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难天下-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明白为什么杨文没有丝毫进攻的命令,他没有办法,只能一次次焦急地回头看着中军令旗。朱棣看看战场情况,泰宁卫的突射已经寻找到对方阵型的弱点。立刻命令第一波的燕山右卫出击,目标突破广宁左卫的方阵。
一百人一个波次,一个千户十个波次,前五排全是丈二的长矛,用以冲击据马枪阵。一色重铠的燕山右卫,听着鼓点缓缓向前,两军相对大约六百步,前三百步都是缓步慢跑,三百步到二百步开始加速,二百步过后,马匹的速度提到最高。
一千名重铠骑兵,犹如十层黑色的波浪在满天烟尘中冲向广宁后卫的阵营。辽东军的弓箭手在二百步开始放箭,新型的钢弩可以在这个距离带来杀伤。但对于重骑兵来说,这种杀伤力还是不够,只有寥寥数名不走运的重骑兵中箭堕马。
广宁后卫的据马枪手老兵只有十之一二,隆隆而来的重骑兵使大地为之颤抖,光是气势已经吓得一些新兵扔枪就跑。总旗,小旗们高声痛骂,拿鞭子抽打,仍然无法阻挡住新兵的慌乱。
重骑兵在两射之后终于撞在了据马枪阵上,这种突击对于燕山左卫的士兵已经进行过无数次了,他们借助更长的长矛刺中对手的力量腾空而起,跃过据马枪的尖刺,跳入敌人阵中,挥舞着扑刀在敌阵之中左右砍杀;第二波,第三波的重骑兵做着相同的事情,如同杂技演员一般跳入据马枪阵里。当然也有没有刺中对手的骑兵被随即而到的据马枪贯穿身体,当即阵亡。
手里持着据马枪的新兵蛋子根本不会应付这样的场面,已经成为步兵的重骑兵手中扑刀一旋转,就是两人倒地。近三百名跳入阵中的骑兵这么一搅和,原本有五层排列的据马枪阵已经混乱不堪。到了这时负责保护据马枪手的牌刀手才反应过来,但他们无法冲上去掩护,因为一些新兵已经扔掉据马枪回身逃跑。
后面有更多的重骑兵利用前排据马枪阵的混乱,寻找到空隙冲入阵来,他们不再借助枪刺之力跃起,而是一扎中对手,立刻扔掉长矛,反手拔出战刀,砍杀身边的据马枪兵。
广宁后卫的据马枪阵只承受了五个波次的重骑兵之后,他们阵型的中部已经被打开一个缺口,前面跳入阵中的骑兵此时已经伤亡过半,但他们聚拢到中间,硬生生砍出一条血胡同。后面的骑兵收窄攻击面,只对这个缺口冲来。等到十波燕山右卫前营的骑兵全部冲入方阵时,五层据马枪列已经被完全打透,广宁后卫的阵型处在崩溃的边缘。
倪磊只感觉到旁边广宁后卫正在不断混乱之中,却没有看到任何来自中军出击的令旗。他知道,此时只要燕军的后续骑兵继续杀上来,广宁后卫立刻就会崩溃。而对面燕军的阵中,烟尘再度卷起,后续骑兵杀上来了。
倪磊咬咬牙,翻身上马,命令准备出击。旁边的亲兵连忙劝止:“将军,都督还没有出击命令。”倪磊虎目一横:“等他的命令,广宁后卫就完蛋了。”说罢不再理会亲兵,猛挥战刀,大喊一声:“定辽中卫跟我上。”
燕山右卫的后续骑兵,在指挥使邱福的率领下准备在已经打开的缺口上再洒一把盐,从而一举突破对手的方阵。但他们在半路上被斜次里杀出的定辽右卫正好截住。燕辽双方最精锐的骑兵迎头相撞。战场中央杀声震天,绞成一团。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一章 螳螂捕蝉(2)
这是针尖对麦芒的交锋,定辽中卫在辽东百战无一败,尽是精锐老兵组成。此番出手果然名不虚传,斜次里硬生生切开燕山左卫后续的冲击队列,再一旋转,前锋几百骑已经被席卷进去。
燕辽两地骑兵,都属边军,长期和胡人作战,虽然制式武器是带柄长刀,但一旦冲锋,手中什么样的兵器都有,槊、枪、陌刀、甚至狼牙棒、铁棒。一样的作战模式,一样的兵器,双方就如兄弟在搏杀。不过辽军的小组骑兵战术,展现出更强悍的战力,三人为一小组,上去缠住一人,几个照面就消灭了对方。用这样的小组战术,很快就把割裂开的燕军骑兵小集团剿灭得七七八八。倪磊,率领的中军左冲右突,猩红的“关宁铁骑”的大旗猎猎飘扬,所到之处挡着借辟,燕山右卫形势十分吃紧。
纵观整个战场,中央几千骑兵混战一团,人马踏踏,烟尘滚滚。燕军冲阵的骑兵失去了增援之后,锐气也有所减弱,广宁后卫终于得到喘息,慌乱的士兵在下级军官的组织下重组阵型。
在燕军的将台上,朱棣看到燕山右卫打得十分吃力,立刻命令朱能率领燕山中卫出击接替燕山右卫与敌骑兵交战,燕山右卫继续攻击步兵方阵;与此同时,命令泰宁卫的蒙古骑兵出击,纠缠住辽东军左翼的骑兵。两路燕军如出笼的猛虎,卷起一阵烟尘投入战场。
燕山中卫的加入。立刻让战场局势得到改观,倪磊地兵马反而被围在中间。战场另外一边,另一部分定辽中卫的骑兵与泰宁卫也撞击在一起。
倪磊看到对方又一支生力军杀将上来,心中着急。回头一看,杨文没有任何投入预备队的意思,他知道继续在此缠斗下去,必定吃亏。于是虚晃一枪率领兵马。冲出包围朝北面跑去,试图将燕军引开。朱能也不纠缠,放出一个缝隙让倪磊逃出,继续率军追赶。终于脱身的燕山右卫重新集结队伍,准备继续冲击。
战局发展到微妙之处,第一轮地交手暂告一段落,看到辽东军两翼的骑兵分别被缠住,而中央的步兵方阵,一个已经出现动摇,一个仍然完好无损。朱棣来回踱步。考虑着下一步的攻势。他叫来一名斥候问道:“你说宁远卫盔甲十分精良?”斥候回到:“是。”
朱棣终于下定决心,拉过张玉道:“你去把宁远卫地方阵冲破。”
张玉回道:“殿下,宁远卫装备精良。末将看他们阵脚稳定,不是那么容易。。。”
朱棣一笑道:“也有你张玉害怕的时候。”
张玉脸色一变道:“殿下。我张玉什么时候怕过,只是广宁后卫的方阵眼看就要突破了,而对方还有后军。没必要此时损耗太多兵力。”
朱棣道:“今日是与辽东军首次交锋,不仅要胜,还要打出燕军的威名。这个宁远卫刚刚被老十五提升为辽东的上等卫,乃辽东一等一的强军,如果不干他们,岂不是示弱之举?所以不但要干他们,还要拿他们立威,让辽东所谓的精锐日后见到你的将旗就胆寒。”
张玉点头道:“末将明白。”说着就要上马。
朱棣拉住他:“不忙,让福余卫先上去消耗一下。”
张百房是洪武三十年辽东军校的毕业生,他是步队综合考核第三名,获得副校长铁铉亲自赐予战刀。毕业后分配到宁远卫成为一名总旗,率领五十名牌刀手。
张百房舔舔嘴上的鲜血,只觉得浑身发热,最后一名突入阵中地蒙古骑兵被他削去了脑袋,喷了他一脸的血。尸体就躺在离他两步之遥的地方,这是他今天手刃地第二个敌军。这些顽强的蒙古人已经冲击了两次了,每一次他们留下地尸体与倒下的兄弟人数差不多。但前面的据马枪兵损失比较大,下级军官们正在指挥救护队将尸体和伤员抬下去,让士兵们重新填补伤亡造成地空隙。骑兵的两次突击,让他的总旗小队损失了三个人,一个被弯刀抹了脖子当场就死了,其他两人被狼牙棒砸断了手。张百房吆喝着弟兄们重新组织起战线:“把胸膛都挺起来,鞑子兵没戏了。”但他心中没底,因为远处的烟尘又卷了起来,烟尘之中一面“燕山左卫”的大旗隐约飘扬。
张百房身在队列之中并不知道,辽东军的形势并不好,又遭受了三次冲击的广宁后卫已经崩溃了,指挥使砍了两名百户的人头仍然无法阻止手下的溃败,宁远卫已经抽调了一个千户增援广宁后卫,在他们方阵的后面重新组织阵地。定辽右卫被燕军骑兵在战场两端死死缠住,抽不开身。这一边经过泰宁卫两轮消耗之后,张玉挥舞大槊:“左卫的勇士们,去给他们送行!”燕山左卫狂叫着发起冲锋。
现在的战场上等于宁远卫独自抵抗着燕军最强悍的两个卫的冲击,在燕军不计伤亡的冲击下,宁远卫的阵型也出现了松动。卢博率领着中军百户如消防队一般四处补漏,勉强维持着战线的完整。
在离宁远卫一百步之后,是杨文的将台,战场的形势变得越来越糟糕,他不停地命令挥舞令旗招回两翼的骑兵,但战场上混乱不堪,定了中卫根本看不到指令。庞进已经两度请求广宁左卫出击,遏止住燕军骑兵对宁远卫的冲击。可是杨文举棋不定,一再否决。在他心目中广宁左卫作为最后的预备队,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会使用。
张百房举盾硬抗下对手猛力一刀,力量太大了。以至整面原木做的盾牌被砍成碎片,他利用对方停顿地一瞬,挥刀扫向对手下盘,吭哧一下。对手的左腿被生生砍下来,一声惨叫,这名燕军骑兵失去支撑扑倒在地,跟在张百房后面的士卒跨上一步。挥刀砍下燕军的脑袋。这名士卒正朝张百房笑着,他地头颅突然离开了身体,随着喷涌的血柱冲向空中。另一名燕军偷袭得手。
士卒是张百房的勤务兵,历经战阵,成为他最好的朋友。眼见好友身亡,张百房怒吼一声,跳过士卒尸体,双手使出一招独劈华山朝燕军砍去,那燕军突然看见一名浑身是血地人出现在面前,吓了一跳。拧身躲避,只是躲过了身子没躲过手臂,整条手臂被生生卸了下来。
张百房机械式地挥舞着手中的陌刀。砍杀着那些头盔上插着山鸡羽毛的燕军。这些骑兵都是突破了第一线的据马枪之后,跳入战阵的。虽然没有了马匹,但这些骑兵作战技巧不是这些步兵可以比拟的,常常三四人为一小组。就能杀败一个小旗的步兵。日头过了中天,张百房的总旗已经损失了二十人,但燕军的骑兵仿佛没有停顿,前面一千据马枪兵已经消耗殆尽。接着又是一拨骑兵挺着长矛冲了过来,没有任何阻碍阻挡,长矛活生生扎在牌刀手的人堆里,惨叫声此起彼伏,有地一杆长矛串着两个步兵。燕军并不下马,而是扔掉长矛,挥舞长刀直冲过来,借助马力又撞到几个人。
宁远卫的本阵终于被动摇了,一些新兵被血腥的场面吓得屁滚尿流,扔掉兵器回身便跑。张百房被一匹马撞得飞了起来,幸好身边几名战友砍倒马腿,结果了这名燕军。他依靠战刀柱地缓缓站起,浑身都像散架一般。一名新兵从他身边跑过,被他一把揪住:“不许跑,回到你地小旗身边。”
那新兵哆嗦着道:“总旗大人,绕了我吧,顶不住了,快跑吧。”
张百房不跟他罗唆,反手一刀结果了他,对着旁边几名还想逃跑的士兵大喊:“死战不退,不动如山!”逃兵一愣,张百房浑身上下地杀气四射,他们哆嗦着拾起兵器,硬着头皮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身边的老兵聚集到张百房身边,一同高喊“不动如山!”
正当宁远卫本阵承受着沉重打击地时候,旁边广宁后卫的阵地上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增援的那个宁远卫千户的战线,已有零星地段被穿越。几名燕军骑兵冲到将台之前,杨文的亲卫上去死死抵抗。一名燕军朝杨文方向抬手就是一箭,箭如流星一般穿越人群正中杨文身边一名亲兵面门。这一箭彻底摧毁了他的意志。
他哆嗦着上马,两次都没上去,最后两名亲兵才将他托了上去。他慌张地吩咐着:“快,传令,全军撤退,广宁左卫保护本督撤退。”
杨文这一跑,中军将旗也随之后退。战场之上,支撑着士兵信念的很大程度上是主将的决心,当中军将旗冉冉后退时。宁远卫千户终于顶不住了,那条薄弱的战线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骑兵打透。混乱之中,根本没有撤退的信号通知前面,宁远卫的士兵无可适从,将旗在退,他们怎么办?
张百房身边的逃兵越来越多,他已经杀不过来,难道真的就这样败了?张百房依靠着小队旗杆,颤抖着摸出怀里的一块布,交给身边的士兵:“把,把它绑到队旗上。”那士兵展开旗帜,眼睛瞬间发亮,抬头看了看总旗。张百房怒目圆瞪:“快!”
一面小小的蓝旗在血腥的风中猎猎飘扬,上面蓝底白字………“辽东基石”。辽东军校每届综合考核第一的总旗小队每个成员,在毕业时被会被赠予这面旗帜,它代表着辽东军的军魂…………“责任、荣耀、献身精神。”
张百房吐了口血水,向身边的士兵笑了笑道:“你们逃命去吧,我老张是军校出来的,不能当军校第一个逃兵。”一名刚扔下武器想逃跑的小孩子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道:“张大哥,呜呜,我不跑了,死也跟你死在一块。”
越来越多士兵明白了总旗的决心,默默地聚拢到他的周围,大家肩并肩站在一起,面无表情地面对着滚滚而来的骑兵。
突然,宁远卫的阵地上一面又一面的蓝旗升起,无一不是“辽东基石”。这是全部分在宁远卫中第一总旗小队的成员,他们看到这面蓝旗的时候,知道这是辽东军军魂在召唤,他们纷纷掏出身上时刻带着的旗帜,升在各自队旗的顶端…………除了战死,无路可退。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一章 螳螂捕蝉(3)
宁远卫的战线依靠着这些蓝色小旗,竟然神奇地再次抵挡住了燕山左卫的突击。张玉怎么都搞不明白,原来眼看就要崩溃的阵型仿佛重新绽发出活力。远方那面中军将旗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但那些疲惫的步兵依然围绕着一面面旗帜组织着坚强的抵抗。并没有如同这个时代许多军队那样,主帅一逃立刻全军崩溃。
张玉只得将手中长槊在空中挥舞一圈,准备率领最后一个千户进行突击,他不相信,眼前的辽东军都是铁打的,能够承受第四次铁骑的冲击。
此时朱棣正阴沉着脸在将台上来回踱步,一名斥候带来了一个让他吃惊不已的消息。他正派出更多的斥候去证实这个消息,如果这是事实,那么留给他的选择就不多了。此时他可以选择招回战场中的部队,撤回开平继续周旋,但这不是朱棣的性格,他看着燕山左卫变换的旗帜,知道张玉又在组织突击。他还心存期待,如果张玉能够在此时击破宁远卫的话,事犹可为。
张百房喘着粗气坐在队旗旁边,一支羽箭插在肩头,血还在流,他的力气正在一点一点耗尽。可是对方的骑兵还是执着地发起了第四次冲击。身边的兄弟越来越少了,原本四千战兵的宁远卫,此时仍站着的不到三千人。张百房晃晃悠悠再度用刀支撑起身体,他把头盔一摘扔到地上。伸手挽着旁边一名兄弟的手,那名士兵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地心意,又伸出手挽住旁边一名兄弟。就这样一只手挽一只手,张百房手下十八个仅存的弟兄互相挽着手,紧紧依靠在队旗周围。
卢博扶了扶头上的头盔,环顾四周。中军百户只剩下六十多人,他知道拼命的时刻到来了。卢博拔起杵在地上地战刀,回头对身边的士兵道:“辽东上等卫只有战死的鬼,没有逃跑的兵!”说着,反身催马,率领手下朝燕山左卫地军旗冲去。
朱能打不退倪磊,倪磊突不破朱能,双方在离主战场一里的地方互相纠缠着。每一个燕山中卫的士兵倒下,也会同时有一名定辽中卫的骑兵阵亡。双方都是头等精锐,就如两名巨人一般互相以最猛烈的招数舍命相搏。突然。燕军本阵敲起阵阵锣声,燕山右卫的骑兵仿佛得到了召唤,转身便撤。倪磊怎么都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敌人会撤退。。[小说下载网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他正在考虑是应该追击还是回救本阵,一名传令兵匆匆而来。
日头已经挂在西面的天上。战场突然变得有些怪异,眼看就要大获全胜的燕军却如潮水一般撤退,辽东军全部翘首望着北方。大地仿佛在震动,仿佛有千军万马。张百房也在眺望着,如果此时来的是燕军,那么他们所有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突然三名背插令旗的传令兵飞马穿越整个战场,边跑边高声叫喊:“辽王来啦,羽林右卫来啦!”
张百房摇晃着身边地兄弟再次确认他听到的话,兄弟告诉他:“是,他们是说辽王来啦,羽林右卫来啦。”张百房眼前一黑,咕咚一屁股坐在地上,晕了过去。当他失去知觉之前,只听到整条战线上的辽东军疯狂地高喊:“辽王万岁!辽王万岁……”
朱棣眺望着北方地原野上,一面一面军旗闯入眼帘,黄色的是“羽林右卫”,白色地是“剌鲁卫”,黑色的是“三万卫”,紫色的是“沈阳中卫”,还有两面猩红地大旗来回奔驰,那是“关宁铁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朱棣嘴里嘟囔着这两句话,当他以为逮住了一直肥猪的时候,他却成为了黄雀嘴里的螳螂。眼下他只有两个卫的兵力不到一万人保持着完好的战力,而对方却有足足两万五千主力军加入战场。朱棣不是莽夫,毫无疑问,胜负已分。他要考虑的只剩下如何让自己这些兵马全身而退,
朱植吊着手臂骑在阿拉伯马上,单筒望远镜扫视着战场,一切尽收眼底。他至少确认两件事,第一,宁远卫和定辽中卫的将旗还在飘扬,他们没有崩溃;第二,杨文的将旗已经从战场消失,只有两种解释,第一他已经战死,这也许是对他最好的结果,第二如果他逃离战场的话,那他的命运也已注定。
这个计策被杨荣提出来时,朱植犹豫矛盾了很久,杨荣这个一箭双雕的计策不但可以除掉杨文,还可以趁机咬朱棣一口。但朱植担心此计过于用险,首先要填进去几个卫的精锐,其次还要计算精确,保证自己在最紧要关头到达战场。来早了,杨文不死不退不行,来晚了,万一定辽、宁远两卫被大败怎么办?
但杨荣最终还是说服了朱植,如果不找到合适的理由除掉杨文,辽东永远不能说全是他朱植的天下;但借口必须过硬,否则随便杀朝廷大将,建文那里怎么能答应。况且此时朝廷还属于强势,随便就能调集五十万大军,怎能与朱植善罢甘休。最重要一点,朱植的二子贵燮还在京城为质,他不可能作出不顾儿子死活的事情。
自出了广宁以来,铁铉早在杨文军中安排了一个百户的心腹斥候,他们每日分六次给朱植带来杨文军的动向和消息。到了开战这天,军报几乎每半个时辰就送去一次。所以朱植才能在这关键时刻加入战场。
杨文的命运已成定局,朱植开始料理自己的四哥,他命令定辽中卫回到本阵,接替宁远卫的阵地,沈阳中卫负责掩护侧翼;羽林右卫,下马休息,三万卫、剌鲁卫换马准备突击。
朱棣望着战场,正面旗号纷飞,至少有两个卫的骑兵正在接替宁远卫的阵地;左面也就是北面,三个旗号的卫正在备战。而自己手里的六个卫,只有朵颜和福余损失较少,燕山中卫和泰宁卫虽有损失但未伤筋骨,燕山左、右卫两彪精锐都在刚才的突击中损失较大。如果朱植带领的人马有刚才宁远卫的战斗力,朱棣知道此战必败。
朱棣内心在笑话自己仍然心存侥幸,老十五的嫡系哪有可能不如宁远卫的?羽林右卫是从京城平叛一直到现在战无不胜的辽东头号主力,三万卫和剌鲁卫也是由女真人组成的凶悍之师。
朱棣突然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根本就没有料到朱植有此后着?是因为情报说朱植受伤了吗?或是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辽东一半主力北征女真,来不及南下?还是因为起事之后自己打的太顺,过于轻敌?只是眼下这都不是问题了。
张玉飞马来到朱棣面前道:“殿下,事不宜迟,您率主力先撤,末将率本部在此断后。”
朱棣被他这一说,已从懊恼中恢复过来,他不舍得丢掉张玉,摇摇头道:“谁说本王要撤,本王就在此和老十五决一死战!”他何尝不知道此时不能硬拼,但他还想保持着部下的士气。
张玉见此连忙下马跪倒:“殿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殿下志向高远,不可争这一日的长短。”旁边一众将领也下马跪倒,苦求朱棣撤退。
见有了台阶,朱棣颇为为难地点点头道:“既然众位如此相劝,那我军就先退回开平,集结人马再与他计较。高煦何在?”
众将中站起一名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的小将:“末将在。”
朱棣道:“给你一个卫,替为父砍下你十五叔的帅旗如何?”
朱高煦轻蔑地一笑道:“父王是不是小看儿子了,哪用一个卫?两个千户足矣。”
朱棣大笑道:“好,不愧是本王的儿子。就给你两个千户,去吧。其他人等都听着,燕山左、右卫先撤,朵颜、福余断后,中卫、泰宁左右掩护,交替撤往开平。”众将知道,这哪里是让朱高煦去夺旗,分明是让他断后,让他去送死。
众将中又闪出一名彪悍的汉子,正是指挥佥事骆文,这是朱棣从亲兵中提升起来的心腹,因为年轻时曾打猛虎,所以燕军皆称其“打虎儿”。骆文抱拳行了军礼道:“殿下,杀鸡焉用牛刀。将夺旗的功劳交给打虎儿吧!”
朱棣等的就是这样的人,不过面子上还要装一装:“嘿嘿,你想立功是好,可是此时凶险万分,你儿子才出生五个月,怎能你去。高煦断后,本王问心无愧!”
这会,骆文还有一些心腹将领,被朱棣说得热泪盈眶,骆文跪倒在地道:“殿下,高煦殿下千金之躯怎可涉险。打虎儿这条命本就是殿下给的,今日就算交待在这,也算还了殿下大恩大德,请成全末将吧!”
朱棣跳下马,把骆文扶起来,眼泪也在眼睛里打转:“打虎儿,你……”一时哽咽说不出话来。
骆文道:“殿下,打虎儿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末将内人和犬子……”
朱棣抱着他的肩膀激动地高声道:“孤明白,明白。从今日起,汝妻即吾妹,汝子即吾子!”
北面突然传来一阵号炮,朱棣知道,老十五出手了。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一章 螳螂捕蝉(4)
战场上吹来的血雨腥风,令喀吞就跟婴儿闻到奶那样兴奋。准备出击的命令下达之后,他上窜下跳地招呼刚下马休息的女真汉子们:“快起来,你们这些懒汉,要打仗了,快起来!”
一听到要打仗,女真人如同上了发条的橙子,一跃而起,憨厚的脸上立刻露出狰狞的神情。跟着辽王干只会越来越强大,只会越来越有钱。对于女真人来说,强者永远是人生哲学中的首要位置。这次女真人甚至自己带着战马参军,三万卫和剌鲁卫都是一人双马,他们用一匹马行军,一匹马作战,所以朱植先让单马的羽林右卫休息一会,而投入三万卫和剌鲁卫。
喀吞抽出他那把二十斤重的大刀发出锥形突击阵的信号,几千嗜血的女真汉子按照操典排列成阵。锥形突击对领头的将领要求非常高,而且对于将领也非常危险,但好处是突破一点,可让敌兵全线崩溃,这是喀吞的最爱。
一声号炮,喀吞举刀大喊:“我不会说肉麻的话,反正殿下让我们去杀对面的人,我们就去,祝兄弟们今日杀得痛快。”部下哄堂大笑,一夹马肚,马匹缓缓而行。
蹲在地上骆文舔了舔干涸的嘴唇,命手下整理着两千人的队伍,燕山中卫和朵颜卫各留下一个千户。这些人脸色决绝,知道胜负逆转,他们要效死命阻挡辽东军的追杀。
骆文站起来,飞身上马。转过头,用尽力气高喊:“洒家知道今天你我很多人都要死在这里,家里是独苗地站出来,可以跟大队撤退。”说完他扫了一眼。两千人没有一个人出列。
骆文点点头又道:“既然没有想撤的,那么你们都是好汉,死没什么,脑袋掉了碗口大的疤。但燕王不能死。他还有宏图大业要完成。洒家没什么放不下的,只望大业成功之日,尔等勇士地名字都能上凌霄阁,也给天下万民瞻仰。好了,不扯淡了,来,咱们去杀个痛快。”说完,扭转马头,朝着夕阳出发。
身边的辽东军越打越多,自己两千人越战越少。而辽王的帅旗却永远够不着。骆文浑身是伤,有箭伤,有刀伤。但至少有三个女真百户命丧他手。身边还有一百骑兵,也全都是血人。这些燕地的儿郎毫无惧色地面对强敌。
当第三名百户被骆文一斧砍翻,喀吞觉得自己快爆炸了,他大喝:“把那个人留给我。把他留给我。”前面地骑兵纷纷让开,喀吞跃马冲到离骆文一箭之地,大喝道:“呔,汝是何人,留个名号,也好送你上西天。”
骆文轻蔑一笑回敬道:“老子是燕王殿下指挥佥事骆文,你个狗鞑子,也配与我交手?”
喀吞的怒气彻底给激起来了,他是那样地迷恋汉族,是那么地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汉人,所以最恨别人说他是鞑子,喀吞不再答话,催马向前;骆文一夹马肚,擎斧来战。两人使尽全身力气砍向对方,“咣”兵器凌空相碰。骆文失血过多,力气衰竭,无法抵挡喀吞凌厉一击,大斧随着巨响飞向空中。两马错蹬,喀吞反手挥去,鲜血飞溅,骆文的人头滚落滚滚烟尘之中。
战马带着无头的尸体冲出很远,尸体保持坐姿良久不倒。战场上瞬时安静下来,无论燕辽两军的士兵都停下来,看着尸体。突然一阵北风刮过,骆文的尸体这才轰然跌下马来。
所有女真人这才大叫起来:“喀吞,巴图鲁。”跟着一拥而上,将一百多跟随骆文身后的燕军乱刀分尸。
被两千决死冲锋的燕军这么一挡,那边朱棣的兵马已经徐徐后退。朱植问铁铉:“鼎石看,我军是否继续追击?”
铁铉望了望道:“燕逆战旗不乱,士气未衰,此时追击非明智之举。。。”
朱植点点头,此时如果全力进攻,毫无疑问,朱棣的兵马必然大败,但辽东军也可能被作困兽之斗地燕军反噬。朱植内心有一个声音强烈呼喊:还不到时候,南边还有五十万大军等着朱棣去解决。在这场三角博弈中,朝廷和燕王都不应该过早地倒下。朱植按捺着对于大获全胜强烈的欲望,选择鸣金收兵。
那个曾经喧闹不堪,血肉横飞的战场终于安静下来。乌鸦落下来,企图啄食尸体地肉;战场上尸横遍野,血不再流淌,慢慢渗入地上形成一滩滩硕大的暗色;无主地马儿四处游荡,在尸堆中寻找自己的主人。太阳西下,人和马在大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让战场平添几分凄凉与肃穆。
辽东军因为占领了战场,所以所有伤员都得到了救治,所有尸体都得到了回收。在尸堆中,救护兵找到了受伤很重地卢博,朱植亲自握着他的手送上救护马车。卢博气息柔弱道:“殿下,卢博没用,有失辽东军威名。”
虽然卢博不是自己起家的嫡系,但这话说得朱植心如刀绞,但他只能将这次的阴谋计策烂在肚子里,他紧紧握了一下卢博的手道:“将军说错了,今日一战,宁远卫之名将威震天下,他日燕逆无人再敢捋宁远之虎须。”看着卢博微笑着进了车厢,朱植一手拿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