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盛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最后,杨钊只分析出了一条,这种猜谜似的屁事,要么是皇帝对他的一次考验,要么就是高力士那老家伙出的馊主意。一个七品的内侍太监似乎还没有这样的胆子。

突然杨钊想到了一个最不可能的事,李林甫在贬官之前,好像就是正三品的官儿。而郑炎也好像是三公之一。数来数去只有这两个大敌人。只是杨钊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出这样一道题的人,就真的是闲的蛋疼了。

不大会,马车边来到了大明宫正阳门。下了马车之后,内侍太监一脸笑容的凑过来道:“杨大人知道陛下召见的意思了吗?”

杨钊很自然的摇了摇头道:“不知道。不过这大唐朝能发生的大事中,三边的问题,轮也轮不到我杨子午插手。关于三品官位的事情,也不会单独召见我一个国子监祭酒。这些都排除之后,剩下的便是李林甫和郑氏的事情了。虽然这个不可能。但某家却只能分析到此了。哦,对了,不知是哪位大才,出了这样一个难题来跟我杨钊开玩笑?”

说道这里,杨钊眼睛一转,无所谓的继续瞎忽悠道:“不会是李林甫和郑氏联手了吧?”

内侍一脸震惊的看着杨钊,靠,这样也能猜得到,他还能说什么?本来他还以为杨钊顶多能猜到和李林甫以及郑炎有关,却没有想到杨钊再进一步,连事实都猜了个**不离十。

“杨大人大才,奴才服了。”内侍弯腰向杨钊行了一礼道:“是何人吩咐奴才难为杨大人的。奴才不能说,如此还望杨大人见谅。”

说完内侍弯着腰,手里捧着一块令牌,带着杨钊直奔紫寰殿偏殿而去。到了那里,他就可以去复旨了。

杨钊自在偏殿等候皇帝的接见暂且不提,却说说那个内侍,跟首领太监复完之旨后,便一路向着掖庭宫而去。

来到一处大殿,走了进去之后,内侍单膝跪地,禀报道:“回娘娘,奴才已经按照娘娘的旨意,试探了杨钊一次。”

“哦?他反应如何,猜到了甚子结果?”竹帘之后,一个慵懒的声音,平静的问道。

内侍单膝跪地,丝毫没有敢抬头的胆量:“回娘娘的话,杨钊先是一愣,然后便悠然自得的随着奴才来了。到了正阳门之后,奴才问起时,杨钊果然猜到了其中内情。并且一口道出了李林甫和郑炎联手的事情。似乎任何事情都瞒不住他一般。”

“退下吧!”随着竹帘之内的声音,内侍弯着腰退了出去。

只留下竹帘之内一个声音自言自语道:“杨钊不愧是三元及第的名声,脑瓜果然一等一的灵活。竟然借内侍的口,警告本宫不许多事。不过既然将杨钊的目光给吸引了过来就好,皇帝信任你,你才有价值。”随后竹帘之后便了无声息了。

却不知杨钊根本就没有把这样一个试探给放在心上。毕竟想摸清楚他的状况的人,多了去了。刚刚在话语中杨钊多少加入了一些警告的意思。这样做已经够了。再多的话,就显得他杨钊心虚了。

却不知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意的话语,他却被武惠妃给列进了最为重要的臣子一类,在武惠妃的思想里,这样的臣子能拉拢的就拉拢,拉拢不了的就必须想办法无声无息的除掉。李林甫竟然和郑氏联手,这件事情武惠妃也是刚刚知道。

听到这样一个消息之后,武惠妃当时就将手里的也上等的玉镯子给摔的四分五裂了。

李林甫办事怎么就没有脑子呢?他是被皇帝亲自拿掉的,现在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屁话。以为和郑炎联手之后,就能向皇帝表明一种化敌为友的宽容大度了吗?却不知这样偏偏就是皇帝最为在意的。手下的臣子都能随时联合了,威胁的还不是皇帝的权力?

再者皇帝已经下定决心收拾郑氏了,这个时候李林甫参搅进去。无疑会将自己给陪进去。武惠妃自然不能跟着倒霉。尽管他相信皇帝不会对她怎么样。

于是一招试探杨钊的计策便出现在了武惠妃的脑海里。先要摸清楚杨钊到底有多聪明,那后摸清楚杨钊到底会不会站到自己这一边。武惠妃计划的很好。只要将杨钊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显贵给拉到自己的阵营里面,那起到的作用将会无可限量。

只是武惠妃似乎忘了一点,那就是杨钊乃是正统科班出身,似乎跟李林甫那个依靠后宫路线的官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而她自己终究不是那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姑妈武则天……

第218章:紫寰殿定计

第218章:紫寰殿定计

一头雾水的杨钊。在紫寰殿偏殿中,细细的品着内侍送过来的茶汤。泪流满面的是,到现在为止,他依然没有机会制出清茶来。

老男人找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杨钊思索着,内侍三根手指是什么意思,又是谁给内侍出这样的主意。拿三品大员闹着玩,小小的内侍还没有那样的胆子。幕后的人似乎仅仅只是一个试探,至于试探什么,杨钊就不得而知了。

不大会,高力士便走了进来:“哎呀,劳烦子午久等了,手下人不会办事,陛下还在等着,子午这便随咱家走吧。”

杨钊站起来,抱拳道:“那就劳烦高将军带路了。”

大明宫紫寰殿。

老男人依旧高高在上。只是脸色似乎不好。

杨钊仔细的观察着面沉似水的老男人。月刊的事情办的很顺利,做事的时候,杨钊也是光明正大的,让皇帝掌握自己的行踪才能让他放心。

“微臣杨钊,叩见陛下,陛下万寿。”

“爱卿平身,赐坐。”老男人揉了揉太阳穴。很头疼的样子望着杨钊。

“这份奏章,爱卿拿去看看吧……”高力士弯腰接过奏章,转身送给了坐在软榻之上的杨钊。然后便退立在一旁。

杨钊拿过奏章一瞟,上面的署名竟然是高力士。疑惑的抬头看了高力士一眼,杨钊低着头继续看了起来。

一目十行,杨钊看的很仔细。上面是高力士通过内卫调查到的有关于李林甫和郑氏的最新动向。

李林甫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有了动作。上一次老男人降他的官,理由是举荐之人犯错的连带责任,说穿了就是识人不明,圣旨之上绝口没有提半点结党营私的事。李文忠被押送至大理寺的时候,李林甫仗着自己是礼部尚书,去探视,却被执金吾卫的大将军给顶了回去。后来更是被防贼一样防着。李林甫虽然感觉到事情不对,但是在老男人的授意之下,谁也不敢露出半点口风给他。

于是到最后,李林甫还是认为他不过是识人不明。被连降了那么多级,又沉寂了两个月,李林甫便认为事情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武惠妃从里面发力,他在外面活动活动,从新回到那个显赫的位置,似乎并非不可能。

老师呆在府中的两个月,李林甫一直在想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做。李文忠的死,李林甫并没有放在心上。当初老男人盛怒之下,要活刮了李文忠时,李林甫更是一声都没有吭。李文忠是他的人没错,可是在不殃及自身的情况,放弃似乎是一个好选择。

至于李文忠会不会反口咬自己。李林甫也有想过。但很快就放弃了这样的想法。说到底他不过是利用李文忠,掌握汝州罢了。利用完了,他就会像是丢垃圾一样,将可怜的李文忠丢掉。有着这种想法的李林甫,又怎么会觉得自己是在和李文忠结党?

整件事只有杨钊,高力士和老男人知道,武惠妃自然不能警告李林甫。等到发现事情真相以后,武惠妃见李林甫竟然自作主张,更是不吭声了。

想到年初,信安王和宇文融的例子,李林甫就以为不过是自己和郑炎斗的太厉害,惹得皇帝不喜,才会借着识人不明的罪名,将他给差点一撸到底。

想要翻转乾坤,唯一的办法就是结交郑炎,表明当初跟郑炎放对,不过是公事公办。并非是出于私仇。这样即表现出一种大度,又能表现出铁面无私。等到皇帝明白了以后,想起自己的好,官复原职还是问题吗?

郑炎很郁闷,他又是派人暗杀。又是想办法帮着李文忠截杀千牛卫。杨钊竟然还是完好无损的回到了长安。而且更让人郁闷的是,杨钊回来之后,不到三个月便从秘书少监那样清闲的职位,一跃而上,成了正三品下的国子监祭酒。如果仅仅只是这样,要对付杨钊,还难不倒大唐第一士族郑氏。

但是随后传来的消息,让郑炎接连摔了好几个茶杯。皇帝摆明了车马要保杨钊。甚至还传出了要将韶华公主下嫁的消息。虽然下嫁这事没有了后续,但谁知道那天老男人会抽筋似的下一道圣旨。再加上杨钊跟宋王的女儿李婉芝走的很近,而老宋王似乎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于是人们惊恐的发现,原来那个三元及第,但是没有任何身世背景的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身后竟然站了两座顶着天的大山。

本来还有些想法的人,都纷纷偃旗息鼓。而后传出,杨钊为了给病重母亲讨回公道,盛怒之下,将自己蹦跶出去的执金吾卫副将郑拓给打残了,更是让人们看清了杨钊的强势。郑拓一个,郑凯一个,连续两个郑氏的直系族人都折在了杨钊的手里。郑炎不甘心,却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找杨钊麻烦,皇帝不吐口,老宋王默许,郑炎只能憋着,脸色发青的憋着。

李林甫的到来,两人一番推心置腹,终于澄清了误会。明白一切都是杨钊搞的鬼,可是这个时候杨钊根基已固。似乎不能再用哪种对付五品小官的方法了。于是事情便这样的拖了下来,李林甫和郑炎都等着对方动手,然后自己在后面摇旗呐喊,推来推去,动手的一个都没有……

杨钊继续捣鼓着自己的月刊,郑氏表面上也受着老男人的器重。似乎一切问题都没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士族们坐不住了,斗来斗去还一片平静,这事儿太让人难受。于是泼脏水的就来了,将郑氏私养战马的事,给爆了出来,谁报的不知道。反正内卫收到了消息。后来经过内卫的调查,还真有这样的事儿,于是一份秘密奏报,就摆在了高力士的案头。

……………………

“爱卿看完之后,可有什么要说的?”老男人见杨钊再次抬起头来。面色平静的问道。

“回陛下,臣只有一句话要说。”杨钊咬着牙,一脸要发狠的样子道。

“且说来……”

“李林甫该死,郑氏该除。”

“哦?李林甫如何个该死法?郑氏又如何个该除法?”

“李林甫,第一条,结党营私,该死。第二条,纵容李文忠截杀千牛卫,该死。第三条擅自连同郑氏谋逆。该死。郑氏该除,一,纵容子弟,郑凯造反,该除。二,擅自派遣死士,截杀大臣,该除。三,私养战马,意欲谋反,该除。这便是臣的看法……”

“爱卿看的倒是透彻。”老男人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道:“该除是该除。问题是如何除,对此,爱卿可有甚好法子?”

杨钊皱着眉头思索了起来。满大唐的能人多的是,为什么老男人只找了他一个过来,剪除郑氏这么大的事情,六部九卿一起商议都不嫌多。

“还请陛下恕臣妄言。”

杨钊一脸傻乎乎的样子,你不是要除去郑氏吗?我傻,我忠心,我有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你当没听过:郑氏乃是我大唐第一士族,牵涉到的问题太多。零零总总的算下来,从地方到朝廷,就像是一颗大树盘根错节。对于这样一个势力,饲养战马,除了造反,臣想不到他能干什么。如果陛下用这个理由收拾他的话,郑炎大可以一推二五六,说是族内不肖子弟擅自做主等等的,为了天下悠悠众口,陛下不得不做出些让步才成。因此,铲除的第一步,陛下要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哦?爱卿以为什么理由才能占尽先机?使得天下之人皆心服口服?”

“月刊,只要郑氏的名声臭了,无论陛下找什么样的理由,天下人都心服口服。”

老男人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叫杨钊过来的原因很简单。并不只是想看看杨钊怎么对付他的两个仇人,而是想利用月刊来造势。肚里有着主意,却让别人亲口说出来,这才是上位者的艺术。

满意的点了点头,老男人看杨钊,越发觉得称心,于是问道:“那爱卿计策中的下一步呢?”

“不知陛下有没有见过人伐木?参天大树的质材一般都较好,比如建造这紫寰殿的。在伐树的时候,要先断其枝,挖其根,然后才能顺利的截其茎,断其生机……不知陛下以为然否?”

“不错。子午的法子倒是深得朕心,不过朕还是想听听具体的法子,爱卿不妨说说……”

说说?说啥好?杨钊看着老男人一脸抓滑头的样子,死嘚着自己搞。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郑氏的根基在荥阳,枝节却已经伸进了朝廷,因此陛下必须以雷霆手段,派遣军队包围荥阳,然后再用执金吾卫,将郑氏在长安的人,一网打尽。趁着消息还没有泄露出去的当口,传旨各地,这样,郑氏的仇人就会纷纷的跳出来发难,到时便会事半功倍……”

说到这里,杨钊要说的话,基本上已经说完了。剩下的就是老男人的事儿了。再多嘴就是越俎代庖了。

第219章:给朕拖出去

第219章:给朕拖出去

“爱卿这一手,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占一个快字。等到事情传出去以后,郑氏早已灰飞烟灭。”老男人看着装傻的杨钊道:“爱卿就那么恨郑氏?”

“没有!”公报私仇的罪名死都不能承认,杨钊傻乎乎的道:“这不是陛下问臣的看法嘛,臣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恨到是谈不上。毕竟有陛下的爱护,郑氏就是再牛,也不能拿臣怎么样,陛下您说是吧?”

“那倒是。”老男人很满意杨钊的态度:“郑氏的胆子越来越大,荥阳亚然成了郑氏的封地,百姓皆知有郑氏而不知有皇帝。朕本念在当年郑氏从龙有功,凡事愈加优待。却不想郑炎不思上报皇恩下面百姓,却愈加骄纵目无余子。让朕太失望了。”

“陛下圣明。”杨钊一脸您说的对,事实就是这样的表情,摆出一副同仇敌忾的德行道:“陛下烛照万里,明察秋毫。”

老男人闻言摇了摇头,微笑着道:“子午这是在拍朕的马屁吗?”

“不是,绝对不是!”杨钊大马金刀的坐在皇帝下手,一脸正经的道:“陛下开创了开元盛世。功绩不凡,那里需要臣的恭维?”

“你个小滑头啊!”老男人笑着笑着,脸上突然一冷,道:“朕打算在开年二月铲除郑氏,子午可准备好了?”

“准备?”杨钊一脸茫然的道:“准备什么?”但是话音一落下。杨钊就明白了过来。

“啊,这个……臣还真准备了一些。”说着杨钊一拱手:“谢陛下栽培!”

准备什么呢?说出来很简单,杨钊虽然在老男人的心里,有地位,但自身却没有什么人,更没有什么势力。皇帝既然决心铲除郑氏,然后任由其他的士族去拼抢,还不如顺水推舟送给杨钊一部分。不然的话,一个没有周边势力的大臣,用起来也不方便不是?

杨钊会意的快,有着皇帝的优待,到时候还找不到一些嫡系的人去抢食,那就蠢的可以了。

老男人笑了:“好吧,正事已经说完了,现在说说私事!朕听闻子午最近和婉芝郡主走的很近啊,不知可有其事?”

杨钊傻乎乎的看着老男人:“这个,是有这么回事。俗话说男未娶女未嫁,微臣这个……”

“那就是有这么回事了?”老男人脸色复杂的看着杨钊道:“不知爱卿对韶华的印象如何?”

如何?杨钊的眼前浮现出那个媚的可以的公主,心里却不以为然,那小妞看上的可是李白,要是老男人将她给塞进自己怀里,这算什么事儿?可是明目张胆的说皇帝女儿的坏话,这不是找抽吗?

“这个陛下,臣与韶华公主所见甚少,实在是难以置评……”我不说,我就不说!杨钊心里道:我看你怎么推过来。

“常言道男娶女嫁,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卿可愿成为朕的女婿?”老男人一脸调戏的看着杨钊,心头却乐开了花,好像他绕了半天就是为了把杨钊给绕进去似的。

“啊?”杨钊嘴巴张的老大,这还是皇帝吗?刚刚才给你出了一个好主意,好嘛,病刚好就开始揍医生了,而且还是金口御言的往死了揍,这不是玩咱这个有为的小青年吗?

“陛下,臣还小,现在就谈婚论嫁,是不是早了点?”

“莫非子午还想学汉将军,匈奴未灭何以成家?”

杨钊就是一只死鸭子,全身上下都冒汗,只剩嘴巴硬了:“这个,臣资质鲁钝。是不是太委屈公主殿下了?”

“不委屈。韶华比爱卿大了两岁。在者爱卿三元及第,古而未有。如此才华,还有甚子不配的?子午莫要谦虚,朕看好你!”

你不看好我行不行?杨钊嘴巴里有些发苦:“这个,陛下,臣于婉芝,已经这个……”

“什么?爱卿竟然已经到称呼婉芝的程度了?”老男人当当当。从御座之上走了下来:“这事,朕那大哥知道不?”

“啊?”杨钊被老男人那张大脸给吓了一跳:“这个,臣当初见之时,就叫了婉芝的,也没见这个……”

“啥玩意?”老男人站在那里,居高临下的用唾沫星子给杨钊洗脸:“小子,你下手到快啊,第一次见面,你就敢称呼婉芝,知道第一个这么叫我那小侄女的人在那儿吗?”

杨钊仰望着老男人那张有点变形的大脸,道:“在哪儿?”

“在岭南挖石头,已经挖了三年。而且看起来三年老了三十岁。”

“嘎?”

“别说朕诳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就任都畿道暗访使吗?”

“不会吧?臣当时没有招惹婉芝郡主啊。当时臣在渭水河畔第一次见到婉芝郡主的时候,臣还教了她一首《幽兰操》呢,事后也没见有什么事情……”

“错,当初让你任都畿道暗访使,是朕的主意。这么说子午明白了没?”

杨钊脑子一转,就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说了。想到这,杨钊不得不服气,老男人推销女儿,连诈术都用上了。可是随即杨钊又想到一个大问题,老男人为什么就看上自己了呢?给韶华公主求亲的人,从正阳门能拍到洛阳神宫去,犯不着这么死乞白赖的倒贴给自己吧?

“这个,臣先谢过陛下的爱护之心,于此微臣铭感五内,定当尽心尽力,以上报皇恩下抚黎民为己任,在以陛下为首的大唐朝的领导之下。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屁话真多。”老男人眼角直抽抽的道:“给朕说但是……”

“但是,臣已经跟婉芝……这个……已经私定终身……”

杨钊看着老男人那张扭曲的脸,在自己的面前越来越大,声音便随之越来越小。

“什么?你竟然敢私定终身?”老男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摸样道:“朕的韶华公主,你当真没有看上?来啊,把杨子午给朕拉出去砍了!”

高力士站在一边,伸手阻止了真要上来的千牛卫士,想笑又不敢笑,闻言立刻扮演红脸,道:“子午,你的胆子也太大了吧?韶华公主风采绝世,温柔娴淑,品德冠绝诸位公主之首。这样你都不要?你这不是找死吗?快点跟陛下认个错。”

杨钊傻乎乎的望着高力士,靠啊,这老家伙也不是好丸子,唱起双簧来,简直无迹可寻。

“唉,我说高将军,你这就不仗义了吧?这时候,你不劝陛下,劝我有个什么用?再者说了,就算现在我答应了。到时候老宋王发飙,你觉得陛下是自己扛着,还是把我卖了?”

高力士脸上一冷,小声说道:“闭嘴,子午不要什么话都往外扔。”

老男人哐哐两步,来到两人的面前:“闭什么嘴?你还真当朕什么都听不到是不是?杨小子,你惹不起老宋王,就能惹得起朕了是不是?”

“臣。那里敢惹陛下,可是陛下也得看看,就臣这小身板,要是去岭南挖石头。估计连三个月都撑不了吧?”

“撑不了?来来来,朕跟你论论,你在襄城县全歼郑凯的造反队伍时,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汝州死里逃生之时,是不是身板瘦弱?替千牛卫挡驾,避免何义全全军覆没之时,回道长安一怒之下,打残了朕的一位将军,是不是这些都是老天帮你的?”

“这,臣是懂些粗浅把式,可那在您老面前,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不是?再者说了,臣也不能始那啥终弃不是?”

“始那啥终弃?说的是始乱终弃吧!什么?”老男人的声音一瞬间提高了两个八度:“你已经“乱”过了?”

杨钊难得的脸上一红:“这个臣倒是想,就是还没有机会……”

“什么玩意?你还敢想?”老男人眼睛瞪的跟牛似的,看着杨钊,那神情好像是不怕死的蚂蚁,正在狂言自己能摔倒大象一般。

“来啊,朕改主意了,不砍杨子午了。给朕拉出去,打他一百大板!然后把他给朕送到宋王府,并且把他说的话给宋王学一遍。”

“啥米?”杨钊目瞪口呆的看着老男人,惊讶的无以复加,这他**的都赖成这样了,这还是开元时期英明神武的唐明皇吗?

两个原本被高力士阻挡在外的千牛卫士,立马虎视眈眈的向杨钊走了过来。高力士摆着自己的拂尘,一脸戏谑的等着看笑话。

“等等!”杨钊中气十足的吼了一嗓子,不但将千牛卫士给镇住了,就连老男人也给吓了一跳。只见杨钊威武十足的走到老男人的面前。然后紧紧的盯着老男人的眼睛。

老男人正等着杨钊有什么义正词严的说辞之时。

却见杨钊的那小蛮腰一弯到底:“陛下,臣错了。”

“哦?那朕要听听,你杨子午错在了什么地方?”

靠,不就是没要你闺女吗?犯得着这么狠?杨钊边腹诽着,便恬着脸诺诺的道:“这个臣保证,给韶华公主找一个比臣强上百倍的夫婿。陛下您看怎么样?”

“不怎么样!”老男人一脸今儿不怕你不从的样子道:“快点,给朕拖出去……”

第220章:娥皇女英?

第220章:娥皇女英?

两个千牛卫士,铁面无私的架着杨钊就走。一点客气的意思都没有。

老男人昂着头,在看一副阎立本的真迹,仿佛能从那张画里,能看出道祖一般。

高力士想说话,可是看了看老男人,又看了看杨钊,干脆闭口不言。皇帝想嫁闺女这事儿吧,外人还真不好插嘴。尤其是那种不站在皇帝这一边的。

“等等!”杨钊又是一嗓子:“陛下,你打臣板子,那也是看得起微臣,可是微臣总得知道这顿板子是为了什么吧?”

“没有理由!”老男人一看杨钊想胡搅蛮缠,脸上似笑非笑的看着杨钊道:“莫不是你的板子朕打不得?给朕好好的思过,再废话,朕加你一百板子!”

闻言杨钊脑袋一低,得,今儿这顿板子是吃定了。只希望那些手拿风火大棍的千牛卫兄弟,能下手轻一些,否则别说一百板子,就是五十板子也能打死人。

杨钊被拖了出去,两个千牛卫如同两座大山,将杨钊给夹在中间。神态那叫一个威武。气势那叫一个牛叉。

反抗吧。两个千牛卫士,在杨钊的眼里是在有些不够看,抽昏他们也就分把钟的事情。可是问题说来说去,人家代表的是皇帝。

“哎,这个我说两位……我跟你们副将何义全是好哥们,待会还望两位手下留情!”

左边的千牛卫甲道:“这个还请杨大人放心,且不说您于我们将军的交情,单单是您在八百里伏牛山内,救了千牛卫大队的事情,兄弟们就不会为难您!待会您叫大点声就成。”

………………

“好了,试探也试探过了。”李隆基对着屏风之后道:“闺女可满意否?”

“父皇。”韶华公主脸色冰冷的从屏风之后走了出来:“女儿不嫁了,女儿就留在父皇身边,照顾父皇,直至终老便是。”

“说甚子傻话呢?”老男人爱恋的摸了摸自家闺女的头发:“哪有女子不嫁的?朕看,这个杨子午就不错。闺女就不考虑考虑?”

韶华闻听此言,恨不得羞到将手里的斯帕给绞成麻花,但随即脸色又是一暗:“父皇,刚才杨钊的态度您也看了,您还这么说……”

“傻闺女,你就给父皇一句话,这个杨钊你喜不喜欢?其他的一切由父皇来办,可好?”

“唉……”一声叹息的韶华,那张妖媚的脸上布满了寂寥的神情。他喜欢李白,是因为李白的诗,是那样放荡不羁,滂沱大气。可惜李白终非良配,一个到处游历。性情任侠的人,又怎么配得起公主?

流连青楼,说好听一些,那叫风流,说难听一点,那叫到处**。

以前韶华总相信没有人能代替李白在自己的心里的位置。但是一个人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从第一次见面,杨钊的不卑不亢潇洒随意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后杨钊写出了,连李白都佩服不已的将进酒,那诗句中蕴藏的深厚感情,让人恨不得融化在里面。高歌悲凄,低沉洒脱。一字一句间蕴藏的感情都让她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种感觉仿佛以前就有,只不过直到今天她才知道,这感觉不是李白给她的,而是杨钊。

在好姐妹李婉芝的口中,杨钊简直就是一个完人,文武双全,侍母至孝,甚子格物天文等等都不在话下。仿佛这个世界就没有杨钊不会的事儿一般。

由最初的好奇,到为了好姐妹而调查杨钊,等到知道了杨钊生平的等等以后。韶华的心中也就有了杨钊的影子,从此挥之不去,抹除不了。

后来听闻杨钊“丧身”汝州的消息之后,她也同样经历了一场万念俱灰的伤心,可是她是公主,而且是皇帝最为宠爱的一个公主。因此她不能像李婉芝那样,将内心的感情释放出来。而不管别人怎么看。

而后杨钊回来了,可是第一个去见的人却是她的好姐妹。并且缘定三生一般,奇迹的得到了老宋王的许可。抢自己好姐妹的男人吗?韶华自认做不出来。无关乎道义,仅仅是感情就不容许她这么做。

但有些事情就是那么奇怪,你越是压抑,它就越反弹,等到情感在韶华的心中波涛汹涌的时候,她只能无言的捧着杨钊的诗集,然后一遍一遍的去品味。

本来要去给母亲武惠妃请安的韶华,无意间看到了进宫的杨钊。因此便偷偷的来到紫寰殿躲了起来。对于这个皇帝最为宠爱的公主,那些内侍们,没有一个敢吭声的。

老男人在和杨钊谈论郑氏的时候,就发现了屏风之后有人。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是谁躲在哪儿。因此,在谈完郑氏的事情之后,老男人才会口风大转,谈起了杨钊的终身之事。

结果也完全在老男人的意料之中,杨钊没有同意。

不过话又说回来,早早存了这等想法的老男人又怎么会轻易的放弃?众多子女中,只有韶华最合他的心意。为韶华找一个良配,更是老男人当仁不让的想法。这一点就连武惠妃都改变不了。

“刚才的都听见了?”老男人拉着自家闺女的手道:“杨钊没有因为你,也没有因为朕的威胁而放弃你那好妹妹,这等有情有义之人。才是佳偶。你说是吧?”

韶华温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