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弄臣-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家伙还卖关子,若不是被月儿缠着,谢宏恨不得踹他一脚,连声催促道:“少卖关子,快说,到底是什么消息?”

听了马昂的话,月儿也来了兴趣,小丫头放开了手,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马昂,晴儿也是一样。

“消息是从朝鲜来的……”这次不是卖关子,而是马昂跑的气喘,停下来喘息了一下。

“朝鲜?”谢宏也惊奇了,穿越以来,自己一共就跟朝鲜打过一次交道啊,那里会有什么消息跟自己有关?难道又有打秋风的使者来了?

“朝鲜国王,不,是前国王,现在改叫燕山君的那个李隆,他死了!”马昂听到消息半天了,可还是一副不能置信的语气:“而且,就是接到你送的那个钟之后的第二天,他就死了!”

“啊?”谢宏真的太意外了,这个时代的朝鲜国王也太会凑趣了,自己不过是讨个口头便宜,他怎么就这么配合呢?送个摆钟,咋就有这么大威力呢?

“这么说……”他转念一想,对马昂没说的话也有了预计。

“对!”马昂肯定的点点头,道:“现在全京城怕是都知道了,谢兄弟,你这个瘟神名头是板上钉钉了。”

囧,哥不过是送了个摆钟而已啊,他怎么就死了呢?哥咋就变成瘟神了?谢宏摸摸下巴,不是他理解能力差,实在是世界太奇妙,当然,棒子也很奇妙……

不过,这个外号确实很威风哦,最终他还是笑着接受了这个事实。

第229章 这个悬念有点长

四月里正是农忙的时节,谢宏在北庄县的时候就见识过一次,整个县城空了一大半,人都跑到田头埂间忙碌去了。

可京城却是不同,作为天子脚下的重地,京城的粮食供应更多的依靠外地的供应,本地的农户比例却不高,而且农户多半也都住在外城或者京畿周边。

因此,就算芒种将至,京城中的繁华景象却是半点都不逊于平日,在某些地方还犹有过之。

这一天刚好是个大晴天,前门大街又是早早就挤满了人。

若是平常,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一定是声响震天,喧闹非常,可今天却是不同,每个人说话都是悄声慢语,细声细气的,好像怕惊扰到什么似的。是以,在场的人虽多,却只能听到一阵如微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

京城百姓如此凝重而又热切,因为,今天是珍宝斋开张的日子。

大半个月来,珍宝斋可以说是吊住了京城人的胃口。从台球事件得知这个名字开始,各种传闻如大浪般一个接着一个,那些传闻或是扣人心弦,或是引人入胜,甚至让人恐惧不已,偏偏每一个传闻都能跟珍宝斋扯上关系,又如何不让人期待呢?

而且,这家店铺背后的人物也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不由得百姓不凝重,瘟神谢宏是掌柜的,看场子的是皇上,多么华丽的组合啊!在这样的地方,当然要谨言慎行了。

珍宝斋要开业的风声是提前了几天放出来的,这消息刚一放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应,最直接的,就反应在珍宝斋周边的酒楼茶馆上。

那些店铺此刻间间爆满。小一点的茶馆都是直接被人包了下来,酒楼的雅座也都是早就预订了出去,这些店铺的老板也是欣喜中带点惶恐。生意好当然会高兴,可生意太好也同样会有麻烦。

多数店铺的烦恼来自于要预订的人太多,哪个都得罪不起;

少数则是为了到底要如何才能伺候好莅临的大神而犯愁,比如珍宝斋正对面的太白楼就是如此,这家酒楼的李老板这几天真是愁白了头,没办法,李大学士可是当朝次辅,这样的人会来,他不紧张才奇怪呢。

虽是受到了万众瞩目,可除了门口挂起了招牌之外,珍宝斋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店铺外部的装修也很漂亮,可这会儿却是没人在意的,被吊了这么久的胃口,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店铺的里面。

好容易熬到了辰时,终于,那扇似乎永不开启的大门动了,并且第一次敞了开来。

人潮涌动,无数关切的目光往里面投了过去,让他们失望的是,门后面居然有一道屏风,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众人的视线,庐山真面目还是半点都没有现出来。

有人想要凑得更近点,可他们的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因为,维持秩序的人出现了,一个黑大个,一个刀疤脸……都是传说中的怪物啊!

“老爷,您看……”太白楼上的雅座中,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本来正要下楼,见到珍宝斋摆出来的架势,却是皱起了眉头,他回头向在窗边安坐的那位儒雅老者请示道。

“那谢宏既然摆明车马要做生意,又怎么会将客人拒之门外呢,李福,你只管汇合了那几位先生同去便是。”儒雅老者摆摆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是,老爷。”对自家老爷,李福是素来信服的,不是他心里偏私,老爷善谋可是朝野上下公认的!

出了李东阳所在的雅间,李福却没立刻下楼,而且转进了另一间雅座。雅座里早已经有四五个人等在那里,桌子上虽然摆着茶杯茶壶,可却是没人安坐,几个人都凑在了窗边,正在张望,相互间也在议论着什么。

“几位大师观感如何?”

那几人闻声转头,见是李福都不敢怠慢,连忙迎了上来,纷纷谦逊道:“李先生过誉了,您见多识广,咱们几个粗浅的手艺哪里入得了您的眼,称不得大师,称不得……”

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李东阳正是宰相,这李福乃是管家,地位可比门子高太多了,到底算是几品不好说,可在场几人自忖不过是个匠人,哪里敢对这样的人怠慢?

“几位都是名震京畿的名匠,也不必过于自谦,李某今日既然请了几位来,就是想凭了各位的眼光,得个准成的评估,这些客套话咱们就免了吧,几位还是畅所欲言才是。”李福在李东阳的面前谦卑,可在外人面前,这气度确实不比普通的官员差了。

“单从外表上来看,也不过寻常罢了……”几个匠人的眼光集中在了一个同伴身上,这人也不客气,略略点头示意,然后便长篇大论的评论起来。

“……雕檐不够精致,窗棂的位置也有些偏差……”这人却是个搞建筑的匠人,直接从建筑层面上评论起来:“其实,那谢宏重建南镇抚司衙门的时候,吴某就曾经去观摩过,那些建筑太过粗糙,只不过图一个省事快捷罢了,说到匠心却是完全谈不上的。”

他摇摇头,续道:“由此可见,那谢宏虽然名声不小,实则也不过浪得虚名罢了。便如这珍宝斋,既然败絮其外,难不成还会有金玉在其中吗?”

坊间流传的消息很多,不少都难辨真伪,不过吴大师却是个有心思的,知道李福是李东阳的管家,而李东阳等朝臣跟谢宏都是对立的,琢磨着把珍宝斋贬得低点,八成能讨得对方欢心。何况,他也不是空口白牙的乱说,镇抚司和珍宝斋两处的建筑确实很是一般。

李福听了却是不置可否,转向另一人道:“金大师,你既去过宣府,如今可有见教?”

“去宣府之前,在下就曾见过那谢宏的作品,说是珍宝也不为过,在下确是自叹不如的,说这珍宝斋会震撼京城,在下也是毫不怀疑。不过……”

金大师正是当日因为钢琴,应刘瑾之请去宣府的那位。如今再提起谢宏,他却没有当日那般狂傲了,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不过?”李福面色一凝。他先前本不知此事的重要性,可李东阳都亲自来了,只是碍于身份才只在外间观望,他又如何能不重视?

自家老爷跟谢宏的敌对关系他自然知道,不过单纯的贬低他是听不进去的,即便有些运气,那谢宏能跟自家老爷分庭抗礼,甚至还屡占上风,又哪会是个易与的?

既然找了这些京中名匠,他以及他的老爷想听到的,就是专业的分析,从而做出判断,乃至定下策略。所以,他对吴大师的评论不置可否,却对金大师的说法很关注,因为这人是吃过谢宏的亏的,也相当重视对方,只有重视了,分析的才透彻。

“那谢宏的作品固然巧,可同时,也得了一个‘繁’字!比如……这点本来倒是算不得缺陷,可他既然要开店,这就成了他致命的弱点了。”金大师一一列举了钢琴等作品,加以说明。

“他的作品对材料要求极高,非是百炼精铁不能用;而且制作更是耗时,在下的粗浅手艺虽然算不得什么,可在同辈之中,也不算太差,但是,若是制作那钢琴等物,也非三五月不能成功。在下不敢和那谢宏相比……”

他自嘲的一笑,又道:“在下听闻那谢宏也收拢了些匠人,可那些人既然声名不显,那手艺想必也是不如在下的……呵呵,这珍宝斋筹备了如此之久,未尝不是这个缘故呢。所以,这珍宝斋虽是会名震京城,可想要财源滚滚,却是不能了。”

“金大师不愧京城第一名匠,见识果然广博深邃,大师这一番话非但令李某茅塞顿开,还多有进益呢,等下入店之后,还请金大师不吝指教。”这分析很对李福的心思,于是,他也是大喜,上前挽了金大师的手,笑着便欲下楼。

见金大师得了头彩,其他几人自是眼热。谢宏的横空出世让很多匠人也看到了一丝曙光,普通匠人都是对他的际遇羡慕不已,努力着想制出些奇珍异宝,幻想着有朝一日也如谢宏一样一步登天。

可这些个京城名匠却知道得更多一点,正德刚登基的时候,他们就曾经努力过一次了,也就是刘瑾颁出征集令的那一次。所以,他们对正德那令人发指的喜新厌旧体会颇深,知道谢宏那条路是正常人走不通的。

不过,想要登天,却不是只有做皇帝近臣一条路,攀附士大夫,跟谢宏打对台,也是一个很实在的办法。而且,踩着谢宏上位还没什么风险,一千多年来,王朝不断兴替,可士大夫却是一直屹立不倒的。

所以,李府招人的时候,众人都是抢破了头,最终还是靠名声分了胜负。如果说这场盛宴中,名声是入场券,之后的际遇如何,就要看李先生的赏识了,若是让李先生满意,说不定还能得到李阁老的赏识,那可就真的飞黄腾达了。

几个名匠这时既妒且羡,心里也是憋足了劲,只等着等下在珍宝斋寻些破绽,也好讨李福的欢心了。

正这时,外面一阵鞭炮声响起,众人知道珍宝斋马上就要开门迎客了,心思虽不同,可行动却是一致,都是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

第230章 懂得越多,惊吓越大

黑大个和刀疤脸并没有把人吓跑,谢宏不是笨蛋,他让这两个杀神出去,不过为了震慑宵小,顺便维持秩序的。

外面的围观众也都知道,因为珍宝斋外面早就竖起了牌子,上书八个大字:“先来先进,敬请排队!”

排队这个方法是很公平的,加上维持秩序的人分量又很足,所以,珍宝斋外面人虽多,却是秩序井然。就算是看到放鞭炮,知道马上可以进店了,人群中也不过发生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罢了。

不过,特权阶级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就算是一直标榜公平的谢宏也难以免俗,鞭炮刚放完,插队的人就来了。

插队当然惹人讨厌,可这会儿却是没有任何人发表意见,那辆马车虽然平常,可护卫在周遭的却是锦衣卫。等车里的人一下来,众人的心气就更平了,皇上既然来了,插个队又算得了什么?

外面等候的众人没什么反应,甚至还更多了点期待。可迎出来的谢宏却是愣了一下,因为跟在正德身后的,除了钱宁、马永成等熟面孔之外,还多了两个金发碧眼的老外。

老外在后世不算是稀奇的生物,可在明朝却还是听罕见的,至少谢宏在宣府就没见过。京城里他倒是听说过,可亲眼见到还是第一次,尤其还是在正德身边见到。

“大哥,这是火者亚三和摞俩耳朵,都是弗朗机来的洋和尚,父皇还在的时候他们就来到大明了,一直在相国寺来着。今天正好在外面碰上,我就带他们过来了,不用管他俩,让他们就在外面排队好了……”

人虽是正德带来的,他却是不怎么在意,随口介绍了几句,他就急吼吼的对谢宏道:“不说这些,大哥,咱们先打一局去,外面交给别人就行了。”说完,扯着谢宏就往店里面走。

正德本来是打算自己扮伙计的,好过一把做生意赚钱的瘾,只可惜因为顺天府的事,他曝光了,所以只好无奈的放弃了。他自己不能玩,对看别人做生意赚钱却是没兴趣的,因此也不想在外面多待,拉着谢宏打台球去了。

谢宏回头张望了两眼,倒不是他挂念店里的运营,本来他也没打算自己出面,倒不是他想着偷懒,只不过他那个瘟神的名头太过吓人,威慑力甚至超过了黑大个和江彬,去迎客实在不太合适。

只是那两个葡萄牙传教士让他有点挂怀,一个名字很怪,另一个名字听起来却有点熟,有点意思啊。呃,二弟说的那个耳朵什么的,不会是罗纳尔多吧?葡萄牙来的,难怪呢……谢宏依依不舍的跟正德去了,本来他还想多看两眼球星的祖宗来着呢。

谢宏和正德进去了,钱宁和马永成也是跟在了后面,一边的马文涛却是走到了门前,今天迎客的工作由他负责。

“各位街坊,今日是珍宝斋开张大吉,小弟知道各位都是期待已久,不过店内地方有限,不能让所有人一同进入,所以,只能按先来后到,以一层五十人为限,其他人先领号牌,待有了空位后依次进入,一个号牌可容最多三人同行……”

前期宣传的效果太好,所以招揽生意的言辞却是省了,反而是由于来的人太多,只能讲解一下规矩了。

这规矩一讲完,众人也都是点头,不能都进去那是肯定的,来看热闹的人成千上万,有多大地方也是容不下的。排在前面的自然欢喜;排在后面一点的却也不愁,一层五十人的话,珍宝斋有四层,那就是一次二百人,逛个店能用多大一会子功夫,那还不快?

李福和几个匠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想法,只是笑笑,并不在意。李府的准备很周全,早就排了人来排队,号牌也领到了,不过却没排进第一批,有些遗憾。并且倒是很巧,他们的号牌和跟皇帝一起来的那俩番人却是紧挨着的。

本来外面的人心情都是很轻松,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开始急了,第一批的五十个人由马文涛引着进去后,过了一刻钟了,居然还没有空位,这是怎么回事?先进去的那些人也太磨蹭了吧?一层就看了一刻钟,那四层岂不是要看一个多时辰?

里面到底有些什么?所有人都开始着急了,可急也没用,里面偏偏半点动静都没有,好像那屏风后面有一只怪兽,把进去的人都吞掉了一样。

“金大师,你看,这是……”李福很着急,自家老爷可是次辅,一天多少大事要办,却都推辞了来关注这边,可自己这里却偏偏进不去,这不是办事不力么?

可也没办法,这珍宝斋的外面的番子都是软硬不吃的,恳求不理,塞好处他们倒是收,不过就是不办事,这都是群什么人呐?无奈之下,他只好转向金大师请求专业咨询了。

“这个么……”金大师也犯愁了,赏玩宝物能赏玩一刻钟还多,其实挺罕见的,又不是每一个都是行家,能看出来门道的,看个热闹能多久?而且珍宝斋有四层,总不会把东西都摆在第一层了吧?

“李先生,容在下说一句。”金大师无言以对,却有人很积极,李福转头一看,却是以制作机关闻名的梅大师,他点点头道:“梅大师请讲。”

“之前让皇上沉迷的那台球,据在下之见,应该是一种游戏。那谢宏心思技巧,想必是把这件东西放在一层,这才让进去的人耽搁了这许多时间。”

“有理,梅大师果然见识非凡。”李福想了想,也觉得有理。别人不知道台球的根底,可宫中的消息对李大学士根本算不得秘密,所以他却是知道的,据赵廉等人的描述,那东西确实是有些趣味的。

他们说话间,那两个番人也在小声议论着,他们用的是母语,倒是没人听得懂。

“火者亚三,你说的那个传闻是真的吗?”

“当然了,京城都传遍了怎么会假?”

“可是,怀表这样的精细机械在葡萄牙也不过刚刚兴起,技术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传到遥远的东方了?大明虽然地大物博,可他们对于技术是不重视的,应该远远落后于欧洲才对。”

“等下进去看看就知道了,你在这里空想也是没用的……”

众人各怀心思,又等了差不多一刻钟,终于,在他们急切的期待中,里面传了讯出来:有空位了!

“太好了!”等候的众人都是大喜过望,就连沉稳的李福都激动了,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来侦察的,跟着众人一起欢呼起来,当然,中间也包含着两个番人有些怪异的语调。

不过,李福这边也有些小小的麻烦,那就是他们这一个号牌,只能进去三个人,于是,他衡量一番之后,只带上了他心目中水平最高的金、梅二人,其他人就只能等候在外面了。

折腾了一番,才得进门,李福也是苦笑。他明明没多大期待,只是为了完成自家老爷吩咐下来的人物罢了,可等了这小半个时辰,心思都热切起来,何况本来就很好奇的那些人?

这谢宏果然手段高超啊,连候客这样的环节都有这么好的效果,其他的就更可想而知了,难怪这人既能的皇上器重,又能让老爷重视呢。

绕过屏风之后,却是又有一道门,而且这道门还比较厚实,众人都琢磨着,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外面才听不到声音吧。

可门一开,他们却发现自己只对了一半,那门确实挡住了声音,可挡的却不是人的声音,因为入目的景象让每一个人都惊呆了,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任谁也没想到,第一层竟是这么个景象。

耳边听到的是一片‘咔咔’声,这声音极富韵律,虽然声源很多,可半点也不显杂乱;

眼中所见的,是琳琅满目的各式珍宝,有见识比较广的当然会知道,无论大小,这些带着指针的东西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做钟表。

不知道的也没关系,因为这里有人提供介绍,这人正是刚刚在外面看见的马文涛。

“钟表本是华夏流传的物事,是做计时之用的……墙上挂着的是摆钟……放在桌案上的那些是座钟……这些小的是闹钟……更小的这些是怀表……”马文涛准备很充分,从渊源讲起,一直讲到各种发展,最后,又将每一个具体形态介绍了出来。

所有人都是默然点头,心中只是惊叹,实在是被震撼得不轻。不过,都是震惊,却有些人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金大师就是其中之一,当日朝鲜使臣来的时候,朝中大臣找工匠做专业性的判断,他就曾参与。所以,他也知道怀表有多复杂,复制倒是不难,可这么精细的东西,就算加上足够的帮手,想要做出来也得几个月,甚至可能用更长的时间。

可眼前所见,各式怀表的数目何止数十?至少也上了百!这是怎么做出来来的?更何况还有那个传说中的钟!

钟,是个比怀表更神奇的存在。这里说的不是工艺和功能,说的只是它那神话般的附加属性……没错,就是让谢宏得了瘟神之名,震撼京畿,甚至名震天下的那件奇事。

本来朝鲜一个小小藩国,那里的国王生死之事,在京城连个谈资都算不上。可事情一旦跟谢宏搅在一起,每每都会变得很神奇。燕山君李隆在得到谢宏送的那座钟后,第二天居然就死了,虽然他是死于一场政变,可却丝毫没有减弱这件事的传奇性效果。

现如今,瘟神送钟,在京城已经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今日珍宝斋的火爆,也与此不无关系,这么传奇性的东西,任是谁也好奇啊!

金大师关注的当然更多,他很清楚,摆钟的精巧程度是远在怀表之上的,越精巧制作起来难度当然就越高,可眼前的摆钟、座钟,还有闹钟,加起来的数目可能不如怀表,可却也差不了多少。

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金大师刚刚还言之凿凿的说,谢宏没可能做出来太多珍宝,不足为虑,可现在,他的所有理念都被颠覆了。事实胜于雄辩,不论其他,亲眼所见数百个钟表让他彻底茫然了。

第231章 疯狂抢购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所以懂得越多,震撼也就越深。

金大师这样工匠不过是从手艺层面上来体会这份震惊,可比起对钟表,或者说机械的了解,却有人比他更深。

西方的传教士,与其说是单纯的宗教人士,不如说是披着宗教外衣的间谍,至少在中世纪以及大航海时代是如此的。

除了宗教知识,一般来说,这些人还会通晓很多其他技能,语言、技术、人文、地理这样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到了一个相对温和,或者是势力还没扩张到的地方,他们主要的工作是传教和交流。相反,如果他们对一个距离很近,抵触情绪也很强的国家,这些传教士就会化身为探子了。

以华夏来说,明朝时的西方传教士多数是温和的,一则明朝很强大,就算是到了末期衰败的时候,也不是劳师远征的某一个欧洲国家能吃得下的。此外,明朝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还是很强的,就算是此时最顽固的士大夫,也是要比后来的辫子朝开明的。

火者亚三和罗纳尔多两个人都懂些物理知识,尤其是罗纳尔多,在足球还没传到西方的现在,作为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传教士,他对机械和航海技术都有着狂热的爱好,并且也有相当的造诣。

正是因为他的技术水平很高,所以,看到眼前的场景,他彻底疯狂了。眼前的这个场景他见过,不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而是在梦中。对机械的爱好,让他经常会展望未来,畅想机械发展十年、百年后,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眼前的这个场景,毫无疑问的是他想象中的最高境界。要知道,在他飘洋出海以前,怀表在欧洲还只能在贵族间流行,原因很简单,即便是手艺最精湛的工匠,想要依靠纯手工,制作这样的精细东西,也是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而且,制作出来的也不过是怀表罢了,钟,则还只是存在于构想之中,并没有研发出来呢。所以,当同伴跟他说起摆钟的传闻时,作为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打心里往外的不愿意相信。

最终被同伴勉强劝服同来,他也是在心里安慰自己说:不过是明朝人口太多,偶尔出现几个天才罢了。所谓钟表本是东方的技术,只是由于蒙古人到处送礼才让欧洲学会的说法,他是不屑一顾的,蒙古人又不是圣诞老人,怎么会那么好心呢?

正因如此,他受到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现在看到的钟表,也许比他出海前,整个欧洲的都多,而且样式和功能更多……摆钟可以发出钟声报时……座钟上面有机关可以弹出来……那个闹钟更是能象敲锣一般发出声响……

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直到在这里介绍的马文涛拿起了另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盒子,有着精美的外观,打开后,有一个精美的雕像,随即,那个雕像缓缓转动,一曲天籁随之奏响……

上帝啊,救救您迷失的信徒吧!又或者,我是到您的国吗?两个传教士张口结舌,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有那机械奏鸣出的声音在回荡。

马文涛操作八音盒的动作也惊动了其他正发呆的人,众人都缓过了神,先前的人为什么在这里呆了足有两刻钟这个问题,他们现在也懂了,因为刚刚他们自己也一样呆立了一刻钟。

钟表已经让人震撼不已了,可这八音盒更是令人心神摇曳。也不知马文涛是故意炫耀还是想加深观众的印象,他走到一张长台前,一个个的把上面的盒子翻开,于是,一曲曲天籁接踵奏起。

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一曲曲千古传唱的名曲,一支支熟悉的旋律,如金磬似玉盘,声声清澈,动人之极。

当日谢宏在北庄县展示八音盒的时候,只是一曲送别,又是在空旷的地方,见闻之人尚是震惊无比。何况今日,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是如此多的曲子?

两个葡萄牙人固然是神思恍惚,觉得自己到了天国;其他人也强不了多少,一个个都觉得这里不是凡间,只有仙境可堪比拟。

别说这个时代的人,就算是在后世,若是有谁突然走进一家出售纯机械钟表的店铺,恐怕也会愣上一愣,何况是这个时代?

“各位,若是觉得店中货色尚可入眼,不妨挑几个喜欢的,本店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此外,若是此间没有合意的,还可以去二楼看看。若是有事要忙,便请下次再来。”

等到马文涛再次出声提示的时候,又是良久以后了。今天赶在前面来的,不少人都是有些身家的,只不过看到这些工艺品之后,心下也不由惴惴的:这样的宝贝,怕是便宜不了,花上万两银子买个报时或者赏玩的东西,那还真是很肉疼呢。

能随便花上万两买些只能赏玩的东西的人终究还是少,更多的人都是暗地里摇头,只有那么几个心存侥幸的才去看了价格牌。

结果一看之下,他们又吓了一跳,赶忙揉揉眼睛再看,折腾了好几次,他们终于相信了自己看到的:最贵的摆钟是五千两,最便宜的怀表是一千两,就算是那些个堪称稀世珍宝的八音盒,也不过是三千两到五千两不等……

华夏传统的数字比起阿拉伯数字也有一桩好处,那就是不会有什么误差,很少有人会把几千两和几万两看混。所以,确认了价钱之后,众人纷纷掏出了银票。

“在下要那个八音盒!”

“我要摆钟!”

“……怀表!”

……

这样的宝物才几千两,那是多大的便宜啊!这样的宝贝摆在家里,多长脸啊,有了钟表,谁还去听更鼓啊?有了八音盒,待客的时候放在客厅,然后也学那个掌柜随手那么一翻,然后……那气派还用说吗?

那摆钟据说还有其他用途,说不定还能拿去暗算个仇人什么的……几千两买条命,值了!

而且就算自己用不上,也可以转手卖出去啊!把东西贩运到南直隶那样的富庶地方,卖个几万两也是寻常。若是能卖得更远,比如倭国那种人傻钱多的地方,就是几十万两也是寻常,不买才是傻子呢。

“每样要十个!”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想通的,突然发出了一声喊,随后,其他人也都领悟到了这一点,要买进数目也不断被喊出新高,十个、百个,居然还有喊出了要一千个。

马文涛已经经历过一次了,所以面对这样乱糟糟的局面,他不慌不忙,笑眯眯的说道:“本店主要以零售为主,尤其是开张这段时间,每人每种商品限购两个,若是有意大宗订购,等下可以详谈。”

“喔……”众人都是恍然大悟,不愧是传闻中的瘟神开的店,准备果然很周全。

李福几人是来侦察的,当然不会加入抢购的行列,可这会儿他已经看傻眼了。原本的估计全都落空了,珍宝斋的宝贝不但数量够多,而且还足够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