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成了大夫却没有亲族,谁都不敢随随便便收不知根底的人作为家臣或是家族武士。
  大夫的家臣和家族武士数量有限制,一名家臣和十名武士就到顶了。
  收人之后,身为主家肯定是要给予待遇,逢年过节什么的也总要有好处,耗费真低不到哪去。
  许许多多老牌的大夫,身在军中的自然不用多说了,不在军队的则是会组织捕奴团队,主要就是单纯依靠土地产出根本维持不了耗费,肯定是要创造收益。
  包括刘彦在内的决策阶层,他们不是不知道一项政策决定之后会给哪一类群体带来困难,问题是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甚至是一项政策的背后就是一个淘汰的过程。
  颁布可能会造成某类群体受损的政策,自然不是刘彦来干,大臣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扛。
  所有的大臣一同附议,那就是表达全体高层站在统一阵营的态度,既是为君王背锅,也是暗示受损的群体就别上诉了,上诉也不会有什么用。
  有了自古以来的政策延续,再有全体高层为决议背书,事情其实就是已经完全定了下来。
  基本的政策有了,接下来就是了解划为分封区域地理的时刻。
  关于实质的分封,要是没有称帝大典也就罢了,刘彦要称帝,今年应该颁布的赏爵是被推迟了下来。
  这一次赏爵推迟对于即将获赏者其实是好事,按例刘彦称帝的时候是需要表示表示,例如有爵者获得实物的好处,有实际功劳却未受封者,全体获得爵位的增级。等于是一次难得的爵位大进步,皇帝高兴了,大家伙一块乐呵。
  时间流逝,太阳由朝阳变成了日照当空。
  正殿之内的天井照射下了充足的阳光,一声钟声被敲响,百官皆是站立起来走到正道,整齐对宝座之上的刘彦行礼,随后有序地向着偏殿而去。
  汉家朝议有一个很人性化的设置,议事到了该进食的时候是会停下来,天子不是命人端来一碗小米粥装模作样显示自己的仁慈,是会在几处偏殿准备好食物,分为高阶官员一个地方,以下再根据人数的多寡分别安排下去。
  竟然吃中午饭?一日三餐从来只分富贵与否,不看具体年代,只吃早饭和晚饭不属于贵人阶层,只要财力足够又不是那么极尽奢华,一天吃上几十顿饭又没碍谁的事。
  “丞相。”刘彦特地招了纪昌以及徐正与自己一块用膳,自然是各自一个案几,并不是凑成一桌:“太尉。”
  两人放下餐具,对着刘彦做出倾听状。
  “刘慎过年便是九岁,启蒙阶段就算是结束了。”刘彦同样停下吃饭的动作,合乎君臣互相敬重的礼仪规范:“寡人要为刘慎选师,二位卿家可有建议?”
  纪昌没有过多的犹豫,自荐道:“臣自以为合适。”
  徐正稍微愣了一下,恭敬说道:“臣亦自荐。”
  刘彦本来就是这么个意思,让纪昌做刘慎的文学老师,由徐正去教导武技,算是向国内和国外发出明显信号,他有意要立刘慎为太子了。
  以前只是大王,立不立太子没有那么急迫,一旦刘彦成为皇帝就不能再让储存位空,尤其是众皇子年纪是一年比一年大的情况下,不早早地定下太子人选,会被理解为刘彦鼓励众皇子竞争。
  诸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没有所谓的嫡长子继承规则,是贤能的子嗣继承大统的规矩。这个与国家周边环境异常恶劣有直接关系,自然是应该选择贤能的子嗣,要不嫡长子是个傻子就该分分钟亡国了。
  嫡长子继承大统的规则是从东汉才形成,那是因为东汉周边的国家压根无法威胁国祚,同时也因为东汉是一个豪族政治体系的环境,豪族还巴不得宝座上的天子是个傻子呢。
  “如此甚好。”刘彦露出了满意的表情,示意两人可以一遍用餐一遍交流,后面又说:“分封可有了名单?”
  纪昌自然是回答“有”,然后不是开始念名字,是大略地说出哪一个爵位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是外出就封,还是将封地选择在本土。
  侯爵全部选择了外出就封是刘彦本来就能预料的结果,他们不可能放弃拥有侯国,人却是会留在中枢,侯国会交给家族去经营。
  侯爵以下,愿意外出就封的人占了六成,剩下的四成是选择留在国内,尤其是大量的大夫是选择留下来。
  “是财帛不足的问题。”刘彦很清楚就是因为那样,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第927章 称帝进行时
  自来到长安,异邦来客有了几天的时间游逛,后面却是鸿胪馆来了官员,教导的一些礼仪让尤利安对于学习汉帝国礼仪有了很大的兴趣。
  鸿胪馆并不止到了罗马皇室所在的驿馆,是所有异邦来客那边都有鸿胪馆人员前去。
  罗马皇室以及萨珊皇室去的是少丞,几个亲来的国王则是去了郎中,异邦来客的级别越低去的官员职位也就下降。
  鸿胪馆的官员是去教导异邦来客汉家礼仪,要是平时也就教一教觐见天子时应该怎么应对,尤利安等异邦来客却是赶上了刘彦称帝的大典,介时他们会被安排观礼,自然是要多一些程序。
  面见什么人应该行什么样的礼节,到了哪里又该是什么样的模样,甚至是走路的姿势和该迈多大的距离都有严格的要求,一整套下来被整懵逼的异邦来客不少。
  “汉天子怎么没有安排海伦娜以及海琳娜?”柴尔德不安地说:“难道汉天子要拒绝联姻?”
  柴尔德是代表基督教来到汉帝国,目前别说是谒见天子,连一个稍微有份量的汉帝国官员都没有遇到过。
  基督教来汉帝国的意图挺多,其中就包括传教,但他们知道事情不能太急,得是慢慢来。
  关于联姻的事情尤利安已经将国书递交了出去,鸿胪馆接受之后也给出了回复,大意就是需要上禀天子,天子有了决定回及时告知,然后就没然后了。
  波斯人那边的情况与罗马人差不多,同样递交了关于联姻的国书,得到的回复不但是文字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变化,倒是让罗马人放松了心态。
  “柴尔德主教,你们前往长广郡的请求还没有得到正式回复吗?”尤利安并不喜欢柴尔德,倒不是因为柴尔德长得肥头大耳,基督教的很多神职人员的职位是与自己的体重挂钩,大主教甚至都胖到需要仆人抬着步撵才能走动。他说:“那里是汉帝国的宗教总汇,你们的确是很有必要去实地考察。”
  汉帝国的宗教气氛并不热烈,中枢官职与宗教有关的除了宗庙以及观星署之外,其余就没有了。
  长广郡是汉军将士战死之后的归宿之地,一些于国有功的非军人死后也有资格安葬在那里的烈士园。
  因为是国家级别的公墓,自然是需要专门的人去进行管理,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入殓仪式所需要的神职人员。
  国家每一年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公祭,一般是中枢派去三公九卿级别的大臣主持,不免又会需要神职人员进行一些仪式,那里也就专门设立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部门。
  各国使节团来汉帝国,除却一开始的从京口到长安之外,没有得到允许是不能随意乱跑。
  不止是汉帝国有这样的规定,其实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相同的规定。
  室内众人正在等待,他们穿上了本国的盛装,即将前往天坛进行观礼。
  今天是元朔十三年的正月初一,古时候称为朔日,后面改称元旦,是每年的盛大假日,今年刘彦会在今天举行称帝大典。
  第一个仪式的地点是在天坛,随后的仪式则是在宫城。
  自汉孝武皇帝改元之后,每年的十二月最后一天就是除夕,每年的第一天则是春节。
  除夕的时候,整个长安城就有了节日该有的热闹,晚饭之后处处篝火,午夜零点时也是炸响之声响彻整座城市。
  那些行为皆是为了阻吓年兽。
  根据传说,一开始春节可不是什么值得欢乐的日子,那一天会有一种凶兽出现并食人,被发现凶兽害怕火光,也就有了每年燃起篝火的习惯。
  竹子是一种十分容易燃烧的植物,每一节的竹子在被燃烧的时候会发出炸声,又被发现凶兽害怕炸响声,后面燃烧篝火的材料一变再变,丢竹子进去听炸响成了另一个习俗。
  年兽存不存在没人知道,过年的第一天烧堆火再来回跳一次的祛邪习俗被传承下去,烧竹子的习俗同样也得到传承,等待火药出现之后又变成了点爆竹。
  各个异邦来客昨晚同样是过了个汉式的新年,很晚才睡又被早早唤醒,精神其实是有点不好。
  “我刚才从窗户向外看了一下。”海伦娜同样是一身的盛装,不过罗马着实对服装的研究力度不够,继承希腊文明特色之后也就照搬,是一身丝绸长裙,就是裙子上的花纹丰富了一些,头上带着金质的橄榄枝叶冠:“到处都能看到人。”
  “这座城市的居民超过一百万。”弗拉维斯是身穿戎装,应该说罗马使节团的男士都是类似的打扮,他们总不能穿风一吹就会被看到隐私部位的罗马男士裙:“今天是他们的传统节日,还是汉天子称帝的时间。”
  其实他们大多是上楼从窗户观察过,能看到到处都有人在走动,主要街道的两旁则是站满了期盼能看到天子车辇的百姓。
  其它大道还好一些,宫城直通天坛的大道才叫人山人海。
  “我们的八月十五一样会这么热闹。”尤利安说的是罗马的八月节:“说起来我们的八月节与汉人的春节很相似。”
  罗马的节日有许多,不过圣诞节、万圣节……等等一些节日目前是不存在的。他们一样会欢庆新年,只是并不被多么重视,早期是会为一些诸神展开欢庆,宗教的气氛比较浓烈,再来就是为一些出名的伟人设定节日。
  八月节是一个专门为举行舞会而定下的节日,也是罗马人较为盛大的节日之一。
  那一天罗马人会准备好了参加舞会的服装,将自己打扮的光彩照人,能穿新衣服就没人会穿往年的。
  同时,筹备舞会肯定是要在之前大肆购物,为客人准备上丰富的食物,一些装点房屋用的物品。
  汉人在过年的时候,条件允许就必然会事先准备新衣服,一年辛苦了那么久怎么也得吃顿好的,房屋更是会装点一些喜庆的装饰。
  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讲,汉人的新年与罗马人的八月节是真的太像了,也才有了尤利安说与汉人春节相似的基础。
  众人正聊着天,驿馆来了汉帝国的官员。
  来的是鸿胪馆的少监,罗马人搞不懂汉帝国的官职高低,看到带来了不少佐官,判断少监应该是一个不低的官职。
  “检查着装。”少监刘导进门后已经在观察,看到罗马人的装扮其实是愣了下神:“你们身穿的就是盛装?”
  罗马人的穿着打扮依照诸夏的审美观来说实在是太俭朴了一些,穿戎装的罗马男性其实还好,其余竟然都是一些简单的群装,款式之简单让人怀疑罗马到底有没有开出一条叫作服装艺术的发展线。
  罗马人被问的时候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的衣服款式就那么多,区分是不是盛装也就是衣服的花纹和一些首饰,真不像诸夏的盛装那么复杂。
  诸夏这边的盛装有许许多多的款式,各种场合都有一套规范的服装,通常是需要好些衣服配套,再看颜色以及花纹(图案)来区分等级。
  像是天子所穿的冕服就是冠、上衣、下裳、靴、蔽膝、绶来构成整体,侯爵的礼服与天子冕服只是在一些细节上不同,下面就是什么样的爵位就是一再递减,不但看上去非常复杂,穿戴起来也并不轻松。
  刘导见没人回答也不计较,点点头说:“需要大小解尽快去,不要等一下出丑了。”
  鸿胪馆过来教导礼仪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观礼的时候可没有半途离场那么一回事,有屎尿憋着,就算是憋不住了也绝对不能离开半步。
  罗马人对汉帝国的礼仪并不理解,要是他们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绝对是会提出抗议,问题是他们并不处于强势地位,甚至是对汉帝国的军事实力有些惧怕,非常理智地选择了谅解。
  刘导给了十分钟的时间,并决定多一秒钟也不会再给罗马人。
  罗马人早就选择配合,后面他们按照自己内部的商定结构列队,跟在刘导身后出了驿馆。
  没有人去问为什么是步行而不乘车,他们事先已经知道今天除了极个别的一些人,全长安城就没有一个不再礼仪程序内能乘车的人。
  出了驿馆,需要走一段路程才会进入朱雀大道,他们是在刘导的引领下,左右两侧各有一队身着华丽戎装的禁卫军。
  街道上并不是没有百姓走动,他们看到官员领着一众异邦来客的队伍,没人杵在道上挡路。
  列队而走的罗马人没有任何人开口说话,那是他们被事先训导不能随意讲话。
  罗马人不能讲话可以在脑子里思考,他们来到汉帝国之后最大的印象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汉帝国的男女老幼配械率高到吓人,再来就是汉人追求次序和尊重次序。
  他们到了朱雀大道的时候被周边的人山人海震惊到了,刘导示意可以暂时放松之后,无不是赞叹汉人数量之多,好奇地对汉人的穿着品头论足。
  刘导是按照程序停留在这里。
  他们会与其他国家的异邦来客在这边会合,最后一遍检查异邦来客的服装,检查的过程也是在确定没有异邦来客携带兵器,然后就是进行最后的训导,将等一下应该遵守什么样的事情重复一次。
  波斯人比罗马人只是晚来了五分钟左右。
  “他们身上的衣服就是盛装了?”刘导问的是同僚周辩,对比了一下波斯人和罗马人的服饰:“至少比罗马人要华丽一些。”
  现在的波斯人可不是后世的波斯人,穿来穿去就是那一身袍子。
  波斯人的穿着种类有许多,非戎装的波斯男人大多是身穿上袍下裤的服饰,上身的袍子宽大长及大腿,下身是松松垮垮的长裤,颜色上非常鲜艳,也有着复杂的花纹或是图案。
  波斯女人的穿着很是让人眼前一亮,主体看上去是裙子,有长及膝盖和脚踝两种,上身内着马甲,外面披着纱质的风衣,头上带着一种汉人不懂的尖顶冠,由两只耳朵支着面纱遮住了鼻梁以下的脸。
  纱质的风衣压根就是观赏性的衣服,似乎是有金线或引线的材料,它们绣着美丽的图案,线在阳光照射下一直在闪闪发亮。
  既然是纱质的风衣,那就会透明,遮挡不住小马甲完全束紧了的上身,那美丽的胸前曲线,细细的蜂腰再加上翘起的臀部,展现出的就是属于女性的美。
  稍微等待了一下下,其他几个国家的观礼队伍先后到来,检查完服侍又听了最后的训导,庞大的队伍开始步入朱雀大道。
  差不多是各国观礼团进入朱雀大道时,远方传来了阵阵的欢呼声。
  由于有被一再训导,又被警告不遵守汉家礼仪会有什么后果,列队前行的异邦来客就是再好奇也没有开口说话。
  就在异邦来客好奇心快爆炸的时候,站立街道两边围观的汉人也是欢呼跟着起来,突然出现的欢呼声惊得一些异邦来客差点失态。
  整座城市很快就成为欢呼的海洋,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中,绝大多数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在欢呼什么。
  最先出现欢呼声的地点是在宫城的宫门处。原因是宫城的大门被打开,左右两侧大门走出的是侯爵以下的有爵者,中间的大门则是一众侯爵走出来,他们的出现让围观的百姓为之欢呼。
  来自各国的观礼团?他们刚来的时候是引起了汉人的兴趣,可是没人为之欢呼。
  现如今的汉人想法挺简单,压根不觉得异邦人来了有什么好欢迎,甚至觉得异邦人出现在都城有碍观瞻。
  来朝贡?汉人会觉得那是如同日升日落那样的寻常,不来朝贡才是稀奇。
  进入到朱雀大道之后,异国观礼团的前面就没有了汉家官员引领,刘导和周辩是走在街道的左右两侧。
  在罗马人和波斯人的极力请求之下,他们是分为两个纵队并排而行,其余小国自然是在其后跟随。
  他们对朱雀大道两边没有士兵组织人墙,围观的汉人却是站在黄线之外的行为又是一再心里赞叹……


第928章 御天下者
  礼仪都是文明社会进入到一定规范之后,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制定了形式不同的礼节,才成为一种某种场合的行为规范。
  没有人天生是知书达理,全部都是生而识习之,才会懂得在什么样的场合去遵守一些什么规则。
  简单而言,汉人的行为规范都是在后天养成,他们不越线是建立在越线之后会遭遇到什么样的惩罚。
  种种的律法规则约束了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样的事情做了会得到什么惩戒,成就了汉人看去遵守次序的社会环境。
  百官以及爵位到了一定程度的人,他们从昨晚就是待在宫城之内,往年只是参加跨年的宫城活动,今年却是因为刘彦的称帝日子选在大年初一,就在宫城之内等待仪式的开始。
  宫城并不缺乏可以休息的地方,昨晚睡觉的人却是极少。
  担负仪式某些责任的官员,他们需要为了白天的事情而忙碌,一再确认某些环节,做到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没有担任责任的人,他们大多心情极度振奋,兴奋状态再加上环境使然,宁愿与人彻夜畅聊都不愿意将时间用在睡觉上面。
  凌晨三点的时候,宫城一队队的宫女提灯夜行,嗓门大的女官喊着到了什么时辰,睡着的人起来梳洗准备忙碌,没睡的人也是前往梳洗进行各自的准备。
  东方还没有出现鱼白之前,该准备好的已经全部妥当。
  昨夜的长安城也是一座不眠之城,其实每年的过年夜都是汉人的不眠之夜,那是有守夜的习俗,睡觉的一般是老人和小孩,壮年人就是再无聊也会杵着不睡觉。
  相传远古时期的年兽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出来吃人,燃烧篝火以及制造炸响声吓阻年兽并不保险,就需要有人彻夜值守,一旦发现危险好警告众人进行抵抗或是躲避,过年守夜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早在昨晚的午夜过后,宫城外面的广场就陆陆续续有百姓前来。
  宫城广场的每一个夜晚,石灯台都会被点燃照亮,广场是不缺光线,百姓过来之后不会去靠近城墙或宫门,甚至都不会踏及走道,他们或是一家人选个地方坐下,或是认识的人聚成一团。
  随着前来宫城广场的人越来越多,空间自然是变得拥挤,人就无法悠闲地坐下,得是站立起来。
  宫城每晚都会有人值夜,包括广场以及城墙,守卫最为森严的则是各处宫门。
  禁卫军并没有驱离前来的百姓,不但是过年时节不驱离,平时的白天只要没有靠近宫城百米之内也是不会进行驱赶,夜晚却是不允许有百姓过来。
  过年夜比较特殊,百姓前来宫城广场被认为是君王与民同欢的行为,夜间不再限制百姓来到广场,只是依然不能靠近到百米之内。
  在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宫城广场包括宫城面向东面的青龙大道的两侧就是人山人海的景象。
  没人去大声的喧哗,可是哪怕以正常的音量说话,太多的人讲话就会形成喧闹声,像极了一大群蜜蜂弄出来的“嗡嗡嗡”声音就没有停过。
  东方出现鱼白之后,宫门的左侧城门是在响亮的“嘎吱”声音中被缓慢打开。
  最先从宫门走出来的是一队队的禁卫军,他们沿着过道每一米站定一人,形成了由士兵构成的警戒线。
  宫门被打开之后,原本在交谈的百姓就安静下来,每一个人都是对着宫城做出翘首以盼的行为。
  大概是半个小时之后,宫门的正门和右门又是在响亮的“嘎吱”声中被缓缓打开,外面的人向里面看去,能够看到穿着盛装列队静立的队伍。
  第一声欢呼不知道是谁率先喊出来,随后有人跟随,现场很快就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就是在欢呼声中,纪昌和徐正并列向前迈步走出宫门,身后的人紧随迈步。
  从正门走出的那些人,他们都是穿着侯爵级别的冕服,往早了说就是诸侯正装,款式与天子冕服最大的区别是在冠以及绶,然后就是章纹以及图案上面,大体上则没有太大的不同。
  早先就已经被封侯的人并不是太多,今天身穿侯爵冕服列队而行的人数量上却是不少,有百姓好奇数了一下竟然多达三十七人,比他之前知道的侯爷足足多了二十位以上。
  以前刘彦对封侯是非常吝啬的,拥有参与灭掉敌国的主要功劳是封侯的基础,导致封侯的人非常有限。
  今天不是侯爵却能身穿侯爵冕服走在队列之中的那些人,他们也是在一场灭掉敌国的大战中获利了主要功劳,但比以往被封侯的那些人肯定是存在水份。
  如今的汉国比之前的朝代在封侯上面更加谨慎,也注定了侯爵的金贵和份量十足。
  像是西汉开国时光异姓王就有八位,彻侯以及关内侯多达一百四十五位。
  刘邦封异姓王和侯爵并不是看功劳,像是汉初三杰的张良评定功劳是被排在第六十二位,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的韩信才是第二十一位,萧何倒是排在了第一位,但萧何是刘邦的乡党,连带曹参、张敖、周勃、樊哙等等都是排名在前十,另两个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甚至总揽后勤的吕泽和吕释之干脆就是吊尾。
  统一王朝的功劳论定,西汉开国的功劳论定不以功劳而以远近亲疏,到了东汉的开国功臣评定排行才算是靠点谱,一些分裂的割据立国一般也是看远近亲疏,连重新使天下归一的司马氏也是采取远近亲疏。
  刘彦是孤家寡人,就算想要搞远近亲疏都搞不起来,采取的是严格的功劳论定,但是并没有进行排名。
  实际上当今的汉国还是有功劳排名,只不过并不是刘彦来排,是非官方的一种认可度。
  像是列队而行的队列就是参考了那个认可度,纪昌和徐正并排而走,骠骑将军和御使大夫在第二队列,四征将军和九卿中的治粟内史、太仆、少府、廷尉处在第三队列,第四队列则是九卿的其余官职,后面则是其余人,整个队列拢共五排。
  刘彦要称帝,必定是要发送大礼包,三公九卿以前没有封侯的人,只要不是真没功劳基础,今天终于有一个算一个都封侯了。
  一样享受大礼包的人还有一些本来功劳有所欠缺的人,认真评定可能会差那么一点点的距离才能封侯或是晋爵,关键是刘彦称帝必须要普天同庆,差一丝丝功劳才能晋爵的人在评定时就被晋级了。
  整座长安城响彻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声浪一卷再卷,扩散出去响彻山川。
  从宫门而出的百官和有爵者,他们踏在青龙大道之上,享受着来自百姓的欢呼以及瞩目,每个人都是与有荣焉的表情。
  他们的确值得自豪,驱除鞑虏光复汉家,报复了曾经伤害过汉家的所有种族,对羯族执行了精神以及肉体的灭绝,其余胡虏杀的杀、融合的融合,开创了汉家又一次的强盛纪元。
  只是光复汉家旧土以及恢复荣光都值得自豪,那么杀出旧土进行开疆辟土,同时征服了无数的异族,做到了帝国的东边疆域白昼的时候西边的疆域却是黑夜,使帝国永远有一片疆域是处在日照之下,开创了属于汉人的日不落时代,难道不能小小地骄傲一下?
  百官以及有爵者徒步向天坛而去,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响彻整座城池的欢呼声被齐鸣的钟响覆盖。
  钟声是在同一时间被敲响,声音的来源是宫城以及城池内的每一个至高处。
  其实那些钟楼在平时也会被敲响,主要是被用来白天的整点报时,要是遭遇入侵也会敲响。
  今天将会是一百零八声的钟声齐鸣,不止是长安,是汉境之内的每一个郡县,只要装有钟楼的地方就会敲响一百零八声,算是昭告所有汉人重新又有了集天子与皇帝双重身份的“御天下者”出现。
  从很早以前,到很久以后,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一直都离不开“御天下者”。
  就是“御天下者”,不是单种身份的“天子”或“皇帝”,也只能存在一名“御天下者”。
  钟声响起的那个时候,整个国家只存在钟鸣之声。
  那一刻每一个人都是感慨万千,一些特别感性的人更是眼睛湿润,他们已经等属于自己人的持天子以及皇帝双重身份的“御天下者”等太久了。
  刘彦称天子的那一刻起,代表的是汉人又有了自己的守护者,他也的确做到了将胡虏消灭和驱逐的责任。
  早早称天子的刘彦却是在时隔九年(元朔三年称的天子)之后才进行登极。
  要是说天子是汉家百姓的守卫者,那么刘彦就是将皇帝的这一项工作视作异族的鞭挞者。
  当前的汉国是早在进行向外征服以及开拓,可在刘彦看来只是在小打小闹,大军一路席卷向西,直至打到西方世界的尽头,会在自己履任皇帝的生涯中进行。
  每两秒一声钟鸣,将近四分钟之后钟鸣声停了下来。
  宫门处又有禁卫军出现,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魁梧的汉子,他高举九头鸟的大旗领前,身后是一队队同样魁梧的禁卫军。
  九头鸟的图腾就是当今老刘家的图腾,规范一点的称呼就是“王旗”,倒也附合文明传承下来的惯例,以鸟类作为图腾。
  徒步的军队方阵之后,骑马的骑士方阵从宫门内出来。
  每一名骑士都是穿戴最新款式的板甲,身后有着鲜红色的披风,坐骑同样包着马甲,他们是甲骑具装方阵。
  整齐的踏步声加进了同样整齐的踏蹄之声,围观者屏住呼吸等待最为隆重的一刻。
  刘彦身穿十二章冕服乘坐在车辇之上,车架的出现让早就在酝酿的百姓爆发出了用全身力气呐喊的“万年”之声。
  “万年”的呐喊从宫城出现,蔓延到了整座城池,声音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席卷着广阔的天地。
  在车辇行过的时候,两侧的百姓皆是跪地而拜,口中依然喊着“万年”二字。
  跪拜并不是官方要求,现场也没有人指挥百姓进行跪拜,是在今天这种特别的日子里面,由庄重的气氛再加上心有感悟,没有任何人去要求也做出这样的举动。
  非重大仪式场合,汉人的膝盖没有那么软,百姓在今天跪拜刘彦,大约是表达服从权威的一种方式?
  成屈膝跪坐姿势的刘彦,他目光一直注视着前方,脸上的表情是被“旒”所遮挡。
  在“万年”的呼喊声被呐喊出来的时候,各处的人们就知道是刘彦的车辇出了宫城,各司其职的人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一切只等待刘彦的车辇抵达天坛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