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启游戏时代-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晓光倒是想把整个掌机业务部都给挖过来,但那样的话几乎是跟摩亚科技撕破脸了,很多人摩亚科技是不会放的。林晓光跟钟鸣商量了一下,觉得没必要给自己离职制造阻力,所以只是适可而止地挖了六个人。
公告上轻描淡写,实际上林晓光离开摩亚科技也费了一些周折,但总体而言还是顺利的。
对摩亚科技来说,掌机业务部本来也不算是太核心的部门,这么大个公司人才济济,再调任一个副总裁就行了,对部门业务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影响。
第294章 宇诺科技
“钟老师啊,我是上了你的贼船了,可千万别坑我啊。”
饭桌上,林晓光跟钟鸣说起离职的事情,也是感慨万分。
莫名其妙的,还真就从摩亚科技就这么走了?林晓光自己都有点不可思议。
饭桌上一共八个人,除了林晓光之外,还有六个人是他从摩亚科技挖过来的骨干人员,各个都能独当一面。
钟鸣这边是要从零开始搭班子,总不能林晓光自己一个光杆司令过来,什么都现招,那不合适。林晓光从摩亚科技的老员工里面挖来六个人,能够保证公司初期能够暂时稳定运作。
之后,肯定还要大规模地招人,不过林晓光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混了这么久,有人脉也有声望,只要钟鸣把钱给够,招人的事情不是问题。
钟鸣笑了笑:“放心吧林总,难道我还能吃饱了撑的拿你寻开心吗?公司已经注册好了,微光互娱旗下的子公司。而且这次来,给大家带了份礼物。”
“新公司,林总持股15%,其他人持股1%,在经营上面你们会有高度的自主权,我只对产品设计提出意见。”
众人纷纷道谢。
新公司初始的注册资金就是5000万,哪怕是1%也有五十万。更何况钟鸣的目的是要把这家硬件公司做大,目标是成为像摩亚科技一样的硬件巨头,不仅会持续注资,后续公司的盈利和估值也会不断提升,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人手里的股份可就值钱了。
当然,这个股权占比也不算多大方,或者说是有点抠的,但毕竟钟鸣自己出全资,其他人能分到一些股份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钟老师,公司名字叫什么?”林晓光问道。
钟鸣:“宇诺科技,英文是YNOS。”
这个名字依旧有钟鸣的恶趣味在里面,不过在场的这些人都get不到他的点,只是觉得这好像是个中规中矩的名字。
当然,类似科技公司的名字也很难起得特别出彩,归根到底还是看产品如何。
某些公司的名字和广告词都挺好,可一旦变成了美帝良心,再好的名字也顺便变成贬义词。
反而一些知名的巨头科技企业,名字都平平无奇,反正叫得多了,大家也就耳熟能详了。
“那我们第一款产品呢?”林晓光问道,“掌机?”
钟鸣摇头:“先不急做掌机。”
“做掌机是目前最稳妥的选择,目前市面上只有一款还不错的掌机就是MGC2,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不过自己打自己总感觉有点怪。”林晓光笑道。
MGC2掌机就是这群人做出来的,现在如果再做一款新掌机,那就真成了自己打自己了。
不过林晓光说的也有道理,他们这群人做掌机做了这么久,什么坑都踩过了,再做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非常容易把控。
“不做掌机,掌机虽然做的不多,但市场也窄。当然,比主机的路子宽一些,但也宽不了多少。”钟鸣说道,“而且我担心你们还有做MGC2掌机的思维定式,结果到时候做一台MGC3出来,那也没什么新意。宇诺科技是新公司,跟摩亚科技比,肯定各方面都比不了的。”
林晓光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
就算他们做出来的掌机比MGC2掌机要好一点点,但好的肯定也非常有限,大部分玩家即使想买,多半也回去买MGC2。
“那,我们做主机?主机就更不靠谱了,竞争太激烈。”林晓光自己就把自己给否了。
钟鸣说道:“我们做模拟器,做跟GAME OMNI差不多类型的模拟器。”
林晓光想了想:“嗯……倒也是一条路。不过做这个的研发,得做好心理准备,研发周期有可能会比掌机要长。”
“不用闭门造车。GAME OMNI已经把路差不多趟好了,我们继承它里面比较好的方面,再加以改良就行了。比如万向跑步机的部分,还有枪械模拟器的设计等等。”
“那问题就是,GAME OMNI可能有先发优势,而且借着《枪神之路》和《生化危机》,GAME OMNI的销量增长还挺快的,咱们如果两三个月之后做出来跟GAME OMNI差不多的产品,会很劣势的。”林晓光有些担忧地说道。
钟鸣说道:“放心,到时候微光工作室会做一款新游戏为设备护航。而且,我们肯定要在游戏体验上全面超越GAME OMNI。”
林晓光点点头:“行,不着急,我们先定工作地点,还有招聘之类的事情。”
钟鸣:“嗯,我先想想第一台模拟器的大致造型和用法,等我想的差不多了,再跟你碰一下。”
……
吃完饭之后,钟鸣跟林晓光的团队算是见过了,时间紧迫,俩人都是急性子,当然是尽快开工。
林晓光那边还要招聘,宇诺科技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安排才能走上正轨。
钟鸣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想想宇诺科技研发的第一台硬件设备到底该是什么样的。
主机、掌机,钟鸣目前觉得没什么机会去踏足,原因之前也提到了,要么是竞争比较激烈,要么是市场太小,都不太合适。
倒是模拟器,属于目前比较流行的设备。
按照钟鸣的想法,先做模拟器站稳脚跟,再做主机,最后做掌机。
做主机的话,需要很多独占游戏才能有比较大的竞争力,游戏库这方面也得慢慢积累,一口吃不成胖子。总不能主机做出来了,上面一共就只有《生肖守护者》跟《生化危机》两款游戏,那就没啥意思了。
更何况目前微光工作室的游戏都跟其他渠道有合作,强行收回来搞独占也不不合情理。
倒是模拟器这东西主要针对硬核玩家和土豪玩家,游戏库倒是不那么重要,有一两款特别棒的独占游戏就能保证销路。
GAME OMNI的成功已经说明玩家们对模拟器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了,而且做出GAME OMNI的是一家小公司,比林晓光的团队还要差一些,竞争没那么激烈。
钟鸣在玩GAME OMNI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台设备其实多少还是有一些问题。
首先是万向跑步机的设计。
虽然用脚踩特定的移动区域已经比最初始的那种真人行走的万向跑步机要合理多了,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玩家现实中的行动跟游戏中的行动没办法很好地对上。
玩家在现实中在不断地踩踏移动区,而游戏中则是在行走或奔跑,总还是有些奇怪的。
还有就是一些相对细节的问题,比如游戏中没法模拟挥刀、扔手雷之类的动作,全都是通过枪械模拟器来实现的,也稍微有些问题。
而钟鸣要做的,就是在这些方面做出一些改动,同时让这台设备能够更好地契合自己的新游戏,软硬件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乐趣。
第295章 第一台模拟器的设计方案
钟鸣拿出手绘板,开始在手绘板上绘制这种新设备的设计图。
对于硬件设计钟鸣不是特别专业,尤其是对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不算太了解,一些构想能够提出来,但细节也不太清楚。
所以钟鸣更多的还是提出一些点子,至于这些点子具体能不能实现、实现要花多少钱、最后的售价能不能控制到一万块左右,这些就是林晓光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首先是跟GAME OMNI比较类似的部分。
GAME OMNI已经是现在最新型的科技产品了,它的设计虽然不是完美无缺,但大体上也已经是目前的最优解,钟鸣要做的新设备,不可避免地要跟GAME OMNI在某些地方比较类似。
最类似的一点就是360度全环绕屏幕+全景声音响的设计,这一点基本上没什么可以改动的空间。
唯一可以改动的是把屏幕做成柔性屏,不用的时候可以像卷轴一样地收起来,但这样一来售价肯定要再高很多,价格上就不那么香了,而且屏幕的结合处肯定要有一条缝隙,这个可能也不太友好。
GAME OMNI的解决方案是全环绕屏幕,在不用的时候上升到上方支架的顶部,因为底下有万向跑步机,已经占空间了,所以全环绕屏幕虽然也占地,但都是空中的空间,倒也不算碍事。
而且从市场反馈来看,大部分买了GAME OMNI的玩家对此也没什么太大的意见,花大价钱上柔性屏不是很划算。
此外,游戏的射击肯定也是通过枪械模拟器来进行的,而且必然是一长枪、一短枪的配置,这一点和GAME OMNI也一样。
但具体到万向跑步机、枪械的功能按钮上,二者就会有明显区别了。
钟鸣开始在手绘板上快速地画着这台新设备的构造。
首先是万向跑步机,钟鸣构想中要把目前的这种踩踏移动的方式完全改掉,改为类似于电动平衡车那样的万向跑步机模式。
在钟鸣前世就已经有很多类型的平衡车,有两个轮的,有独轮的,也有两脚各一个独轮的,只不过那时候受限于能源和电量的问题,这些设备的续航都比较尴尬,但总的来说,技术早就已经有了。
这个世界的平衡车则是更先进一些,钟鸣之前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种新型的平衡车,脚底踩的是一个球型的轮子,采用特殊的悬浮技术,可以实现向任何方向的移动。
当然,这种玩意驾驭起来比一般的平衡车要难一点,但更加灵活。
钟鸣设计的新型万向跑步机的灵感就来自于这种新型的平衡车,这样一来玩家就可以通过倾斜来模拟移动,体验上跟现实中使用平衡车移动完全一致。
万向跑步机同样是一个圆形的平台,但跟GAME OMNI的解决方案不同,上面是有跑带的,而且跑带会根据玩家脚踩的平衡车的移动速率进行反方向的运动。
或者说,跑带跟平衡车的底轮是一体的,当玩家倾斜身体进行移动的时候,平衡车的底轮确实在快速转动,但因为万向跑步机的跑带也在运动,所以玩家实际上在空间内的位置是没有变化的,但给玩家的感官确实自己确实是在移动之中。
再加上设备大屏幕上所附带的视听效果,这种感觉绝对要比踩踏某个区域进行移动的感受要好多了。
而且这样一来,游戏内的角色也可以做出更多的高端操作。
原本的移动,只是向某个方向移动,玩家在快速变向的时候需要反复踩踏不同的移动区,感觉有点像是在玩跳舞毯,说实话还是有点尴尬的。虽然大屏幕当外面的人看不太清楚GAME OMNI里面的人到底在干什么,但很多开摄像头直播的主播没少因为这种脚步被观众们嘲笑。
但现在,玩家的体验更像是在滑冰,不是单纯地移动脚步去踩,而是通过身体的倾斜和偏移来移动,动作更加优美,表现也更加自然。
玩家也可以做出一些更加复杂的动作,比如在高速滑行中突然一个帅气的侧甩,以弧形路线围绕着某个点进行高速移动,然后瞬间对着目标打出一梭子,这种操作是GAME OMNI永远都做不出来的。
而且,这台设备比滑冰要容易,因为会有辅助支撑系统。
GAME OMNI也有这个东西,具体就是一个圆形的缓冲扣环扣在玩家腰部作为支架,同时扣环和底座用特殊机械结构连接,始终保证玩家的倾斜不超过一定角度,而且在助力的帮助下可以快速回正或者向着反方向倾斜,等等。
钟鸣在设计的时候,当然也会有类似的辅助支撑系统,保证玩家的倾斜度始终不超过某个特定范围,而且在助力的帮助下,玩家可以轻易地做到在滑冰场摔几百次才能学会的动作。
其次,钟鸣在腰部的辅助支撑系统上多增加了一个弧形挡板,这个挡板在玩家的胸腹位置,跟胸等宽,会始终在玩家的身体正前方。
玩家的辅助支撑系统,可以说是类似于“腰带”一类的东西,分为两层。
内层和外层通过一种磁悬浮类似的技术保证转向的便捷性,外层与底座用特殊机械结构连接,内层则是紧贴玩家的身体,与玩家的腰部固定。
这样玩家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转动。
支架、挡板跟辅助支撑系统的内层是一体的,这样玩家在转动身体的时候,挡板始终都会在正前方。
支架上横向有三个不同的凹槽,左右两个凹槽稍小,中间凹槽稍大,是竖长形状。这些凹槽是为了分摊枪械模拟器上的功能,让玩家不再需要手点所有操作。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比如玩家需要对自己进行某个行为的时候,比如使用治疗剂,就直接用手枪枪口插入胸口支架上相应的凹槽中,扣动扳机,屏幕上就会出现使用治疗剂的读条,读条完了之后拿开,就使用完成了。
此外,支架上默认悬挂两把枪械模拟器,左手手枪,右手长枪。左手的手枪模拟器的射击只是一个相对边缘化的辅助功能,它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一些特定操作,比如使用治疗剂、护盾充能、投掷爆炸物等等。
在投掷爆炸物的时候,手枪的枪口指向的屏幕位置会延伸出一条抛物线,提示玩家爆炸物的飞行轨迹。
玩家甚至可以一边用右手的长枪射击,一边用左手的手枪给自己注射治疗剂——前提是你真的能一心二用而不会手忙脚乱。
这样一来,玩家在激烈对拼的过程中想要给自己加护盾或者治疗也是可以的,至于具体怎么做,是把长枪挂起来拿手枪操作,还是继续用长枪开火的同时用手枪操作,全看玩家的个人习惯。
除此之外,钟鸣还考虑了一些小优化。
比如在转身中加入加速度效果,玩家可以自行选择开启与否。如果开启,则玩家在转身的时候动作越快转动的角度也越大,可以实现稍微一个转身就转很大角度的效果;如果不开启,则转身角度跟画面变动幅度是完全一致的。
前者更方便,但需要玩家花一定时间去适应;后者相对笨一点,但更真实。
……
钟鸣很快画好了原型,包括各个视图,还有里面结构的详解。
当然,具体如何去实现,那是林晓光需要操心的事情,钟鸣只是把自己的需求和构思给尽可能详细地表达出来。
钟鸣又仔细看了看原型图,感觉完成度差不多了,转手通过手环发给林晓光。
林晓光很快回复了:“这么快???”
紧接着,他又补了一句:“这个万向跑步机……有点标新立异啊。能行吗?”
钟鸣回道:“等你有时间了开个视频通话,我给你详细讲讲。”
“稍等。”
十分钟之后,林晓光拨过来一个视频通话请求,钟鸣接了。
看林晓光那边的情况,应该还在收拾新的办公地点。
宇诺科技也是租了个办公楼,跟微光工作室的距离不远,大概十分钟车程,这些钟鸣都没去管,林晓光和其他员工自己挑的,肯定是优先让他们满意。
“钟老师你这速度是真快,我这新办公室还都没收拾完呢,你那边新设备的设计方案都已经出来了。”林晓光感慨道。
钟鸣笑了笑:“感觉如何?尤其是那个平衡车式的万向跑步机,有难度吗?”
林晓光说道:“没太大难度,平衡车这玩意是早都是玩烂了的东西,各种技术非常成熟了,把平衡车的数据同步一份给底下的万向跑步机就能实现你要的效果。就算有一点点误差,只要稍微下点功夫调试一下就能解决。不过,我担心的是其它问题,走路变滑冰,这合适吗?GAME OMNI没有做类似的设计,应该也是出于这方面考虑吧?”
林晓光的担忧在于,钟鸣这台设备所模拟的移动效果更接近于滑冰,而实际上现在几乎所有的FPS游戏的移动方式都是步行。
步行跟滑冰,在感官上可是有很大不同的。
GAME OMNI所采用的的显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方案,虽然玩家没有真的走路,但通过脚步移动、踩踏的方式,至少也跟迈步移动沾点边。但钟鸣这个干脆就做成了滑冰,这样一来跟游戏内容的匹配度反而变低了。
更何况,玩家就算可以通过这台设备做出诸如“画一个弧线”的行动方式,在游戏中又如何表现?
其他玩家看到你做出“弧线滑行”这个操作的时候,他们会看到一个什么场景?
你的角色像穿了滑板鞋一样正常跑动,然后在地上划出了一个弧形?疯狂漂移?
肯定不合适。
“林总啊,你的思路还是不够发散。你先仔细想想,这种解决方案相比于GAME OMNI方案的优点。”钟鸣提示了一下。
林晓光想了想:“玩家的体验更好,不用再像跳舞毯一样踩这踩那,就像在玩滑冰模拟器一样,通过倾斜身体就能完成一些操作。而且玩家适应之后可以做出更多高难度操作,比如快速划过一个半圆形弧线同时对圆心位置射击。还有就是,模拟平衡车的移动方式,加速平缓,让玩家的体验更加真实。”
林晓光毕竟是搞硬件的,很多问题自己就想通了。
GAME OMNI的解决方式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玩家踩上移动区域之后,游戏角色就会立刻以设定好的“跑步”速度匀速向那个方向移动,这个速度是不会变的。
但钟鸣的这个设计,是跟平衡车类似的,刚开始的速度会稍慢,并在短时间内不断加速到最高速度,同时根据玩家的身体操控情况速度还会变化,比如玩家后仰一些就是刹车,侧倾一些就可以实现拐弯,操控性要好了太多。
而且,这种平缓加速的情况可以让玩家获得更好的视野,更不容易晕。
“那么,如果不考虑与游戏内容的配合,你还能想到比这更好的万向跑步机解决方案吗?”钟鸣问道。
林晓光沉默了五分钟:“应该,暂时,没有了。”
钟鸣笑了笑:“是肯定没有。让玩家真跑?肯定不行,玩家要累死。通过踩踏的方式?GAME OMNI就是怎么做的,也不够好。所以,用一种新的移动方式取代传统的移动方式是必然结果。那么我们回到之前说的问题上,既然模拟器跟游戏无法完美匹配,而模拟器的体验更重要,那么接下来的选择就很简单了。”
林晓光愣了一下:“你是说……改游戏?让游戏来适应模拟器?”
钟鸣笑了笑:“林总果然是聪明人。我就是这么想的,改游戏,让游戏来适应模拟器。既然在模拟器里类似的解决方案最优,那模拟器肯定不可能去迁就游戏了。我的方案是,把游戏里的移动方式,全都改成——滑着走。”
“全都……滑着走……”林晓光扶额,“所以我们做的游戏叫‘冰上枪战’?”
“哈哈哈哈林总你真幽默。”钟鸣乐了,“谁说游戏里滑着走就一定要有冰?这无非就是个包装的问题,我把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里面的人都穿着特制的高科技轮滑鞋不就行了?”
第296章 《玄甲计划》
林晓光恍然。
确实,他是陷入思维误区了。
但这不能说林晓光的脑袋不够灵光,实在是作为一个硬件研发人员,他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改硬件去适应游戏”,想不到“改游戏去适应硬件”。
别说是林晓光,这世界上大部分的硬件厂商都不会去这么想。
因为硬件归根到底是为软件服务的,所有硬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游戏的内容,所以这些硬件厂商自然而然地也就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遇到软硬件不协调的问题,都是先考虑硬件应该怎么修改。
而且,就算林晓光之前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可能实现。
设想一下,他做了一款硬件,然后定义了一套游戏设计标准,之后呢?让以后所有合作的游戏公司都按这套标准来做?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除非有一天他做的硬件统一全球市场了,才有这种底气。
但钟鸣就不一样了,他是做游戏起家的,改改自家游戏,那算什么?
游戏和硬件都是自家的东西,为了保证硬件的效果,改改游戏内容,这在钟鸣看来简直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东西。
在钟鸣前世,唯一做到了这种境界的大概也就只有任天堂了,而在这个世界中,因为科技更发达,钟鸣也就能够更加地发散思维。
单纯的硬件迁就软件,这个思路就是片面的,软硬件结合才是王道。
当然,说这话有个前提,就是不管软件、硬件,都得品质绝佳才可以。
否则,设备是做出来了,但针对设备做出来的游戏火不起来、没人玩,那不是等于白扯吗?
“钟老师,那这款游戏,你有信心吗?”林晓光问道。
钟鸣笑了:“我对自己的游戏,什么时候没有信心过吗?这次我要做的是网络游戏,绝对是爆款。而且,不仅是这款游戏,以后所有在模拟器上的游戏,都要按照这种标准来。以后,其他厂商也会按照我的标准来制作游戏。”
“OK,那我跟技术人员研究研究,估算一下开发周期和大致的售价。设备的名字有了吗?”林晓光问道。
钟鸣:“GS1,game space。”
……
严格来说,模拟器这种东西应该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钟鸣前世也有不少的模拟器,最常见的是模拟驾驶车辆的游戏方向盘,更壕一些的还有飞行模拟器,整个座椅悬空,可以360度水平翻转的那种。
但总的来说,因为价格的原因,这些模拟器都是土豪的玩具。
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要高一些,不管是屏幕、硬件配置都全面提升,价格却降低了或者是变动不大,一整套模拟器的价格降到了一万多,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就能负担得起了。
之所以模拟器呈现出这种发展趋势,主要还是因为技术水平达不到,神经链接的VR技术遥遥无期,甚至连最基本的技术储备都没有,只有猜想。
要实现神经链接的VR技术,除非是天顶星入侵或者科技连续爆炸个十几年。
而VR头显,不管是在显示精度上还是具体的实用度上,跟模拟器相比都差了十万八千里,而且价格还不便宜。
所以,目前从实用性、普及度、性价比各个方面考虑,从高到低排序应该是:手环、PC、主机、模拟器、常规VR、神经链接VR。
后两种VR设备基本处于狗不理的状态,隔三差五地有一些新设备、新游戏出现,但只要技术没有发生大的突飞猛进,VR就只能是一种空想。
而以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而言,正是模拟器大行其道的时候。
钟鸣开始做硬件先从这个领域下手,自然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接下来,就是要研发跟GS1相匹配的游戏,这款游戏的名字定为《玄甲计划》,一款在这个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大逃杀游戏。
……
钟鸣首先想到的装甲外骨骼的造型和功能。
“玄甲”这个概念,来自于唐太宗李世民组建的一支特殊的骑兵部队玄甲军,曾经在征伐突厥的作战中立下赫赫威名。
而游戏的背景,则是在未来的某个时代,外骨骼技术高度发展,各国研发出各具特色的装甲外骨骼。
这些装甲外骨骼除了常规的助力之外,还有一套完善的生态循环系统和防护系统,允许人类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生存、战斗,为人类开拓太空中的荒蛮星球提供了可能性。
但,这种强大的装甲外骨骼尚处于测试阶段,虽然已经可以投入实战,但还有很大的可完善空间。而且,各个地区也都拿出了各自的装甲外骨骼方案,对于到底何种方式更优,各方都争论不休。
为了更好地检验这种装甲外骨骼的实用性,探究何种方案是外星球作战的最优解,同时也在实战演习中提升特种兵的战力,世界政府提出了“玄甲计划”。
人类在月球基地中构建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试验场可以分别模拟各种极端环境,比如极寒、酷热、荒漠、高山、悬崖、暴雨等等,各地区派出最精锐的特种战士,各自使用各地区最优秀的装甲外骨骼,三人一队在试验场中战斗,被击败则淘汰,最终剩下的一队就是胜利者。
在试验场中散布着各种物资,包括枪支、弹药、投掷物、护盾等等,三人小队要在搜索物资的同时尽可能地击败其他的小队,并获得最终的胜利。
而不同的角色因为所穿的装甲外骨骼不同,所以所具备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有些装甲外骨骼外面罩着一层最先进的光学迷彩,可以短暂地隐形;有些装甲外骨骼上面安装了特殊的机动装置,机动性能很好;还有些装甲外骨骼具备更强的辅助功能,包括救援、索敌等等。
除开这些不同点之外,这些装甲外骨骼也有一些共性,比如它们的移动方式都是通过脚底的高科技轮滑鞋。虽然叫轮滑鞋,但只是造型相似而已,实际上它的原理跟轮滑鞋完全不同。
这种鞋同时具备吸附、减震、极大地降低各种材质摩擦力的作用,让穿着装甲外骨骼的战士们可以在任何地面上快速行动,甚至在一些倾斜的立面也可以通过这种鞋子来行动,通俗一点地说,就是可以爬墙。
游戏中的设定跟设备的移动方式紧密结合,让玩家能够获得完全一致的体验。
此外,设备有两把枪械模拟器,同样是一长枪、一手枪。
这一点,《玄甲计划》中也有相应的包装。
在《玄甲计划》这款游戏中,玩家不是从地上拾取枪支,而是拾取特定的武器模块,比如拾取到霰弹枪模块,枪械模拟器打出去的就是霰弹枪子弹,而拾取到狙击枪模块,打出去的就是狙击枪子弹。
也就是说,枪打出去的子弹虽然不同,但枪的外形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拾取相应模块之后,枪械模拟器上的灯带就会发生变化,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颜色和类型,玩家低头看一眼自己手里枪械模拟器上灯带的光和图像,就可以确定自己拿的到底是什么枪,还能看清楚子弹数。
此外,玩家也可以拾取不同的配件,拾取配件之后,枪械模拟器的特定位置也会发光,比如捡了枪托,枪托上的灯就会变色。配件分成了绿、蓝、紫、金四种颜色品质,玩家只要低头一看,就能知道自己手里的枪大概是什么配置了。
当然,屏幕UI上也会提示这一点,不过枪身提示会让玩家更有代入感。
而且,加入这些发光部件也花不了几个钱,反正都是灯。
这种感觉跟钟鸣前世的老古董游戏《魂斗罗》有些相似,枪不变,但捡到武器模块之后,打出去的子弹会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