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时明月-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诚猛的把火枪朝腰里一插,反驳说:“平心而论,我们的家丁赶得上朱雀军吗?”
石欢摇头:“赶不上,朱雀军何人也,那是昔日章楶章老大人挑选的环庆精锐,又经你老师训练多年,北章南赵,乃是大宋两庭柱,当初,石府将你送到老师门下,也是因为你老师才学惊世,要不然,我大宋第一将门何必向他学习。
北章南赵联手训练出来的朱雀军,岂是别人可以比拟的,衙内,不能和他们比。”
石诚烦闷的说:“我忧虑的就是这点,我石府家丁比不上老师的家丁,这不算什么,毕竟老师乃是文臣,可我们连朱雀军都比不上……还有,帅监司带去的玄武军我也抽空偷看了,那些人似乎显得比朱雀军还勇悍,这场战事完了以后,我石府还是大宋第一将门吗?再要说这个话,恐怕连杭州军将都要笑话我们。”
等石诚赶到开京城的时候,这场战事确实没有他啥事。帅范炮轰开京城整整一日,女真人斗志全消,意图跟帅范商谈,帅范借商谈的名义挥兵入城,紧接着,展开了大屠杀,城内的一万两千女真人被他们不分皂白斩杀殆尽,而后,他逼现任高丽国王退位,扶植三岁的太子继任高丽新国王。
经过两天的整顿,开京城的秩序已经恢复,帅范借用新国王的名义号召各级官吏抵抗,这几天,已经招募到了足够的高丽义勇,准备对女真人展开追击。唯一担心的是,他走后,城中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坐阵,石诚来了,问题全解决了。
“老师让我转告你,若你平定开京,鸭绿江不再是障碍,而我大宋突然出兵,老师担心曷苏馆的宋商受到报复,老师交代,开京若平,请你迅速回到码头区,他用战船送你去曷苏馆,压服曷苏馆,则可以从当地获得补给,斜插鸭绿江……
老师说了,冬天雪厚,行动困难,女真若想退兵,至少要花一个月的时间。而你打服曷苏馆,最多也就是花十天时间,再有十天时间,便可以从曷苏馆运动到鸭绿江。”
“十天扫灭曷苏馆,太尉大人真看得起我,不过,先打曷苏馆,确实占据战略主动。你来了,太好了,你就用北洋事务局北洋水师提举的名义接管开京。对了,高丽太上皇要求新皇迎娶太尉的女儿,我知道太尉对他的那个女儿很宠爱,这事我没敢答应,你先敷衍着,而后告诉你老师,成不成,由你老师决定。
不过,高丽新皇才三岁,老师那丫头到了高丽,那就是一国王上王,你跟你老师说说,这买卖有赚头。”
赵兴唯一的女儿婕儿聪明灵慧,曹氏将门曾打算将这位女子迎入家门,可惜遭到了赵兴的拒绝。此后,在赵兴门下学习的将门子弟相约进行一场比试,看谁能够赢得赵兴掌上明珠的芳心。石诚也是参赛者之一。
当然,这场比试中,既有青春少年的朦胧爱情存在,也有世家子弟的利益考量。因为将门子弟都隐约从程氏弟子中听到一个传闻,传闻赵兴手中有一套《武侯遗书》。
那年代没有百度、狗狗,凡是知识都有明确传承,而许多知识都是家传秘籍,轻易不肯给外人透露。纵观赵兴过往的战绩,以及他对军队的新式训练手法,样样与前人不同。这都被认为出自这本神秘莫测的《武侯秘籍》。现在赵兴有四个儿子,还有一名认养在廖小小名下的义子,但独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跟古怪精灵的李清照作伴,那聪明劲不是普通大宋女子所能比拟的。
于是,将门世家都在揣测,也许身为将门的他们娶了赵兴宠爱的女儿,赵兴那几个儿子看来都各自有安排,那么赵兴的一身兵法成就可能注定要传给女婿,如此一来,谁家娶了赵太尉家中的丫头,等于奠定了大宋第一将门的地位。
帅范有口无心这句话令石诚很不满,他面红耳赤的驳斥说:“帅大人,三岁的小儿懂什么,我家老师缺一个王国吗?婕儿要嫁国王,南洋数不尽的国王都等着娶她,何用嫁给高丽三岁小儿。”
帅范一愣,明白过来,调侃道:“小子,婕儿那丫头眼高过顶,你小子想要胜过曹晟,可要多多努力。”
石诚马上醒悟到帅范跟赵兴的关系,面前这人原本可以担当河东路经略使,但他却辞官不就,宁愿继续到赵兴手下听差。这两家人好的如同一家人,帅范可是少数能够随意出入赵兴家中的嫡系。想到这点,他马上拱手:“还望帅大叔多多成全。”
帅范笑了:“我都成大叔了……你的敬意,我敬谢不敏,你老师看他的女儿如同眼珠,早就许可他女儿将来自己挑选夫婿,这方面,在你老师面前说话没有用,还需在那丫头片子面前多下功夫……我听说曹晟与张衍半路上就送给那丫头片子很多礼物,你小子也需多下功夫,讨讨婕儿的欢心,女人嘛,不时送点小礼物,那表示你在想着她,记挂着她,小子,这方面你落后了。”
石诚摸着下巴,歪着头端详着高丽的皇宫,若有所思的说:“曹晟、张衍现在不过才出广州吧,他们能搞到什么,等他们出了狮子城,那就路途遥遥了,而我这里,守着一座高丽王宫,守着一个高丽国,新鲜玩意朝发夕至,唯不知婕儿喜欢什么?莫非她跟清照姑娘一般,喜欢古董,我听说高丽国内汉唐时代的古董很多?”
帅范甩手站了起来:“瞧我几十岁的人,跟你瞎扯这些干什么,现在:南洋事务局兵案监司,南洋水师陆战队都指挥、福建路经略使帅范,向你移交开京管辖衔。”
“北洋事务局北洋舰队提举,北洋陆军指挥使、密州马步兵统治,骑都尉、皇城使石诚,现在接管开京!”——石诚回了一个军礼,并顺手接过帅范递上来的军刀。
他这一接过军刀,等于正式上任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石氏将门的根基深厚,他一个十八岁的小孩,没有什么从政经验,但却能仅凭世袭爵位,一上来就担任了正五品的武官。
与此同时,杭州,越南国公陈公川正在与陈伊伊商谈。此时,赵兴押运交接北洋事务局的军械出门在外,赵兴的正妻程阿珠换上轻度感冒,正在家中休养,主持家务的变成了陈伊伊,另一小妾喀丝丽正在杭州市舶司跟胡人筹建保险公司的事宜。偌大的城堡中,除了陈伊伊及越南仆人外,几乎没有什么人。
陈伊伊望着窗外,窗外正零零星星的飘雪,她叹着气说:“杭州居然下雪了,我不知道,有汉以来,杭州可曾下过雪。这可是千古以来第一次吧。窗外大雪飘飘,相公又不在家,孩子们都去上学了,这么大个院子,竟没有几个聊天的人,真让我恓惶。”
陈公川不耐烦的说:“我跟你谈得是正事,你怎么给我谈起风雪。”
陈伊伊悠然说:“天子出头便是夫,这家中,夫君出征在外,除了想念夫君,还有什么大事值得我操心?”
陈公川不悦的说:“我跟你说了,咱们国家的国王李源又去世了,谁该继位,这需要赵离人的首肯。我已经试着到京城打探,京城的黄大人黄鲁直回话说,现在朝廷体制:南洋外交事宜尽归南洋事务局,北洋外交事宜尽归韩忠彦。所以,我们大越新任国王继位,还要你家夫君点头。”
陈伊伊慢悠悠的说:“夫君定不肯再让李氏继位了,夫君早就说过,李氏的王位早应该过度到陈氏,赵海如今大了,可等不及了,这一届国王必须是陈氏,下一届是赵海……不如就由哥哥你继位。”
陈公川跺脚说:“妹妹,你怎么那么傻,李氏存,我陈氏存,李氏存位我陈氏得以荣,若是我陈氏继位,赵兴为了扶持你儿子继位,一定会杀尽李陈二氏,到时候,我陈氏想找个祭祀祖先的庙宇哭诉,恐怕都找不见。”
“陈氏取李氏公主,继位为王;而后赵海以陈氏赘婿的身份,继位为王,这是夫君安排好的顺序,夫君定好的事,轻易不能改变,妾身不懂国家大道理,只知道夫君是我的天,他想扶持我儿子为王,也是为我赵氏子孙留后路,越国若不肯,则天下间从此没有越国,哥哥,我劝你还是顺从夫君吧,否则的话,别说陈氏,连越国能否存在,还在两可之间。”
陈公川悲伤的摇摇头:“妹妹变了,变的已不是我所认识的那个妹妹,赵兴如此做,等赵海登位以后,再过数年,你以为我大越还能存在,大越若不变成大宋一个路,我便不信陈。”
陈伊伊痴痴的望着北方,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像是没听到陈公川的说话,神不守舍的回答:“妹妹如今是宋人妻,我家夫君是大宋第一能臣,我儿子是大越最优秀的孩子,是他们的万民之主,妹妹这一身,能得到如此荣耀,哥哥应该高兴。”
陈公川一甩袖子:“你魔怔了,你已经完全傻了。罢了,我这趟白来了。”
陈伊伊慢慢的继续说:“我陈族本是华夏人,当年从福建远赴海外,不就是为了求生存嘛,如今夫君推行海外分线,陈族可以保有自己的领地,万世不变,还能重归华夏,成为华夏一份子,还奢求什么,莫非还想谋反?哥哥,我希望我以宋人妻的身份记录在史册,而不是宋人的大越父,大越回归华夏之举,不可抗拒,哥哥细细思量,能抗拒的了吗?”
陈公川思索片刻,摇头叹息:“不可抗拒——赵离人做事,总是那么赶尽杀绝。这几年,他东征西讨,威名远播海外,大越南部因金兰城的存在,许多百姓都以太尉为荣,他们认为太尉之子掌管金兰乃是他们的骄傲,这人心思变不可抗拒。
人心是一说,宋军所使用的武器十分可怕,这几年,我大越虽然与金兰毗邻,也与大理、广西商贸往来密切,但我们总是发现不了宋军火枪的秘密,即使偶尔购买几支火枪,工匠们也仿制不了。即使使用原装的广东火枪,威力也不如广南兵使用的,我听说其中差别在于火药配方。但宋军的火药都是定装的,我们无法搞到原始配方。
人心不在我,真要打起来,宋军的武器犀利,我大越不可抵挡,说起来,似乎我们别无他法,只能屈服,可这……太屈辱了!”
“活着,总比死去好”,陈伊伊悠悠的说:“赵海是我的儿子,他依靠陈族的关系登上王位,自小受我教育的他,虽不敢说保存李氏,但陈族定然能在他的庇护下……哥哥,不要犹豫了,陈族选人登位吧。”
陈公川摇摇头,黯然的说:“我是心如死灰,不如我把这讯息传递回去,管他谁能继位,我便留在这大宋,看一看天朝风物,吟花弄月,了此余生。”
陈伊伊精神一振:“拿我夫君的名帖去,我夫君也喜好追逐名家诗词,大宋有名的诗人没有不受过他恩惠的,你拿他的名帖去拜访,想必无有敢闭门不纳的。哥哥,此地安,勿思蜀。”
陈公川叹口气,沮丧地说:“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万王之王”
崇宁二年二月,大宋南洋事务局远征海外的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宝物送抵朝廷,这批宝物赵兴作价十五亿贯,而其中的一顶阿拉伯钻石王冠就被作价十一亿贯。相当于大宋十年的财赋收入。
虽然如此,小皇帝与满朝大臣却都觉得这顶波斯王冠非常值。他们丝毫没有抱怨赵兴胡乱报价。
这顶波斯王冠用18K金打制,王冠顶端是一枚鸽子蛋大小的璀璨钻石,该钻石镶嵌于王冠最顶端,钻石下方,是一百零八枚稍稍小一点的钻石层层叠叠的堆砌成峰峦蝶状的模样——这是宋人的说法,阿拉伯人将这称之为“群星璀璨”,而顶端的那颗最大的钻石则被称为“万王之王”。
赵兴把这顶王冠也称之为“万王之王”,战报里,他把这顶王冠说成是阿拉伯国王历代相传,如同中国和氏璧、传国玉玺一样,继承王位的必需品、王权标志。但实际上,这顶王冠之所以最后送到,是因为它的制作耗费了阿拉伯奴隶工匠很多工夫——换句话说,这顶王冠其实不是缴获品,是赵兴利用战利品自己打造的。不过,大宋国内并没有人知道这消息。
这顶王冠是在斯里兰卡完成的,它的设计风格充满了阿拉伯与印度风格交融的味道,其中加了很多宗教的寓意,除了正面许多璀璨的钻石外,稍稍侧面更镶嵌了一百多枚大大小小的红蓝绿宝石,而它镶嵌的钻石,大大小小总算起来,达到一万多粒。这些钻石都是赵兴从缴获的战利品中筛选出来的。
众多钻石的镶嵌,使得这顶王冠在烛光下,反射出多个切面的火焰跳动。戴到头上后,钻石所反射出来的跳动光芒仿佛是一枚太阳跌落凡间,它璀璨的让人不能逼视,更将戴王冠者整个头部都隐藏在跳动的光芒下,活像肩上升起一轮太阳。
王冠献上的当日,宋徽宗以及朝廷大臣对这顶王冠的价值感到难以置信,但当王冠从首饰盒里取出的时候,它照亮了整个大殿。群臣们仰望着头顶太阳的宋徽宗,充满了惊愕,而宋徽宗自己也在镜前端详自己仿佛太阳神降临人世间一样的身影,感到这顶王冠确实物有所值。
由此,整个大宋掀起了一股钻石热,大宋官员与富豪们不惜一切代价地搜购这种名叫“金刚钻”的石头,将其镶嵌在冠冕上,一时之间,似乎男人比女人更热衷佩戴这种势头。
得到这顶王冠后,宋徽宗立刻鼓动一群道士给自己加上新的道号,新道号又长又臭,普通人不可能把它记全。但由此宋徽宗得到了另一个称号:道君皇上。
整个大宋的二月在加尊号、群臣庆贺中慢慢度过,新上任的六部大臣借助这股喜气慢慢站稳脚跟。而满朝大臣在道君皇帝丰厚的赏赐下显得喜气洋洋,在这一刻,朝廷的党争似乎都缓和,没人注意到大宋两大事务局联手进行的那场北方战争。
二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在二月里随后的日子,道君皇帝借助这顶波斯王冠,向诸藩国展示了自己君临万国的气概,也因为这顶王冠,他觉得自己成了整个世界的主人,由此,他模仿李世民,怂恿群臣给自己奉上了“天可汗”的尊号。
意犹未尽的他还在考虑是不是如赵兴所怂恿的,再增加一个“海洋之主”、或者“万王之王”的称号。心情舒畅之下,他大笔一挥,批准了南洋事务局与北洋事务局的预算外自决算的权力、批准了两大事务局拟就的对北方局势的设想。同时,对于高丽国正在进行的那场愈演愈烈的局部战争,也完全任由地方处置。
在赵兴手下憋了多年,得到皇帝诏书后、放开手的帅范越打越顺畅,这也是他初次带领一支简直完整的全火器、诸兵种协同部队,又以主帅的身份冲杀在战场,随着战争的进行,他性格中暴虐的成分不知不觉浮上桌面,与女真人交手,每战过后,他都不留俘虏,每次战斗,总喜欢使出种种手段折磨戏耍女真人。
随着鸭绿江的化冻,帅范的凶名越来越厉害,整个东北都在传扬着他的残暴,随着战争的进行,连宋兵将领都害怕起来,北洋事务局的军官正在战斗中磨合,他们不敢亲自与赵兴交涉,便拜托石诚出面劝解。
“老师,不能这样打下去了,帅监司过村屠村,过城屠城,他率领大军走过的地方,只留下一片尸首——老师,不能这样啊,俘虏也是钱啊,随军的商人叫苦不迭,说他们此行毫无所获,仗打成这样,他们赔了无数钱财,只换来一片空无一人的土地。老师,那片结冰的土地有什么用?”
赵兴正在翻检一个小箱子,那箱子里面装着一公斤半打磨好的钻石,他挨个检查着钻石的纯度以及逐个切面,满意的直咂嘴,听了石诚的抱怨,他不以为然的翻了个白眼,反问:“我们缺奴隶吗?”
石诚无语。
大宋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代,南洋事务局辖下各州府不停地洒钱,雇用差役整修道路,修建各州县标志性建筑,建设免费的学堂与施药所,修建大量的兵场,石诚这几年一直混在南洋事务局,即使他到了北洋事务局,北洋事务局辖下只有两个路,却经营高丽与倭国海贸,用两国的财富供应山东与浙江北部,这北洋事务局辖下,虽然不如南洋事务局,但比大宋内陆的城市却显得繁荣了许多。
大宋百姓不缺钱,他们现在似乎什么都不缺,在赵兴的征讨下,整个南洋数亿人口成了大宋劫掠船队劫掠的目标;而在天圣令下,大宋的奴隶贸易开展的磕磕绊绊,限于天圣令十年释奴的另行规定,加上货源总不发愁,使得大宋奴隶价格一直涨不上去,连一名熟练的阿拉伯医生的价格都比不上一头牛。
相比南洋奴隶价廉量大的优势,凶悍的女真人便变的不怎么讨人喜欢,他们吃的多,干活少,最擅长的是如同蝗虫一般进行毁灭,如今,整个大宋除了赵兴偶尔还对他们感兴趣,大多数人对他们并没有购买欲望。
女真人桀骜难驯,而且生女真此时还保留着吃人肉习惯,面对这样一群人形野兽,帅范的高举屠刀,其实是符合赵兴的意愿的,所以底下虽然议论纷纷,赵兴恍若未闻。
“老师曾经告诉我们,单凭武力只能换来暂时的屈服,征服是一场系统工程,老师,你真打算纵容帅监司这样一路杀过去?”石诚说完这话,见到赵兴不为所动,他又向旁边的赵风求肯:“风公子,你劝劝老师吧,帅监司如今杀的人胆寒,他手下的那群士兵已经变成了野兽,风公子,我大宋乃仁义之国,不能背下这杀戮的名声。”
赵风坐在舱里,一直低着头把玩着手里的酒杯,那酒杯中的酒显琥珀色,摇晃起来透出微微的麦香。石诚说完,赵风稳如泰山的悠悠说了一句:“嫡父说这种酒叫白兰地,怎么起了这么怪的名字?!”
石诚气结,对于赵风那挣扎不透的慢性子,他早已经习惯,但此时依旧感到难以适应:“风公子,我说的不是酒,是成千上万条人命。”
赵风慢悠悠的回答:“今天天气不错!”
石诚愕然的看了看,赵兴正在专注着对着灯火观察一枚钻石,赵风则对着窗外的阳光检查他的白兰地,石诚跺了跺脚,转身走出舱外。
石诚出舱后,一名侍卫就手将舱门关上,赵兴抬眼看了看赵风,满意的说:“回答的不错。”
赵风依旧对着阳光检查他的酒,嘴中喃喃的说:“春日的阳光,真温暖。”
舱门一推,李清照一身紧身打扮,脚不沾地的跑进舱内,她一见赵兴,便语速很快的说:“阿翁(宋代媳妇对公公称呼为舅,或阿翁、大翁),我听说岸上杀的血流成河,有这事吗?”
赵风抬起眼,叹了口气,说:“你忘了敲门。”
赵兴丢下钻石,答:“战场上的事,似乎不该女人插嘴……嗯,石诚去找你了?”
李清照不满地扭了扭身子,走到赵风身边,恢复了淑女态度,静静的做了个揖,躲入赵风背后。
这两小孩已经订婚了,但在赵兴制定的家规里,男子没有长足二十岁,不准成亲。所以这两人还没有完婚。然而,赵兴向来对李清照宠爱,养成了李清照在赵兴家中随随便便的性格,侍从们也知道面前这个女娘是未来女主人,所以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畅通无阻。
李格非对李清照这种脾气非常不满意,已经退居乡间的他时常来赵兴府上窜门,顺便也去明州、越州、秀州,与秦观等人吟花弄月,每次见到李清照言行无忌的样子,都是一通责骂,故此,李清照偶尔还能呈现小鸟依人的淑女模样,可惜,这种形象的有效期没有多久。
看到舱内两父子非常专注的各干各的,干的都是些无聊的事,李清照忍了又忍,忍不住了,他伸手一捏赵风的耳朵,冲赵兴呶呶嘴,赵风过了很久,才放下酒杯,慢悠悠的说:“啊,耳朵痛。”
李清照气的直跺脚,她忍不住劈手从赵兴手里夺过钻石,插嘴说:“大翁,如此细小的石头,值得看上一个时辰吗,岸上正在血流漂杵、血流漂杵啊。”
赵兴随手盖上了钻石箱子的盖子,他望着窗外,慢悠悠的说:“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向来信奉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他们不讲仁义,对他们讲仁义,他们觉得你软弱。而这些人向来觉得宋人软弱,正因为如此,曷苏馆女真拒绝了我们送来的建议,帅监司这是告诉他们,宋人虽然是君子,但有时候也是怒目金刚。”
李清照瞪大了眼睛,不解的说:“曷苏馆女真虽然不同意在我们的扶持下独立建国,但他们依然开放了道路,允许我们抄袭女真人,但我听说,帅大人是一路杀过去的,他不管那些人是否是曷苏馆的,也不管那些人是否抵抗过,只管过村屠村,过镇屠镇。”
“杂草清除了,才好播种麦子,曷苏馆的这片土地上,其实原先渤海国的遗民才是多数,帅监司这样一路杀过去,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渤海人就会来找我……”
李清照眼珠转了转,马上又说:“可我听说,北洋事务局随行的军官现在都不敢跟帅监司站在一起,说他身上杀气逼人,说我们的士兵眼珠都是红的……”
赵兴点点头:“所以我才让另一支军队来,如今春暖花开了,也该让福建兵适应一下北方气候了。”
在宋代历史上,北宋末年,福建人虽然因吕惠卿的原因,向来被大宋多数人鄙视,然而,金兵南下后,福建这片土地的抵抗却最强烈,他们前仆后继的举行起义,组织义兵,帮助宋兵在正面战场上抗击金兵的入侵。敢于闯海的福建人从不缺乏冒险的勇气。而赵兴目前的策略就是武装平民。所以他挑选福建军作为第二拨轮战的士兵,让赵风带着赶到苏州(女真人的苏州即今日大连)海面,准备替换帅范手下的士兵。
“那好啊,你们不是来了吗,休整一日,明天帅范就会赶到海边,来接掌福建军,前线的士兵会逐步退回海边休整,这也正是我的打算。”
李清照轻轻一捏赵风,赵风雷打不动的端坐如故,李清照再捏,赵风皱了皱眉,正想张嘴呼痛,源业平轻轻叩门,走了进来,他先向赵兴行礼,而后礼仪不缺的向赵风、向李清照行了礼,跪坐在舱门口,悄声说:“找到了,渤海人找到了,长门殿,现在该怎么办?”
赵兴一拍桌子,舱室里发出一声轰响,稍后,赵兴稳定了情绪,慢悠悠的说:“我大宋的利益,在于乱中取胜,我们不能承认渤海国的存在,因为渤海国长久存在,并不符合我大宋的长远利益。然而,它又必须存在。
这事就由你出面进行操纵,我不能见他们,但你可以用我的名义,支持他们并操纵他们在苏州立国。
我们不需要他们强大,因为他们的强大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我们也不希望渤海国的建立过于削弱女真人,因为我们还指望他们与辽人死磕,在这片土地上,辽国、女真国、渤海国、高丽国的四国大战,最符合我大宋的利益,你就照这个方针进行操作。”
源业平躬身:“谨遵命!”
稍停,源业平又看了看赵风,又望了望赵兴,询问:“高丽太上皇还在询问那场婚事,长门殿,我该如何答复?”
赵兴突然想起三国时代、孙权向关羽求婚的那副场面,他笑着回答:“虎女安肯配猪犬!”
源业平毫不犹豫,马上把话题跳转开来,继续汇报:“商人方面情绪波动,他们声称,鸭绿江西岸的土地不值几个钱,光把这些土地卖给他们,不够补偿他们的出资额……几名纲首正在私下运作,叫嚣让太尉赔偿。”
赵兴嘿嘿笑着:“这群人傻啊,这片土地虽然半年冰天雪地,物产并不丰富,但经营起来却也不花什么力气——如今高丽人都哭着喊着要给我宋人当奴仆,期望在天圣令下混够十年,能够成为一个宋人——我大宋的国民籍现在放到整个南洋都很吃香。
你不妨把我经营耽罗岛的方法暗地里透露给宋商们,暗示他们我耽罗岛的农庄压根没派人监督,而且几年都没过去照料,然而,随便派人过去查查账目,就发现那些高丽人做账很认真,数年里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短少——这就是高丽人,他们在大宋面前恭顺的不像话。
若商人在西岸购买一片土地,建个农庄,花不了几个钱。招一群高丽奴仆过来耕作,维持那个农庄也花不了多少精力,然而,借助这片农庄,他们却可以从辽东源源不断的收购人参、貂皮、牛马等土产。
另外,西岸还有一座大铁山,这座铁山离海边并不远,只要铁山以北有大宋农庄存在,这座铁山就安全了,方便海运的铁矿石能源源不断的运到登州,运到中原,这可是一条好财路,你暗地里向他们透露,那座铁山的开采权,朝廷准备对外发售,但只能由在鸭绿江以南,渤海西岸建立农庄的农庄主入股。”
源业平应声答应着,又继续汇报:“帅监司昨日已经离开军队,正在向鸭绿江投靠,打算迎接新军。军中有传闻,帅监司在长白山以东的地方放开了一条口子,让女真一万金兵撤回了国内。”
“这且不管,过度削弱的女真对我大宋未必是好事,帅监司做的很好,要严密封锁消息,防止朝廷知道。”
“女真方面,已有多个部落透过高丽人寻找与我们和谈的机会,但帅大人将那些使者一律扣押,不与他们交谈,现在,侵入高丽的女真已经集结起来,他们带着五万多俘虏和堆积如山的粮食,停留在西京道,因担心我们的炮舰,迟迟不敢过江,帅大人全线防守,虽频频出击,兵力似乎不够。”
“吓破胆的女真人只是一群绵羊,他们时刻等待着投降的机会,你传信给帅范,告诉他,胆子再大一点,动作再快一点,如今眼看该化冻了,一化冻,女真骑兵就放开了脚,他们会依仗人多,四处出击,寻找战场缝隙,不要让女真人找到机会。”
“我军方面,据随行的景教祭司说,士兵的情绪越来越暴躁,许多士兵已经不耐烦跟高丽人、渤海人说道理,一言不合则拔刀相向,另外,军中斗殴现象也频繁发生。”
赵兴随口交代几句,源业平汇报完毕,行礼告退。李清照瞪大眼睛,嘟囔说:“看来我白担心了,大翁早有准备。”
赵风慢悠悠的说:“嫡父百战百胜,所向披靡,又岂是浪得虚名。”
李清照眼珠一转,马上来到赵兴身边,一边撒娇一边说:“大翁,这天寒地冻的,兵凶战危,干嘛非要让赵风上阵,他如今把兵送到了,该已经了事了吧。”
赵兴答:“风儿也是朝廷恩荫的七品武官,今后他为文为武,尚在两可之间,我打算借这次机会,让他上战场上转一转,亲眼体会一下死亡与流血,而后再做决定。”
李清照性格中从来不乏勇烈的成分,她倒是不反对战争,但对于赵风年纪小小,就带领一支军队上战场上旅行,面对的又是有野兽凶名的生女真,不免有点担心。但听到赵兴这么一说,她马上半是暗示,半是宽解的说:“我相信大翁,按大翁的脾气,一定将所有的事都安排妥当,是吧?”
赵风一口喝干了杯中酒,站起身来,呐呐的说:“我该走了!”
李清照拉着赵风的袖子走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