卒
  
  姜志军听了谷强的桃色故事以后,尽情的嘲笑他。
  谷强的桀骜不驯也看不见了,就像是被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似的这样的形容有点不够准确,因为谷强并不怕姜志军,他的故事在北大是个新鲜,在山大则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了,否则,他也不至于惶惶然的要找份新工作。
  真正抽打着谷强的是生活。
  他本人是有家有室的人,消息泄露出来以后,他就算是有家难回了,女方同样没什么积蓄和经济来源,因此,谷强迫切的需要钱来重建生活。
  当然,若是可能的话,他也不希望自己的故事广为人知。
  比起老派人,谷强更愿意在杨锐手底下干活,因此,他默默的让姜志军嘲笑够了,问:“该知道的,你都知道了,你要不要用我?”
  “要是没有其他问题的话,你过两天就可以来上班了。”杨锐顿了一下,问:“我要是派人去调你的档案,会不会被挡?”
  体制内调职,档案是必须跟着人走的,而且,提档和入档都有严格的规定。身为领导的权力之一,既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入档,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提档。
  通常来说,调职最大的障碍在于入档,也就是调入单位的领导同意,毕竟,编制是很有价值的,有人离职就有人入职,对离职单位的领导来说,走掉小猫两三只,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提档同样也可以是障碍,如果该人所在的单位领导拒绝对方领走档案,入职就可能变的遥遥无期,最终黄掉也有可能。
  谷强显然也担心过这个问题,脸色变了两下,缓缓道:“他巴不得我离开,我要是不走,他脸上也不好看。”
  姜志军嘿嘿的笑了起来。
  三天后。
  第二批面试的人员,也陆陆续续的抵达了京城。
  这一次,许正平接待的就很熟练了,大部分的实验室副主任,最终都会被历练成接待小能手,因为来实验室参观的不止有应聘者,还会有访问学者和参观的领导,接待的多了,职业发展的方向也就确定了。
  总有一些人是喜欢做科研的,总有一些人是喜欢场面式的生活的。许正平做了这么多年的副教授,对于学术本身的兴趣其实已经很小了。
  正常人类的大脑都是如此运作的,你做了一件事,你得到了回报,你的大脑就会给你正反馈,激励你继续做下去,进而让你自己追求这项工作。相反,如果你做了一件事,一点回报都没有得到,甚至受到了损失,你的大脑就会给你负反馈,让你不至于总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人类的进化机制如此,也就决定了终身备胎制是反丶人类的,除非你时不时的给他点甜头……
  许正平从科研中收获的正反馈不多,但在就任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副主任以后,许正平收获的却不少,反而是越做越顺。
  不过,相比第一批面试的人员,第二批的人员水准就远远不足了,尤其是对比谷强他暂时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帮忙,实验水平是一望可知的。
  许正平对此有些不好意思,反而是杨锐安慰他道:“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有谷强那种……性格的,对吧。”
  他总算是没有顺口将谷强同志的风流韵事给洒出来。
  许正平也算是见识了谷强的性格,点头道:“他这样的人,也确实是少见了些。”
  “可不是,相当少见。”杨锐和许正平说的是两件事。
  “接下来怎么办?前面招待了三四十人了,你就选了谷强一个。”许正平对于成本还是颇为敏感的。
  杨锐耸耸肩,道:“不着急,前面两批,除了谷强,都是马前卒而已。”
  “恩?”
  “假如有大人物要来,总不能就这么来吧。”杨锐笑笑,道:“我可是打了不少电话,蔡教授的邀约信也发了十几分了,这些人,可都没来呢。”
  许正平也听说了蔡教授遍洒英雄帖的事,却是有些不自信的道:“就一个新建的实验室,人家愿意来吗?”
  “新建实验室有新建实验室的好处,再说了,只要是在北丶京城,有经费,不就行了?”杨锐说完,又道:“这两天得好好准备一下,之后再来参观的,估计就不会是一批一批的了。”
  “好。”许正平一口答应下来,紧接着又问:“用什么标准?另外,咱们离子通道实验室,也进人吗?”
  “有合适的,对方又愿意的话,就进。”杨锐回答了一句,继而道:“你就按副厅级到副处级的标准来安排。”
  现在的政府档次都是用行政档次来标注的,也是许正平等人习惯的方式。
  许正平啧啧两声,道:“这可要花不少钱。”
  “没办法,你给刘院长说一声,他应该也同意的。”
  “用的是咱们自己的经费,他不同意也得同意。”许正平一点都不觉得科研经费用来做招待有什么问题。事实上也是没问题的,国内目前实行的是项目制的科研经费拨付办法,凡是工资以外的部分,都涵盖到了科研经费里面,其中既包括垃圾清运费,也包括建实验室建福利住宅的基础建设费,同样包括购买仪器做实验的正常开支,迎来送往或者请客吃饭的公关费用也不例外。
  简而言之,科研领域打破平均制和大锅饭的方式,就是将所有支出都与科研成果挂钩了,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科研人员过上了三十年之久的贫富悬殊的生活成果突出的研究所,不仅有超额的奖金和福利,还能分到房子坐大办公室,出入公车,乃至于有官方雇佣的保姆协助起居。而成果弱小的研究所就惨了,不仅拿不到额外的福利,就连工资都有可能发不全。
  因为任何研究机构的运作都是有成本的,包括走廊里的电费和公共厕所里水费,总是得有人来出钱,申请不到足额经费的研究所,就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以至于拖欠工资的情况都出现了。
  离子通道实验室在这样的科研制度下,自然是受益者。
  独立实验室的好处就在于科研成果的独立,以及科研经费的独立,除了要按规矩向学校和院系,缴纳一定比例的抽成,剩下的经费,基本是杨锐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上级部门只是时候检查而已。
  招待前来参观实验室的学者,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支出了,全国各级部门有一个算一个,没有哪家不列支此项支出的。
  许正平照此去办了,杨锐也是返回实验室,开始整理资料,设计实验。
  胚胎移植技术已经不是新鲜技术了,但在科学领域,任何技术都有进步的空间,任何技术,都能玩出花来。
  ……
  ……
  今天双更。码字间隙,玩了一个游戏《龙武2》,竟然爆了把大宝剑,还说过两天给我寄过来,也是醉了,现在网游都这么会玩了?我发车有人上吗?
  ……
  ……
  
1004。第1004章 作花
  
  杨锐赶早来到实验室,吃了份小食堂做的素包子,又喝了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就来到了自己的实验桌前,开始检视设备。
  显微镜、手术刀、培养箱、灭活血清、琼脂包等等,都已经安放妥当了。
  杨锐每一样工具都检查了一遍,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不错,新装备都没问题,安的挺好。”杨锐赞了一句。
  他的试验台上以前是没有这些设备的,但身为实验室负责人的好处就是,只要实验室有设备,他就有优先使用的权利,而且可以放在自己的桌子上用。即使实验室没有相关设备,他也能优先采购,优先装备。
  负责此事的科研汪王镭松了一口气,转而得意的笑道:“我都是按照最高标准要求的,他们的说明书上,误差是1毫米到3毫米的,我就要求他们给调教成1毫米,几个人弄了个透夜,后面还派了个老师傅来,才能弄好。”
  “他们愿意?”杨锐也注意到了误差,颇为满意。
  “我说了,他们不能按这个标准做出来,我们没法用,只能买国外的仪器了,不是不支持国产。他们没办法,好像还是个处长亲自带队的。”
  “还算是有点机灵。”杨锐笑了笑。
  85年还没有服务周到的科学设备公司,不过,国营的设备厂还是颇为积极的。自负盈亏的时代已经来临,不愁销售的轻工业厂商还用不着操心服务,面向企业和机构的工厂却是已经感受到了改革的东风,为了不被吹的七零八落,只能想尽办法的将以前擅长的工作进行到底,比如说,投实验室负责人之所好。
  现如今,给甲方送礼和请酒已是普遍的风气,杨锐就见过不少醉醺醺的实验室主任。
  他本人对于被人请吃饭的兴趣不大,相应的,他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高,国营厂商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安排,技术处长到离子通道实验室报道,销售处长去后勤处报道的模式,在多个国产仪器厂商都有出现。
  能够出世界级成果的实验室,还愿意用国货的,实在稀罕,尽管杨锐用的也不多,各家仪器厂商亦很珍惜,都是尽可能的将一等品送过来。
  半手工打造的国产仪器,若是认真去做的话,勉强还是能担负重任的。
  不过,试剂就很不受人待见了。
  苏先凯等王镭离开了,就走过来,小声道:“杨主任,要我说,国产的仪器要说能用也能用,但试剂,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咱们现在应该是不缺经费吧。”
  “做科研的,有不缺经费的时候?”杨锐开了句玩笑。
  苏先凯一愣,忙问:“经费出问题了?”
  “和以前一样。”杨锐随口来了一句,再看苏先凯凝重的表情,就给加了一句:“能省则省嘛,这才吃了几天白面,就喝不得玉米糊了?”
  苏先凯苦笑:“我不怕喝玉米糊,我是怕做实验的时候出问题。杨主任,真不是我歧视咱们国产的试剂,你说他们做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分析纯的试剂还没有老外化学纯的干净,同一批的试剂,做同一个实验,竟然不能重现……我草!”
  苏先凯说着说着就骂了起来。
  实验重现是很重要的步骤,不能重现的实验,不仅容易陷入造假旋涡中,也令科研人本身无所适从,因为你不能重现该实验,就不能继续该实验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了,除非是验证类型的实验,但验证类型的实验不能重现,又如何说明自己验证了呢。
  不纯的化学试剂,造成的首要问题,就在于你不知道起作用的是自己使用的试剂,还是试剂中的杂质。
  这就好像催化剂的故事,你知道起反应的是1000公升的氨气,若是没有肉眼难见的铂铑合金做催化剂,这些氨气永远都别想变成一氧化氮。
  如果大厨的盐被不明调料污染了,而且污染盐的调料还在不停的变化,他又如何做出美味的饭菜来呢。
  分析纯的化学试剂原本应该是极少污染的调料,然而,80年代的国产厂商,显然达不到极少的标准。
  这样的问题,到30年后都没有解决,那时候,国产厂商自然是进步了,但极少的标准也更严苛了。
  杨锐读研的时候,对于国产试剂亦是深恶痛绝。
  因为学生做实验,通常只能得到国产试剂,这让原本就坎坷的实验之路,更加崎岖。
  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前都是使用进口试剂的,这也是杨锐能够吸引并留住多名科研员的关键。
  不过,新建的遗传工程实验室却不能用进口试剂,因为他的第一阶段目标是胚胎移植,且是商业化的胚胎移植,若是不用国产试剂,而全部采用进口试剂,成本会飙升10倍都不止,商业也就无从谈起了。
  中牧总公司请了中科院的研究所,做胚胎移植的对应研究,碰到的问题也包括这些,让高端技术人员,采用进口高端仪器和进口高端试剂,倒是能完成胚胎移植的实验,但在牧场环境下,每年以十万计的胚胎移植是不可能采用这种方式的。
  此时,见苏先凯都怒了起来,杨锐连忙安慰道:“国产试剂是给新实验准备的,你不要紧张嘛。”
  “新实验?”苏先凯看了一眼杨锐桌面上的设备,疑惑道:“你弄的那个遗传工程实验室?”
  “是。”
  “这样子啊……哈哈……我说呢,刚弄的食堂,不至于一下子被我们吃穷了吧……”苏先凯摸着头一阵笑,心道:幸亏没有说把食堂取消了的话,中午赶紧吃一盆红烧肉压压惊。
  实验室内的其他研究员亦是松了一口气。
  这年头,做的好的学者,掌握几个实验室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实验室内的研究员也经常是有流动的,对于科研人来说,老板做的越大自己当然越舒服。不过,若是做大的代价是降低待遇,那就有待商酌了。
  “谷强,你来给我搭把手。”杨锐看着实验设备和材料一应俱全了,就将谷强给喊了过来。
  他的实验手法本来就一般,遗传工程方面更是完全不行,现练是来不及了,还不如用其他的研究员。
  谷强这两天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混熟了,下巴再次抬了起来,施施然的过来,问:“做什么?”
  说好的恭敬啥的,是一点都看不到的。
  杨锐默默的念了一句“我忍”,道:“我设计了一个实验,你来做一下看看。”
  “你怎么不自己做?”谷强一句话就将杨锐呛住了。
  杨锐嘴角抽动一下,道:“我想要你做一些精细化的操作,以免因为实验手法问题,让实验失败了。”
  “你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实验手法,还设计什么实验啊,给我看看。”谷强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要杨锐手里的文件夹。
  这个就是杨锐不能忍的了,他将文件收到了背后,道:“谷研究员,这是实验室给你的第一项工作,你如果不想做,就直接提出来好了。”
  “我不想做。”谷强提出来了。
  杨锐低下头,以免眼睛瞪死了谷强,污染实验台。
  “你要是不想做的话,你对我的实验室也就没什么用了。”杨锐再次抬起头来,表情严肃多了。
  这次轮到谷强嘴角抽动了两下,想了想,道:“你让我做实验,你总得给我看实验设计吧,否则,我实验过程中,怎么调整手法。”
  “今天的实验不太一样,我说,你做就行了,不成功……如果是我的问题,再说,如果是你的问题……”
  “我不可能出问题的。”谷强一副你打不死我,我就跳给你看的贱样。
  杨锐再次忍了,心中默念三遍,我一定要开发成熟技术,淘汰了这货。
  三遍念完,杨锐觉得心情好多了,直接命令道:“今天仍然是做胚胎分割,实验编号PT001,分割目标是分割小鼠的胚胎后,再做冷冻,最后保存并用于之后的移植实验。今天先做第一步,分割小鼠胚胎。”
  他话音刚落,谷强就大声反对了起来:“分割胚胎我自己做就行了,冷冻不行,冷冻胚胎的移植是个大课题了,你就这么草率的开项目?”
  “第一步,在无钙镁离子的培养液中,用固定针吸住胚胎。操作吧。”杨锐干脆不做解释,就将谷强当做一个大噪音的机器人了。
  谷强用语言顽抗,手底下还是乖乖的动了起来。
  ……
  ……
  《龙武2》邀请我参加他们的一个起点正版阅读计划,赞助100万起点币来支持我们的正版阅读,9月23号游戏不限号测试,进游戏就能领起点币,我觉得还不错。
  关于去玩这个游戏,我有个想法,一起建个“志鸟大军”怎么样?现在可以预创建角色,我在【神州】区建了个号叫“志鸟豚”,大家的名字全带上“志鸟”字样,9月23号登陆游戏还可以一起杀杀敌,还能拿些起点币。
  ……
  ……
  
1005。第1005章 小菜一碟
  
  “玻璃针挑开胚胎的透明带。”杨锐下命令。
  “我知道该怎么做。”谷强一边做一边反抗。
  “把细胞团从透明团中脱出。”杨锐继续下命令。
  “我知道。”谷强继续反抗,眼睛贴在显微镜上,手腕轻动,将细弱的细胞团给分离了出来。
  “裸胚要对半分割……”
  “我知道!”
  实验室里,杨锐和谷强的声音就没有停过。
  杨锐将谷强当大号机器人来操作,谷强是将杨锐当画外音来处理。
  其他人权当是大街上的喇叭在吵,反正,两人的谈话内容也是重复的居多。
  就在众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气氛的时候,谷强突然高声大喊了起来:“不行不行,你这是胡乱命令,移入小试管?你说的轻松,你要知道,每一次移动都会降低胚胎存活率的。”
  “进行短时间的培养,会提高胚胎存活率的。”杨锐少见的解释了一句。
  这个不能怪谷强反抗,因为他的命令本来就属于作花的范畴,是谷强目前尚不了解的信息。
  谷强是眉头紧皱,看在杨锐的学术声望的份上,捏着鼻子问:“短时间的培养?多短时间?”
  “一天到一天半吧。”杨锐没有用小时来说,是为了让时间飘忽一些。
  谷强脸上更是狐疑,道:“培养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半胚就要发育到囊胚期了,直接移植岂不是更好?”
  “我想试试这种方法。”
  “为什么?”
  “因为这种方式有可能提高胚胎存活率。”
  “你刚才还信誓旦旦的说,短时间的培养会提高胚胎存活率的,现在就变成可能了?”谷强一下子吼了起来,整个人都愤怒的跳脚。用显微镜做实验,别看身体都不怎么动,耗费的精力和体力却是比得上跑步了,杨锐轻飘飘的答案,让谷强有种劳动成果被浪费的感觉。
  杨锐总不能说,这是后人经过了验证的成果吧。
  被分割后的胚胎通常会受到损伤,从而导致移植后的胚胎存活率的下降,但是,通过培养24到36个小时,损伤的细胞是会被补全大部分的,存活率也会直线上升。
  到21世纪,这种做法已是标准流程。
  不过,80年代的生物界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此时的生物学家,仍然希望以尽量少的步骤,来尽可能的增加胚胎的存活率,就像是谷强说的,移动越少越好。
  杨锐本人,也缺乏遗传工程方面的知识,来做出完美的理论解释,只好强下命令,道:“这项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测构想是否能够实现,照做吧。”
  “你这个步骤是错的。”谷强苦口婆心。
  “你不试过怎么知道是错的。”
  “因为你移动到小试管,本身就要造成损伤啊,体外发育的条件更不能比得上体内,听我的,你这种试错没必要。”
  “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哎,你这个人,怎么就不听劝?”
  “谷研究员,劝说的话,等试验过这个构想以后再说吧。”
  “凭什么啊。”谷强说的脾气上来了,不乐意的道:“你连自己操作都做不到,还想检测构想?凭什么检测你的构想。”
  谷强的脸板正,一副要与杨锐争个高低的架势。
  杨锐眉头紧蹙,这样的争辩已经偏于无理了,不亲自操作实验的科研员是很多的,最简单的一点,全国一大把的年逾六七十岁的老院士,仍然奋斗在科研战线上,而就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有几个能亲自下场操作实验?
  不说胚胎分割这种精细化的操作了,就是普通的实验,65岁的老院士,也不见得能比得过25岁的科研汪,至于三十岁或者三十五岁的头犬,在实验操作方面的优势就更大了,随便拎一只出来,都能在实验桌上吊打老院士。
  然而,科研并不是单纯的实验操作,就像是医学并不仅仅是手术台上的工作而已。
  实验室负责人确定实验方向,科研汪夜以继日的做实验完成构想,原本就是最正常的科研模式。
  但是,现在的杨锐,总不能拉着谷强的手,给他讲道理吧,大家已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