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探幽录-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弦立在袁恕己身旁,身不由己地看向堂中。
“嗤啦啦……”一声奇怪的响动,地上一具尸首被拖曳着,以一种极为扭曲古怪的姿势从门槛上滑了进来。
死尸的脸上有很深的一道血口子,双眼兀自睁得大大的。
一双看似保养的颇好的手,勾着他的腋下,将他用力地拖了进来,放在地上。
死尸毫无抵抗地倒下,手从腰间跌了出去,正好搭在另一张满是血污双目圆睁的脸上。
阿弦屏住呼吸,却早已不由自主地伸手死死捂住了嘴,生怕会忍不住叫出声来。
一步步往那尸首的旁边走去,阿弦环顾周遭,果然……她看见了更多。被残忍杀死的钱家之人,尸首横七竖八地陈列在地上。
——“大人请看,经过本县仵作查验,最靠近门口这边的,应该是钱府的老管家,因他是个嗜酒之人,怀中常年会揣有一只托人特意打造的小酒壶,我们便是凭着这个发现是他。”
袁恕己点了点头,眼睛却看着阿弦。
阿弦却看着那个枯瘦的、羊角须的老者尸首。
那捕头一头雾水,却仍是尽职尽责地往下说道:“这边坐着的,便是钱先生,他的左手拇指上戴着一枚胡纹金扳指,是人所皆知的;靠近钱先生旁的,应该是钱公子跟少夫人……”他迟疑了会儿,“因一具尸首身量高大,另一具有些纤小,那高大的挨着纤小者,又在那身量纤小者身上发现女子的首饰……判断是钱公子欲拥着少夫人而亡。”
迟疑着说到这里,便听得阿弦道:“那不是……不是少夫人。”
在场的众人都看向阿弦,袁恕己走到她身边儿,低声道:“小弦子?”
阿弦转身,慢慢地低头,将额头抵在他的胸口,像是要逃避开什么:“大人,我不要看啦。”
袁恕己似听到她的声音从胸口传了上来,震得他的心也有些酸了。不由道:“好、不看就不看了。”
正要先带着她离开,原本因难过而在门口未曾进来的石县令忍无可忍,道:“大人,您才来现场,为何立刻就要离开?”
袁恕己淡看他一眼:“你想说什么?”
县令咬了咬牙:“人命关天,且是灭门的惨案,大人很该全力以赴解决案情,将真凶缉拿归案以慰钱先生在天之灵,为什么为了一个、一个……”
阿弦虽然打扮的类似“不修边幅”,可毕竟脸儿在那里,细看之下,用一个“清秀”都不足以形容,其实是极清丽出色的容貌,县令本来还没什么别的想法儿,然而从在驿馆里看袁恕己对阿弦的举止“关爱有加”,到此刻的“公然暧昧”,因此无可忍。
袁恕己脸色有些阴沉:“为了一个什么?”
石县令官职虽微,胆子却大,张口道:“一个娈……”
话未说完,就听左永溟喝道:“住口!”
而与此同时,是阿弦道:“那不是少夫人的尸首,那是太夫人。”这一句话,却是带着压抑的颤音。
石县令一愣,继而气愤地说道:“你又在凭空臆造!误导众人!”
袁恕己见他冥顽不灵,不禁也生了几分怒意:“你……”
忽然阿弦的手在他手臂上一握,袁恕己停口,低头看向她。
阿弦深深呼吸,然后抬起头来,她转身仍看向厅内,道:“那的确是钱太夫人,她的腕上是一双黄金雕花嵌翡翠的如意云头镯,是少夫人孝敬她七十大寿的。”
捕头跟石县令微微色变——他们的确在尸首上发现了黄金镯子,当时上头的翡翠已经给烧得看不出本色,只依稀从这黄金的样式、以及跟钱公子挨在一起的原因才判断是少夫人。
县令道:“你如何知道?”
捕头却忍不住问:“那么少夫人呢?”
阿弦回头,原本堂下有一张极大的桌子在中间儿,这会已经只剩下了半边塌在那里,按照捕头所说,当时是钱夫人跟太夫人,阿弦道:“在这里。”
捕头问:“你有什么证据?”
阿弦紧闭双唇。
石县令道:“如何,编不下去了么?”
袁恕己怒道:“你住口!”
石县令浑然不惧,反而冷笑。阿弦低下头:“她右边耳垂上有伤。”
捕头跟石知县一脸懵懂,知县才要说话,旁边仵作战战兢兢道:“这个、这个你怎么知道的?”
原来因此是大案,仵作不敢偷懒,每一具尸首都曾仔细查验过,所以在尸首被烧的变形的惨状下仍能分辨出男女,“太夫人”尸首的右侧耳垂因贴在另一具身上,故而保存完好,能看出耳垂带伤,只不过这是细微之处,对破案没什么帮助,因此仵作并未特意呈报给县令,只是记录在尸格上了而已。
县令虽也阅过尸格,却并未对这极不起眼的一笔格外留意。
阿弦不看任何人:“因为她耳垂上原来戴着一枚白玉金珠珰。……被扯落了。”
“无稽之谈!”县令大叫。
阿弦不理他,目光在地上逡巡了会儿,往右边走过去,堂下的正墙原本挂着一副极大的墨山水,两侧各有匾额,却早颓然坠地,同石块瓦砾同堆,阿弦走过去,将两块朽木搬开,于低下掏摸了会儿,最后探手出来,将手中之物在眼前提起。
白玉金珠珰,上面的金钩上还带着残存血迹。
这会儿,袁恕己,左永溟,县令,捕头都走了过来,阿弦将东西递给就近的袁恕己,迈步往外走出去。
这日过午,石县令忐忑地来到驿馆。他原本当然是不信那个举止诡异的“小子”之胡言乱语,然而先前从鸢庄回来后,正遇见了从沧城而来的钱少夫人的娘家人,两下说起,才知道少夫人从小儿因体弱多病,求人算了一卦,在右耳上打了个耳洞,带着一枚佛前开过光的宝玉金珠串以为庇护。
县令确认此点后,魂不守舍,想到阿弦在鸢庄所说种种,便亲来驿馆相见致歉。
阿弦已经从早上的不适中恢复过来,从小到大因为天赋异能而受得冷眼热讽、种种稀奇眼光等早就不在话下,所以县令对她的误解阿弦其实并未放在心上。
县令道歉之后,红着眼眶离去,县驿之人送别,于院内叹道:“也是难得,咱们这迂腐的县令大人,居然跟钱掌柜能谈的投契,彼此还互称作知音,没想到钱掌柜那样好的人,居然短命!可见是天神菩萨不开眼。”
阿弦听到“钱掌柜”三字,似乎有几分耳熟,却想不起在哪里曾听过。何况姓钱而当掌柜的也不在少数,只怕随便哪里听过,不足为奇。
阿弦因毕竟初来乍到异地,且因在鸢庄看见那种恐怖境地,越发不敢四处乱走,将近傍晚之时,袁恕己亲来见她,也知道县令来致歉的事,便道:“这县令虽然有些愚笨,却不是个坏人,倒也算耿直了,不必在意。”
阿弦道:“我没在意,大人放心。”
袁恕己心头一梗,石县令那个“娈……”无端端在耳旁绕了一圈儿。
他不由凝眸,见阿弦坐在对面,仍是蓬头小脸,弱不胜衣,当即勉强一笑,起身道:“那你吃了饭后早些安歇。”不等阿弦回话,自己快步出门去了。
阿弦无心出去吃饭,把老朱头给准备的烧饼拿了出来,捡了个芝麻糖饼嚼吃,越吃越觉着“归心似箭”,便闭上双眼连番深深呼吸,心想:“不管多可怕,我一定要相助大人尽快解决此事,唉,早知道这样想家,就不该出来的,这次回去后,就再也不往外跑了。”
跳下地,吃了一口凉茶,眼见天色已暗,阿弦跳上床,便要早睡。
“嗤啦啦……”奇异的、令人毛发倒竖的声音又响起来。
古怪的月影下,那具脸上中了一刀的尸首被拖动,身不由己地从门外往内,越过门槛,尸首“腾”地一动,复又落定。
那拖着他的双手在他胸口,保养的极好的手指上有些斑驳的小伤痕。
终于到了地方,他松开手,任由尸首坠地,那双手也慢慢地露出真容,而就在左手的拇指上,扣着一枚沾血的黄金胡纹扳指。
这夜,紧挨着阿弦的房间中,袁恕己正熟睡。
房门“彭”地一声被推开,他猛地翻身坐起,手顺势将枕下的短刀抽出。
“大人!”那人狂叫着,跳到床前。
袁恕己生生将短刀缩回刀鞘,才又藏好,阿弦将帘子一把扯开:“大人快起来!”
第69章 不系舟
两人猛然间打了个照面儿; 阿弦见袁大人于床上半蹲; 如戒备之态,能攻能退; 反被吓了一跳。
袁恕己跳下地:“半夜三更,是怎么了?”
阿弦忙将方才梦中所见告知袁恕己; 道:“我白日在鸢庄看见有人将尸首拖到了屋内,以为必然是凶手所为; 可是方才,那人手上戴着胡纹戒指,白日里捕头介绍的时候说起钱先生手上就戴着此物,所以我觉着……”
袁恕己道:“所以这拖尸首之人正是钱先生?”他沉吟片刻,忽然道:“如果真是钱先生,总不会是他杀了家人; 然后烧屋自杀?”
这话听来十分离奇,但是经过小丽花案子的峰回路转; 黄家女鬼报仇; 岳家人伦惨剧,以及招县欧家之丧心病狂等,还有什么不能发生的呢?
阿弦却本能地不愿把人想的这样坏,摇头道:“可如果真是他; 怎会如此反常?且又不是个疯子或者狂徒……听石知县所说,反是个心胸宽广又常行善事的好人。今天咱们去时还有许多人在外头给他烧纸,可见并不是虚言。”
袁恕己道:“你没听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兴许他外头看着好,实则表里不一是个……”
才说到这里; 阿弦制止了:“大人,没有凭据的事不要乱说,小心神鬼有知。”
袁恕己一怔,旋即微微笑道:“好啊,反正我又看不见……若真的神鬼有知,他又有什么内情或冤屈,那就让他现身出来,跟你说明白,你也正好可以告诉我。”
见阿弦满面无语,袁恕己略微倾身,低声说道:“有句话我先前不大好问你,既然如今说起来,那……白日咱们去那么凶的地方,你……就什么也没看见?”
阿弦回过味来:“大人是问我看见了鬼没有?”
袁恕己笑道:“不然呢?”
阿弦摇头:“我没看见。”她也觉着有些古怪,忖度着慢慢说道:“按照我的经验,若是怨气大些的鬼魂,心有不甘或者有未完的愿望之类,我就会看见……”
她原本对这些一无所知,这点儿“经验”,也是自一次次惨痛经历中琢磨得来。
袁恕己虽然胆大,又自恃并不似阿弦一样能随时“见鬼”,所以大胆提起,然而说到这里,却也不仅觉着背后一阵凉风掠过。
袁恕己忙回头瞥了眼,小声问阿弦道:“这会儿呢?”
阿弦望他身后看了看,又转头四顾:“没有。”
袁恕己出了口气,自嘲道:“这人果然不能心虚,心虚则生暗鬼,活生生把自个儿吓死了。”
至此已经深夜,袁恕己望着阿弦,却见她外头罩着衙差的袍服,并未仔细整理,只胡乱系着腰带,松松垮垮的衣裳,衬得那腰不盈一握。
“你长得也太慢了……”戛然止住,袁恕己咳嗽了声:“我是说,你起的这样匆忙,也不知道披个衣裳?冷不冷?”
阿弦忙低头看看,她先前本跑到门口,见只穿了里衣,才又折回去匆忙裹了外袍,虽然有些皱皱巴巴。
阿弦扯了扯领口:“已经穿了,不冷。”
袁恕己道:“那你做了这种梦,是不是又害怕了?”
阿弦道:“还使得,我已经习惯了,不过这会儿不是在家里,在家里还更好些。”
袁恕己本是顾左右而故意言他,听了这句却不禁奇怪:“为什么在家里好些,你是择席还是怯生?”
阿弦叹了声:“阿叔在家里。”
袁恕己疑惑:“英俊先生?”
阿弦脱口就说了出来,对上袁恕己狐疑的眼神:“时候不早,大人,我回去睡了。”
袁恕己道:“你若是害怕,就不用回去……你在这外间睡就是了。”
他眼前的夜影里,那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忽闪了两下,听阿弦道:“不用啦,我没那么胆小。”说完之后,似觉得意,便展颜一笑,转身又轻快地跑了出去。
袁恕己定睛看着她离开,半晌才回过神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不对不对!”他举手摸了摸自个儿的脸,手指一抹眉心,赌气般自言自语道:“睡觉!”
袁恕己离开桐县的第四天。
垣县,县衙书房。
袁恕己正在跟石县令讨论案情,说起钱先生的为人,石县令感慨之余,不免心潮起伏。
袁恕己心里忖度阿弦对他提起的钱先生搬尸之事,因望着县令:“这鸢庄内众人相处的如何?一向可好?”
石县令一怔:“大人此话何意?”
袁恕己不是个虚与委蛇之人,也不愿如此白费时候,便单刀直入道:“我是指钱家上下的人际关系,钱先生跟其他家中之人,关系可融洽?有无什么龃龉不合?”
石县令原先还不解,忽然听出了袁恕己的意思,后颈陡然直了直:“大人,你这样问是想说什么?”
袁恕己不便直接告诉他阿弦梦中所见,便道:“案发之时,周围众人都不曾看见有人出入,自然要将种种可能都排除过。”
石县令已经忍不住面露惊怒:“大人,我以项上人头担保,钱先生绝不是那种……那种丧心病狂之人。”
说到这里,石县令难掩激动之情,霍然起身,他本似要离开,走了两步,却又倒退回来,道:“大人也许会怀疑我跟他私交之故有所偏激袒护,但是……先生的确是我见过的最有林下之风的人,他常常自诩为老庄门生,信的是自然天道,常有梦蝶之论,早不把尘俗间的外物放在心上了,他身为惨案遇害之人,已经乃是大不幸之事,如今大人这样怀疑他,简直就如先生常常提起的《逍遥游》里的斥鴳,岂不可笑?”
袁恕己虽然也算是个知书通理之人,但毕竟并非那等饱学之士,虽然知道老庄的《逍遥游》,但具体详细,了解的并不透彻。
如今被石县令一番痛斥,只得不耻下问:“斥鴳是什么说法?”
县令越发怒不可遏,冲口说道:“夏虫不足语冰!”
他早知道袁恕己乃是个军中出身,不是读书之人,如今情急之下,竟情不自禁“以下犯上”。
正僵持之中,便见一道纤弱身影灵活地窜了进来,正是阿弦。
看见石县令在场,两人赫然对峙似的,阿弦不明所以,只焦急地望着袁恕己。
后者会意,对石县令一点头,起身走了出来:“怎么?”
阿弦仓皇道:“是那个人,大人!”
她着急地抓着袁恕己的衣袖,而袁恕己看着她的手指,虽然从一开始见面儿还不认得她的时候,就怀疑是先前陈基弄虚作假,在她年龄上谎报了几岁,但如今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还是个少年,应该比之前的小典还大不了几岁,但是看她的言行举止,却俨然比许多大人都能为。
他忽然想要问问她究竟是多大了。
袁恕己道:“别急,没头没脑的,你说的是哪个人?”
阿弦握拳道:“我在桐县见过的,一个黑衣人,从客栈里出来的黑衣人……我看见了那天晚上他站在钱先生的身后。”
袁恕己神色微变:“何意,你莫慌,仔细说来。”
原先一大早儿,阿弦为了及早破案,便想再去鸢庄探一探,本要回禀袁恕己,又听说县令正在与其面谈,便退了出来。
正左永溟在跟几个府差说话,阿弦道:“左大哥,可否陪我出城一趟?”
左永溟道:“去哪里?”
阿弦便答了鸢庄,左永溟盯着她:“你可回禀大人了?我怕大人会另有差遣。”
阿弦见他似有为难之色,便道:“那还是罢了。如果大人问起,就说我出去了。”
左永溟叮嘱道:“十八子,你可记得,一个人别出城去。”
阿弦道:“我只在县城内走走就是了。”
左永溟不大放心,便叫了一名府差,又命一个垣县县衙的公差陪着她。
府衙里的这位正是上次陪着阿弦的马公差,他因也知道阿弦之能,不敢等闲视之,三人出门后,马公差便问道:“十八子,你想去哪儿?”
阿弦道:“我想出城去鸢庄。”
马公差道:“左大人说要万事小心,若真有什么意外,我们可担当不起。”说着就对县衙里的差役使了个眼色。
那人会意,便问道:“小兄弟先前不是去过鸢庄了么?再者说,那里已经被烧尽了,又有什么可看的?且还是个凶地呢,不如避忌些。”
不料阿弦听了这句,反而提醒了她,忙问道:“那鸢庄受害者的尸首都在哪里?”
马公差跟着衙役双双震惊,那衙役还未回答,马公差道:“十八子,你问这个做什么,总不会是去不成鸢庄,就要去看尸首吧?”
阿弦道:“我先前在桐县的时候,也时常会干仵作的营生,看一看正是分内的。”
马公差忙拦着:“这个不成。”
那衙役也惊愕道:“小兄弟,这个的确不成,那尸首抬出来的时候,都已经……”他满面无法容忍,难以为继,就好似那几具尸首在眼前般,掩着口低低道:“我先前只是好奇远远地扫了一眼,就吓得几天几夜没睡好觉呢。小兄弟你年纪又轻人看着也瘦弱,何必去自找那个苦吃。”
其实袁恕己先前已经来瞧过一次,他也是同样想法,不愿阿弦再受惊扰,便未叫她同来。
等他看过之后,越发觉着自己的决定无比正确。
此时这两人竭力劝阻,拗不过她,何况左永溟只吩咐不要出城,并未不让她去差尸。
因此只得战战兢兢陪着她前往暂时停尸的义庄。
那衙役头前领路,满面苦涩:“到了地方后,我可不进去,我怕看了之后再……说来也实在可怜,钱掌柜原本是那样神仙般的一个人物,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我是再看不得的。”
“钱掌柜”三个字钻入耳中,阿弦不由道:“哥哥,为什么你们都叫钱先生为‘钱掌柜’?”
衙役道:“那是自然了,钱掌柜在城里十几家铺子,我们平日里都叫惯了。”
这钱先生到底是商贾出身,石县令因敬慕他的为人,又同他相交甚笃,为示敬意,便始终以“先生”呼之,其实城内的百姓等都以“钱掌柜”称呼,他们倒并非心怀鄙意,而是一种习惯。
阿弦皱眉:“总觉着哪里听过。”
她正竭力寻思,那衙役住脚,指着前方一座青瓦屋舍:“就是那里了,请恕罪,我可不能陪着进去了。”
马公差也正有些避讳,但毕竟左永溟吩咐了,不敢擅自撇下她独自一个,就随着阿弦一同进入。
义庄之人见是府衙来人,不敢怠慢,恭敬领着两人前往查看。一边感叹说道:“这钱掌柜一家子死的忒惨,我们大人跟他又有私交,立志要查明真相,如今惊动了刺史大人,只怕很快就会水落石出了。”
说着便举手推开一扇门。
马公差在阿弦前头,才要迈步,便嗅到一股奇臭,他起初只觉熏得难受忙捂住嘴,明白是什么后,心头大呕。
一桩的人给两人递了两块帕子,自己也系了一条:“幸而这还是秋冷了,又是烧死的……尸首才得保存,倘若在夏天里,更是难过呢。”
马公差咬牙皱眉,挪步入内,一抬头看见前头案上白布底下露出一截类似乌黑的枯干朽木似的东西,只是略有些狰狞……
他定睛一看,终于忍不住大叫一声,扭身头也不回地逃了出去!
阿弦也早看见了那是一只被烧的早变了形的胳膊,她按捺心中惊骇,仍旧缓步靠前。
毕竟阿弦先前兼任仵作,也见过不少奇形怪状的尸首,且又因她的那种异能……见过的骇人鬼魂也不在少数,虽然不曾习惯,却到底比马公差等要好些。
所以那时候在雪谷里,被万鬼所围,她还能保持镇定,折骨为灯静等救援。
义庄的管理之人见阿弦如此,心里却也佩服,原本他只当是这小孩子好奇而已,只怕看一眼就会落荒而逃,可知这几日里前来探头探脑的人也多,轻则呕吐不适,还有几个被当场吓晕过去。
这人便道:“您从这边看,这里的这一具,辨认是钱家的管家,这是小厮……”
阿弦随着他所指,一一看去,这人因念她年纪小,心存体恤,只是指着尸首介绍而已,并不肯把白布掀起来,生恐当真吓坏了她。
“这是钱少夫人,原先把她跟太夫人弄错了……”他双手合什,“阿弥陀佛,有错莫怪。”
阿弦定睛看了她一会儿,眼神闪烁,终于忍不住抬手,在那白布的一角上捏住,轻轻地掀起。
先映入眼帘的,的确是那破了一角的小小耳垂。
然后是犹如被烧焦了的树皮似的肌肤……
“贱人!”
厉声一喝,一个巴掌当头挥落。
钱少夫人头一歪,右耳上的白玉珠珰随着晃了出去。
她满面恐惧,嘴角很快沁出一丝鲜血。
对面那人却仍是不肯放过,似觉着那白玉珠碍眼,便伸手过去,一把扯落,扔了出去。
“啊!”少夫人惨呼。
灼热的刺痛感从右耳传来。
“小兄弟?小兄弟!”身边传来声声呼唤。
阿弦忙松手,白布垂落,仍旧盖起了死者的遗容。
也带走了方才的那些幻象。
管理者有些惊骇担忧地看着她:“小兄弟,你的脸色不大好,我们还是不看了吧?”
正此刻,外头也传来马公差的声音:“十八子,快出来吧,这不是什么好地方儿,你要是有事,我在大人跟前儿可也担当不起。”
阿弦暗中定神:“我们把剩下的看完吧。”
那管理者很是无奈,却也越发佩服她的勇气,平常之人只闻到这股尸臭气息就已经先受不住,能在这屋子里踩上几步的也算是胆气壮了,却想不到,这小小地少年却是个最胆大心正的人。
只好又领着往前:“这一个就是钱先生了。”
阿弦举手摸了摸右边耳垂,那股刺痛感如此鲜明,让她几乎怀疑自己的耳垂也被撕破,幸而仍旧完好。
最后一具尸首,是钱先生。
左手手指上的胡纹金戒已经被取下,稀疏干瘪的骨节被烧得蜷缩起来。
阿弦拧眉走到跟前儿,想抬手,又有些畏惧。
管理者生怕她也掀开来,便劝道:“先生的脸早烧得……好似还也受了刀伤,深可见骨,你万万别看了。不然……”
阿弦听见自己的心跳在加快,砰砰,砰砰,慢慢地有如擂鼓。
她的手明明并未碰到钱先生的手指,然而……眼前天色却极快地暗了下来。
“嗤啦啦……”
仍是那让人极不舒服的声响,于耳畔清晰响起。
尸首被拖过地面儿,放在堂下。
那拖尸首的人停住,手上的胡纹金戒在月光之下,闪着凄迷的微光。
而地上的尸首徒劳地睁大双眼。
从胡纹金戒往上,渐渐地,果然出现一张看着斯文的脸庞,容长脸,面白,下颌三绺长须,有些飘然儒雅气息。
只是他的脸上却有几处伤痕,下颌沾着血,胡须上一滴血珠,已经凝结。
这个人,自然正是鸢庄的主人,钱先生。
只见他呆呆地目视前方,仿佛灵魂出窍,一语不发。
夜色深沉,周遭死寂,钱先生的脸上满是绝望,又仿佛极度地平静。
而在这一片阴森冷寂之中,有个声音忽然突兀地响起:“是时候了。”
声音里仿佛没多少起伏,他说道:“该上路了。”
越过钱先生的肩头,视线往后,就在中堂的水墨山水画下,站着一个身着黑衣的影子。
阿弦毛骨悚然。
她记得这个声音,也记得这个黑衣的影子。
也就是在这时候,她想起了自己曾在哪里听过“钱掌柜”这个称呼。
——那是在桐县,那次落雨黄昏,她举伞狂奔,被风雨所阻立在客栈屋檐下,一个神秘的黑衣客人站在她身旁。
他明明并未说话,但她却听得句句分明。
阿弦道:“当时我听见他说什么……日期不能延误,要送信给垣县的钱掌柜之类。”
袁恕己的脸色有些凝重:“你是说,那个站在钱先生身后的黑衣人就是凶手,而他是从桐县过来的?”
阿弦道:“是!”
袁恕己问道:“你、你还听见他说什么了?”
阿弦皱眉又想了会儿:“他还说……还说什么不能损了什么、不系舟的名声?大概如此。”
“不系舟?”袁恕己更加疑惑。
“不系之舟?”两人身后,传来石知县的声音。
袁恕己回头:“怎么,知县知道这是何意?”
“当然知道。”石知县满面诧异,然后他说道:“巧者劳,智者忧……”
尚未说完,只听另一个声音接着念道:“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袁恕己转身,却见阿弦神情有些恍惚。
第70章 马车上
——“巧者劳而智者忧; 无能者无所求; 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出自《庄子》。
而让阿弦记得最深刻的原因; 却是因为……这是从英俊口中曾念出来的。
故而那时候在檐下避雨,听见黑衣人的“心声”; 对“不系舟”三个字,似有触动。
只是当时并未往这一句上联想。
此刻被石知县一句提醒; 不知不觉便接着念了出来。
袁恕己看看石知县,又看看阿弦,最终问她:“你哪里听来的这句?”
阿弦紧闭双唇,不知为何,心里头竟有些惶然乱跳。
石知县的眼中却透出几分惊讶跟赞赏,他对阿弦道:“原来十八子也知道《列御寇》里的这一句?这正是钱先生最爱的。”
袁恕己瞥他一眼; 哼道:“这钱掌柜一个生意人,如何竟总是喜欢这些?连那个‘斥鴳’也是……”
石县令一怔; 继而低头; 不敢再肆意回话。
袁恕己才又对阿弦道:“既然这黑衣人的嫌疑最大,你能不能把那黑衣人的样貌描述出来?立刻下海捕文书!”
阿弦竭力回想,虽然方才在义庄里才看见过那人的容貌,但要说出来却十分困难。
因为正如她之前在客栈屋檐底下见那人的时候所想的一样; 这人的长相实在是太平凡了,若是按照她的说法找起来,只怕大街上十个里有七八个类似。
袁恕己见她面露为难之色:“别急,还有另一个法子。”
因见石知县矗立旁边; 袁恕己忖度道:“这不系之舟虽是诗文里的一句,但是‘不系舟’又是个什么?难道是个不可告人的……”
袁恕己喃喃说到这里,猛然噤声。
阿弦跟石知县各怀心事,都未留意。
袁恕己面上风云变幻,片刻,唤了外头的左永溟进来:“吩咐人备马,即刻回桐县。”
县令如梦初醒,目瞪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