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莱坞之路-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詹姆斯的角色!”墨菲毫不犹豫地说道,“魔术师才是这部影片的男主角。”
  乔迪·格里菲斯点了点头,亲自动手调整镜头,按照墨菲的要求,将影片第一个镜头更换为了詹姆斯·弗兰科的背影,而且画面由远及近,最后还有一个大概零点五秒左右的定格。
  虽然观众观看影片的时候,不会知道这是魔术师,但后面肯定会恍然大悟。
  开场镜头对准主角,可以第一时间拉近观众和电影的距离,让观众和主角一开始就面对面,加强观众对电影的代入感。
  另外,把镜头对准主角也有利于电影故事的自然展开,总领全篇。
  墨菲以一个几乎静止的镜头来展示詹姆斯·弗兰科饰演的男主角,并在剪辑构图中刻意的把主角放在画面的左侧,加上在隐晦不明的黑白光影中那与众不同的背影,更能凸显角色的肆意妄为,为影片打下黑暗疯狂的基调。
  就像是开场镜头一样,只要墨菲认为效果可能会更好,就会毫不犹豫的对粗剪版本进行调整。
  除了剪辑,墨菲另一项工作,就是对影片的一些特效镜头进行处理。
  他在这部影片当中,加入了大量的爆破场景,为了特定的目的,特技效果大部分依靠传统的手法配合后期的剪辑,并没有采用当今较为普遍的CG制作。
  拍摄时,许多镜头都是通过真实的模型而完成的,比如在纽约曼哈顿拍摄的追车戏,除了现场实拍之外,一些难以实现的高难度镜头,则使用了现在已经落后的模型特效技术,使得特技成本非常高,但看起来却非常真实震撼。
  这也是为什么墨菲肯使用这种落后的技术制作的原因之一,从完成的特效效果上来说,《黑暗之城》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魔术师炸医院的一幕在实地拍摄之外,墨菲也让特效组建模了一个1:80的医院,以此来弥补部分爆炸和拍摄时照顾不到的地方。
  这样的传统的特效制作同样能让观众感受到影片所带来的震撼,墨菲在这一部当中运用许多特写镜头来描写魔术师这个反派人物,甚至超过了作为正牌主角的克里斯·丹恩,就是为了使小丑邪恶扭曲癫狂的形象被观众牢牢记住。
  近年来,无论是北美,还是海外地区的,银幕上都很少有出现魔术师类似的角色,墨菲在精剪的时候,尤其注重对于这个角色的塑造,大量特写的运用会使得观众更加有压迫感,更进一步感受到魔术师这个角色所散发的邪恶气息。
  当然,墨菲一贯的剪辑风格必然会让本片毫无尿点,用紧张紧凑的节奏,加上完美的形象塑造,来撬动一个票房奇迹。
  这部戏里场景变换的很多,光线运用的同样不少,墨菲也不会忽略克里斯·丹恩,毕竟这是男主角,在他所有的镜头中,只要以暗夜行者的身份出现,克里斯·丹恩就是一个需要阴影衬托的男人。
  至于音乐,不得不说汉斯·季默是一位商业配乐大师,越来越多的配乐样本被他送到了福克斯大厦的工作室,雄浑的号角声,紧凑的节奏,营造出的一种黑暗而又伟岸的气氛。
  这些都让墨菲相当的满意。
  而且汉斯·季默这个人不止是配乐大师,也很懂得商业运作。
  “担任《黑暗之城》的配乐师,能跟墨菲·斯坦顿这样才华横溢的伟大导演合作,是一种无比的享受和快乐,也是我莫大的光荣。他是那种愿意听取他人意见,欢迎各种观察见解的睿智导演。”
  面对记者的采访,汉斯·季默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誉之词,“我们一起工作,想要一起制作出一部伟大的电影,我们都想被震撼,被惊喜,但是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也是我们追求的。不管制作场面有多宏大,墨菲最为关注的,还是故事本身,只要看过他之前的影片,大家都能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事实证明,花费重金聘请汉斯·季默,完全是物有所值。
  到了十二月份,精剪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墨菲考虑制作《黑暗之城》的第一支预告片,汉斯·季默也再次来到福克斯大厦的工作室,协助他完成这部分工作。
  按照双方签订的合约,汉斯·季默需要为预告片配置足够出色的配乐。
  这也是预告片制作中相当重要的工作。
  所有的商业导演其实都明白,商业电影的预告片能不能吸引人,音乐权重会占据百分之三十以上。
  一段旋律有范、节奏变化丰富的音乐,可以说是动作电影预告片的核心,预告片剪辑技艺再出色,音乐平庸的话,预告片也会显得平庸;音乐品位高,曲子编辑的好,那么剪得稍显糙一点都没关系。
  音乐是最直观给人“感觉”的东西,两分钟的音乐包含着巨大的情绪流,一个字也不用讲,音乐一起,就能让观众感到“兴奋”“感动”“爱情”“幻灭”“哲学”“宗教”“紧张”“恐惧”“压抑”等情绪,这些抽象的大主题里面又能细分出无数具体的意象。
  而画面和对白,在预告片的短短两分钟时间里,只能呈现出零星的“信息”。
  所以说,预告片的配乐相当的关键。
  配乐重要,剪辑当然也不能忽视,在汉斯·季默完成预告片的编曲之后,墨菲根据音乐,让普通镜头的剪辑故意不压在节奏上,只把重要镜头压在节奏上。
  为什么这样呢?所有镜头全压着节奏上,第一很楞,第二看起来像MV,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每个镜头都压在节奏上,都很爽,到了出彩的镜头或者该强化的镜头时,再压在节奏点上就没那么爽了,效果就出不来了。
  另外一点,墨菲在预告片的整体把握上,会在镜头起高潮之前压低,高潮后要安静,再起更高的高潮,比如开枪爆炸之前,他会刹住音乐,让整个音响安静下来,说句话或者什么的,再起开枪或爆炸。
  这样做是为了让高潮显得更高更有力,通过能量差产生对比,做强预告片的效果。
  随着影片的后期制作一步一步完成,距离2013年5月份的上映时间越来越近,二十世纪福克斯对《黑暗之城》的宣传推广也越来越密集,相关的海报和幕后拍摄趣闻不断放出,像是墨菲、玛格特·罗比和詹姆斯·弗兰科等主创人员,也频繁在媒体上露面,制造一些能吸引影迷的话题。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面的“病毒营销”也始终没有放松过。
  感恩节的时候,影片的官方网站和墨菲的推特帐号,推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字谜游戏。该游戏要求网友点击网页上的字条,通过字条上显示的城市名以及线索,去寻找字母,然后拍下来上传到这个网站上,当分布在美国21座城市的49个字母都被找齐时,就能拼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这一新奇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顿时吸引了众多网友参加,很快,那句话“这个世界的生存之道就是无法无天”就被拼了出来,而《黑暗之城》也在这第一波的互动营销中声名大振。
  活动的热烈反响,也为二十世纪福克斯接下来的线下活动积累了经验和信心,很快他们又策划了魔术师模仿大赛、全球礼物大搜捕、克里斯·丹恩支持者大楼亮灯仪式等活动,也都取得了不错效果。
  用《好莱坞报道者》上的评论来说,《黑暗之城》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宣传效应最大化,为以后其他电影的病毒营销提供了绝佳的范例。
  这样的宣传也吸引到了无数人的关注,比如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


第675章 我是混乱的代理人
  圣莫妮卡的海滩区,一栋头顶十字架的小楼门口人来人往,不过楼中的一个办公室非常安静,轻易不会有人过来打搅,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正坐在电脑前面,看着脸书上面今日被转发最多的几条消息。
  这些消息基本都跟天主教没有关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不得不承认,天主教在北美的影响力已经不如从前,别说加州这样的区域,就连美国东北部地区,虔诚的天主教信徒也在不断减少。
  目光从这几条消息上一一扫过,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看到了一个极其熟悉的名字,然后停住了滚动的鼠标。
  “墨菲·斯坦顿的新片《黑暗之城》正式定档明年暑期,五月三日起在北美和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同步上映!”
  看到这个名字,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立即皱起了眉头。
  今年上半年,教宗本笃十六世阁下亲自给他打过电话,询问加州中南教区的教务工作,话中对他的不满已经有些明显了,尤其是对于他没能及时压制《迭戈·罗斯》这部影片,言辞间都可以说上比较严厉了。
  他随后提交了一份相关的调查报告,将一系列的问题全都推到了墨菲·斯坦顿和那部影片带来的负面影响力的身上,声称正是这位好莱坞超级导演的刻意抹黑,才造成了天主教在加州中南部传播不利。
  这种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能反应部分事实,无论是他,还是梵蒂冈方面,都非常清楚,电影业发展到现在,一位好莱坞超级大导演的影响力绝对巨大,从某些方面来说,那些演员和明星根本无法相比,他们凭借出色的作品和口碑,赢得了无数影迷的疯狂支持,甚至说是一些影迷的信仰和上帝都不为过。
  墨菲·斯坦顿正是这样一位导演!
  尽管没能成功阻止《迭戈·罗斯》上映和墨菲·斯坦顿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面大获全胜,不过天主教会在好莱坞还是有几个忠实的拥趸,按照他们的说法,墨菲·斯坦顿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之后,在好莱坞业内绝对是能排的上前五的超级大导演。
  甚至还有人跟他说,在斯皮尔伯格和马丁·斯科塞斯等人老去,雷德利·斯科特好一部坏一部,大卫·芬奇商业成绩平平的今天,好莱坞最具全球影响力的超级导演只有詹姆斯·卡梅隆和墨菲·斯坦顿!
  关掉电脑安静的坐了一会,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想起了教宗本笃十六世的叮嘱,必须要尽快消除墨菲·斯坦顿和《迭戈·罗斯》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天主教在加州中南部教区的信誉!
  这种事说起来简单,但在好莱坞的大本营地区,做起来非常难!
  “究竟该怎么做呢?”
  这是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剧组的后期工作还在继续,同样忙碌的宣传营销推广也没有放松,在十二月份到来的时候,墨菲以詹姆斯·弗兰科为主要对象,公布了一系列崭新的海报。
  “又有新海报出现了?”
  打开自己的推特,进入关注的墨菲的帐号,黛西立即看到了数张崭新的海报,“好像是魔术师的主题系列海报……”
  她滑动手机一一观看,首先出现的是穿着一身看起来有些廉价的黑色魔术师戏服的詹姆斯·弗兰科,他神情诡异的站在一扇玻璃窗前,用血红色的笔在玻璃上面写下了一行字母——“I'm the agent of chaos!”
  “我是混乱的代理人!”黛西看着手机喃喃低语,“我是混乱的代理人!我是混乱的代理人……”
  这话穿透层层阻碍,仿佛一道神光一般,直接进入了黛西的灵魂最深处,让她瞬间恍然大悟:自己过往想的那些,说白了,不就是混乱吗?
  想要让那些攻击墨菲的混蛋得到应有的惩罚,也需要混乱不是吗?
  黛西的手指不自觉的滑动,后面的海报一一出现,上面的最为醒目的都是邪恶的魔术师,只见他用血红色的笔,分别在面前克里斯·丹恩、杰伊·蕾切尔和林奇探长等人的头像上面,画下了一个大大的红叉,鲜红的就像是这些人流出的鲜血。
  “我明白了……”黛西仿佛得到了什么提示一般,“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她收起手机,跑进卧室里面好一通翻找,终于在化妆柜最为角落的位置里面,找到了一支多年前购买的鲜红色的唇膏,拧开看了一下,收进手包当中,抓起一顶大帽檐的棒球帽就出了家门。
  上了停在路边的红色雪佛兰轿车,黛西很快来到了离家最近的一座天主教教堂,由于不是礼拜日的关系,教堂外面看起来并没有人,显得相当的冷清。
  黛西把车停在远处一个比较隐秘的地方,戴上棒球帽,又换了一件很常见的外套,下车朝着教堂那边走去,边走她还边观察,看到周围没有人之后,迅速加快脚步,来到了教堂的大门口。
  站在这里抬头看了看里面教堂楼顶的十字架,黛西打开手包,取出那支鲜红色的口红,在大门左边的石头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似乎这样还不解气,她又往外拧了拧口红,在红叉下面写道:“I'm the agent of chaos!”
  鲜红色的口红印记在青色的石板上面分外显眼,仿佛当年基督流出的鲜血……
  满意的看了一眼,黛西赶紧转身离开,绕了一圈回到自己的车子旁,上了车后,很快离开了这里。
  “可惜啊……”
  驾驶着红色的雪佛兰,黛西还在感慨,“到现在都没有找到那个袭击过墨菲的人,不然的话,可以在他的脸上,用刀子直接刻一个红色的叉,那样才是真正的鲜红色啊!”
  过去的几个月里,她找遍了洛杉矶地区的天主教教堂,都没有发现当初暴揍过的那个人。
  但黛西知道洛杉矶地区人口众多,想要找一个人并不容易,她轻易不会放弃,有些人做了坏事,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二十世纪福克斯所在的福克斯大厦当中,墨菲还在忙碌《黑暗之城》的后期制作,进入十二月份中之后,新的一个北美电影圈的颁奖季拉开大幕,无数演员蜂拥到洛杉矶,像是之前去海外拍摄其他影片的玛格特·罗比和詹姆斯·弗兰科也回了天使之城。
  墨菲召集他们来到自己的工作室,完成各自的后期录音。
  《黑暗之城》使用现场拍摄声的同期声的使用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五,以商业电影来说,这算一个正常的比例。
  在如今这个商业片比较旺盛的时代,制作周期,包括拍摄场景,拍摄调度,各个方面都越来越复杂,尤其像《黑暗之城》这种围绕城市的戏,声音条件会受到非常大影响,所以同期声质量得不到保证墨菲也没办法,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前期筹备阶段,墨菲就让詹姆斯·弗兰科和亨利·卡维尔录制了一部分录音,不过那更多是完成参考声的作用,以便在后期配音时候,剧组能够知道演员在讲什么,把他的这些情绪都听得很清楚,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白的采录保证一个最好的质量。
  除此以外,同期声还要录制大量的声音资料,比如群杂,关乎某一个特定道具的声音,还有一些场面上的东西,这些后期很难去找到的声音。包括环境声的采录,录大量的声音回来,会给后期制作带来极大便利。
  当然,演员配音好不好,不止是看演员自身的发挥,其实跟后面的混录、声音对白,有直接的关系。
  墨菲让声音部门进行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同期声的剪辑。
  他会把所有的同期声放在一起,不可以用的那一块,从技术上来讲必须要配音的,作为影片的导演,这部分工作更多是交给专业的配音导演完成,配音导演会指导演员怎么说词,让这个声音做到真实可信。
  很多时候演员配音会有他自己即兴的东西,非常有喜感,甚至给整个对白做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不同的人物,配音的方式也不同,詹姆斯·弗兰科的配音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看似正常情况下的魔术师,另一部分则是无比癫狂的魔术师。
  这些首先是以同期声为基础,实际上影片的后期配音,要么是声音质量达不到使用的要求,要不就是墨菲或者声音设计师有其他的想法,碰到这样的情况,墨菲就会选择配音。
  配音的时候,首先会让詹姆斯·弗兰科尽量去模仿同期声,最好能说得一模一样,要发现它里面最细微的那些东西,让他一步一步去调整。
  配音一方面要求情绪,一方面要求技术,比如声音的信噪比和音色,墨菲有时候会要求詹姆斯·弗兰科在某些情绪下声音要尽量放出来一些,音调要高或者要低,算是音色上的一些调整,大概如此。
  “最近怎么样?”
  工作完成,休息的时候,墨菲找到詹姆斯·弗兰科,关心的问道,“情绪恢复了吗?”


第676章 三胖是谁
  “放心,你放心好了。”
  坐在墨菲的对面,詹姆斯·弗兰科依旧挂着那痞痞的笑容,“我现在非常好,难道你认为一个电影角色,就能让我疯掉吗?”
  墨菲耸了耸肩,干脆不再提这方面的事情。
  很明显,詹姆斯·弗兰科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完全摆脱掉了魔术师这个角色,墨菲也只能说性格有时候真的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詹姆斯·弗兰科天性乐观,喜欢乱七八糟的胡闹,相比于他,曾经的那位希斯·莱杰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闷葫芦,虽然药物成瘾是曾经希斯·莱杰遇到后来不幸的主要原因,但他的性格也在其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坦白地讲,詹姆斯·弗兰科这些人也在嗑药,却没有出现意外。
  到了现在,墨菲也不认为一个癫狂的角色,就会导致詹姆斯·弗兰科这样的人产生精神方面的问题。
  “对了。”詹姆斯·弗兰科忽然问道,“你跟加朵订婚这么久了,打算什么时候举行婚礼?”
  墨菲摊开手,“我们还没商量过,最快也要等这部影片上映之后吧。”
  他和盖尔·加朵两个人都没有丝毫离开彼此的想法,举行婚礼是早晚的事情,但也不用急于一时。
  “你们是不是着急送礼?”墨菲故意开玩笑,“礼物不够贵重,我可是不收。”
  詹姆斯·弗兰科牛气哄哄地说道,“肯定让你满意。”
  他们几个之间的交情,礼物不礼物的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两人开了几句玩笑,詹姆斯·弗兰科说起了正事,“我和塞斯新年过后准备去一趟太平洋的另一边。”
  “去那边?”墨菲不记得塞斯·罗根和詹姆斯·弗兰科有新作要上映,“去旅游?”
  “不是。”詹姆斯·弗兰科摇了摇头,“去考察新项目。”
  “去考察新项目?”一个女人的声音从墨菲和詹姆斯·弗兰科的一侧传来,随后穿着职业套装的卡拉·费斯踩着高跟鞋,咯噔咯噔走了过来,问道,“詹姆斯,你们又有什么新想法了?”
  墨菲看了卡拉·费斯一眼,卡拉·费斯当然不会跟他客气,拉开一张椅子,坐在了他旁边。
  詹姆斯·弗兰科知道墨菲和卡拉·费斯的关系,也不隐瞒,直接说道,“一部新的喜剧。”
  “喜剧?”墨菲皱了皱眉头,“屎尿屁喜剧?”
  “嗯。”詹姆斯·弗兰科点了点头,“确切点来说,确实是屎尿屁喜剧。”
  墨菲眉头皱的更紧了,说道,“明年颁奖季之前,这部喜剧最好不要上映。”
  詹姆斯·弗兰科笑了笑,“肯定没法上映,我们两个现在只是有初步的想法,塞斯也不是你,他运作一部电影,最少也要两年。”
  “不过……”詹姆斯·弗兰科疑惑不解,“为什么明年不要上映?”
  墨菲很直接地说道,“屎尿屁喜剧中的角色,很不利于你在颁奖季冲击各种表演奖项。”
  “哎……”詹姆斯·弗兰科故意叹了口气,“原来你对我这么有信心。”
  “好了,你们两个。”卡拉·费斯干脆打断了墨菲和詹姆斯·弗兰科,说道,“詹姆斯,还是聊聊你和塞斯的新想法吧。”
  作为二十世纪福克斯制片和发行部门的总监,她非常关注潜在的盈利项目。
  塞斯·罗根和詹姆斯·弗兰科这些人,尤其是塞斯·罗根,已经用《宿醉》和《世界末日》证明了在喜剧方面的能力。
  詹姆斯·弗兰科学着塞斯·罗根的样子,挠了挠头,“怎么说呢?”
  “直接说。”墨菲说道。
  “你们知道北朝鲜今年刚刚上台的元帅同学吗?”詹姆斯·弗兰科生怕墨菲和卡拉·费斯不清楚他说的是谁,又解释道,“就是以独裁和专制闻名的那个国家。”
  元帅是谁墨菲当然清楚。
  卡拉·费斯似乎很有兴趣,“说说看。”
  “就是恶搞一下刚刚上台的那位。”詹姆斯·弗兰科笑着说道,“他们不是搞核弹吗?我们设定他们拥有了核弹,还想胡乱发射,为了世界的安定与和平,主角前往那边,去刺杀这位大独裁者。”
  “你这真是典型的美国人思想。”墨菲不禁摇了摇头。
  “反正他们是敌对国家。”詹姆斯·弗兰科一点都不在乎,“脱离于整个文明世界之外,恶搞一下也没什么关系。”
  对于詹姆斯·弗兰科的这种言论,墨菲彻底无语,他根本找不到反驳的话。
  不过,想了一会,他还是说道,“詹姆斯,还是稍微慎重一下吧,其中的政治风险有些大。”
  “没有多少风险。”卡拉·费斯的想法与墨菲完全不同,“我觉得这个项目不错,完全有运作的空间,而且天然就能吸引观众。”
  詹姆斯·弗兰科连连点头,“嗯,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又说道,“在美国,这样的故事设定本身就搞笑至极,因为元帅对于美国大众而言,相比作为一个真正的政治人物,他更像是一个互联网狂欢中的笑料。”
  很显然,詹姆斯·弗兰科和塞斯·罗根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对市场和观众有着较为清醒的认知。
  墨菲并没有多说什么,如果盈利前景明朗的话,投资也不是不可以的事,卡拉·费斯同样如此,两个人的当初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可图,什么三胖和国际政治影响之类的,他们才不在乎呢。
  当然,卡拉·费斯远比墨菲要热心,墨菲离开这里,继续去工作后,她还在与詹姆斯·弗兰科热切的讨论。
  最近这段时间,墨菲和乔迪·格里菲斯完成了影片的精剪,除了继续完善剪辑之外,还在进行一些其他必须的后期修饰工作。
  在色彩基调上,《黑暗之城》都以暗色调为主,黑夜中的戏份自然不用多说,哪怕是白天的镜头,也会呈现出阴暗的青黑色调,墨菲特意营造老旧而沉重的影调,色彩搭配使用的也相对比较单调。
  在影调效果上,影片整体多以低调为主,人物多采用较大反差的处理方式,墨菲同时利用影调的变化,来营造环境的气氛和人物情绪内在的心理变化。
  同时,大部分全景镜头,墨菲都会适当的使用升降运动,并且以横向移动镜头来展示环境的气氛。
  跟其他的黑色犯罪电影类似,墨菲在一些犯罪场景的处理上,多以雨、夜、烟、雾等手段营造气氛。
  墨菲始终都清楚一件事,当观众进入影院,影片一定要呈现出他所希望的,或者说他已经判断出来的这部影片的风格及手段,这是一种满足感,商业电影必须要满足观众。
  但只有满足感是不够的,还要给观众一种意外,这种意外会让观众惊喜,觉得过瘾,进而产生超值的心理暗示,从而令影片获得好评和理想的商业成绩。
  圣诞节过后,墨菲专门就影片的后期制作,接受了福克斯娱乐频道的采访。
  摄像机镜头前,来自福克斯电视台的记者问道,“墨菲,听说《黑暗之城》这部影片已经基本完成了剪辑,你的剪辑工作从来都是这么快吗?”
  “一般来说都比较快,像对于《迭戈·罗斯》这样的电影,我总会挑出几天的时间来对拍摄的镜头进行剪辑,最快的时候,每天大概能剪出成片的十几分钟。”
  面对记者的话筒,墨菲还是保持着真真假假的采访风格,“而在剪辑《黑暗之城》时,对于十多周的拍摄样片,我和乔迪进行的速度并不算快,因为仅仅坐在那儿盯着所有的样片已经够累了,况且我还有大批大批的镜头,即使是我在拍摄时已经尽量减少镜头数了,但最终的数量还是令人头疼。”
  说到这里,墨菲笑了笑,“尽管如此,我还是得缩小剪辑时间来更好得掌控全片。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剪辑师——乔迪·格里菲斯。他参与了我们的全程拍摄。如果你想要坐在那里,回想拍摄时的一切,并第一时间找到想要的素材,那么你必须挤出时间做这些。”
  “据说大部分拍摄时你用了两部IMAX摄像机。”这个记者显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为什么你喜欢用两台摄影机进行拍摄?”
  墨菲稍稍想了一下,这才说道,“动作场景我会用多台摄影机,但对于所有戏剧性的场景,我只用两台摄影机。喜欢用两台摄影机拍摄是因为每一个镜头我都能看在眼里,而不会像用多台摄影机时不断分心,去想其他镜头会是什么样的。我每天晚上都会观看样片,如果你总是使用多台摄影机进行拍摄,那么你就会有大量的镜头,这样在剪辑时就会十分棘手,也十分耗费时间。”
  “我得到过确切的消息,《黑暗之城》的拍摄你没有用故事板和镜头列表。”记者的消息也很灵通,“你要如何记录这一切?”
  “用我的大脑。”墨菲点了点自己的头,“我一直都是用大脑来创造场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都会在脑海里剪辑着每一幕场景,一直剪到影片结束。看样片时,导演理应在脑海中记住每个镜头,这之前是每位导演都会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剧组放出的宣传物料越来越多,而且卡拉·费斯按照墨菲的要求,也在寻找更加强大有效的宣传点。


第677章 不靠谱的主意
  一部电影想要大卖,宣传营销是关键中的关键。
  希斯·莱杰的死,对曾经那部《黑暗骑士》贡献极多,无数次历史经验证明过,一个死去的主要演员远比一个活着的对电影贡献大。
  但墨菲不想也不会让詹姆斯·弗兰科出现意外情况,那《黑暗之城》这部影片肯定要找另一个宣传点,而且是能引起高度关注的那种。
  然而,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些突然出现的意外情况,会让原本制定的计划,推行起来遇到一些障碍。
  二十世纪福克斯在英国遇到了一些麻烦,据说很可能因为詹姆斯·默多克的关系,英国方面将会禁止《黑暗之城》等一系列福克斯集团发行的影片在本国公映,对于墨菲来说,如果这些演变成为现实,也就意味着上亿美元的票房会打水漂,以及更多的线下商业利润的重大损失。
  “英国政府疯了吗?”
  玛格特·罗比在波浪庄园的客厅里面来回走动,对沙发上的盖尔·加朵说道,“因为默多克家族,就要迁怒于整个福克斯,迁怒于我们的影片?”
  她与剧组签署的同样是基础片酬加票房分红的合约,可能减少的票房数字,会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