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换成自己悠哉着散步,很突然跳出来一个凶残大汉,二话不说对着自己就是一阵胖揍,怎么都打不过的基础上,心里或许会想想喊声大哥对方会不会放过自己,但是那声大哥会很难喊得出口,得是感觉要被打死了才会不光愿意喊大哥,估计爸爸、爷爷、祖宗……反正是能活什么都愿意喊。
  小样就是矫情不是一种病,是智慧生物该有的尊严。
  尤利安和克谢亚斯陷入了深深地苦恼,对周边任何事物的感兴趣程度也就降低了下来。
  京口在成为汉国疆土之前就是南方最大的商业港口(没有之一),哪怕是石羯赵国一直陈兵在对岸,京口的繁荣也没有遭到什么影响。
  等待长江以南归于汉土之后,京口的繁荣程度一再提升,那是因为增加了对海洋的利用,不光是走大河出海,还是从辽东乃至于更南沿海走海路,要到长江以南地界基本是会走长江水道,京口作为长江出海口最近和最大的一个码头,繁荣是注定的。
  还没有登岸之前,能够看到陆地上一排又一排的库房,所占面积之大令人目瞪口呆,码头人流之拥挤也远超想象。
  在更深的内陆,一眼看去目光所能及的位置全是建筑群,看着是被规划得很整齐的一条又一条商业街。
  京口的确不存在纯民居,任何一栋建筑物都是带着商业性质,导致这里汇聚着品种最齐全的商品。在这里几乎能够采购到汉国所有的商品,只是并不做零售,都是大宗交易的批发商。
  说京口几乎能买到所有商品,是市面上不存在任何与火药有关的商品,除了火药之外的武器种类,包括弩在内的所有兵器,皮甲、金属甲等等防具,床弩、车弩和抛石车等等器械,甚至是战船都能购买。
  军事器材都能买到,民用商品就更不用说,那也是为什么京口会越来越繁华的原因之一。
  毕竟,想买什么都能买到,人们想要采购什么商品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京口,想不繁荣都不行。
  军事物资有官营也有民营。
  像是弩、床弩、车弩、抛石车、战船这一些就是官方独营,针对的客户是官方有记录在案的捕奴团,每一件商品都有自己的编号,摆在明面的编号,以及隐藏在拆掉就会使武器无法使用(或降低效能)的位置。这么干当然是有原因,比如商品被用在国内的恶性案件,便于追查凶手。
  刀枪剑戟等等武器,甲胄等等防具,有官营也有民营,它们不像另外那些器械管控那么严格,只要是有钱和有户籍都能购买。一切只是因为今汉延续先汉的政策,并不对民间持有兵器进行管控,甚至是鼓励民间持有兵器。
  西汉和东汉从建国到亡国一直都是鼓励民间持有兵器,连弓都没有进行限制。基础是汉室讲究保证百姓的自卫权利,其中就包括不得到允许谁进入自己的房子能够合法格杀。还开放了最大限度的自卫反击权利,比如遭到欺负了能够进行反击,就算是杀人了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然了,西汉和东汉不限制民间持有武器的根本原因是,建国之初的周边环境异常恶劣,肯定是要给百姓在遭遇异族入侵的时候有自保的能力。这里也就延伸出会不断召集乡勇进行军事训练,到汉孝文帝还规定“士不教,不得征”、“士不素习,不得应召”的汉律,也就是说不是个士兵就能上战场,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会被派上战场。
  除了用汉律规定什么样的事情才能上战场之外,西汉对征兵的要求也是相当之高,再有了入伍之后的一系列训练,一直秉承的那样的理念,那就能够想象出经过从汉孝文帝、汉孝景帝一直交到汉孝武帝手里的军队是什么样的成色。
  所以说,一汉当五胡可不是说说而已,更不是只有军备上的优势。
  国际友人下了船,被允许在码头自由活动。
  他们进了商业街,第一条商业街就是贩卖各种各样的武器,只有他们没见过的,没有不存在的种类,看得是眼花缭乱。
  看到被摆在空地的大型军事器械,得知那些也是商品之后,来自罗马和萨珊的人还好一些,其余小国的人干脆就是傻眼了。
  还有一个更令他们感到瞠目结舌的现象,随随便便地看到一名汉人,不是腰间悬着剑就是刀(或背着),似乎携带兵器在汉国是一种时尚,认真辨认还不是装饰用的玩意,是锋利到能轻易杀死人的武器。
  成年男性携带兵器,国际友人惊讶之后倒也能够接受,可特么孩子和女性走在街上都会带着匕首。
  这个是什么状况?!
  “难道汉帝国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危险?”海伦娜满脸的困惑:“要不然怎么任何一名汉人都会至少携带一件武器?”
  海琳娜下意识就缩了缩肩,眼神里面也出现了害怕。她怎么都觉得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好像时时刻刻都显得杀气腾腾呀?
  “老板。”海伦娜走进一间摆着各种款式短型兵器的店铺,指向架子上一柄看去很好看的匕首:“那个怎么卖?”
  嘉通刚才就在奇怪店铺前来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人,正好奇地看着,没想这些人竟然进来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奇奇怪怪,海伦娜以及海琳娜都穿着褙子款式的裙装汉服,就是海伦娜的头发还没生长到可以剪掉染的金发,海琳娜则是一头的黑发,就是她们的五官比汉人要鲜明许多。
  再来是,海伦娜和海琳娜身边根本会跟着护卫人员,他们是身穿传统的罗马士兵套装,就是没提盾牌而已。
  这样的一群人对于不知道有外出舰队返回的京口人来讲,看到会觉得奇怪,只不过也仅是感到奇怪,不会有什么新奇感,他们生活在汉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二,令人惊奇的事物看多了已经锻炼出一颗平淡的心。
  嘉通伸出手:“户籍本。”
  海伦娜直接懵圈。
  嘉通不是老板,只是掌柜。他能听出眼前的这个金发女性汉语说得怪怪的,不过近期有太多从西域到本土的金发妞,觉得应该是某个前往西域的汉子带回的媳妇。
  “忘记带户籍本了吗?”嘉通并不歧视妖魔鬼怪长相的汉家媳妇,别说海伦娜除了一头金发之外与汉人相貌区别还有些类似:“还是在你家的郎那边?”
  海伦娜继续懵圈。
  罗马并没有户籍本这个东西,倒是有点身份的罗马人都有自己的徽章,不过徽章也不代表国籍,就是家族特定的标记。
  “这位细君。”嘉通还是很和颜欢色的,大汉缺女性,男性基本都养成了对女性的包容感:“或是你家的郎等一下会过来?如果是这样,你可以让那些蛮夷护卫不堵在门口,自己和这位小细君进店品茶等候。”
  蛮夷护卫?取决的是罗马士兵的打扮,不是看长相。
  嘉通多少是有些猜测,看海伦娜和海林的穿着打扮,再配有护卫,那么背后应该是有一名左庶长(十等爵)以上的男人。
  原因是只有十等爵以上才有资格招收限定数量的蛮夷护卫,不过一般那种身份的人根本不会将自己的亲卫名额浪费在蛮夷身上,第一选择是给自己的亲族,等待下一次出征就将他们带上,一块儿去撒欢。
  “细君家的郎肯定很疼惜你。”嘉通早就让店内仆从泡茶去了,还特意暗示用好一点的茶叶,一个可能是十等爵的家属值得店铺结交,说不准能成为长期客户:“细君是被郎交代过来先看样品吗?打算采购多少呢?”
  海伦娜不断地懵圈,她不知道“户籍本”是什么,更听不懂“细君”和“郎”又是什么,只是觉得这家店的老板很有礼貌,本来只是想买上一两把,决定要多买上几把,殊不知没户籍本店家压根不会卖,卖的基数也是五十以上,少一件都算是坏了规矩。
  所有的国际友人都遭遇到了相似的难题,他们看中了某件商品,可是既没有户籍本,也没有鸿胪馆开出的采购证明,除非是有不怕死的商家走黑市交易,要不然他们根本没资格购买任何的武器,倒是民用商品没有什么限制。
  “战船啊!”弗拉维斯双眼正在放着镭射光,瞪大了眼睛看着缩小版的模型,扭头对尤利安难掩兴奋地说:“可以远洋的战船啊!”
  官营的店铺内,摆放着多款船只模型,第一时间就吸引了包括尤利安、弗拉维斯和克谢亚斯、冈比西斯等等身份足够高又有钱的国际友人。
  店铺内愿意卖的船只种类挺多,不过牵扯到军事的时候基本就是属于削弱版本,也见不到炮舰。
  “看!”冈比西斯站在一艘模型前面:“这个看着是不是很眼熟?就是汉帝国与笈多王朝海战出现最多次的那一款!”
  那一刻,他们都有共同的愿望,无论如何,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买买买!
  就是……


第893章 要什么自行车!
  “户籍本?”尤利安两眼有些发直,呐呐地问:“或者鸿胪馆开的采购证明?”
  话说,户籍本是什么,好吃么?
  关乎鸿胪馆尤利安还是知道的。
  尤利安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前有专门了解过汉国的一些机关部门,知道鸿胪馆就是汉国用来接待外籍人士的部门。
  采购证明?就是汉国官方开出来的一种凭证吧?外籍人士得是有相关的凭证才能进行采购。
  童颜是名字,不是说人长得童颜巨乳,她就还真是一名女性:“瞧稀奇的呀?那门口的人就不要堵着了。”
  好歹是尤利安和克谢亚斯都是王室,弗拉维斯和冈比西斯也是大贵族,身处陌生的环境怎么可能少了一帮人护卫,也就真的将店铺的门口给遮得严严实实。
  罗马那边好一些,很多家族是女性当家作主。
  波斯那边现在对女性的歧视没有那什么教兴盛之后那么夸张,不过波斯社会中的女性地位真高不到哪去。
  尤利安对童颜冷淡甚至冰冷的态度是略略有些羞耻和恼怒,但是他知道自己在异国他乡,没到怒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克谢亚斯下意识就想发火,脑海中平原大决战大爆炸的场面一闪而过,记起了自己是在汉帝国的土地上,强自忍了下来。
  他们已经知道需要户籍本或鸿胪馆开的采购证明才有资格采买,不能发火,发火也不会有什么改变,选择退出店铺。
  “六子,拿扫帚清一下。”童颜绝对不是歧视尤利安和克谢亚斯等人,她是歧视任何没资格购买还非得进来踩得满地泥泞的异国人:“没搞清楚状况就过来,鸿胪馆那边的人是怎么干活的。”
  别看只是一家店铺的掌柜,可童颜也是有身份的人,有着大夫(五级)的爵位,本身还是王室女官之一,算是吃公家俸禄又与王室亲近的编制内人员。
  童颜也不是因为自身爵位不低和与王室有关系才眼高于顶,主要是不喜欢不懂礼仪的蛮夷,才没那个义务去教蛮夷们学会什么叫礼貌,比如不能堵死店铺的大门,还有看就看不要乱伸手或随便拿起来。
  制作模型可不容易,按照缩小比例的制作难度非常大,因此别看只是模型,其价值真的一点都不低,搞坏了赔钱是一方面,有那技术的匠师可不是时时刻刻有空来修补,店铺里就少了样品。
  “王天使答应卖战船给我们。”弗拉维斯有种想要折返回去的冲动:“算不算是凭证?”
  按照他们的理解,王猛可是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天子的人物,怎么都算是大人物之一,说的话肯定是会很管用的。
  “不急于这一刻了。”尤利安是真的不想折返回去:“我们去其它的地方看一看。或许不止只有这家卖船。”
  克谢亚斯立刻出言赞同,他才不想回去遭那女人的白眼。
  “汉帝国……”冈比西斯若有所思地看着走在街道上的人:“男性人人带着兵器,女性也大部分选择携带兵器。”
  这一现象他们登岸之后就观察到了,只是没有来得及深思。
  “按照汉帝国的名言,他们这种行为代表着尚武精神。”尤利安关于汉国的书可不是白读的,怎么都会几句成语:“从某些方面来讲,也代表着汉帝国的男女社会地位是平等的。”
  克谢亚斯和冈比西斯很努力地掩饰自己的反感,波斯那边女性就是绝对的附庸,甚至都发展到对女性的诸多限制。他们知道罗马那边对女性很放纵,甚至还不止一次出现过奥古斯都的母亲左右政局,不好当着尤利安和弗拉维斯的面发表诋毁女性的言论。
  说起来罗马和诸夏这边在很多地方的相似度很大,不止是人种的样貌方面,还体现在“太后”的垂帘听政例子上。
  像是西汉,好几次都是因为垂帘听政的太后足够厉害,制约天子没有乱来,对国家的贡献也非常大,她们对政治的插手绝不是负面性质。(西汉很奇怪,太后干政基本都是正面,好几个皇帝就是有个好老妈,一生基本就是在随便玩玩,驾崩之后得了很不错的谥号)
  罗马进入到奥古斯都时代之后,别的就不用多说了,亚历山大·赛维鲁能够灭掉帕提亚帝国和横扫周边,是他的母亲莫米娅在前期插手政事建立起来的良好底子,要不然他可没有那个条件无限制暴兵。
  实事也证明莫米娅死亡之后,亚历山大·赛维鲁统治下的罗马中枢财政立刻就崩溃了,还是在灭掉帕提亚帝国大抢特抢,又去抢了凯尔特人、日耳曼人、西哥特人,可财政就像是小堤坝遭遇大洪水那样,怎么都无法阻止的崩溃掉。
  在接下来,他们连续逛了几条街,见识了整条街都是在卖兵器的商铺,又看到了整条街都是在卖甲胄的商铺。
  “汉帝国的弩竟然也摆在市面上贩卖。”弗拉维斯就像是精神遭遇到了强烈的冲击,整张脸看去有些木木的:“有爵位的汉人可以买,有捕奴证的汉人也能买,偏偏是我们不能买。”
  他们已经发现了,想要在这里买东西可不存在什么一件两件,也就是不存在零售,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起卖数量,但不同的兵器就有不同的限制,比如一些大众货色的购买基础是需要用到户籍本和居住所在地官府开出来的证明。
  户籍本是登录购买者。
  居住所在地官府开的证明是大宗采买许可证。
  都是大宗交易,怎么可能是随随便便就能采购,起码是要有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可以是买回去武装看家护院,也能是采购回去再自行零售。
  “我打听到建康城内有零售的弩,只是需要捕奴证。”尤利安的汉语说得最溜,也只有他能良好地与汉人沟通:“汉帝国好像是极度鼓励勇士出国境捕奴?”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不是谁都能获得捕奴证,捕奴队的队员都要有参军入伍的经历(不限常备军或是郡县兵),队长则必须是常备军的军官身份退役,要不然根本就无法从官府申请到营业证书。
  “建康城有专门贩售兵器的街道,不需要大宗交易。”弗拉维斯苦着脸给出了绝杀:“但是我们并不是汉人,根本无法在建康合法购买武器。我们不但要取得鸿胪馆开的采购证明,也只能在鸿胪馆官员的见证下才能采购,还只能在京口这里采购!数量方面也有限制,不是往少了限制,是需要有一定的数量基础。”
  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汉国对异国人士深深的恶意,就是汉人办几个证能做的事情,非汉人得是跑断腿办好相关证明,有了证明还不够,更需要有专门的人士见证。
  说到底,这就是特么的歧视啊!
  “萨珊不是汉帝国的盟友吗?”弗拉维斯有火没地方发,习惯性地想要怼波斯人:“这就是盟友的待遇?”
  “是盟友,我们……”克谢亚斯也是满肚子火,近乎于吼地说:“我们是将汉帝国视为亲密盟友,但他们显然并不那么觉得!”
  歧视啊,掩盖在重重人设关卡下,看着礼礼貌貌却是明摆着的歧视!
  对待友人,特别是国际友人,难道不该是充满了友善,应该拿出自己最好的珍宝,哪怕是自己是异常珍惜也提供给国际友人么!
  觉得是朋友,难道不该提供种种的便利,自己国家的百姓随随便便糊弄着,国际友人哪怕是丢了一辆自行车,也该全城市的警力动用起来,为的就是两小时之内为国际友人找到那辆自行车么!
  真是特么的,汉人是很强,可着实也真的是太可恶了,完全不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当回事,难道不需要注意一点“友邦惊诧”吗?简直就是一点都没有礼仪之邦的范!
  后面证明他们的思想太狭隘了,到民用商品区之后,户籍本是什么,证明又是什么,国际友人完全可以尽情地、放纵地、疯狂地……买买买!
  “汉服十分美观,穿着也满舒服,可是数千上万套采购……”尤利安万般不解地问弗拉维斯:“您这是什么意思?”
  “请阁下不要再问了。”弗拉维斯咬牙切齿地说:“我就是想告诉汉人,瓦伦提尼安努斯家族不缺钱!完完全全的不缺钱!”
  答案是出自本心,关键是弗拉维斯就想不用经过思考地买买买!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堵得满满的胸口得到一丝丝的放松。
  另外,罗马那边已经卷起了一股“最炫汉族风”,学汉语变成了时尚,可以想象穿汉服也会变成潮流。这边采买回去高价卖,肯定是会狠狠地大赚一笔。
  “书,书才是最重要的。”尤利安不是普通人,他知道要追赶上一个强国,生活习惯什么的都是次要,最重要是知识:“汉帝国没有限制对书籍的采购,甚至没有限制书籍的种类!”
  说到书籍,尤利安最想搞明白的是纸张的制作方法,包括罗马在内的任何国家承载文字的工具最好的还是羊皮纸,可是羊皮纸真的是贵!
  汉国真的没有限制外售书籍种类?只能说尤利安还是太天真了,很快他就会明白什么叫歧视无所不在!


第894章 汉化补丁呢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王猛和颜欢色地看着尤利安,盛情推荐:“尤其是《礼记》强烈建议你多采购一些。”
  尤利安在眨眼睛,他能说汉语,可是不代表能看懂所有汉字。他想要购买能够学到实用知识的书籍,但是真的没能列出一个名目出来。
  其实别说是尤利安了,就算是学富五车的学者都没把握说自己看得懂所有汉字。
  “礼为人之本,亦是文明与野蛮的本根区别。”王猛非常诚恳地说:“大汉的强大便是建立在知礼之上,此亦是诸夏与蛮夷的最大区别。”
  尤利安想了想觉得王猛说得很对。
  罗马与周边蛮夷的区别不也是建立在文明制度上面吗?他已经从王猛这里知道汉人的制度基础就是建立在《礼记》的规范之内,想要更加了解汉国为什么会这么强大,理所当然是要从制度入手。
  “《诗经》可以看作是诸夏的历史承载文,里面的每一首诗都是我们祖先的历史。”王猛手里就拿着一本《诗经》,翻到《小雅·出车》的页面,缓缓地念道:“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尤利安也就是会白话文的对话,牵扯到文言文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的拆开能听得懂,可是全连接起来就听不懂了。
  “此诗是通过对周宣王初年讨伐玁狁胜利的歌咏,满腔热情地颂扬了统帅南仲的赫赫战功,表现了中兴君臣对建功立业的自信心。”王猛深吸一口气,异常认真地说:“那便是诸夏历史的一部分啊!”
  尤利安继续眨眼睛,深思一下再次觉得王猛说得很有道理,想要了解一个强国总是要对她的历史进行解读,去从中找到这个强国是历经什么样的变革才一步一步走向强大。
  “再来说这一部《尚书》。”王猛手里的书籍换了一下,很是严肃地说:“在诸夏的历史里面,一直是围绕着‘尊王攘夷’的核心思想。”
  尤利安呐呐地问:“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
  “就是团结在君王的身边,敬爱君王,爱戴君王,服从君王的命令,与外敌进行最坚决的斗争!”王猛说的那个叫铿锵有力,为了增加说服力举起手臂握紧拳头:“《尚书》记载了诸夏历代先王的宣告,亦有臣下对君王的劝谏,强烈建议你仔细研读。”
  不用说其它的,只要真的有团结在君王身边的思想,尤利安就觉得应该在罗马全面推广读《尚书》的活动,好好地学一学汉人是怎么对君王爱戴、敬爱和服从的。一旦服从君王的思想成为主流,国家应该是不会发生内乱了吧?
  唔,话说诸夏之所以一直发生改朝换代是没推广《尚书》的原因?
  “另外那本《周易》亦是必读之物!”王猛手里的书籍自然是换成了《周易》,被翻到绘有图画的页面:“努力去学习它,应用它,你将与上天冥冥的存在拉近距离,还能用学会的知识去占卜命运!”
  “啊!!?”尤利安神速地将脑袋凑到被翻开的《周易》书籍上,看到的是图形非常复杂的图案,图形之中还有着密密麻麻字体:“真的能做到那些!?”
  王猛非常肯定地点头:“里面结合了《经》和《传》。《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便是作为占卜之用。”
  尤利安当然知道占卜这么件事情,罗马主要信仰奥林匹斯神系的时候可没少搞占卜活动,等待基督教崛起占卜才被弱化,换上了其它模式,比如冥想沟通法。
  不止是罗马,应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形成群居的种族,再小的部落也有专门的神职人员,必然是会有关于占卜的业务。
  “这……”尤利安恨不得将王猛手里的《周易》抢到手中,死死盯着那本《周易》,像是随口那样地问:“贵国出征之前会进行占卜吗?”
  “当然会啊!”王猛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诸夏自远古时代,任何一次国家大事都需要进行占卜,出征更是必要的仪式。”
  绝对没有说谎,就是远古的时候还讲究一些,越后面却是越不在乎,甚至人为干涉占卜过程,再差的卦象都能解释成为大吉大利,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不管占卜呈现的好坏,能鼓舞到人心士气才是正经的。
  尤利安认为在这么一件事情上王猛没有说谎的必要。
  毕竟他们后面查一查就能查到结果。
  王猛是不会去推荐《大学》、《九章算术》、《格物》……等等的书籍,甚至连推荐上面那些书籍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毕竟王猛说的那些推荐语真不是胡扯,例如《尚书》和《礼记》的知识要真用得好了也是能达到强国的目标。
  就是……唔!学习那些的话,等着思想和价值观逐渐汉化吧。
  “最近天子正在进行创作。”王猛也只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却可以拿出来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念了一段,满是感慨地说:“说出了大道之理,对不对?”
  就是《三字经》嘛!
  问题是刘彦也只会前面的一点点,真无法与那些穿越同行相比较,记不得《三字经》的全文,给出了大概的核心思想,让朝中博士进行补全和完善。
  可以想象的是,这个版本的《三字经》除了刘彦念出开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之后的内容肯定是不一样了。
  “人被生出来的时候……”尤利安有些愣神,他很想说人出生的那一刻是一张白纸,根本不会有善恶之分,有什么样的品格都是成长过程中的环境所致,但是他知道不能驳斥,违心地说:“人生而向善……”
  没错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就是弱化了婴儿没有是非观的实事。
  王猛不用管太多,需要的就是推荐一些汉化补丁,为世界大同做出贡献。


第895章 近百章后再次出现的主角
  “他们到哪了?”
  “回王上,已经到渑池。”
  刘彦所站立的地方是在宫城最高的建筑物顶层阳台,该位置能够眺望面向的新长安城区的尽头。
  这一座建筑物是塔状,拢共有十三层,算上塔尖的避雷针,总高度超过四十五米。
  越是高处风就越大,再则现在是冬季,得说还是感觉蛮冷的,刘彦是披上了皮裘才受得了,其余人也是穿着足够厚或是能遮风的外套。
  他们现在站立面向的是南边,除了能看到宫城以及外面排列整齐的住宅区,还可以看到远处的秦岭。
  在地皮足够用的时候,建立高耸的建筑物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出于军事用途的角度,另外一个则是想要站得高看得远。
  身为统治者的刘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也喜欢上了登高望远,看一看自己统治下的江山是何等的风光。
  整个新长安是被笼罩在一片雪白之下,那是昨晚下了一场大雪。
  今年的雪季来得非常及时,下雪之前是有过一场雨季,预示着干旱的结束,气候恢复了正常。
  宫城之内,随处可以看到正在清理白雪的人,后宫范围内是宫女在女官的指挥下干活,除却后宫范围之外则是禁卫军的士兵在干活。
  刘彦终究还是犯了穿越者都会犯上的病,那就是谢绝宦官的存在。
  就是宦官,可不是太监,宦官是宦官,太监却不一定是宦官。
  例如上古先秦的中车府令(相当于大内总管)就不是宦官,也就能解释赵高为什么有个亲生女儿了。
  刘彦的后宫也有担任太监的人,只不过是由女官来担任,不是别人就是李匡的妻子卓香,她还曾经担任过临淄令。
  其实让臣下的妻子来担任后宫官职也有些不妥,皇帝怕被人戴绿帽子,难道臣下就不担心自己戴绿帽子?只是现在的情况特殊,只能由能力不俗的卓香来担任太监,等过了这一段时间会重新挑选未婚嫁的女官。
  城池之内,各条街道上也是在清理积雪,干活的是奴隶。
  奴隶有分戴脚铐和没戴的,监督他们干活的人来自府衙,军队是不干这种活的。
  房顶之类的积雪,是各个建筑物的主人家自己去清理,也可以是几家人合起来一块分工干活。
  因为是冬天的关系,最近又是下了几场雪,城内各处公园和广场的游人并不多,是看不到春季、夏季和秋季热闹的场景了。
  正在公园和广场的人,一般是父亲或者母亲带着孩子,或是正在堆雪人,又或是追逐着嬉闹。
  同时,也存在有情调的人弄来草席在广场或是公园观雪饮酒,偶尔还会高声地吟诗作赋,或是兴致来了舞上一套观赏用的剑术。
  若是做了什么原创的好诗或好赋,自个儿乐呵呵地痛饮几杯,周边的人也会叫好,不过最受欢迎和喜爱的还是舞剑。
  刘彦很喜欢看治下的人悠哉地玩闹,每次登高望远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