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浪淘沙-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被传教士拐走的。

  人牙子把天顺朝的孩子抓到一起,给他们植入“种子”,最后又放归四海,任他们疯长。
  谁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长大,也不知道他们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

  萧途真气时常□□,不是因为得了怪病,而是因为他被植入了“种子”。
  被植入“种子”之后,人会忘掉一切,来去何处,都不会记得。只有无休无止的梦魇,见缝插针地摧残着属于人的浅薄的意志。

  林歧道:“抱元守一,静气凝神。”

  萧途神智还未被恶魇完全侵蚀,他咬了下手臂,剧烈的刺痛又给他添上了一层清醒:“救人。”
  他一开口,完全不似先前的少年音色,反倒像是好几百岁的垂暮老人,折断枯枝的声音。

  他们没有过多地停留。
  萧途更是一马当先,从秘径里走了进去。他走得轻车熟路,像是早已走过了千万遍。

  秘径很窄,林歧必须得猫着腰才能勉强行进。
  萧途却走得很快,转眼就不见了人影。暗道里滴着水,有些潮湿,到处都充斥着发霉与腐朽的气息,偶尔还从里头传来淡淡的血腥味。

  林歧轻轻地敛了呼吸,紧接着就看见他身形开始往小了缩,一息之间,他便从一个长手长脚的成年人缩成了一个半大少年郎。
  他扎了扎松下来的衣袍,阔步往里头走去。

  越往里走通道反倒越宽敞起来,地上开始出现一堆不知名的骨头,四处散落着,毫无章法可言。
  林歧脸上的神情越来越淡,听潮剑潮声轰鸣,剑未出鞘,杀心已显。

  “魇”从哪里来?
  死生之间,极怨之气。

  带着世间最恐怖的负面情绪的魇,被强行植入幼童体内,爆体而亡可要比苟延残喘来得容易得多。
  耗子们已经望风而逃,只留下一堆古往今来的无名骸骨,昭示着他们的斑斑劣迹。

  王砚悬所说的孩子,已经死了。
  尸体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已经开始僵了,二十八个人,一个不少。

  如果没有王砚悬把消息带出来,很多年后,他们也将成为这些无名骸骨中的其中之一。没有人知道他们生于何处,死于何处,也没有人能让他们入土为安。
  外头的父母宗亲拼了命地辗转跋涉,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早已命丧黄泉。

  林歧下意识地偏过头,闭上了眼睛。

  萧途身上的血气愈发浓烈,整个大地都开始颤抖,明明是与世隔绝的耗子洞,却吹起了幽风。
  风卷起了一地乱骨,萧途眼明手快地封住自身几处大穴,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他撑着剑半跪了下去:“走!”

  林歧犹豫了一下。
  萧途捂着胸口,血气爬上了眼睛,使得他有些目眦尽裂,他朝前尽力一挥手:“走啊!我能控制住。”

  林歧把听潮剑插在他身边,看了他一眼,轻声说了句“等我”,然后就去追望风而逃的耗子们。

  萧途眼前一模糊,整个人倒了下去。
  脑海里传出“桀桀桀”的笑声,他抱着头,在地上滚成了一团烂泥:“滚!”

  他的怒吼并没有发生什么效果,恶魇依旧在他的神识海里肆无忌惮,血色的神识海化作了血雨腥风,一点一点地瓦解着他最后的意志。

  “天衍君……”

  他浑身一颤,像是迷失的船舶突然找到了方向,濒临沉沦的意志竟又开始死灰复燃,他动了动手指,踉踉跄跄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他不能认输。他想。

  他还活着呢,他的仇还没报。
  这些枯骨的仇,也都还没报。

  他的胸前亮起了一道青光。
  那是他师父给他雕的护身符,挂身上好些年了,从来没起过什么作用,当然他也不指望有什么作用。护身符,也就是求个安心。

  护身符是特制的,是他师父用雷击木给他雕的天衍君,全天下就这么一个。和广大护身符一样,也不灵。
  至少他带了十二年,从没见过天衍君显圣。

  然而此刻,护身符却有了反应。

  青色的灵光把整个耗子洞都照亮了,从他的胸膛里穿透了进去,暖暖的,有点像林歧在给他温脉。
  青光划破了幽暗的神识海,血雨腥风也都退避三舍,萧途盘膝而坐,掐诀成印,血色的枷锁忽然破碎开来,惊起一阵血浪。

  海内海外,两个人,同时变印。

  “我还活着。”
  “我还有天衍君。”






第19章 第十八章 罗耶
  大罗天里有一座大罗耶寺。
  大罗耶寺是朝廷敕令修建的,四方诸国的使团前来觐见时,都在那里下榻。

  几天前,毗茨列派来了朝觐的使节。
  毗茨列是个弹丸小国,自古以来便是天顺朝的附属。前些日子他们国内闹内乱,朝圣军入住皇都,从此改朝换代。
  可是在准备上奏天顺朝承位登基之时发现,国主印和大国师印鉴不知所踪了。

  毗茨列的国王和大国师都由天顺朝册封,此次新国王亲率使团来大罗天,就是为了正名。
  按理说,贼子窃国,天顺朝本该发兵助国王军平叛,可是国王军并没有向天顺朝求援。而等到生米煮成熟饭的时候,天顺朝便是想管也管不了了。

  新国王带着使团来了天京。

  他也没有空手来,而是带了无数珍贵贡品,足足铺满了整条天街。他是真的掏光了毗茨列。
  他还挺会投其所好,皇帝喜欢什么,他就送什么,手头有的,立马就拿出来,手头没有的,飞书一封,遍寻四海也要呈上来。

  皇帝很喜欢他。
  今天酒池肉林里的新鲜玩意,也都是他从毗茨列带来的。

  这也没什么,皇帝喜欢就喜欢了。
  可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皇帝君临四海,毗茨列既然奉上了无上诚意,天顺朝就必须给予其相当的尊重,以此来安诸多属国的心。

  现在的毗茨列,信奉罗耶教,尊真神。
  天顺朝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信仰。

  大罗耶寺修在皇城,闹市。
  随着罗耶教徒的增多,大罗耶寺愈发地为大众所知,更有甚者不远千里也要过来朝圣。

  大罗耶寺四周都有护卫队,是罗耶教的教卫。
  教卫是大罗耶寺的教长从世界各地带来的忠实信徒,一旦接受了教长的教令,对待教众便有至高无上的处分权,天顺朝也不能过分干涉。

  大罗耶寺享有充分的自治权,他们有不能随意侵入的领土,有完整的教条法律,有虔诚的信徒,还有统治者一般的教长。
  大罗耶寺就像一个国中之国,四仰八叉地横在大罗天里。

  耗子们就躲进了里面。

  萧常本就对大罗耶寺的存在嗤之以鼻,待从王砚悬口中得知当年的惊天大案与罗耶教相关时,立即派人封锁了大罗耶寺。

  此间正是晌午,罗耶教徒正在里头做礼拜。
  他们一天什么都不干,就只做礼拜,听见外头的动静也无动于衷——他们做礼拜的时候不能中断,否则就是对真神的不敬。

  罗耶教的新国王已经拿到了册封的诏书,新做的国主印和大国师印鉴也都赐到了他手上。按理说,他本该启程回国,择日登基的。
  但他没有。
  他以奉天大祭为借口,向天顺朝皇帝讨要了观祭的期限,皇帝允了。

  奉天大祭,也是宣扬国威。

  教长是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看着比萧常还要苍老。
  他握着权杖从大罗耶寺里走了出来,每一步都走出了他的德高望重。教徒们跟在他的身后,教卫队挡在他的身前,他自己却温和地笑着。

  萧常无凭无据,到底不敢和他们撕破脸皮。
  教长身边跟着毗茨列的新国王瓦黎擘,再旁边就是毗茨列的史官,萧常作为天顺朝的国相,当着这一张嘴和一杆子笔,实在是不太好轻举妄动。

  “果亚教长,奉天大祭临近,本相奉皇命,对全城进行例行检查,请通融。”
  “大罗耶寺不归你们管!”

  说话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教徒,萧途瞥了他一眼,是个东方人。罗耶教真正有规模地进入天顺朝,也就这一二十年,他才几岁?
  二十岁有吗?
  萧常看了一圈,教徒们很多都是年轻人,甚至有被父母抱着的婴幼儿。他们连话都说不清,哪里懂什么信仰?!

  他们生下来就成了罗耶教徒。
  没有选择。

  萧常看着那个教徒,问:“那你说,该谁管?”

  “真神!”

  这次不止他一个,每个人都这样说。
  凡罗耶寺都是真神的地盘,除了真神,没有人有权利搜查大罗耶寺。

  “愚民!”萧常在心里骂了一句。

  他朝前走了一步,身后是巡查队。
  巡查队收到他的指示,一步一步地朝前逼近,大罗耶寺的教卫队没有收到教长的指令,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下意识地去看教长。

  他们的教长此时却依旧笑得很和蔼。
  甚至还侧了侧身,给巡查队让路。

  然而就在巡查队即将逼近大罗耶寺大门的时候,一匹快马跑了过来,上头的传令官飞身从马背上跃下,宣读圣旨。

  皇帝让萧常绕道。

  萧常:“……”
  猪。

  大罗耶寺重新平静了下来。
  教众们雀跃一片,认为自己守卫了大罗耶寺,守卫了真神的尊严,并且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真神。

  瓦黎擘微微扬起了嘴角,低头弯腰地和教长一起走进了内堂。

  “可惜了。”瓦黎擘说。

  教长坐在椅子上,摘下了教袍帽,那一瞬间,一个苍老的老人忽然开始返童,皮肤变得尤为细腻,像个十几岁的孩子。
  然而,孩子的小卷毛却从一而终。

  小卷毛道:“萧相国是个明白人。我们给他的威胁程度还不够让他选择抗旨不尊。他们萧家世代为相,知道该怎么和皇帝相处。”
  瓦黎擘点了点头:“可惜来的不是唐定国。”

  小卷毛笑了笑:“没关系。文臣权倾朝野,武将功高震主,皇帝昏庸无能,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摩擦多了,总有一天会爆出火花的——那几个人?”

  瓦黎擘把耗子们引了进来。
  除了领头的西洋人,剩下的几个都是东方人,早先听见萧相要查大罗耶寺,腿都吓软了,现在还在打颤。

  小卷毛对他们做了个庇佑的手势:“不要怕。真神看着你们。”

  林歧站在大罗耶寺外,将这一场闹剧尽收眼底。
  他面沉如水,站了一会儿后又走了。

  在人世,皇命大于天。

  萧常握着圣旨,一个愣神竟走到了东街。

  这里是大罗天里最繁华的地界。几百年前,这里曾是天顺朝的宗室所在,被称为王府苑。
  那时候的天顺朝子嗣不像现在这样单薄,王府大街上来来往往都是宗室,抬头这个王,低头那个王,比菜市场的大白菜还不值钱。

  可是现在都看不见了。
  丙申一乱,宗室死的死,散的散,王府苑门庭冷落,如今只能在话本中瞧见当年兴旺。

  天顺朝好几百年没再封过一个王。

  天上下着雪,落在他的身上,晕开一片黑色的水渍,这时,一把伞撑在了他的头上。
  是唐老将军。
  萧常看了看唐梁,有些疲惫地说:“老唐,我这些年时常在想,太史公写丙申,为什么总用‘乱’、‘祸’这些字眼。武帝肃清朝野,使天下清明,不该用‘治’吗?”

  唐梁下意识地在二人周围设起了一道气障。
  与此同时,萧常缓缓地叹了口气:“独秀易折,独梁易腐。治在当世,祸在千秋。是我错了。”





第20章 第十九章 血债
  王砚悬紧张地等着消息。
  十二年前,他的哥哥为了救他,被人牙子带走,音信全无。

  很多人都说找不回来了。
  他在今天看到“魇”后,也这么认为。但他不甘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算化成耗子洞的残骸枯骨,他想的也是,他还可以报仇呢。

  人牙子就算走到天涯海角,他也要把他们找出来,一刀一刀凌迟。

  萧相被皇命赶了回来。
  院中的树枝也承受不住越下越大的雪,塌了。

  王砚悬吐出了一口血。他的伤口也因为剧烈的动作再次崩裂,鲜血浸染了衣衫。
  他连站稳都有些吃力,血淋淋的手扶在棕色的大柱子上,给它添上了一抹殷红。

  红得刺眼。

  萧常没有说话。
  他看着面前的血人,鲜血顺着地板的缝隙流到他的脚边,仿佛是那些被掳的孩子最后的挣扎,在质问他,为什么不替他们主持公道。

  王砚悬无力地瘫在了地上,好像根本不知道疼。
  他之前到“日曜日”耗子洞时,那伙传教士正在给孩子们植入恶魇,他亲眼看着一个孩子在他眼前七窍流血,爆体而亡。

  没有人知道他当时有多绝望。
  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力气,满目所视,遍地枯骨,哭声与叫声齐鸣,传教士们却充耳不闻,只在乎他们的“魇”有没有配型成功。

  那一刻他就知道,从今往后,他要和他们不死不休。

  他低着头,用血肉模糊的手捂住了脸。

  “他们哭着求我,说,‘哥哥,救我’。”

  林歧回到耗子洞,萧途已经平静了下来。
  他身上的血气已经散了,只余下眼角还残留着腥红。林歧有点吃惊,恶魇上身,得有多大的自制力才不会长歪?

  萧途蹲在地上,把散落的骸骨一根一根拼了起来。
  很多骨头已经碎了,或者是不见了,能完整拼起来的其实不多。小孩的骨骼都长得差不多,短时间内根本分不出谁是谁,他却没有迟疑。

  他像是对他们无比熟悉,拼完后还用剑在旁边刻下了名字。
  名字有些不是大名,当年被拐的孩子太小,大多还没来得及取大名。剑气深入地底数寸,土石飞裂,把他们的名字记得深沉。

  这是他下山三年第一次拔剑,锋芒毕露。

  宝剑藏锋,游龙惊鸿。
  藏锋的是宝剑,惊鸿的是游龙。

  在骸骨之后,空白的地方,他变换剑锋,一笔一划写下最后一个名字。

  王逸。
  他没有骸骨,却早已葬身此处。

  萧途的声音有些嘶哑:“当年我看着他们,一个一个死在我的面前。”

  血和泪喷了他一身,人牙子按着他的头,强迫他看着每一个人从生到死。
  因为他们认为,见识到的痛苦越多,越能和“魇”相契。

  前头的人都失败了。
  更多的人吓晕了过去,直到被“种子”唤醒,再是死亡。

  只有他,眼睁睁地看完了全场。
  他要记下他们每一个人,包括人牙子。记住死去的同伴,是为了怀念,记住人牙子,是为了复仇。

  大概他是个天生的邪神。
  “种子”在他身上生根发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契合度,人牙子一度举行了一场祭祀大典,将“种子”献给了真神。

  再然后,他们就将他丢到了黄曾天,不再管他,往别处继续寻找更多的容器。

  茫然无知的萧途被殳阳平捡到,带上了太玄山。
  萧途,随国姓萧,路上捡的,故名途。

  “我却忘了他们。”

  通道里响起了脚步声,是沧涯十三卫。
  十二年前那场拐卖案倾尽全城之力也找不到线索,刚好他们也在奉天大祭,于是萧相便将找人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可是没过两天,皇命下来,沧涯军要回防西北了。

  谢西川小心翼翼地越过骸骨,去探孩子的鼻息。
  萧途刚刚把惨死的孩子都敛了容,让他们看起来仿佛只是睡着了。谢西川虽然已经知道了结果,却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探了探——万一呢?

  没有万一。

  他们迟到了十二年。
  堂堂沧涯十三卫,居然连自家屋檐下的孩子都守不住。

  谢西川一拳头锤在地上,窝囊!
  连大罗天都不再像家一样安全,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叫沧涯三军?!

  灵龟为盾,盾守大罗天。
  玄蛇为剑,剑指恶虎狼。

  这才是沧涯。
  缺了哪一样都不算。

  “太上敕令,超汝孤魂。敕救等众,急急超生。”

  萧途低声念了起来。
  一时有无数的星光从残骸尸体里飞了起来。仙经有言,被恶魇撕裂的灵魂不能转生。这些孩子们就这么在这无光的地狱里被束缚了数年光阴。

  萧途握着剑,天衍九剑第一剑已经开始起势。他想要人为地劈开一道生门,强行把他们送进去。

  第一剑,破障。
  除旧迎新,象开天之辟地;力拔千钧,碎山河之混沌。

  天衍九剑前三剑,走的是大开大合之势,“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少年壮志凌云,三剑乾坤破。

  然而就在他将要劈下的那一刻,林歧按住了他的手:“我来。”

  听潮剑潮起浪涌。
  听潮剑同天衍九剑的前三剑很像,都以“狂”为剑意,不过天衍九剑是少年意气之狂,听潮剑是天地唯我之狂。

  潮起为我,潮落为我。
  这天地间的一切法度,都是因为我。

  剑光伴随着众人的往生咒,在虚空中划出一道口子,从孩子身上飞出来的灵光源源不断地透过口子,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那里是真正的大罗天。
  一切开始的地方。

  林歧一直目送着最后一点灵光穿过去,他才收剑回鞘,面上尽显桀骜。
  少年的林歧还没有长成后来的内敛,喜怒哀乐都带着刺,好像无时无刻都把“老子天下第一”六个大字挂在脸上。

  萧途看着他。
  天底下会听潮剑的人很多,然而“听潮剑”却只有一个。

  听潮剑,林歧。
  洞玄派最年轻的客座长老。

  萧途低头瞟了眼自己手中的剑,名不见经传。
  他心头莫名地有点不痛快,但又说不出来为什么,只好捏把捏把将罪过都推到了恶魇的头上。

  萧途低声道:“不关你的事。”
  林歧把他的肩头揽了过来,一脸的理所当然:“你的事不就是我的事吗?”他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说,“我账上记着的天雷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不差这一次。”

  萧途嘀咕了一句:“老油条。”
  这时候,林歧同时朝他偏过头,摸了摸他的后脑勺,轻轻笑了一下:“不关你的事,别想太多。小孩肩上的东西多了,就塌了,长不高。”

  萧途反手推了他一下。

  沧涯十三卫已经完成了装殓。
  然而少了一个人。

  谢西川找了半天,最后跑过来问:“这个王逸是……”
  萧途:“是我。”





第21章 第二十章 乱局
  京兆府炸开了锅。
  这些年丢过孩子的家庭都争先恐后地往里头挤,有的已经鬓发斑白,步履蹒跚,被子女搀扶着走进来,颤颤巍巍地认领着不成型的骸骨。
  还有的父母已经故去,是兄弟姐妹来的。

  但是更多的,是无人认领的。
  当年奉天大祭上很多都是从各个地方来的旅客,三十六天幅员万里,一时也赶不过来。

  七个耗子洞,丧生者无数,都是些无名骸骨。
  许多百姓满怀希望地踏破了门槛,先是让满目枯骨敲了一棒槌,再是让无名锤了一榔头,哭都哭不出来。

  “你们家?”
  “我们家在皇崖天,过不来。”

  萧途坐在栏杆上,异常平静地看着人世悲欢。
  大悲和大喜,都伤身,也伤神。他这些年封感念经攒下来的底子都让这场魇动败了个干净,连着背了好几遍废话连篇的《传习录》才勉强从细枝末节里捡起来一点心如止水。

  经过十四年的滋养,恶魇已经和他的神识海长在了一起,掰扯不开了。
  他现在还能够控制得住,以后呢?
  恶魇只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深入骨髓。而人的意志,最他妈是个说不准的东西。

  他总有一天会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魔头。

  萧途抱着“藏锋”,像是抱着救命稻草。
  林歧的手从他的头顶上伸了过来,把他怀里的“藏锋”抽了出来:“抱它做什么,不如抱我。”

  萧途:“……”
  大魔头的黑名单里,有了第一个幸运儿。

  京兆府能认领的孩子已经认领完了,百姓们抱着骸骨痛心疾首,要求惩治真凶,京兆尹被他们拉来拉去吵着要交代,头都大了——他们没有抓到真凶。
  他们连真凶的影子都没看见,又哪里给得出来交代?只能一遍一遍地说着“高度重视”“尽力盘查”……

  可是有谁听呢?

  萧途和林歧还抢着“藏锋”,一个衣衫不整的少年踉踉跄跄地闯了进来,身后跟着半死不活的萧知意,浑身透着冷汗。
  林歧不在,王砚悬再次裂开的伤就只能让他来治。十道九医,他也不是说不行,但有个致命的问题——他晕血。

  他几次都要晕过去,掐着自己的大腿才冷静下来。

  王砚悬一听说沧涯十三卫回来了,别说衣服,他连伤口还在流血都顾不上,连滚带爬地就跑出了丞相府。
  他穿过人群,把剩下的骨盒看了个遍,有名字的他不认识,没名字的他认不出,他崩溃地忘记了思考,抓着旁边的谢西川问:“我哥呢?!”

  谢西川:“你哥是谁?”
  王砚悬:“王逸!”

  萧途回过头,不明所以地望着来人。
  林歧趁他分神往他小腿上轻轻踹了一脚,萧途回过头,立马抬腿挡了一脚,手上的力道却一刻也没松过,林歧被他按在墙上动弹不得。

  “还给我!”
  “嘶,给你给你,有人看着呢。”

  萧途抱着“藏锋”,心总算踏实了下来。
  他白了林歧一眼,说了句“你还怕看”?然后才转过身去看来人:“请问你找谁?”

  王砚悬死死地盯着他,目光晦暗不明。
  萧途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又想再问一句。这时候林歧用肩头蹭了蹭他,附在他耳边说:“哎,别说,你俩长得挺像的,你好像姓王?”

  萧途仿佛被电了一下。
  他仔细地打量着来人,认真到微微皱起了眉。是挺像的。但他不敢确定。
  小孩一天一个样,更别说十二年了。记忆中的鼻涕虫和面前这个挺拔的身躯完全对不上号,他试探性地喊了声:“阿适?”

  王砚悬目光一下子亮了起来,几乎要把萧途洞穿。
  他缠着绷带的手激动地颤抖起来,活像得了羊癫疯。他边抖边往前走,要去触碰萧途。然而,在他即将碰到的时候,两眼一闭,就地倒了下去。

  萧途:“……”
  林歧竖起了大拇指:“这波投怀送抱,厉害啊。”

  萧途给了他一胳膊肘。
  他抱起王砚悬就回了丞相府,林歧看见趴在墙边的面无血色的萧知意,过去扶了他一把:“你这是病,得治。”

  萧知意推开他,倚着墙吐了。

  林歧不忍直视:“……你就直说吧,你是不是对我意见很大?”

  萧知意对林歧的意见大不大先不说,百姓对京兆府的意见倒是大了去了。
  人活着的时候找不到,救不出,人死后还不能为他们主持公道,这是什么?

  这是官府不作为!

  闹到最后,险些闹出□□,沧涯十三卫不能也不会对百姓动手,根本镇不住。京兆尹只好委人去寻萧相来扎场。
  传话的衙役刚刚走出京兆府,城中就传来了消息,说大罗耶寺抓住了人牙子,正在对其处刑。

  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京兆府就空了。
  林歧眉头一皱,直觉事情并不简单,也跟了过去。

  大罗耶寺前搭起了刑场,人牙子各自被绑在刑柱上,行刑手是教卫。
  根据他们的教义,他们要以鞭刑处死。
  罗耶教的鞭子是特制的,上面带着吓人的铁刺,每一鞭子下去都是深入骨髓的狠辣。

  他们败坏了真□□声,罗耶教在清理门户。

  人牙子已经神志不清了,连叫都没叫一声。仿佛成了不言不语的傻子。
  他们目光空洞,直勾勾地看着地,对周围的一切都表现得无动于衷。他们并不像是正常人。

  教长还在批判他们的罪过,百姓拿着瓜果砸他们。
  可是没有一个人抬起过头。甚至没有一句辩驳。认罪没有,反抗更没有,他们只剩下了一个躯壳,任凭教卫们狂抽乱舞。

  很快,躯壳也没有了。

  萧常带着人来的时候,处刑已经结束了。
  人牙子已经被打得不成样子,跟着萧常一起来的萧途脸色一白,呼吸顿时变得急促起来。

  他紧紧地抱着“藏锋”,道:“是他们。”
  他拿开林歧的手:“我没事。”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说,“不过少了一个人。”

  林歧:“谁?”
  萧途:“那个西洋人,他们的头子。手背上有道疤,是被道符灼伤的,消不了。”

  林歧扭头不见了踪影。
  萧途冷眼看着人牙子的尸体,刹那间,他忽然发现了什么:“不对。”





第22章 第二十一章 真神
  这些人中了离魂术!

  萧途下意识地想翻过刑场往里走,却被萧常拉住了,指了指地上的线。
  往里走,就是大罗耶寺地界,俗人不得随意出入。

  在大罗耶寺里,教义优先法律。一旦人进了大罗耶寺,都得遵守他们的规矩。
  人牙子如果落在京兆府手里,那没话说,适用大罗天的法律,可是现实不是这样,是大罗耶寺抓到了人,还是他们教中之人,大罗天可以事后提出异议,但当场不停止执行。

  宗教自治,是皇帝给他们的特权。

  萧途回头看了一眼大罗耶寺,金碧辉煌的宫殿,快赶上了皇城。世人都说大罗耶寺是一座艺术,但萧途却从来不觉得他好看。
  浮夸。
  这是他能给出的唯一评价。

  人们觉得好看,是因为花的钱多,彰显了国富民强,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然而在萧途眼里,还不如一间三尺道观。
  不过不喜欢是不喜欢,他一直以来想的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在这一刻,他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烈火,头一次想拆了这座殿堂。

  殿堂里,教长又变回了小卷毛。
  他似乎不太喜欢苍老的教长形象,奈何天顺朝的人更愿意信任年长的人,让他不得不每次都保持着长者样。
  他很是不理解天顺朝的以貌取人。

  瓦黎擘道:“摩西像只狐狸,狡猾得很。”
  小卷毛添着香:“狐狸总归要借势的。等到无路可走,他就回来了。”

  瓦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