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盛唐-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韶华温婉的点了点头:“是啊。可惜他始终喜欢的是婉芝妹妹。我……”

“傻丫头,男人三妻四妾本就很平常,再者你与婉芝本就要好,如今效仿娥皇女英共侍一夫,又有何不可?”

“可是父皇……”

“放心吧,你王叔那边自有朕撑着……”

“不是,儿是想说……”

“想说婉芝会不会恨你吗?父皇是过来人,这样的事情多了,最后不还是和和美美。乖女儿不要担心。”

“不是的,父皇。”韶华撒起娇来,那杀伤力可强,连老男人都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女儿是想说……”

“想说什么?说出来给父皇听一听。”老男人抚着下巴上的胡须,面带慈祥的看着在自己面前做女儿态的宝贝疙瘩。

“女儿是想说,父皇不要打他了,好不好?”

得,跟闺女一聊天,把这茬给忘了。可是皇帝金口御言的话已经说出去了。刚改了一次,再改第二次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高力士一看就明白了,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他这样的人。

上前一步,高力士道:“臣高力士启奏陛下,杨子午虽然触怒龙颜,罪无可赦。但还望陛下念在杨钊正在支持月刊一事,此事刻不容缓。还望陛下宽宏大量,暂时将这顿板子记下,等月刊出来,再清算功过……”

“好吧,朕看在力士的面子上,就绕了杨钊这一回。来啊,去将杨钊给朕带回来!”

高力士弯腰行礼道:“臣高力士,代杨子午,谢过陛下隆恩……”

这一番谈话,杨钊自然一点都不知道。因为他现在正郁闷呐,皇帝召见就召见吧。你让出主意就出主意吧!正事都没有谈完,就说起了娶媳妇。好吧,娶,可是人家有对象了,你非要再给塞一个,就说不过去了吧?

结果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人家是皇帝,说拉出去打屁屁,他还就得被拉出去打屁屁,连个讲道理的地方都没有。冤的两眼发青,还得谢主隆恩,这他**的算怎么回事?

看着两个五大三粗的强壮汉子,手里拿着一个个风火大棍。一旁还有几个太监,手里捧着伤药,杨钊就心有余悸,本来能反抗的事情,却偏偏要趴在那里不动,任由别人收拾自己。杨钊是怎么想怎么觉得憋屈,他甚至有些怀疑号称道君皇帝的老男人是不是丹药吃多了,吃坏了脑子。

不过这话,打死他都不敢说出来。

在刑房之内,杨钊的裤子刚被扒开,就等着露出白花花的屁屁。然后被淅沥哗啦一顿狠揍的时候,皇帝又一次改了主意,惹得行刑的几个千牛卫长出了一口大气。这么玩,对心脏实在有些不好。

…………………………

于此同时,宋王府。

坐在书房的老宋王,有些着急了,杨钊天天都朝宋王府跑,跟李婉芝郎有情妹有意的在哪里卿卿我我。老宋王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话说李婉芝也已经快十七了,这年头十七不嫁,那可就是老姑娘了。留着闺女是好,可是也不能任由这么下去吧?要知道人言可畏。

相对于杨子午,老宋王还是满意的,不但文采绝世,就连武术都比一般的将军强上一些。

文可写千秋文章,武可以安邦定国。对于这样的女婿。老宋王由开始的反对,到如今的顺其自然,其中转变,可谓一百八十度。

暗中调查杨钊的事情,老宋王一直没有停止过。到这个时候,他连杨钊几岁断奶的事情都给查的一清二楚。因此对于杨钊也越发好奇了起来。从杨钊八岁以后,一扫先前皮的上房揭瓦的德行,专心读书,敬养母亲。可以说杨家的基业完完全全是杨钊一手打拼出来的。

越调查,老宋王是越满意,于是紫寰殿一行,再次恳请他那位弟弟给自家女儿赐婚,便又一次被老宋王给提上了日程……

第221章:变故再起

第221章:变故再起

抗旨拒绝,这事可大可小。完全看老男人的度量到底有多大。他是皇帝,想抽死谁,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杨钊感觉自己能完完整整的从大明宫里出来,已经是好运了。

但是想起李婉芝的笑脸,杨钊还是觉得自己这样做还是值得的。

追求自由爱情这种东西,本就是杨钊骨子里的执拗。要他去娶一个仅仅见过几次,印象还好的人,对于杨钊来说,多少有些强人所难。

从大明宫回去以后,杨钊还是一头雾水的,不明白老男人抽的是哪门子疯。好好的非要抽自个一顿,吓的一身冷汗之后,又什么都没有发生。

对于皇帝想将韶华赐给自己的事情,杨钊多少也听到一些传言。但传言毕竟是传言,做不做得准很难说,再者李婉芝是郡主,这事儿本就是皇家内部的事儿。因此杨钊自然也就没有和李婉芝说起过。

想到这里,杨钊只好无谓的甩了甩头,这些事情说不清楚,有些心虚一般,杨钊调头直接回了国子监。国子监还有一堆的事情等着他忙活呢……

不长时间,皇帝召见杨钊,并且赐婚被拒绝的事情,通过各个士族安插在千牛卫中的棋子传了出来,老宋王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愤怒了。

上一次老男人办错了事,老宋王就憋着,现如今连女婿都敢抢,这事儿做的就太不地道了。

正在牡丹园忙活的老宋王将手里艺术品一样的小锄头一扔:“这事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

报告消息的老管家弯着腰,低头回道:“今日早些时候,由千牛卫传出来的,说是皇帝打算赐婚杨子午,不过杨子午以同郡主已定终身的名义拒绝了……”

“这个混小子,拒绝?三郎是那么好拒绝的吗?不行,这事儿不能拖下去,备轿,老爷我要入宫……”

且不说老宋王火炽火燎的坐着轿子杀向大明宫……

………………………………

“这个杨子午,还是嫩了一点啊……”老男人背着双手,在紫寰殿渡着步子,自言自语的说道。

“陛下勿忧,那杨钊只是一时之间看不到陛下的苦心罢了……”高力士站在一边,知机的回到道。

“哦?”老男人淡淡一笑道:“那好爱卿倒是说说,朕的苦心在什么地方?”

高力士平淡的道:“陛下这么做,也是想护住杨钊罢了,荥阳郑氏乃是名门大族,其根基之厚,人脉之广,岂止是表面暴露的这些。无论陛下年后会不会动雷霆之力,铲除荥阳郑氏,杨钊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再者世家门阀自从太宗皇帝起,就屡屡被皇家限制,却一直没有动手,其原因无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爱卿所言甚是啊。”老男人走到御案之前,缓缓的拿起那封内卫的密报,扫了几眼,才道:“当年祖母则天皇后,执掌天下大权,荣登九五之时,依然未能将关拢士族一举覆灭,可见这些士族的根基,如今想要一举拔出荥阳郑氏又谈何容易?杨子午之策虽好,却触动太大,如今朝野生平,此事却得慎之又慎……”

“啊?”高力士有些楞了,他想不明白,说过完年就收拾荥阳郑氏的是皇帝,现如今改口的也是皇帝。这是啥意思?

本来高力士还怕皇帝盛怒之下。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才没话接话婉转进谏。可是如今看皇帝这口气,莫非事情还有什么转机不成?

“老奴愚钝,不知陛下打算……”

抽出厚厚一摞奏章中,最下面的一张,老男人转身递给了旁边的高力士道:“你看看……”

高力士满脸疑惑的接了过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上面同样是内卫送过来的情报,荥阳郑氏曾经在多年以前暗中分出一脉出去,至于去了那里,依照内卫的力量竟然调查不出来,看到这里,高力士哑然了,也终于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看来皇帝只是想狠狠的敲郑氏一回,根本不会犁庭扫穴,包围荥阳的大军,也不过是以防万一,这个时候高力士甚至能想到,皇帝这一棒槌敲下去,荥阳郑氏即便再牛,也会元气大伤。

毕竟郑氏私养战马这种等同于造反的事情,不可能就那么简单的放过。心里有了谱之后,高力士心头立刻涌起一股敬服,皇帝的心思手段,当真深不可测。

看着高力士恍然大悟的样子,老男人笑了:“爱卿明白了?”

高力士点了点头,道:“陛下圣明……”

然而这时,老宋王憋了一肚子气,大摇大摆的穿过正阳门,直奔紫寰殿而来。心里发着狠。老宋王觉得今天必须跟皇帝讲清楚,这事儿闹腾的,半天时间就传的到处都是,不但有损皇家威严,对于自家的宝贝闺女更是不公。不讨个说法回来还真不成……

守在各处的千牛卫自然没有胆子拦截这位老王爷,但是一个传一个,确是将老宋王到来的消息,通过内侍,传进了紫寰殿。

老男人听到禀报以后,缓缓的舒展了一下身体,向着旁边伺候着的高力士道:“爱卿不妨猜猜,朕那大哥到底是为何而来。”

高力士脑子一转就知道是为什么了,只是这皇家的家务事,还是不要多嘴的好,即便获得再大的信任,他对自己的定位也不会变,因为他始终都是老男人身边的一个奴才。

“老奴愚钝,实在是猜不出宋王爷此是为何。”

看着低头紧守本分的高力士一眼,老男人笑了笑,并没有在意高力士的回答,而是好整以暇的靠在软榻之上,等了起来。

不大会儿,老宋王便不经通报直接走了进来:“三郎。你明知那杨子午已经于我儿约定终生,却还要如此,今日定要给我一个交代……”

………………………………

杨钊府邸,花园。

自从杨母张氏的身体大有起色之后,便有了一个经常散步的习惯。但是自从雨桐去了庞氏书坊坐镇之后,留在张氏身边的只有小玉环了。

紧紧的搀着张氏,小玉环小心翼翼的伺候在一旁。对于张氏,小玉环从来没有半点不敬,在她看来张氏不是自己的母亲却胜似自己的母亲。府里虽然有很多丫鬟,但是小玉环还是倾向于亲自照顾张氏。

看着深宅大院,杨母住进来许久却一直没有机会去仔细看遍这所大宅。先是忙于安家,然后是杨钊在汝州的“死讯”传来,张氏便伤心过度卧床,那时就更没有心情去看了。经过近两个多月的调养,身体稍微好转之后,张氏便起了到处走走的心思。

“婶婶,昨日已经去过了南跨院,今日就去北跨院走走吧……”

张氏一听也好:“那就听玉奴的去北跨院走走。”

说着二人便向着北跨院走去,却不知被安排在北跨院的马厩之内,还关着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当初伙同郑拓打算谋夺杨钊家产的杨斌。

两个月下来,杨斌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人形。披头散发,衣衫破碎,脸上的伤痕结疤掉落之后,五官移位,当初一个文雅公子的形象,再也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如今一副人憎鬼厌的烂脸。

在马厩旁边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家丁,当初杨钊在蒲州永乐的时候,就没少训练家丁,杨斌的那两下子自然没用,两个月间杨斌度日如年,本来虽不是享尽荣华,如今却要在马厩之中囚禁,其中苦楚可想而知,但偏偏杨钊却因为忙碌,将他忘的一干二净。

杨玄缴为了儿子每日必定来杨府一次,但可惜他先前做的太绝,杨府一些跟着张氏来到京城的家丁们,根本连让他进来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杨斌的事儿,一拖就是这么久。

从马厩缝隙间看到张氏在雨桐的搀扶之下缓缓走了过来,杨斌感觉自己的希望来了,他可是知道张氏心软的性格的。只要能离开了杨府,以后的事,哼哼,杨斌心里早就有了跟杨钊不死不休的仇恨了。

低着头,前行将心底的仇恨压下去。杨斌立马跪了下来:“母亲救我啊……”

哭诉之间,杨斌一把鼻涕一把泪,那张丑脸上看不出是什么表情。但是声音却是闻着伤心,凄凉无助。

杨母一呆,不由得问身边的玉环道:“玉奴,这,这是……”

第222章:挑拨离间

第222章:挑拨离间

第222章:挑拨离间

小玉环也被吓着了。搀扶着张氏的手不由自主的抖了抖,杨斌披头散发之间,早已经看不出原来的德行,但小玉环还是依稀知道这是谁。

“婶婶,这,这可能就是被钊哥哥关起来的……”

杨斌跪倒在地,不停的磕头,闻言语带哭腔,抢着喊道:“娘,我是斌儿啊,我知道错了,您救救我吧……”

“你竟然是斌儿?”张氏惊讶了,当日杨钊将杨斌给关了起来的事情,她是不知道的,本来张氏的心里对于这个伺机谋夺家产的所谓“儿子”,多少有些恨意,孤儿寡母的拼出如今的局面,张氏很清楚杨钊到底费了多少心血。

却被杨斌巧取豪夺而去,张氏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

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了,自家儿子完好无损的回来以后,并且一举扭转乾坤。张氏气恼的心思也就淡了,她感谢上天还来不及,又如何会再去恨谁?

“唉……”看着杨斌这种遭报应的样子,张氏一声叹息,对着旁边看守的家丁问道:“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立在一旁,做恭敬状的家丁杨彪,闻言回道:“禀报老夫人,少爷当日下令将杨斌关于此处的,当日少爷从汝州疾奔而回,发现老夫人重病之下栖身……”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家丁杨彪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股脑的倒了出来,从杨钊回来,并且亲手打残了执金吾卫副将郑拓等等,简明扼要的让张氏明白了眼前的情况。

张氏越听越惊讶,自家儿子不但收拾了杨斌,并且玩一样将郑拓打残,事情不但没有闹大,反而坐火箭一样升任国子监祭酒等等,这些事情全部出乎张氏的意料之外。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对于自家儿子那妖孽般的手段,张氏见识的太多,已经见怪不怪了,即便是现如今要是论起来,杨钊有多大的才华,张氏心里依然没谱。

尽管张氏心里决定回头要好好问问杨钊,但目前却不忍心继续关着杨斌:“你当初可曾想过今日?”

面对张氏责问的语气。杨斌心中怒火滔天,对于杨钊恨意充斥着他的脑海,他忘了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这段时间说受的折磨,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他不低头。

以头抢地,杨斌一边表现出强烈的求饶悔过之心,一边掩饰脸上那浓的化不开的恨意,道:“母亲在上,孩儿被关在这马厩当中两月有余,吃的是糟糠,衣不裹体,夜冷难寐,想起以前母亲拳拳教导之心,孩儿心中愧不敢当……”

眼见杨斌认错态度如此坚决彻底,张氏故作坚硬的心,终于还是软化了,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一声母亲。

感叹一声,张氏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此也不枉钊儿这一番举动……”

“是!”杨斌咬着牙赞同道:“只望母亲放孩儿出去。孩儿定当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当初孩儿只是财迷心窍,还望母亲能给孩儿一个从新做人的机会……”

看着杨斌这个样子,张氏悠然一叹,她自然知道多半是自家儿子下了狠手,想想惩罚似乎也够了,张氏便温言道:“罢了,你起来吧,当初三房将你过继而来,其中却有一些居心不良,但如今都已无关紧要,今日老身做主,放你回去,望你好自为之。”

家丁杨彪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发苦不已,我的老夫人呐,您心善这无可厚非,可是也得看人吧?

杨斌被关在马厩之内这么长时间,受的是什么最,他可是看的一清二楚,这样的人即便要放,那也得想个万全的法子,少爷不管不问也就罢了,关着就是。可是如今老夫人一句话就放虎归山一般,这日后的麻烦怕是不会少了。

“这个……”家丁杨彪弯着腰行礼道:“老夫人,此事要不要通知少爷之后,再做决定,您看可好?”

“无事。”张氏知道儿子回来以后放不放杨斌先不说,这事肯定不会就这么简单的完了。一个家族的人没有必要斗的你死我活。有心大事化小的张氏淡淡的道:“放了吧,等钊儿回来,我自与他分说便是……”

杨斌无法,只好打开马厩的门,将杨斌放了出来。

杨斌按耐住心底的激动和仇恨,刚出门,便一把跪在张氏的面前:“母亲大人在上,千多万错都是孩儿一人的错,谢过母亲大人今日大恩大德,孩儿来日必定有所厚报。”

说完,杨斌梆梆的磕了三个响头之后,转身离开了这所宅院,踏出府门的那一刻,杨斌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仇恨,后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杨府的高墙大院之后,杨斌消失在朱雀大街之上……

长安跃马桥旁。

李林甫大概也知道自己近日来到处拜访官员的活动,很有可能引起一些人的不快,便消停了下来。杨钊是要对付,但是相对而言自己的前程似乎更重要一些。

此时他正独自坐在迎宾楼的最上面一层。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年轻的公子哥,大约有二十多岁,长的面如冠玉,只是那双眼睛阴冷了些。

“你是荥阳郑氏的嫡系子弟之一,不知对于近日之事有何看法?”

“看法?”青年人笑了起来:“李大人倒是豁达。杨钊小儿调拨你我两家对立,更是将大人害成如此模样,未曾想大人却能如此平淡,成宪佩服!”

李林甫脸上依旧云淡风轻,但是心里却有些不忿,郑成宪早在汝州之时便设计陷害杨钊,只是当时功败垂成,作为郑氏的嫡系子孙郑成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郑氏士族。这也是李林甫见他的原因。

“本官如何倒无所谓,只是本官有一点不明。”说道这里李林甫悠然一笑:“以成宪如此人才,难道看不出杨子午一个唐风所产生的影响?收天下万民之心,这古往今来皇帝连同士族治世的规矩怕是因为一本小小的唐风而豁然不存了吧?”

郑成宪的眼睛一眯:“李大人怕是话中有话吧?”

唐风对于士族的危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落到有心人手里自然会让这些士族头疼。但即便如此,郑成宪同一些士族子弟一样,并没有看出这其中的缘由。

“那本官就直说了……”李林甫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道:“不论是士族,还是文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名声!”

竖起一根指头,李林甫接着道:“如若有人意欲利用唐风坏某个士族的名声,那确实轻而易举。唐风不同于抵报,这是第一点。”

说着李林甫竖起第二根指头道:“古往今来,世家大族也好,官员升迁也罢,无非是两点,要么是靠万民敬仰,要么简在帝心,才可升迁高位名垂青史。这简在帝心之事,本官就不说了,如若郑氏再失却民心呢?”

“什么?”郑成宪有点坐不住了,唐风本来就是朝廷收拢民心的一个手段,皇帝不能贸然的动世家大族的原因,除了一些世家大族抱成一团之外,就是因为士族的势力可以收拢部分民心,郑凯谋反过以后,说皇帝有多么重视郑氏,郑成宪自己都不怎么相信。他可不是那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以为民心二字只是一些贱民无关紧要。

杨钊已经得皇帝宠信,如今要是再拿唐风做文章来个釜底抽薪,那么郑氏的日子就难过了,尽管郑氏依然是大唐第一士族。作为皇帝而言,要扶植出一个超越郑氏的士族,那本身并不是难事,这事儿无论如何都得先报告给家主才行……

“此事多谢大人提醒。”郑成宪对着李林甫一抱拳道:“事关重大,某要先报告家主再说,如此便失陪了……”

说完郑成宪便带着手下离席而去。

看着郑成宪的背影,李林甫笑了,自己如今官职低,郑炎摆着朝廷三公之一的嘴脸不见自己。郑成宪这一去,怕是郑炎也就坐不住了吧?

悠然一笑,李林甫喃喃的道:“杨子午,我到要看看你如何面对汹涌而来的郑氏……”

第223章:唐风就绪

第223章:唐风就绪

第223章:唐风就绪

离开了杨府之后。杨斌无处可去,最后只能向着自家走去。

杨玄缴已经老了,最近他每天一次的往杨钊的府邸跑,但是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根本进不去。杨府的家丁没有一个人待见他。有心去找杨钊,但三品大员的身份,并非他能见到的存在。

被逼无奈之下,杨玄缴甚至想要告到长安令那里去,但是思前想后,他却不得不放弃了这样的想法。谋夺人的家产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他不过是一介商人,作为社会底层的存在,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去让长安令在这种本身理亏的破事上给他做主。

求告无门之下,杨玄缴又不敢将事情闹大,只好寄望于杨钊能心慈手软,念在同出一族的份上,气消了之后能放过他家孩子。

正在杨玄缴苦思冥想之时,一个家丁打断了他,道:“老爷,大喜事啊,二少爷被放回来了……”

杨玄缴激动之下。一把推开家丁,迈步向着大门而去。

但是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他愣住了,这还是他那个聪明机灵的儿子吗?

只见大门前,一个打扮的还不如一个要饭花子的人,浑身破破烂烂的衣服不过是勉强遮体,散乱的头发纠结在一起,浑身的臭气隔老远都能把人熏死,要不是那个身形还算熟悉,杨玄缴还真不敢肯定这就是他的儿子。

“我儿,你受苦了……”老泪纵横的杨玄缴指天画地道:“杨钊杨子午,你竟然如此狠毒,虐待同宗,老夫定不与你干休……”

却忘了正是因为他们父子两个的贪欲才产生了今天的局面。

连日来的忧虑愤恨,几乎拖垮了杨斌的身体,见到杨玄缴之后,放松之下,杨斌很干脆的昏了过去,栽倒在杨玄缴的面前……

…………………………

国子监,唐风编辑部。

杨钊闲的蛋疼一样,无聊的把玩着书桌之上的镇纸,聚集了那些大才之后,唐风的编辑根本就不需要他再指手划脚,论写诗,他赶不上李白,论批文章,他赶不上张翰。插画有吴道子,总审有杜甫。刊印校队有贺知章和孟浩然。

如果这样的组合还需要杨钊花心思的话,那还有天理吗?

唐风杨钊一点都不担心,他担心的是郑氏。虽然他说过郑氏该除,李林甫该杀,但是皇帝会不会那样做,杨钊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

站的角度不同,看的就不一样,大唐士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种模式,很难让皇帝狠下心来不顾天下太平,玩命的去整。所谓的拔除最多就是狠狠整治一番,将其打落底层,然后任期消亡,才是正道。

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倒霉的人只有杨钊。郑氏当中无论是郑炎还是别人,长久的安逸和权势会使他们藐视律法,但却没有造反的胆子,也没有那种力量,因此他们不会去怪罪皇帝,那么背黑锅的人,就是用屁股想都知道一定是杨钊。

面对着士族汹涌而来的攻势,杨钊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紧皇帝的大腿。然后想办法建立自己的班底,实力强了,自然就不怕了。

就在杨钊苦苦思索怎么面对皇帝赐婚一事的当口,杜甫拿着刊印好的唐风范本走了进来。

浑然没有注意杨钊的德行,杜甫将范本往杨钊面前一放,便施施然的坐了下来,然后等待杨钊从沉思中醒来。

对于杨钊,杜甫的印象中这小子是个鬼才,无论什么事情,他都能另辟蹊径的完成,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眼前的这本唐风。找不到文章,杨钊就拿着皇帝的旨意,连哄带骗的去搞定那些朝臣,没有人才,杨钊就一天几封信的到处召集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才子。

一番忙碌之下,挂名在国子监之下的编辑部高速运转,仅仅不到月余的时间,便将一本古所未有的杂志给整了出来,这其中甚至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是杨钊在上串下跳的去找人。

思索不出解决的办法的杨钊,只好摇了摇头,却看见杜甫正坐在对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的直盯着自己。

杨钊被看毛了:“老杜,我可跟你郑重声明啊,你可是有老婆的人,再这么看我,我就抽你……”

“切……”杜甫扭过头,给了杨钊一根中指:“就你这德行,哥哥我就算是龙阳君。也看不上你。”

“那你就不要吓唬兄弟我,告诉你,我天生胆小。”杨钊无所顾忌的道:“说吧,这次又是遇到什么屁事了,你都拿不定主意?”

“唐风的范本出来了,拿给你看看。”说着,杜甫对着桌子上的书努了努嘴道:“今儿皇帝把你招去,是不是郑氏那帮子人又不安分了?”

杨钊表情凝重的拿起了桌上的唐风范本,点了点头道:“是那么个意思,而且不老实的还不知郑氏一个,所有人的眼睛都直勾勾的盯着,想看笑话的到处都是,而且最主要的就是皇帝到现在为止给的承诺,都不可信。”

“子午慎言!”杜甫眼睛瞪的跟牛一样,杨钊这样说皇帝可不好:“无论陛下说什么,也无论郑氏能不能被犁庭扫穴,子午都不可如此,这话传到外面,那帮子瞪着绿油油眼睛主儿,正愁没有什么把柄对付你呢……”

杨钊手里拿着一本印刷好的唐风,翻看了起来,道:“你我二人在此说一下,还无关紧要。不过老杜你也不要担心,目前皇帝能用得着哥哥我的地方还很多,只要不是大错,皇帝不会计较的。这次主要是郑氏,虽然犁庭扫穴还不至于,但是却绝对够他们喝一壶的,以后七姓十家中,还有没有郑氏,就难说了……”

手指无意识的在桌面上敲击了几下,杜甫露出一脸思索的表情,想了一会儿才道:“动手的时间是不是年后?”

“是!”杨钊继续翻着唐风道:“这第一次唐风面世以后。皇帝陛下就能看出其中的好处,到那时你,我差不多也该挪挪位置了。在陛下动手之前,我会请旨外放,避开长安和荥阳的大漩涡,怎么样,老杜,你是不是跟哥哥我一起走?”

杜甫闻言苦笑了起来,从蒲州到长安,从乡试到殿试,这一路走来,他就算没有跟定杨钊的心思,怕是有些人也认定他杜甫就是杨钊一系的人了。那个时候杨钊都跑路了,他还怎么留下?

“去,怎么不去,牧守一地造福一方本就是哥哥我的心愿,再说现如今还有人相信我杜甫不是你杨钊一系的吗?”

闻听这话,杨钊露出一丝笑容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相不相信又如何,你杜甫是个君子,唐风的接收人肯定是皇家的人,即便不是太子,也得是姓李的。留在长安的话,我怕会有人拿你开刀,到时候你冤的两眼发青还找不到说理的地方,就苦大了……”

“我倒是无所谓,跟着你走,照样为百姓谋福。”杜甫看着杨钊,说道:“就怕李兄的日子难过了,他那个脾气能待下去才有鬼呢。”

“老白那脾气确实有点让人受不了。没有个人在背后给他撑着,迟早有问题。”合上唐风,杨钊思索了起来:“要不干脆把老白给丢进翰林院做个翰林待诏,你看怎么样?”

“翰林待诏?就是那种随时会被皇帝召见,却有没有什么实职的?”杜甫想了想道:“也行,照李兄的才华,不愁得不到皇帝的赏识。”

杨钊点了点头,只希望这一次李白别跟历史上的一样。逮着高力士让人家脱靴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