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风-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议上王静辉受到了司马光和郭逵的发难,在他们看来西北的局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该保持对峙,现在并非是解决李清的最佳时机。不过王静辉报以沉默对应,他需要时间,李清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这让他想到了彦生的劝告:李清有非常之志!

尽管王静辉心中已经接受了彦生的这种论断,但这个圈套一旦布下开始发动,就再无回环的余地,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虽然不知道李清现在正在干什么,但王静辉认为自己手里的牌还是可以和李清作一对决,事实上至少大宋现在并没有损失什么,而李清在嘉宁军司的经营不过才两年,经不起他的消耗,况且李清的经济命脉全在自己的手里,这个套子李清无论如何是解不开的,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有大宋强悍的经济实力,王静辉不信拖不死李清,毕竟人除了要吃肉之外,还要有粮食、食盐、茶叶等生活物资,李清那点儿地盘根本无法做到自力更生。如果李清是个合格的政治家的话,在一切平定之后,还是要依附在大宋的麾下才能够生存,想要靠“打草谷”根本满足不了他地盘上的消耗,况且无论是西夏还是辽国,现在想要在宋朝边境“打草谷”也不像过去那般容易了——大宋在这四五年的时间里,大量的骑兵装备到前线部队,机动作战能力大大加强,手中的弩箭凭借这快速的射击速度几乎成为对手的恶梦,最糟糕的便是宋朝军队的报复心理越来越强——一旦发生“打草谷”事件,很快自己也会遭到同样的待遇。宋朝边境军事摩擦也因此而增多,但面对宋军手中的家伙,游牧民族已经开始有些胆怯了。

王静辉默不作声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等待那些党项部落在李清的背后捅上一刀,无论结果如何,双方的仇恨一旦结下,李清和这些游牧民族之间就不会善了。大宋本来就没想着从李清手上把嘉宁军司给弄过来,弄过来也守不住——以大宋目前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办法来守住草原上的一座孤城。重要的是李清东面的土地——他想要切断西夏和辽国之间的联系,至少也要让那些孤悬在外的党项部落屈服在大宋的武力和经济之下。

承受了半天的疲劳轰炸之后,王静辉内心实在是有些疲倦,更让他感到有些累的是他在宋朝统治高层的影响力因为这次策划的不顺利,开始有些动摇了——至少皇帝赵顼和文彦博的意志开始动摇了。

在驸马府门口下车之后,彦生已经站在门口恭候多时了:“先生,学生画了一幅图还请先生过目!”

王静辉不想让自己的学生也为西北的局势感到悲观,便说道:“某的字在大宋群臣之中也算得上最丑的了,哪里还能够看出你的画啊!”

彦生笑了笑,并没有说话,而是稍微落后一步跟着王静辉一起走进驸马府,两人在回廊上走动的时候,彦生说道:“河北系的官员通过手底下的代理人向先生示好——他们将三百万贯存进了兴国银行,准备继续投资西北!”

王静辉听后冷笑道:“看来皇上要授意统计局监控常平仓的消息走漏的还挺快嘛!”

“也不尽然!最主要的还是王韶在熙河干的不错,不仅一举铲除了党项人在熙河地区的势力,连青唐城都拿下了,任谁也可以看出熙河已经固若金汤,先生与王韶交好,在熙河有着庞大的利益,他们自然都想上来分上一口,要知道楚州和杭州的商人在熙河地面上每年仅仅就牛羊交易至少可以获利几百万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肯动脑子,空手套白狼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他们既然拉不下脸和王韶打交道,但真金白银可是没有错误的,放他们进来也没有什么问题。彦生,告诉他们,我需要钱,至少五百万贯,先来先出钱,过期不候!”

彦生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道:“先生又有何打算?这么多钱该不会用去打仗吧?!”

“差不多,这笔钱要用在富老头儿的地盘上!熙河就这么大点的地盘,容不下这么多钱,况且那里环境复杂,就算王韶平平安安在那里带上四五年才可以彻底扫平一切混乱因素,再说人家杭州和楚州的商人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才等到今天,这个时候让河北商人进来摘桃子,人家该怎么想?!”

“先生,不如这样,反正辽国在河北大肆通过海路贩盐,不如让河北商人把这些走私盐吞下来送到西北。辽国虽说和西夏紧邻,但中间还是隔着大漠,相反从我大宋通过河道和陆路运输,朝西夏走私食盐却是一本万利!”

王静辉点点头:“这个主意不错,不过这样岂不是便宜了辽国?!”

“学生已经翻阅了先生府中的大量档案,自治平二年开始由先生建议对辽国进行主动性贸易之后,辽国在这几年当中在经济上受到的打击实在是太大,辽国的购买力到现在已经大大降低,若不是采用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辽国的经济早就面临崩溃了!收购辽国走私海盐到西夏不仅可以让大宋得到极大的好处,辽国也可以趁此喘口气,不然辽国产生极大的反弹恐对我大宋不利!”

“这件事不是这么好控制的,谁知道那些河北商人会不会胆大包天将这些私盐中的一部分隐匿起来在我大宋内部贩运。哼!很多时候这些商人最后被贪官所害还是他们自己被金钱蒙住了眼睛。现在的变法派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王雱和那个还在家丁忧的吕惠卿,这两个人都是擅长搞小动作的人,这些商人和河北官员倒了没有关系,但不要把咱们也给扯进去……对了,要对徐氏看好点,不要让他们想发财走捷径,到时候栽了连我也救不了他们!”

彦生听后肃然一惊,本以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没有想到中间还有这么大的问题,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先生对吕惠卿这么顾忌,连这个丁忧在家的小官都要这么注意,还派人专门监视并且搜集吕惠卿兄弟贪赃枉法的证据,但他对王雱还是非常清楚的,都是在汴都这一亩三分地,对王衙内的一些作为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彦生,也不用把这条线给放弃了,想办法把枢密院和中书省扯进去,想必文彦博和曾公亮是不会反对的!另外接着这个机会在辽国那边再建设一个间谍网,这些事情等关良从西北回来,你们两人再仔细商量一下吧!”王静辉走出几步,发觉彦生没有跟在后面,知道彦生现在也是非常害怕的。对于他来说金钱不是问题,金钱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武器,但有时候也会划伤自己,没有必要为一些小利来自损实力。彦生的主意是不错,但却没有经过国家的正当途径,只有把朝廷一同拖下水,把走私国家化,风险也会随着利益的分担而缩小,各方面才不会跟自己过不去。

“学生受教了!”彦生躬身说道。

来到书房后,彦生从书架上拿出一幅卷轴,王静辉打开一看是原来是一幅地图,不同的是这幅地图是用四种颜色画出的宋夏边境图——从西夏盐州到与大宋河东路接壤的左厢神勇军司,这片广大的区域从西夏中划拨出来!

王静辉一看便明白彦生的意思了,抬起头看看彦生,说道:“彦生,在你看来李清现在去收拾别人了?是党项还是周边的部落?!”

“党项,准确的说是梁太后!”

王静辉低头看着地图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难道李清真的想要造反吗?为什么险要收拾梁太后而不是周边的部族?毕竟以李清的实力要是真的动手收拾周边的部族,他甚至可以很快的横趟西夏的整个东部,很快便可以到达河东路!”

“李清东边的部族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在保安城之战中几乎被全部打残,学生仔细查过,先生的奴隶中有很多都是夏州、龙州和石州的党项人,这些东边的部族就算联合起来也未必能够打得过李清,但梁太后不同,现在能够举手颠覆李清的两方势力除了我们大宋之外便是梁太后!不过我们既然打算借梁太后的手来除掉李清,恐怕梁太后心中也是这么想的……”

“先下手为强?!”

“不错!只要能够占据盐州和白池城,那梁太后给李清的压力就远远小于大宋,至少大宋还有武宁三堡据险而守,而自盐州和白池城一线以西一直到西平府则是大草原,中间两千里根本没有一处可以挡得住骑兵的关隘!”

王静辉想了半天之后问道:“你把辽国的私盐贩运给东部部落?”

彦生一愣,他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毕竟李清若是真的想要自立为王的话,那肯定要占领白池城的,那样李清就不用愁食盐的供应问题了,而东方的党项部落在经济上也会受李清的压制,这是大宋所不能够忍受的,所以直接买盐给东方党项部落施加大宋的影响则势在必行。不过看先生的脸色,自己这个判断很可能有问题。

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安归来

“在学生看来,李清现在不是在攻打白池城或是盐城,便是已经得手正在返回的路上,至于那些党项部落也许会给李清带来一定的麻烦,但现在李清已经没有余力来收拾他们了。最好的结局便是快速打胜一仗,然后用怀柔的手法来解决东方部落问题,以后待时局稳定之后便开始腾出手来慢慢蚕食这些部落。先生这次设局来消灭李清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李清此人野心实在是太大,先生反而助李清迈出这一步,这不能说是先生的错,这也算是天意。剩下来大宋要做的应该是收拾残局,东方部落绝对不能就这么让李清蚕食干净,对他们进行援助是非常有必要的,除去盐巴之外,粮食和茶叶也是在援助范围之内。东方部落也拥有广大的草场,畜牧业十分发达,大宋从他们的手中获得牛羊甚至是马匹要远比在李清手中容易的多,也借着东方部落和李清对耗,大宋必须快速积累实力,三五年之内必须可以动手收拾李清,否则李清做大将会变成另外一个元昊!”彦生说道。

“今天福宁殿中,有很多人都站出来反对这次对李清下手,这次是为师一手策划的,不过不到最后翻底牌的时候,谁也不能肯定自己就是赢家!”王静辉心中多少有些疲倦,对于军事方面他不是很在行,自己的徒弟成长都很快,但要想达到独当一面还有一定距离,现在对西夏动手确实有些勉强了。

“哼!”彦生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神情说道:“就算大宋不去动李清,估计李清也原本计划好要动手,不过就是对象不同罢了。仗打到这个份上,大宋所取得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至少这次军事行动的军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王静辉听后笑了笑说道:“永仁那里最终的结果还没有送过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所截获的牛羊马匹价格放到大宋来消化的,就是打上四五次这样规模的战斗都是富富有余的!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彦生不知道什么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只是听说先生正在主持一项非常复杂的武器制造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最终的产品便是“大炮”,他也学过《物论》不过彦生素来不喜这些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王静辉才把他培养成谋士。

王静辉嘴里面经常跑火车,满嘴都是新词,彦生也并没有深究什么是“大炮”,先生的话他理解的非常到位——打仗就有钱!虽然这样怪异的理论他到现在还是有些闹不明白,倒是他的师兄涅心对此甚为推崇,但是看到有先生参与的对外战争几乎每次出手不仅军费都赚了回来,就是发展海外贸易顺便成立的护航舰队也是大宋最有钱的军事部门,除此之外还能够为自己和国家谋取很多的利益,这足以让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先生,现在朝廷那边的责难该如何处理?毕竟这样的弹章不同以往,这次先生受到责难,下面的人肯定会见风使舵向先生发难,这不得不防,这类弹章要是在皇上那里太多了,会影响到先生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彦生严肃的说道。

“现在我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来的只有等待,若说还有什么可做的,那便是加大对富弼和韩琦的支持。韩琦那边要有充足的支持,能够让他挺过旱灾,并且还要有能力对抗来自辽国的军事讹诈。至于富弼……想办法让他加紧备战,若是李清铤而走险,那大宋也要适时将边境向北推移!左厢神勇军司、石州、银州这明堂川流域的西夏国土要并入我大宋,这块土地肥沃,据说也是一个优良的牧场,正好拿来给大宋养马,最次也能够在河东路的晋宁军西边建立缓冲地带!”

“富弼是反战的,估计能够让他出兵,这实在是不容易!”彦生皱着眉头说道。

“富弼能够走到今天,决非你所想象中的无能之辈,这老家伙和韩琦的军事策略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能够让他看到对手军力虚弱,我想他是不会拒绝再添军功的,毕竟‘富韩’!‘富韩’!富弼既然与韩琦并列称雄,韩琦能够在西北立下保安军之战这样的军功,想必他心中也是不甘寂寞的,只是苦无机会而已。”王静辉冷笑着说道,他知道历史上韩琦和富弼在暗地里是有很深的矛盾的,这都要怪韩琦为人太过霸道所致,但前有韩琦在自己的地盘上立下军功,后有王韶熙河之役,向来富弼是坐不住的,要不然自己也不会这么容易说服富弼这样“二十年口不言兵”的坚定反战人物来挑衅李清,要是让李清缓过劲儿来,他富弼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彦生说道:“那弟子是否要去延安府走上一趟面见富弼?!”

王静辉沉思了半天说道:“彦生,你还是留在我身边好了,我会给富弼写一封信陈述厉害,想必他应该不会拒绝,关键还是关良他们能够获得西北的准确情报,只有这样富弼才会按照我们的设想去出牌!”

西北广阔的草原上,一支千多人的马队在草原上策马飞奔——这是深入李清腹地的特种部队,他们在仓皇而逃。

无心一边在马上带领着部队快速向南飞奔,一边不时的观察头顶的上空——天空中有几个黑点,那是党项人的鹞鹰,这种凶猛的飞禽在党项人手中变成了这个时代最有威力的侦查跟踪工具。无心所率领的特种部队战力非常,但作为一支深入敌后的孤军,他们是绝对不能进行阵地战的,行踪越是隐秘越好,但现在党项人在天空中放飞的这几支鹞鹰却击中了特种部队的要害——鹞鹰整个白天都盘旋在他们的头顶上,给后面的党项追兵指明道路,这使得特种部队在这广袤的草原上几乎无处遁形。

无心他们也曾想过在险要的地方用毒箭给后面的党项追兵来一次伏击,但只要自己一停下来,头顶上的鹞鹰也跟着停下来,就在自己的头顶上盘旋,这几只该死的扁毛畜生把无心和他手底下的特种兵们给气得直咬牙,但又无可奈何——他们身上的强弓射程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高,况且射出去这么远,这命中率就看老天的意思了,在朝空中放了几箭之后,他们便放弃射杀鹞鹰的打算了。除了用强弓射杀之外,他们也曾将一匹马杀死,在上面洒上毒药,但鹞鹰根本就不会上当,它们都是党项人精心训练的,绝对不会吃除了主人手中其他的肉食。

无心也曾听说过党项人训练鹞鹰用来送信或是侦查敌情,他的小师弟冰封就曾遇到这东西的追杀,除了夺路而逃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而且他也知道能够有鹞鹰领路的党项军队决非一般军队可比,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不管后面的追兵有多少,他们就算能够伏击也不敢冒这样的风险,甚至连在夜晚偷袭对手的想法都没有。

这次西夏之行在无心心中还是非常成功的,除了第一阶段的劫虏党项部落的牛羊马匹,袭击马场之外,还烧毁了奈王井泼喜军的后勤基地,在战果上是非常辉煌的,至少要比他上一次干的漂亮的多。不过无心还要想凭借特种部队优良的作战技巧再干上几票,甚至是尝试偷袭嘉宁军司,但在他们烧毁奈王井后的第二天便碰上了鹞鹰,幸亏放出去的斥候手中有望远镜提前发现了正在逼近的追兵,不然真的有可能被对手给合围了,以后的几天当中无心使用了各种办法来甩开头顶上的鹞鹰,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股窝囊气实在是让他有些咽不下去。

无心也是被鹞鹰给迷惑了,他不知道李清只分出了五千人马来追击他,这么少的追兵若是他们肯仔细谋划,趁夜偷袭很可能会得手,不过在看到鹞鹰之后,特种部队只剩下逃命的份了,根本没有机会观察后面有多少追兵。唯一让无心比较庆幸的是,自己的战士都是人手三匹马,不断的换乘,这种速度要远比对手快的多,所以追兵只能够远远的跟着他们,但却追不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无心还是应该感谢这些鹞鹰的,要不是没有这些附骨之疽,无心他们很可能会在摆脱奈王井的追兵之后,去尝试偷袭嘉宁军司。嘉宁军司是座坚城,无心自然是不会想着占领李清的老窝儿,但嘉宁军司城外三里处的仓库却是李清的命根子,两年前正是冰封出其不意的烧毁了嘉宁军司粮仓大部分粮食之后,保安城之战中梁格嵬才会这么被动,以至于全军覆没。无心身为王静辉的大弟子,自然也想给嘉宁军司仓库一下子,重演保安城之战,甚至他的手中还有关良费劲心机搞来的嘉宁军司仓库示意图。

幸好无心没有这么去做,李清对自己的后勤是非常关注的,奈王井被烧了也就罢了,那是他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有效的部署,况且奈王井并非是他唯一的补给后勤基地,至多让前线作战的李泉感到有些麻烦而已,但是嘉宁军司是他的根本,负责守卫的不仅有四万真正的泼喜军,还有三万当地应召的部落,仓库地区更是在战事一起之后便守卫的如同铁桶一般。只要无心他们去偷袭仓库,不仅拿不下来,还会暴露自己的行踪,想那是李清的心腹重地,无心一旦暴露,这两千人马可不是冰封一个人这么好藏的,说不得不死也要拔层皮。

虽然被敌人赶着跑,但无心还是不甘心,在急行军一昼夜之后,稍作休息便直接偷袭了素驼口,将这里的一千多守军杀个片甲不留,一把火将素驼口燃为灰烬,事后便策马狂奔——据此一百五十里外便是青冈峡,后面就是大宋的虾塻寨了,而后面的追兵直到八个时辰之后才赶到素驼口,看到还冒着青烟的素驼口,五千泼喜军追兵除了感到愤怒之外,便是心中直冒冷汗。

不管怎么样,无心他们这群刚刚成立才不到一年的特种部队投入西北战场作战的成果还是非常辉煌的。在进入虾塻寨之后,他们便放出信鸽通报正在延安府坐镇的富弼平安归来的消息,并且沿着归德川南下,准备经环州、通远,横渡延庆水翻过马岭到保安城继续待命。

五天之后,王静辉在汴都开封便接到了特种部队平安归来的消息,并且上面还附带了详细的战报,这是特种部队自组建以来头一次出动,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让王静辉心中宽慰不少。虽然是被敌人追在屁股后面赶出西夏的,但这也没有办法,毕竟在对付像鹞鹰这样的飞禽,目前唯一的手段便是像游牧民族那样培养自己的猛禽侦查兵,但即便在游牧民族之间,这种技术也是非常罕见的,更何况大宋。无心率领的特种部队有这样的成绩也足以让自己向文彦博交答卷了,至少卷面是非常养眼的——偷袭了八个马场并且将其中的两个马场的马转移到武宁堡;摧毁敌人后勤基地奈王井,并且偷袭了素驼口,这样的成绩任何人都不会挑剔的,毕竟这是第一支能够在没有后勤支援的情况下深入敌国腹地作战的军队。

对于王静辉来说,这份战报来的正是时候,他现在承受的压力很大,就好象是大宋在西北地区吃了打败仗一样,出于不同目的,各种弹劾王静辉的奏章像雪花一样齐聚银台司,皇帝赵顼的案牍上的弹章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封战报的到来使得皇帝赵顼对王静辉的信心有找回来点,也使得原本就处于摇摆之中的文彦博慢慢的继续支持王静辉——他手上没有一个能够精通军事的文官,而王静辉虽然并非是军人出身,但在军事上的见解独到,这特种部队就是驸马最先提议的。无心的这封战报确实显现了当初驸马所承诺的特种部队的作用,彻底驳斥了武官系统中对此的疑问,最重要的是这种小规模行动部队战斗力强,对于补给的依赖并不是很高,试想现在是对付西北的党项人都如此容易,要是把这种小股部队放到南方平定叛乱又该有什么样的效果?!现在文彦博甚至开始计划上书皇帝,准备以这支特种部队为蓝本,扩建特种部队的规模。

几乎是在王静辉收到特种部队平安撤回大宋消息的同时,正在从盐城赶往武宁堡的李清在路上接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愤怒的消息——东方个部落联合起来十万大军正在向嘉宁军司方向进攻,两天前便攻破了王亭镇、大沙堆、万井口和三岔口等地,现在距离嘉宁军司仅仅三百里之遥,在此之前只有左村泽和柳泊岭两地可以稍微抵抗一下联军的攻势!

李清心中最佳的结果便是封住梁太后向他进军的咽喉要道,将宋军堵在武宁堡,现在他率军赶向武宁堡就是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武宁堡,若是宋军防守严密的话,那对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而对东方各党项部落,他不是没有余力去收拾,只不过两面树敌已经让他感到有些吃不消了,没有必要再树一强敌,况且以后他想要发展,少不得要和他们打交道,所以对于东方个党项部落,李清更愿意采用细水长流的蚕食政策,没有想到就是不在自己眼中的这些党项部落,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进攻自己。

“十万就想来吞下嘉宁军司?!你们的胃口未免有些太大了!”李清在心中冷冷的想到。嘉宁军司是他立足的根本,西夏版图形成后,十之七八的侵宋战争都是在东部开始的,而嘉宁军司历来是出发点,就连几十年前西夏和契丹之间的战争,嘉宁军司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这么多年的经营使得嘉宁军司变成了一座坚城,李清又很重视学习宋军的守城技术,把从宋军那里“偷师”学到的东西都用在了嘉宁军司的防御上,加上七万军队的重兵把守,这些党项部落的联军根本就没有可能拿下嘉宁军司。让李清最为可惜的便是大宋的武宁三堡比入侵党项皇族部落更重要,但此时不得不撤退回援嘉宁军司了,时间耽搁的越久,这些野蛮的部落对自己的地盘破坏的也就越严重,可惜失去这么一次好机会。

相比“蝗虫”无心,这些打李清主意的党项部落更像是一群蝗虫,真正做到了所过之地寸草不留的境界。关良比李清知道的稍微晚一些,但在他眼中李清现在就是诸葛在世也无法挽回这次损失了。

对于北方水稻种植的问题,戒念查阅了资料,宋朝时期北方的同期温度是比现在低上两到三度,但这对水稻的种植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距离黑龙江佳木斯以北三百公里的富锦地区,那里还可以种植水稻。诚然现在的水稻品种要比一千年前厉害的多,但戒念以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气温条件怎么也好过现在的佳木斯,所以宋朝时期在北方种植水稻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主战

关良是王静辉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考虑问题的方式也继承了王静辉的特点——并不看重军事行动上的胜败,他更注意的是党项部落对李清属地的破坏程度。一直以来王静辉在对付李清的问题上更多的是采用经济方面的钳制手段,即便这次宋军主动从武宁三堡出击,对李清进行军事打击,但说白了更像是一帮下山打劫的强盗,捞上一笔就撤退了,真正刺刀见红的军事对抗也就是武宁三堡守卫战,但在完美的城防工事下,宋军所遭受的损失微乎其微。

对于这次主动出击骚扰李清,除了要激怒李清来围攻武宁堡让其他势力钻空子之外,重要的目的便是破坏李清两年来费尽心机所经营的生存基础。士兵死了还可以再征兵,草原上的部落从来不缺乏善于骑射的优良兵源,但若是自己的经济基础被摧毁了,那没有两三年是无法得到恢复的,就像洪州城一样,被无心摧毁后,两年来也不过是个小寨子。

在王静辉的眼中,自己的经济有多强,就可以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军事实力,李清十几万张嘴巴等他养,现在的发展势头非常好,要是再让李清安稳上两三年,说不定真的会对大宋西北局势带来沉重的负担。与其让李清坐大,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捞上一笔,打击李清的生存基础,关良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党项部落对李清的攻击,使得所被占领的地方经济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远比宋军给李清的打击要严重的多。

关良在得到党项部落袭击李清的情报之后,将手中的情报立刻送交到延安府富弼处,这个韩国公向来是主张休养生息避战的,但关良却不认为富弼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还会这么做,十有八九会要对东部防线进行扩张,毕竟这样的机会实在是难得的很。关良不知道此时富弼也接到了王静辉写给他的信件,其观点正好与关良不谋而合——在东部党项部落实力空虚的时候,可以对非常靠近宋朝的龙州、银州发动进攻,这两个州的首府不像洪州城那样在开阔的草原上,出其不意的拿下这两座城池可以据险而守,成为大宋的北部关隘,宋夏边境由此向前推移三百里,不仅可以得到缓冲的空间,还可以使得以往突出的河东路不至于这么扎眼。

王静辉和关良虽然都没有相互讨论过要在东线向西夏发动攻势,但他们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种谔就驻守在绥德军。种谔偷袭从党项人的嘴边上抢回了绥州,引发了党项人对大宋的报复,结果被押回汴都,原本是个贬官去职的下场。种谔是这个时代除去郭逵、王韶之外,王静辉所知道最有名的战将,但种家三兄弟中就是这种谔桀骜不驯。

王静辉也知道这个种谔是出名的闯祸专家,不过种谔也算是一个名将,在当前武将系统普遍疲软的情况下,种谔尽管有种种缺点,但王静辉也怜其才能抢在群臣弹劾种谔之前先将其保护起来,并且借机策划了保安军之战。种谔和郭逵是同时代的人物,不同的是郭逵受到英宗赵曙的赏识,早早的脱离了战场进入枢府成了枢密副使,但也正因为如此郭逵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机,差点儿就毁在这上面,相比之下也只有领兵在外的种谔活的比较自在些。

种谔在绥德事件之后,便解职回到汴都,等到保安军之战之后又回到韩琦帐下听用,韩琦到河北富弼接手陕西四路的防务后,种谔也是富弼的得力干将,驻守在绥德军。王静辉知道历史上种谔很多次独自行动去偷袭西夏,绥州事件是他军旅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冒进,不过这家伙的运气出奇的好,居然能够让他得手。王静辉生恐他官复原职之后还像以前那样贪功冒进,在韩琦负责陕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