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弄臣-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何人冒犯,否则,就是跟大明朝廷作对,跟朕作对,是谋逆之举!”

正德的这个转折很突然,也有点大,让人半天没回过神来,好半响,才有人迟疑着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只要朝廷确认了您的皇庄的地位,以后天家的用度就不从户部支取了?”众人循声一看,提问的却是户部尚书韩文。

虽然知道正德很可能有后手,可韩文还是打从心底里愿意接受正德的提议。今年天家的用度已经从国库中扣下了,可韩文却是不敢动用,名不正言不顺啊,别看扣皇帝钱的时候,众朝臣齐心合力的,可要钱的时候,谦虚容让的品质却是不会出现在任何人身上的。

一旦,他把这笔钱变更了用途,日后,没得到好处的人很可能就会拿着这个说事儿了。可若是今天按正德意思定下来,那以后就名正言顺了,上百万两啊!那可不是什么小钱,以后,至少在皇上低头前,户部的用度不就宽了很多吗?

皇上的后手无非也就是那个谢宏,那个珍宝斋!可一个店怎么也不可能供应得起天家用度,事情最终还是会步入正轨,皇上最后也只能低头。不过,以那个奸佞的本事,想来也能折腾一阵子,那在这段时间里,户部还是可以大有收获的。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韩文想到的,其他人也想到了,就算是刘首辅,面对这么多热切的脸,却也是提不出异议的,左右皇庄本来也是难以裁撤了,与其一拍两散,莫不如借此下了台阶,达成妥协呢。

“嗯,朕搬家的事,今天也定下来吧。”正德拿下一城,也是再接再厉。

“陛下,此事还当商榷……”张升今天完全没发挥出往日的水准,主要是正德的跳跃太快,他凝神思索都有点跟不上趟,别说哭着了,哭,也是很耗精力体力的。

“王岳年纪大了,似乎有点老糊涂了……”正德完全进入了状态,对于谢宏传授给他的秘诀越来越有心得。

“臣等谨遵……”这就是权衡,一边是内廷,一边是皇帝在紫禁城内换个地方住,朝臣们会如何选择,自是不言而喻。

“朕呢,不时还要出宫体察民情,所以……”此消彼长,朝臣们退让了,正德却不依不饶起来。偏偏他说的事情都不大,甚至说都是些已经发生甚至成了惯例的东西,朝臣纵是有誓死不从的决心,可为了这么点小事,值当吗?

弘治在的时候,就经常这么干,不过都是偷偷摸摸的罢了;正德更不用说,都跑去宣府逛过一圈了,出个紫禁城还值得一提?答应呗……反正损害的也只有言官和大学士的利益罢了,少了一条劝谏天子的理由。

“圣天子正当抚恤百姓,体察四方,若是只限于京城……”

“朕以后还要经常锻炼身体,所以呢……”

“只要保证安全,那……”

太和殿也变成了菜市场,在一方兴致高昂,一方无可奈何的友好气氛下,讨价还价的进程不断加快。

自弘治初年以来,这还是外朝在面对皇帝的时候,第一次签下了如此之多的不平等条约,可是偏偏还没什么人感到激怒或者义愤。实在是这些事情都太过平常,为了这样的小事,谁能义愤的起来啊?即便有,他们的积极性也很快会被打消。

“朕要……”

“陛下,此事不妥……”

“顺天府尹叫什么来着?那人似乎……”

“陛下明鉴,此前是微臣思虑不周……”

这样的对话不断重演着,顺天府,兵部侍郎,神机营参将,这些人的名字不断被提起,所以,朝臣们也只能不断的让步。

已经没人有一拍两散的念头了,众人心里想的都是其他的:

若是为了一件小事让皇上罢黜顺天府尹,就算是为了公议,可刑部却肯定是得罪了的;

同理,若是把阎仲宇牵扯进来,那得罪的就是兵部;

神机营参将没什么分量,可架不住衡量啊,正德拿来交换的那件事实在太小了……不就是确定台球作为皇家运动吗?一个小小的名头而已,算得什么?神机营参将再不值钱,也不至于还及不上这个啊!

而且,抛去这几个人的问题,那几个位置也很关键,尤其是顺天府尹和神机营。

顺天府尹这个官职的职权浮动性很大,寻常人在那个位置上只能受气,可如果坐在那个位置是个通天的人物,可就不得了了,假以时日,那个衙门甚至能跟六部分庭抗礼,比之内阁都是相去不远,皇上大可以通过顺天府控制京城!

神机营更是不用说,谢宏手上不过一千边军,结果都把京城闹得天翻地覆了,若是把神机营趁机拿了去,日后还怎么压制他呢?那可是神机营!谢宏又是个神乎其技的巧匠!

于是,面对兴高采烈的正德,朝臣们只好不断的妥协了,嗯,政治就是交换么,这做法应该也无可厚非吧?众人在心里自我安慰着。

只是……就算是绑票勒索,您也得有时有晌啊,皇上!

第227章 大哥,我挺你

不知是不是听见了朝臣们的心声,还是兴致到了,在获得了一系列胜利,嗯,在朝臣们看来微不足道的胜利之后,正德终于拿出了点实在的东西。

“朕命,内阁拟诏,即日起,南镇抚司衙门列为皇家机要重地,与紫禁城同例,任何人不得擅闯,违者杀无赦!”正德的语意冷冰冰的杀气十足,可语气却跟刚才差不多。

众人本来已经习惯了,下意识就想应承,可刚要开口,却都是反应过来了,这要求跟之前可不一样,难道皇上之前的要求都是麻痹人的吗?也不对,那些要求虽然看起来无聊,却很符合皇上一向的作风。

那么,现在的这个才是皇上的真正目的吗?

这个要求其实也不算过分,因为正德已经下了很多道中旨,其中三道现在还悬在衙门口呢。再加上南镇抚司的举动,那处衙门成为禁地,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当然,朝野上下都是不认同的,认为那是不合法理的,只是一时奈何不了罢了,日后还是要寻找机会的。可现在正德却提了出来,若是遵从圣意,那南镇抚司就和皇庄一样,有了法理依据了,没有正德的配合,日后再别想翻帐了。

又是不大不小的一个难题摆在了朝臣面前,答应吧?影响倒是不大,可这口气却不好咽下去;不答应呢,皇上只怕又要故技重施,嗯?不对!皇上能拿来交换的条件好像都用完了吧?

“陛下,此事尚值得商榷……”闵珪迟疑着试探道。

“是闵尚书啊?顺天府……”正德往下看了一眼,见是闵珪,马上就对号入座的提起了顺天府。

闵珪懵了,这条明明用过了啊?用过一次的又拿出来,皇上也太不讲究了,这不是犯规么。

“顺天府尹的人选是不是值得商榷呢?朕觉得锦衣卫指挥同知谢宏就挺不错的,闵尚书你既然也赞成,那就这么定了如何?”闵珪发愣,正德却是自说自话的说了一大堆,而且还顺带着把闵珪给代表了。

“陛下,此议不通,万万不可啊!”马文升急了,顺天府尹好歹是三品大员,就算要任免,也得经过吏部啊!何况,就算不考虑那谢宏没功名在身,这顺天府尹的位置也万万不能落到那人手上啊!

时至今日,若是正德旧事重提,让谢宏入部任侍郎,各位大人恐怕都会捏着鼻子认了,侍郎地位虽高,可终究是附属于尚书之下的。

而且,现在谢宏难以对付,主要还是因为他没入朝廷体制,所以难以寻隙,他要是入了六部,反倒容易对付了,为了诛除奸佞,一个侍郎的位置众位大人是舍得的。

可顺天府却不一样,那可是个独立的衙门,旁人进去可能会被属官欺瞒,可那谢宏却不是普通人。这人的智谋之深远,甚至超过了李大学士,让这样的人执掌顺天府,那众人真是难以安寝了。

“哦,这样啊,马尚书既然不赞同,那就算了。”正德倒是从善如流,可没等马文升松口气呢,他又把马文升给代表了:“不过,马尚书既然反对顺天府换人,那就是支持朕之前的意见了吧?”

选择题,而且是二选一!众人都很熟悉,不过以前都是他们出题目,让正德选的。考试人和应试人调转,这还是头一次。

顺天府那个问题是不能纠缠的,否则事态就会扩大化,为了一个即成事实的南镇抚司衙门,真的犯不上。

“陛下明鉴,臣遵旨……”马文升也认清了这个事实,扭扭捏捏拜倒在正德的淫威之下。

“陛下,时辰不早了,您看,是不是该下朝了?”

奇葩的开头,必然得有个配得上开头的结尾。由大学士主动提出要下朝,别说是开国一百多年的大明,就算是网上追溯个一千年,应该也算是罕见的了,可今天,偏偏就发生了。

不过被抢了台词的正德却是满不在意,他摆摆手,意犹未尽的说道:“不着急,朕还没说够呢。”

朱厚照同学不知道他的父皇有没有这样酣畅淋漓的时候,反正,今天他是很爽。朝议的整个过程中,主动权都牢牢的把握在了他的手里,往日里让他无比头疼,貌似无法对抗的朝臣一一拜倒,扬眉吐气的感觉真是好极了。

他这么一说,不单是朝臣,连他身后的刘瑾跟马永成都愣住了。

这次朝会之前的商议,谢宏倒是没避着刘瑾,因为这家伙在王岳闯宫的事件中,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并且这次也不涉及什么核心机密……好吧,其实谢宏主要还是怕正德忘了词儿,现场得有个提醒的。

虽然因为计划中并没有彻底扳倒王岳的打算,刘瑾对谢宏做出的安排不是很心服,可对计划的其余部分,刘瑾还是很惊叹的,他不知道谢宏到底有何深意,可至少,他亲眼看到了,朝臣们的气势彻底被打垮了,以至于谢迁主动提出退朝,挂出了免战牌!

那可是谢大学士,就算房子着了火,他都要唠叨完才去避难的人物,居然主动提出退朝了,说是如何神奇,那也不为过啊!

可眼见着圆满收官,正德却不依不饶起来,刘瑾有了预感,万岁爷又要出状况了,不然……剧本里没有这段啊!

朝臣自然更郁闷了,被压制了一个上午,只能应声,不能反驳,这垂拱而治的滋味确实不咋好受,不然谢迁也不会主动提出散朝。

眼见着正德还是不放手,众人都怒了,以前皇上你垂拱的时候,咱们还是给你挂免战牌的权力。今天风水倒转,你占了上风,咋就这么不讲道理呢?咱们认栽了还不放手,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于是,众人憋足了劲头,等着正德发话,如果是什么太过荒诞的主意,那皇上你就等着瞧吧!

“锦衣卫指挥同知谢宏办事得力,忠心耿耿,朕要加以封赏,嗯,就封他为镇海伯好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憋了一个上午,张升终于哭出来了,这旨意要说荒唐还真算不上,至少比让谢宏当顺天府尹合情理。

按道理,勋赏这东西本来就是随皇帝心情的,以谢宏的圣眷,封个伯爵虽然草率了点,可以这两个月的所见,其实还真就算不得什么。

张升也是憋足了劲要哭而已,趴下之后才发觉反对理由不充足,若是以往倒也简单,搬出祖制,哪管上面到底说什么了,只要哭着反对,正德也奈何不了。

可今天情况不一样了,朝议的时候也得讲道理了,所以张尚书哭了半天,才抽抽搭搭憋出了几句词儿来,说的也是些陈腔滥调,说是天子滥授恩赏,恐怕朝野内外不服,以至群情汹涌云云。

放在往日,这些词儿可能还有点用处,今天正德当然不会买账,任你千般手段,他只是一句:“王岳真是很老了,该好好休息几年了吧?”

张升的哭声立止,其他人也都是无言。

好吧,反正不过一个伯爵而已,放在开国那会儿,伯爵还算得上有点分量,可到了今天,大明的伯爵也就是那么回事。一个名号而已,既然不会影响朝局,那就无关轻重了,也犯不上在今天跟皇上死磕。

倒是这个名号引起了少数人的疑虑,镇海伯?大明禁海多年,镇哪门子海呢?这是皇上的暗示,还是说只是随口乱说的?

疑虑归疑虑,终究也没人反对,于是,正德元年四月一日的朝会圆满的落下了帷幕,成为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按照谢宏事后的说法,愚人节的确是个吉利的日子,尤其还是华夏本土的愚人节。

正德也跟他保有同样的观点。朝会一散,正德急匆匆的换了衣服就出了宫,连饭都顾不上吃,就直接进了南镇抚司衙门。见到谢宏之后,更是兴奋,哇啦哇啦的说了老半天,可见其兴奋,他对谢宏提出的愚人节的说法也深以为然,甚至跃跃欲试的想去颁旨。

这不理智的行为当然被谢宏劝阻了。除了收尾时,正德突发奇想给他封了个伯爵,今天的朝议的进程基本都在他事先的预计之中。

前几天的事情让他和正德拿到了不少把柄,也受了点惊吓,事后当然是要捞取好处的。不过要捞什么好处,怎么捞,却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

谢宏不是政客出身,不动声色进行谈判和妥协他是不会的,他教给正德的,自然也是野路子的法子。不过,在正确的策略面前,方法什么的都是浮云,朝臣们果然是疲于招架,最终也圆满达到了目的。

他们提出的要求看似不起眼,可日后很可能会起到决定性的因素,至少皇庄和南镇抚司彻底安泰了,没有任何漏洞可钻。除非朝臣要孤注一掷,否则,象顺天府这样的事情就不可能再发生了,法理上的问题已经补全。

而正德以后出宫朝臣也没法限制,沟通也就顺畅了;此外,正德住在乾清宫确实很不方便,一来控制宫禁的是御马监,有安全隐患;二来乾清宫离慈宁宫不远,若是闹得动静大了,可能会惊动太后。

这些不起眼的好处容易到手,应用的时候还很舒服;可那些看起来很诱人的好处却是相反,难度很高,而且拿到之后还很烫手。

比如王岳的问题,扳倒一个王岳容易,可王岳那一派的人不少,想尽数驱除怕是有些难,文臣更不可能在御马监问题上退让。

还不如留着王岳,反正上次事情已经影响了他在太后心里的印象,不可能如同从前一般信任他。等大局已定之后,怎么收拾王岳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

户部和皇庄的问题,文臣更是不可能退让,哪怕要一拍两散,谢宏心知肚明之下,就干脆让正德给皇庄正名。藩王宗室的那些,谢宏不会替他们争,正德也没那个兴致,可自家的却是要定下来名分的,珍宝斋也可是皇庄之一呢。

神机营,谢宏倒是很感兴趣,可这个好处拿下来之后,将会变得极为烫手,文臣可以很容易就卡住他的脖子。手段很简单,断饷!

现在谢宏即将面对的是,皇宫的供应,军器司的工匠,还有上千番子,已经是相当庞大的数目了。再加上应用火器的神机营,怎么应付得过来?

他不动王岳,也有这个缘故,既然御马监是听外朝的,正德当然可以不用理他们的死活,有王岳在,那些人的饷银就得从户部走。

兵部不用提,顺天府倒是很吸引人,可谢宏手上却没人,除了曾家的人,他的那个秀才的功名是他这边最高的,谁能去?他自己则是分身无术,加上他根本不懂衙门里的道道,哪里能去得了?所以,谢宏也只好放弃了那个诱人的位置。

有舍有得,放弃那个位置之后,谢宏却发现局势豁然开朗,朝臣们今天的缚手缚脚也缘由于此,正德什么好处都不要,要的都是些他们看不上的,叫朝臣们如何反击?

而那些他们看不上的,作用却很大,有了名分,也就巩固了目前谢宏掌握到的东西。顺天府和神机营的动作着实吓了谢宏一跳,他们能那么做,主要还是因为有漏洞可钻,于是,谢宏借机把漏洞封上了。

此外,什么都不要,也化解了朝臣一致对外的气势。眼见谢宏胸无大志,他们的联盟自然会瓦解。之前是因为谢宏无意间弄出来的声势太大,这才激得他们兵行险招。若不是谢宏因为太忙,让正德去珍宝斋守着,也许事情就已经不可收拾了。

谢宏并不擅长勾心斗角,而士大夫有多没下限他也看清楚了,所以,他决定先放弃朝堂上的争斗,先专心搞好自己这一摊。

等军器司基本成型之后,通过珍宝斋这样的皇庄作为渠道,能爆发出来的威力是这个时代的士大夫完全不能想象的。

什么是实力?人才,经济,军事,这三个分支构成了实力,经济通过军器司来构建,等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那就是组织军事实力,和招募人才的时候了。

对于其中的关系,谢宏有着充分的认识,江彬手下的边军都很忠心,可要是停了他们的饷,再忠心,也挺不过一年半载。所以,没有经济实力,就什么都没有。

到底要如何招募人才和组织军事实力,谢宏还没有个明确的概念,曾鉴也没法在这上面给他什么帮助,老人毕竟没接触过兵事和吏治。

可谢宏却知道,等自己财源滚滚之后,另外两样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有经济就有实力,在明朝这个观点一般都是默认的,没人明说;可同时期的倭国,却是直接在两者之间划上了等号。

倭国的大名,也就是诸侯,他们的实力都是用经济来代替的,也就是用领地的产出代表实力。谢宏在后世玩游戏的时候,就经常看见这样的代称,一个大名有多厉害,就是因为他有多少万石的收入。

所以,他放弃了那些看似诱人的好处,以换取暂时的妥协和时间。文臣们也确实中了他的算计,毕竟他们不知道谢宏的构画,知道了也不会相信。

“不过,他们以后肯定会后悔莫及的。”谢宏把所有的算计解释给正德后,笑着总结道。

“哦。”正德倒是听懂了,可他却不怎么关心:“反正大哥你加油吧,兄弟一场,我会顶你的,我是很讲义气的呦。”

囧,谢宏苦笑,二弟又开始不靠谱了,好像这些事跟你没关系似的,你咋就把自己摘得这么干净呢?

第228章 瘟神谢宏

那场朝会之后,朝臣们果然如同谢宏预料的一样,安静下来。说是安静也不太恰当,应当说是对谢宏的挑衅和骚扰暂时停止了。

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是因为谢宏丢出去的那个大馅饼,也就是户部的那笔结余。之前众人也为此疯狂过,可那个时候这笔银子的名分未定,大伙儿也只能通过各种暗示,来达到瓜分的目的。

可是,在昨天朝会上,这一百多万两银子已经确定为结余了,怎么能让各位大人不为之振奋?

虽然皇上年内有可能大婚,那银子无论如何也得从国库出,否则让皇上自己来,会搞成什么样子,还真的很难说。不过,那事大可以等到秋粮入库之后再说,总之,现在的这一百多万是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情形下,对付谢宏就只能暂缓了。

其实众人也没什么新招数了,跟前些日子一样,谢宏整日基本上都呆在南镇抚司,前些日子对付不了,现在南镇抚司门口的圣旨又有了内阁的票拟,就更加没法对付了。

珍宝斋也是一样,那里是皇庄,也是确定了名分的,上门找事纯属找死。而且,皇上也随时会在那里出没,谁还敢去?

最关键的,还是朝臣们认为,谢宏的应对太过异想天开。而且他们也注意到了,王岳的事情并没有在朝会上最终敲定,只是暂时搁置了,这个时候寻隙,没准儿正德又会旧事重提,何必惹那不痛快呢?

就让他们开店过家家好了,等积蓄用光,到时候皇上想不低头也难。

谢宏得了清静,却不得闲,新的高炉在他和曾鉴、董平的研讨下,已经基本差不多完成了。其实,若不是他多事,提出了焦炭的概念,这项工作应该早就完成了,毕竟这不是后世的高炉,只不过是基于这个时代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过渡性产品而已。

高温炼焦是个很危险,很复杂的过程,谢宏本来也没想着能实现,只是顺口一提罢了。可他面对的对象毕竟麻烦,董平一听之下就上了心,把谢宏肚子里那点可怜的货色榨出来后,便急吼吼的去研究了。

谢宏肯定紧张啊,他其实不懂炼钢技术,只是有些后世听来的常识罢了,他最在行的是手艺和对材料的分析,所以,他并不太清楚焦炭对炼铁技术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他紧张的是董平的安全。

跟正德说到了人才,可目前他手上的人才真的是很少,就连他手下最多的工匠也一样,除了董平和曾铮,其他工匠都是手艺精湛,创造研发能力却很低。不考虑他跟董平的交情,单以人才来讲,他也是要紧张的。

焦炭当然是没炼出来,那东西要隔绝空气才好炼制,以这时代的技术还有些困难。可意外的是,为了达到更高的温度,董平在鼓风技术上有了突破,无师自通的领悟到了如何利用热风的办法,倒给了谢宏一个惊喜。

温度绝对是炼钢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谢宏也一直强调过,可他终究不是专业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是忽略了,好在董平的专研精神和天赋都极高,这才让原始的高炉成了型。

高炉既然成型,其他作坊也就随之运作起来,忙碌了十来天之后,谢宏就基本上从工坊中脱了身,只要时不时的去看看就行了。流程都安排好了,其实他除了亲自动手,要做的也只有最关键的产品设计了。

抽身出来,他依然不得闲。

前面几次风波虽然都安然渡过,打了对方的脸的同时,还不无收益,可谢宏却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士人阶层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能够统治华夏一千多年,士人阶层的威望已经深入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尤以京城为甚。在这里,就算是贩夫走卒,说起读书人,也都是一脸景仰的表情,几次风波中,自己这边多次占了理数,可舆论却都是毫不犹豫的倒了过去。

这种影响,只有在宣府那样的军镇才相对薄弱,可即便在那里,对读书人的敬重和崇拜也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那里的读书人少,舆论没人引导,而且自己也被看成是读书人,这才多次占了上风。

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潜移默化的引导总是要进行的。变革这种事就像是风暴,先是小股小股积蓄下大量的能量,然后一股脑的释放出来,摧毁原来的建筑,再构建新的。

谢宏定计暂时以退为进,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对舆论的引导,就是他的工作之一。

这方面的工作相对省心的多,他手下缺识文断字的读书人,缺有创造力的工匠,可就是不缺各种歪才。

盯梢的、反盯梢的,打闷棍的和打明棍的、散布谣言的和编瞎话的,这种人才他多得是。嗯,还有严重不靠谱,杀伤力极强,但是飙起来经常不分敌我的二弟朱厚照……派他去看个场子,居然把神机营都给引出来了,这杀伤力太可怕了!

谢宏觉得自己要是真在京城混不下去了,倒是可以带着正德和一票小弟去做马贼,人员构成决定团队属性嘛。

所以,引导舆论的事情,他只要传达个精神,然后监控事态发展就可以了。如果说士林清议相当于主流媒体,那谢宏这边就是网络媒体和小道消息了,专门跟主流作对的。

当然,这个精神也是有讲究的,小道消息也要有合理性,不然怎么能引导别人呢?谢宏自己的名声他不在乎,也不指望了,他是士林清议的主要攻击目标,想要扭转恐怕比炼制焦炭还难,所以他放弃了。

于是,正德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形象代言人,不光是店铺,而且还是他们这个团伙的。士林清议无论怎么诋毁,也不会明目张胆的攻击正德,皇帝毕竟是士人阶层的代表,他们可以压制皇权,却不能诋毁皇权。

而且,从之前的多次宣传中,谢宏一直努力的在舆论中,把正德塑造成一个亲切和善的形象,之前顺天府的那次乌龙行动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助力,整个京城再也没人怀疑了。

虽然正德自己只不过是为了好玩罢了,可他的行为确实收到了奇效。

那天见证的人非常多,事后,每个人都是交口称赞皇帝的仁德宽厚,嗯,正德那天的表现,确实很有些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意思,那样的表现还称不上宽和就没天理了,百姓们会这么想也是难怪。

至于那天也见了血,百姓们却是很宽容。那可是皇上,有眼无珠的乱伸爪子当然要挨揍了!而且动手的又不是仁德的皇上,而是番子。

此外,谢宏自己的名声也不能放着不管,被当成坏人倒是没什么,可光是让人唾弃就没意思了。所以,谢宏决定也给自己的名声加工加工,来点附加效果。没错,他就是打算让名声更差,从坏人变成恶人,让人怕。

他之前的行动也确实有这个倾向,他当时考虑的是立威之后就省事了,现在一看,却正好加工成恶人。本来他在朝堂上倒是有个大号了,就是那个疯子,不过他却不喜欢,疯子多了,怎么能显出自己的英明神武来呢?

于是,这段时间他很是犯愁,想要想出来一个足够响亮,而且威风的外号来,所以他很忙……

“宏哥哥,咱们的店哪天开张啊?”听到这个银铃般的声音,谢宏更头疼了,月儿这个小丫头最终还是闲不住,也跟着爷爷到了军器司,而且来了就赖着不走了。

前几天她拉着晴儿到处乱跑,让谢宏着实惊出了一身冷汗,作坊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何况有几处还挺危险的。这两天新鲜劲过了,倒是不到处跑了,却开始缠着谢宏不放了,大忙人谢宏能不头疼么。

就算不想外号的时候,他还得陪二弟打台球,另外还要设计新产品,嗯,偶尔还要展望一下未来,这可是关系到多少人的大事呀。

“还得过几天吧,总要备货么。”谢宏随口敷衍道。

“可是……”月儿左手拉着晴儿,右手伸出手指,顶着额头,可爱的眉毛也皱了起来,疑惑道:“明明已经很多东西了,这样还不够么?”

“不够,不够……”谢宏连连摇头。

“宏哥哥,开店的时候,晴儿也想去帮忙。”晴儿没那么多好奇心,不过,小姑娘也是一心都放在了店面上面,因为那个店是谢宏的心血和希望所在。

“晴儿一定能帮上大忙的。”对着小姑娘,谢宏脸上立刻阴转晴。

“月儿也要去!”月儿象牛皮糖一样缠了上来,显然对被差别对待的事情很有意见。

“都去,都去……”谢宏被她搅得很晕,连忙答应道。

“谢兄弟,谢兄弟,你外号的事情解决了……”

正笑闹间,马昂跑了进来,离得老远就听见了他的声音,等推门进来,脸上的表情也是怪怪的,似乎有点兴奋,还有点景仰,嗯,还有点恐惧?

“马兄,是你想出来的?”

“不是的,你不知道,外面传来了一个消息,已经在京城传开了,听过的人都叫你这个。”马昂摇摇头。

这家伙还卖关子,若不是被月儿缠着,谢宏恨不得踹他一脚,连声催促道:“少卖关子,快说,到底是什么消息?”

听了马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