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声音如山,轰然向着承天门压下,如同狂风暴雨,震动的城楼上的人睁不开眼。
  朱栩微不可察的点头,内阁几个人中,也就孙传庭说的像点样子。
  一群被压迫到无以复加的“贱籍”,被释放后,又有“骄傲”的许诺,难免激动,朱栩静静的看着,听着,等着。
  陪站在他两边的内阁大人们,心里也有不同的感受,却都目不斜视,各自威严的板着脸。
  毕自严看着下面这群人,也是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一道命令是有多么大的影响。
  孙承宗想法更简单,回去之后就要去兵部,立刻着手废除军户制度,扫除其他弊政,建立一支真正的,公平的,强大的,精锐的大明军队!
  靖王心脏还咚咚咚直跳,看着人山人海,对权力的认识更有一番认识,对于督政院的作用,心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汪乔年作为内阁最弱势的一个,眼见督政院闹出这么大动静,他心里火热起来,脑海里一时间转动了不知道多少个想法。


第921章 六部宣言
  孙传庭较为务实,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更切实的去履行这些颁布的律法,新规,纲纪。
  这些颁布的出去的东西,在律法,内阁上来看是革新了,实际上没有变化也无用,需要认真,务实的改变。
  是以,推动“新政”,革新政务,加强内阁对地方的控制,这是当前之急!
  直面震撼,朱栩这个时候心里同样有很多想法,不停的转,不过眼下是没办法细思,等了一会儿,朱栩又摆了摆手,压住人群的叫喊声。
  “下面,吏部尚书,赵晗,大家欢迎。”朱栩拿着喇叭,大声喊道。
  赵晗出现,站在孙传庭右侧,向着朱栩行礼示意后,长声道:“本官乃吏部尚书赵晗!我没有其他的说,只说一件事,吏部,将会制定更为严苛,甚至是苛刻的为官法纪,我大明的官员,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那就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我大明的官员,都要恪守廉洁奉公,权柄为民的抱负与执念,任何的其他想法,都不能有!从今天开始,吏部将严格执行朝廷纲纪,打击腐败,人浮于事等行为,既然不能为百姓,为朝廷谋事,朝廷更不需要!”
  赵晗说的颇为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下面的百姓,听的很是热血沸腾,睁大双眼,都想看看这位吏部尚书是如何打击腐败,为民请命。
  但赵晗如前面一样,对朱栩示意一下,就没有再说。
  朱栩暗暗点头,赵晗说的倒也不错,拿起大喇叭,道:“下面,户部尚书,张秉文。”
  张秉文没有那么多废话,上前站到赵晗身侧,对朱栩躬身后,就道:“本官张秉文,户部未来的计划就是减税!在未来三到五年,将全国大部分地方税赋稳定在三十五税一!同时,对于无地,少地之人进行登记,而后安排,确保在十年内,我大明的每一户至少拥有二十亩以上的田亩,每一户都争取配有耕牛,农具!”
  “说的好!”
  下面的突然有人大叫,这位户部尚书实在太直接了,说的他忍不住了。
  张秉文看了他一眼,眉头不悦的皱了下,放下大喇叭。
  下面的人虽然看不清他表情,却知道动作,顿时没人敢说话,还是仰头看着。
  朱栩对张秉文的简单暴力很欣赏,拿起大喇叭,道:“接下来,是兵部尚书,申用懋。”
  申用懋站到了孙承宗这一边,拿着大喇叭,行礼之后,又看了眼朱栩与孙承宗,这才道:“本官兵部尚书,申用懋!本官对大明军队的构想是,一支严纪,精锐,能战,无敌的军队!它将保卫大明,保卫大明的子民,保卫大明子民的身家性命!本官要说的是‘犯我大明,虽远必诛’!哪怕伤我大明子民一个毫毛都不行!皇上不允许!本官不允许!大明的军队,更不允许!我大明,不可欺!”
  朱栩嘴角动了下,这位抢了他的词。
  下面的人更加激动了,仿佛心中有千言万语要说出口,却一个字说不出来,只能拼命的仰着头,在承天门城楼上看来看去。
  皇帝,一个个大人们,今天看上去,这些仿佛离的也没有那么遥远。
  “下一个,刑部尚书,张问达。”朱栩不动声色,拿起喇叭道。
  张问达站到张秉文身侧,这位更加黑脸,面上泛青,拿着喇叭道:“刑部,将致力于保护一切善良之人,在未来三年,刑部将会对天下所有案件进行梳理,对一切不法分子,为祸乡里的恶霸,纨绔,仗势欺人的官吏,豪族等等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我大明上下,都是公平公正,稳定有序!若是有谁胆敢挑衅皇上,挑衅朝廷,挑衅刑部,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这个也是让下面的“百姓们”很激动,现在是天下纷扰,哪里没有几个混蛋,谁不恨的他们去死。
  “下一个,礼部尚书,沈珣。”朱栩拿着喇叭道。
  沈珣久经宦海,是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他依着前例,然后拿起大喇叭,看着下面,以一种平淡的语气说道:“我大明以礼法治国,乃天朝上国,天道中国,凡我大明子民,都应该知礼有礼,礼法并重,进退有据,德行不亏。礼部将依皇上,内阁之诏命,严格对大明上下所有官员进行品德审查,今后所有的官员任迁,调动,入仕等都需要礼部的品德审查,确保大明官员的刚正廉明。同时,礼部将更加严格的执行朝廷纲纪,决不允许有重大影响风俗民情,朝野舆情的事情发生,钱谦益只能有一个!”
  说到最后,沈珣的音调陡然提高,很是有些振聋发聩。
  朱栩颇为诧异的看了眼沈珣,这个人他一直都觉得中规中矩,没想到还能说出这样一番铿锵之音。
  下面的人对这些都有些茫然,所以不知道怎么回应,只能看着。
  沈珣也无意城楼下这些“百姓们”的表情,他们说的这些,不止是说给他们听的。
  “下面一位,工部尚书,徐大化,大家欢迎。”朱栩熟能生巧的道。
  徐大化在最后,酝酿的最久,可上了板凳,看着下面的人,除了向朱栩行礼外,其他的一下子忘了干净,板着脸,看着下面的人,不停的眨眼睛,浑身都在发抖。
  下面的“百姓们”也在眨眼睛,仰头看着徐大化,遥遥对视,等待着。
  好一会儿,朱栩嘴角抽了抽,要是今天的事情砸在徐大化手里,回去非得打死他不可。
  一干内阁辅臣,五部尚书,心都提到嗓子眼,身形不动,余光不停的瞥向徐大化。
  这件事分明是难得的机会,可以主导天下舆论,争取民心,提振士气,对这个时候大明来说,非常重要!要是徐大化卡壳,他们前面做的都将付之流水,变成了尴尬的表演。
  徐大化眨着眼,突然道:“废除贱籍,只是朝廷的第一步!”
  这一句话,让楼上楼下都异常震动,楼上的是松口气,只要徐大化开了口,不管说多说少,这件事就算圆满了。
  下面的人则是期待,“只是第一步”,说明朝廷还有更多安排,好处给他们。
  徐大化心里也是咚咚咚直跳,刚才脑子一片空白,差点忘记开口,耳朵两边都是冷汗,声音异常洪亮的道:“对于教坊,青楼之属,凡是愿意从良之人,可到各地衙门报备,工部将为之安排生计!匠籍,工部同样为之安排,并且增加薪俸,不限制自由!只要你们愿意,本官当着皇上,内阁的面向你们承诺:田亩,住所等等都不是问题,本官全都为你们解决……”
  朱栩听着眉头微动,暗自笑了声,这徐大化倒是有急智。
  城楼上的其他人也是暗自点头,确实,大明处处都需要人手,不说各地开垦荒地,船厂,军工厂,染布坊,窑厂等等,缺的是人手。
  随着海贸订单的不断增多,很多地方突然之间都措手不及,人手奇缺。
  女子可能麻烦一点,但工匠这些,到哪里都需要,更何况,他们本身就隶属于朝廷各衙门,有的是事情可做。
  不但放了他们自由,还要给他们生计?
  下面的“百姓们”一时间不可置信,天上真的有这样的好事情吗?
  可是左右看了看,这不知道多少人,上面还有大明的皇帝,内阁辅臣,六部尚书,这如何假得了?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不知道多少人,突然之间呐喊,声音更加轰鸣,震荡的四周旗帜飘扬,飒飒作响。


第922章 战略转变
  “吾皇万岁!”
  “大明万岁!”
  音浪破空,在整个京城上空回响,涤荡云层。
  长安街东西两门,东西公主门,不知道绵延了多远,多少人在听着,看着,你拥我挤,尽是人影。
  从朱栩,内阁,六部的十几个人的话,一传十,十传百,早已经传遍了京城的角角落落。
  朝野无数官员为之振奋,大呼“圣君坐堂,国之将兴”,摩拳擦掌,兴奋莫名。
  一些被“贱籍”束缚的有能力,有野望的人,这个时候还在痛哭流涕,激动地无以言表。
  那些一直反对朱栩的人,这个时候总算反应过来,抓住一些“漏洞”,抑扬顿挫的破口大骂,并且迅速将之扩大,想要抵消某些声音,抬升某些东西。
  支持的,振奋的,不支持的,还有一部分是冷眼旁观的“中立”人士,不说话,不表态,不做事。
  城楼之上,朱栩望着这群人,心潮起伏间,再次拿起大喇叭,沉声道:“朕,内阁,六部,今天,在这里宣布:大明,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变革,迸发,成就的伟大时代!朕与天下百官,矢志不移,百折不挠,将带领百姓走向富裕,带领国家走向强盛,带领大明走向盛世,朕与你们——同在!我们一起,不达目的,绝不回头,不到终点,誓不罢休!”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没有什么比一个皇帝的话更有煽动性,炽热的双眼,狂热的表情,竭嘶底里的呐喊,狂飙天际。
  朱栩,内阁,六部,大明最高层的十几个人,站在城楼上,静静相望,神情同样大动。
  多少年后,这样的场面在史书里被多次描述,最出名的一句话是:与民相近,莫过景正,得民所望,古之未有。
  朱栩等人足足站立了半个时辰,最后郑友元才出现,呼吁大家回去,为大明尽力,奋斗。
  百姓们都不愿意走,一直在望着承天门,内心的激动久久难以释怀。而更多的人还在涌来,不断的将长安街堵的水泄不通。
  巡防营的士兵不得不出面疏通,以免生乱。
  而城楼上,朱栩一群人都算松了口气。借这个机会,说出平时很多不方便说出来的事情,将政务框架勾勒出来,能堵住很多人的嘴,减少太多的麻烦。
  朱栩看着百姓们迟迟不愿意走,挥了挥手,准备离开。
  小永宁这个时候急了,跑过来,拉着朱栩的衣角,低声道:“皇叔,我我我……”
  朱栩已经弯下腰,疑惑的看着她道:“你什么?”
  “我也要说话,我也要拿那个……”小丫头指着朱栩的大喇叭说道。
  朱栩眨了眨眼,然后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别闹,朕说的是以后,不是今天。”说着就下了板凳,快速下楼。
  小丫头不干,她可准备了很久,想了很多的话,追着朱栩道:“就是今天,皇叔你说话不算话……”
  朱栩不理会她,快步下了城楼,这才算彻底轻松下来,同时察觉到背后都已经湿了,风一吹浑身冰冷。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也跟着下了楼,众人表情都相对轻松,很多不太好说,不好做的事情,今天都说了出来,日后就容易了。
  朱栩按住小丫头的脑袋,停住脚步,看着毕自严等人道:“今天是个好机会,你们这几天都宴请一些人,把话再说的透一些,有些不用遮的那么严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理解要照办,不理解也要办,由不得他们!”
  毕自严等人也是压抑了很久,现在心里痛快不少,都面色带笑。
  毕自严道:“是,臣等回去商量一下,有个顺序,免得一些人还是一昧生乱。”
  朱栩微微点头,道:“各处报纸要准备好,今天加特刊,在这几天陆续发出去,好好理一理舆情,京外也飞鸽传书,做好准备,狠狠扫一扫士林的颓丧,奢靡之气!”
  众人接二连三的应声,目光各异的看着眼前的年轻皇帝,心里都异常佩服。
  今天这个时机,抓的真是太准了,若是他们,肯定就会白白错过,且后悔都不知道!
  朱栩看着这一群人,只怕比他还紧张,看了眼卢象升,道:“巡防营安抚好民众,不要生乱子,处理好报给朕。其他人,都散了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对了,朕今天就不去内阁了。”
  “遵旨!臣等告退。”
  一群人都抬手,而后几乎齐齐转身向内阁。他们虽然一样心潮起伏,心里不平静,可事情不能耽搁,还得乘机尽早商议,迟则生乱。
  朱栩看着一群人离开,晃动着肩膀就看见小永宁走过来,以一种“我很愤怒”的目光瞪着她,抿着小嘴,颇为“凶悍”。
  朱栩按着她的头,给转了一圈,然后从她身侧笑着穿过。
  小丫头不罢休,跟在朱栩,依旧用这种“我很愤怒”的表情盯着他的后背,亦步亦趋。
  李香君跟在永宁身后,抿着嘴,没敢劝。她感觉到,公主似乎是真生气了。
  朱栩刚走几步,就对曹化淳道:“对了,传老曹进宫,再让暖房烧水,朕要去洗澡。”
  曹化淳应声道:“是。”他看了眼小公主,转身命人去传旨。
  这一路走回乾清宫,朱栩无奈的转身看着小丫头,道:“你到底要干嘛?”
  小丫头极力维持的“愤怒”表情维持不下去了,眨了眨眼,鼓着小脸道:“皇叔,人家要做女将军。”
  朱栩打量了小丫头一眼,托着下巴道:“女将军,你是别想了,不过朕可以给你打一副小铠甲,白色的,再一只小枪,察哈尔进贡了几匹不错的小马。”
  小丫头脸上的表情陡然变成了大喜之色,拉着朱栩的胳膊道:“皇叔,这些都是给我的吗?”
  朱栩果断道:“等你完成我给你的课业再说。”
  小丫头睁大双眼,仰着头,道:“那人家完成了,皇叔就给吗?”
  “没错。”朱栩道。心里琢磨着,这丫头还不满十岁,身体长的飞快,最多一年就不能再穿,能有一年调教一番也不错。
  “一言为定!”小丫头强按着朱栩的手,拉了勾,然后拉着李香君飞快的跑向慈宁宫。
  朱栩笑了声,走进宫里,直奔后面的一处偏房。
  自从在南直隶泡过温泉,朱栩就一直想着在宫里搞一个,现在基本上已打造完成。只不过,并不是温泉,倒是类似澡池子,就是多了个小循环。
  热水烧的没那么快,朱栩正好借此想些事情。
  这是一个很大的房间,脚下是瓷砖,窗户都是大玻璃,里面一个半圆形的池子,都是水泥造,贴有瓷砖,池子中间是一个半圆形石桌,看上去干净,敞亮,精致。
  朱栩在边上脱下鞋,赤脚走进去道:“烧炭,准备好就出去候着。”
  “是。”两个宫女赤着脚进来,在东面一个水泥槽子里操弄着。
  朱栩来到屏风后,脱掉衣服,白色毛巾围住下半身,走到池子里半躺着,眯着眼,思忖着今天的事情。
  今天虽然算是一个意外,可也是迟早要做的事情。有些话要在合适的场合说出来,给大明所有人指出方向。
  以往是他一个人单打独斗,现在是他与整个朝廷,可相对来说还是很单薄,需要得到更多的认可,更广泛的支持。大明到了这个时候,想要再进一步革新,完成各种计划,需要上下齐心协力,以往的激烈处置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单靠威严,逼迫这样的手段也不行,需要有所转变。
  朱栩默默的思虑,日后的对手不再是某个人,某个团体,是相当广泛的一群人,他们时隐时现,有时候很弱,有时候非常强,必须要有足够的战略,耐心,毅力才可能成功。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宫女推门进来,轻声道:“皇上,热水已经准备好了,要现在放进来吗?”
  朱栩睁开眼,瞥了眼不远处的入水口,道:“嗯,开始先用温水,然后慢慢加热,注意炭火不要熄了。”
  “是。”宫女答应着,悄步转身出去。
  朱栩已经感到了一点闷热,吐口气,起身将窗户推大了一点。
  不等朱栩坐下,曹文诏就来了,一见朱栩,就要行礼道:“臣曹文诏参见皇上。”
  朱栩看了他一眼,有些风尘仆仆的模样,摆手笑着道:“你坐朕这边,下游。”
  “是。”曹文诏嘿嘿一笑,看着朱栩的装束,脱了鞋,就到屏风后面换衣服,裹着下身,光着膀子坐到朱栩左手不远处。
  “皇上,您今天说的真好。”曹文诏看着朱栩,一脸佩服的笑着道。
  朱栩半躺在那,脚下已经感觉到温水,眯着眼,道:“临时起意的,倒是内阁,六部的表现还算可以。”
  曹文诏对这个不置可否,在他看来,内阁那些大人们太过紧绷,说的是乱七八糟,简直就像胡扯,还不如他在军队里训话。
  过了会儿,曹文诏凑近一点,道:“皇上,孙阁老与兵部那边已经敲定了军改策略,基本有了框架,只等上奏皇上了。”
  这一点朱栩知道,他不甚满意,不过这几年军改一直没停,兵者,国之重器,这么改来改去,孙承宗等人有所顾忌也属正常。
  朱栩不能一昧的相逼,需要有策略的让孙承宗等人按照他的想法有所转变,不那么的刻板,保守,激发出一些锐气来。


第923章 澡堂子论长短
  朱栩与曹文诏都半躺在一个小半圆的槽子里,出水口咕咕冒着热气,滚烫的热水不断涌出,腾腾白雾已经充斥整个房间。
  在热水没过胸口,朱栩与曹文诏两人都是身体紧绷,咬牙撑过,好一阵子两人才缓了口气。
  朱栩拿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开口道:“大元帅府里,作战处,指挥处,情报处,后勤处,装备处等都是朕最看重的,要细心搭建,培养,不容大意。一个军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保证,我大明武备废弛太久,又面临国库萎缩,朕寄望于这次军改,既能勤俭节约,又能向精锐化发展,想要不重蹈覆辙,我大明的军队就要比其他国家强,怎么强?就是事事都走在前头,不能落后分毫……”
  曹文诏听着,应声附和道:“皇上说的是,臣也这么想,马放南山,不思进取,颓废自败,是我大明军队的一个厄需整顿的危险之处。”
  朱栩仿佛没有听到他说的话,道:“作战处,专司统领,临阵决断,机变;指挥处,负责制定作战计划,规划全局,谋求最大胜利;情报处,专司情报收集,通讯,刺探,离间等等;后勤处,就是钱粮等的供应,钱粮对一场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装备处,是负责士兵从脚到头,甚至到牙齿的装备,其他的还有兵器,战马等等,武器的重要性,在未来战场将会得到极其显眼的体现……”
  曹文诏心里大概能揣摩出朱栩话里的一些意思,学着躺下,以毛巾遮盖下半边脸,有些瓮声的道:“是,臣对那个大炮,火枪非常感兴趣,就是人数少了一点,若是能组建一支三万人精锐步兵,大炮,火枪,箭炮,骑兵等联合一起的综合军队,臣相信,一定会有不可思议的战力,哪怕就是面对过去的建奴骑兵,臣相信,也一定能轻松战胜……”
  朱栩感受着滚烫的热水,手在水里轻轻滑动,心里有些诧异。没想到曹文诏居然是“唯武器论”者,虽然有些偏颇,可在当前的环境下,“唯武器论”也没什么坏处。
  不过,他更看重的是指挥处,情报处,这两个部门在未来战场将会不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没有纠正曹文诏,朱栩笑了声,道:“你这是来请命了?”
  朱栩已经命兵部准备人手,打算训练一直强大,快速,战力超绝的反应部队,现在已经差不多,就缺一个主官了。
  曹文诏连忙坐起来,热气腾腾中看着朱栩嘿嘿一笑,道:“不瞒皇上,臣盯着已经很久了,前不久吕国公还与臣玩笑,说要抢抢看,吓了臣一大跳。”
  朱栩笑容不变,没有回答。对于这个人选,他一直在推敲,合适的人倒是不少,其中他最属意的其实是卢象升。
  但现在军改要在四大军区建立四个大营,这就需要四个高各地总兵半阶的人负责,在他的预先想法中,秦良玉负责西部战区,杨嗣昌负责南部战区,曹文诏负责北部战区,卢象升负责东部战区,熊文灿负责海上战区。他打算将这个快速反应的特种军队放在河南,以备不时之需。
  但听着曹文诏这么一说,朱栩心里起了一丝变化。
  在大明如果要找出谁能更理解他,更能贯彻他的想法,执行力更强,非曹文诏莫属。
  “你对训练感兴趣?”朱栩问道。
  曹文诏双眼微亮,道:“是,臣有些心得经验,最近一直在读书。”
  朱栩暗自笑了笑,道:“你这次的军功还没赏,等孙承宗等人完成军改,势必会对军职,军衔进行重新梳理,改动,到时候朕再封赏。另外,你要是做了这个快反军队的主官,北方大营可就没你什么事情了。”
  曹文诏神色微怔,倒是不知道朱栩已经给他安排好了路子,根据军改的计划,一处大营是五万精锐,比各省总兵高半阶,算的上是手握重兵,威慑一方的主将帅——这样的一个位置放弃实在太可惜了!
  不过想到这个新建的快反大军,曹文诏心里还是一阵火热,稍微犹豫,试探着道:“皇上,那臣放弃,行吗?”
  “启奏皇上,卢大人到了。”外面有宫女轻轻敲门,奏禀道。
  卢象升站在门外,听着里面静悄悄的,神色很是怪异,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带他进来,换衣服,泡池子。”里面传出朱栩的声音,只是有些怪异,有种沉闷的感觉。
  “是。”宫女应声,打开门。
  瞬间就是一鼓热气冲脸,里面是热气腾腾,什么都看不清楚。
  卢象升面带疑惑,却毫不慌乱,跟着宫女走了进去,待他如半个瞎子般走到屏风后,要他脱衣服后,终于面色微变。
  “姑娘,这里是何处?”卢象升看着身前的宫女,压低声音道。
  “哈哈,卢大人不用担心,就是池子。”曹文诏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朗笑如常。
  卢象升已经渐渐适应,偏头看去,果然见两个模糊的人影半躺在不远处的池子里。
  自大明建国以来,有哪个大臣与皇上一起泡池子?这是何等的殊荣?
  卢象升连忙道:“臣不知,皇上恕罪。”
  朱栩道:“无妨,水正合适,快来泡一泡,今天出了不少汗。”
  卢象升快速脱下衣服,围住下半身,走到曹文诏身侧,小心翼翼的下了水,坐在池子里。
  宫女已经出去,这个房间内除了水流声,几乎没有其他声音。
  曹文诏是无所谓,他跟随朱栩多年,这样的场景早已经习惯。
  但卢象升不同,这位久在外,不了解京城局势,对朱栩也不怎么了解,被这怪异的寂静折磨了好一阵子,悄悄的侧身道:“启禀皇上,事情已经处理好了,承天门前都已经疏散,只有极少人还在停留。”
  朱栩脸上盖了整条毛巾,淡淡的“嗯”了声,闭着眼,正在享受。
  卢象升不习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对话,忍了一会儿,道:“不知皇上还有何吩咐?”
  朱栩躺在那,正享受着,胸口鼓了下,道:“你对朕取消‘贱籍’一事,怎么看?”
  卢象升看不清朱栩的脸色,自己也渐渐热起来,擦了下脸上的汗水,谨慎的道:“皇上胸襟伟岸,志向广博,此乃顺应民心,昌明之举。”
  朱栩不置可否,闭着眼,没有再说。
  大明其实很多潜力都被自我束缚,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贱籍”,尤其是其中的“匠籍”,不但阻碍了发明创造,科技进步,还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释放“贱籍”,朝廷是出于革新政务,换取民心的需要,但朱栩看的更长远一些,理解为事所必然。
  曹文诏心里捉摸不透眼下朱栩是啥意思,没有随意开口,躺在那,微闭着眼,仿佛什么都没听到。
  卢象升是文官出身,入行伍较早,进京也有几个月,可对朝局的发展还是云里雾里,看不明白,对此刻朱栩的心思,毫无把握,不知道如何开口,可也不能任由场面这么尴尬下去。
  就在卢象升快要撑不过去的时候,朱栩又开口道:“你对巡防营,兵部怎么看?”
  这就问到了卢象升熟悉的地方,他稍做沉吟,道:“回皇上,巡防营巡视,防卫整个京城,举足轻重,需谨小慎微,不可大意。兵部总理天下兵务,需有所节制,防止武人坐大,干政,危害社稷。”
  卢象升这话里就有所指了,他不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军改以及大致情况。
  朱栩无声一阵,道:“你觉得大元帅府权职过大?”
  卢象升坐在那,神色沉凝,道:“权职大小并不重要,臣在意的是,大元帅府对朝局的影响。这大元帅府不同于五军都督府,请皇上三思。”
  朱栩拿掉脸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道:“你的想法与孙阁老,申尚书等人说过吗?”
  卢象升道:“是,诸位大人问过臣的想法,臣也据实说了,但并没有被采纳。”
  朱栩看了他一眼,坐起来,搓揉着毛巾,道:“你怎么想的?”
  卢象升看了眼曹文诏,道:“皇上,臣认为,大元帅府的品级需要低于内阁,大元帅府里的官员任命要由内阁举荐,至少征得内阁同意,辅臣不能兼职大元帅府,统调分离,大元帅府不能干政,涉政,一应官员皆要严格恪守……”
  朱栩听着卢象升的话,心里暗自点头,这位卢大人也是胸有沟壑之人,所说所想都很有见地,但不适合现在的大明的实际情况。
  朱栩没有回应他,而是问道:“你对兵部与巡防营的关系这么看?”
  卢象升心里微沉,感觉朱栩已经被孙承宗等人说服了,这未必是好事情,压着不安,想了片刻后道:“回皇上,臣认为,巡防营当有一公卿掌握,世袭罔替,如过去的英国公府一般,方能确保我大明京城太平,国祚安稳。”
  朱栩又躺下,看着前面,目光若有所思。
  卢象升说的并不多,但看得出来,他是属于“保守派”的,对过去的政体架构有怀念,与内阁的想法大体一致,“平稳”胜过一切。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