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难天下-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一战,宁远卫之名将威震天下,他日燕逆无人再敢捋宁远之虎须。”看着卢博微笑着进了车厢,朱植一手拿盔,一手握拳捶在胸甲之上,向卢博还有周围所有的伤兵深深行了一个辽东军礼。

这场沙河之战以辽东军惨胜而告终,一千八百多辽东官兵长眠在沙河河畔。广宁后卫逃散,伤亡不大,只有三百五十人阵亡;定辽中卫阵亡五百人;损失最惨重的是宁远卫,九百人阵亡,最后只有两千三百战兵可以走着退出战场。全军伤者倍之,而且有六百人伤愈后永远无法归队。

燕军损失更惨重。光丢在战场上的尸体就达两千四百具,留在战场地重伤员也有七百人,这些人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很难活过来。铁铉选择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挖了一个大坑,把这些燕军的阵亡者埋葬。

朱植一边命令各部打扫战场。一边把铁铉、瞿能拉到一边。

杨文率领广宁左卫狂奔二十里方才停下脚步,等他派斥候回到战场侦察时,才知道朱植率军及时加入战场,反败而胜。杨文被这个消息吓得张大嘴合不上。朱植不是断了手吗?怎么还会带军前来,而且他压根就没有通知自己,杨文怎么琢磨怎么觉得不对劲。

正当他进退两难地时候,铁铉和瞿能率领一千羽林右卫追了上来,传辽王口谕请杨文回大营叙话。杨文左思右想哪里还敢去,推说受了伤要回山海关治疗,就想继续赶路。铁铉也不答话,命令羽林右卫围了广宁左卫。并当众宣读了辽王的命令,杨文临阵脱逃,致使手下人马损失惨重。命其俯身就擒,听候发落。

这个命令一宣布,整个广宁左卫就炸了营。庞进怒斥这是乱命,命令手下抓住铁铉。可是当瞿能出来大喝一声的时候。形势立刻逆转。广宁左卫两个千户是羽林右卫出来的,老兵们早就愤恨杨文这个庸才。这场大战,又是因为他贪生怕死优柔寡断才造成这么多弟兄阵亡。两名千户带头,广宁左卫立马站到了铁铉一边。

杨文手下五百嫡系亲卫还想抵抗,铁铉大喊一声:杨文不从辽王命令,视为谋反。这还了得,广宁左卫官兵为了洗脱与杨文关系,不待瞿能动手,立刻蜂拥而上解除了杨文亲卫武装。庞进一面拼死抵抗,一面劝说杨文想办法逃跑,去朝廷那里讨个说法。只是杨文已经吓得瘫到在地,任凭庞进好说歹说也失去了逃跑地勇气。

最后,杨文和庞进双双被擒,亲卫也大多投降了事。瞿能入广宁左卫暂代主将,率领部队飞马赶回苍亭,保护大军退路。铁铉则押着杨庞两人回了前线大营。

当杨文等被押入大营的时候,只见朱植坐在正中的交椅上,两旁是各位大将。朱植脸若寒霜,冰冷得可怕。杨文吓得跪在地上,磕头讨饶:“殿下,殿下,胜败乃兵家常事啊,求你饶了末将,容末将戴罪立功!”见自己的上司如此软蛋,挺直不跪的庞进愤恨地闭上眼睛。

朱植冷哼一声:“主帅无能,累及三军。如果饶了你,叫本王如何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外面那一千八百多阵亡的辽东子弟兵?”

杨文吓得连忙向前几步,声带哭腔道:“殿下啊,饶命啊,耿侯在真定丢了八万人,也罪不……”

“住嘴!”朱植一声暴喝,制止他继续说下去,“在辽东你是亲口对本王立下军令状的。如果不是本王得到燕逆秘密北来的消息,及时赶到,你以为你不会全军覆没吗?如果你死战不退,就是战死了仍然可名留青史,可是你竟然扔下手下苦战的兄弟只身逃跑,这就饶不得你了。来人啊,给本王将他推出去斩了!”

杨文听到这个斩字更吓得魂飞魄散,更加大喊:“我是朝廷任命的二品都督,你无权斩我!”

朱植阴冷地脸上挤出一丝冷笑:“那你就看看本王斩不斩得你!请皇明祖训!”旁边一名随军参谋拿出一本小册子,下面众将连忙跪倒。

朱植翻开一页道:“祖训十三章有言:边塞遇警,藩王藩属兵马,皆由王节制。藩属武官,战时归王节制……王擅杀伐决断之权。杨文你可死得心服口服?”

杨文整个瘫倒在地上,两名侍卫上前将其拖了出去。过不一会,一颗人头呈到朱植面前。朱植摆摆手道:“送出去和身子一起殓了吧。”

下面轮到庞进,朱植道:“听说庞将军刚才抗孤旨意,想放杨文逃跑?”

庞进没有想到朱植竟然说斩就斩了一个二品武将,脸色十分难看,叹了口气道:“杨大人对末将恩重如山。现在杨大人去了,进不愿独活。请殿下来刀痛快的。”

朱植面无表情道:“想死很容易,来人哪……”

这边倪磊出列道:“殿下,此战失败乃杨文指挥不当。现已伏法,只是庞将军作战一向勇猛,只是一时糊涂,罪不致死。还请殿下开恩,饶庞将军一命。”说着跪倒在地。

这时铁铉会意,也出列道:“殿下,庞将军领兵一向严明,考核成绩一向突出。他对杨文不过一时愚忠而已,请殿下开恩。”

朱植知道,杨文来这两年,辽东军中也多少安排了些亲信,现在树倒猢狲散,如果将这些人赶尽杀绝。会为军队带来不稳定因素,留下庞进作用也许更大。

朱植站起来道:“庞将军,忠分公私两法。忠于朝廷乃公心,忠于杨文乃私情。这里面地轻重你可要分得清啊。”说着,走到庞进身边亲自替他解了捆绑到了此时,庞进地意志已经崩溃了。颓然跪倒在地:“谢殿下不杀之恩,殿下之言如醍醐灌顶,进糊涂了。”

朱植将他扶起道:“庞将军知错便好,广宁左卫仍归你统率。”

庞进惊讶地看着朱植道:“殿下,您能信任我?”

朱植笑笑道:“辽东军是朝廷的军队,你也是朝廷地将官。”

庞进道:“殿下雅量,进愧不敢当,虽然一时糊涂,但终究犯下了过错,还请殿下收回成名,给进一个责罚吧。”

铁铉出来打圆场:“殿下,庞将军说得有礼,赏罚不明非治军之道。不如让庞将军到军校担任枪棒将官,待日后时机合适,再用将军之勇。”朱植想想也好,点头同意。

辽东军休息两天,也结束了关内地作战,缓缓退往山海关。沙河之战还有一个小尾声,房胜率领的通州卫,本来奉命偷袭苍亭渡口,等他们来到渡口南岸时,正好碰上复州卫和广宁左卫到达此地。房胜硬着头皮打了一下,自然捞不着便宜,也就掉头撤退了。

朱植提升庄得担任广宁左卫新地指挥使,广宁后卫因为溃逃而取消番号。羽林右卫、三万卫、剌鲁卫、复州卫、广宁左卫配合定辽右卫守备山海关沿线。番号仍是第一军,交由瞿能指挥。其他遭受到损失的卫所撤回广宁休整。

为了表彰宁远卫死战不退地精神,朱植怀着愧疚的心情授予宁远卫“关宁虎贲”称号,并以剩余的骨干为基础,加入今年毕业的三百名军校毕业生,将宁远卫扩编为一万人的真正上等卫编制,所有盔甲兵器优先装备。

朱植将沙河之战写成奏章上报朝廷,其中摆出杨文贪墨粮草军饷的证据,以及他在沙河之战中的劣迹,并为宁远卫指挥使卢博请加辽东都司指挥佥事一职。

朝廷方面对朱植先斩后奏自然十分恼怒,但正调集大军北伐根本无暇顾及。况且朱植反败为胜,削弱了朱棣的实力,间接上配合了朝廷的讨逆。所谓胜利者不受谴责,朝廷也只得温言表彰,同意了朱植所请。关键一点,朝廷并没有向辽东派来新的都督,等于默认了朱植对辽东地实际控制权。

在辽东吃了大亏的燕军回到北平仅仅修整了半个月,就投入到南线对李景隆的作战中。李景隆以为燕军新败,不等各路大军齐集,便率领二十万先期到达地人马北进。虽然刚刚打过败仗,但燕军对着南军却是天生克星。朱棣诱敌深入,先破都督徐凯,再与李景隆激战涿州城下,初战郑村坝,燕军斩首两万。李景隆初战不利,再战也多吉少,只身奔逃德州。燕军急攻南军大营,朝廷前后两个月集结起来的二十万大军顷刻土崩瓦解,无数士卒、战马、辎重落于燕军之手。

朱棣择降卒中精壮者补充损失,把其他人放回,其中有应天孝陵卫士卒。朱棣发布文告痛斥建文帝不以祖宗陵寝为重,居然把守陵之兵调来打仗,简直是不忠不孝之为。朝廷知道之后,气得建文三日不上朝,但把柄落在他人之手,只得将齐泰痛骂一顿解气。

建文二年来临之际,靖难地燕军与讨逆的南军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军事行动。燕军回北平欢庆胜利,南军龟缩在德州、真定等地舔着伤口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在满天地雪花中,三年来,朱植终于和家人在广宁过了一个舒心的新年。历史仍按照自己的设计慢慢向前滚动着,辽东重新成为了他一个人的天下,经济欣欣向荣,军事仍然强大无比,政治上左右逢源,朱植实在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朱植抱着暖炉,在两位娇妻的陪伴下,吃着酒守岁,红红的炉火照得两位夫人如花似玉,朱植伸展着舒适的身子,望着窗外的雪花,思绪飘到千里之外。在这场大雪之南,朱棣是否已经恢复了实力;再往南,应天皇城中的朱允还有心思吃好他的年夜饭吗?

以下不占字数:现在是十月二号一点了,这会还有看书的朋友吗?请书友们不要再责备骑兵了,骑兵一直在努力恢复更新,今天来5千,让大家过过瘾。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二章 多方博弈(1)

建文二年伊始的几场大雪,预示着这是一个丰收的年头,但这也是华夏大地注定了多灾多难的年头。

山海关通往广宁的官道上积雪还没融化,百多名骑兵怒马鲜衣呼啸而来,无数的马蹄在雪地里踏出一条道路。一些赶早的客商纷纷让到路边,大家嘀咕着又要打仗了。

骑兵来到一处村镇,看看日上中天,找了一处路边的小饭馆,停下来打尖。几名红衣大汉,飞身下马,吆喝着手下搂草喂马。

走进饭馆为首一人正是山海关前线指挥官瞿能,身后几名衣着与他相同的汉子,一进屋就跺着脚把溅到靴子上的积雪泥块去除。一名相貌粗犷的年轻将领从亲兵手里接过一个葫芦对瞿能道:“将军,今天尝尝我们女真人的人参酒吧,这天冷,喝了可补身子了。”说话的正是三万卫指挥使喀吞。

瞿能笑笑点头同意,自己找了一处桌子坐下,喀吞把酒葫芦扔给店家:“掌柜的,把这酒温温,店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弄上来。”说完和定辽右卫指挥使邓天海,剌鲁卫指挥使张伦,复州卫指挥使徐度依次坐下。

这个徐度本是杨文的人,只是一来为了稳定杨文旧部的军心,另一方面也看他带兵还不错,所以除掉杨文后,依然将他留了下来。此时在座的除了他之外都是辽王的嫡系,所以他非常恭敬地拿过店家送上的茶水,给各位倒茶。

喀吞喝了口热水。身上感到暖和些,与瞿能道:“将军,这大冷地天把咱们都召到广宁,是开哪门子会啊?”

瞿能放下杯子道:“这可问倒我了。塘报上只说在座诸位与本将一起到广宁开会,至于开什么会我倒不清楚。”

喀吞道:“您看是不是又要进关去打燕逆啦?您跟殿下关系好,肯定听到一些风声,是不是又要打了?”

瞿能道:“说实话吗?”

喀吞道:“当然了。将军总不能看老喀是个粗人就忽悠我啊。”这些军官跟着朱植多了,朱植带来的一些未来词语也是张口就来。

瞿能道:“按我的猜测,不太可能打仗。”

喀吞一听不打,顿时面露失望,道:“朝廷年前在南边又大败一场,咱们要是不打,燕逆何时能平。”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瞿能下意识地瞥了徐度一眼,道:“喀将军,你是否失言了?”

喀吞连忙吐一下舌头,其实平时他和瞿能一起比这过分的都说过。。。突然徐度接茬道:“虽然没经历过沙河大战。但听诸位将军也讲过,后来在苍亭末将也和燕军有过交手。卢、倪二将军以两卫兵力力敌燕逆六卫精锐,且不分胜负。辽燕战力高下立现。所以喀将军说得没错,京营还有内地卫所地战斗力的确不能和燕逆比。但燕逆战斗力也无法望辽东项背,想平燕逆非我辽东军莫属。”

瞿能看看徐度,又看看喀吞。没想到徐度这么主动地向辽王系将领靠拢。喀吞仿佛看到知己一样,拿起酒杯道:“好,徐兄弟说得好,来,咱们哥几个喝一杯。”众将皆举杯干了。

瞿能抹了抹嘴道:“话虽这样说,不过照本将看来,这次不会布置出征任务。你看,今年天气冷,大雪到现在还没化,出征需要大量军需物资,这样的道路运输很困难;海上还结着冰,海运也走不通。所以辽东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有行动。”

听这么一分析大家也都明白了,喀吞还想打破砂锅问到底:“那将军估计是什么呢?”

瞿能一拍他的脑袋,道:“你就是一个急脾气,过一天不就知道了!不过我估计应该是大动作。”

不错,地确是大动作,朱植率领铁铉和参谋部,经过长时间的谋划,终于把战时辽东军编制改革方案制定出来。这是辽东军自辽王主军以来第二次大规模的军制调整,以往朱植一直担心调整太大容易遭到朝廷非议,现在朝廷自顾不暇,他终于可以大胆地重新改革军队了。

根据计划,辽东将分为三大战略集团,北方驻扎的四个卫努合里、达真、定辽前卫、东宁卫组成第四军名“辽北”,兵力两万。指挥官由东宁卫指挥使管夷吾兼任,统一防备北山女真。

东方集团由对付高丽的五个卫组成第三军,名号“高丽”,他们是辽海卫、定辽左卫、盖州卫、大宁左卫、定辽后卫,兵力两万五千。指挥官由辽海卫指挥使叶承祖兼任,经营高丽半岛。

南方集团是辽东军最强的战略集团,集中全部六大主力,分为两个军,第一军“关宁”驻山海关,辖羽林右卫、定辽右卫、三万卫、广宁左卫、复州卫、剌鲁卫六个卫四万人马,指挥官王。

第二军“辽西”驻广宁为全军总预备队,辖广宁中卫、定辽中卫、宁远卫、沈阳中卫、广宁右卫(斥候),五个卫三万八千,指挥官瞿能。

另外有铁岭卫拱卫广宁,金州卫驻扎旅顺,以上两卫皆由辽东都司直属。

在整合了辽东各大战略集团之后,整编计划还对各个卫的主要作战功能进行了调整。步兵分为火器、攻城、野战、山地、机动五种类型。

火器步兵,主要以枪炮为作战装备,既可野战也可进行城市攻防,目前只有定辽右卫和金州卫全部列装火器,宁远卫也在编练的过程中全部装备火器。

攻城步兵,主要装备重型攻城器械,以及火炮,负责城市攻防。包括铁岭卫和复州卫。

野战步兵,主要以冷兵器为主,装备一营的火枪以及十二门轻型火炮,挽马运输。负责野战,目前有定辽后卫、盖州卫、努合里、达真、定辽前卫。

山地步兵,主要负责山地作战,装备冷兵器与轻型山地火器。驮马运输,目前有辽海卫、定辽左卫。

机动步兵,作战和装备与野战步兵同,但所有士兵皆骑马机动,目前只有大宁左卫一个卫。机动步兵将成为辽东野战步兵地发展趋势,只是目前马匹数量不够无法让所有步兵都骑上马。

骑兵主要分成轻骑兵和重骑兵两种。

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负责冲阵,计划包括羽林右卫、定辽中卫以及两个女真卫。

轻骑兵以机动速度和弓箭攻击见长,除了重骑兵之外其他骑兵卫皆是轻骑兵卫所。

朱植希望通过这些调整,使辽东军更加专业化。比如在预计投入战斗地地区,出动不同的兵种,如果要攻城则以攻城步兵进攻。如果要野战则把火器、野战步兵与轻重骑兵混合编组;需要长途奔袭则出动轻骑兵与机动步兵。除了这些技术改革之外,新计划还包括军队荣誉机制。每个卫所都可以自己设计制作臂章,作为自己卫所的识别标志。

整个团体有授予荣誉称号地制度,步兵卫所获得特殊功勋将被赠予“虎贲”称号;骑兵卫所获得特殊功勋则被赠予“关宁铁骑”称号。对于千户以下级别的团体则授予“近卫”称号。

对于个人则分为三种五等个人功勋。第一种是作战奖章“猛虎”,每参与一次战斗将获得一枚奖章;第二种是伤员奖章“仙鹤”,表彰在作战中受伤地英勇行为;第三种是特殊战功勋章“麒麟”。勋章分成三等,头等“麒麟”勋章规定在全军中的拥有率不能超过千分之一,想得到非有特殊大功不可。日后军中升迁,军校选拔都将以个人功勋地多少厘定。

在新地荣誉机制颁布后,朱植对沙河大战中获得功勋的团体和个人授予了荣誉,全军将士追溯到洪武二十六年朱植就藩时,每次战斗的参加者都获得了“猛虎”奖章,伤员也得到了“仙鹤”奖章。

宁远卫得到了“沙河虎贲”的军旗;张百房所在的总旗被命名为“沙河近卫总旗”;总旗张百房因为在关键时刻打出旗帜鼓励全军死战不退,而获得一等麒麟勋章,整个战役只有他一人得到了一等勋章。张百房伤愈之后提升为宁远卫百户。

喀吞看着这些制作精美的军旗勋章,眼睛都快掉出来了,自己只获得几枚“猛虎”作战奖章,他十分后悔为什么这么多次冲锋陷阵都没有受个伤什么的,那些“仙鹤”奖章制作得可漂亮了。

朱植相信现代化的兵种编制,加上辽东的军校制,军饷制,荣誉机制地完整建立,可以让辽东军向现代化军队初步迈进,在战斗力更上一个台阶,从而无论对南军还是燕军形成更大的优势。

对于这个新的整军计划,各卫将领虽然不能全部理解,但大家都是行旅出身,知道这一系列地改革都以提高战斗力为核心,也非常支持。朱植十分重视这次整军大会,除了整整一天宣读计划之外,还单独将一些将领留下来谈话,向他们耐心说明整军计划的精神内涵。

朱植还宣布,除非有特殊地军事行动,否则整个建文二年的上半年都会按照新计划对各部进行整编,具体训练计划还有武器装备将尽快下发部队,要求各卫用六个月时间完成装备熟悉,训练以及不少于三次的实战演习。

朱植与郭铭核算了一下,这样大规模地整编又要花掉上百万两银子,朱植叮嘱郭铭,不要怕花钱,必须保证军制改革的用度,并答应只要朝廷粮饷到达,立刻拨出三十万两建立专项资金。

三天的军制改革大会是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开完会,朱植率领手下文武官员登上广宁西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好壮美的北国风光。多少年来的鸟气一扫而光,自己终于可以一展拳脚,振翅高飞。

朱植一激动,伟人诗词“沁园春。雪”脱口而出。当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出口之后,众人皆惊,辽王野心勃勃跃然江山之间。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四十二章 多方博弈(2)

当黄魁回到辽东的时候,已经是一月底了,这次李朝之行可以说收获颇多,黄魁以胜利者的姿态向朱植汇报了李朝之行的收获,李成桂向他保证不会给与朱棣任何形式的帮助,并亲自向部下发出旨意调回鸭绿江边的兵马。朱植忙不迭地感谢黄魁取得的丰硕成果。

黄魁感到非常高兴,此行的成绩有目共睹,朱植也按照约定入关讨逆并取得沙河大捷。虽然说道杨文伏法的时候,他面色有些变化,但既然这么久朝廷也没有怪罪下来,他当然不会节外生枝。对于自己在辽东的使命,黄魁觉得履行得差不多了,约定等到二月初一就从水路回京复命。朱植也觉得他在辽东太久了,并不挽留,只是表了表决心,声言辽东军正在整训,等到夏天来到的时候,他将亲自率军入关,与四哥决战。

送走黄魁,朱植苦笑地摇摇头,难道你真以为凭你天朝上差的身份,到人家面前说两句冠冕堂皇的话,李成桂就能就范?

黄魁之后,轮到璩义来向他汇报了高丽之行不为人知的交易。说白了黄魁不过是个幌子,真正让李成桂撤军的是朱植给的甜头。这次璩义奉命跟李朝做了几笔生意,第一笔是由高丽的船厂采购二十艘运输船,这些四千料的大船在金州的船厂一艘不过一万两银子,朱植给出的价格是一万六千两,足足给李成桂多赚了十二万两;第二笔是一千匹战马,自从失去耽罗岛这个养马基地之后。李朝军马短缺,这次一匹马朱植才管他们要了十两银子,这跟白给没区别;第三笔生意是一千副辽东最先进的胸甲,这玩意在辽东也只装备了几个上等卫。大部分辽东军还没有得到。但朱植给他们地价格也非常低廉,每副二十两银子,仅仅赚了点运输费。

还有最重要一点,朱植答应制止王路朝对李朝南部海疆的骚扰。这种以倭寇为名的骚扰让李朝伤透了脑筋。在水师上处于劣势的李朝每年要为此付出大量物资和人员损失。正是这几笔生意给足了甜头,李成桂才乐呵呵地同意了与朱棣断绝关系。

如果是平时,朱植根本不可能对李成桂有什么好态度,只是现在没办法,辽东不能陷入两线作战地不利局面中。李朝虽然不足为惧,但想在短时间内在军事上压倒这个以多山著称的国家是不可能的,一旦兵戎相见,必然会深陷其中,所以朱植决定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两线作战问题。。奇书网。

就当辽东军厉兵秣马练兵正酣的时候,因为天寒地冻无法交战地应天和北平竟然打起了笔墨官司。

新年刚过。朱棣就发布文告,对着朝廷破口大骂。“又不知父皇梓宫何以七日而葬,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礼曰:天子七月而葬。今七日即葬。礼乎?”先骂小侄子不守孝道,为什么不给老朱停七个月的陵再葬。朱植看着觉得好笑。这不是废话吗,老朱是八月死的,当时那个热天。停七个月陵,那不臭了天吗?

接着骂齐泰奸臣,“奸臣齐泰等必欲杀我父皇子孙,坏我父皇基业,意在荡灭无余,将以图天下也。此等逆贼,义不与之共戴天,不报此仇,纵死不已。”

最后文告威胁道:“俯赐仁慈,留我父皇一二亲子,以奉祖宗香火,至幸至幸。不然,必欲见杀,则我数十万之众,皆必死之人,谚云:一人拚命,千夫莫当。纵有数百万之众,亦无如之何矣。”如果不给条路走,那就别怪我几十万不要命的跟你玩命了。

朱棣这个骂街文告,虽然被送到京城,但被黄子澄、齐泰生生压住,要是上达天听,那还了得?!

但不成想,人家建文皇帝还有锦衣卫为他搜集情报,早有人已经把文告送到建文面前。当朱允看到这个文告之后,震怒之情可想而知,立刻着重臣入宫商议。这次朱允逼着黄子澄和齐泰表态,两人面面相觑,知道不做点牺牲是不行的。最终君臣商议的结果,是罢免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当然这不过是做给朱棣看的,你不是说清君侧是清这两位吗?现在把他们俩辞了,看你还有什么话说。但私低下,黄、齐二人仍入宫侍从左右,继续为朱允出主意。

朱植看到这个塘报,实在是愚蠢之极,你以为朱棣是去了两人就会罢手的吗?罢免两人,分明不是承认了这两个人是奸臣,从而证明了朱棣起兵的理由是正确的。你自己都在抽自己嘴巴,那下面地将士凭什么跟你卖命?朱植最纳闷的是要说这便宜大侄子笨点,但他身边还有杨靖和练子宁这样的能臣,为什么会同意这样地混招呢?

朱植和杨荣一商量,不行,朝廷这样做实在是自掘坟墓,于是以辽王名义给朝廷上奏本,称黄、齐二位大人兢兢业业辅佐天子,虽有小过但瑕不掩瑜,不应该因为一个逆臣的话就罢免二臣,徒惹天下人耻笑。朱植明确指出了这样做地厉害关系,希望朝廷及时予以纠正。这道奏章虽然没有让朝廷收回成命,却让黄、齐二人颇为感动,没想到朱植还会为他们二人说好话。

打完嘴仗朱棣也不闲着,正月十五刚过,就率领大军出征,西出怀来,沿着桑干河谷朝大同进发。先到广昌,守将汤胜根本无心抵抗,献城投降。接着挥师西进,直扑蔚州,蔚州是通往大同的必经之路,坐落在山口之中,地势易守难攻,也聚集了近万明军守备。燕军猛攻三天都无法打开城池。

恰好,燕将王春的堂弟王忠是蔚州守将之一。王春自告奋勇入城做说客。为了方便王春行动,燕军故意后退五十里,王春混在难民中混进蔚州。

王春找到王忠军营,让人进去通传。王忠想不出来哪个堂兄弟,着人招入帐一看才发现是王春。王忠吓了一跳,道:“你,怎么是你?”

王春呵呵一笑道:“大哥。小弟有礼了。”

王忠令手下出去备茶,趁着亲兵出去地空档,他急忙问:“你不是在那边吗?怎么到了这里!”

王春道:“我来是救大哥一命的!燕王大军不日回师,蔚州小城如何能守。我劝大哥赶紧为自己找条路走。”

王忠一拍桌子喝道:“大胆!小五,你我都是朝廷命官,怎能附逆?”送茶的亲兵刚到门口,吓了一跳。王忠命他把茶放下,到帐外守候不许任何人接近。

见左右没人,王春道:“朝廷?嘿嘿,可惜当今朝廷奸臣当道。日前。朝廷不是把黄齐两奸臣罢免了吗?正好承认了燕王的讨逆檄文。”

王忠沉默了一下,但随即又道:“念你是兄弟,我着人送你出城。不要再来。”

王春道:“既然是自家兄弟,那小五就不说废话了。年前殿下又击破李景隆二十万人。朝廷对殿下屡战屡败。形势对燕王越来越有利。此时大哥不选对地方,日后兄弟也难做啊。”

王忠只是撒手扭头:“哼哼,燕王打起李景隆来劲。可是沙河又是怎么说?”

王春见兄弟不一味送客,知道有门,连忙道:“沙河?那是一场平手之局,虽然辽东军兵力占优,可也不敢追赶。大哥,不说别地说眼前吧,燕王十万大军就在五十里外,朝夕可到,我可不愿看着大哥深陷绝地。”

王忠皱着眉头不说话,王春见他有点动心,又道:“燕王天纵英才,礼贤下士,况且朝廷姓朱,燕王也姓朱,谁来坐都是他朱家的天下,大哥投了燕王,也不算失节。”

王忠叹了口气,起身来回踱步,王春又加了一句:“大哥,现在投过去,他日燕王一统天下,你就是从龙的功臣……”

正说到这,门外人声飘入“王大哥去从龙封侯,怎能少了兄弟我啊!”突然帐帘一撩,一名军汉闯了进来。王春霍地起身,从剑架上拔了宝剑,怒目而视来人。

王忠连忙按着王春,对来人道:“张远,别开玩笑。”

张远哈哈大笑道:“亏王大哥也是条汉子,怎么忒地胆小。小王兄弟刚才说的话我都听到了。王大哥要做,就带上兄弟啊。”

王春道:“此人是谁?”

王忠道:“他是浑源卫千户张远。冲天李地手下。与为兄也算过命的交情。”

王春将剑一扔道:“好,既然张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