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难天下-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万别跟本王抢了。”
杨文道:“殿下,此言折杀末将了。您带着这么重的伤还要上阵讨逆,文岂能留在辽东偷懒。这一趟一定要让末将去啊,不然末将都无法向皇上交待,也免不了要挨上几个御史的本子。”
朱植只是摇头:“都督啊,此番南下,非同小可啊,你也知道朝廷刚在真定吃了大亏,如果这仗不再打好,燕逆就成了气候了。所以你还是别跟我争了……”
杨文已经起身跪下来:“殿下,您这么说,不是看不起我吗?为朝廷分忧是末将的本份,末将愿立军令状,如果不胜,请殿下治罪。”神情异常坚决。
朱植内心一乐,只听过当汉奸争先恐后的,没想到跳火坑也争先恐后。可他面上神情颇为惋惜,叹了口气道:“赶紧起来,起来。都督啊都督,看来你非要跟本王争功啦,那就,那就辛苦都督了。只是,都督可要记得对本王的承诺哦?”
杨文站起来道:“殿下好好养伤,只等末将的好消息吧。”
朱植收了笑意道:“杨将军勇武天下闻名,你出马,我放心。只是这燕逆嚣张得很,刚刚让耿侯吃了败仗,形势相当吃紧,却不知道杨将军准备什么时候率军出发?”
杨文想了想道:“北征诸军皆人困马乏,如果要等他们修整好了,起码一月之后。但时间不等人啊。我看准备准备,十天之后可以出发。”
朱植思忖着,这个杨文为建文卖命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自己收拾一个坑让他跳,他还真的不管不顾地往里跳,不过面子上朱植可不能让人家受委屈,连忙道:“据斥候报告,回师北平的燕军已经增长到八万人,其中有四万是骑兵。我看你可以把定辽中卫招回一同南下,可飞鸽传书让定辽中卫迅速补充兵力马匹,务必在十日之内做好出发准备,这样兵力上才有些把握。至于三万卫就先别动了,如果让他们南下,广宁兵力空虚啊。”杨文见朱植如此慷慨,十分感激,连忙答应下来。
调兵的号令纷纷发出,整个辽东也进入了高度备战之中。黄魁看到朱植按照双方的约定积极备战,甚是满意,也答应了朱植的要求,作为朝廷的使节走一趟高丽。九月底,等到鸭绿江边增兵态势完成之后,黄魁在第一战列舰队八艘岳级战列舰的护送下出使高丽,水师副都统璩义护送。
十月初,冷清了一阵的广宁重新进入了战争状态。经过两个月的动员,辽东经济全面向战争倾斜。来自南方和日本的粮船骆绎不绝在松山港停泊,辽东都司尽一切力量向周围地区购买粮草,并且不惜抬高价格。郭铭心疼地找姐夫理论,为什么要花那些冤枉钱?朱植只给了一句话,看看四哥钱多还是我钱多。
辽东又如一个大兵工厂一样,全面动员。鞍山驿和广宁的铁厂里,数以百计的铁匠炒出大量钢铁,这些钢铁立刻送到兵工厂,兵器,盔甲源源不断地送入军营。经过朱植的改造,现在工业生产已经形成了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朱植又不惜血本从山东江南聘请更多的铁匠,辽东的钢铁产量在九月达到了历史新高。
金州的船厂也像发了疯似的将八艘三千料运输舰送上船台,以往需要两个月的铺设龙骨工作,在新的三班倒工作制下缩短到一个月完成。等到船体完工之后,风帆索具早就等候在港口之中。萨里尼估计,只要三个月,这八艘运输船就可以下水。
其他方面诸如马匹、军服、车辆也源源不断送往广宁,反过来辽东都司府库中的银子也如流水一般送进了商人们的袋子里。如今的广宁已经成了巨大的兵营,军火库,粮仓以及商人们的天堂。无数的财富在这个塞外名城中流动,从官府流进商人口袋,从这个商人流入那个商人口袋。
辽东都司本来积聚的二百万两银子,只三个月,就让郭铭心疼得像上吊,足足八十万两银子花了出去,可是还有无数的订单等待着发出。朱植毫不犹豫地从三百万两秘密银库中抽出一百万两银子送到郭铭手里。但小舅子仍然叫苦连天,根据八九月支出计算出来的预算看,如果继续用这样的速度发展,到建文三年六月,辽东府库就会底朝天,不但原来的银子全部消耗光,包括每年各项税收也都会被填进去。这么看,也就只能坚持两年时间。
只是朱植胸有成竹地将预算表放在书桌上,他心里很清楚,只要辽东坚持到建文三年,一切都会有结果了。
建文元年的深秋就在这样忙碌中渡过,辽东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将几年积累终见成效的经济优势发挥到了极限。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章 勾心斗角(3)
十月初六,广宁中卫指挥使楚智、剌鲁卫指挥同知庄得、沈阳中卫指挥使瞿卿,三位辽王心腹大将以看望朱植为名入辽王府,辽王设宴款待,家宴之上殿下一时兴奋,手臂再度骨折。
十月初十大军集结完毕,誓师出征,剌鲁卫由于还要补充盔甲兵器,所以暂时留了下来。广宁通往山海关的官道上烟尘滚滚杀气腾腾,百姓夹道十里相送,斗大的“关宁铁骑”的大旗激起了百姓澎湃的欢呼。这是辽东最强悍的部队,清一色的铁骑卫出马,什么燕逆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朱植站在十里长亭之外的上岗上送行,王府官员簇拥左右。看着钢铁洪流滚滚南去,朱植轻轻叹了口气。对于这么做,朱植也有些不忍,只是从来政治斗争都是不择手段。
身边的铁铉转头看着面部表情复杂的朱植,道:“殿下,除掉这个庸将至于搭上这么多精锐之师吗?”
朱植皱皱眉头道:“舍不着孩子套不住狼。仅仅是贪污的证据恐怕还不足以整倒此人。所以必须设这个圈套让杨文钻进去,就借四哥的手除掉他吧。”
铁铉道:“战场之上兵凶站危,一旦拿捏不好,整个军队都有崩溃的可能。定下这个计策虽然必能除去杨文,但是恐怕我军也要遭受大的损失。”杨荣接道:“咱们的计划足够严密,定辽右卫坚守山海关。定辽中卫西进遵化,杨文手里不过还有五个卫三万八千人。这里面只有复州卫的指挥使是他地人,战场之上一个卫的进退怎能左右战局。况且这次我军都是骑兵,进退自如。只要第二军介入战场的时候恰到好处就行了。”铁铉没有说话,仍然忧心忡忡地看着官道上飞扬的尘土。
朱植突然道:“小马王地调令发出了吗?”
杨荣回道:“回禀殿下,已经发出了调令,小马王应该已经在回辽东的路上。”
朱植点点头道:“这就好。切勿让杨文有见到他的机会,小马王斩了马立,杨文这小人如何不会给他穿小鞋。”
铁铉道:“小马王回来后放在什么位置啊?”
朱植想了想道:“第二军何时可以集结完毕?”
铁铉道:“剌鲁卫的兵器再过三天就能齐备,羽林右卫、铁岭卫正在南下。。奇书网。预计十日之内三万卫、剌鲁卫、羽林右卫组成地第二军就可开拔。广宁将由铁岭卫担任守备。”
朱植道:“命令各部门火速准备,等羽林两卫抵达,立刻补充装备粮草。十月二十必须出发。就让王统帅第二军,至于他头衔里的同字可以摘掉了。”李景隆、杨文,大家说说先宰哪头?”朱棣边吃着烤羊腿边问道。“哈哈……。吃哪只都行,到嘴的肥肉如何能不吃?!”下面喝酒吃肉的将军轰然大笑。
“原本我们还缺衣少甲,没想到耿炳文那老家伙痛痛快快地给我们送来两万匹战马。无数的盔甲兵器。这次李景隆、杨文又要给孤送来大批物资粮草,咱们又得发财了。想起来就。哈哈……”朱棣又肆无忌惮地大笑,下面的将官也跟着笑成一片。
朱棣喝了一口酒又道:“跟你们讲讲杨文这只猪的丑事,那是洪武二十八年。川贵交界的达蛮部落叛乱,四川都司派杨文去剿灭。这只猪带着两万人马,进了山就找不到路了,在达蛮山里,转悠了一个月,既找不到达蛮部落,直到带的粮食都吃光了,只得撤退,可是这次缺找不到出山的路了,急得他天天骂斥候。
谁知道这厮运气好,部下地一个斥候看到一对猪在山边尻,然后追着这两只猪竟然找到了达蛮部的老巢,这也成就了他一番功业。从此杨文就有了蠢猪将的名号。”
“哇哈哈……”帐内所有将军一动狂笑起来,有地笑得一口将刚吃下去的食物喷了出来,还有地笑得在座上打滚,笑声甚至整个大营都能听见,正笑着一个光头走进帐门。
朱棣一眼看见是道衍和尚,连忙招呼道:“大师,叫你吃肉你不来,怎么样闻到香味了吧?快来人,给大师看座,再拿条羊腿来。”
“阿弥佗佛,老衲出家人不吃酒肉,殿下恕罪。”道衍单掌做了法号回道。
朱棣道:“什么出家人,有道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今日孤高兴,陪孤喝上两杯。”
道衍走到朱棣身边的座子旁坐下,道:“谢殿下,听说开平来了军报,辽东方面蠢蠢欲动?老衲特来看看。”
朱棣道:“正是,这是军报,大师请看。”说着把眼前的军报递给和尚。
道衍看完军报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不是朱植亲自出马?”
朱棣道:“军报上不是说,老十五堕马受伤了吗?所以让杨文这头猪来了。”
道衍沉思着拿着军报走到旁边地沙盘前,低头沉思。朱棣知道道衍又不知道在琢磨什么坏主意。他摆摆手让众将们安静下来,扔下羊腿,擦了擦手走到道衍身边。众将见朱棣过去,也都停止了宴会,围到沙盘周围。
道衍一抬头看见众将都过来了,连忙道:“殿下恕罪,老衲打扰了诸位雅兴。”
朱棣摆摆手道:“哪里,这是正事,本来孤想吃完饭再请大师来的,没想大师倒是急性子。”
道衍笑笑道:“朝廷准备了五十万,辽王又准备了十万,这可是六十万大军啊,殿下不急,老衲可急得出汗。”
朱棣哈哈大笑:“好了,大师,你就别笑话本王了,想必你心中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道衍三角眼一翻道:“却不知殿下想先吃哪盘菜?”
朱棣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身体靠在沙盘边缘道:“事情分轻重缓急,李景隆那竖子,想集结五十万大军,哪里那么容易,没有两个月也到不了保定府。所以孤认为应该先东进击破杨文。”
道衍道:“属下有一个预感,此战如果我们东进击破杨文,是在帮辽王的忙。”
朱棣道:“哦?何处此言?”
道衍道:“殿下,辽王最大的敌人是谁?您觉得是北平吗?”
朱棣脸色变得异常严肃,低头沉思了半天才道:“不,他最大的敌人是南面的侄子!假如本王被剿灭了,他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
道衍道:“对,老衲一直在想,为什么当我大军南下真定,辽东军却没有趁胜南进,而是勒兵山海关寸步不前?真定大战的时候,辽东军没有一兵一卒入关。殿下,也许当真定大战的塘报送到辽王面前的时候,他高兴得不得了呢!对于辽王来说,只有殿下反了,他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且只有殿下一直反下去,他的利益才会越来越多。
现在倒好,殿下回到北平,呈大胜之威,他却大张旗鼓进关了。老衲以为辽王他想把杨文送过来,让殿下帮着将其除掉。你看,如果能在战场上宰了他最好,如果不行,等姓杨的败了,辽王就完全有理由将其拿下了。好阴毒的招数,这条计策,辽王那么简单的脑子想不出来,我看还是出自杨荣之手。”
朱棣冷哼一声道:“大师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打杨文,去帮了老十五的忙?”
道衍道:“非也,与之弗取,天必遣之!既然辽王不惜血本把几万人送来做陪葬,那我们为什么不照纳?就算帮辽王除此心腹大患,也要把不可一世的辽东军打疼,打怕!”
朱棣道:“好,大师说得对,这个老十五真是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啊,哈哈……这一仗怎么打大家都来说说。”道衍知道此时就论不到他开口了,低头道了一声:“阿弥佗佛。”下面众将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张玉道:“殿下,你看,迁安、永平、昌黎三点形成目前我军的防线,开平在后支撑着这三点。只是燕东一马平川,我军除了城池无险可守。仅仅靠这四座城池无论如何都无法挡住。不如这样,我们先将迁安、永平、昌黎放弃,大军在滦州集结,就在滦河边上等着杨文。”
朱能道:“又是半渡而击吗?恐怕辽东军不会那么乖乖地钻进来。”
朱棣道:“朱能说得有理,杨文虽是猪,但他不可能不知道真定大战的事。但就算他们不往里面钻,孤还是有办法。你们看……”朱棣说完,众将轰然应诺。
“这次咱们得把戏做足了。张胜,你率领隆庆卫南下,另外把燕山左、中、右卫,延庆卫,密云卫,卢龙卫,武清卫,抚宁卫等的大旗全部带上大张旗鼓,让天下人都知道燕军主力南下。”朱棣分配着任务。
“另命令,燕山三卫,朵颜三卫,延庆卫,密云卫随本王东征,汇合蓟州卫、通州卫、遵化卫,一同拿杨文祭旗。”朱棣不断地派发命令,“张信,顾城你们二人率卢龙卫、武清卫、抚宁卫、涿鹿卫协助世子守卫北平。”
本周开始恢复正常更新,争取每日都更,谢谢各位继续支持。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章 勾心斗角(4)
十月十五,杨文率部抵达山海关,小马王早已经离开了,定辽右卫由邓天海代理指挥使。城中还有宁远卫,广宁后卫,复州卫,广宁左卫四支部队。广宁后卫和复州卫两个三千人的下等卫兵力已经补足,都达到了五千人的水平。不过这两个卫本来就是新建的单位,现在又加入了两千新兵,战斗力都不怎么样,虽然最新一届培训完毕的教导队的总旗百户们全划归这两卫,但因为时间太短,对战斗力提升没太大帮助。另一支定辽中卫骑兵仍驻扎在逃军驿一代,拱卫山海关西部战线。
不过杨文不在乎啊,广宁后卫和复州卫的指挥使都是他的心腹。杨文在山海关大宴三天,却丝毫没有点兵出征的意思。只是派出使者向定辽中卫指挥使倪磊发出调令,命他率军返回山海关听命。
直到三天后,来自北平的斥候带来一个消息,朱棣在北平誓师,几乎倾巢而出,点起十个卫大军兵发保定。杨文大喜,立刻命令部下准备出征。
在等候定辽中卫的过程中,更多的燕军消息由斥候带来,通州卫、遵化卫分别从永平和昌黎撤出,向滦州集结,会同蓟州卫一起作出死守的姿态。这些消息印证了之前燕军主力南下的消息,杨文判断燕军东线兵力单薄,无法据守所有据点,只能集中守备。燕军三个卫最多一万五千人,而自己有四万人。杨文作出决定。以定辽右卫守卫山海关,广宁左卫为前锋,自己统帅宁远卫,广宁后卫。复州卫为中军,尚未到达的定辽中卫为后队,大举出关,朝滦州杀来。
还没到抚宁。广宁左卫就碰上了昌黎屯所地人马,昌黎屯所由一千半耕半兵的农夫组成,他们缺乏兵器,缺乏盔甲,但仍然勇敢第在辽东军面前排起了阵势。以羽林右卫为班底的广宁左卫本以为一个冲锋就把那些农夫冲得七零八落,但结果这一仗足足打了一个下午。等太阳完全落到地平线下的时候,一千多农夫全部阵亡,但也给广宁左卫带来二百多人地伤亡。
昌黎城外,通州卫的一个千户所再度袭击了前进中的广宁左卫,虽然没有给辽东军带来多大伤亡。。[奇+書*网QISuu。cOm]。但广宁左卫在野地之中多喝了一晚西北风,直到第二天才进入昌黎。
这两仗的结果传到杨文耳中,把大都督气得火冒三丈。没想到这些人数装备都处于劣势地燕军竟然敢螳臂当车。不过杨文并非完全是个饭桶,对于这两场战斗。他认为是燕军故意为之,在辽东军西进之路上不断派出这些小部队阻击,骚扰。目的就是为集结在滦州的主力争取时间。杨文对广宁左卫指挥使庞进下令,务必在三日之内饮马滦河。庞进不敢怠慢,立刻轻装急进,快马加鞭杀向滦州。
通州卫骚扰之后,燕军除了偶尔打几发冷箭之外,再也没有像样的阻击,杨文一日三次催促广宁左卫提高速度。庞进只得一路狂奔到滦河边上,初冬的河水水位虽然已经有点降低,但白花花的大河阻挡在面前,也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况且对面离岸边三里的地方就是滦州城,隔着河就能看到城门外的燕军军营。几名燕军斥候在岸边巡徘徊,吹着呼哨,脏言秽语地挑衅着东岸的辽东军。庞进不敢擅自过江,只得扎下营盘,等待后队跟上。
又过了三天,杨文率领着后续人马气喘吁吁地到达。当他走上河堤时,同样得到了燕军脏言问候。杨文冷笑两声并不计较,在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回到营帐之中,杨文打开地图,把手指点在上游一百二十里地苍亭渡口,然后做了一个包抄的手势:“燕逆不是想拖着我们前进吗?现在又想设一个半渡而击,重演真定之战吗?好,那我就让他们等着。复州卫,你部依然驻扎于此,大张旗鼓保持各卫旗号,其他人马随本督到苍亭渡,从这里渡过滦河,然后直插到开平城下。夺取了开平,滦州之敌就成了瓮中之鳖。”手下几名心腹将领一同挑起大拇指头连声称赞,“都督妙计。”杨文似乎对自己的计划十分得意,被下面地人一拍舒服得很。
杨文又问道:“现在定辽中卫在什么位置。”旁边有人答道,刚过抚宁。杨文摇摇头道:“倪磊怎么搞的,动作太慢,来人啊,给倪磊传令,命他三日之内必须出现在苍亭渡与我汇合。”
当天夜里,杨文便悄悄开拔,绕路朝苍亭渡开进。到达苍亭渡之后,杨文把营盘驻扎在离渡口三里外地森林里。三天后,倪磊终于率领定辽中卫的人马抵达。虽然对于定辽中卫的进军速度十分不满,但当看看手下兵力达到三万人时,杨文心中地底气也强了不少。立刻命令大军第二日四更造饭,五更出发。
第二天一早,广宁左卫率先涉渡,苍亭渡河段水位不高,还没没到马肚子,广宁左卫十分顺利地骑马涉渡过去。等他们在西岸建立了掩护阵地桥头堡,各卫辎重营一拥而上,用这两天砍来的木料,搭起了浮桥。搭各种各样的浮桥是辅助部队的必修课,每年都训练多次,这次塔建浮桥显示出了训练水平,仅仅一天时间,两架浮桥已经修建起来。步兵部队终于能够过河,辎重营立刻转入修建一座更大的浮桥,这座桥能够让骑兵,作战的厢车还有辎重马车通过。
等到十月二十九日落的时候,杨文的帅旗终于随着殿后部队通过浮桥飘扬在西岸之上。休息一夜,杨文除了留下一个千户守卫浮桥之外,全军朝开平开去。
话分两头,十月二十日,朱棣把声势造出去之后,率领八个卫的兵力,大摇大摆出了北平南门,等离城五十里之后,立刻掉头朝东,星夜急进。朱棣知道如今的燕东平原上已经布满了辽东的侦骑,为了让行动保持秘密状态,他派出两千骑兵,在大军前后左右,张起一张前后左右各有十里范围的警戒幕,任何接近这张大幕的人,无论敌兵还是百姓都被扣留。果然,大军前进了三天就遭遇了三股辽东的斥候,由于没有料到燕军如此大规模的东进,这三股斥候都被消灭。
十月二十八日,朱棣的兵马抵达开平,在这里他得到了通州卫指挥使房胜的迎接,从房胜口中他得知了前线的情况。朱棣对于辽东军的进军速度感到吃惊,但同时感觉味道不对,为什么之前一直进展神速的辽东军会在滦河东岸大摇大摆地扎下营盘,丝毫没有渡河的动作?
朱棣连夜赶到滦州,第二天一早,他透过晨曦观察了河对岸的辽东军营寨,天渐渐亮了,辽东军大营正在做早饭,营帐内升起袅袅炊烟。突然他发现了一个问题!朱棣想都不想对房胜道:“拿地图来。”房胜立刻拿出地图,朱棣在马上看了看,手指顺着滦河来回游动,突然落在一个地方不动,“没错,就是这,杨文你个老猪倌,跟本王玩瞒天过海的把戏!可惜啊,你为什么不多点几个灶多升几道炊烟!房胜,你立刻派出斥候,给我沿河侦察一下苍亭渡,看看这里是不是有辽东军的浮桥。如果有,不用征得我的允许,你立刻率领所部兵马,从此地渡过滦河,明日日落前包抄到苍亭渡,夺取并控制住渡口,能否逮住这个老猪倌就靠你了。记着,动作要快。”
布置完任务,朱棣立刻飞马赶回开平,等他回到城内的时候,斥候已经给他带来了苍亭渡的侦报,大批辽东军已经渡过苍亭渡,正朝开平而来。朱棣冷笑两声,“老猪倌果然不出所料。”除了留两个卫守卫开平之外,他立刻率领燕山三卫、朵颜三卫调头北上,迎击杨文。
朱棣把战场定在苍亭与开平之间一条小河沟沙河的东岸,手下众将都不明白,为什么不重演一次滹沱河之战呢?朱棣微笑不语,他不说,没有人敢坚持不同意见。全军趁夜踏过深度不及马小腿的沙河,在东岸扎营。
建文元年十一月的第一天,初冬清晨的雾气越来越浓,燕东平原的庄稼已经全部收割干净,烧过麦秸垛的田野上一马平川。
一名燕军的斥候骑着马小心翼翼地在雾气中搜索前进,昨天晚上,他亲眼看见这个方向隐约闪烁着灯火,这里肯定是辽东军的营盘。斥候正在雾中仔细地搜寻着他希望看到的东西,突然破空之声响起,这对于他来说是死神之音。斥候还没有反应过来,羽箭已经透过他的前胸。浓雾的空隙处,两个色彩斑斓的身影晃了晃,这是留给他最后的色彩。
12点之前终于更新了,还好,每日一更没有食言!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一章 螳螂捕蝉(1)
广宁左卫的斥候警戒幕在沙河东岸与燕山左卫的斥候们,进行了全面接触。双方在浓雾中如同捉迷藏一样,彼此用弓箭、刀枪棍棒,甚至飞刀互相招呼着。号角声、哨声、怒骂声,嘻笑声,惨叫声,呼唤战友的叫声,在浓雾中此起彼伏。
直到辰时,浓雾方逐渐散去,方圆十里的原野上双方的斥候错综复杂,三三两两地互相追逐攻击,一队回营的辽东斥候末尾居然跟着两名燕军斥候。等到两名燕军发现的时候,只能乖乖地成为了俘虏。
杨文非常惊讶,为什么会在这里碰上燕军,而斥候们侦探到的燕军番号更让他惊讶,燕军主力全部在此,六个卫三万人马。虽然双方人数相等,但杨文有种掉进陷阱的感觉。特别是当他看到那面鲜红的帅旗居中飘扬时,这种感觉更强烈,上书斗大的“燕”字,毫无疑问,朱棣就在面前。
杨文第一个想到的是撤,朱棣是谁,天下名将,蓝玉之后就数四王爷能征善战,直到身处广宁那位老十七在白山黑水间崛起,才形成了两位王子在军事上交相辉映的格局。现在自己面对的是天下名将,打得过吗?明显一点人家是冲着你来的,而自己自以为高明的计策却反而撞到对方的彀中,先声已被人夺。
但回头一想,虽然朱棣能战,但自己手里有辽东最精锐的定辽中卫,整整一万“关宁铁骑”。这是名扬塞外地强军,而且广宁左卫、宁远卫都是在辽东排得上号的精锐。既然有这些强军压阵,未尝不能和朱棣一战。而且一旦老天爷眷顾,自己击破朱棣的主力。甚至生擒了他,那么封侯的大功是板上钉钉跑不了了。
战或不战,两种想法在杨文脑袋里激烈交战着。以至于一旁部下地声音都没听见,庞进焦急地询问着:“将军。将军!我们是否该出战了?”
庞进是杨文亲兵出身的心腹,因为作战勇猛而被提拔到广宁左卫指挥使的位置上,也只有他是直肠子才敢这样叫唤。杨文一下子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忙不迭问道:“诸位意下如何?”
几位指挥使面面相觑,心中纳闷,这么重要的时刻,你一个主将不说话,却问下面地人。。1^6^K^小说网更新最快。庞进着急,立刻回答:“两军相逢,勇者胜。虽然仓促遇敌,可是没有理由示弱于敌,请将军下令布阵迎战。”
杨文听着他的话。还在低头思考着。他一抬头看见了坐在最下首没有说话的倪磊。于是问道:“倪将军有什么意见?”
倪磊欠身行礼,道:“一切听都督号令。”球又踢了回来。杨文正一阵烦躁,倪磊又说话了,“只是如果问道末将。末将的意见与庞将军一样,这一仗必须打。都督没有理由示弱于敌。末将还有个建议,既然燕逆出现在此,滦州那边已经失去疑兵价值,可命复州卫立刻移驻苍亭,保护我军退路。”既然倪磊这么说,杨文终于下定决
初冬的太阳照在人身上,十分舒服,在这片燕东的原野上,辽东军与燕军首度对撼,辽东军一万八千战斗兵,其中一万骑兵;面对的是两万战斗兵的燕军,但这些全部是骑兵。
杨文把宁远卫、广宁后卫各四千步兵布置在中军正面,分左右两个方阵;定辽中卫拆分成两部,各四千骑分列中军两边;杨文从四川带来的五百亲卫拱卫在帅旗周围,广宁左卫两千骑兵作为预备队在大阵后备战,各卫辎重营坚守营地。
倪磊极力反对杨文拆分定辽中卫的命令,辽王指挥作战,骑兵特别是“关宁铁骑”总是作为决定打击力量使用。但临战之时,他不想顶撞上司,只得压住意见,落实执行。
朱棣率军背水列阵,将燕山右卫摆在最前,最核心地力量燕山左卫摆中间,然后燕山中卫、泰宁分列两翼,手里掌握朵颜、福余两卫的预备队。
巳时时分,泰宁卫的蒙古骑兵呼啸着穿越战场,拉开了沙河之战地序幕。
蒙古轻骑擅长骑射,泰宁卫的骑兵在离辽东军方阵一百步之前横贯而过。这种面积射击讲究地不是准确而是数量,横穿一瞬间,蒙古轻骑竟然可以两发,几千支羽箭落入方阵中。宁远卫是辽东少数装备新式胸甲和索子甲的卫所,在坚甲固盾的防御下,只有十几人中箭倒下。而另一边地广宁后卫则只装备了皮甲,经过一轮箭雨之后,有近百人退出战列。
蒙古骑兵在战场的另外一边折返过来,又在战场横穿而过,这次他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广宁后卫防御力的弱点,两发全部射在他们头上,为广宁后卫带来倍于首轮打击的伤亡。在两轮几百人倒下之后,广宁后卫新兵多战斗力弱的情况体现出来,有些队列出现了慌乱,新兵被呼啸而下的箭雨吓得东倒西歪。只能靠总旗,老兵们极力维持着队伍。反观宁远卫的士兵们总是把腰挺得很直,阵型丝毫不乱。
倪磊看着蒙古骑兵来回骑射,不时回头看着中军的令旗,但杨文却没有给出任何出击的信号,倪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蒙古骑兵反身回到燕军阵中。在辽东军的字典中从来都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但倪磊十分不明白为什么杨文没有丝毫进攻的命令,他没有办法,只能一次次焦急地回头看着中军令旗。朱棣看看战场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