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遍修真界-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青龙书院的竹林; 青龙书院的最中心,接受了老青龙遗产的异种; 除了公仪竹之外; 哪里还有别人呢。
  他这竹庐看似单薄落魄; 近乎于幕天席地; 无遮无掩; 只有一座不高的后山为倚靠,连外墙也没有一面。
  可实际上,这屋子却居于四位内门长老所居山头的中心; 外侧更有药峰、乐峰、丹峰、符峰、阵峰、战峰等隐隐成环抱之势,几乎扯下来半个书院的人替他护法。
  这样一处看起来空落落的小房子,足以算得上如今三千世界里最安全的地方。
  ——然而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安全。
  譬如如今突然出现在公仪竹面前的这个男人,全书院上下也说不准究竟谁见过他。
  他轻而易举地避开了半个书院的弟子,一直坐镇峰中护法的长老亦统统没被他看到眼底。如今已经闭锁门户的书院没能阻止他的进入,而在这人现身后终于发觉,试图开口警示公仪竹的几名元婴长老,还不等张开嘴巴就先被抹了脖子。
  此人闯进书院腹地就如入无人之境,他负着手凝视了公仪竹一会儿,就绕到他背后,一掌抵在公仪竹的背心。
  全部神识都沉入丹田,正炼化青龙道源的公仪竹蓦然睁眼,却已经晚了。
  此时两人一坐一立,端坐在蒲团上的公仪竹连影子都被背后那个高大的男人遮掩,对方一掌按在他的后心,掌心只是稍吐灵气,轻而易举就逼得公仪竹才降服一些的青龙道源在丹田里造起了反。
  “你……”公仪竹隐约窥得此人墨绿袍袖一角——或者说,根本就不必看衣服颜色,这人的身份本来就呼之欲出,“玄武……”
  “我封界闭关已经有近千载了。”背后那人笑悠悠道,“承蒙各位还记得我。”
  他说话时关于灵气输出的掌握依旧很稳,连接压下公仪竹七次逆流经脉的反冲。每一次输出的灵气都恰好抵消公仪竹反击的力量,绝不多浪费一分。
  他就这样有条不紊地破坏着公仪竹的浑身经脉,不断翻腾着激起公仪竹丹田里的那滴青龙道源,像是打算用公仪竹那巴掌大的丹田来盛装一座喷发中的暴烈火山。
  在一盏茶的工夫里,他已经先后破坏了公仪竹身躯的半面经脉,态度不可谓不冷静,出手不可谓不狠辣。
  然而令人感到荒诞的是,他出口的语气竟然是带着点被辜负感的埋怨。
  “囚牛啊囚牛,你为什么要接青龙老东西的担子?”玄武叹了口气,慢悠悠地质问道,“我都已经放你一马,舍去截杀你的工夫,带着穷奇和饕餮去挑衅睚眦,你怎么始终都不领情呢?”
  玄武万分遗憾地表态道:“历代囚牛的音乐,我还是很喜欢的。你们就不能如同乐声一样清雅风流,表里如一,做你们清心寡欲的方外之人,不要插这个手吗?”
  他态度惋惜至此,手下却是分毫也没有留情,劲力一吐之间已经截断公仪竹七条心脉,直逼得公仪竹浑身灵气在已经断裂的经脉中暴涌而出,如同失控的洪水般流入浑身血肉,生生逼出公仪竹喷出一口猩红的心头血来。
  心脉既断,原本还勉力支撑的公仪竹彻底失去了对自己灵气的控制。往上金气生锐,锋不能藏,反伤公仪竹双肺;在下青木失控,根梢俱断,直摧公仪竹肝胆。
  眨眼之间,公仪竹的五脏六腑就被暴虐失控的灵气绞成翻滚似的一团。
  玄武是当真惋惜。他痛声道:“肺气一泄,金锐横流,凌然发声吐字之气亦不能持久。可惜,太可惜,你从此再也吹不出那样清新婉转、悠扬圆润的竹笛声了。”
  公仪竹才张口一咳,淅沥血色就顺着他口角不要钱一般地流淌下来,很快就染透了他前胸青衫。公仪竹艰难沙哑道:“这都全是蒙君所赐……”
  玄武声音沉了一沉,听起来简直像是在因为公仪竹这话而难过一样。停顿片刻,竟然由他宽慰道:“我一向觉得,囚牛一族瑶琴一道的音律造诣远胜箫笛。笛声虽被摧折,总还有琴音作为抚慰。”
  这话由谁来说,都不该由他这个加害人张嘴。连公仪竹这种气度宽宏,风仪如日贯长空的人物都不由得双目圆睁,唇角断续的血流涌流的更加汹涌。
  玄武似乎觉得自己已经把公仪竹破坏的差不多了,于是便从容地收了手。此时公仪竹一向笔挺的身姿竟已佝偻如虾米,若不是玄武还用一只手扶着他肩头,只怕整个就要跌倒委顿于地了。
  “你爷爷的笛声飘逸洒脱,你父亲的笛声清亮悠远……而今你的笛声我尚未听过,也再无缘过耳。公仪一脉的竹笛,从此不复闻矣。”
  玄武长叹口气,缓缓绕到公仪竹身前,在他面前半蹲下来,面上徒露哀愁之色。但与他感叹怅然的声音相比,他手上的动作未免太狠毒,太利落。
  他五指曲扣如爪,连丝毫犹豫也没有,像是刀切豆腐一样顺利地插进公仪竹丹田,直取那枚已经在公仪竹体内沸反多时的道源。
  公仪竹俊逸的面容上已现死灰之色,他嘴唇被自己的鲜血染得艳红,却遮不住底下苍白到近乎透明的唇色。他整个人都轻微地哆嗦着,感觉到玄武的指爪毫不客气地在丹田中翻搅,几乎毁去了自己大半的元婴基底。
  他终于与玄武正面相对,亲眼看清了这个在世人传言中神秘了一千多年的男人。然而此时此刻,公仪竹的视线都飘忽而不清晰,他只看清了这人唇角边那抹仿佛嘲弄又好似歉意的笑。
  玄武捏住了那滴青龙道源,十分讶异地说:“原来你早清空了你的坤之道源?”
  “……”
  “你早该告诉我的,若我知道,本不必对你下这样的重手,那或许还能听听你的笛子。”
  “……”
  “好了。”玄武柔声和公仪竹说话,他收回自己的指爪,那只手直到手腕处都被公仪竹内腑的鲜血镀上一层淋漓的猩红。他顾虑到此时公仪竹垂死而涣散的神识,特意提高了音调,“你的囚牛道源,你放在了哪里?”
  公仪竹一言不发,他闭着眼睛,好像整个人都已经死去。
  玄武宽容地笑了笑。
  “好吧,好吧。其实我没有想拿你开刀。你可以自己留着它,当成我送给与历代囚牛旧日情谊的礼物。”
  他松开自己把持着公仪竹肩头的手,公仪竹像是一具破败的木偶一样,斜斜摔倒在地上。
  草庐的地板乃是木质,彼此之间相互搭连,被公仪竹跌下的力道一震,四角安放的弦乐器同时一颤,声音轻微而幽清,像是仅鸣了一声的哀歌前奏。
  玄武把自己沾满了鲜血的右手抵在心口,他的前襟上顿时印上了一个深色的手印。此时此刻,面对着自己脚边垂死的公仪竹,他伤怀道:“乐器有灵……”
  他就这样带着新鲜的战利品离开,闯入和消失一样轻盈迅速,仿佛一个入错了场又很快发现自己没有得到邀请的客人。
  而原本蜷缩在地上的公仪竹艰难地睁开了眼睛,他咳出一口血沫,把耳朵紧贴着地板。在是终于确定了玄武的离开后,他动作迟滞地给自己翻了半个身。
  他由侧躺改为趴着,然后一蹭一蹭,用他染血的十指,用他承载着空茫视线的头颅,用他破了一个大洞,至今还在往外淌血的腹部,用他两条几乎被废去全部经脉的膝盖,一点一点地,往竹庐外爬。
  那个书院里人人敬仰,人人钦佩,人人艳羡的公仪先生,那个从来折竹踏乐第一风流的公仪先生,现在浑身的汗水和血水混成一团,修为和生命一起从他的身体中流逝。
  他甚至都没有多余的力量站起来,只能朝着门口的方向缓缓蠕动,好像一条最卑微的虫豸。
  他就这样狼狈地把自己蹭到门口,身后拖开了一条长长的血痕。
  公仪竹翻过第一个门槛,再翻过第二个。青龙书院的公仪先生一向温雅近人,连门槛也绝不设得太高,是欢迎众学子前来造访的意思。于是此时此刻,这门槛也方便了公仪竹自己,能让他把下巴垫在被无数人用脚踏过的高处稍作休息。
  他还有一点点的力量,他只有一点点的力量,因此这力气决不能浪费在站起来的这种小事。
  常人四五步就能走过的路程,公仪竹整整爬了一炷香。
  他终于把大半个身子探到竹庐之外,与外面横斜于地的四具尸体打了个照面。公仪竹喘息得简直像一头牛,他喉咙里发出某种破风箱般的声音,无论谁听了,也不能辨认出这和那把华丽优美的嗓子出自同一个源头。
  公仪竹向着后山的方向抬起了手。
  后山藏着一座处理过的望天犼尸体,那东西上附着洛九江的一道刀意,而刀意之中,又残留着微末的阴阳道源痕迹。
  曾经洛九江把它摆在药峰之前,后来阴半死嫌它惹来人声又碍事,为此差点没把洛九江弄死。洛九江转而求回公仪先生头上,公仪竹也就把它收到了自己所在的后山。
  现在他万分庆幸这座摆柱被他安放在了后山。
  玄武这个人喜怒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改变主意,去而折返,因此公仪竹必须在第一时刻把那座望天犼毁了。
  他得掩盖其上阴阳道源的痕迹,不能让洛九江此时就进入玄武的眼目。他需要保护洛九江,保护这个他视为亲传弟子的孩子,保护三千世界中的新血,也保护洛九江背后的枕霜流和沧江。
  哪怕他的所作所为仅仅能给予他们一时半刻的遮掩,那他垂死前的狼狈和卑微,也足够值得。
  公仪竹艰难地抬起手,他如今的目光已经完全涣散,甚至都不能单凭视力找准那尊望天犼的方向。他把自己的手指紧握成拳,在回光返照的这一刻感觉变得分外敏锐,他听到某种类似石质的东西炸裂成粉的碎响。
  “呼……”
  公仪竹吐出一口长气,右手完全无力地跌下,整个地砸在地上。
  在整个身体都将要腾飞的幻觉之中,公仪竹听到仙乐齐响,十几把瑶琴同时弹拨,两侧分列着四张箜篌,丝弦乐里配着八名长箫的好手,其中自然也不能少了活泼的短笛。
  神智恍惚之间,公仪竹漫无边际地想道:我好像……再不能吹竹笛了。
  那仙乐之中突然多了一道不和谐的脚步声,却是玄武去而复返。
  “我有点后悔了,”玄武直白地说,“你还记得自己把坤之道源放在哪里了吗,小囚牛?咦?你爬出这么远,是要找什么?”


第246章 竹林殇
  为了玄武的这一句话,公仪竹生生地把自己快断了一半的气又重新接了回来。
  此时此刻; 公仪竹已经无力睁开眼睛; 只能听着玄武足音由远及近; 最后仿佛是在他身侧蹲下,若有所思地问道:“是什么事让你这么牵挂?”
  如果他伸长脖子往竹庐背倚的后山看上一眼; 或是对道源的感知在敏锐一些,那很多事情大概就藏不住了。
  但就在公仪竹这个垂死之人连心都高高提起的时候,他听到玄武轻声呢喃道:“你最钟爱的竹林里; 藏着什么秘密?”
  竹林里的东西……
  公仪竹轻微地动了一下; 一半是由于隐瞒成功的欣慰; 另一半则出于旧事被重新挖掘的颤栗。
  玄武没有放过公仪竹的这点动作,他自言自语道:“所以果然有?”
  他把手掌贴在地上; 有些漫不经心地将神识从地下一寸一寸地探过去。玄武不觉得公仪竹会犯傻到把坤源藏在竹林底下; 但看起来这片竹林里确实有点东西。
  很快的; 他的神识触到了一个四方的木匣。
  玄武勾勾手指; 那木匣就自行破土而出,飞到他面前来。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红木匣子; 被埋藏在土里多年; 颜色都快褪个干净; 清漆打磨过的边角早已经腐朽不堪。
  匣子底部甚至和一把植物根系纠缠在一块; 上面隐隐可见几点蚯蚓竹虫爬行过后留下的微亮粘痕。
  它甚至没有篆刻上一个最基础普通的防护阵法; 其上亦不曾镶嵌一块灵石,就仿佛是一段被尘封多年的古老记忆的具象化。
  这匣子破烂不堪,毫不起眼; 可只要人把视线投注其上,就会发现它仿佛是一个大写的神秘。
  玄武不由好奇心大起。他直接打开了这个匣子,匣子关的很紧,因此多年来内部仍是干燥的,没被竹林里的水气腐蚀一点。但相对于他这种大乘修士来说,这种严合程度也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
  红漆斑斑的木匣百年之后终于被重新开启,里面物事也在百年之后重见天日。
  玄武定睛一看,只见匣子褪色的锦托上静静躺着一个小巧的木雕挂饰,饰品被雕刻成异种模样。
  “哎呀!”玄武眯起眼睛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自己怎么看这个木雕小件如此眼熟。他的语气里甚至带着几分回忆起旧事的惊喜,“这不是那只嘲风吗?年少有为,刀气睥睨。唉,他若不坚持为那条小蛇张目,我本来是很喜欢他的。”
  公仪竹原本死寂般的身体猛然地整个弹动了一下。
  原本他都快要忘记这个匣子,临死前一刻心头三五件要事,哪件都比这个木雕重要些。
  然而如今那个人和那件事再被凶手用如此轻忽的语调提起,公仪竹仍忍不住心底烧起的那点怒意。
  他嘶声道:“你……”
  公仪竹没能说完整这句话,话音很快就被他自己剧烈的呛咳声打断。他肺里的积血倒涌回来,把那咳嗽的声音都点染得衰弱不堪。
  如果说那个红木匣子仿佛是一段尘封记忆的实体化,那现在血迹斑斑的公仪竹就是垂死的具象。
  他大半面孔被压在竹林的泥土之中,曾经如瀑布丝绸一样光泽黑亮的头发倾泻下来,沾染着灰尘、血迹和汗水,挡住了公仪竹露在外面的那一小半脸。
  玄武之前抵在他背心上的那只手掌,几乎已经摧毁了他浑身上下的内脏经脉,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如今已被掏出一个大洞的丹田。
  而后他运起最后力量,对后山的那一击,就是在废墟残烬里引燃的火线,威力固然可观,却也一气把他身体里剩下几条还勉强接续的经脉断了个干净。
  倘若玄武此时肯把手按在公仪竹的腕脉上探上一遍,就能发现此时公仪竹浑身上下二百余条经脉,每一条都断续成不足指甲大小的碎片,每块碎片亦破烂犹如败絮。
  但玄武见公仪竹死局已定,便无意再去探查他身体内的情况,反而抬手去掀公仪竹散落在耳侧脸颊的头发。
  他替公仪竹把那些散乱的头发拨到耳后,声音里是前所未有过的惋惜:“我从前听说过囚牛与嘲风有故,却不知这一故足以痴情几百年……你极情于人,想必也能寄情于乐,唉,是我动手太快了。”
  他想,我本不该让囚牛死得这样早,至少对于这一代的囚牛,我该在出手前先听一曲他的笛子。
  玄武感到真切的、和他当年击杀少年的嘲风,那个意气飞扬的刀客时一样的惋惜。
  倒不是说他觉得自己不该杀了这两个异种,只是见到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人在自己面前被摧折时,他难免要升起一种物伤其类的怅然。
  玄武按住公仪竹的肩膀,试图把他翻过身来,他动作轻巧又不粗鲁,但在这举止做到一半时,公仪竹还是伸手按住了他的手腕。
  “……”玄武盯着公仪竹那只修长纤细的手,这人原本如玉般光泽紧致的皮肤上已经尽染血污,指甲缝里亦全是污泥。这只手曾经按着琴弦,随手一拨便能和天地之道;那指头曾经也按着竹笛的气孔,青衫细笛,浅笑而过,是书院中的第一等风流。
  当年青龙书院众学子共同推举“四逸”,洛郎,游公子和阴药王都是年轻人中的翘楚,只有公仪先生明明是长辈,却仍入了这新鲜的榜单。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他为人妥帖又脾气亲和,风姿实在令人心折,倘若除去了他的位置,只怕“四逸”之名也难副其实。
  然而此时此刻,当年玩笑般评选出来的四逸中的另三人在彼端聚首,他却独自一人垂垂将死,马上就要在他最钟爱的落竹林里咽气了。
  玄武有点讶异此时这人竟然还有力气能抬起手。
  他联想起几百年前被自己击杀的那个嘲风少年,一样是被自己破了丹田,夺取道源。对方也是在自己以为他将失去还手之力时,带着昏迷不醒的灵蛇寄主仓皇逃离。
  虽然最后依旧死了,可他真是做出了玄武意料之外的事。
  玄武饶有兴趣地想:难道说但凡痴情些的异种,就连抵抗的能力都要更高一些吗?
  想到这里,玄武就没有甩落公仪竹搭在自己腕上的手。
  那只手上已经满是冰冷虚汗,如果不是玄武刻意用手腕托着,只怕现在就要整个滑落,无力如死物般砸在地上。而手的主人已经再不能睁眼抬头,只是虚弱地从死灰色的嘴唇中吐出几个断续的字。
  他的声音再也不会像传说中那样好听了。
  公仪竹艰难道:“青龙……院……三千……学子辈……无辜无觉……”
  历代囚牛向来好乐风雅,公仪先生就更是风姿卓绝。他少时心气高洁,雅量非凡,中年时就更是风流倜傥,容止可观。素来是个音清似冰雪,在侧如珠玉的先生。
  他一生做事不必假他人手,常做挟琴踏波的逍遥游。一生一世,公仪竹高洁如鹤,疏朗似竹,从未低头,也无需恳求,唯独在临死之前,他卑微软弱如此。
  他哑声道:“求……求阁下……”
  青龙书院是三千世界里所有求学之人心中的圣地,青龙书院的诸位先生老师,也胸怀宽宏甘为天下共有的老师。
  然而今天,今时,今刻,在烈日艳阳之下,于清风水气之中,那杆一直庇护遮掩着书院的劲竹无声地倒下了。
  朗朗书声已经离他远去,仙乐琴音亦中途被玄武打断,老青龙主的托付之情如今也只有辜负。
  公仪竹在一片剧痛和灵魂脱壳般的轻盈中幽幽地想:公仪此后,再不能行扞守之职,难为天下学子张目,我死之后,后来人当继、当记、当跻……
  他听到玄武叹声许诺:“三千学子又与我此行何干?青龙界为四象之一,日后自然都是我的子民,我全都会一视同仁。”
  公仪竹惨淡一笑,那只冷汗沁沁的手掌终于连最后一点力度和温度都彻底褪去,玄武再托不住,便眼看着那只手无力滑跌于地。
  奄奄之间,公仪竹无声气毙。
  从此九族异种之中,囚牛就此绝代。
  竹生有节,饶是被从底部截断,等炎炎大旱之日,倘若凑到干枯的竹根旁边,犹能从空心的竹节中饮到一捧甘甜净水。
  那是风仪之竹能留给孩子们的最后一点庇护。
  玄武若有所思地往半空的方向看了看,最终也没出手打散公仪竹投往幽冥的魂魄。
  对着公仪竹于风中渐冷的尸身,玄武长吁一声,亲自解开公仪竹的衣领,替他把那小小的嘲风木雕悬在了颈上。
  连他见过公仪竹的风姿和临终遗言后,都不忍令公仪竹容色狼狈地横死在门槛上。
  玄武把公仪竹尸身运至竹林中平放,又掏出一方帕子给公仪竹擦拭干净了脸上的汗水、泥土和沾满了整个下巴的鲜血,这才把帕子翻过面来,盖住了他丹田上那个拳头大的血洞。
  他站起来,背过手去,喃喃在这幽寂又凄凉的竹林风声中自语。他感慨万千地说道:“旧谊散尽,往后我又能去听谁的琴呢?”
  他那墨绿色的身影一瞬间仿佛扭曲了时间和空间,影子像是一股烟似的,突然在原地飘散了。
  竹林之中,只有公仪竹静谧地躺在那里。他终身风雅温文,翩翩机巧,只有死时双眉紧皱,显然走得分毫也不安详。
  而被他牵挂的所有的一切:肩负着未来的半徒洛九江、书院中的三千学子、还有远在灵蛇界的枕却二人、以及那些被他昭彰过的正义,被他惦念着的生灵,从此之后,都与他全然无关了。
  竹叶随风飘摇,远处的竹子也有几丛生了花。
  苍白的竹花与苍翠的竹叶一起在风中打旋飘下,薄薄一层,掩住了那袭染血的青衫。


第247章 竹林颂
  公仪先生的离去终究在三个时辰后被发现了。
  书院中巡视的弟子照常经过竹林,第一眼就见到竹庐四角分布的四具长老尸体。
  玄武当时只替公仪先生摆正尸身; 对于其他四个被他杀死的人; 他甚至连多一个眼神都没有施舍。
  那一双结伴巡视的弟子登时心脏狂跳; 心中已经隐生不安之意。然而在亲眼见到竹林中央无声正卧,青衫上已经洒了一捧竹叶覆身的公仪竹时; 他们还是无声地双膝一软跪在原地,悲怆地简直不能自已。
  后来没人说得出,这两个弟子究竟是如何互相搀扶着走出那片竹林的。他们只见到其中一个弟子双目赤红; 眼底隐隐有血; 脸上流下了两行粉红色的泪。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一般; 长了翅膀似的随风声一起传递,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里; 除了几个闭了死关的长老师兄; 全院上下没一人不知道这个噩耗。
  就连书院后厨掌勺捏包子的王大厨都跌了面盆子; 白花花的细面泼洒一地; 而他整个人坐在地上,圆短的双腿岔开; 拍着自己肥厚的大腿肉嚎啕大哭。
  他挺着个圆溜溜的肚子; 人又吃得像个发面的白皮肉丸子。这一幕本来是相当好笑的场景; 然而后厨像是在这王老板一声哭嚎之中被打开了某个开关; 登时哭声沸天。
  公仪竹坐镇书院足有几百年; 受他恩惠的岂是只有书院学子?
  往近处说,当初静慈大师寄书给他,要他千里迢迢跨界奔波而来; 带走一个皱巴巴、阴沉沉、整日丧着个脸的小男孩,公仪竹便不辞辛苦地来了,他带走了阴半死,书院十余年的生涯中,甚至没让他因为任何理由被摘走一根头发丝。
  往远处说,当初修真界炉鼎气纵横,时人都已豢养炉鼎为乐为荣的时候,也是公仪竹率先站出来,痛陈怒骂道:“炉鼎是物,那你们是畜生吗?!”
  至今为止,青龙界明面暗处,仍无一处敢做炉鼎买卖。而青龙书院里就更是只有做学生的美人,而无被当做炉鼎的美人。
  没人想过公仪先生会这样离开,他就像是青龙书院一个不变的标志,入学时他抱琴在侧,赠给诸学子一曲清音;离开时也有他踏歌相送,横竹笛于唇边,悠扬笛声里寄满了最善意的祝福。
  人生在世何其短也,他这样光风霁月的人物,竟不能伴月踏波一千年,该让后人徒留多少遗恨?
  这一个晚上,青龙书院见到盛日西沉。
  等第二天,破晓的第一缕阳光映入书院最东方的碑林时,青龙书院已经满院飘扬奠帷,三千学子人人缟素。
  没有经过商量,更没什么提前的组织,十二峰弟子倾巢而出,一身素白。他们往竹林的方向一同前进,如江河序然入海,脚步低沉而不急躁,用千人的错落足音,奏响一曲祭奠的哀鼓。
  他们披麻衣,戴雪冠,整个书院静悄悄的,满院上下在赶路过程中不曾有一个字的接耳交谈。
  三千学子微垂着头,趋步而行,最终分为左右中三列,齐齐排在公仪竹的竹林之前。
  像是受这气氛响应一般,昨日还只有两三丛竹子开花,今日白花已经爬满了大半竹林。
  有弟子沉声喝道:“祭——”
  满院学子齐齐跪坐,对着那古朴简陋的故居,以及庐屋大堂内的棺椁行了第一礼。
  那弟子再吟第二声:“祭”,学子们就同时下拜,深深俯首于地,是心甘情愿的第二礼。
  如此三拜三起,三祭方止。
  众学子纷纷起身,各自敛容站好。等他们全都归于静寂,左侧方阵才有人哽声问道:“竹笛何在?”
  近千名学子自袖里抽出竹笛。
  右侧方阵呼和般应声问道:“仁剑何在?”
  右侧所有学子亦从袖底取出不长不短的竹剑。
  最后,是中间有学子悲声问道:“诗书何在?”
  登时位居中央的学子整齐跪坐,各自拿出一卷竹简在面前铺开。那幽幽竹笛声、朔朔舞剑声,与朗朗读书声,就在此时响彻了整片竹林。
  公仪竹名中有竹,他也天性爱竹。不知道是不是受他这个爱好的影响,书院中乐峰弟子好竹笛的比好琴者多,武修开蒙用的钝剑也不是桃木剑,而是竹制的。就连藏书阁里的书卷,用竹简的数目都远比别的地方多一些。
  而在为他送别的这一日,雅乐、仁剑、清诵齐聚,合着青龙书院立院至今的精神一起,遥遥送了公仪先生一程。
  昔年青龙书院里有个玩笑,不算恶意,但总归是常被提起,那便是有关公仪先生命硬专克弟子的传言。
  当时甚至有个笑话风靡过一段,那便是“我见师兄才高八斗,乐理精纯,是公仪先生都愿收做关门弟子的人才。”
  那笑话之后,接上的必然是一长串的“去去去”,和一句“难道我活够了?”的自我调侃。
  而今公仪竹唯一的半徒洛九江远在界外,却有三千弟子此时此刻,立誓秉起了他的遗志。
  从此,青龙书院弟子,都愿为公仪门下人。
  公仪竹逝世之前最牵挂的几桩事情中,失去了庇护的青龙书院正是一件。然而青龙学子的精神亦同劲竹一般,不折不蔓,风雨之中,更是昂昂而上。
  此时公仪竹若能身居幽冥之中往青龙界里窥探,想必也能放下几分心了。
  ——————————
  青龙书院的动静如此之大,自然瞒不过各种有心人。这消息很快就传播出去,第一时间就抵达了白虎主的案头。
  当时董双玉正被白虎主召见,立于一旁给白鹤州侍奉笔墨。在那枚记录着消息的玉简被呈送上来时,董双玉清楚地看清了白虎主唇角一闪而过的冷笑。
  董双玉熟悉人性中的恶意就像熟悉他自己,他看透了白虎主皮囊下的反应,一如曾经在七岛上他看透了快要发疯的杜川。
  把此前的事情稍稍结合,董双玉便明白,白虎主是想到了当众顶撞白虎界意图的阴半死。
  如今再没有人给他撑腰了。
  董双玉微垂睫毛,那乌黑的两弯长睫就在他羊脂白玉样的面容上投下两道影子。他适时问道:“要公布出去吗,宗主?”
  “不。”白虎主不假思索地拒绝道:“先等静慈大师过来……白虎会再延后一些,借着这个消息一起办。”
  不过虽然白虎主这里按捺不动,界里诸人总还有其他消息渠道能够得到动静。至少洛九江和阴半死就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并且为此感到长时间的怀疑和震惊。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洛九江正在和寒千岭手谈。被橙纱一句悲报怼到脸上的瞬间,洛九江手中黑棋从指间落下,清脆地在地上弹跳几下,然后一骨碌地滚到墙角。
  洛九江被这消息荒谬的发笑。他嗤笑,摇头,不可置信。他皱眉道:“我知道师父素来看先生不惯,可你对我说这样的谎,我就要发怒了。”
  橙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