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第一弄臣-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的变成纯粹的观赏运动了。
谢宏对倭国采取的行动,他没怎么过问,不过事情都有报备给他,因此他也是清楚的。对没能亲自去倭国开炮吓人,他觉得很遗憾,同时,他对炮舰给人造成的震撼,也有充分的体会。
御驾亲征的时候,他虽然没带上谢宏送来的那几十门陆战炮,不过之前也曾验收过,几十门齐放的声势就已经很惊人了,几百门更大口径的火炮发射时的场景有多震撼,也是可想而知了。
倭人的国王都被揪过来了,然后又受了一路的惊吓,就那个武士再怎么凶蛮,也不敢在大明的地头对大明皇帝动手啊!
“三弟正在西苑校场呢,就不用招呼他过来了,回头我会安排的。”虽然做事不怎么靠谱,但正德是讲道理的,所以,他认可了谢宏的说法,将此节轻轻揭过。然后指着谢宏的奏章,一本正经的说起了正经事儿。
“以厂卫取代都察院,作为监督机构,后者的职责转变为立法议政倒是没问题,可这人选好像有点不对啊,主持立法的,难道不应该是王先生么?”
“都察院以后也可以称为议院,就是每隔几年,就从社会各阶层随机选一批人来,针对朝廷法度发表看法的……”他前面那句话有些含糊,谢宏本还想跟他确认一下的,可后面这个问题也问到了点子上,不好不回答。
“所以,议员是不固定的,形成的决议也主要做参考之用,议院的权限,日后可能会慢慢增强,在几十年后成为举足轻重的地方。可现在,这就是个样子货,留个口子收集社会各方的意见罢了,说白了,就是个让人吵架的地方,没必要耽误伯安兄的时间。”
议院在后世算是很先进的制度,可在现在的明朝却没有实施的条件。尽管在谢宏的连番打击下,儒家的影响力正在消退,不过那主要是在朝堂上的,儒家千年的根基又岂同寻常?在士林,在民间,其阴影依然挥之不去。
谢宏要是墨守成规的搞民主,将议院的权力扩大,那很容易会给对头留下空子。在儒家的压制下,其他阶层的影响力都很薄弱,根本没形成规模,让他们来参政并主政,最后就会演变成儒家的死灰复燃。
毕竟书院的影响力还流于表面,圣人子弟才公认的读书人,即便再怎么在宣传舆论上下功夫,这种影响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消除得了的。
“有道理,”正德摸着下巴,对谢宏提出的议长人选表示了赞同:“张彩辩才无双,当日一个人和一群人吵架,都吵赢了,很有大哥你当年的风采呢,让他来主持都察院,确实是个好主意。”
“呃,还好了……”谢宏汗颜,二弟,你太高看我了,不事先准备的话,哥可吵不赢那些士人,要是他们多掉几句文,我压根就听不懂,人家张彩才是有真材实料的呢。
正德连珠炮似的问道:“然后,这个反贪局又是什么意思?监督查办之事不是有锦衣卫了吗?”
“锦衣卫是执行机构,查案和抓捕还是分开比较好……原本的六科和都察院都是监督官员的,但实际没那个必要,不如改成现在这样,都察院代表舆论监督,六科改组成专门的监督机构,双重监督,名称不变……”
这些东西谢宏琢磨了很久,也跟王守仁等人讨论过,已经算是很完善了,“法院,也就是刑部将来也照此办理,审判和执行权分开,立法和执法也分开,这样就可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状态,就不会有从前内阁的种种弊端了。”
“喔,原来如此……”大概是关乎自身自由度,正德听得相当认真,连连点头不说,他还时不时的拿起奏章对照着参看,甚至还拿起笔做了记录。
按说谢宏应该很欣慰才对,他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可是,他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心里有种莫名的担忧,只是,那个念头很模糊,仔细去想,却又抓不住。
另一边,正德追问的紧,改制之事也的确事关重大,他只能放下这些心思,逐条逐项的给正德解释起来。这些东西影响深远,不在一开始就开诚布公的话,以后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分歧,导致不可知的后果,确实由不得他不全神贯注。
时间飞逝,等谢宏把改制的奏章整体解释过一遍,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好了,我都明白了,大哥你赶快回家吧,今天晚上我要跟良女一起进餐,烛光晚餐哦。”正德伸了个懒腰,然后开始赶人。
囧,这时代不是用油灯就是蜡烛,顶多还有火把,想不吃烛光晚餐,那可有的等了,等物理学院出现爱迪生,然后发明电灯泡吧。
“晴儿她们也等我吃饭呢,那就明天……”
“明天我要好好研究新法,大哥你就不要来打扰我了,老是占用你的事件,晴儿、月儿她们会埋怨我的,去吧,去吧。”急不可耐的把谢宏推出门外,转过身来,正德脸上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
……
“三弟,我跟你说,有这么个事儿,后天……”糊弄走了谢宏,正德急吼吼跑到西苑校场,扯过黑大个就是一顿嘀嘀咕咕。
“嗯,哦?啊!”听了一会儿,黑大个的眼睛就瞪圆了,“二哥,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正德气势十足的叉着腰,瞪着眼睛问道:“难道你信不过我吗?我可是你二哥,而且还是皇帝,你不听我的听谁的?”
“那倒也是……”黑大个憨憨的抓了抓后脑勺,很为难的说道:“可是,大哥说过……”
“这事儿就是大哥跟我商量好的,不信你问……”正德转过头,想找个做假证的,三公公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露出一个谄媚的笑脸,“万岁爷,您有事吩咐奴婢?”
“二哥,小三儿一向没节操,俺信不过他。”黑大个摇摇头,表示此人劣迹斑斑,信用低下,不值得信任。
“也是,”正德点点头,一脚踹开已经没用了的三公公,认真的看着黑大个,说道:“没关系,等后天,三弟你直接找大哥一问就知道了。二比一,大哥都同意了,你反对也无效,知道么,这就叫少数服从多数,这就叫民主。”
一边忽悠着黑大个,正德一边暗自得意,大哥说得好,信息不对称的民主,就是忽悠,看看,大哥那么精明,还不是被我骗得团团转?
第750章 狡猾的正德
二月的第一天是个大晴天,晨曦还未曾散去,承天门外便人头涌涌的挤满了人,那热闹的景象,比候德坊有新戏开锣还要喧嚣。
“老赵,你也来了啊?”相熟的人互相打着招呼。
“有大热闹看,我能不来么?那些倭人到了没呢?”
“应该快了吧?眼瞅着就是辰时了,哼,天子呼来,难道他们还敢迟到不成?”
“也不好说,别看那些倭人身矮腿短,可口气却大着呢,就跟……对了,就跟蛤蟆一样,听说那个挑战的倭人的死鬼师傅,在倭国还有个剑圣的名号呢。”
“哗!剑圣,这些倭人真是不自量啊,能耍几下刀子,也敢自称为圣!”
“这次他们撞上铁板了,听说出战的是近卫军统领的张将军!”
承天门里面就是紫禁城,代表着皇家的威严,向来没人敢随意向里面张望。不过,西苑都开放了,正德对这些细节也不甚在意,因此,在承天门外徘徊,不再会有禁卫来驱赶,京城人也都放宽心思,聚集过来。
当然,他们不是来看大朝会的,那仪式庄严是足够庄严了,也有着足够的传统韵味,却没什么热闹可看。他们都是奔着朝会前的那场比斗来的,区区倭国居然敢对大明不敬,京城人都觉得被冒犯了。
从实质上来说,倭国的国王已经被揪过来了,倭人的态度已经相当恭敬了,但是,这个时代的大明人本就有一种优越感。
从前,这种优越感还属于单方面的,只是士大夫们空口白话的说出来的,比较虚幻,除了生活水平确实高于近邻诸国之外,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异样。天朝上国的威严向来是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体现,外藩的使者来大明,也是占足了便宜之余,还享受着高规格的待遇。
不过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天朝子民的优越感,终于以具体方式体现出来了。天津和辽东的朝鲜苦力,海商们在倭国受到的优渥待遇,什么便宜都没占到的琉球使臣……耳闻或目见,人们都切身的体会到了,大明子民确实是高人一等的。
在应州大捷前,大伙儿心中还有隐忧,每当北方的大敌入寇之时,哪怕是呆在重兵守护的京城,可所有人还是得心惊肉跳一番。天子守国门,玩的就是心跳,京城本就是前线,忧患意识冲淡了优越感,人们还是觉得不托底。
应州之战改变了一切,大明人的心气猛然高涨起来,如此的国势,才值得骄傲,没有了隐忧,大明人分外忍受不得倭人恭敬中夹杂的桀骜。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话题,七嘴八舌的表达着自家的观点。
“啊?就是那位跟皇上、侯爷结拜的张将军?那敢情了,听说那位张将军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身材就跟一座小山似的,对付小小倭人还不手拿把掐的?对了,用最新流行的那个词说,就是碾压!”
“可不是,应州之战,鞑子无耻,从背后偷袭,就是这位张将军领着几千人给他们硬生生的打回去了!陌刀阵是次第而前,逐一杀伤对手的,但张将军却一直顶在最前面,身后只有一个投手而已,你想想这得有多厉害?”
“厉害,太厉害了!陌刀足有三十斤,要是换了我,光是想拿起来,就已经很费力了,要是舞上两下,非得折了腰不可,举着刀和鞑子骑兵对冲,足足战了半个多时辰……啧啧,莫非是天神下凡么,否则哪来的这么大力气?”
“还不止呢,陌刀兵都是披着重甲的,那甲怕不也得有三十斤!”
“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真多,可惜都被那些贪渎成性的官员给败坏了,真是……”
话题很快转变了,人们不再关注倭人如何,而是兴高采烈的谈论起了应州大战的细节,陌刀、神臂弓……自从消息传开后,类似的话题他们已经谈论过很多次了,可再次说起来,大家依然津津乐道,这种让人骄傲的话题,就算说上一千遍也不会厌倦。
“快看,倭人来了……”人群外围一阵骚动,人们自发的让出一条路来。
正德年间,大明人对倭国是没什么感觉的,尽管也有人听过倭寇的恶名,但倭寇造成的祸患离京城太遥远了些,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倭寇之乱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只有开国年间,大明将兵力集中在北方时,他们才有乘虚而入的空当,而后骚扰的强度也是越来越低。等到永乐年间,宝船出海,倭寇就此绝迹中土。
那已经是近百年之前的事儿了,大明人对倭人当然谈不上什么仇恨,或者说连印象都没多少,只是对他们的不自量力感到很好奇罢了。
“这些倭人生得好奇怪,早听说他们个子矮,男人也喜欢涂脂抹粉,可没想到他们还喜欢把眼圈涂黑,真是怪异的趣味呢。”
“是啊,是啊。”
倭人不是单独出现的,各国的使臣都是同时到的。按照规仪,今天的朝贺,本就有他们的一份儿。
将人群中的议论声听在耳中,朝鲜使臣闵郑浩斜了倭人们一眼,很是鄙夷:这帮人果然是蛮子,不识时务倒也罢了,没见过世面就很让人看不起了。可丽春院里面那些小姐,明明就是倭女啊!就是包装了一下罢了,至于夜夜笙歌搞成这个样子么?
真是上不得台面,让人耻于为伍,哼!
一边想着,他也有些愤懑,朝鲜送来的秀女其实也很不少,但受欢迎的程度就差得多了,这是为什么呢?明明朝鲜的女人都很漂亮啊?侯爷当年也很喜欢来着……
“塚原君,天皇的颜面关乎整个天下的荣辱,君当奋战,莫要堕了饭筱先生的剑圣之名!”
“嗨,敝人今日必将香取神道流的大名传扬四海,威震中原!”塚原按着剑柄,信心十足的回应道。他走在队伍的后面,和他说话的是一位公卿,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望着他的背影,眼神中满满的都是崇拜之情。
“朝孝,今天是难得的机会,明人虽然懦弱,但千年传承也有不少秘技,他们也许会采取车轮战法,所以,你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看仔细了。”应付完公卿,塚原安干转过头,对那个青年嘱咐道。
“父亲大人,我知道了。”这青年是塚原家的养子,幼名叫朝孝,那张脸长得也确实有嘲讽的作用,不过他在后世可大大有名,塚原卜传,也是日本的剑圣之一,而且还是创立了一个流派的那种。
比武的场地设在午门外,因为正德很重视,说是要与民同乐,让更多的人看见,所以提前高高的搭了个台子,在承天门外面也能看得到。
这举动当然是不合礼仪的,大朝会是何等神圣的仪式,在典礼进行前,动刀动枪就已经很不像话了,现在还搞得这么兴师动众,好像江湖卖艺的一样,朝臣们当然都是腹诽。
只不过现在却没人会提反对意见,那些最顽固,最不怕死的大儒已经死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也都是待宰之中,人心惶惶之下,也没人关注这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了。
他们不敢提意见,却也不愿意在午门外呆着,都早早跑到太和殿外,阻止不了,多少也图个眼不见为净。
望着高台,塚原正缓缓拾阶而上,谢宏觉得事情有些怪异。依照他本来的打算,这件事不用搞得这么大,只要随便挑个时间,让黑大个或者刀疤脸出手摆平就是了,他的目的不是彰显武功,而是打击倭人的信心,为接下来的计划铺平道路。
谁知道无意间跟正德提了一句,却演变成了如今这个局面,让他有些不安,直到远远的看见黄罗伞盖,以及伞下的那个身着龙袍的身影,他才放了心。只要不让二弟亲自出手,其他的,就随他闹去吧,无非就是凑个热闹呗。
塚原已经走上了擂台,双手环抱,双脚不丁不八的一站,倒也有些气若渊亭的味道。远处的黄罗伞盖却是停了下来,队伍中分出数人,快步走了过来。
来人之中,为首的是个黑大个,劲装打扮,威猛如故,旁边几人的打扮却都有些异常,一个个都穿得跟夜行人似的,黑衣黑裤,连头脸上都包了黑巾。
这是搞什么鬼?谢宏有点迷糊,等到黑大个突然向他打起眼色,他就更加茫然了。他们两个自北庄县就混在一起了,但是彼此间却没什么默契,主要是黑大个心思直,从来就没有过这种通过眼神传达信息的举动,所以,谢宏完全没看懂。
“大哥,二……皇上都安排好了,你看是不是可以开始了?”见谢宏没反应,张定远急了,干脆直接问道。
“哦,那你就上去吧。”谢宏下意识的点点头,黑大个听了这话,也放了心,转身上了擂台。只是,让谢宏奇怪的是,那几个黑衣人也跟在了后面。
莫非是裁判?可自己应该没跟二弟提过侍魂吧?谢宏胡思乱想着,那游戏里面的裁判好像也是这么个打扮,或许这是倭国的规矩,二弟打听出来了,所以这样安排了?
啊呦!不对,糟糕了!乱七八糟的念头一闪而逝,望着那些黑衣背影,谢宏突然觉得其中一个有些熟悉,不,应该说是非常熟悉,他明白正德的诡计了,只是对方已经上了擂台,想把人揪回来可没那么容易了。
不是哥不警醒,实在是二弟太狡猾啊。
第751章 真﹒西门吹雪
谢宏很懊丧,第一任剑圣的弟子和第二任剑圣的养父,塚原安干也有点发晕。
他事先很有信心的对养子说过,明人可能会用车轮战,所以,对正德一行人的人数,他并没有异议。在他的设想中,在自己的气力消耗殆尽之前,斩杀越多的对手,才越威风,若是能达成十人斩,那自己就将超越先师饭筱,成为新的剑圣,以及不灭的传说。
入目便让他眼晕的是张定远,其实那几个穿黑衣的块头也都不小,蒙着脸并不妨碍塚原观察对方的体型,他发现除了一个相对瘦削些之外,剩下的几个都是肩宽腰圆的彪形大汉。
其实那个相对弱点的,也不是真的很瘦小,只是目测不太准确,但塚原很清楚,自己至少比对方矮了半个头。而他在倭人当中已经算是高大的了,剑道也好,武术也罢,最注重的终究是力量,身材魁梧多少是要占些优势的。
最矮小的都是如此,旁边几人有多魁梧,就可想而知了,但是,那几个人跟黑大个比起来,又要差上一截了。看着如同铁塔一般的张定远,塚原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压力,就好像后世的波兰骑兵遇上虎式坦克一样,一口气只是透不过来,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光是对手的块头大,其实也没啥,现在要比的又不是柔道。转战倭国各地的几十年里,塚原不是没遇见过比自己高大的对手,但凭着凶悍的气势和炉火纯青的剑术,他还是斩杀近百人而未尝一败,对手的身高什么的并不会对他造成如此巨大的压力。
让他感到恐惧的是这些人手中的兵器!
其实,陌刀和日本的武士刀,有共同的根源,那就是唐刀。《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这四种刀具统称为唐刀。武士刀就是日本总结了前三种刀的优点,将其变化应用而来。
从外形上看来,武士刀跟仪刀最为相似,只是在刀刃宽窄、刀身弧度上有些不同。仪刀,顾名思义,其用途主要是在重要的礼仪场合上佩戴的,除了作为武器,还能当做装饰品,美观又实用,武士刀完美继承了这个优点。
不过,既然有美观上的要求,在实战中的应用就差一些了。从平安时代开始,倭国也屡经变乱,在战争中,武器也不断的在改进着,到了战国时代,武士刀才基本定型,保留了唐刀优点的同时,也加上了他们自己对武器的理解。
但不论怎么改,武士刀终究脱不出唐代仪刀的范畴,作为一种易携犀利的单人兵器,堪称杀人放火的必备之物,在后世留下了偌大的名声。
可是,抛去其他因素,单纯在威力上比较的话,武士刀跟陌刀便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了。
唐代的倭人,无数次的东渡,从大唐学到了不少东西,各式唐刀他们都见过,也学习过,其中也包括陌刀。以倭人的好学,见识过陌刀的威力之后,他们当然不会不想效仿,战国时代,武将们常用的日本大枪,就是削减版的陌刀。
这种武器跟足轻用的竹枪不一样,在枪柄前面,也有一米多长的锋刃,这一点跟陌刀倒是差不多,差的只是枪刃的宽窄和重量。
比起陌刀,日本大枪要轻的多,使用时,主要也以刺击为主,两侧的锋刃只能用来削击,却不能用来砍劈,否则很容易折断。与其说是陌刀的翻版,还不如说是在木柄上,安装了一把武士刀。
有复制品,说明倭人对陌刀的威力还是认同的,之所以没有照搬,原因和陌刀在中原失传的缘由差不多,无非是耗费过大,用不起罢了。
差别只在于,倭人是真的用不起,唐代陌刀的标准重量是三十七斤,至少有三十斤是精铁!同样的铁,足可以打造七八柄武士刀了,倭岛上的资源又不是如何吩咐,试问他们怎么用得起?而中原则是文人掌权后,不舍得给武人配置这么金贵的武器。
另外,先天所限,倭人能使得动陌刀的大力士太少了,对他们来说,三十几斤重的陌刀不适合当武器用,拿来当杠铃健身还差不多。
塚原是个懂行的,一看见黑大个手里的家伙就被吓了一跳,张定远那柄陌刀是加强版的,跟近卫军装备的制式陌刀比起来,既长且重,足有近五十斤的分量,锋刃也有近一米五的长度,冷森森的长刀透着无边的杀气,让塚原心惊肉跳。
连柄在内,武士刀的长度在七十至九十厘米之间,塚原手中这把并非凡品,刀刃的长度就有六十多厘米,算是武士刀中最长的了。可东西就怕比较,比起陌刀,他这把刀就好像匕首似的了,再加上陌刀的厚度和重量,两边的武器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这么霸道的武器,被对方那个黑大个抡起来,还不得跟龙卷风似的啊?这要怎么打?塚原傻眼了。
“林大人,这……这未免有些不公平吧?上国勇士的武器,未免太……那个了一点,这个……”细川橙之结结巴巴的提出了抗议,他也懂点剑术,知道格斗技巧很重要,但是,一力降十会的道理他也懂,知道螳臂当车是没前途的。
“细川先生,这话你说的就不再理了。”
林瀚竖起小指捻着胡须,呵呵笑道:“这陌刀乃是大明天子近卫的制式装备,人手一把,日夜操练的都是陌刀之术,又非是针对于贵方备下的,若是贵方觉得武器吃了亏,尽可选择其他兵器呀,哪怕是陌刀,老夫也可以在这里答应你。”
“可是……”
还没等细川把争辩的话说出口,随着黄罗伞盖过来的近卫将士便已经收到了林瀚的信号。众军将手中的刀都竖了起来,重重的在地面上一顿,整齐的发出了三声巨响,在朝阳的映射下,上千具刀锋发出了耀目的光彩,看得人心眩神驰。
“看看吧,就算老夫想使诈,也不可能专门打造这么多刀具,并且让这么多将士临时操练吧?”
“是,是……”刀阵如山,曾令凶悍的瓦剌铁骑都为之动摇,何况区区倭人,又或其他番邦使臣?细川一时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只能唯唯应诺。
“我天朝上国也不能欺负人,若是贵国勇士实在不肯换兵器,又觉得吃亏的话,那也可以这样……”
林瀚抬手向台上指点着说道:“看见台上的几位没有,他可以自行从中挑选一个对手,当然,贵方若是自知不敌,也可以认输,打不过就认输,其实一点都不丢脸,胜仁殿下,细川先生你们说是不是呢?”
“多谢林大人,事关重大,敝人要和殿下略作商议,而且还得听听塚原君自己的意见……”细川擦擦汗,点头哈腰的答应道。
“请便。”林瀚意泰神闲摆摆手,表现得极为从容自若,可当发现谢宏正拧着眉头,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心下却是一惊,连忙审视起刚刚的对答来。应该没说错什么吧?挑选对手什么的,都是皇上的口谕啊。
谢宏根本没注意到林瀚的动静,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要怎么才能不着痕迹的把台上的某人给拉下来呢?直接上去叫人肯定不行,以正德的性子,既然费了这么多心思上去了,就不太可能心甘情愿的下来。
这场比试本是为了立威的,要是拉拉扯扯的,反倒是给人看了笑话,可让他就这么动手也不是个事儿啊!怎么办?谢宏一时也是左右为难。
他犯愁,林瀚跟着愁,倭人那边倒是高兴起来了。他们商议的速度很快,塚原是个很地道的倭国武士,亡命啊,荣誉感什么的都是具备的,既然涉及到胜仁的荣誉,他说什么也是不肯认输的,哪怕对方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战胜。
于是,林瀚提出的优惠条件就正中下怀了,给他压力最大的是张定远,面对这样压倒性的对手,他委实没有胜算,可要是换个对手,那他就有信心了。
站得高,望得远,他眼力不错,将远处的近卫军看得很清楚,其中多半都是少年人,身高体型,跟对面这些人当中,最矮小的那个差不多。这说明,包括那个黑大个在内的另外几人,都是特别选拔的,那个最瘦弱的,才是正常的。
至于对方为什么这么大度,或者说有点傻,原因也很简单,从唐宋开始,中原人就好面子,否则的话,倭国怎么能从中原学到那么多东西?很显然,对方这次又犯傻了,可自己不会犯傻,柿子当然要拣软的捏。
这样的思路下,塚原选定了自己的对手。事先那些车轮战什么的念头,早就被他抛的远远的了,大明太邪性了,还是赢一场就算,见好就收吧,知道变通的武士才是好武士。
“林大人……林大人?”细川叫了好几声,才算是把林瀚从神游状态拉回来。
“哦,怎么了?”
“林大人,塚原已经选好对手了,刚刚我指给您看,您却半天都没应声。”细川由悲转喜,语气里尽是压抑不住的快意。明人果然是打肿脸充胖子,非要装什么大度,结果被选中了软肋就开始发呆,哼,活该,这就叫自作自受!
“这样啊……”从谢宏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端详,林瀚只好按照原计划进行了,“那就开始吧。”
“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塚原土佐守安干参上,请多多指教!”机不可失,为防止明人反悔,塚原当即冲选定的那位对手行了个礼,然后摆了个起手式。
他说的是倭语,擂台上倒是安排了通译,通译翻译了他的台词,然后大声转述出来,台上台下,皇城内外倒也都听得分明。
他的对手有点傻眼,正德可没有对方这么威风的前缀,呃,有倒是有的,皇帝的称谓也是很长很威风地,可他却不能报出来,否则就是欺负人了。
“朕……”他有些迟疑,然后发现自己忙中出错,用错了自称,好在灵机一动,想到了解决之道,猛然大喝一声:“天外飞仙,一剑无血,真﹒西门吹雪在此,兀那倭人,尽管放马过来!”
第752章 当山寨遇上正版
谢宏一口气没憋住,差点喷出来,二弟你真是太有才了,后世那些写小说的要是听到你这创意,肯定会不好意思出来见人的,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一剑无血倒也罢了,天外飞仙明明就不是外号好吧?
“这名头好威风!”
“可不,至少字数比那个倭人的多。”
听多了候德坊的各种评书,京城百姓的接受能力还是很高的,都是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还有人帮正德找到了理论依据。
倭人们却被吓了一跳,倒不是因为字数问题,正德这黑衣装束,已经让他们有所联想了,只是陌刀更震撼一点,他们才无暇顾及。这会儿听到通译转达的正德的最新名号,就没法不浮想翩翩了。
对面这位难道是忍者?
名字是四个字的已经很古怪了,前面偏偏还加了个‘真’字!要知道,这是倭国才有的习惯,因为从中原剽窃的太多了点,只有加个‘真’字,才能向世界大声宣布,这是原创的。名字是这样,正德的装束更是加深了他们的怀疑。
这时代的忍者当然没有后世漫画中那些飞天遁地的神奇手段,这些人是刺客、密探、斥候、护卫的综合体,上得了战场,也下得了地沟,战力未必很强,但很可能会有些乱七八糟的绝活儿。
塚原警惕的望着对手,神情愈发的慎重,他感觉自己上当了。
难怪大明特意塞进来一个小个子呢,原来这人是得了倭国的忍道秘传的高手,这也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他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应该提出限制,忍者最喜欢玩陷阱暗器那些东西,谁知道这擂台上有没有类似的机关呢?
不过他也没有怯场,在倭国,他也不是没杀过忍者,而且还都是各地著名的忍道高手,大明这个山寨货再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