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有穴-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墒枪恚切┑乩遣怀怨怼D训辣荒侨旱乩巧彼懒耍靠墒牵呃梢丫枪砹恕:吾兜男睦锷鹨桓龈霾虏猓忠桓龈龅耐品<辈辉衤返脑诤谄兴拇β易病
  可是,黑气中,什么都没有。没有七郎,没有声音。就在何岫焦躁不安几欲发狂的时候,突然听见耳边嗡嗡作响,他伸手一摸,竟然是珠剑。而后听见一声大吼,“避让”。
  珠剑带着蒋仪安迅速避到一旁,紧接着,一道银光又一道银光交叉亮起,就似闪电划破黑暗。浓不可见的黑暗,被这几丝光亮破开,更多的光亮闪进来。而这一团黑气就是墨入水中一般,渐渐淡了,越来越淡。何岫渐渐的能看见自己的手掌,能看见脚下汤汤的江水,最终看见自己身边围了一群道士,各个御剑而立,神情肃穆。为首的一位,望之不过弱冠,星目剑眉。没有戴冠,只用玉簪束发。青色大褂长及腿腕,黑色布鞋,鞋头用金丝绣云纹。雌雄双剑踩在脚下,剑上的金色流苏被风荡起,煞是好看。珠剑在他身旁绕来饶去,时不时的嗡嗡作响。
  云翳在雌雄双剑上蹲下来,抱膝冷眼看着魂体暗淡的何岫,神情淡漠,“看来,还真是不用给你准备棺材了。”
  按理说,生魂变死魂或者说活人变死人,恐怕只有入酆都投胎转世一条路可走。可偏何岫这半妖之身不在六界之内五行之中,堪堪留住三魂七魄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就在云翳为了何岫犯愁的时候,何岫却还在惦记着蒋仪安。他不知道蒋仪安到底是被地狼伤了,还是被云翳抓了,还是逃出生天了。他这几日被云翳拘在小观澜,每日里满脑子惦记的都是这个事。又不敢直接问云翳,只得拐外抹角的侧面打听。
  云翳将手中的茶盏一顿,“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云翳的神情看起来十分的复杂,“三哥,有些事情,我并不愿意对你明说。难道你心里就真的不明白吗?”
  何岫不语。
  云翳将手放在何岫肩膀上,“姨娘这些年带着你东躲西藏,不惜自损修为也要借大善之间的福泽。到底为了什么你不知道吗?”
  何岫依旧不语。
  “你同那些地狼前世无怨,今生无仇,它们何以几次三番非要对你穷追不舍?”
  “地狼如此强悍,上一次你开了封印,冒着暴体的危险动了妖力才不过杀死一只。我带着宫中百余名三代弟子,仅仅能将它们赶走。那蒋仪安到底凭什么能在十几只地狼的围攻中全身而退?”
  “三哥,你对那厉鬼到底了解多少?”
  “你可知困住你的那一团黑气是什么?”
  云翳盯着何岫的脸,“你到底有没有想过,他接近你到底是何目的?”
  何岫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曾想过这些?
  云翳就像小时候那样蹲在他身边,“三哥,我知你性情。故作恶态,其实却是赤子之心,尤其不愿将身边人往坏处想。我这些年对你耳提面命,怕的就是这个,偏偏还是着了那厉鬼的道儿。”
  “这一次若不是我感应到这个东西”云翳从怀里掏出一物,“你就当真泯然天地间了。”
  何岫低头,看见一串名为“莲生相思”的红莲子手串,静静的躺在云翳的手心里。
  “这手串是你给陆珩的?”何岫问。
  云翳“嗯”了一声,将手串戴到何岫的手腕上,“他不知道这红莲子本是姨娘送来我家的。”云翳抬头看着何岫,“你也莫要再同旁人提起同这红莲子的联系。日后不管是谁,但凡问起来,都要说是他将这手串送了你。”
  何岫没问为什么,他抚摸着手串,“执玉,他不在山上?”
  “他走了。”
  难怪再没见到他,何岫叹息了一声,“走了也好。”
  云翳握住何岫的手,犹豫了很久,才一字一顿的道:“三哥,我知道你对那人的心思。”
  云翳的表情看起来比何岫还要纠结,“那人,不合适。”他斟酌着词句,“若非那厉鬼动机不纯,你同他都比同这人要合适。”
  何岫苦笑道:“我知道,人妖有别,天道不容。”
  云翳欲言又止,转而言他,“你这样总以魂体呆在凡间不是办法,我这小观澜阁的禁制能助你一时,保不住一世。我死前向后,还是先将你送入酆都将养几年阴气,然后再替你谋一个阴籍。”
  “届时候,钟鸣鼎食之家,芝兰玉树之辈,只要你选。”云翳保证,“若是你不愿意再受轮回之苦,得了肉身之后随我修仙也就是了。”
  何岫满脑子都是云翳反问他的那些话,思及自己同蒋仪安的种种,心里酸的很。他接近自己图的是自己出生就携带的力量,他本身十分的强大,能指使戾气,能驱使地狼,他本来就不是纯善无辜的少年,而是来历不明的厉鬼。他骗自己脱了肉身,自己跑了。何岫苦笑了一声,他几次三番原谅自己的朝三暮四,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情浓爱蜜,而是因为他对自己有所企图。
  云翳见他不语,又道:“我给云澜师兄写了信,他回信说替你谋划。过几日,我这边的事情一了,就带你去见他。”
  作者有话要说:
  时不时会想起来要改,改文随机,看客没事往前翻翻,也许就发现不一样了


第36章 第 36 章
  西京城有三个最是“闻名”。第一个“闻名”乃是山明,城外多山,山偏不高,或有溪流泉眼奇石,每每风景独树一帜;第二个“闻名”是水美,一条西江绕城而过,波澜不兴,河两岸遍植树木。春来则桃花夹岸,夏来则绿树成荫,秋日里黄叶纷飞,冬日里冷不了几日,便可见梅花红艳艳,届时候,雪白梅红,美艳无比。第三个“闻名”便是鬼巷无鬼,桂巷满桂。
  其余二处自不必提,单说这个鬼巷的渊源,最是引人入胜。提起来,得往前追溯。话说“西京”乃是先皇开朝之后定的陪都,原本是前朝的都城,叫中都。鬼巷也不叫“鬼巷”,乃是前闵朝蒋家的私宅。
  韦裴柳蒋杨杜,蒋家便是这六大氏族之一,乃是个簪缨世家。闵永泰年间蒋家先是有一个女儿嫁入皇家,生了一个皇子,被封为淑妃。蒋家一时皇恩浩荡 ,权势滔天。过了五六年年,老蒋公过世后,嫡子蒋巢即位。这个蒋巢,家学渊源,饱读诗书,气质儒雅,人称有麒麟之才。蒋巢有兄弟姐妹一十五人,多是庶出。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姊姊,嫁入皇家,身份高贵,且不提。身下却只有一个嫡亲的兄弟,名镛,小他十几岁。在家中兄弟里排行第七,合家都称其为“七郎”。
  蒋七郎天生聪慧,一学就会一点就通,文略武功无不精通。人传其有“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之才。人称神童。十六岁高中探花,名满京城。只是为人恃才傲物,看不惯世间的风气。蒋巢亲自为其取小字为“仪安”。就是希望七郎能“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蒋镛对这个兄长的谨慎规矩并不以为然,反而认为他阿兄迂腐懦弱没有骨气。暗地里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僚,就当朝奢靡的风气,为上的不作为大发牢骚。时常以“乱世豪杰”自称,又因自己名镛,而《尔雅》中言“大钟谓之镛”。故而立誓要高鸣警钟,振聋发聩,引起上听,以正朝纲。
  若说从前,蒋镛不过是个总角小儿。说一些偏激的话,做一些冲动的事,世人不过以为是少年热血,纨绔之言,笑一笑叹一叹也就罢了。可是如今,蒋镛是朝廷钦点的探花郎,又是世家子弟出身。他那些言论一传开,被有心人听在耳中,就成了警钟。于是,蒋家那些位高权重的死对头借着蒋镛的言论大做文章,只说蒋家枉议朝政,睥睨王座,妄图废太子以立蒋淑妃所生的十一皇子。
  悼帝一怒之下,下令将蒋巢罢官免爵,蒋镛斩首示众。蒋巢事先得了风声,提前将蒋镛藏了起来,拿钱买了一个同蒋镛身形外貌相似的少年替蒋镛赴死。
  蒋巢想的很好。给蒋镛找一处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安安静静的呆着,隐姓埋名,日后娶妻生子平稳一生,远离这朝堂的纷争,岂不是美载。只可惜蒋镛少年心性,血气方刚,又是自诩才比天高的性子,哪里能明白他兄长的一方苦心?他呆在乡间,不能反思错误,反而埋怨兄长懦弱无能,哀怨自己一身的抱负不能施展。他宁肯站着为了真理而死,也不要像现在这般,窝窝囊囊的为了保命苟且偷生。什么家族什么性命,他都不放在心上。他不甘心,他只想要立刻证明自己。他是疾风之下的劲草,板荡中的忠臣。兄长不帮他,他暗地里又开始联络从前那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自比魏徵韩信伍子胥一流。誓要向圣主证明自己。
  就这样,蠢蠢欲动了三个月之后。蒋巢私买人替蒋镛的事情突然被人告发。蒋巢蒋镛被斩首示众,家中子弟中男人流放岭南戍边,女人充为官妓。
  蒋仪安眼看着兄弟子侄泼血街头,胸中一腔热血尽被辜负,不由的就生出了一腔怨气。
  他死后,怨气不散,戾气横生。不肯食人间的祭祀,不受佛道的超度,又不知何原因竟然被他窥得吸戾食怨之术,百日过后便化为了厉鬼。借着七月半那一日大涨的阴气,冲进了西京城。
  一时间,巷子内突然哀嚎连连,阴风乍起搅起尘石,飞尘之中一个红瞳少年浑身浴血,仰天狂笑着飞冲入西京城半空。一怒之下,胡乱吞了城内外超千余人的生魂。
  城内瞬间漫天阴云密布,人人耳边得闻鬼哭声,哀嚎声。悼帝请了法师数十人开坛驱鬼,法事做了三天,了无成效。城内居民死亡大半,漫天血雨倾盆而下,蒋仪安陡然出现在皇宫大内,牙尖滴血,口内大喊:“还我命来”。
  就在这时候,那修罗地狱一般的大殿外,走进来一个大和尚。脸阔唇厚,十指结莲花,自称“空空”。
  他身上的僧袍被阴风吹的破烂不堪,勉强挂在身上,为了蔽体胡乱罩了一身缟衣。身单体薄,衣角被猎猎阴风吹的四下翻飞,似乎随时都有乘风飞去的可能。奔逃之中,他瘸一条腿,拄着一根枝条,艰难的一步步走来。神情庄严,步伐坚毅。蒋镛将被这大和尚一身的圣洁之气震住,一时竟然不知所以。
  空空大和尚一直走到蒋镛面前,双手合十,口念佛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蒋镛怒笑,不听解释也不做解释。血口又吞噬了不少生魂。大和尚叹息一声,也不多费口舌,一边口念《往生咒》,一边从场上拾得一把刀。毫无预兆的一刀就插在了自己的胸口。这一刀下去,鲜血喷涌而出。大和尚神情平静,抽出刀来,犹似不甘的又连在胸口连插了数刀。
  他鲜血喷涌之处,宛如大雨冲刷过的石子路面,戾气净散。鲜血溅到蒋镛身上,犹如一把钢刀将其魂体一分两半,一半是他本来的三魂七魄,虚弱的倒在了地上。另一半乃是百余年间所吸收积攒的戾气怨气。
  被无辜吞噬的千余生魂,纷纷从他的魂体中逃逸出来,遇到鲜血便冲上去舔舐。大和尚身体突然放出万丈的光芒,一朵巨大的莲花凭空而现,又迅速消失。莲花所现之后,怨念消散,生魂归位,一片晴明。
  至此之后空空大和尚独居鬼巷,焚香念经超度,昼夜不间断。鬼巷内外怪事也再无发生。
  几十年眨眼过,转眼就到了开泰二年。西京城内,当年的厉鬼屠城已然成了一则故事,然,城外鬼巷之内,空空大和尚的木鱼之声却日日不绝于耳。又一个桂月,西京城内忽闻桂花香,众人觅着香寻来鬼巷。才发现,鬼巷内植了桂花上百株,而大和尚本人早已不知何时坐化在桂花树下了。
  自此以后,每到八月,鬼巷内桂花如云,空气里甜香遍布,成了名副其实的“桂巷”。城内城外慕名而来的游人如织。后人在大和尚坐化的地方,为其建了一座墓。碑文全无,只书一个“空”字。人称其为“空字碑”。
  “既然如此七郎为何还滞留人间,不肯投生?”何岫拍着空字碑不解的问。
  云翳摇头道:“蒋镛的三魂七魄当时便被随后赶来的云澜师兄送入了酆都冥府。这时才知道,他才知道他兄长蒋巢以鬼身跟随酆都大帝修行,如今道号云澜。”
  何岫大惊,“云澜道长是七郎的长兄?为何当初在故章,七郎却不认他,道长还要捉拿他?”
  云翳继续讲道。
  酆都大帝并没有为难蒋镛,反而将其留在身边办差。又过百年,六界战乱初定,因其才能出众,得以执掌了第一殿。封秦广王。专司人间夭寿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寿终,接引超升。
  而那股从蒋镛身上分出的戾气,从西京城逃逸出来,潜入了六道大战的古战场。吸食了数以万计的戾气、怨气,以及数不清的冤魂,逐渐壮大起来修成了鬼戾。六道大战结束后,那鬼戾在六道辗转百年后,潜入恶鬼道收罗了一众被困于恶鬼道的疫鬼瘟神,不过又百年,自成了一股不安分的力量。
  近五十年,六道太平,酆都大帝也放松了对恶鬼道的遏制,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他们出入六道觅食。
  终于有一日,那戾气修出的鬼戾渡出了恶鬼道结界,重新来到了人间。他擎着竹伞,走进一家首饰店。一进门便在各色首饰前左瞻右顾,久久不曾离去。
  柜台后的掌柜殷勤的询问道:“小郎君要买何种饰物?”


第37章 第 37 章
  至此之后的相遇种种,云翳不说,何岫也知晓了。
  他沉默了半晌,问道:“这么说‘七郎’其实不是七郎。”
  云翳摇头,“当然不是。他这些年修为大涨,当初近你身侧,就连云澜师兄都未发觉不妥。故而才会造成如此大错。”
  云翳郑重道:“还好你安然无事。只是,他一次不成,必然会再来。我教务繁忙,无暇顾你,故而将你送来鬼巷。”
  云翳带着何岫往巷子深处走,边走边说道:“这桂巷从我派建立伊始就被就被今上赐予莲华宫,百年来一直由我同师兄分别守护。”
  “哦?”何岫笑着四下打量这层层密密的桂林,“这么说?你跟道长从一开始便在给这老和尚守墓?”
  云翳瞪了他一眼,“各中原因不能对你道来,你若是执意如此认为也无妨。”
  何岫不置可否。
  “我拘于教务,师兄时常要往返庙堂,也只能偶尔过来照看一眼。”云翳道:“恰师尊耽搁人间,故而,这些年这里一直是师尊的暂居之处?”
  “你师父?”何岫诧异。
  “正是。”
  “酆都大帝?”何岫惊讶。
  云翳点头道:“我师兄弟二人俗世缠身,术业不精。唯有师尊能救你”
  何岫打起了退堂鼓,“我不耐同这些大神打交道,你将我送给那蒋镛也好。我对他还算了解。”
  二人正停在一处黄泥青瓦的屋子外。云澜迎门而出,温和就如同这冬日的煦阳,“善哉善哉。”
  “一切皆是定数。”
  云翳似是要握住何岫的手臂,又颓然落下,叹息了一声。那眼神似有千言万语一般,何岫被云翳的态度弄的一头雾水,一肚子的疑惑。
  不期,堂中传来一个声音,“啰嗦。”
  云澜亦冲着何岫做了一个不可多言的手势,他手下微微一动,三人已在屋内了。
  进的门来,转过屏风之后。迎面可见背后墙壁上挂着的一张巨大篇幅的画卷,画上似是仙境飘渺虚幻,幻境之中隐约可见一只白莲亭亭玉立,栩栩如生。墙边四周堆满了书卷,只在南面靠窗处摆放了一张书案,案上堆满了无数的卷宗。玉质的诗筒,翡翠的笔床,笔床上并排放着“千金求买市中无”的诸葛笔,澄泥砚,龙形的水盂,青釉笔洗,龙形的白玉镇纸下压着洁白的宣纸。
  一只堪比纸白的手正手握“尖如锥利如刀”的笔在宣纸上奋笔疾书。
  “无量观”云澜云翳冲着那长身玉立的背影施以叩拜大礼。
  “禀告师尊,何岫带到了。”
  那背影莫名的熟悉。何岫忍不住好奇,偷偷的用眼光打量。不期被云翳一拉,跌跪在地上。
  那人手下不停,亦不回头,只沉声道:“不必拘礼。”
  声如琅嬛玉碎,莫名的熟悉,又确实忘记是在哪里听到过。何岫思虑之间,无知无觉的被云澜拉着在案边坐下。
  云翳云澜同时鞠身在地,“请师尊体谅。”
  “为师何时言而无信过?”
  那人将手中笔一掷,慢慢的回过身来。望之不过弱冠之龄,眉秀额峣,鹄峙鸾停。眉眼唇鼻不过平平,然而五官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寻常的五官自那颦笑间自带一股睥睨众生的气势,非久居上位者不能有。
  何岫大吃一惊,“执玉?”
  何岫那一瞬心头百种滋味,百般的心思,雷彻电啸,山崩石裂都不济这人给自己的震撼大。他扭脸怒视云翳,云翳目光坦荡,倒是显得何岫小肚鸡肠。何岫苦笑了一声,难怪当初这人说他同自己是云泥之别,难怪云翳说不合适。罢罢罢,自己当初伪装成仙师,这真正的神仙却装了一个寻常人。针尖对了麦芒,半斤和上八两,贼遇见了扒手,谁都别嫌弃谁。
  陆珩似是看穿何岫的心思,慢慢扯出一丝笑意来,扭身继续阅那些书卷,“你这人形妖魂的半妖,竟然能活过百岁。实属你的造化啊。”
  半妖不属六界之中,大半的半妖都会胎死腹中。勉强出生于世的半妖有半人半兽,兽形人性,人形妖魂三种。
  半人半兽的半妖有人首兽身,兽首人身,人形兽肢,兽形人肢,一半人形一半兽形等几种。是半妖中最极端的一种。常常是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的。女娲伏羲大神便是半兽半人的典型。兽形人性的半妖最是可怜,心思玲珑却妖力低微,终其一生只能以兽形存于世,无法修出人身。人形妖魂的半妖,以人类婴儿的形态带着妖力出生,常常会控制不住妖力暴体而亡。
  何岫此时一星半点旁的都听不见去了,满脑子乱七八糟。初遇的陆珩,如今的陆珩;都沉浸在陆珩即将是师父,自己即将成为他徒弟;陆珩是老神仙,自己是小野鬼……的思想漩涡里。当初那点旖旎的幻想,抓心挠肝的欲望,被云泥之别的现状击的粉身碎骨。过了好半晌才似是而非的“嗯”了一声。
  云翳俯身在地,恭谨的道:“若非当初师尊那一颗强体的金丹,家兄绝不会存于世。弟子感激不尽。”
  “师尊仁慈。”云澜云翳恭谨严肃的道:“弟子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云澜再拜在地,“还请师尊看在弟子等服侍多年尽心尽力的情分上,替岫郎谋划。”
  陆珩摆了摆手,道:“他能单凭一缕妖魂到我眼前,这是他何岫的造化。我又岂能逆运而行?”
  云澜云翳彼此看了一眼,又齐齐看向何岫。何岫不明所以的回瞪。
  云翳将何岫的袖子一拉,低声道:“还不谢恩?”
  何岫望向陆珩,正同陆珩投来的视线对上。明明只是淡淡的一眼,何岫却不知道为何觉得他那一眼颇具深意。
  陆珩放下书卷直直的看着何岫,继续道:“先莫要谢我。”
  陆珩慢慢走过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何岫的眼睛,“我却是有一个条件。”
  云澜云翳彼此看了一眼,目光复杂的看向何岫。何岫心灰意冷,无动于衷的示意陆珩说来听听。
  陆珩用波澜不兴的语调继续道:“我不参与俗事。这一次应了他们的请,本也是因你我有缘。只是,”陆珩慢条斯理的在何岫对面坐下,“规矩不能改,他们二人也都是经过此一遭的。”
  云澜似有所知,才要张开,却被陆珩一个眼风压住。只得颓然的重新伏倒在地,忧虑的看着何岫。
  陆珩眼中精光四射的看着何岫,似是要看入他心中,“不会再有每年七月半的离魂之苦,也不必苦苦隐藏自己的身份。凭你天生携带的妖力,你将获得比云澜云翳更大的成就,只是,”他将手指轻轻点在何岫的额心,“待你功成那一日,你要供我驱使,做我的随侍。”
  云翳大惊,“师尊……。”
  “四郎。”何岫打断他。不以为然的冲着陆珩一笑,若风吹桃花,片红纷纷,“执玉如此坦诚,岫又岂敢不应。”
  他自出生便携着巨大的妖力,却肉身脆弱,为了防止爆体而亡。他绝大多数的妖力都被狐娘用各种方法年复一年的封印着。能使出的妖力微乎其微。就如同身怀巨宝的婴儿,时刻都担心被旁人害了性命。还要另承受每年七月半的离魂苦楚,即便借大善之家的福泽庇护也不过只是减轻稍许。跟这些比,再没什么更糟的事情了。
  他贼心不死的盯着陆珩的脸,吃不到,能看看也好。
  他扬起笑脸,“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陆珩声音如琅嬛玉碎,语速缓慢,语气间自带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
  何岫长舒了一口气,不顾云澜云翳僵硬的脸色,摊开双脚,箕坐在地上。


第38章 第 38 章
  鬼巷是个怨念横生之地,阴气极其重。当初空空不惜以自身为法器,镇守了几十年。又按五行八卦的方位,种了无数株桂树,堪堪保得这里平安无虞。自莲华宫建教伊始,将此处划归门下,也不过是为了镇守住这里的怨气,不令其危害人间。
  自住在此处,陆珩便在巷子四周下了禁制,一是不许阴气四溢;二是不让想被那些凡人打扰。
  “鬼若修行,最适宜去酆都那个地方,”他看了一眼欲将发问的何岫,“只是,鬼气太过阴骘的地方,于你方便,于我却无用。”
  何岫适时的闭嘴,只听陆珩又道:“这里的阴气足够将养你的魂魄,待你在此处将魂魄夯牢,再送你去他处修习。”
  何岫胡乱的点头应着,贪婪的盯着陆珩的脸看,并不十分关心的样子。
  “这些年我散漫惯了,不耐当人师父。虽教你修行之术,却不承师徒之情,你也莫要如他们二人那般唤我。”
  见他一副痴相,陆珩微微皱着眉头,“只是,虽然不执师徒之礼,却有师徒之实。不管你心中如何想,当着我的面,须收了你这一副嘴脸。”
  何岫从善如流,应的极其痛快。
  陆珩面色稍霁。将手中的书卷放下,走到那巨幅的莲华前,在画上以食指轻轻扣了三扣。那面墙轻轻一声响,竟然渐渐向内开启,露出一间书房来。
  那书室大概五十丈长宽,十丈高,四面书架贴墙顶天立地而设。书架上密密麻麻的摆放着数不胜数的卷轴,书册。书室中央,砌了一个圆型的水池。池中水汽晕霭,池中栽种着一片片巨大的莲叶,池底沉了无数白色的卵石。
  这不见天日的地方竟然能生出如此巨大的莲华?何岫绕着那池子啧啧称奇。
  陆珩一把握住何岫即将伸入池中的手,警告道:“这是我从三十三层天上移植来的芬陀利。鬼巷阴气极重,故而我才将这莲华移至此处。如今莲华未绽,尚且无净力,却也不是你这样的小鬼能碰的”
  何岫忙不迭的收回爪子,心有余悸的看着那莲华。
  “此处是我藏书的地方,既有天书,也有人间的经卷。”陆珩松开他的手,又道:“你需将这些都背熟了”
  何岫将目光从莲华上收回来,不可置信的问道:“你说哪一些?”
  陆珩手指在四下随意的画了一圈,“这些。”
  何岫眼角直跳。这里的书没有一万卷也有八、九千卷,“都背下来?”
  陆珩背手,默认。
  “三年背完,无需弄懂。”
  陆珩无视他脸上精彩纷呈的变化,“你身为鬼魂无需那些凡人的琐事却也必须要打坐修习,每日背六个时辰便可,每背一个时辰可以出来休息一刻钟。”说话间,人走门关。
  六个时辰便可?一天才几个时辰?感情他一天除了背书就是背书了。
  何岫站在书室内欲哭无泪。
  何岫今日才算是知道了,到底什么叫书盈四壁,什么叫文山书海。他从书架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又从那一头走到另一头。光看书名就觉得眼睛发涩,脖子发酸。
  陆执玉莫不是想把他养成个立地书橱?这些书种类繁杂烟波浩渺,既有经史子集也有游记格物算数。他又不考国子监,就算学的五车腹笥又有什么用?修炼难道不是要吸风饮露吗?难道不是要养丹纳气吗?难道不是要静坐参悟吗?他内心哀嚎了一声——背书?
  何岫在角落里停了下来,挑一本稍微薄的书卷拿起来,顿时垮了脸——书皮上赫然写着“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①几个大字。再翻另一本,《楞严经》②,又放下;捡起另一本,《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③……。待何岫将几本书名都看完,彻底暴怒了——佛道参杂郎君姑且忍了,这《玉耶女经》④让我背是什么意思?
  虽然不满,却依旧捏这一本《道德真经》,一边背一边神游天外。非他转了性子,想要安分守己。况且,背书本就不是他所欲也,他所欲的乃是这让他背书的人啊。投其所好,投其所好。何岫心里想:投其所好的第一步,如今看来只有背书一条。
  首先,陆珩是个真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也不需浣衣沐浴。何岫就算想给他洗手作羹汤,暖场铺被都没处下手。一应物品挥手即来,招手即去,虽然身旁连一个伺候的人也没有,却也没见他多不自在。而何岫现今是个妖魂,人间的烟火自然也不需要。就算想起个幺蛾子,要点吃吃喝喝戏耍玩意儿也找不到借口。
  偌大一个巷子,除了时而沙沙作响的桂树,偶尔飞来的鸟鸣叫几声之外,鬼巷到真是个鬼巷,终日连半点人气儿也没有。
  何岫在巨大的目的的支撑下,按捺着性子背了月余的书,终于闷的受不了,在巷子里吼了两嗓子,惊的在桂树上捉虫吃的鸟儿们呼啦啦飞上了半空。
  陆珩站在案前,不知道又在写什么,“你若是再喊下去,各几日这周遭的凡人便会又传鬼巷闹鬼了。”
  “我不管。”何岫乌黑着脸,气呼呼的,“闷死了。”
  陆珩将手中的笔放下,“也好,既然你无事,便过来帮我研磨。”
  何岫只望着巷口,一颗心早就飞了,哪里还听得见说的什么。不期身体一轻,三魂七魄被大力扯的生疼,鬼哭狼嚎的叫起来。
  陆珩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莫要让我再说一遍。”
  何岫一见他这幅冷冷淡淡的样子,心里就痒的似百爪乱挠。心猿意马的趴在陆珩的案上,浮皮潦草的研着墨丸。碍于陆珩的淫威,不敢抬头盯着他,一双眼睛只在他鞋子的手上瞄来瞄去,心里乱七八糟的想那些有的没的旖旎风光。
  一块绢丝落在眼前,何岫用指尖将那帕子捏起来,“乱扔。”
  “送你了。”
  又不是女娘家,送什么绢丝帕子?何岫将那绢丝打开,却不是什么帕子,而是一张请帖。
  “春日宴?”何岫兴奋的喊道。
  “嗯”陆珩嘴角淡淡的笑着。
  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