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弄臣-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对煮田鸡很感兴趣。

“我说,现在还没出正月,这青蛙是哪里来的?”谢宏脑子转的很快,很快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正月里,南方有些地方确实已经春暖花开了,可在京城这边,天气其实还很冷呢,青蛙这种冷血动物怎么可能冒出头来?

“我让钱宁去抓,然后就有了,钱宁果然很能干呢。”正德侧侧头,往后面比了比,钱宁一躬身,嘴角一咧,扯出一个苦笑,应道:“微臣不敢居功,此事全仗陛下洪福……”

“钱大哥,你不会是……”谢宏有所领悟。

“嗯。”钱宁点点头。

“……”谢宏无语。感情钱宁派人去挖洞,掏了一堆冬眠的青蛙回来啊?难怪这些青蛙一只都没跳出来呢,可怜啊,还没睡醒就被抓来煮,不死才怪呢,难不成后世那个提出这个理论的人,也是这么干的?哇,真相啊!

“好了,试验做完了,也该吃饭了。”正德拍拍手,很满意的站起身,可他旁边的人却没动静,仍然依依不舍的望着锅,呃,里面的青蛙……

“良女,你看这么认真干嘛?煮田鸡可不好吃,要油炸的才好,以前大哥给我做过一次,那味道棒极了,嗯,等我跟大哥学了,然后再做给你吃。”

“其实也挺好吃的,我……臣妾小时候就吃过……”刘贵妃还是不大适应自己的新身份,怯怯的语声中,带了几分怀念之情。

“妹妹从前吃了不少苦呢……”夏皇后跟刘良女相处的倒是挺不错的,这女子本来就是非常传统的性子,贤良淑德完全可以用在她身上,入宫前更是有了相应的觉悟,所以倒也不存在妒忌什么的表现。

而正德得偿所愿之后,从前的心结也解开了,见到二女相处融洽,他也很开心,谢宏感受到的融洽气氛,也是由此而来了。

谢宏也很欣慰,帮正德找到真命天女,并不代表他就对夏皇后有什么意见,对于这位皇后在历史上的悲催处境,他也是颇为同情的。而一直以来,对方的努力他也都看在眼里,说起来,对方还帮了他不少忙,所以,眼前的这个状况,也很符合他的心意。

“大哥,几天都没见你来,今天是有什么事么?”撇开两个窃窃私语的女人,正德转向了谢宏。

“青蛙,呃,不,是倭国国王快到了,你要不要见一见那个天皇?”谢宏问道,对倭国的调查中,翻查出了不少史料,以至于正德对这个绵延数百年的倭国皇室来了些兴趣。

他主要是好奇,尽管失去了权力,不过倭国的天皇一直都没换过人,这一点在中原是不可想象的。

“算了,倭人有什么好看的,等到朝会那天瞅一眼就是了,我就是觉得,倭国的皇室制度,似乎跟大哥你说的不用做事的皇帝差不多,莫非大哥你是参考了他们的制度?”

“不一样的。”谢宏摇摇头,“参政院只是把那些日常的政事包揽过去了,他们行事的依据,却在于法度。而立法工作依然是要二弟你参与的,另外,军事大权,也都控制在你手里,跟倭国的天皇完全是两码事。”

“听起来好像还是很多事要做啊……”正德皱了皱眉,“那以后呢?不会一直这样吧?你可是答应过,说过几年,我就有空闲出海玩的。”

“所以这几年要努力完善法制么,等法制相对健全了,你的麻烦自然就少了,至于再以后,也许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也会跟倭国的制度有些相似了吧,呵,谁知道呢。”谢宏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

大明的疆土就已经很大了,再加上未来开拓出的海外殖民地,那就更加广阔无边了。这样广大的地盘,没有个具体的象征是不行的,所以,皇帝,而且还是有实权的皇帝,必须要保留下来。

谢宏对未来几十年的构想,大致上,就是依照一战前的德国那样构建大明的上层权力架构,然后逐渐放权,直到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民智彻底开启,才有可能有所变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不是凭着超出时代的见识,就可以催化加速的,人人如龙的时代,到底是什么时候,到时候,最适合大明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制度,谢宏其实也估计不出来。

按照现在的步调扩张下去,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半个世界,甚至整个世界都会笼罩在华夏的光辉之下了。这是完全没有先例可循的,谢宏当然不会有相应的概念了。不过,可以肯定的就是,有他奠定的基础,大明会一直辉煌下去,直至永远。

其实要是将来搞立宪也不错,谢宏瞅瞅正德,这位二弟的子孙,只要遗传了他一半的性子,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国家吉祥物吧,每年都能给公众制造无数的话题,比后世的那些立宪的君主有趣多了。

“那轨道马车,我还没坐过呢,却让倭寇们占了先,大哥,你真是厚此薄彼……”正德不知道谢宏这一瞬间转过了多少念头,让他有些埋怨的是另一件事。

“反正还没全线通车呢,等全线落成,你再去剪彩好了,现在么,要吓唬那些倭人,干脆就吓个彻底,让他们永生难忘,给接下来的谈判创造便利。”谢宏满怀自信的笑道,让倭人来,可不光是让他们来玩的,后面还有大餐呢。

……

“嘡……啷……”风驰电掣的轨道马车上,倭人们确实被吓到了,哪怕是有了一路上的铺垫,依然不能降低他们心里的震骇。要不是亲身体验到了,谁能相信,马车居然能跑出这种速度呢?

“今井先生,你看……”细川澄元的发型有了些变化,路上他曾将头探出车窗,结果被迎面吹来的劲风搞得喘不过气来,好容易收回来的时候,发型就变成了这种颇具后现代感的新潮类型——爆炸头。

他顾不得整理头发,而是转向了今井宗易,连说话都客气了不少,其他人的目光也都投注过来,关注的显然是同一个问题。

“做不到,肯定做不到……”今井断然否定,怎么可能做得到,不说平整地面,铺设枕木需要的人力物力,要知道,下面铺的可都是铁轨啊!

用冷锻技术铸刀还算有点谱,拿来铸铁轨,那就纯属扯淡了。以倭国的铸造技术,一个铁匠打造一根铁轨,恐怕都需要几个月时间,这一路上的铁轨何其之多,就算收罗了全国的铁匠,也远远不够用啊。

果然是天朝上国啊,望着窗外飞速闪过的景物,倭人们的眼神都有些发直,在他们的心里,这个念头已经无数次的被重复过了,可他们却知道,这只是个开端,还有更多的惊奇等在后面呢。

第747章 不服就打到服

京津铁路的示范作用,多过了实际用途,因此,天津布政司衙门也没将重心放在这上面的。而且铁轨的也是新生事物,施工的速度并不快,到了正德四年的正月,也不过铺设了不到百里罢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胜仁使团的行程,京津之间的距离本来就近,驰道也很平整,半程火车,半程马车,只用了大半天时间,一行人就到了京城。

远远望到了京城的城墙,倭人们连惊叹的力气都没有了。威海那种小卫城,他们都当做了很神奇的东西,京城的城墙足有五个威海城那么高,宽度、厚度更不用说,在倭国,别说做梦,连神话传说中,都没有过这么雄伟的建筑,他们又怎么能用语言形容呢?

一路受到的震撼实在太多了,以至于倭人们的神智都有些模糊,稀里糊涂的进了城,在鸿胪馆安顿好,这才逐渐清醒过来。清醒的原因,也跟林瀚突然提起的话题有关。

“殿下,朝会就在三天后,届时希望殿下能恪守臣属的礼仪,以免惹得天心不虞,致使贵国上下都受到牵连啊。”林瀚一脸诚恳,语重心长。

“寡人……”胜仁向使团其他成员扫了一眼,没有得到回应,所有人都低头不语,唯一的例外是今井,不过这人的眼神却很有些飘忽,仔细观察的话,就能从他的眼神中读出暗示来,暗示胜仁还是干脆点,从了吧。

臣属的礼仪当然就是跪拜之礼了,身为天皇,在这种天下瞩目的大典上给大明天子跪下,那两国的关系也就彻底确立了。

他听林瀚说过,这次大典,接到大明通传的藩国,远不止倭国一家,邻居的朝鲜、琉球,西面的哈密、撒马儿罕、土鲁番、乌斯藏等等小国,都有人来,甚至还有个不请自来的占城国,实可称为天下瞩目。

不过,他也不敢拒绝,只能盼着臣属们能够提出反对意见,但让他失望的是,他的求助没有得到回应。

这个时代的倭国,天皇尽管在倭人心目中也是至高无上的,其地位并没有十九世纪那么高。使团中跟来的,有高贵的公卿,还有管领细川家为首的大名,连足利幕府也派了个官员过来,身份相对都比较高。

身份高了,心里难免会权衡的比较多,再说,他们一路受了这么多震撼,临行前的那点锐气也没了。身份低的倒也有,可那个今井本就没啥节操,完全指望不上。

大明这边请人的方式就很暴力,贸然提出反对意见,八成是要驳回的,驳回的方式恐怕也不会很温柔,劳而无功还要搭上小命一条,所以这样的反应并不是很奇怪。

“既然如此,那寡人也只好恭敬不如从……”胜仁没辙了,他也知道反对的后果会比较严重,所以才不敢直接提出,以他的地位,要是直接提出来了,那事情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陛下稍待,”在座的没人开口,外面却有人断喝了一声,话音未落,这人已经大踏步的走了进来,一手按住刀柄,腰中武士刀拔出半截,冷声道:“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传人,塚原土佐守,憋人愿以手中刀,守护天皇的尊严。”

“塚原,你想干什么?还不退下!”细川澄之慌了神。

香取神道流是倭国最古老,也是最盛行的剑道流派,几十年前,由下总国武士饭筱长威斋家直所创,塚原土佐守则是饭筱的亲传弟子中,剑术最高的一个。

从京都出发前,细川是相当不服气的,只是迫于形势才勉强跟来了,琢磨着到了明国之后,要想办法把场子找回来,所以,才特意去寻找剑道高手。正好塚原在畿内游历修行,听到有远渡重洋,到大明挑战的机会,双方也是一拍即合。

可眼下,细川的心思早就变了,见过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东西,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和大明对抗的信心。无论前世今生,倭国人信奉的信条就是:遇到强者就要敬礼,被人打了就要立正,大明的强大已经和倭国不在同一层面上了,他挑衅的心思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

所以,见到塚原突然跳出来,他也是又惊又气,连声喝斥,但是,塚原却不为所动,一双眼死死的盯着林瀚,摆出了一副,一言不合就要拔刀相向的架势。

“哼,胜仁殿下,难道你打算在大明的土地上杀害朝廷大臣么?”林瀚凛然不惧,只要背后有靠山,士大夫就是不怕死的,他现在的靠山无与伦比的巨大,他又岂会怕一个小小的倭国武士?

虽然他也不清楚,在场的倭人明明都被吓住了,反倒是一个身份低贱的人跳了出来,不过想来也就是应了大明的俗语:仗义每多屠狗辈吧,要不怎么说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塚原,上国特使面前,你怎敢随意拔刀?还不退下?”胜仁开口了。

尽管生活窘迫,可在京都御所的时候,他还是保持着威严的,即便对着公卿大臣,也很少直接说话,而是通过内侍转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一说话就起到了作用,塚原收回了刀子,趴下认罪道:“请陛下恕罪,只是明国提出的要求实在过分,我等武士无法坐视啊!”

“下面的人鲁莽,让林大人受惊了……”胜仁自觉找回了点天皇的尊严,而且也看到了某种转机,一边微微向塚原摆手,一边皮笑肉不笑的向林瀚说道。

“无妨,本官之前也收到贵方的要求了,说是这位塚原先生想和大明的勇士切磋印证,加深两国友好,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事情定下来……”

林瀚不哼不哈的打了两句官腔,表示自己不在意,然后话锋一转,直接将礼仪之事和比试联系在了一起:“一场定胜负,若是贵方胜了,就会得到大明的敬重,否则,就得按大明的规矩来,殿下意下如何?”

“这……”胜仁心中暗喜,香取神道流的名头他在深宫中都听说过,饭筱死后,塚原就是香取流的第一高手,从关东转战畿内,连败数十位剑道名家,未尝一败,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大明强,是强在知识和人力上了,比起个人的武力,应该就差得多了,否则当年怎么会被一群浪人打得灰头土脸的?

看一眼塚原,见对方的眼神坚定,满怀信心,胜仁也觉成竹在胸,他缓缓开口,看起来有些迟疑的样子,“比试切磋当然是好的,可日本的剑道有些凶险,万一要是伤了贵国的勇士,那……”

“无妨,殿下无须担心。武艺本就是用于战阵厮杀的,生死乃是寻常之事,有些差池也是无妨,于贵我双方都是一样的。既然殿下没有意见,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吧,请塚原壮士好好休息,明天老夫先来向殿下传授礼仪,等两天后再行比试不迟。”

说这话时,林瀚笑眯眯的,看起来像是个慈和长者,不过语气却是吃定了倭人的样子。事件的主角塚原固然是满面怒容,连细川等人都暗自腹诽了,日本的剑道可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绝技,就算大明人多,有人能战而胜之,也不会很轻松的,林老头实在太狂妄了。

“那就如此安排了,旅途劳顿,今天请各位好好休息吧。”林瀚何等老辣,目光微微一扫,便将众人的心思尽收眼底。

他面上不以为意,心中却是暗赞:谢大人对倭人心思的把握果然精准,对这些桀骜之辈,不全面打压是不行的。以为个人武力就能占优势了?哼,别傻了,以为京城里也只有卫所兵么?就算不考虑那些如狼似虎的边军,京城的勇士也多得是呢。

出了鸿胪馆,林瀚直奔军器司而去。

江南事变之时,他只派了庶子林响去见谢宏,因为那时大势未定,他的目标也有点大,总觉得应该再观望一下。如今尘埃落定,他要考虑的,就是还有没有机会凑上去了,现在的谢宏可不是想见就见的。

还好王守仁把出使倭国的差事交给他了,正好借机述职,而且倭人不自量力的想要挑事,他也刚好可以去请示一番。官场上的关系就在于多走动,多见几面,就算留不下交情,也能混个脸熟,顺便熟悉一下对方的性情。

在倭人君臣面前,林瀚的架子摆的很大,可到了军器司,他的姿态却放得相当之低。离得老远,他就已经下了车,直如入宫上朝一般。走到门前,他也没摆架子,而是恭恭敬敬的和门口的两个小兵说话,那情景,就仿佛来京城的远亲家里打秋风的穷亲戚一样。

林瀚等人一入城,谢宏就已经得了消息,想来也是有了吩咐下来,林瀚没受什么阻碍就入了门,跟着引路的亲兵一路到了天工楼。

“侯爷正在会见朝鲜使臣,林大人且先等等吧。”

“好说,好说,有劳小哥了。”林瀚满面带笑,没有一丝不耐烦。要不是他已经打听过了谢宏的作风,说不得还要塞个红包过去呢,识时务的人心中所想可能不尽相同,可外在表现出来的却都一样,一如林瀚,一如谢宏正在会见的使臣。

第748章 无师自通

正德年间,朝鲜赴明使臣的规格是越来越高了。

元年的金侠爱不过是个礼曹参赞,后面来的就已经是个判书了,如今正在天工楼书房中,冲着谢宏点头哈腰的,已经换成领议政闵政浩了。

朝鲜的领议政就和大明的首辅的地位是差不多的,正常情况下,出使这种差事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的。不过世事无常,倭国的国王都来了,朝鲜的领议政又有什么不能来的,而且只要听了闵议政话,就能知道,他是如何心甘情愿的了。

“侯爷,其实敝国国王也一直都仰慕大明风物的,只是未得召唤,因此不敢擅自前来,若是早知道如此……”

闵某人是要表忠心的,可这话却也容易误会成在抱怨,所以,他略微迟疑了一下,偷眼看看谢宏神色,见对方脸上微笑如故,这才放下了心事,继续说道:“早知如此,敝国国王也是要来的,能参加大明天子的纳妃典礼,对朝鲜上下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啊!”

“闵大人的诚意,本侯已经明白了,李懌殿下要来,以后有的是机会,不须多虑,倒是赴明劳工的问题,闵议政还要多多费心啊。”谢宏淡淡说道。

勒令胜仁赴明,他是有些算计在其中的,而朝鲜的国情不一样。这个国家最擅长的就是逆来顺受,如今对朝鲜的征服已经上了轨道,正在完善的运作之中,犯不着费那力气,对方想来,他还懒得招待呢。

“是,是,侯爷只管放心。”做朝奸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从闵议政身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和谢宏的对话没有经过翻译,他说的也是一口流利的汉语,字正腔圆,让人很难相信,他是在短短两年中学成的,要不怎么说,压力带来动力,动力化作实力呢。

“好了,你下去吧。”谢宏很随意的一挥手,像是赶苍蝇一样示意道。

“是……”闵议政嘴上应了,可脚下却没动,谢宏感到奇怪,抬眼看时,却见对方脸上交杂着谄媚和迟疑的表情,一副想说什么又不敢开口的样子。

“还有事?只管说来便是,本侯一向以德服人,尤其对闵大人这样爱好和平的国际友人,本侯从来都是尊敬有加的。”

“侯爷的宽厚之心,小人实铭感五内……”

闵议政迅速换上了一副感激涕零的表情,絮絮叨叨了说了几句,见谢宏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这才小心翼翼的说起了正题:“除了国王,敝国仰慕天朝威仪的人还很多,小人也是其中之一,小人听闻辽东那边……”

“哦?”谢宏挑挑眉毛,有些玩味的反问道:“你也想要绿帽子?那朝鲜的事,你打算交托给何人?”

“启禀侯爷,小人深受侯爷大恩,对侯爷的嘱托,又岂敢不尽心尽力?只是,小人日前去皇家书院开过眼界,更是对天京的风貌拜服无比,所以,想让家中子弟,来天京略受些熏陶,好有些长进……这个,小人的一点私心,让侯爷见笑了。”

“嗯,原来是这样……”谢宏点点头,果然,古人在科技方面是比后世落后的,但是,在其他方面,却犹有过之。他的作为可能给了点启发,不过,从根本上来讲,这种优良的制度,却完全是闵议政自己想出来的。

中世纪的裸官么?呵呵,官僚这种东西,果然是很有趣的生物呢。

“那好吧,本侯就代皇上许给你了,先给你五顶绿帽子的名额,等以后立了功,可以再增加,日后闵大人还当好好努力啊。”

谢宏慷慨的许诺,让闵议政喜翻了心,他再次跪倒在地,连连施礼道:“多谢陛下恩典,多谢侯爷宽宏,小人一定努力报效,为天朝的繁荣富强,尽上一份心力。”

“很好,今天就到这里罢。”

“是,小人告退……”心愿达成,闵议政志得意满的下了楼,不过他的脸上还是那副谦卑的表情,现在还在人家侯爷的地头上,要是表现的太过得意,未免就显得有些轻浮了,会被侯爷看轻的,闵郑浩纵横朝鲜政坛多年,当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他目不斜视,不过却有人主意到了他,天工楼没做什么隔音措施,而闵某人表忠心的时候,嗓门又挺大,所以,林瀚也听到不少内容,看到闵郑浩时,林老头的心情也颇为复杂。

他原本以为自己就算很识时务,也很能放得下架子的人了,可强中自有强中手,比起这方面的素质,他比朝鲜的同道可差远了。惭愧之余,他对这次出使的目的,也有了更准确的猜测。

这次出使行动中,他主要做的就是考证两国关系,顺便依照王守仁交代的方略,制订出了一个很有儒家特色的国际法。上面的条目还不是很完善,但总体上是本着原先儒家对内的方针来制订的。

也就是说,大明的外交政策会讲道理,但是讲的都是大明自己定下来的规矩。

对倭国,现在正处于软硬兼施的调教过程中,而朝鲜,就是调教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的样子。朝鲜是不是终极状态,林瀚还不敢断言,官僚们没下限起来,到底能到达什么程度,他确实也没谱,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倭国正在向朝鲜全面靠拢中。

而通过这次大朝会,这部不怎么靠谱的国际法将会通传四方。东海,西域,南洋,目的不同,可却都有使者到了,呃,好像还得将北疆包括进去,鞑靼和瓦剌虽然没有使者到,朵颜部却来了人。

新的外交政策,会将大明引领至何方,林瀚无从确定,但他可以肯定一点。如果今天来的,和没来却已知的那些藩国都被调教成跟朝鲜一样,那么,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明就会达成华夏几千年来,从未达到过的目标,那就是真正的雄霸天下。

想到这里,他突然感到一阵战栗,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又身居高位,可这样宏大的目标,他却连想都没想过。真不知道即将见到的那个少年是如何拥有这样的理想,又怎么会有相应的信心达成,并且对达成之后的后续麻烦也不以为意的。

他不相信谢宏没想到,扩张之后,如何控制海外疆土的问题。不说前事,单说对倭国的政策中,谢宏便做足了准备功夫,而且计划也是环环相扣,将倭人的各种反应都算计到了,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

他想到的那些难题,想必对方也有了解决之道,确实让他没办法不叹服,尤其是当他踏入书房,第一次见到这个闻名已久的少年时,他心中的惊叹更是无以复加。

“林大人,倭人的反应如何?”谢宏的以德服人是分人的,对传统的士大夫,他并打算礼贤下士来笼络,只是摆出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

“回禀侯爷,一路上以来,倭人的反应都在预计之中……在礼仪上他们有些不情愿,下官便顺势将此事与比斗牵连在了一起,还请侯爷原谅属下的擅专。”林瀚一躬身,恭恭敬敬的将出使过程叙述了一遍。

“无妨,反正也是要打一场,让他们知道厉害的。”眼中寒光一闪,转而收敛不见,谢宏微微冷笑道:“告诉他们,比斗就定在二月初一的朝会那天,在此之前,你去找唐御史,让他分派几个人,带那些倭人在京城逛逛好了,让他们领略一下大明的优越性。”

“可是,朝会后,皇上不是要……喜事前,万一见了血光,岂不是……”林瀚有些迟疑。

“呵呵,反正那天也是要见血的,不多这一点了,皇上不会在意这些小节的,杀人不是好事,可杀鬼子,杀国蠹,却是大大的好事,杀的越多越喜庆。”话里意思杀气腾腾,可谢宏的语气却是淡淡的。

“林大人不需操心这些小事,只管尽快完善国际法,要人手就去找礼部,周大人肯定会很乐于帮忙的,在朝会之前,一定要拿出个相对完整的初稿来。”

但是,林瀚却一下子紧张起来,额角都开始冒冷汗了。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感觉谢宏说杀人的那一瞬间,眼神也突然变得犀利起来,仿佛是审视,又仿佛是在警告。被那视线落在身上,他只觉冷冰冰的,浑身上下像是要被冻僵了一样。

“是,侯爷,下官一定痛改前非,努力为皇上,为朝廷效命。”带着一身冷汗,和一颗不安的心,林瀚离开了军器司。尽管刚到京城,对这里具体的形势还不是很了解,可他还是听懂了谢宏的言外之意,清算果然就在眼前了,而且会以一种相当激烈的方式进行。

有些兔死狐悲带来的哀愁,更多却是庆幸和欣喜,还有些纳闷,大明的优越性?这一路已经体现了很多了吗?别说那些倭人了,就连自己这个南京的尚书,都被震撼得不轻呢。而且,负责接待的还换了人,让唐御史接手?这又是个什么道理?

林瀚有些想不通,不过他也没多做纠结,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整理国际法的条目,其他事,尽可往旁边放放,眼下离二月初一,不过三天而已,时间紧张得很呢。

第749章 正德很民主

“倭国第一高手?”正德的眼睛闪亮闪亮的,谢宏捂着额头,有种想哭的感觉。

怕什么来什么,只听朱厚照兴高采烈的说道:“这就是大哥你的不对了,三弟最近一直在练兵,已经很辛苦了,这种打打杀杀的事儿,就不要麻烦他了,我最近练武又有了些心得,你看……”

“不行,没得商量,绝对不行。”谢宏断然拒绝了正德的提议。

开什么玩笑?不说刀剑无眼蕴含的风险,这身份也不对等啊!区区一个倭国的第一高手,随便找个人踩死不就是了,哪里用得着皇帝亲自下场?要不是不想欺负人,谢宏就直接点将,让江彬动手了。

正德急了,挥舞着手臂,高声抗议道:“大哥,你这是歧视,赤裸裸的歧视!倭人也是人,既然来到了我们大明做客,就应该对他们表示充分的尊重,和倭国第一高手决战紫禁之巅的,当然也得是大明第一高手才对……”

“二弟,这第一高手难不成就是……”谢宏扁扁嘴,吹,你就继续吹吧。

“还能有谁?”正德把胸脯挺得高高的,就差没在脑门上写下‘天下第一’的字了,见谢宏还是不以为然的样子,他不怀好意的反问道:“难道大哥你不相信我的实力吗?那咱俩下场练练?”

“二弟,武林盟主什么的,还是算了吧,打打杀杀的不适合你,你还是好好做皇帝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吧。”这种没力度的挑衅,对谢宏构不成任何压力,他语重心长的劝谏道:

“你想想啊,你是皇帝诶,倭人已经被吓了一路了,而且又不是那些不长眼的鞑子,他怎么敢向你动手?你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胜之不武,胜之不武呐,这事儿还是交给三弟吧。”

“这倒也是。”正德点了点头,露出了深思的神情。他不是后世满清那些心口不一的酋长,下个棋还得要手下不着痕迹的让子,说错话就要砍人,他是真心喜欢与人竞争的感觉。

比如对谢宏搞出来的那些竞技运动,他都很感兴趣,陪练的近卫军多是出身低微的,大多数都没什么弯弯绕绕的肚肠,感受到正德的真诚,他们在各种运动中,都很卖力。

不过比起趣味性更强的足球,他却更喜欢棒球一点。

前者虽然有趣,但肢体上对抗比较多,即便是一直跟他在一起的近卫军将士,也不敢在和他对抗的时候使出全力来。近年的时间里,他参加的足球比赛也有几十场了,但从来都没遭遇过铲球,反倒是在看台上的时候,经常见到这种杀气十足的防守技巧。

所以,他更喜欢棒球一点,打棒球的时候,每个对手都是全力以赴的,这样的比赛,无论输赢,都是很过瘾的。对他来说,无法充分体验对抗乐趣的足球,便更多的变成纯粹的观赏运动了。

谢宏对倭国采取的行动,他没怎么过问,不过事情都有报备给他,因此他也是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