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南被林邑所夺。现如今大汉于交趾,直通海峡。”
  本来林邑国还能活到中原的大隋建立,是杨广在位的大业年间才由刘方率兵攻灭,可随后李唐建立又让林邑复立,只不过是改称占城。而占城还得是等待有明一代,才被安南所灭。
  现在不用等到杨坚代周之后的杨广遣将来收拾,林邑国这个国家到今时今刻已经没了,连带扶南国也失去了沿海所有的疆土,被各家族压缩到了后世的泰国一带。
  庾翼所说的海峡,不是后世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那个海峡,说海峡也不对,是后世泰国半岛与柬埔寨的海域。
  说到海峡,那片海域能够被称之为海峡的着实是太多了,有两片大陆夹在中间的都能叫海峡,可是天然上海礁少的也真的就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那个海峡,其余岛屿的海峡大多是遍布小岛,有众多的小岛也就意味着吃水深很复杂,再来就是洋流也关乎到海上航行。
  后世南海在现如今已经成为汉国的内海,离东亚大陆最近的菲律宾群岛基本被发现和留下人员探勘,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只要是在南海海域的也都被探索到。因为这一片海域有着太多密布的岛屿,沿海状况也是着实过于复杂,前往的船只不但发生触礁的情况严重,还有进去就直接迷路失踪的现象。
  关于海洋的探索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用无数的牺牲以及损失才搞明白哪些海域安全或是危险,甚至是哪里的洋流适合航行都是一项大学问。
  真的就是这样,在蒸汽机没有出现前的时代,是依靠风力来进行海航,除了季风很重要之外,洋流顺不顺亦是关键,所以就存在所谓的航线。而便于海航的航线在蒸汽机被运用之前,真真就是无价的宝贝。
  汉国关于海航还是起步阶段,玩得比较溜的也就渤海、黄海、东海,朝鲜半岛和倭列岛之间的航线是直接拿来用,目前正在探索的是倭列岛到流求(湾湾那个岛),然后是抵达吕宋岛(既菲律宾)。
  海上会去探索那条航线,是因为刘彦记得那边本来就有便利的洋流。
  目前在汉国除了刘彦,估计没人更懂得海洋,不会有人相信某些海域是进去了出不来,更不懂为什么一样都是海面怎么就进去了出不来。
  实际上是有很简单的因素,有些海域的洋流就是顺着那个方向,船只顺着洋流航行很方面,哪怕是没有多少风来吹动船帆都能航行。可是想出来就会被逆流的洋流拖住,得是船帆有足够的风力才能航行得动。
  中南半岛的面积不小不大,要是再加上南海周边的岛屿那可就显得非常大了。
  刘彦给各世家画的“圈”只是在中南半岛,以目前的技术而言矿产很难开发,但是不缺名贵的木材资源,再来是那边有全世界最大的翡翠矿产。
  “是的,的确是在周水下游发现翡翠矿脉。”庾翼说的周水其实就是现代的萨尔温江,那边是哀牢郡以西,现在属于缅族的群居地界:“只是交通极其不便,挖出矿石难以运出。”
  现在西南半岛根本就是密林遍布,陆上要是开辟出道路,信不信相隔一年又会重新长满植物?哪怕是有现成的水系,可因为当地的气候原因,河系除非是足够宽大,要不然也是覆盖着众多植物。
  交通只是难以开发的一方面,密林里面的瘴气不是现在有方法解决的,再来就是那边的各种有毒生物简直多到可怕的地步。
  刚才讲到香木、翡翠、等等的资源,无法大力插手的北方系各人不知道心里是多么郁闷,一听那边满布的瘴气林子,再听种类奇多的有毒生物,众人内心就平衡了呀!
  被刘彦划出来让北方系自主发展的区域,草原可以发展牧畜业,东北那边肯定是用来耕作,并且东北那边的木材资源也是丰富到没边没际,最重要的是除了冷一些并没有其它什么自然障碍。
  中南半岛的开发过程要面对原始丛林,搞不好被蚊子叮一口都会没了小命,甚至是走着走着直接陷入沼泽,怎么听都有些耍斜冉喜庞猩撕Γ哪懿蝗帽狈较涤行┩道帧
  “所以少杀些野人。”刘彦嘴巴里是在那么说,手却是松开弓弦让利箭射出,射翻了一头麋鹿。他将弓收好,慢斯条理地说:“那些野人生于斯长于斯,熟悉当地的环境以及气候,很适合用作各种前驱。”
  庾翼能说已经在尽力避免杀人吗?汉国现在是地广人稀,哪里都缺乏足够的劳力,征战于外抓捕异族当奴隶卖有很大收益,变成杀人是亏本的买卖。
  “没事儿,很快就有上百万的奴隶了。”徐正咧着嘴在笑,说道:“灭掉高句丽,只要是个男的,不管年龄全部充作奴隶,该是有个二三十万?百济和新罗同样如此,不信凑不足百万奴隶。”
  话说回来,灭燕之战已经进入尾声,之前高句丽还真的翻脸,导致的是纪昌负责追杀慕容鲜卑,吕泰则是脱离对燕战场。
  高句丽率先发难是在马皆水,伙同百济和新罗的仆从军突然暴起,早有心里准备的吕泰指挥汉军以及倭列岛仆从军将之镇压。随后,吕泰挥军向东,军队还没有进入高句丽地界,处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汉军已经发兵攻打反叛三国。
  现在,灭燕之战还在继续,汉军是追击到了鲜卑山一带。
  同时,汉国对高句丽、百济、新罗上述三国的灭国之战也正式开启。
  在刘彦进入邺城前,吕泰已经攻占丸都,并且杀到不咸山(长白山)区域,高句丽仅有少数残余向北逃窜进入原先的夫余人栖息地。
  百济就比较可怜了,他们西北边本来就是汉国疆域,半岛之上的带方郡一带也是,被两个防线的汉军合力夹击,再有内部的公孙一族等移民过来的汉家苗裔为汉军来个里应外合,战事爆发之后仅是二十三天就宣告亡国。
  以三韩人为主的新罗更干脆,汉军只是刚出伽揶地界,倭列岛新编的仆从还在海上飘着,他们的基临尼师今(第十五代君主)昔基临就派人带着降表去乞降。
  “征东将军现在也能吹嘘自己是灭掉三国的名将了。”徐正是一边说一边在“哈哈”大笑,多少是有些酸味地说:“高句丽的青壮先后被慕容鲜卑和我们折腾得快没了,百济有那么多的汉家苗裔身处高位,新罗的三韩人干脆就是软蛋,灭亡他们很难有什么成就感。”
  桑虞有些话很想问出口,比如灭掉三国之后,他们这些家族能不能过去享受盛宴,可刘彦从来都没有给过相关的暗示,真不好去开那个口。
  “半岛三国的确能提供数十万劳力。”桑虞乐呵呵地说:“介时,是不是先将中原腹地到东北的道路先修一修?”
  刘彦的指示是高句丽、百济、新罗的女童、适龄女子不被充作干活的奴隶。他是想着国家需要,也是一种不为人知的恶趣味,女童养大成人,适龄女子会优先分配给有功将士,后辈们想要半岛女人是想疯了,这个时候的人先享受着。
  灭掉半岛三国不但有人口资源,实际上那些土地的任何资源也算是姓汉,只要有能力向外开拓,资源根本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635章 草原方略
  刘彦正式前往关中之前需要到襄国,他还在邺城的时候,各地其实已经就有队伍在不断赶往关中。
  关中就是一个地域性的称呼,按照行政划分是分作雍州和秦州,长安所属是雍州地界。
  西晋朝廷崩溃之后,关中是被匈奴人刘渊占领,所谓的匈奴汉国首都就是在长安。后面的刘耀倒是将“汉”的国号改为“赵”……也是史称的前赵,但是并没有进行迁都,前赵也是亡在刘耀这一代。
  关中自古被称为秦地,春秋战国时期的秦人便是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之上,秦人有过多个都城,是等待商鞅变法才新建咸阳。后面的汉帝国第一个首都并不是选咸阳(还没叫长安),其实是先在洛阳称帝,后面听取建议认为关中有雄关这个依仗,才将目光转到关中。而长安也并不就是咸阳,是在咸阳边上重新建城。
  刘彦在前往襄国的路上接到了各方回报,纪昌禀告的是慕容鲜卑脱离鲜卑山到了鲜卑草原,吕泰回报的是已经灭掉半岛三国。
  还有那么一件事情,就是在燕地战场的拓跋鲜卑那支队伍跑了。
  “拓跋什翼健还在队伍之中?”刘彦对燕地战场的拓跋鲜卑跑掉真的感到意外:“他可有逃跑的迹象?”
  崔宗是君王秘书郎,属于什么都要替君王留神的那种人,谨慎地答道:“暂时未有异常。”
  拓跋什翼健是带着三万拓跋鲜卑骑兵投靠汉国,灭燕之战中折损掉数千人。他跟着刘彦从灭燕战场离开,麾下的部队倒是留在了燕地,后面陆续折损下来也就是剩下不到两万人。
  刘彦让崔宗将众大臣请过来,等人到齐将情况一说,后面问:“如何处理?”
  部众丢下首领跑了,这么件事情至今为止从没有发生在华夏文明身上,从来只有部下为了君王断后不惜全数战死的事,例子还不止只有一个。
  胡虏丢下自己的首领跑掉?好像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也不止一次发生部众丢掉首领自己跑路的事情。对于这么一个事,华夏文明这边的理解是,胡人崇拜强者,一旦追随的首领不再强大,背叛并不是羞耻的事情,也由此认为胡虏果然是野蛮人,没有半点忠诚之心。
  “拓跋孤在鲜卑草原,拓跋什翼健亦有数个子嗣在鲜卑草原。”蔡优刚才就讲到胡虏的习性,认为拓跋什翼健是被抛弃:“现在的拓跋鲜卑该是以拓跋孤为首领了。”
  拓跋鲜卑要比慕容鲜卑更早向鲜卑草原进行转移,拓跋孤监察的北部就包括鲜卑草原。
  鲜卑草原是在鲜卑山以北,非常靠近北极。根据汉国这边的情报,鲜卑草原因为全球气候进入到小冰河时期,实际上一年是超过七个月处于下雪季节,稍微暖和一点的季节不到两个月。
  “拓跋鲜卑该是有十来万人进入鲜卑草原,慕容鲜卑逃过去的大概有三十余万。”桑虞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既然那批拓跋鲜卑骑兵逃跑已经造成既定事实,或许是一件好事。”
  无论怎么说,拓跋什翼健是在汉国进攻慕容燕国时进行背叛,或许不是汉国将慕容鲜卑从燕地驱离的最大凶手,但双方的关系肯定是要极度恶劣。
  鲜卑草原的环境并不好,常年冰雪交加随处冻土,别说是对农耕民族来讲异常恶劣,极度依赖草场的游牧民族也好不到哪去。一年只有两个月是冰雪化开,才能养活多少牛羊,别说还有大量的马,无法大肆放牧就意味着粮食少,粮食少就预示着根本养活不了多少人。
  “鲜卑草原是拓跋一族的地盘,拓跋鲜卑的准备或许会充足一些。”桑虞笑眯眯地说:“慕容鲜卑是仓促转移,后面又被粘着追击丢弃众多辎重,却有三十余万人。”
  都不是没脑子的人,哪能不知道人数多物资少的慕容鲜卑会向拓跋鲜卑动手,那样一样拓跋鲜卑实力太弱就不好了。
  “丞相后面该是还会有奏章送抵。”桑虞说的是纪昌该是故意放跑那批拓跋鲜卑骑兵,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用意,又说:“哪怕是慕容鲜卑不朝拓跋鲜卑动手,是双方联合起来去向柔然或是东高车动手,对大汉也并无损失,相反是有利。”
  原先拓跋鲜卑所控制的疆域,除了鲜卑草原之外已经全部归于汉国所有,使汉国与柔然部落联盟和丁零人的东高车、西高车都有了领土接壤。
  全球气候进入到小冰河时期,越是靠近北极生态环境就越差,前几年西高车就有向南的举动,连带东高车也是不断南下侵袭柔然,无不说明北边的民族为了躲避严寒都开始寻求向南发展。
  “我们放跑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的用意,是希望他们去与柔然和高车争斗。”蔡优说的并不完全对,要是能将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围堵起来消灭,肯定是不能放跑,问题是办不到。他笑着说:“至少能为大汉争取时间?”
  刘彦听出来了,桑虞和蔡优是在帮纪昌“洗地”,哪怕无法强行“洗地”,也要将事态尽可能地往小事的方向引导。他甚至能够猜得出来,这次会议结束后,会有人提醒纪昌赶紧写来奏章解释。
  御使大夫和治粟内史不断为丞相开拓,其余人没有落井下石,那是在短暂的几个眼神交流中瞬间达成的共识。
  刘彦就不得不想一想了,是什么让这群臣工变得那么团结友爱。他稍微一想立刻明白过来,眼见称帝在即,中枢是绝对不能出什么幺蛾子,再来就是对国内派系之争不偏不倚的丞相,绝对是目前最合适的丞相。
  两万拓跋鲜卑骑兵跑了,肯定是无法让纪昌引咎辞职,拉不下马又何必去落井下石,维护一下给点人情才是好买卖。
  再则,就算是纪昌被罢官,谁接替丞相之职位?好像谁上去都会出现麻烦。北方系的上了,南方系就会惶恐不可终日。南方系上了,北方系必定难以配合。汉国现在才完成驱逐鞑虏的大业,未来将是一边对外开拓一边建设内政,中南半岛的蛋糕才在瓜分,东北的蛋糕才要端上桌面,毛病了才想要让国朝陷入派系互相倾轧的局面。
  去了鲜卑草原的拓跋一族和慕容一族,他们是被汉军驱逐出去,短时间肯定不愿意再面对汉军。不管两个鲜卑是互相开战,或是团结起来对柔然、东高车动手,对汉国都有好处。而实际上汉国已经在做面对柔然和两个高车的准备,没想等他们先行南下,肯定是主动出击的嘛!
  “拓跋什翼健……”刘彦转头看了一眼后方的车驾,王辇后面的第一辆承载王后崔婉,随后自然是四个妃子,其中当然包括拓跋秀。他收回目光看着庾翼:“收监起来。”
  王辇哪怕是在运动状态也依然平稳,庾翼站起来行礼应:“诺!”
  没人去提拓跋寔君,不是他们遗忘,也不是看在拓跋秀的面子上,纯粹就是一种策略因素。
  拓跋代国崩溃,主动投奔汉国要当顺民的人数有个十五六万,其中有四万左右是拓跋秀的嫁妆。按照现在的习俗,怎么安排那四万人该取决于拓跋秀,其余的十一万是青壮劳动改造,老弱妇孺被分散安置。
  拓跋秀很明事理地将四万人的嫁妆安置权当做家事,刘彦没有狠绝到连拓跋秀嫁妆中的青壮也去劳动改造,是抽出来编练成为仆从军,打算用在西征上面。
  看起来编成仆从军当炮灰似乎比弄去劳动改造狠一些?可要看汉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一切以军功至上的汉国,有的是愿意去战场拼命的汉子,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才被认为悲惨。所以说,刘彦其实是给那些人一条成为人上人的上进之路。
  拓跋寔君是拓跋什翼健的长子,不管是按照华夏文明还是胡虏的社会规则,他在血缘上有着对拓跋一族更天然的继承权。
  汉国要做多种准备,其中就包括某一天将拓跋寔君推到前台,让他去和拓跋孤争夺拓跋鲜卑的统治权。
  拓跋什翼健此前除非是要脱离队伍,要不然并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他是按照往常的习惯,有了机会想要自己的那个妹妹,甭管拓跋秀是不是会继续冷脸相待,反正就是凑过去,多说一说亲情啥啥啥的。
  上一刻,拓跋什翼健刚请示,也得到拓跋秀的同意即将上车。
  下一刻,几名一看就隶属廷尉署的武士出现,他们过来之后是将拓跋什翼健包成一个半圆。
  拓跋秀的车驾并不小,后车门被打开看到那么一幕明显愣了一下。
  队伍没有停下来,车驾是一直向前行驶的姿态,众人也不得不是跟着小跑前进,以至于让画面看上去有些滑稽。
  正小跑要抓住车把上去的拓跋什翼健,看到廷尉署的武士出现,不似作伪的一脸错愕。他看一眼拓跋秀,后面是主动走向路边,站定之后一直是与拓跋秀两眼相对。
  拓跋秀其实并不是不喜欢自己那个兄长,只是草原女儿讲的是嫁出去就该以夫家利益为重,虽说汉家女儿也一样讲以夫家利益为重,可是在一些行事作为上面草原女儿可就狠得多。她当然认出那些人隶属廷尉署,也清楚围住拓跋什翼健是要干什么,猜不透的是拓跋什翼健究竟干了什么才让廷尉署前来捉拿。
  等待拓跋秀所在的车驾远去,王简才慢斯条理地从旁边的树干后面走出来。
  王简是侍御史,廷尉指派干活当然要干,就是觉得当着拓跋秀将拓跋什翼健收监起来很得罪人。当着面抓人,和事后被知道,虽然都可能会恶了拓跋秀,他还是选择事后被知道。
  拓跋什翼健现在的穿着和草原人没半点关系,一身汉家衣冠穿着看着颇有气度。他看到王简露面,行礼问道:“劳烦侍御史出面,某犯的事情肯定不小?”
  事实上王简只得到收监拓跋什翼健的命令,是真不知道为什么而收监,笑而不语地示意武士干活。
  拓跋什翼健一点想要夺路而逃的想法都没有,试探着问:“某可否再见妹妹一面?”
  王简可是在石羯赵国混过的人,还在曾经的冉氏秦国当过尚书令,十数年的为官生涯几乎该碰的事情都碰过,很清楚拓跋什翼健为什么这样,无非就是试探自己还有没有活路,也是隐晦提醒自己还有个当德妃的妹妹。
  “……”王简到现在还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怎么突然收监拓跋什翼健,继续笑而不语。
  拓跋什翼健被带走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却是没有泛起什么涟漪,后面却有人发现拓跋秀的车驾停在了路边,拓跋秀下了车驾是自己翻身上了准备好的马匹向王辇追去。
  王辇之中的众臣还没有走,原先是在商谈北方的事,后面话题转到了关中。
  “长安无比残破,以宫城为甚。”蔡优这个治粟内史管的就是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无法无视的事情太多:“此前计议,翻修长安,不如再建一城。选址已经妥善,就是……”
  刘彦脑仁有些疼,对于定都关中的事情早就定下来,连前去关中的时间都选好,可过去之前将新城建好属于没可能。
  之前的商议是过去了先住在长安旧城,却没打算对长安旧城进行修葺,也确定新城什么时候建成就什么时候举行登天子位和称帝的大典。
  修建新的都城是必须干的事情,其余地方的建设都要让步,可就是再怎么赶也要时间来修,根据估计是至少需要一年半。
  刘彦刚要说些什么,却是听到很明显的马蹄声,以为是有什么鸿翎急使,转头看去却是看到一身宫装的拓跋秀骑马奔驰而来。
  拓跋秀自小生长于草原,骑马什么的小时候就会了,长时间骑马更是骑术非凡。她驰骋到接近王辇百步时,已经有骑士控马围过去,后面得到放行才算是靠近王辇,那边刘彦正要下令停车,却见她恐怕靠近王辇伸手抓住柱子利索借力一跃,直接从马背上跃到王辇之上。
  这么剽悍的一幕不但让刘彦有些愣,是看到的所有人都呆了。


第636章 文武再交锋
  拓跋秀那一跃的风采十分夺目,上了王辇仅是因为惯性向前两步,稍微蹲一下就又站立起来。她站稳之后并没有吭声,是默默地对着刘彦一礼,随后走到刘彦身侧不发一言地站着。
  “众卿……”刘彦知道拓跋秀急匆匆过来是为了什么,对众臣工说:“先议到这里。”
  崔宗已经在示意车夫停车,王辇一停,后面的车驾自然就无法动,前面的人也要停下来等待王辇重新动起来,整支队伍也就全部停止前进。
  王辇停下,有侍从抬来脚蹲,众大臣用最快的速度下了王辇。
  “将王后……”刘彦见拓跋秀有些不对劲,可不想陷入争吵:“……以及众妃请过来。”
  刚才拓跋什翼健被廷尉署带走的画面很多人都看见了,哪怕是没有亲眼看到也会从各种途径知晓,崔婉是带着其余三妃来到王辇,她们上了王辇先向看着有些尴尬的刘彦行礼,随后却是围向拓跋秀叽叽喳喳说起话来。
  刘彦之所以尴尬不是拓跋秀说了什么或是撒泼,相反是拓跋秀一直静静地看着他却不说话,这个可比起哭闹什么的更身为丈夫的人无语。
  燕地战场的拓跋鲜卑跑了,不管是不是与拓跋什翼健有关,将拓跋什翼健收监起来是必须的事情。接下来就是一番问讯,不奢望拓跋什翼健会说什么,就是一套程序。之后拓跋什翼健会得到什么处置,是看拓跋什翼健的潜在威胁多大,又是拓跋什翼健还能给汉国带来什么利益。
  一后三妃完全当刘彦不存在与拓跋秀说话,拓跋秀看着情绪并没有糟糕到哪去,至少是还能笑得出来。
  常说大丈夫干大事不拘小节什么的,其中就包括完全不用管自己女人的感受,甚至可以将女人当成随时可以更换的衣服,乃至于是除了大丈夫本身谁都能无视或是拿来抛弃、牺牲之类的。话说,这样的人是大丈夫?该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独夫吧!
  历史上取得成功的人,基本上还都是足够厚黑和无情之辈,恰恰就是因为他们的厚黑和无情才能以前途和利益为首重。抛弃任何可以抛弃的,牺牲所有能够牺牲的,尤其是有志逐鹿的人就是因为这样,最终才干成伟业。
  刘彦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自己是在逐鹿天下,是干更为高尚的驱逐鞑虏恢复华夏,因为没有遭遇到过什么生死存亡的窘境,那颗心除了对待异族比较狠之外,甚至可以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国家的统治者。
  见过只对异族狠的统治者吗?历史上的统治者从来都不是看民族来决定该怎么办事,尤其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更是这样,他们的敌人涵盖所有对自己统治地位有威胁的对象,才不管是异族还是同胞。
  对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会有同胞这个概念,他们觉得自己是上天之子,跟其余人压根就不是同一层次。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将自己视为龙,都将自己当成龙了,那就与人更不是同一物种。
  刘彦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就在于,他很重视同族这个概念,亦是无法去无视自己后宫女人的感受。所以咯,哪怕他是必须收监拓跋什翼健,将拓跋什翼健收监起来也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却在面对拓跋秀的时候会受不了哭闹。
  队伍早就重新动了起来,王辇加了减震器不会有太大的颠簸,再来走的是新建不久的国道,地面并没有坑坑洼洼的现象。
  邺城到襄国从平面地图来看是两百里的路程,可实际上平面地图的距离与真正走起来是不一样的,比如道路根本就没可能笔直。
  在邺城去襄国的路途中会经过邯郸,眼见太阳已经移到西边,巡视队伍没可能连夜赶路,就有前导部队先行前往邯郸,今夜队伍会在邯郸停驻。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秦横扫八荒六合一统“天下”之后,邯郸就变成一座寻常的城池。在汉帝国建立之后,邯郸的政治地位没有得到提高,数百年过去了,作为曾经都城的风貌早就不在,再有胡虏肆虐中原数十载,邯郸的名字继承了下来,却是一座看去破败而又规模不大的小城。
  中原是被胡虏肆虐了数十年,胡人只懂得掠夺和破坏,哪怕是建设也是奔着宫阙而去,压根就没有想着民生,不单单是各座城池被战火和岁月摧残得不再光鲜,甚至可以说农耕民族重视的农耕地长满了荒草,相关的灌溉系统更是悉数废弃。
  巡视队伍抵达邯郸时,天色已经完全黑暗下来,夜幕中的邯郸只有零星的灯火,刘彦特地问了一下,才知道整个的邯郸城涵盖周边仅有一千多户的人家。
  “此地是邺城与襄国中间地带,羯人统治中原期间,邺城与襄国是众胡的栖息地,周边是当做牧场经营。”桑虞指向了不远处的邯郸城,说道:“邯郸城墙已经不成形,事先城内完好房屋几近于无,是迁徙过来的百姓被安排住所后进行修葺。”
  邯郸城破败,刘彦也不在乎有没有美宅,甚至是常年的征战生涯已经习惯住帐篷,巡视队伍是在邯郸城西边不远处搭建营寨。
  “中原的确是被胡虏折腾得太惨了。”蔡优以前就是个小地方的小豪强,东牟郡是在青州的靠海沿岸,可就这样也没少被胡人折腾。他感慨地说:“各处城池几乎没有一座完好,处处荒废成了杂草丛生。”
  胡人入主中原之后,唯一想干的事情就是想将这一片土地弄成牧场,别说是乡野的村镇,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城池也是可劲的折腾,晋人不是被驱离就是被杀死,还真的将中原很多地方搞成了荒无人烟的地方。
  蔡优是治粟内史,可以说权力很大的同时责任也重大,建国之后无时无刻不是在关注各地复苏,但很多时候会觉得无比苦恼,其中就包括刘彦过于重视征战而忽视民生。
  “司州原本是胡人的聚居地,大汉夺回之前胡虏大肆逃亡。”蔡优后面提了一下,偌大司州的在籍人口也就是不到四十万,连辽东半岛的人口都比不上:“这是极为浪费和不正常的。”
  司州有十二个郡,直观一点的来说,占地是含括战国时期的赵、韩、魏各自的一部分。这一片土地上在战国至少有上千万的人口,到了西汉也生活将近一千五百万人以上,东汉时期是将近一千七百万人口,现如今却只有不到四十万人。
  曾经能够栖息那么多人的土地,仅是安置四十万人当然不行,汉国也不是不想从其它地方迁徙人口过来,障碍是在土地分配上面。
  之前的谁拥有多少土地,汉国在承认与否上面的自由度无限大,分配土地则是需要有功劳的基础,再来是根本不允许交易土地。会这样比较简单,那是刘彦将二十等爵重新拿来用,想要土地拿军功来换是唯一途径。
  “秦帝国的崩溃,除了上层糜烂,没有兑现有功将士的功劳才是主因。”徐正看来是没少读书,义正言辞地说:“春秋战国的秦国不是没有出现过上层糜烂,只要对将士赏罚公正却依然不失武力。始皇帝在一统天下之后,没有足够的土地兑现百万将士的军功,始皇帝在时自然无忧,始皇帝驾崩之后,秦国将士再无战心。”
  没开玩笑,始皇帝称帝后的确是吝啬了,搞中央集权的同时,军队该得到的赏赐没有兑现,再来就是征募士兵和徭役也太频繁和过度了一些。哪怕是失去信用,可他活着可以依靠威严压得住,死了之后国家就崩盘了。
  秦帝国北击匈奴,于长城屯军为长城军团,挥军南疆也有南疆军团,后面面对六国复立各地先后陷落,想要出兵防御竟然需要用到刑徒。
  章邯的刑徒军团战败投降,关中那个时候可还有数百万人,凑一凑怎么也能凑出一支大军,再以秦人的骁勇而言,哪怕无法全面逆推,可是守住关中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被放鸽子的秦人不再为赵氏赢姓卖命,哪怕是侵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