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浮春无头苍蝇似的撞来撞去,希冀着能看到封如故。
没想到,他竟真在拐过一片蓊郁竹林后,于玉髓潭洞口前,撞见了一道熟悉的清癯人影。
玄衣玉身的封如故立在那里,身形似是工笔画中的人,有黑衣反衬,愈显得纤细苍白至极,身如巫山一段云,皮肤白得几近透明,叫人总疑心,若是吹上一口气,此人会消逝风中,落得个风流云散太匆匆。
……但观其吞云吐雾的模样,绝没有到有进气没出气的地步。
罗浮春先是放下了心来,紧接着便是一阵无名火起,仿佛再次被他隔空愚弄了一般。
“师……”
罗浮春不打算就这样偷偷摸摸地暗地窥伺,但刚一发声,便想起自己此时与封如故尚在冷战,险些失了气势。
他庆幸一番,立即收声,重重咳嗽一下。
因为用力过猛,他的胸口都震得痛了。
封如故闻声回首,只见竹动风生,桐花送冷,他立于群竹桐叶之中,苍白地光艳万丈着。
他只轻轻一眼扫过来,罗浮春便生出了无限的怜惜之心,几乎是要上去嘘寒问暖了。
见来者是他,封如故不由展颜:“浮春,是你。”
罗浮春背过手,撕扯搅弄着衣袖,强自压抑下情绪,作淡然状:“嗯。你如何回来了?”
封如故笑:“在外游荡,累了。”
罗浮春:“梅花镇之事呢?”
封如故:“如一在办。”
罗浮春见他面色苍白,便疑心他其实是受伤了,不然师伯何以会如临大敌,待他回山?
可他竟不肯对自己言说,莫不是还在气自己当时雨夜弃剑之举?
罗浮春越想越气。
一月之前,明明是他有错,置落久不顾,他有什么资格生气?
况且,他明明有伤在身,还不肯同他言说分毫,他罗浮春就算不是他封如故的徒弟了,总也是他相识多年的人吧?
于是,罗浮春半是担忧,半是恼怒地质问道:“你只是累了,便和师伯一起跑回来?”
封如故淡淡道:“有何不可呢?”
“你!——”罗浮春气结,“是谁在梅花镇做下恶事,是谁袭击落久,你一概不查,只知道将责任推给别人?你还算什么师父!?”
封如故点出:“你不是早就将剑还给我、要与我一剑两断了吗?”
罗浮春脸色一阵青白,抓紧袖袍,切齿道:“那落久呢?他也不是你的徒弟了吗?”
与封如故东拉西扯这许久,罗浮春一直在等待他问起落久。
然而,封如故自始至终就没问一句落久的状况。
他诘问:“你难道不想问问,落久伤势如何?”
封如故很想说,傻徒儿,你都跑出来了,落久伤势定然无碍,只是封如故知道,自己今后或许是再无缘和这徒弟如此面对面说话,便顺了他的意,乖乖问道:“落久伤势如何?”
然而,罗浮春却是彻底失望了,不作一字回答,掉头而去。
封如故在后唤他:“……浮春。”
罗浮春充耳不闻,大踏步向前而去。
封如故:“罗浮春。”
罗浮春依然不肯停下脚步,听他只字片语。
“——萧然!”
罗浮春又惯性走出几步,猛然立住,怔愕半晌,一时悲愤难言。
“罗浮春”这个名字,他叫得实在太久了。
他本名萧然,入门第一日,便得了“罗浮春”这个怪异诨名。
从此后,他不情不愿地用这诨名走踏世间。
时至今日,他竟已淡忘了自己的本名?
封如故在他背后问:“你可知道,我为何要给你、给落久改名?”
罗浮春心乱如麻,生硬道:“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
“……好。”
他听到,封如故在他背后轻轻咳嗽了一声。
与桑落久的咳嗽相比,封如故的咳嗽声微弱到委实是不值一提,是以罗浮春根本没往心上去。
因此,他也无从看到,封如故把染了一丝猩红的手从唇边撤去,拾起一枚桐叶,
“这些年,委屈你了。”封如故心平气和地望着他的背影,“从今日起,我放你自由,你也放我自由吧。……我们师徒两人,便就这样了。”
罗浮春一怔,正欲开口,耳边便袭来一阵风声。
他回身夺住来物,竟是那把封如故曾炼给他的剑。
封如故在洞前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手夹烟枪,一细薄烟徐徐而升,将他的眉眼掩在雾影之后,竟是瞧不很分明了:“……你收回去,算是留作一个纪念。”
罗浮春握着剑身,怔忡片刻。
他来寻封如故,真是为了和他吵架决裂吗?
他不是答应了落久,要同他道歉的吗?
只是,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了。
纵使他口中泛起层层的苦涩滋味,为保颜面,他仍是冷哼一声,仗剑转身,风卷剑穗,不时发出细碎响动。
他强逼自己,不许再回一次头。
“厌憎我吧。”待那道俊秀挺拔的身影消失至无影无踪,封如故对虚空喃喃道,“和那些人一样。”
——天下皆知,我封如故凭自己喜好,肆意篡改徒弟姓名,驱使他们出外赚体己给自己花用,还不肯授他们半分剑术。
——这样待你们,谁都不会觉得,你们会有意包庇我。
——如此,便是最好了。
——世人只知,封如故的徒弟是罗浮春,是桑落久;而你们是萧然,是花别云,和魔道封如故没有关系。
另一边。
罗浮春几乎是小跑着逃离了玉髓潭,顶着路上弟子们惊诧的目光,漫无目的地一路狂奔,直到了山中最大的一方清湖边,才驻足停下。
他扶膝喘息一阵,注视着手中失而复得的剑锋,只觉掌心滚烫,心中又是酸楚,又是绞疼,一时间难过得不知如何才好,像是与父母争执后逃家的小孩,被委屈、愤怒、茫然等诸多情绪挤逼得无处可逃。
他索性发泄似的大喊一声,扬起手臂,将那柄剑丢弃入湖!
青锋入水,在碧湖中央投出圈圈涟漪,旋即没入湖底,不见影踪。
丢了剑,罗浮春却像是把自己的主心骨也一口气扔掉了似的,颓然往地下坐去。
他朦朦胧胧地觉得,自己又做错了。
但是……
不知在湖边坐了多久,罗浮春才发梦似的站起身来,惨白着一张脸,摇晃着身体,往“静水流深”方向走去,连身后的尘土都忘记了掸一掸。
罗浮春反复说服自己,不过是丢了一把剑而已。
封如故是什么样的人,这些年过来,他还不知道吗?
不做师徒便不做了,倒也省了心!
只是,要如何同落久说呢……
陷入与世隔绝的风陵山中,各人有各人的心事。
山中弟子丝毫不知,如今的外界,是怎样的天翻地覆!
江陵千机院内。
荆三钗了结一笔生意,将入帐银两登记入册,又忙着核对先前的账目。
院内,他的客人正在等待他的同伴归来,再与他一起离开。
因此,当一声高声的质问从院内传来时,荆三钗自然以为,他们是在生意上有了什么龃龉。
“什么?你在开什么玩笑?”
荆三钗并不怕客人会因为口角矛盾在千机院打起来。
此地机关重重,不必担心会伤害到主人,且各样物品皆是明码标价,毁坏一棵树二十两,一扇门八十两,随得他们砸去,他荆三钗只需要在他们打完架后,捧着账册去向他们讨账便是。
谁若不给,当场暴揍一顿,就当是舒筋活络了。
他口里衔着一枚银钗,面对账本,双手拢在脑后,想把头发束好,耳朵也关注着门外动静。
来人却无意争执,低喝一声:“低声!当然是真的——”
荆三钗撇了撇嘴。
看起来是打不起来了。
……当真无趣。
院外,两人切切察察地议论起来。
“他是魔道?可他是如何藏匿自己身份这么多年的?”
“他是魔道,岂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看他举止行动,外貌气度,哪一样不邪?哪一样不怪?”
“这……倒也是。不过,这消息是何处得来?可靠吗?”
“当然可靠!是玄极君及寒山寺众僧亲眼所证,绝非虚假!”
荆三钗抬眼看一眼院外,并不很关心他们的话题,只一心侍弄自己的头发。
不过……寒山寺?
封大眼身边那两个秃驴,仿佛就是寒山寺人……?
荆三钗一转念,也并未往深里想去。
据他所知,玄极君那个死儿子的祈福仪式,每年都在寒山寺举行,他和寒山寺联系紧密些,也没什么问题。
屋外,二人的讨论越发热烈。
“……现场被他劈碎的伏魔石上魔气极重,连净远方丈都不得不认了,这还能有假?!”
“如此说来,那确实是证据确凿了。”
“没有更确凿的了!”
“可是,以他的身份,有何必要非得修入魔道?”
“谁知道?像他那样的人,怕是觉得魔道有趣,就修了呗!何必顾忌什么后果?而且,那端容君恐怕早就知道了封如故的魔修身份,刚一暴·露,他就带着人望风而逃,现在风陵又全面封山,这不就是不打自——”
室内传来一声重重的账本落地声。
两名客人循声望去,只见荆三钗散乱着头发闯出门来,直直盯着二人,颤声问道:
“你们说……谁?!”
第113章 接你离开
相较好事; 世上众人更爱议论坏事; 再加之有心之人推波助澜,封如故入魔之事; 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在道门间传播开来。
青阳山中; 关不知刚练过剑; 尚不及沐浴便被兄长唤了来,快步踏入殿中时; 一头细汗尚在阳光下粼粼地反着光; 正是个健康年轻的好模样:“兄长,何事叫我前来啊?”
关不用忧心忡忡; 递了一封式样庄重的折帖给他:“看看罢。”
关不知接来; 一屁股坐在了正殿侧椅之上; 未及打开,便出言调侃道:“这什么东西,这般正式?檄文吗?”
然而,他只扫了两行; 整个人便从椅子上弹射起来。
那当真是一本檄文; 字字句句; 辛辣诛心,直指风陵云中君封如故擅修魔道,癫迷入心,隐瞒身份,沽名钓誉,甚至在身份有败露之虞时; 杀害了寒山寺的海净小师父。
关不知周身热汗转冷,一字字地把整篇檄文读完,深吸一口气,才想起自己有好长时间忘了呼吸。
这篇檄文词彩华章,算得上妙笔。
然而,如椽巨笔,此时不亚于杀人利刃。
关不知面上透青,张口结舌了半晌,看向他的兄长,似乎想从兄长的眼神里判断出这是否是某个恶劣的玩笑。
关不用重重叹了一口气,叹得关不知一颗心飘飘摇摇地沉了底。
是,自己兄长素来稳重,只求平安度日,不求多事,不会拿这种事情玩笑。
关不知干巴巴挤出几个字来:“怎会……如此?”
前不久,关氏兄弟才与封如故打过交道,受他之恩,青阳山方从灭派之危中解脱。
关不用沉沉道:“他不是这样的人。”
关不知从迷惘中醒来,大力赞成:“是啊!我们不是没有见过封如故的。他心高气傲,他灵力深厚……他可是云中君!他与那魔道丁酉有深仇大恨,且自身就已是惊才绝艳,缘何要去修魔道术法?”
他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我得去风陵一趟,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不用见状,急斥一句:“回来!”
关不知已经打算踏出殿外去了,听到这声厉喝,未免错愕。
关不用从座位上站起:“你没有看到檄文上说,风陵封山,意欲包庇?这哪里是冲着封如故去的,分明是要把风陵彻底拉下四门之位!你就算去了,能做什么?能说得上话吗?我们蕞尔小派,二三百人的规模。道门中事,哪里轮到我们置喙?”
关不知久久望着他的兄长,看得关不用隐隐有些发冷。
他说:“兄长,我们人微言轻,却不是人微言无吧。见了不平事,连说上一说的资格便也没了吗?”
关不用急道:“可你会将祸患引至青阳山!——”
他知道自己这弟弟做事一向是莽撞的,怕将话说得太曲折,他会不懂其中利害,便尖锐道:“人会说,我们与封如故款曲相通!你何苦做这引火烧身的事情!”
见关不知不吭声,关不用又强调了一遍:“明哲保身,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关不知抬起头来,年轻的眸光炯炯异常:“……自古以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言罢,他劲装后摆一振,自化流光,踏剑而去,任关不用在后连连唤他姓名,他也攥紧那本檄文,不曾回头半次。
……
外界的风云翻覆、蜚短流长,封如故并不在意。
骤然封山,风陵弟子被断绝了消息来源,并不知外界发生了什么。
同在山中的燕江南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要来见封如故。
然而,常伯宁在罗浮春离开后,在玉髓潭正面设下结界,之后便忙于自己的事务,闭门不见任何人。
燕江南无法,索性从后山攀援上来,从一处小洞手脚并用地钻入,走过一道长而漆黑的山洞,七拐八绕,从玉髓潭的腹地处钻出。
常伯宁比他们二人入山都早,且一直是端庄自持、莳花弄草的小公子形象,走的皆是正门和大道。
而她与封如故不同。
二人年岁相仿,在风陵山里一同跑闹着长大,知晓这山中的每一处玄虚。
譬如玉髓潭尽头的这一处小小洞窟,便是二人一力勘探得来的。
她带着一头一脸的潮湿露气,在玉髓潭的洞口前,找到了独身一人、盘膝望月的封如故。
他像是习惯了这样的孤独,藏在阴影之下,头脸和睫毛上都笼了一层薄弱的水汽。由于不加掩饰,他身上自然流露出魔气来,但是经由玉髓潭的灵气净化,倒也不显得多么肮脏了,让他整个人都显得面目模糊起来。
沐浴在淡淡灵光下,他脆弱得像是一只一摔即碎的薄胎玉杯。
察觉到身后的脚步声,封如故淡淡地笑了,拍一拍身侧:“来啦?坐。”
燕江南便与他并肩坐下,与他一道融入阴影之中。
兄妹两个,或许该说是姐弟两个,并肩遥望着风陵的夜空,高而远的银河流泻下一地烂银,在他们足尖前的几寸处光华璀璨着。
有感天地偌大,燕江南突然有些眼睛发酸。
她发力揉了揉眼睛,咬牙克服了这点软弱。
她知道,哭帮不了封如故,她不需要封如故再来安慰她。
封如故一语不发,甚至连脑袋也未转上一下,却似是看穿了她全部的软弱,揽住她的肩膀,把她的脑袋摁在了自己肩上:“我眼睛看得不是很清楚,不会安慰你,今后也不会把这件事当做笑料笑话你。你尽可以哭。”
燕江南踢了他小腿一脚。
准确说来,是蹭,不是踢。
她直起身来,轻声道:“小师兄,有什么我能为你做的吗?”
她这些年来,一直在清除道门遗毒,为的是整肃道门,抑制过度偏激的反魔之风。
然而,她如今骇然发现,在那些外门人眼中,她待道门之人这般严苛,对待隐瞒自己魔修身份的封如故,岂不是也该手起剑落,定斩不饶?
有多少人在等着看燕江南的笑话,但燕江南心中早有计较:她绝不会伤她的师兄。
况且,她懂医术,这些年,是她眼看着封如故的身体败落。
她知道他的情有可原,也知道他的无奈。
她替封如故不值,却又无法替他挡住那即将到来的满城风雨。
所以,燕江南想知道,自己还能为他做些什么。
“我在这里好无聊啊。”封如故道,“帮我找点可消遣的事情做吧。”
他指的“可消遣的事情”,是看信。
风陵虽然封山,但出了此等大事,想必前来问询情况的灵信绝不会断。
信件皆被截停在外围,封如故让燕江南把盛载灵信的信箱钥匙带到玉髓潭里,用钥匙在半空中启开信箱,自行读信,打发时光。
燕江南甚至为他带来了融入灵力的朱砂和墨笔,供他批阅。
封如故一封封看过去。
若是看到有不分青红皂白、激烈谴责痛骂自己的,他会在上头用朱砂批上一个大大的叉,并上书“放屁”二字,旋即把信件随手一丢,再去摸下一封。
痛骂他的有不少,但也有关心他的。
封如故打开一封来自清凉谷的信,上面是盈虚君的字迹:“伯宁,如故究竟是怎么回事?他……”
刚看了个开头,封如故便把这封信掖在了怀里,不再往下读。
于现在的他而言,善意比恶意更难消受。
他在信件中挑挑拣拣,想找出有没有更具新意的骂法。
半晌之后,他的手猛然一顿。
在众多灵信里,有一封来信,其上押着寒山寺的佛花莲纹。
封如故将信拆开,上面浮出一线熟悉的字迹:“你好吗?”
封如故将信捧在手里,想,他这个“你”,指的是他义父的,还是自己?
封如故把信箱里的其他灵信雪片似的倒了一地,而他自己躺倒在万千关怀和诘责之上,咬着墨笔,给那人回信。
他在那张纸上回道:“好。你呢?他们可曾罚你?”
他一松手,那灵信便自行化作流光,没入虚空之中。
一刻钟后,那道鹤形的流光又一次返回,在封如故眼里,它宛如青鸾,一下下忽扇着翅膀,要往敞开的信箱里钻。
封如故不等它完全钻入,便把它捉了回来,展开观视。
里面是如一的回答:“未曾。他们只是不允我出寺,其余并未刁难于我。”
封如故想,还挺好。
字浮现到一半,顿了许久,才浮出下文来,与那些一蹴而就、畅快淋漓的讨伐檄文全然不同:“……你……”
“你”了半天,仍是不见下文。
封如故捧着信,很耐心地等。
最多不过是一刻钟的时间么。
他等了半盏茶,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如一大笔一挥,把“你”字勾掉了。
封如故叹息一声,叹息声便化作回声,从四面八方一齐传来。
他突然觉得很有意思,又叹息了一声。
他把纸竖起来,往上面连弹了好几下,像在弹如一的脑门。
别扭死你得了。
封如故紧跟着信后的空白,又写下一句话:“我这边很是无趣,读信暂解烦闷。你若有闲,不如我们纸上对弈?”
这回,如一的信回得很快:“你当真是无聊。你……究竟是何时变成这样的?”
他指的是入魔一事。
封如故据实以答:“很早。”
如一:“……从‘遗世’起?”
封如故夸他:“聪明的小和尚。”
如一默然许久,大概是在整理自己与他相见后的种种细节。
封如故不去看其他信了,只专心等着他的回音,像是在等待一个审判。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如一方才回道:“……是。我早该想到的。”
封如故:“你生气了?”
如一:“你会在意?”
封如故看这口吻,想道,果真是生气了。
封如故说:“如果是呢?”
又是良久的沉默。
封如故坐在滴水的玉髓潭洞口,什么也不做,单等着如一的回复。
等到那青鸾振着翅膀、自洞口盘旋而回时,封如故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握着墨笔,笔身已被自己攥得发了热。
他拆开信件,得到的只是寥寥五个字:“义父知道吗?”
封如故:“他也知道,从一开始就知道。”
那边厢,寒山寺中。
如一的状况,远没有他信上那般轻描淡写。
他是护寺之僧,封如故是由他带入寺中,又是从他负责的寒山寺阵法中脱逃,他难辞其咎。
他被幽闭在一间佛舍之中,颈上套着一圈戒链,右手腕的脉门更是被一片佛门偈纹束缚,因此他能调用的灵力少之又少。
如今,他只能用左手执笔。
好在他左右手字迹一样,不会叫封如故看出端倪来。
送他离开时,如一满心宽容,如今确认他当真安全,如一才想起此人魔修身份,心中自是一番天翻地覆,不可名状,诸样情绪在他胸中翻翻滚滚,最后酿作了一股泛酸的怒意。
封如故……是魔。
义父从一开始便知道这件事,而他一直被封如故蒙在鼓中。
如一人生的一切悲剧,自魔道而始,要他满心欢喜地接受封如故是魔修,既不可能,亦不现实。
他凝神半晌,提笔道:“这些日子,你一直在骗我?”
如一不知七花印之玄妙,亦不知封如故现在需得采魂才能活得下去。
但他仍谨慎地使用了问句,希望能从封如故那里得到一个解释。
谁想,封如故回复道:“是啊,聪明的小和尚。”
如一顿时气得头晕,抓紧笔杆,半天都没能回过神来。
封如故那边,倒是觉得这回答没什么。
他的确是欺瞒了如一,这点没什么可辩驳的。
况且,他现在是自身难保,在封如故看来,如一与自己的关系,在他的控制下,并未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尤其是在这种时候,如一越是厌憎自己,越是与自己划清界限,越好。
如一的回信过了许久才来:“是,我早该知道,你最信任的人只有义父。但你若真为义父着想,就不要躲回风陵山中,这只会拖累义父。”
封如故托腮看着这行字,甚觉奇妙:“你义父在你眼里,就如此重要吗?”
如一:“义父便是我的天地,他引我入世,我的名字亦是他所赐,他自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
封如故:“我呢?”
直到等到一片朝霞洒落在他肩膀之上,封如故才等来了一句冷冰冰的回答:“萤烛之光,不可与明月争辉。”
封如故盯着这行字,眨巴眨巴眼睛,想要笑,但终究是没能笑得出来。
他一笔一划地写问:“那敢问大师,我这样的萤烛之光,该去哪里,才不拖累人呢?”
落笔终处,封如故乍闻山中起了些骚动,便起了身来,站在玉髓潭洞外,侧耳细听。
隐隐叫嚣之声,从山外传来。
“风陵之人!速速将魔道封如故交出!”
……来了。
封如故举步往洞内的那条秘密通路走去时,恰见一道鹤形流光划入洞内,正是如一的来信。
封如故驻足片刻,往回走出两步,又刹住脚步。
还有什么意义呢。
他打消了再去自取其辱的念头,径直往洞内而去。
……是时候了结一切了。
寒山寺,囚·禁如一的佛舍里,已是空空荡荡。
原本束缚着如一脖颈的铁链垂落至地,墨笔折断,中间的断茬上沾着淡淡血迹,竟是有他掰断墨笔后,用断茬划烂手上封印灵力的佛偈纹路,恢复灵力,破门离开。
桌上淋淋漓漓流了一串鲜血,将桌上的一沓带有灵力的信纸边缘染得斑驳一片。
最上面的一张纸留着淡淡的墨迹。痕迹是从上一张纸上渗透而下的,字迹依稀可辨。
“月光远在天边,终不可即,不可触摸。我常年行于暗夜,只需萤烛相伴。”
“等我。我去找你,接你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咕咕以为自己真的控制得住小红尘对自己的感情……
第114章 众生相貌
风陵山中; 浩然亭下; 众大小道门熙熙攘攘齐聚一处,各怀心思。
风陵弟子则是倾巢而出; 列阵以待; 立于亭下。
打头的是满脸茫然的罗浮春; 身侧立着一个稍带虚弱之色的桑落久。
他至今没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即使面对来势汹汹的道门众人,听到他们满口的诘责怒言; 他也不很能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只本能地将师弟护在身后,似要用肉身挡住那泼天而来的恶言恶语。
风陵虽开启了封山之阵; 可几家道门商量之后; 一马当先; 竟要作势硬闯大阵。
他们本想着,风陵弟子岂敢当真动用剑阵,伤害同道之人?
待他们到了阵前,守阵的弟子担不起责任; 自会放行。
孰料; 等他们到了大阵近旁; 风陵剑阵铮然一声,发出凤凰啸山似的清锐剑鸣,剑风骤起,惊涛汹涌。
来者数人齐齐大喊一声“不妙”,纷纷而退,还是有人躲闪不及; 被剑气划破了衣服,洒下一串血来。
闯阵之人眼见风陵当真敢动武,怒发冲冠。
有人出言指责:“风陵当真无耻!为护一名魔道,妄伤同道之人!”
虽不知常伯宁为何下此命令,守最前阵的一名年轻风陵弟子闻言,却是不乐意了,高声应道:“我们的阵法分明就立在此处,你直眉瞪眼地往上撞,关我们什么事情?”
来人怒道:“你可知封如故入了魔道?!”
那风陵弟子实话实说:“我等不知。”
来人愈怒:“风陵不给我们一个解释,反倒闭门不出,难道是要公然包庇?!”
年轻弟子按剑冷声道:“我们只知,端容君叫我们看守大阵,非有命令,不准任何人出入。你不是端容君,我不与你说话。”
说完,他索性真的背过身去,不理会哗然的众家道门了。
尽管知道风陵传统向来如此,最是护着自己人,来者还是难免跳脚:“好一个风陵山!自恃名门,门下弟子一个个狂悖至极!”
文始门门主文润津阴着一张脸,立于众人之中。
还是有人发现了他,满面堆笑地上来招呼:“哎呀呀,这不是文门主吗?”
文润津听出来者不善,只在鼻子里低低哼了一声,权作回应。
果然,来人下一句便不是好话了:“文门主还是得上天眷顾的,险些做了封如故的亲家,不然哦——啧啧。”
死了女儿,算是哪门子的上天眷顾?
但文润津不得不承认,此人说得有几分道理。
幸亏当初女儿闹着退亲,若否……
况且,封如故知道他文始门的秘事,知道他扣押魔修、威逼其父其母、从中牟利一事,虽然那四名小魔修已经被他领走,文润津心中仍是惴惴,自他走后,寝食难安了数月之久。
如今,封如故有了现成的把柄,还径直送到了他的手中,文润津下了决心,最好是借此机会,将封如故一脚踩死,如此一来,封如故说的任何话,对自己提出的任何指控,便都没了可信之处。
于是,他咽下一口闷气,假作坦然:“就算他是我的亲家,那有如何?难道要放任此人祸乱正道?大义灭亲,犹然为可!”
说完这振聋发聩的言辞,文润津心中憋闷,甚是不甘,余光一转,觑见一个身影,嘴角微勾,将祸水向那人引去:“百世门萧门主,不知你可有此决心吗?”
百世门门主萧思汝闻言反问:“文门主是何用意?”
“字面之意。”文润津扬眉吐气,“汝家二公子,在那封如故门下效劳六年,现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