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莱坞之路-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常多。”詹姆斯·弗兰科明显就是故意的,“最近这几周我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我无法停止思考。我的身体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我的脑子还在运转着,我每天都要吃两片安眠药,但是它只能在两个小时内见效。”
  接着,记者又把问题转回到墨菲的身上,问道,“斯坦顿导演,弗兰科先生达到你的要求了吗?”
  “对于一部电影,尤其是一部黑色犯罪电影来说,能够拥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反派角色,绝对会起到实际而正确的促进作用,可遇不可求。”
  墨菲没有正面回答,缓缓说道,“詹姆斯塑造的这个角色绝对是反面人物的突破,他完全颠覆了我们记忆中坏人的印象,常见的坏人都是杀人放火、偷窃抢劫等,但他提供的是一种高品质的犯罪……”
  听到这里,记者们不禁瞪大了眼睛,纷纷问道,“斯坦顿导演,能具体说说嘛?”
  “不可以!”墨菲先是果断的拒绝,接着又解释道,“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看过影片的真正结局,包括那些参与其中的演员。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脑细胞能够时刻处在兴奋的漩涡当中。我不想说一些虚伪或听起来自命不凡的豪言壮语,我只是在努力地为这部影片尽一份我应尽的义务——谜底之所以称为谜底,就是因为只有到最后一刻,它才会揭晓。”
  说到这里,墨菲停了下来,剩余的还是让观众自己去影片里研究吧。
  记者又转向詹姆斯·弗兰科,詹姆斯·弗兰科跟墨菲差不多,同样的滴水不漏。
  由于接下来还有拍摄要进行,墨菲单独把詹姆斯·弗兰科扔在仓库门口,自己则率先回到仓库当中,这里的拍摄场地在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指挥下,已经布设的差不多了。
  拍摄很快开始,不过相比于之前在曼哈顿拍摄的追车动作戏,却不是很顺利,大概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和亨利·卡维尔脱离各自的角色时间太长了,状态都非常一般,接连不断的被墨菲喊停。
  这一夜场戏连连NG,剧组在新泽西州的冷风中吹了近两个小时,有些身体不好的人已经开始连连打喷嚏了,墨菲不得不把两个演员都叫了过来。
  “你们的感觉呢?”墨菲看着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和亨利·卡维尔,毫不客气地说道,“别告诉我你们这段时间完全把角色扔下了!”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歉意的笑了笑,亨利·卡维尔被面具遮住了脑袋,看不到表情。
  从导演椅中站起来,墨菲接过助理递过来的热咖啡喝了两口,又来回走了两圈,然后对着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和亨利·卡维尔说道,“林奇和克里斯·丹恩之所以有最后这场对话,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公开那些真相,暴露真正的杀人凶手,那么魔术师就真正赢得了纽约的灵魂之战,这座城市会彻底失掉希望。”
  见两个人都在认真的听,墨菲放下咖啡杯,继续说道,“如果连公认的纽约的希望都最终丧失了正邪的标准,进入纯粹的混乱,也就是所谓公平的状态中,那么纽约将按照魔术师之前所希望的那样发展。所以林奇对克里斯·丹恩说,必须让公众相信这些人都是克里斯·丹恩杀的!”
  他首先对亨利·卡维尔说道,“你的角色为了纽约这座城市,要背负一个沉重的负担,成为真正的暗夜行者。”
  然后,墨菲看向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你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为纽约的未来和希望,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看到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和亨利·卡维尔若有所思,墨菲对他们两个摆了摆手,“你们去做准备吧,十五分钟后开始拍摄。”
  或许是墨菲的剖析发挥了作用,也或许是前面的NG起到了足够的热身作用,拍摄重新开启后,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和亨利·卡维尔两个人的表现有了好转。
  穿着克里斯·丹恩的黑色制服的亨利·卡维尔坚定的看着有些狼狈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决定抗下这副沉重的负担,说道,“现在叫他们进来吧。”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面现迟疑,“他们会追捕你的。”
  “是的,你们会追捕我,你们会诅咒我,放狗追我,因为事情必须如此!”
  尽管面具的遮掩下,看不到亨利·卡维尔的任何表情,但他的语气没有动摇,“因为有时光有真相还不够!有些时候,人们有权得到更多!有些时候,人们的信念必须得到回报!”
  说完,他不再停留,站起来一瘸一拐的向着超级摩托停放的地方跑去,只留给摄影机镜头一个黑色的背影。
  墨菲做了个手势,米歇尔·威廉姆斯引导饰演林奇探长儿子的小演员缓缓走到了镜头前,直接来到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身边,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稍稍移动身体,遮挡住了躺在地上的人。
  “暗夜行者?爸爸,他为什么要逃跑。”小演员不解的问道。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看向亨利·卡维尔消失的地方,“因为我们不得不抓他。”
  小演员的表情更加疑惑,“可他没做错什么啊。”
  看着监视器画面,墨菲缓缓点了点头,这位叫做杰特·沃尔诺特的小演员表现的非常好,完全演出了一个孩子的疑惑和天真,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孩子代表纯真,他们的判断标准往往是最人性本质的,在天真的孩子看来,克里斯·丹恩完全就是个好人。
  这个结局未免有些黑暗,总要给观众一些希望,林奇探长的儿子代表的正是这种希望。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充满感情的说出了他最后的台词,“因为他是纽约值得拥有的英雄,但并不是现在需要的英雄,所以我们要追捕他,因为他忍受得起这一切,因为他不是我们的英雄,他是一个无声的卫士,时刻警惕的守护者,一位暗夜行者!”
  “Cut!”墨菲喊了停,就在所有人松口气的时候,他又说道,“还不行,还要继续拍摄!”
  有些凌厉的夜风中,剧组再次开始忙碌,墨菲的要求特别严苛,后面又接连不断的因为各种问题导致NG,这场戏的拍摄一直持续到了黎明时分,在拿到了三条还算满意的镜头后,墨菲才宣布这一晚的工作结束。
  所有的夜戏拍摄结束,墨菲给剧组放了两天假,再次集合之后,带领剧组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等地区开始辗转拍摄一些白天的戏份,包括纽约市警察大游行,与洛杉矶警方不同,纽约警方积极配合剧组的拍摄,相当多处于休假的警察,都来到剧组参与客串演出。
  有了纽约警方和市政厅的大力支持,剧组后面的拍摄相当的顺利,进度远远超过了墨菲的计划,到十月底的时候,拍摄已经接近了尾声。
  墨菲带领剧组来到了新泽西的帕特森市,经过剧组长达数个月的寻找,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一家即将拆除的医院,可以用来实地拍摄规模惊人的爆炸戏份。
  对于实地的爆炸戏,墨菲并不是很精通,过往接触的也比较少,基本上都交给了烟火组负责,好在这些家伙也没有让他失望,在詹姆斯·弗兰科象征性的按动开关之后,整座清空的医院被炸成了废墟。
  至此,《黑暗之城》所有的拍摄全部完成,墨菲回到洛杉矶,准备开始后期制作。


第672章 掌控全局
  回到洛杉矶,墨菲只休息了两天,担任这次配乐的汉斯·季默就打来了电话,告知部分配乐已经完成了样本。
  一部出色的影片,需要同样出色的配乐来烘托气氛,两者能完美结合的话,带来的必然是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效果,曾经和现在的很多电影都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墨菲立即放弃休假,告知汉斯·季默在福克斯大厦的专业工作室里见面。
  双方都是行业内的老手,见面也没有啰嗦什么没必要的废话,简单的打过招呼,墨菲直接对汉斯·季默说道,“现在开始吧。”
  “嗯。”汉斯·季默点了点头,吩咐自己的助手说道,“亚力克斯,播放吧。”
  送来的配乐主要分为了三方面,分别涉及到魔术师、杰伊·蕾切尔和克里斯·丹恩这三个《黑暗之城》当中最为重要的角色。
  墨菲和盖尔·加朵、卡拉·费斯三位影片的制作人竖起耳朵,仔细倾听汉斯·季默的助手播放的初版配乐。
  首先播放的是魔术师的主配乐,就像是汉斯·季默跟墨菲说的一样,他使用了大量的压抑电音来突显魔术师的带来的躁动不安和极致的邪恶。
  虽然对音乐完全是个外行,更不懂谱曲和创作之类非常专业性的知识,但墨菲进入好莱坞十多年,拍摄制作了这么多电影,对电影配乐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充满压抑感是这个魔术师主题配乐的鲜明特征,它用一种似乎极为不协调的单音变调,配合由电子合成器制作出的特殊声效,直接给人以听觉上的强烈刺激。
  汉斯·季默明显大量使用了冷音色来营造配乐的阴暗气氛,许多不协调的和弦以及近乎疯狂的怪异旋律,加上带有异常丰富的电子元素,甚至还有模拟秒表倒计时和类似爆炸的声效融入其中——各种音色参杂起来不仅使这段描写魔术师的电子音效在听觉上不显单薄,而且能让感情更加丰满与真实。
  播放完魔术师的主配乐,接着是克里斯·丹恩的背景配乐,这段配乐继承了《混乱之城》的基调,却更加丰富和华丽,小提琴不停的行进着一个十六分音符的跳弓演奏,强劲,有力,配合着打击乐器所营造出来的紧迫感,同样也展现出一种不稳定与不安的情绪,犹如克里斯·丹恩随时可能坠入深渊的思想一般。
  再加上弦乐舒展出的长音符,全然是一种激情的释放,配合经过加速的带有强烈节奏感的克里斯·丹恩的主题,动感十足。
  这段配乐将电子乐与管弦乐所迸发出来的效果进行了结合,颇具商业味道和十足的现代感。
  墨菲与汉斯·季默多次合作,清楚这种做法在汉斯·季默的很多作品里经常出现,配乐使用大量电子音与管弦乐之间快速转移,这种转移相当迅速,不易察觉,让音乐很顺利的完成。
  最后播放的是女主角杰伊·蕾切尔的背景乐,这段配乐运用了大量的唯美的钢琴独奏和大量的主题变奏,明显分成了前后两部分,就像是杰伊·蕾切尔大起大落的人生一样。
  不过,就算是在充满光明的前半部分中,配乐的钢琴的旋律也使用了一串冷色音符,旋律相当发散,似乎在讲述一个凄美的故事。
  房间内恢复安静,杜克转头看向盖尔·加朵和卡拉·费斯两个人,问道,“感觉怎么样?”
  “我觉得不错。”盖尔·加朵如今也具备了相当的专业能力,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汉斯·季默一贯的高水准。”
  卡拉·费斯也露出赞同的神色,“非常出彩!”
  汉斯·季默跟他们有一段距离,这时看向墨菲,他非常清楚墨菲才是真正具备决定权的那个人。
  墨菲又让那个叫做亚力克斯的助理放了一遍三段配乐,考虑了一会,说道,“汉斯,配乐我很满意,你们尽快完成,最晚不能超过明年的二月底。”
  “没问题。”汉斯·季默立即站了起来,“我会按时完成的。”
  “那好,今天就到这里吧。”
  墨菲站起来,与走过来的汉斯·季默握了握手,说道,“我等你的好消息。”
  送走汉斯·季默,墨菲也不准备离开,旁边的剪辑工作室里面,乔迪·格里菲斯正带着几名助理剪辑师在观看所有拍摄的镜头,他特地过去看了看。
  跟乔迪·格里菲斯商讨了一番剪辑的事情,墨菲离开了福克斯大厦,随后的几天里,他都会准时来剪辑室,处理一些正式剪辑前的准备工作,由于影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特效采取的实景拍摄,使用CGI处理的镜头较少,在让调色师对镜头调色的同时,剪辑也被他提上了工作日程。
  进入十一月份,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开始对影片进行粗剪,以便将总长度超过一千八百五十分钟的镜头,变成一部连贯的动作犯罪电影。
  虽然一些需用使用CGI合成的特效场景没有加入,但那些只需要调整背景和光线的镜头已经基本完成,粗剪的画面风格完全符合墨菲的要求后,如何将在保持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将整个故事剪辑的更加紧凑,就是他和乔迪·格里菲斯最需要做的工作。
  影片的主题黑暗而又沉重,如果再拖上如同《盗火线》般缓慢的节奏,墨菲相信《黑暗之城》一定会扑街到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吐血。
  “我的要求很简单,用简洁凌厉的剪辑形成强大的叙事张力,衬托出影片暗黑沉重的主题!”
  商业大制作的暗黑风格,在墨菲的努力之下,从《钢铁之躯》开始,终于成为了北美主流影片的一个类型,目前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最近十多年的时间里面,应该都不会过时,只是能够承载暗黑风的故事并不是太多,而且基于现有的内容框架和风格限制,让所有的商业电影都变成暗黑风,以及把暗黑风彻底剔除出大制作商业电影,都是不现实的。
  不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暗黑这种风格,视觉效果容易让人疲劳。
  其实,更容易让人疲劳的是观影的过程,正是因为人生观黑暗,正反派来来往往、反反复复的较量,人性在其中激荡回旋,很容易让人产生“劳累”的感觉。
  这样的电影,并不像迪士尼和漫威的那些带有轻喜剧特色的商业影片,让人看了有种“吃爆米花的爽脆”的感受,不过类似墨菲的暗黑电影也有自身的优势,它不会如同爆米花那样单调,吃完就忘记味道,而是能持续勾动人的神经。
  当然,站在另一个角度上,暗黑也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风格,更不是每个导演都能玩得转的元素,曾经的《黑暗骑士》固然是暗黑风格的巅峰,但是到了《黑暗骑士崛起》之中,暗黑风格就被减少到了聊胜于无的地步。
  这其中固然有商业性的考量,但这种风格本身对电影、故事、人物的限制,也是一个巨大的因素。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暗黑是具有高格调和高水准的电影风格,并不能和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电影相提并论——尤其是那些咋咋呼呼的超级英雄组团打仗的漫改超级英雄片子。
  实际上,哪怕是在墨菲自己的眼中,是不是暗黑风格,这件事情与逼格没半美分的关系,仅与制片厂、导演的个人选择相关。
  比如漫威的一些超级英雄,如果要进行暗黑化的改编,并不是难事,但是曾经的漫威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这样的电影风格与漫威漫画和整个大系列的风格大相径庭。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并非所有人都会喜欢暗黑风格的影片,电影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只是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所以一般情况下,拍摄看似高深的、独具风格化的电影往往根本无法让主流观影人群,特别是占据市场相当份额的未成年观众满意。
  如今,在越发重要的海外电影市场上,观众对商业电影的认知就是“高科技特效大片”。
  所以,曾经《黑暗骑士》上映的时候,观众更愿意将其视作一部独立的电影,而不是超级英雄电影。
  漫威影业的掌门人凯文·费奇曾经这么说过——《黑暗骑士》这部电影,的确显示出了一本漫画和一部电影的区别以及电影的潜力。但我并不认为观众会一味的去喜爱这种黑暗的、粗砺的影片。所以,我们也并没有把《雷神》、《美国队长》拍摄成《黑暗骑士》这样黑暗的影片。
  这些话,即便是现在的墨菲看来,也未必没有道理。
  电影始终是多样化的,迪士尼和漫威在坚持自己的风格,墨菲也在坚持自己的风格,除非固有的风格这条路走不通,否则不会轻易做出改变。
  与墨菲一头扎进《黑暗之城》的后期制作相比,盖尔·加朵则要掌控斯坦顿工作室的全局,作为这间皮包公司的日常工作负责人,目前公司投资的几个项目,比如《纸牌屋》和《权力的游戏》等等,都要及时关注。
  而且在墨菲给出了一篇《格雷的五十道阴影》的大纲之后,她还在考虑如何运作这个项目。


第673章 借力发力
  “《格雷的五十道阴影》这个项目到哪一步了?”
  盖尔·加朵很早就说过要运作这个项目,墨菲也同意了,如今听她提起,不禁问道,“剧本完成了吗?”
  他记得自己只是给了盖尔·加朵一个随意写的剧本,然后就做了甩手掌柜。
  “我已经招聘到了编剧。”
  因为题材的关系,盖尔·加朵对改编《格雷的五十道阴影》非常感兴趣,“我聘请了一个三人编剧小组,根据原著和你的剧本大纲,准备开始编写剧本。”
  “嗯。”墨菲点了点头,“你认为合适就可以。”
  由于拿到版权的时间很早,《格雷的五十道阴影》版权费用并不高,而且影片的类型也决定不会是大投资大制作,交给盖尔·加朵练手再合适不过了。
  坦白地讲,如果他们两个亲自出演这部影片,无疑是最合适的演员人选。
  当然,墨菲也就是这么想想而已,私下里两个人怎么玩都是自己的事情,跑到银幕上面胡搞,那就贻笑大方了。
  “你不给我点意见吗?”盖尔·加朵问道。
  “首先是演员方面。”墨菲特意叮嘱,“这就是一个玛丽苏和霸道总裁的故事,女演员一定要性感漂亮,男演员则要英俊潇洒,这非常重要。”
  曾经的那位女主角,无论相貌还是身材,都差了那么一点点。
  盖尔·加朵点了点头,将这些记在了心里。
  “对了,亲爱的。”墨菲则开口问道,“你有合适的导演人选吗?”
  导演对于影片的作用不言而喻,哪怕是这种狗血商业片也不会是例外。
  “有个我认为比较合适的潜在人员。”盖尔·加朵也不隐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觉得索菲亚·科波拉怎么样?”
  “女导演?”墨菲毫不犹豫的摇头,“这个人选不好。”
  不等盖尔·加朵说什么,他又说道,“我觉得最好不要使用女性导演。”
  听到墨菲的后一句话,盖尔·加朵不禁皱起眉头,“亲爱的,你这是性别歧视。”
  墨菲颇为无辜的摊开手,“这与性别歧视无关。如果你要运作的是一部独立影片,我绝对不会反对你使用女性导演,但《格雷的五十道阴影》这种典型的商业影片,还是不使用女性导演为好。”
  虽然好莱坞不缺乏女性导演执导商业影片成功的例子,但那是少之又少的个例,好莱坞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达成一种共识,女性导演更加适合独立电影,而不是好莱坞的主流商业片。
  见到盖尔·加朵多少还是有些不理解,墨菲简单的跟她说了几句,盖尔·加朵也放弃了使用女导演的想法。
  这绝对不是墨菲的偏见。
  经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众多变革,一代代电影人也见证了技术进步:从爱迪生电影机到Blackmagic电影摄像机再到IMAX3D摄影机;从展览活动电影放映机到智能手机展览等等。
  然而,电影界依旧有一现象并未改变——女导演的存在感并不是那么强。
  毫无疑问女导演的数量不在少数,墨菲确信很多人也听说过凯瑟琳·毕格罗和索菲亚·科波拉等几位著名的女导演,但是更多数量女导演闻所未闻,更别提出现诸如马丁·斯科塞斯或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全球知名导演了。
  相比较好莱坞经历来说,女导演在独立电影内更容易找到存在感,实现“相对成功”。
  墨菲看到过一份数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里,圣丹斯电影节有接近百分之二十四的女导演,但票房前一百名的电影中,女导演只占不到百分之三。
  放眼整个好莱坞,女导演的比例在1998年是百分之九,2010年是百分之七,2011年是百分之五。
  即便是女权运动在蓬勃发展,电影导演这个行业的女性,却呈现出越来越少的趋势。
  再说对独立电影青睐有加的奥斯卡,过去八十五年的时间里,女性导演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仅有4次。
  尽管一些统计数据未必完全准确,但大体趋势是没有改变的,而造成这一情况有非常复杂的原因。
  一方面,大多数著名电影都是知名男导演拍摄,尤其是知名男导演在打破常规,剧本改编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另一方面,很多女导演并没有能力执行拍摄,这无形中拉低了女导演的竞争力。
  其实,每年从北美各大电影学院导演专业毕业的毕业生男女各半,这就意味着从毕业典礼到停机庆祝会中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造成男女导演数量差距这么大,其中之一就是业内有很多人都有“厌女症”,他们认为女性根本做不了拍摄,还会带来许多麻烦。
  此外,对于女导演来说,在好莱坞拍摄电影最难的事情不是在拍摄电影方面,而是不断处理性别歧视、性骚扰等局外因素。
  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这在好莱坞再寻常不过的一些小麻烦了。
  虽然数据表明,作为一个女性,想要直接拍摄电影肯定会比男性同行遭遇更多的排斥,得到更少尊重,铺满荆棘道路需要很长时间行走,但是独立电影的出现使女性导演开始变得越来越开放。
  大量的女性导演也投身到了独立电影圈子。
  据墨菲所了解,自2010年凯瑟琳·毕格罗赢得奥斯卡最佳女导演奖时,鼓舞了无数女导演,甚至许多女导演得知消息后泪水还在眼眶打转,说道:“天呐,我们做到了!”
  总之,不管是索菲亚·科波拉也好,还是凯瑟琳·毕格罗也罢,如果她们准备拍摄标准的商业电影,并且想让斯坦顿工作室投资的话,墨菲肯定会退避三舍,那样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反之,要是针对颁奖季的独立影片,墨菲肯定会去投资。
  《格雷的五十道阴影》的事,随后基本都是盖尔·加朵在操作,墨菲继续自己的后期制作工作。
  福克斯大厦的工作室里面,墨菲站在监视器前,看着镜头画面,第一个镜头是大远景,然后一栋大厦的玻璃突然被击碎,从外向里看去,露出了两个人影。
  “停!”墨菲非常果决地说道,“二号镜头的后段全部剪掉,窗户被击碎后,镜头要马上切换到室内近景,要干净利落。”
  乔迪·格里菲斯马上按照墨菲的要求进行剪辑,短短的几分钟后,画面继续播放,墨菲不断提着自己的要求,“勾枪的勾射出去,不要等它落地,就要切换到詹姆斯的背面,镜头继续推,一样的手法,用推镜来调动影片的节奏和情绪。”
  没有让其他助理剪辑师帮忙,乔迪·格里菲斯亲自动手,一一完成墨菲提出的要求,两人时不时还会交换几句意见。
  “墨菲,我认为可以让突然闯入到詹姆斯·弗兰科身边的车子,打破推镜的节奏。”
  看着画面,墨菲在脑海里演练了一遍这样做可能出现的画面,最终点了点头,“好主意,下一个镜头也可以用同样的处理方法,等詹姆斯刚有上车的动作,马上切换到另一边的匪徒起身。”
  一个未完成的动作切换到另一个刚开始的动作,这不符合剪辑逻辑,却是加快影片节奏的好方法。
  就在墨菲忙碌《黑暗之城》的后期制作的同时,这部影片的宣传也在进行,尤其是病毒营销,始终就没有停过。
  十一月份的感恩节之前,之前所有在网站上注册过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的人,同时受到了来自魔术师的一份邮件,邮件上面魔术师声称:“朋友们,我们的目标不止是纽约,而是全部!”
  邮件还附带了一份附件,里面是历届美国总统的头像,不过所有总统的眼睛上面都插着滴血的匕首,嘴里塞进了一个彩色的魔术球!
  这些宣传物料也在一步步显示小魔术师的疯狂。
  另一边,之前公布的杰伊·蕾切尔的选举网站开始接受投票,具体的投票结果会在明年四月份公布,到时会揭晓杰伊·蕾切尔能否当选纽约市的大检察官。
  魔术师也在行动,向所有电话用户发送信息,声称如同杰伊·蕾切尔当选,他会立即对她采取行动。
  《黑暗之城》的病毒营销活动虽然林林总总有很多,但大体上都是围绕两个基本点展开的,一个就是詹姆斯·弗兰科扮演的魔术师,另一个就是片中杰伊·蕾切尔参加的纽约市检察官选角。
  2012年的一大社会热点是美国的总统大选,所有的媒体和美国人都在关注着这四年一次的大事,和选举有关的一切都成为香饽饽,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黑暗之城》营销人员把影片中纽约市检察官大选的部分拿出来,围绕这场虚拟大选做足了文章。
  他们先后制作了大大小小不下20个网站,包括选举人的网站、检察官选举网站、杰伊·蕾切尔个人网站等等,每一个网站都内容翔实、足以以假乱真。
  还有,营销人员还专门制作了杰伊·蕾切尔的竞选广告,有图片也有视频,营造了与现实中同等激烈的选举气氛,让影迷们有了强烈的参与感。
  《黑暗之城》紧贴社会热点来做病毒营销,可以说是借力发力、事半功倍的聪明之举。


第674章 物有所值
  感恩节刚过,墨菲就在自己的推特和脸书上面同时公布了《黑暗之城》的主海报,克里斯·丹恩站在一片阴暗的天空下面,背后是冒着硝烟的曼哈顿,但世界金融中心看起来不再繁华,反而显得阴冷而又破败。
  随后的几天里,魔术师和杰伊·蕾切尔的正式海报也相继发布,在影迷当中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
  不过,墨菲暂时没有关注这些,《黑暗之城》的后期制作工作相当的繁忙。
  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终于搞定了影片第二个版本的初剪,这个版本时长足有二百四十多分钟,距离墨菲要求的一百分五十分钟左右的长度相去甚远,接下来的精剪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一部精彩的影片,无不是精心剪辑的结果。
  而且随着剪辑中观看影片和镜头的次数增多,墨菲也能发现之前计划的一些想法的不足,电影制作总是这样,最初想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精剪工作一开始,他就准备调整影片开头的第一个镜头。
  “乔迪,调整第一个镜头画面。”
  站在监视器前面,墨菲看着播放的片段,对自己的剪辑师说道,“我要第一个镜头就对准主角!”
  “克里斯·丹恩?”乔迪·格里菲斯疑惑不解的问道,“还是魔术师?”
  “詹姆斯的角色!”墨菲毫不犹豫地说道,“魔术师才是这部影片的男主角。”
  乔迪·格里菲斯点了点头,亲自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