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的要在半岛建造“长城”的话,总长度可是超过一百公里,结果是刘彦稍微那么一提,纪昌听了脸彻底的僵住。
“君上……”纪昌没办法不僵住脸庞:“数百里的城防,似乎……”,不是似乎,是压根就造不起来吧?也不想想之前各个战国造长城动用多少人力物力,又是造了多少年。
耕战之策需要的前提就是土地,恰恰汉部现在就是没有一块可以安全耕作的土地,让刘彦连建“长城”的念头都出现了。
刘彦很尴尬啊,他也就是稍微一提罢了。为了减少尴尬,他将手指向了远处在游荡的胡人:“这些家伙,在外面终日游荡。”
纪昌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也是将视线转移过去。
汉部营地外面的人自然是流连不去的连城伯所部,在所有胡人都离去之后,只有他们还坚持游弋着,可见连城伯是一个多么不愿意吃亏的人。
“胡骑……”纪昌苦笑:“那股胡人骑兵不好解决。”
他们已经试过派出诱饵,也试过设立陷阱,但连城伯显然也不傻,结果双方你来我往了数天,似乎也就这样了。
“是个威胁。”刘彦不止一次遭遇过这样的胡人:“他们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有这股二百来人的马队,我们受到的限制太大。”
哪怕是有百般计谋,面对一伙怎么诱惑都没有用,只是远远地盯着的马队,怎么使出来?
“君上,明天便是出兵拿取计斤城的时间……”纪昌眼睛没有离开连城伯的马队,说道:“大部队离开,不知道他们是跟随,或是留下来觊觎营寨?”
“那可就看部队带多少辎重了。”刘彦是瞬间会意,他觉得和纪昌是越来越有默契:“可惜没有号鼓旗帜,否则倒也能伪装一下。”
“君上,现在却是不宜亮出旗号。”纪昌刹那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得非常诡异:“等待,一直等待,君上总有亮出旗号的一天。”
亮出旗号?那还真的就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干的事情,后赵朝廷可没崩溃,现在亮出旗号等同造反!
刘彦其实还蛮期待自立旗号,他并不觉得那是造反。事实上他根本就不是后赵的什么人,造的是什么反?
再次出征的时日一到,一大清早营地就是一片的人声沸腾,他们需要先排队领取食物,基本就是几块烙饼加上一竹筒的热汤。
阿三是军官,他们这些军官在烙饼上没有多,可是多了一块肉脯,哪怕是竹筒里面的肉也会比较多。
像是普通士卒,烙饼虽然也是一样,但竹筒里面的汤就真的只是汤,连根菜叶子都别想有。
更加高级的军官,例如徐正和吕泰,他俩现在可是有亲兵的大人物了,压根就不需要自己去领取食物,并且在食物上面绝对要比低一级的好上更多。
军队是阶级最为严明的所在,刘彦一早就知道这个,他本来就有分待遇的想法,是在纪昌的帮助下完善起来,就那么执行了下去。
他们现在也就只是在事物上能够分出待遇区别,等待有了更好的机会,不止是食物上面,住的、穿的、用的……等等相当多的地方肯定也是要分出一个等级。
事实上就是这样,人与人总需要有区分待遇或是级别,要是永远都是一样的待遇,谁愿意去付出更多?只有付出了有回报,人才有更多的拼搏欲望!
“咱们留下?”钟兴长相斯文,他看着即将开拔的部队,对着李匡说:“大部队离去,周遭有一支胡人马队,我们……任务不轻。”
李匡自然也是在看准备出征的队伍,闻言点了点头:“君上与长史肯定有所计较,只是我们的身份还不足以知道那些。”
两人长久沉默观看,可以从他们的眼眸里看到一种渴望,一种想要往上爬的欲望!
第74章 愚蠢的聪明人
部队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他们是向着计斤城而去,压根就没有想要掩饰自己的行踪。
一直留在周遭的连城伯得到哨探的禀告,拍马过来看到的就是那长长的歩卒的队伍。他特别看了一下马车的数量,稍微想了想觉得数量上略略奇怪,汉部出征的部队带的辎重不多不少,应该只能是维持个十天的人吃马嚼?
“这样的举动是做给我的看吧?”连城伯为人记仇,但觉得自己不是傻子,嗤笑道:“我料定,他们还会回来。”
旁边的胡人也笑了,他们相信自己首领的判断。
连城伯起了戏耍汉部的心思,他猜测自己只要做出进攻营地的举动,刚刚出发不久的那支部队肯定就要回来。
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戏耍目的,连城伯很是耐心的等待了一下,甚至为了装得更像一些,忧虑派出侦骑会让汉部主将迟疑,都没有派出侦骑跟着汉部出征的大队,仅仅是保持着周边的必要眼线,免得被围上。
大概是过去了一个小时,也就是连城伯认为时机到了,他派出了必要的人手查探周围,然后召唤来了马队,故意将动静弄得很大,对自己的部下说:“等着瞧吧,那些狗一般的东西很快就会吐着舌头奔回来了。”
营地之外的胡人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留守营地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发觉?李匡是在出现胡人骑兵的时候就立即上了营地最高的哨塔,他在哨塔上还看到了一个放有茶具的案几,那却是喜欢登高望远的刘彦留下。
说是茶具,其实东西蛮多,大大小小的几个杯子,再加上过滤用一个像漏兜一样的玩意,还有几柄像是搅拌刷一样的东西。除了茶具用物,却是还有大小两个炉子,甚至有类似于木盆的东西。这一套东西是西塞柏辽敬献,会有那么多是因为目前这个年代喝茶是用煮,而不是用泡。
与李匡一同上了哨塔的人是谢子瑜,他俩已经盯着那队约两百多人的胡人马队看了有一小会。
胡人的马队在来回的小跑着,看去动静颇大,听着马蹄声亦是阵阵地滚滚而来。骑兵要是闹点什么动静,声音可真的就是小不了,看着也比步兵的队伍威风许多,骑在马背上的胡人还刻意地吆喝着,显得威风凛凛。
“不敲响警钟吗?”谢子瑜看上去略略有些紧张,营地里也就三百来人,哪怕是其中有五十个部族武装,人数也着实是略少。他看了看明显也慌乱了一些的营地留守人员,再看看那些正在下令的基层军官:“至少……不是让他们各处懒散着,该命令弓箭手各自进入位置吧?”
李匡却是无动于衷。不是他不感到担忧,也不是不想敲响警钟,是纪昌在临走前有交代,不用去管大部队走后出现的胡人马队,只需要按照吩咐的模样,该干么还是做什么。
营地虽说还不是兵堡,可是防御工事经过将近五千人长达半个月多的一再建设,看去其实并没有那么脆弱,外围拒马和沟渠密布,一些重要地段竖有土墙,骑兵根本就不可能顺利就冲进营区。
得说实话,李匡真的不是那么明白纪昌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交代,他只知道一点,胡人马队动静是颇大,可是并没有发起进攻的迹象。另外,他认为自己最好还是按照纪昌说的办,再怎么说纪昌都是刘彦的心腹亲信,要是让纪昌知道他没有按照吩咐,稍微想一想他自己都觉得会在某个日子里面倒霉。
正在带着马队奔跑的连城伯,他当然有在注意汉部营地的动向,十分诡异的是,汉部的营地似乎是没有传出什么动静?
连城伯喝了一声“哈,驾!”,牵动缰绳控制坐下战马改变方向,他必需去高一些的坡地,好好瞧一瞧汉部营地到底是什么情况。
很快,胡人的马队上了坡地,他们向着汉部营地看去,尽管是有些远,可是能够看到里面的人根本就没有乱成一团,反而是……在晒太阳?
连续六天的雨季,天色放晴也就是近两天的事情,人是应该晒晒太阳,不说是晒太阳补钙啥的,就是简单的接触一下阳光,问题就出在这里,胡人马队闹出的动静不小,汉部的那些士兵不该慌乱地布防吗?
连城伯在“呵呵呵”地笑,他对自己的侄子连城博达说:“晋人之中有一种叫作儒生的家伙,他们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故弄玄虚。”
什么意思?就是连城伯知道晋人里面有一些识字的人,那些人喜欢玩弄阴谋诡计,比如现在汉部的士兵看似慵懒地在各处晒太阳,这样的举动不过是刻意做出来的假象。
“等待我们靠近了,他们埋伏在我们视野死角的地方就会冒出大量的弓箭手。”连城伯满是笃定地说:“若是我们想要冲进去,他们会假装抵抗一下就放我们进去。然后,刚刚离开的部队就会突然出现,将我们堵在营地里。”
连城博达不断点头,用崇拜的目光看向连城伯。
“我偏偏不上当,不会靠近营地,就这样牵制汉部出征的大军。”连城伯一脸的戏谑:“这样不管他们想要干什么,绝对不能无视我们的存在。有我们在,他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只能是时时刻刻提防着我们。”
连城伯只差没有明白说了,他根本不会去与汉部交战,没有好处又会产生损失的事情,去干了做什么?他就是要恶心死汉部,就像是苍蝇一样地“嗡嗡嗡”,偏偏又不靠近,气死汉部上下。
营地里的汉部那些人真的是在晒太阳吗?毫无疑问还真的就是在晒太阳。可是,要离得近了看,每个人看去脸色都比较怪,只有极为少数看去脸色正常。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带着一脸的迟疑或害怕,然后这些人四肢还会抖……不,应该说是颤栗才对。
没办法,勇敢的人基本被带走了,不勇敢但是想要奋起的人也没有留下,留下的就是一些看似烂泥的家伙。他们也真的就是烂泥,这一仗打完很多人连辅兵都没得当,该去好好的种田或是干其它事情。
“那些……胡人,奔来跑去是在作甚?”谢子瑜像是有点明白过来了:“君上料定胡人不敢来攻?”
李匡当然不会解释是纪昌而不是刘彦说,身为人臣有什么荣耀基本都是君主的,谢子瑜那么讲也不存在什么错误。
另外一边,刘彦亲率的队伍是真的如连城伯料想,停在某处等待连城伯攻击营寨,然后杀出来吗?
根本就没有埋伏那么一回事,他们是出发之后就笔直向着计斤城而去,连一点点的迟疑都没有。
“……小人清楚那种游牧的胡人心思。他们不会做有损失却无好处的事情。”纪昌带着十足的把握,一脸的好笑:“那股胡人马队,他们只会疑神疑鬼地在营寨外围游荡,或许是会尝试接近营寨,但无论留守部队是什么反应,疑神疑鬼的胡人马队都不敢突进营寨。”
其实,纪昌还确定一点,那支胡人必定是被打击过的其中一支,这样的胡人会知道汉部的强悍,人数多倒是敢上,可是只有两百多人哪敢真的进攻。
刘彦既然选择相信纪昌,那肯定是不会有什么疑虑。他是在想,纪昌设计的这件事情有点像是空城计的另类版。
事情还真的就如纪昌所料的一样,他们轻易地拿下了没有设防的计斤城,另一边的营地,连城伯来来回回地闹动静,可就真的不敢杀进营地,搞得后面留守的那些“烂泥”都有些麻木,真的是该干么还是干么……
第75章 反掌之间
连城伯发现不对劲是在侦骑汇报没有发现周遭敌情的时候,他却是认为一定是汉部隐藏起来的部队躲得太好了,不相信汉部的大军就那么离开。
一直是那样折腾,直到第三天的凌晨,刘彦又是率领出征的大军归来,连城伯才得意地告诉自己的侄子。
“看到了吧,比起他们,我们比较有耐心。”连城伯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被耍了:“他们埋伏了两天,失去耐心自己出来了。要是我们真的以为他们不在,去攻打营地,就该受到围攻了。”
刘彦这支部队对计斤城还真的就是“取”,那里的胡人能跑的已经全跑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就被汉部占领。
城池被占领后,当地的胡人表示归顺。这一次纪昌却不建议像是不其城那样将城内的胡人斩尽杀绝,反而是建议刘彦向那些胡人表达了最大限度既往不咎的态度。
汉部还弱小,不能表现得过于排斥胡人,过于排胡会让自己自绝于天下,对待计斤城的胡人该是像柜县那般,扶持一个家族灭掉计斤城原本的最大家族,借用胡人的手去统治胡人。
胡人会扶持晋人去镇压晋人,汉部凭什么就不能扶持胡人去压制胡人?查清楚计斤城最大的家族是哪个,刘彦快刀斩乱麻地选了一个中游的胡人家族,灭掉了计斤城原本最大的那一个家族,一天之内就将事情办好,留下必要的守卫部队,带着部队踏上了归途。
其实对于计斤城的占领刘彦本来是有所期待,可惜的是直至占领下来,他也没有等来什么“奖励”,仅仅就是脑海中关于对县的占领从1/24变成了2/24,然后屁都没有多一个。
回传营地,部队开进去做必要的休整,刘彦问了一下李匡,得知外面的那支胡人马队三天之内折腾得挺起劲,可一次实时性的试探进攻都没有。
“先生妙算啊!”刘彦该称赞的时候从不吝啬:“那么,接下来还是按计划行事?”
纪昌对于自己的判断正确还是无比高兴的。他向刘彦提了一个建议,不能让那支胡人马队像是跟屁虫似得一直跟着,那样会对他们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造成很大的不便。他的建议是,派出斥候寻找那支胡人马队的部落所在地,也尝试与那支胡人马队接触。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当然好,不能的话就从那支马队的部落下手。
这样一来,连城伯就迎来了汉部的一伙人邀请对话。
出去对话的是自己请命的李匡,他带的人并不算多,仅仅是十来个骑马骑得好的人。
连城伯早就对自己的判断出现了怀疑,可是他又不能表现出来。面对汉部有十来骑表现出谈判的姿态过来,他非常特意地吓唬了一下,见似乎没能吓到那伙汉部来人,想围起来就会被控马离开,又是折腾了大半天,选择带着二十来骑过去。
“交易或者交战?”连城伯脸上可不存在什么诧异,他反而觉得非常理所当然,问道:“交易的话,交易什么?”
李匡看着相距越五米,看着有些狡猾的胡人首领,喊道:“汉部出产兵器与食盐,你们可以拿奴隶、牛、羊,或是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前来交换。”
“兵器和食盐!?”连城伯这一下总算是感到吃惊了,但不是吃惊汉部愿意拿这两样出来交易,是汉部竟然能制造兵器和出产盐巴。他眼睛转悠了一下:“交易可以,但是你们要先赔偿我们一百把兵器!”
“我家君上早知道你会如此说。”李匡适当地表现出不屑,又喊:“我家君上不计较你等来犯已经宽宏大量,赔偿的事情休提。交易的话,十二头牛一柄战剑或是战刀,或是三十五头羊,和三匹战马交易一件。盐巴……奴隶……”,喊了一大串数据,静下来看着连城伯。
关于赔偿的事情连城伯也就是随便说说,但他却不打算就那么完事,威胁道:“你们与我们交易,不过是忌惮我们,如果……”
“那好,继续交战便是。我们不用放牧,可以随时随地、时时刻刻寻找你们的部落在哪,此后你们别想安安稳稳放牧!”李匡显得不屑又是高傲,牵动缰绳对同伴喝:“交涉失败,走!”
“等等!”连城伯态度算是端正了一些:“我怎么知道你们不是要骗走我们?”
“信或不信,取决于你。爱跟不跟,取决于你。”李匡并没有停下离去动作的意思,扭着头交代:“我们愿意等待你们三天,想要交易按照刚才的数目携带货物前来。不想交易,你我继续拼杀。”
连城伯看着驰骋离去的十来骑陷入了沉思。
兵器和盐巴啊!兵器在乱世的重要性不用过多言语,便是朝廷的正规军也不是人人拥有武器。至于盐巴?现在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在卖盐,大部分人是用其它的有咸味的东西代替。
“叔叔?”连城博达舔了舔嘴唇:“这却是机会难得。”
要是不难得,连城伯会犹豫吗?他是真的担忧那不过是汉部设下的陷阱,什么交易都是假的,就是要设局弄死他们。但那是兵器和盐巴啊!有再多的财帛都不是想要买就能买到的东西!
“立刻派人去问问柜县那边的家族,看看汉部是不是真的大量出产兵器和盐巴!”连城伯选择了比较稳妥的方法:“要是真的……肯定是要交易啊!”
这里离柜县是有些距离,但是快马驰骋也就是一个上午就能来回。连城伯很快知道了答案,柜县那边不止一个家族与汉部在交易兵器和盐巴,兵器的数量是有限,但盐巴的交易数量并没有被限制。
另外一边,纪昌却是在和刘彦交流,寻找连城伯部落的事情没有放松,对于有机会灭掉连城伯这个部落也在策划,就看连城伯是不是真的那么谨慎。
“无妨,灭不掉就真的交易。”刘彦当然会控制兵器的数量,对于盐巴则是会放开了供应:“我们需要大量的人,灭不掉这个部落,就由他们的口去告诉更多的部落,说我们这里可以用奴隶换取兵器或盐巴。哪怕换来的不全是人,马、牛、羊我们也极度需要。”
纪昌立刻就是一脸的兴奋:“君上睿智!”,他行了一礼,接着说:“如此说来,不灭那股杂胡部落却是好处多过于坏处。我们不宜主动再行征战,却是可以利用他们输送来人口。人口啊,君上!有了人口,我们会不断地壮大,到时候……”
“先攻取整个半岛!”刘彦看去振奋,内心却是无比的纠结,攻取计斤城竟然没有奖励再建一个城镇中心,系统人口上限也没有增加。他无比坚定地说:“短时间内不可能攻取整个青州,那就建设出一个稳定的后方!”
第76章 谋求人口
汉部需要人口,大量的人口,能够亲自出去截留流民的机会就那么几次,再多却是不会有。大部分的晋人不是在结寨自保,便是成为了胡人的奴隶,想要获得人口去动那些坞堡明显不合适,唯有从胡人那边交易晋人奴隶了。
中原和北方的晋人数量不少,但谁也没有一个正确的数字,刘彦的胃口不大,只要治下能够有二三十万的人口,他就有把握在未来的五年将半岛发展起来,随后就该是在后赵诸王子的内战中寻找到更大的机会。
是的,尽管刘彦对“五胡乱华”的历史真的不是太熟悉,但关于后赵因为争权夺位爆发内战还是知道的。他知道自己有数年的时间来累积实力,一切就看到时候有多大的力量,能在那一次的动荡中做到什么地步。
与连城伯的交易进行得不是那么顺利,胡人的警觉性太高,汉部又没有足够多的骑兵,双方第一次的交易是二十柄战剑换取了两百四十头牛。
“这股胡人部落到算是聪明,没有在牛上面下手脚。”纪昌说的是牛大多健壮,公牛和母牛的分配也算是合适。他比较轻松地说:“再交易几次,该支部落就会失去警惕,介时君上想灭……易如反掌。”
刘彦已经派出了斥候去纪昌选定的位置侦查,他们回去之后就会立即将计划付之行动,按照坞堡的规模先建立一个框架。
“确实,按照坞堡的规模是略小……”纪昌不是那么懂得建城:“只是……君上?我们与之交战的叫姚伊买,听闻此人乃是姚弋仲之子。”
姚弋仲何人也?纪昌深怕刘彦搞不懂状况,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姚弋仲的身份。
当然,纪昌其实也不知道姚弋仲的过往,但是光在后赵能持节,官拜十郡六夷大都督,武职是冠军大将军,听名头可就真的是够唬人的了!
刘彦当然担忧,所以就等待着纪昌可以给出什么好建议来。
“此战结束,回转之后还请君上派人前去东莱郡。”纪昌嘴角带着笑意:“东莱书院该是知晓君上此战得胜,即便是为了后路……也该派人前来为君上效力。”
东莱书院啊?刘彦还是比较期待,可他真的不认为东莱书院会对他产生多大的帮助。这个年头太奇怪了,越是有名气的大儒越不愿意给晋人效力,对于胡人的招揽反而是趋之若鹜。
“这个……”纪昌不见任何的尴尬,实话实说:“胡人遍布中原,晋室南迁。中原未见有大英雄、大豪杰,与胡人之争皆是失败……”
就是说,大儒们并不认为除了胡人之外,谁能够在中原站稳脚跟。有太多太多失败的例子,死的人也着实是太多太多,一次、两次、三次,竟然没有人敢去为除了胡人之外的势力出谋划策。
刘彦沉默了,他并不是真的了解这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后世的民族大团结需要的前提下一直被淡化,没人能够真的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大儒认为,该教化胡人,使之胡人成为‘华夏’。”纪昌一脸的嘲讽:“先前或许是对的,可是景侯(张宾)谥后,大变样了。”
张宾啊?辅助石勒建立后赵的一个谋士,被称为“算无遗策、机无虚发”。他尽管是辅佐石勒的第一谋士,尽管受石勒和群臣敬重,可生前也就那个样,等死了才被追谥号为景侯,追封为“散骑常侍,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堪堪配享丞相同等待遇。
看吧,第一谋士,石勒能够建国仰仗于张宾的出谋划策,可是生前与奴隶无二般,死了才有哀荣,然而却是堪堪与丞相同等的待遇。就是这样还有无数的儒生羡慕,然后以张宾为例子,开始了儒生大肆投奔胡人的潮流,甘当在胡人看来是条狗,晋人看来是叛逆或奸佞的角色。说,到底贱不贱?
“你的意思是,东莱书院不会派来能人相助于我?”刘彦眼睛眯了一下:“投奔胡人争先恐后……”,后面的话没有说,那是他觉得应该尊重同为儒生的纪昌,毕竟纪昌对于他来讲已经显示重要性。
“却要看东莱书院怎样看待君上。”纪昌说的是刘彦的身份:“君上如能在朝廷谋得一官半职,东莱书院该会下注。君上的地位越高,东莱书院派来的人能力就越大?”
刘彦可没有犯傻到问“比你怎么样”之类的话,他眯着眼睛:“这么看来,东莱书院却是一个为虎作伥的窝啊!?”
还真的能够那么理解,一个看官职派人辅佐的书院,官职只能是后赵的官职,又还能是哪,难道是晋国啊!?
对于这样的书院,刘彦开始产生了恶意,思考着东莱书院要是不给面子,哪天就该全部抓起来,该杀就杀,反正就是一帮为了权势地位不顾民族同袍的垃圾。
当然,刘彦可不会将那些话讲出去,现今年头的民族和国家观念都非常稀薄,大多数有的就是优先家族,认为光宗耀祖才是重要,至于什么民族和国家……呵呵。
对于会不会被后赵朝廷认为是大威胁,刘彦会有自己的行动,他十分清楚没有什么是黄金解决不了的。如果一锭黄金无法解决,那就两锭,或者更多!
在营地留下五十人一个屯,大部队踏上了归途,他们会先返回原先的安置地,将在岛上的人接出来大部分,随后前去将要建立坞堡的地方。
西塞柏辽等人一直在关注此战的胜败,姚伊买和丘林次符无率军撤退之后,胜败已经非常明显,毫无疑问是汉部以寡击众获得此战的胜利。
对于汉部的胜利,柜县之中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自然是亲近汉部的那些家族,愁的就该是那些在汉部拔寨离去后有异动的人。
刘彦回到安置地,命吕泰亲率本部前去柜县。
吕泰的本部还在前去柜县的路途中,柜县那边的一些家族该跑路的立刻跑路,他们并不觉得汉部首领刘彦会是一个仁慈的人。
当前年头也不会有什么仁慈的人,归顺再背叛,身死族灭才会是唯一的下场。
急于表现的西骞柏辽和苏乐完我等等一些家族,他们主动拦截了那些要逃跑的家族,双方爆发血战的时候,吕泰带兵出现了。那些想要逃的家族或是在抵抗中被杀戮,或是投降之后男丁全部被砍了脑袋,只余女眷。
“吕曲长,却不知道主上有什么指示?”西骞柏辽比较迫切的想要表现一番,他十分清楚汉部撑过了这一次,除非是过于刺激朝廷,不然朝廷就该是以安抚为主了。
吕泰从来就没有太多的脸部表情:“却是要告知西骞族长,君上要你主持奴隶购进一事。日后,由你向周边购买奴隶。”
西骞柏辽是一脸的惊喜。他也绝对有惊喜的理由,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地进入汉部的圈子,更别说在经手期间可以赚取一定的差价什么的。
“另外……”吕泰依然是一副的死人脸:“君上交代,柜县各家族按照丁口,选出优秀子弟,为君上效力。”
“自然!自然!”西骞柏辽的大儿子早就在汉部了,可惜的是这次没有随军出战,是被安排在了某个岛上。他寻思了一下,问道:“却不知道主上可要谋得长广郡郡守一职?”
“已经有人在做。”吕泰不愿多讲,又是交代了一些什么,拱手:“如此,告辞了。”
西骞柏辽十分热情地亲自将吕泰送走,他看着吕泰远去的背影,寻思着等待刘彦成为长广郡的郡守,西骞家抱上了这么一根大粗腿又该得到什么样的发展。
而似乎……西骞柏辽好像比较笃定刘彦能谋得郡守一职?
第77章 冉闵的动作
知道后赵有多少个郡吗?多到连石虎自己都可能记不清楚的地步。
在后赵这个政权中,州一个级别的有十二个,它们分别是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荆州部分地区、幽州部分地区。
每个州至少有十个郡以上,个别大一些的州甚至会有二三十个郡,可不像是两汉政权时期那样,郡这个行政级别有那么高。
另外,因为胡人不懂治国……或者是石赵巴不得中原变成一个庞大的牧场,他们对于极多数的地方采取的是减少丁口策略。啥意思?就是将人口集中到比较重要的几个州,让那些不重要的州变得地广人稀。
其实,要认真算起来青州还算是不错了,换作是在司州或是幽州,整个州的人口还真不知道有没有十万人,好歹整个青州的胡人和晋人合起来还有个四五十万(数据不靠谱)。
整个后赵,相对繁荣的地方也就是在冀州了,概因后赵的都城襄国(邺城)就在冀州嘛。
说襄国繁荣,那是要对谁而言,张石来到襄国已经接近一个半月,丝毫没有感觉到所谓都城的繁荣到底是体现在什么地方。
襄国是都城啊!可是就在这个都城的街道上,看到了尸体却是非常频繁和普通的事情。什么尸体?有各种械斗,有骨瘦嶙峋的饿殍。虽说是胡人和晋人都有尸枕街头,但终究还是以晋人居多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