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围的人安静下来,就连原本在角落里诵读自己角色台词的播音员都变成了默读。
  林蕊下意识地眨了下眼睛,她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个面颊瘦削的雀斑姑娘,老实说,美剧里头的安妮形象当真有点儿丑。
  安妮是什么样的?话痨、野丫头、想象力丰富的戏精,蓬勃的生命力。
  林蕊脑海中飞快地筛选她认为合适的形容词:“在什么环境下都能想办法让自己享受的野丫头。野草,只要给她一丁点儿的土壤跟水分,她就能蓬勃地生长起来。”
  “很好,记住她的特点,阳光。她是个能够汲取爱德华王子岛所有阳光,也能够将阳光反射给其他人的姑娘。她永远都不会认输。”
  薛老师拍拍手,将所有参与广播剧排练的人都召集起来,“今天我们这个剧组正式成立。大家的首要任务是熟悉自己演绎的人物角色。不要怕丑,我们广播剧播音就是用声音表演,说话的时候样子就是再丑,外头的人也看不见。”
  聚集在活动室的人笑了起来。
  林蕊真正加入到这个剧组后,才对广播剧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
  上辈子,她宿舍有个姑娘常常参与广播剧录制,每次林蕊都是看她用电脑录音工具读完了,直接将音频发过去就行。
  想当然的,林蕊认为录广播剧很简单。反正也不要求脱稿,只要熟悉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别打磕碰就行。
  结果真参与进来,她才发现录广播剧还挺复杂的。
  前期的剧本创作跟角色选定,林蕊基本上直接跳过,她过来参与的第一个过程就是分段排练,或者说就是单纯地熟读剧本。
  薛老师曾经去江州大学执导过舞台剧的排练,算是认识林鑫。
  看她陪妹妹一块儿来了,薛老师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直接抓着她,让她先陪林蕊熟悉剧本,充当跟林蕊对话的角色。
  “注意她的发音,你教教她发音方式,每个单词的吐字归音,每个短语的连读音变化,每个句子的重音、停顿,乃至每段话的语速控制、情绪变化,都要认真地过。”
  薛老师严肃地看着林鑫,“对你妹妹要像对你自己一样严格,不要舍不得。”
  林蕊偷偷咋舌,开什么玩笑,她姐对她还舍不得?
  她姐现在对她的准则可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残酷血腥残忍暴力。
  薛老师笑容满面地看了眼眼睛眉毛都要飞上天的林蕊:“你姐要是对你严格,你就不会将《相信未来》翻译成那样。”
  林蕊目瞪口呆,这个可怕的世界,是不是所有评委都知道她的演讲是现场翻译的《相信未来》?
  “能有急智是好事,灵气是老天爷赏饭吃。”薛老师敲了敲小丫头的脑袋,“但是支持一个人走远的是积累的实力。基础不打牢,即使高楼平地起,稍微来个小震动,楼就塌了。”
  林蕊下意识地吐吐舌头,躲到她姐身后去了。
  薛老师被她的反应逗笑了,转身去指导其他参与录制的播音员。
  林蕊好奇地追问她姐:“姐,你还会播音啊。”
  林鑫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我高中是校播音台的台长啊。”
  林蕊从善如流;“我还以为那就是业余随便玩玩呢。”
  “你什么事情都想当然。”林鑫嗔了眼妹妹,“我们普通话都要经过播音员把关,上课培训再考核,然后才能被学校广播台录取。”
  林蕊听得目瞪口呆,她姐不是省实验高中的学霸吗?
  八十年代的学霸难道不应该埋头于书山题海中好好学习吗?
  林鑫同学,请问你哪儿来的时间既广播女神又上台演话剧的?
  当姐姐的人没好气地白了眼妹妹:“你要是上课好好听,作业好好写,自己做好预习复习的工作,不要将时间荒废成无效时间,你至于成天想着怎么对付上学吗?”
  “哎哟,姐,这个单词念什么来着?”林蕊立刻将手上的剧本推到她姐面前,煞有介事,“咱们赶紧排练吧,省的耽误大家的时间。”
  林鑫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将妹妹指着的单词重复念了三遍。
  邹鹏拿着剧本走过来,主动邀请林蕊:“咱们熟悉一下对话吧。”
  他声优演绎的角色勉强算是男主角,安妮的同学吉尔伯特,也就是电视剧中的那位招惹她们全寝室姨母笑的校草小哥哥。
  可是面对邹鹏,林蕊可没办法姨母笑。
  她立刻警觉地把她姐支走:“姐,我渴了,我要喝汽水。”
  “都十一月份,喝什么汽水。”林鑫皱眉,“不是有白开水嘛。”
  “不行。”林蕊哪里肯让邹鹏靠近她姐,立刻撒起娇来,“我早上被气得都没吃饱,我饿了,我需要补充能量。”
  林鑫拿自家妹妹没办法,直接点了下她的脑袋:“就你事情多,非要人伺候你才好。”
  她站起身,礼貌地朝邹鹏点点头,“你饿不饿渴不渴?要不要吃点儿喝点儿什么?”
  邹鹏礼貌地摇摇头:“谢谢林师姐,我带了蛋糕过来。林蕊,你要吃吗?”
  不行,千万不能被敌人的糖衣炮弹收买。
  林蕊立刻咽下口腔中本能分泌出来的唾液,义正辞严地拒绝:“不用,谢谢,我姐会给我买的。”
  林鑫戳了下她的脑门儿:“你想的倒挺美,没有,最多只有小卖部的面包。”
  “哎哟,姐姐,你快去吧。你给我买的,那都是山珍海味琼浆玉露。”林蕊推着她姐出门,然后冲邹鹏露出个标准的二度微笑,“我们开始吧。”
  回魂了,少年,别眼睛再黏着我姐的后背。非得姐姐揍你才行吗?
  邹鹏收回视线,再一次问林蕊:“你真的不要吃蛋糕吗?今早蛋糕房刚烤出来的,那家店的蛋糕很不错。”
  林蕊坚定地摇头:“不要,咱们还是好好排练吧。”
  他们分段排练的第一场戏是安妮与基尔伯特的第一次相遇。
  一直是女孩子们关注焦点的基尔伯特不忿安妮对他的不理不睬,拽着她的辫子管她叫“胡萝卜”。
  自尊心极强的安妮本来就讨厌他上课时捉弄无辜的前桌,此刻受到了羞辱,恼羞成怒,直接用石板拍向邹鹏的脑袋。
  为了更好的进入状态,安妮的好友戴安娜以及被捉弄的前桌鲁比还有老师都参与了这一段的演绎。
  虽然没有录像机对着他们,大家还是按照课堂的模样坐好。
  基尔伯特捉弄鲁比时,还真的按照剧本里头说的那样,用夹子夹住了鲁比的头发。
  所以,当鲁比站起身时,发出的痛呼声也是真情流露。
  林蕊看着好几根头发被连根拔了起来,下意识地就替倒霉的鲁比同学害痛。
  妈呀,不过是排练广播剧而已。这敬业程度吊打一众替身、抠图的数字小花小鲜肉了吧。
  她太过于震惊,以至于邹鹏,哦不,是基尔伯特对她,安妮,挤眉弄眼的时候,她压根就笑不出来,只想奉上自己的膝盖。
  这也太拼了吧。
  基尔伯特没能吸引到安妮的注意,怎么肯善罢甘休。他伸手拽住林蕊的小辫子,大声喊着:“胡萝卜,胡萝卜!”
  林蕊猝不及防,没想到这小子真拽疼了她的头皮。
  她下意识抄起手上的英语大辞典,这是她姐刚才问薛老师借的,怕她不认识单词。
  于是林鑫拎着装面包和汽水的袋子,跟偶然在电台碰到的卢定安一道,重新回到活动室时,看到的就是一本厚厚的硬壳英汉字典砸向基尔伯特的脑袋。
  周围人发出一阵惊呼,大家呆若木鸡,谁都没想到林蕊真会下这么大的力气。
  那一声重重的敲击声,简直让人怀疑邹鹏被拍出了脑震荡。
  薛老师紧张地走过来,赶紧查看邹鹏的情况,埋怨了林蕊一句:“你下手注意点儿啊。”
  林蕊无辜极了,还好吧,她就是用字典墩了下邹鹏的脑袋而已。
  按照剧本上的说法,安妮砸基尔伯特脑袋的时候,可是直接敲碎了石板。
  “没关系。”邹鹏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说着按照台词说下去,“老师,是我不对,刚才我和安妮开了个玩笑。”
  扮演老师的播音员立刻接自己的台词:“你怎么说也是我的学生,这样暴躁报复人,实在让我羞耻。安妮,到讲台上来,一直给我站到下课为止!”
  这一小段结束了,大家才围绕在邹鹏身旁,纷纷询问他的情况。
  林鑫也过去拍了下妹妹的脑袋,催促道:“还不赶紧给人家道歉,演戏而已,你哪里能动真格。”
  林蕊委屈死了,刚才邹鹏拽她辫子可没当成是演戏。
  知不知道广大青少年都饱受脱发烦恼,她这一头乌黑油亮发量丰盈的好头发,上哪儿去找。
  卢定安委婉地安慰林鑫:“蕊蕊也是入戏了,说明她很有天赋,而且准备的非常充分。”
  看看,姐,你得好好跟姐夫学学,努力发掘你妹妹的优点。
  林蕊别别扭扭地蹭到邹鹏跟前:“对不起啊,我刚才情绪上来了,没注意控制。”
  “没事。”邹鹏朝林蕊摆摆手,“真没事,就是声音听着大点儿,其实根本就不痛。”
  林蕊嘿嘿干笑,下意识地脚往后蹭,虚伪地邀请:“那个,我请你吃饭吧。你想吃点儿什么?”
  邹鹏丁点儿客气推辞的意思都没有,直接点头应声:“好啊,你请我吃皮肚面成不成?”
  “这儿的皮肚面不好吃。你还是直接在广播台吃炒菜吧。”
  林蕊闻声回过头,顿时惊喜不已:“苏木,你怎么来了?你今天不是要上课吗?”
  苏木默默地将保温饭桶推到她跟前:“我下午自己看政治跟化学,嬢嬢说怕你吃不惯广播台的饭。”
  林蕊一把抢过保温桶,立刻拧开盖子。
  待看到里头的蛋炒饭跟卤干子时,她立刻朝苏木眯起眼睛。
  哼哼,小子,叫你撒谎。现在都几点了?她妈早就回郑家村了。
  蛋炒饭还有卤干子,除了你小子以外还有谁中午饭吃的这么简陋。


第124章 教授下山行
  林鑫扫了眼保温桶; 似笑非笑地看着苏木:“噢; 原来只有蕊蕊的饭。”
  少年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期期艾艾,不知道该怎样回到。
  “姐姐,这又不怪苏木。”林蕊立刻跳出来打抱不平; 相当护食的伸手将饭桶揽进怀里,对着她姐理直气壮; “他哪知道你出去办事; 结果把我卢哥都拉到广播台来了。”
  好巧哦; 江州那么大,人口那么多; 居然能够在广播台偶遇。地球果然是圆的。
  卢定安微微一笑,从口袋里头摸出一把牛肉干递给两个小孩加餐,从善如流:“我是陪教授过来做节目的。”
  山间寺庙生活单调而无聊。
  王教授最初几天的新鲜劲儿过了,就不想再读经文; 也不愿跟大师傅研究斋菜到底怎么做。
  反正没鱼没肉没荤腥,做来做去都是一片绿色,跟喂兔子没两样。
  他百无聊赖之际,将目光对准了庙中唯一能够接收外界消息的广播。
  这几年电视风头渐劲; 起码王教授已经好久没听过广播节目了。
  现在庙里头没电视机; 他本着没鱼虾也行的心态打开了收音机。结果他不听则已,一听立刻火冒三丈。
  看看; 都已经混乱到什么地步了。
  这些人在其他事情上睁眼说瞎话也就算了,科学问题怎么能够胡说八道呢。
  科学是最严谨的; 广播台的科学频道居然连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都能搞错,这不是在祸害大众吗?
  王教授急得不行,嘴里头都要起燎泡。
  他拍案而起,决定要到广播电台来好好跟这些人说说清楚。
  人要下山出行,自然得有小车接送。
  奈何王教授的那辆专门负责接送他的车,自从被砸了修好之后,便被单位收回另作他用。
  估计是看他一直在山上老实待着,车子放着也是浪费。
  王教授哪能受这等闲气,在山上一叠声的咆哮,差点儿要点火烧房子。
  还是陆教授见势不妙,屈尊纡贵地亲自下了山,问公园管理处借了电话机,联系到一直坚持上山当牛做马的卢定安。
  救火队员闪亮登场,赶紧将火山喷发边缘的王教授带来广播电台。
  林蕊听得目瞪口呆。
  这教授怎么比少爷还少爷。
  瞧瞧这脾气,得多少人贴身伺候着才行。
  她简直怀疑王教授到底是怎样熬过之前的那几十年的。
  以他的个性,在层出不穷的各项运动中,分分钟都是当炮灰被点天灯的节奏。
  卢定安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报出一个人的名字。
  林蕊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有老帅保他。
  她就说嘛,赤子之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东西。生活这把无情的杀猪刀会将人轻易磨得面目全非。
  少女突然间反应过来,不对呀,广播电台好歹是国家单位,又不是谁家私人开的。
  王教授想来做节目,人家就搭理他?
  林蕊狐疑地盯着卢定安。
  大佬,该不是你挖的坑给人往下跳,还要人家承你的情吧。
  卢定安避重就轻:“王教授一直希望能够科学兴国。这趟他下山,上午在广播台做节目,下午还要去一家工厂看看情况。”
  不用猜,那工厂肯定也是卢定安给联系的。
  “不是我。”卢定安摇摇头,“是林叔叔,我只是帮忙搭个线而已。”
  西板桥连着安省,板桥镇一分为二,这边属于南省江州市,那头就属于安省。
  江州市科协组织的送技术下乡,当然不能还没喂饱了自己先去接济别人,所以隶属于安省辖区的另一家工厂就不能得到林建明的指点。
  人家巴巴儿捧着土鸡蛋跟老母鸡堵到林建明跟前,他又是个仁慈心软的性子,哪里好撒手不管。
  于是林建明想来想去,私底下找大女儿打听,看学校当中有没有教授愿意去做技术指导。
  林建明本人是机械工程专业出身,对那个厂还真不太在行。
  林鑫将这事跟卢定安说了,他俩都想到山上的陆教授跟王教授。
  因为物价闯关的失败,从十月份起,国家政策就缩紧了。
  卢定安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将会有大量小作坊式的工厂倒闭。但与此同时,真正的高质量产品势必能够快速占领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国家出手驱逐劣币。只要良币能够抓住机遇,肯定能够蓬勃发展。
  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当然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入产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林蕊听到“工厂”两个字就双眼放光:“卢哥,什么厂啊?”
  林鑫毫不客气地打消妹妹的企图:“好好排练你的广播剧,跟你没关系。”
  林蕊急得抓耳挠腮,她新鲜劲儿已经过了,看到西瓜哪里还顾得上先前摘的桃子,非得缠着她姐要跟过去。
  “不行,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三心二意的话,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林鑫点点妹妹的脑袋,然后叮嘱苏木,“你看着她,别让她偷懒。”
  苏木默默地看了眼正在热火朝天排练的人群,没吭声。
  薛老师拍拍手,将大家聚集到一起,每人发了五块钱的劳务费。
  “今天周末,我们就排练半天,下午我要去开个会。大家自由安排时间,走的时候把活动室门锁了,钥匙交给传达室就行。最重要的一点,大家回去要好好熟练剧本,这次任务很重,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排练时间。”
  她转过头,特地叮嘱林蕊,“尤其是你,要好好准备,争取正式录音的时候一把头过。”
  林鑫赶紧替妹妹应下,表示自己会督促她好好练习的。
  林蕊苦着脸躲在姐姐身后,很想靠着姐姐蹭一蹭。
  夭寿哦,按照薛老师的要求。她不仅得熟悉自己的台词部分,还得将其他对手戏都背下来。
  因为配音的时候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广播剧的情绪中,除了老播音员之外,大家基本上都是脱稿来录。
  林蕊觉得好像一不小心,她自己就掉进了个坑里头。
  她甚至严重怀疑邹鹏是知晓了她姐的心事,所以才拿艺术特长生的幌子忽悠她,将她骗进了火坑中。
  “大家都加油准备。这个剧的背景我不说大家心里头也应该有数,这是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只要漂漂亮亮地交出答卷,肯定会有回报的。”
  林蕊恍然大悟,她就说广播台好好的排什么英文广播剧。
  除了英语学习爱好者之外,现在谁会听英文剧,根本就不符合市场要求嘛。
  邹鹏拿着剧本过来找她:“你下午有没有事?如果没事的话,我们一块儿好好对对台词怎么样?”
  《绿山墙的安妮》中,安妮对手戏最多的人就是基尔伯特。
  这对欢喜冤家一样的少男少女,每次碰到一块都是火花四溅。
  安妮一直将基尔伯特视为竞争对手,直到长大成人都没办法原谅“胡萝卜”给她造成的心灵伤害。
  也因为这样,安妮与基尔伯特的交锋就成了这部广播剧的重头戏每每将情绪引向高潮。
  林鑫拍拍妹妹的脑袋:“好好排练吧,别拖了大家的后腿。”
  “事半功倍最重要的是做好前期准备。”苏木突然间开口,“蕊蕊现在对剧本还不熟悉,不如等到熟悉完剧本之后再排练。”
  少年转过头看林鑫,“姐,我也想去厂里头看看,刚好路上可以看蕊蕊熟悉剧本。”
  林鑫看着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苏木,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小子还真是绝啊,让他在边上看着他都不乐意,非得把人带走才高兴。
  林蕊双眼放光,头回觉得苏木顺眼极了。
  不错,年轻人,终于知道眼力劲儿怎么写了。
  她立刻抱住她姐的胳膊开始摇晃,不停地撒娇:“姐,你让我去嘛。”
  从穿越过来后,她就没有正儿八经看过乡镇企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鑫对着这个妹妹,时常只有头疼的份。
  她无奈地转过脑袋,试探着问卢定安:“教授会不会嫌吵?”
  林蕊眨巴眼睛,可怜兮兮地盯着准姐夫。
  姐夫,你看我多卖力,我今天一直帮你拦着情敌靠近我姐的。你要是不带我过去,你的良心难道就不会痛吗?
  卢定安被她那种小狗似的眼神给逗乐了,只能忍住笑,摇头表示:“没关系,我借了辆吉普车,坐得下。”
  林蕊喜出望外,难得大方地将她姐买的面包跟汽水都塞给邹鹏,虚伪地笑:“今天没空啦,下次我一定请你吃皮肚面。”
  邹鹏收下了面包,将汽水退回去,又拿自己带的蛋糕给她做回礼:“尝尝看,味道真的不错。”
  苏木眼皮子直跳,伸手接过蛋糕:“我吃吧,蕊蕊你早上蛋糕吃多了,应该没胃口。”
  林蕊直接伸手掐苏木,谁说她没胃口来着。
  早上都是被他给害的,她就喝了一碗粥,连她妈做的蛋奶都没顾上吃。
  苏木不愧是修行中人,任凭林蕊如何下毒手,都面色丝毫不变。
  他拿出袋子里头装的蛋糕,狠狠咬了一口,慢慢咀嚼着咽下。
  他那夸张的吃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在吃谁的肉呢。
  上了吉普车,林鑫从后视镜中看到少年那张一本正经的脸,忍不住撑着头叹气。
  神棍就是神棍,最擅长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苏木催促吹着口哨看窗外风景的林蕊:“别唱歌了,赶紧背台词,我给你看着。”
  “你可得了吧,你能认出几个单词啊。”林蕊毫不客气地拆他的台,“我自己会背的。”
  苏木面红耳赤,愤愤地摸出那本英汉字典:“我会查。”
  前排的王教授饶有兴致地转过脑袋来:“你念着,我听听看。这些单词我应该认识。”
  他上广播台狠狠地喷了一通,身心舒畅,看见小孩都和颜悦色起来。
  陆教授也扭过头,鼓励地看着林蕊:“念吧,没关系,错了我们不会笑你的。”
  林鑫看妹妹皱成苦瓜一样的脸,忍不住“扑哧”笑出声。
  有车子代步就是不一样。
  明明坐公交车再倒车要差不多三个小时,吉普车因为不绕路,直接沿着小路开过去,总共花了不到一个半小时。
  林蕊顿时心疼她爸,要是每次能有车接送,她爸哪里还需要那么一大早就匆匆忙忙赶着出门。
  “以后说不定车子多的开不完。”王教授跳下车,兴致勃勃地看着面前的厂房,“他们要造电动汽车。”
  前几年出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就有人将目标放在电动汽车上,借以摆脱国际原油价格对汽车的桎梏。
  西板桥的这位老板前几年一直在南方闯荡,挣了不少钱。
  镇干部跟他老家的村支书三顾茅庐,说动他回乡接手已经停产的村办厂,带领乡亲致富。
  此时国家整顿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初现端倪,不少乡镇企业直接倒闭关门。
  这位见过世面的新村长兼厂长决定另辟蹊径,不再重复前人走过的老路。
  他从新闻中嗅到先机,后面国家肯定会注重环境保护。比起烧汽油的汽车,电动轿车没有废气排放,无疑更环保。
  反正大家现在状况都不好,与其盲目上马新项目,不如潜下心来好好搞高端产品开发。
  怕汽车太贵没人买?开什么玩笑,多的是有钱人,几千块钱的一件衣服都能被抢购一空。
  林蕊惊讶地瞪大眼睛,没想到八十年代的理念就已经如此开放。
  她穿过来之前,国家好像在推广新能源,购买电动汽车额外有补助来着。
  陆教授看她眼睛瞪得圆溜溜的样子,忍俊不禁:“电动汽车十九世纪就出现了,相关的配套设施也都有。不过是后来内燃机技术发展迅速,电动汽车才没了用武之地。”
  王教授表情严肃:“电动汽车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因为原油总有一天会开采完毕,但是能够发电的可不仅仅是煤炭。”
  风力以及水力是源源不断的,包括太阳能,将来都能够代替煤炭发挥作用。
  林蕊突然间兴奋起来:“水电站,以后水电站肯定大有市场。”
  她记得有一任首富就是靠水力发电站起家的,好像他的发家模式是帮国有企业建十座发电站,自己得到一家。
  尴尬的是,国有水电发电站年年亏损,需要国家补贴。
  他私人拥有的发电站却成了印钞机,流淌的不是水,而是金子。
  后来首富好像折戬在太阳能发电上了。
  具体情况林蕊记不清楚,唯一能记住的就是水力发电大有前途可为。
  不过前提是一定要获得政策的扶持。自古富贵都是险中求。
  镇上跟厂里的领导都早早等着迎接这两位国内赫赫有名的专家。
  电动汽车要迅速发动起来的关键是充电技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操作,可是专家清楚啊。
  只要解决了充电问题,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
  王教授兴致勃勃:“这个问题不大,现在混合电池组的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
  林蕊在边上默默地听着,仔细回想三十年后为什么林主席周围同事很少买电动轿车。
  买的人肯定不多,因为国家还一直给着补贴。
  明明一辆车到手相当便宜,可是大家为什么不买呢?
  她的目光落在厂房的插座上时,突然间反应过来,充电,问题还出在充电上。
  因为能用的充电桩不多,所以汽车一旦没电就非常麻烦。不同厂商的充电设备还不兼容,非得找到自己车子品牌的充电桩才能充电。
  谁愿意花钱买罪受,还不如直接开燃油车。
  林蕊迟疑地举起手,大着胆子道:“你们想过汽车开出去之后要怎么充电的问题吗?”
  建立充电桩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大量资金投入。
  既然三十年后都问题重重,她觉得三十年前的今天,单靠一个乡镇企业是没办法突破困局的。


第125章 电动自行车
  林鑫直接一把捂住妹妹的嘴。
  她就知道这孩子不会真跟承诺过的一样; 就过来看看; 不插嘴胡说八道。
  她真信了这丫头的邪!
  林蕊被捂得各种“呜呜呜”; 垂死挣扎。
  姐,我说的是问题的关键。
  车子是消费品,所有的消费品目标都是取悦消费者。你车子就是造成一朵花; 只要车子不好开,一切都是白搭。
  人家傻啊; 花个十几二十万买辆车回家当祖宗供着?
  你以为你生产汽车供人收藏啊; 人家凭什么收藏你的车。
  说到这个; 加油站也是门妥妥的好生意。以后遍地都是汽车,加油站肯定能挣钱。就是不知道现在是否允许私人承包加油站。
  林鑫拖着妹妹往后头走; 冲众人露出标准的微笑:“不用管她,她从小就想一出是一出。”
  她瞪了眼妹妹,搞清楚电动汽车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说话永远不过脑子,老是想当然。
  林蕊呜呜瞪眼; 她没想当然,她想的都是问题的关键!
  苏木扫了眼在大姐手下拼命挣扎的小伙伴,想到蕊蕊直接拿字典敲那个油头粉面的小子,顿时觉得他跟蕊蕊是一国的。
  他鼓起勇气要给林蕊抬轿到底:“我觉得蕊蕊说的没错; 车子开没电了; 上哪儿充电去?”
  正与厂长相谈甚欢的王教授倒是没生气,手一挥; 继续兴致勃勃:“混合动力,油电混合; 在暂时充不到电的情况下,依靠燃油发电。”
  旁边表情凝滞的镇领导等人的面色终于松弛了下来。
  林蕊总算挣脱了她姐的束缚,却迫不及待地强调:“可是你还是得找地方充电。混合动力的主要能源应该是电力,不然还叫什么电力汽车?”
  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能不能造出车子来,而是如何配套设施从何而来。
  厂长信心十足:“只要我们厂生产的汽车质量好,国家政策一定会扶持的。”
  一直在边上没吭声的卢定安却摇了摇头:“现在国家正缩紧政策。”
  他先前关注点都落在了如何实现汽车依靠电力运转起来,倒是下意识地忽略了充电问题。
  他本以为现在电网发展如此迅速,即使绝大部分乡村也实现了家家通电,充电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他却不得不考虑,车子得去哪里充电。
  难道从居民家中拖一个插线板出来充电吗?这显然不现实。一辆车得充电多久才能上路跑?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与大批资金的投入。
  然而从十月份开始,全国范围内大批基建项目都停下了,不少乡镇企业也关门大吉。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国家会掏出大批资金来支持电动汽车发展吗?
  林蕊焦急地强调:“解决不了充电站的问题,一切都白搭。”
  既然陆教授跟王教授都说现在国外也在研究电动汽车,那以国人的聪明敏锐程度,能想到电动汽车发展前景的肯定不止眼前西板桥的这群胸怀壮志的人。
  可是,直到三十年后,电动汽车的发展事实上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