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盛唐-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终,李白醉了,烂醉如泥,月岚将他扶到了床上,然后便侧躺在旁边,安静的看着。不管将来如何,这一刻。名满天下的谪仙人李白,属于她……

…………………………

长安大慈恩寺。

杜甫在前面走,身旁三尺的地方,跟着一个可人儿。

杨盼儿一双大大的眼睛,不时的飘向杜甫。前往长安寻亲的一路之上,就是这个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旅途的艰辛化成了甜蜜如水的幸福,就是这个人,让她牵挂不已。

杜甫的儒雅,杜甫的正直,都感动着她,让她陷了进去,无法自拔。那种砰然心动的感觉,让少女的那颗娇柔的心,充满了她所独有的情思,剪不断也理不清。

如果说要感谢谁的话,杜甫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杨钊,要不是杨钊将他从仁江县给拖了回来,又怎么可能遇到杨盼儿的呢?

从相遇的那一天,杨盼儿温柔如水的性情,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就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里。一心报国安民的杜甫,也是从那以后在心里多出了一个女人的位置。

杨盼儿不是绝色,更不是什么美人。但爱情这东西似乎并不因为她美不美丽而产生。只要遇到了,那种感觉便再也甩不掉抹不去……

好不容找到这样一个独处的机会,两个人都很珍惜,虽然没有说话,可是明眼人离八丈远都能看出来这两个人之间有猫腻。

到底要不要说呢?这是个问题。杜甫看似平静,但是心里却波涛汹涌。两个人心里虽然都有对方,但是那层窗户纸,却总得一个人捅破才成,而这样的事,似乎只有男人才合适。

思量之间,杜甫不由得想起在国子监值房。和杨钊的那些对话……

“这次你可得帮兄弟把把关,把这个月刊做好。”

“那是没有问题,只要子午能用得上,我杜甫绝不推辞……”

“恩,很干脆,很男人,你这个哥们没有白交。”杨钊上下打量了杜甫一番之后,道:“不对,老杜,我怎么感觉你这次回来不一样了?说说,是不是春天来了?”

闻言杜甫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还别说,他的春天还真是来了,杨钊一提,他的心里就不由得浮现出杨盼儿那张巧笑倩兮的脸,环绕在心头的情愫,让他即便是在冬日的寒风中,也觉得温暖如春。

“我倒,这样都猜中了。”杨钊瞪着眼睛:“快,说说,是哪家的姑娘,这么独具慧眼,看上了咱家的木头疙瘩子美同志?”

“子午莫要瞎说,若是唐突了人家姑娘,可就不好了。”杜甫也没跟杨钊客气:“为兄这次过来,除了跟子午叙叙旧,还有就是想子午帮为兄给拿个主意,为兄在仁江县时,可就听说了,子午你连婉芝郡主都能……”

“打住。”杨钊装模作样的思量一下:“子美,真的非君不嫁非卿不娶?”

“这……”杜甫还有点不好意思。

“那就是还没有到,这事儿吧,得从长计议,对了老杜,你跟人家表明心思了没有?”

“没有……”

“靠,猪头,没听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吗?你怎么就不采取点行动?等到一朵大好的花儿让人家摘走,你才伤心?”

“我这不是……”

“什么是不是的,听兄弟我的。找机会,先说出来,我说子美啊,你就是一木头,难道让人家一个温文而婉的姑娘家跟你表白不成?”

杜甫一拍大腿:“好,子午,我听你的。这就找机会跟她表白。”

“恩。这才是男人嘛……”杨钊好奇的伸着脑袋:“我说子美,是哪家的姑娘?让兄弟找人给你做大媒不?”

“是江南人氏,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年方十六。杨怡故去之后,前往京城寻亲才……”

“有缘千里来相会,靠,浪漫啊……”

“这个,子午兄,什么叫做浪漫,还有,你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哪位大家新作?”

“这个时候还关心诗作,我没话说了。走,赶紧回去计划计划去……”

想到这些,杜甫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淡淡的笑容……

杨盼儿发现杜甫脸上带着温暖的笑意,好奇的问道:“不知公子有何喜事,笑的这般开心?”

“没有。不过,盼儿,我有些事情想跟你说……”

……………………

宋王府,花园凉亭。

杨钊喝了一杯李婉芝倒好的美酒。面带笑意的看着不大的池塘里,竞相游动的锦鲤。

李婉芝温婉的坐在一旁,看着杨钊。良久才道:“大郎,有甚子喜事,让你乐成这样?”

“我在想一个问题,我杨钊到底何德何能,竟然拥有你这样一个可人儿……”

李婉芝的脸颊,一瞬间出现两朵红云:“讨厌,就知道说疯话,连御酒都堵不住你的嘴巴……”

第215章:编撰李白

第215章:编撰李白

“老吴,画界大致有两种画法。一为写意,这样的画法,你老吴是行家,比如你的地狱变相就是写意的经典之作。”

“但是呢?”

“但是!!写实方面,不只是你的不足,甚至于整个大唐的画坛而言,也有些不足,文人讲究一个雅,而雅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境,画也因此讲究意境。这话对吧?”

杨钊手里抱着个画板,在国子监值房里,装模作样的冒充大尾巴狼讲师,吴道子这坐在对面,手里同样抱着一块画板,腰背挺的比小学生还要直。

“杨大人此言,当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呐。”老吴很感慨的道:“在下曾在人物衣着线条上下过一番功夫,未想到,杨大人却早已走到在下的前面。”

“老吴你太客气,叫子午便可。”杨钊继续道:“你看,写实画像,在画坛。当首推阎立本先生,但是严先生最为著名的步辇图,依旧是以意境为主。于在下的素描大有不同。老吴你看,要是你把素描给学到手,然后将国画的意境之法融入其中,然后画出几幅传世之作,啧啧……”

杨钊说的热血沸腾,吴道子也听的热血沸腾,在国画艺术上,吴道子的水平几近登峰造极,忽然柳暗花明的发现在画技上还有另一条康庄大道,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杨钊的饼子画的太好了,让吴道子深深沉迷于其间,并且为之努力……

就在杨钊研究着将一盏油灯和一个大个的萝卜怎么放才能更好的时候,有人再一次敲响了杨钊的门。杨钊悻悻的打开门一看,李白真穿着一件宝蓝长衫,面无表情傻乎乎的站在门外,得,又是一个偶像……

“老白,一别近年,过的如何啊?”杨钊走了出去,道:“走,兄弟我先带你参观一下这编辑司,熟悉熟悉地方。对了,老吴,你就按我说的先练习练习。回来咱们再接着聊……”

“老白?”李白傻了。这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称呼他:“杨大人对在下的这个称呼……”

杨钊上前一把抓住李白的手道:“别客气,你我乃是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叫杨大人多见外,就子午就好,走。”

李白被抓着,挣开也不是,不挣开也不是,很尴尬的被杨钊给拖着,那德行跟得了老年痴呆似的,不过他的心里却有着一丝喜悦,因为他所揭见的官员当中,别说是三品大员,即便是一般的小官,也没有对他这么热情的。更何况像杨钊这样炙手可热的少年显贵?

转身的时候,李白不由自主的扫了一眼杨钊是房内,然后便惊掉了下巴一般的目瞪口呆。

“子午,房内之人,可是有吴带当风之称的吴道子吴先生?”

“你认识?”杨钊道:“那就好办多了,屋内的正是吴道子先生,我请他来给唐风配插画的。”

李白有些傻了,吴道子在画坛的地位。比这个时候李白在诗坛的位置还要高,虽然吴道子自己没有说过,但是所有学画的人都知道,也都承认他就是一代宗师。如今说找来了就找来了,杨钊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脸面的?难道说这个唐风就真的那名有魅力?

本来还有些无精打采的李白,立刻调整了心态。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好找。不然他也不会来了。

沿着不大的小路,杨钊领着李白来到一间房前,然后打开了门,屋内杜甫和张翰正在审核一些稿件,大张的宣纸满屋都上,上面布满了圈圈点点钩钩画画。

被开门的声音惊醒,杜甫抬起头来:“子午不是找贺大人去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是去找了,不过贺知章说是要跟太子打过招呼才能来。”说着杨钊便带着李白走了进去。

杜甫一看,乐了:“太白兄,欢迎欢迎。蒲津关一别至今,兄台到处游历任侠,可是羡煞旁人呐!”

“哪里哪里!”李白谦虚的道:“哪有杜兄这为国尽忠,外放而去,活的多姿多彩。”

“哦对了,忘了介绍。这位是这位便是张大人嫡子张翰张兄。”杨钊指着李白道:“张兄,这位还需要在下介绍吗?”

张翰站起身来,抱拳为礼道:“当然不需要子午介绍,闻名天下,诗才无双的谪仙人李白李太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久仰久仰。”

“张兄过谦,传言长兄得张大人真传,如今一看果不其然,他日张兄声名必将响彻朝廷内外。为兄这点小名声,何足挂齿?”

张翰对李白行礼。李白自然也不傻,赶紧恭维几句。来之前,他就打听清楚了,杜甫和张翰是杨钊的两位副手。张翰属于平级调动,但是杜甫确是实实实在在的越级提拔。而国子监这地方,似乎并非想象中的那样。想到这里,李白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得,认识了就好,走咱们再去下一个地方转转……”

拖着李白离开之后,杜甫和张翰又开始继续埋首纸堆……

再一次来到一扇门前,杨钊推门进去,指着正在忙活的孟浩然,道:“老孟,你负责诗词这一块,以后就和这位一起办公了。”

见孟浩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杨钊才道:“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白李太白,这位是孟浩然孟兄,两位以后可就是地地道道的同事了,先认识认识!”

李白作为新来的当先行礼道:“孟兄大名,太白早有耳闻,今日一见,孟兄风采果然不凡。以后同在子午麾下效力。还望孟兄多多指教。”

“太白兄如此,羞煞在下了。”孟浩然也是属于那种怀才不遇的主儿,跟李白这种喜欢发牢骚的主儿,天生就有共同语言:“以后还是我等守望相助才是,杨大人自然不会亏待我等的……”

杨钊哈哈一笑道:“老孟,以后叫我子午便成,老王把你介绍过来,都是自家人。说多了就见外了。”

结果孟浩然根本就不接话头:“杨大人乃是我朝正三品国子监祭酒。更是一手创建我等编辑司的主官,若是我等随意称呼大人表字,那礼法何在?杨大人此言。在下可是万万不敢苟同。”

杨钊很想揪着孟浩然,大吼两声死脑筋。然后喷他一年吐沫星子,好好教育一下。可惜人家是王维介绍来的,说点重话,传到了王维耳朵里,也是不美。再说人家遵守等级观念,尽忠职守,自然不能教训。

“老孟你啊……”说着杨钊摇了摇头道:“老白,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跟这家伙学……”

李白咧嘴一笑,浑然没有把杨钊的话给放在心上。整个国子监,能跟杨钊放得开说话的,大概也只有杜甫了。三品大员的身份,并不是谁都能无视的。

“就介绍一下,老孟你接着忙。我带着老白再接着参观。”

两人道了别,杨钊便带着李白向着雕版的房间走去。

在李白到来之前,杨钊就开始思考怎么样来面对他,谁都知道李白是个刺儿头,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会写诗,但不会做人。满腔的心思都一一表现在自己脸上。这些杨钊都能容忍,有才华,脾气古怪点很正常。但是杨钊有点怕李白发酒疯,喝点酒,李白就飘了,浑然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诗书上记载他跟高力士放对,原因仅仅是他看不惯人家而已。让人又是磨墨。又是脱靴。结果人家高力士没有介意,他却倒霉了。好不容易混到的翰林待诏也丢了。

杨钊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给李白打点预防针:“老白,国子监本就有引导天下清流舆论,教化天下学子的功用。唐风月刊一出,等于我大唐多了千万御史,老白你是我杨钊亲自请来的正七品国子监编辑司编撰,可谓责任重大,千万莫要有疏忽。”

李白郁闷了,杨钊这是什么意思?

“杨大人何出此言?”李白皱着眉头道:“我李白似乎当不起杨大人如此说吧?”

“老白先不要急。朝廷就是一个大染缸,世上最黑的就是政治。争权夺利互相倾轧之事,比比皆是,你的脾气我清楚。对了,老白你不是最佩服谢安吗?”杨钊笑眯眯的引导:“那老白你可知道谢安当年同权臣周旋之时,如何做的?佩服一个人。总不能只佩服他功成身退,清高自傲这一部分吧?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听到杨钊语重心长的话语,李白有些哭笑不得,竟然被一个年龄比自己小很多的人给训了。而且被训的还不了口。偏偏杨钊说的还是对的,他不得不郁闷。

思索了半响,李白看在当年蒲津关的情谊,选择了低头:“杨大人此言甚是,卑职会谨记于心……”

“老白,我杨子午是将你当成兄弟才这么说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看着杨钊的笑容,李白发现他错了,他以为杨钊还是在蒲津关的那个能跟他动手,跟他一起喝酒,言笑漫漫的青年才子,还是那个没有心机,温文尔雅的学子。

但是在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杨钊已经是三品大员,是一个在朝廷中摸爬滚打心机老道的大官了。

这种变化让他很惊讶,也让他很伤心,那时他认为杨钊不如他,可是士别三日,似乎一切都变了。他发现他看不懂杨钊,也看不出杨钊的心思……

第216章:国子监

第216章:国子监

明明杨钊没有一点架子。可是所到之处,却没有一个人敢不尊敬他,他年龄幼小,以长辈礼节对待那些诗人的时候,李白从哪些诗人的眼里看到的都是敬畏。

一年不见,杨钊带给了他太多的陌生,让他有一些无所适从……不过对于未来的日子到底能走到哪一步,李白倒是多了一些期待……

“老白,你过来看,这里便是制作雕版的房间。”

两人进去以后,杨钊笑道:“唐风在确定刊登一些文章之后,会有选择的配上部分插图。这里便是将吴道子先生的大作,雕刻在印版上的地方。”

房间里的工匠们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依旧任凭手中的刻刀上下翻飞,一幅幅图案,随着匠师们娴熟的刻画,而缓慢出现在上等的枣木之上。

“然后通过二次印刷,叠加到文章空白的地方。这样便能产生文字配图的效果。”说着杨钊转过头来,看着李白不以为然的表情的道:“是不是感觉多此一举?”

李白确实觉得有多次一举,自古画是画,文章是文章。四书五经皆没有插画,杨钊这样变天下之未有,大大小小也算是一个问题。

李白在来国子监之前就知道,这个所谓的月刊已经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皇帝在朝会上宣布这件事的时候,消息便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天下。

所有人都好奇杨钊到底折腾出了什么东西,能劳烦皇帝题名,内阁的几位大人一同支持,于是在有心人的详细挖掘之下,唐风月刊便震撼了所有人。

吴道子,李白,贺知章,孟浩然,张翰,这些人哪一个出来,那都是引起轰动的一方才子,却偏偏被杨钊一封信,给全部请了回去。这么多名人名家,人们不好奇,还有天理吗?

于是唐风月刊,就像蒙着面纱的少女,所有人都知道她很漂亮,可是漂亮到什么程度,就是看不到,这不是撩人吗?其实杨钊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能把月刊的声势搞到最大,如何能显摆出他杨钊有能耐?

“子午,文章中配着画作。古来少有,只有医书地理志等等才这么做,子午如此是不是过了?”李白觉得自己刚来,应该给杨钊提一些建议。

如果是别人,李白根本不会拿正眼去看,但是杨钊不一样,将进酒一诗,传遍大唐内外,无人不服。就算是李白,在这个时候他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能写出这样的诗。一个在武艺上高他一筹,在诗作上更高他一筹的人,而且很扯谈的是,这人比他小了很多。并且精彩绝艳的成为了三品大员。对比之下,他已经没有了骄傲的资本。

“不多余。”杨钊解释道:“老白,你知不知道读书人占我大唐子民的多少?”

杨钊不理会李白思索的表情,伸出一根手指,道:“十中无一,能够读懂这些高屋建瓴的文人们文章的有多少?百中无一。月刊要想起到成为国家喉舌的作用,必须剑走偏锋,文章中配上画作,一来。不识字的人能够看画;二来,可以起到与文章互相映衬的作用。在者说了,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配上画的……”

李白在来到国子监的第一天,遇到的惊讶已经够多了,对于杨钊的说辞,他并没有什么惊讶的。见怪不怪。既然杨钊是主官,并且能说出让他反驳不了的道理。他自然不能再说什么。

见到李白将他自己的姿态放的这么低,杨钊颇为惊讶,不过说来说去这也是好事一件。

离开了雕版的房间,杨钊道:“雕版配合活字,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印刷的质量。就目前而言,这些东西还是国子监最大的秘密,老白可不能说出去。”

推心置腹,杨钊在心里笑容满面,其实这些诗人都很好搞定的,待之以诚,然后说几句能进入他心坎的话,顺便让他们明白,你的才华不比他差,然后大家就是好朋友。

这么秘密的事情都告诉我了,李白心中一阵感动,有好事,杨钊想到了他,并且将他当做自己人来看待。常言士为知己者死,李白自然要表现一下自己的忠诚。这不是性格的问题。而是两个人地位的差距所决定的。

“还请大人放心,太白会守口如瓶的。”

“呐,这里便是排版的地方了。”杨钊推开门走了进去。屋里的人同样没有停下来。这是杨钊给规定的,否则随便来了一个有品级的人往那儿一站,这编辑司还上不上班了?当然。像是杜甫那样的哥们,自然没有那么多硬性规定了。

“老白过来看……”杨钊指着台上一张一张摊开在书案上的宣纸道:“字是蝇头小楷,然后每篇文章有多少个字,要占据多少字格,通过事先计算好,然后用手工的办法进行抄录排版。这些纸张都严格限定大小,和书写位置。”

李白脸上有点难受了:“这个,杨大人,在下才二十多岁,老白的称呼,您能不能改一改?”

杨钊闻言嘴巴一撇:太阳,我是想叫你小白来着,可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小白,那是世人皆知。跟你诗仙的档次差太多。

“那今后便称呼兄台给太白吧。”说着杨钊转过身来,看见十多个从秘书监调过来的人,正忙的运笔如飞,张嘴道:“老白,你看,这些人的品级只有正八品。但要负责的事情却很多,月刊一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老白你要想一飞冲天一鸣惊人,那便要把握住机会。”

看着李白有些不明了的眼睛。杨钊道:“我只是一个领路的,将月刊办起来之后,皇帝肯定会将我调走。而后续执掌之人,必定出在国子监,我属意的人就出在你跟杜甫和张翰之间。能不能把握这个机会,就看你李白是不是真有才华了……”

说道这里,杨钊转身,淡淡的道:“走吧……”

李白若有所失的跟在杨钊的身后,他知道杨钊说的是真话,因为皇帝需要杨钊。需要一个不管什么事都能给他办,而且能办的他满意的人。杨钊无疑是这样一个人。杨钊被调走。或许职位不会变,但是具体事务,就不可能在亲历亲随,因此就需要一个顶大梁的人站出来。而这,正是一个机会。

至于杨钊怎么想的呢?很简单,郑氏要倒,那是毋庸置疑的了。张说以替杨钊说好话,并且在杨钊接任文坛领袖这样一件事情上给杨钊铺路为代价,换取了和杨钊的同盟。张翰便是这个同盟的纽带。

想要在郑氏的身上挖下一大块来,杨钊就必须带着张翰一起,而且杨钊还计划着将小牛牛,牛端章给一块带着。这些大唐朝的名门公子都没有多少能力。但是背后却站着一个个牛人。

世家大族对于杨钊是什么样的态度,杨钊不知道,但反正不会有多好。杜甫是必须带着的,张翰也必须带着,因此月刊只有交到李白的手里,杨钊才会放心。至于交给王维,杨钊也不是没有想过,作为阁臣之一,王维掌握一个小小的编辑司,绝对说的过去。

可是王维与世无争的性格却让杨钊为难。这样一个舆论利器,要是交给王维,到时候威逼利诱一起来的时候,王维绝对会把杨钊给很死。

让下人给李白安排的房间之后,杨钊也同时吩咐了摆一桌宴席。准备晚上宴请李白。就在这个时候,杜甫却黑着一张脸,拿着一卷纸找上门来。

“子午,你必须解释一下,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将手中的一卷纸张甩到杨钊的面前,杜甫道:“为何要留出一个专门的版块来刊发这个?子午,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你,你如履薄冰,这样胡闹,如何对的轻陛下的信任?”

杨钊愕然的捡起了杜甫丢过来的纸卷,拿起来一看便乐了。

放下纸卷,杨钊道:“子美,你知道这些是谁写的。写的什么吗?”

杜甫很老实的摇头:“不知,但无论是谁,都……”

“子美可知道家炼丹?”

杜甫呐呐的道:“知道,现如今的陛下还号称道君皇帝,我如何不知?”

“这便是我由炼丹术中悟出的一门学问,曰化学。化者,变化也,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当他们的环境符合一定条件之时,就会产生变化。从而炼出另一种或者几种东西。大道之下,万物变化,其中内里皆有规律,天文地理炼丹格物,都有其内在规律,子美,这可是兄弟我新写的一本书,哥哥我这可是打算开宗立派的……”

随手翻看那卷执掌,杨钊指着其中一个条件健全的实验道:“子美且看,这是铜铁置换的实验……他的步骤是这样的……”

杜甫惊讶了,杨钊的脑子里到底有多少东西,当初关于易经的一句万物皆易,唯易不易的话,就让天下文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如今竟然开山立派,这是想当神仙还是咋的?

想了半天,杜甫才明白,杨钊这是在打道家的主意啊……炼丹术都给整的通俗了,不说还真看不出来是炼丹的……

第217章:三根手指

第217章:三根手指

正在杨钊和杜甫探讨所谓的炼丹术的时候,大明宫紫寰殿却发生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代明皇李隆基,这个时候正满脸怒气的坐在御案之后,御案上一片散乱。高力士站在一边,不但没敢上前收拾,还噤如寒蝉一般,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好一个郑氏,好一个李林甫。”李隆基拿起桌上的奏章,甩手砸到地上:“都很能耐啊,都敢不拿朕的话当回事啊。一个暗中蓄养战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一个上串下跳的连略朝臣,结党之心油然未死,都想造反吗?朕不负尔等,尔等却要负朕,好好……”

站在一边的高力士,跟浑身长满了虱子一般,怎么站都不得劲。他想要劝劝老男人。可是老男人却在气头上,这个时候说话,不是找抽吗?

但即便是找抽,高力士也得试试,君忧臣辱这条便是他高力士的准则,而且是一生都没有改变的信条。

“陛下,右威卫大军,和执金吾卫大军都已经准备好,郑氏蹦跶不了几天了。至于李林甫,一介小官,陛下不吐口,他就是再能上串下跳也成不了大患。为了大唐天下计,还望陛下保重龙体为要……”

“结党之罪,朕没有杀他,他是不是觉得朕一时心软,便可肆无忌惮了?”李隆基捏着玉石镇纸的手,越来越用力:“以为仗着和爱妃有几分交情,便可目无余子,看来李林甫是越来越回去了。”

“还请陛下息怒,李林甫不过是疥癣之痒,不足为虑。郑氏才是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

“说的不错。跳梁小丑,以为能瞒天过海,哼,朕倒要看看,他们能蹦跶成什么样子……传朕旨意,招国子监祭酒杨钊觐见……朕倒是想看看这个小子会怎么应对他的这两个仇人……”

这个时候,杨钊依然在跟杜甫普及化学知识。

“子美,你看,这是胆矾燃烧之后,所产生的几种不同的物质……水和一种无色的粉末。加水搅拌,然后就会再次变成了蓝色结晶的摸样……这又说明什么?我们再次加热,当达到了一定温度之后,便又变成了黑色的粉末,和一些气体……”

杜甫傻乎乎的看着杨钊,他实在是有些搞不明白,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问题。东西燃烧之后不都是黑色的吗?怎么事情到杨钊的嘴里都变了样子了呢?

“这就说明,变化是存在的,那么能不能利用这种变化,来产生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呢?结果是可以。化学便是转化之道,经过计算,兄弟我发现,所有的物质在封闭或者没有外物参加的情况下,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量,转化之前是多少,转化之后还是多少……”

听的云山雾罩的杜甫,头晕目眩的看着杨钊。本来从杨钊的书稿上,杜甫还真看出了一些东西。可是杨钊这么以解释,他又迷糊了,甚子叫做物质,甚子有叫做结晶体,他甚至不知道等量关系说的是什么玩意……不过从杨钊兴奋的样子里,他倒是看出了这个所谓的化学很不简单。似乎并非道家说的,能点石成金那么神奇。

正在杜甫思考着,是找机会溜走,还是继续接受杨钊魔音灌脑的折磨的时候,一个内侍打扮的人,将他解放了出来:“陛下有旨,宣国子监祭酒杨钊进紫寰殿见驾……”

杨钊看到内侍,便露出了一张笑脸,一把金叶子无声无息的塞到了内侍的手里:“这位公公,可知道陛下召见是所为何事?”

内侍露出一副笑脸:“小的谢过杨大人打赏。小的来时,高将军吩咐过,说是可能和这个有关。”说着,内侍伸出三根手指,在杨钊眼前晃了晃。然后便收回大袖之内。一脸微笑的看着杨钊。

杨钊见到三根手指,心里边思索开了。首先他想到的就是三品的官员,找自己的麻烦了。但是看内侍的笑脸又不像。或者跟自己三品的官位有关系,可是想想,杨钊又觉得不像。皇帝又不是有病,这个时候应该是唐风最为关键的时刻,为难他杨钊干嘛?

那么这三根手指是什么意思了?难道是三阳开泰?三三得九?靠,这个更扯淡。

坐着内侍驾着的马车,杨钊直奔大明宫而去。一路上,杨钊恨不得掐死这个内侍,这不是明摆着玩他吗?连三品大员都敢玩,这个太监的胆子就算不超过体重,也差不多了。

想到最后,杨钊只分析出了一条,这种猜谜似的屁事,要么是皇帝对他的一次考验,要么就是高力士那老家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