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华本纪-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啸月走上前去:“各位老乡,在下初到贵宝地,想打听一下,前方是否就是枯禅寺?”
百姓中有一人站起身道:“不错,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可以到达枯禅寺。”
韩啸月致谢后,转身要走,却听到另一个百姓哼笑了两声道:“二位不会是拜师学艺的吧!我奉劝二位还是趁早打道回府,去了也是白去。”
韩啸月听罢,觉得蹊跷,便转回身去问道:“老乡,此话怎讲?”
只见那人站起身,上下打量着韩啸月两人说道:“看你二位应该是习武之人吧!实话实说,在你二位之前已经有不少习武之人来此地拜师学艺,无一不是灰溜溜地离开。明吉大师虽武艺高强,但俺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有幸可以目睹他的功夫。”说着,摆摆手,“二位小兄弟觉得有戏么?”
李景贤走上前去:“老乡,这话说的可就有失偏颇了。其实,我们并非是来拜师学艺的,而是我哥哥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枯禅寺中,我们约好了在寺中相见。”
百姓们听罢,纷纷哈哈大笑起来。那人笑了一阵说道:“俺们在此地见过不下一百多人,都是喊着要见明吉大师。这寻找好友的借口,倒是第一次听说。实话告诉二位吧,枯禅寺自从明吉大师做了方丈以来,从没有留宿过一个俗客!”
“是啊,明吉大师自己都是深居简出的,根本就不可能留宿寺外之人!”百姓们也都七嘴八舌的说着,对于此事充满了质疑。
韩啸月被说得无言以对,李景贤则在一边拼命地解释着自己的来意。可是他无论如何解释,这些百姓都是满嘴的消极之语,顿时让韩啸月没有了信心。看了看日头,若再不赶路,恐怕天就要黑了。韩啸月一拉李景贤道。
“景贤,休要再与他们多言,我们走吧!”说着,二人便沿着小路而去。身后的百姓们哈哈大笑,嘲讽之声十分的刺耳。
这条小路并不长,更算不得陡峭。一路边走边欣赏着路两边的翠竹林,只半个时辰便依稀看到枯禅寺的寺门。而越往前走,便越觉得冷清。这份冷清不仅是周边静谧的环境,更让他们感到身体也有几分寒意。小路的尽头便是台阶,抬眼望去,大概有六七十阶。走到第一阶,两人便都停了下来,只见台阶上用工正的隶书写着几个模模糊糊的字“清趣以涤秽,兴简以殁俗”。
“好一个‘涤秽’‘殁俗’。”李景贤说着,抬脚迈上台去。
两人一步一个台阶,走到门口,红漆斑驳的寺门透露出一丝古气,围墙深灰色的砖瓦更是给人一种随时倾倒的错觉。蜘蛛和壁虎倒是在上面相处和谐,缓慢地爬行着,十分惬意。
李景贤抬手轻敲了几下寺门,小心的问道:“请小师傅开门,请小师傅开门。”
不一会儿,寺门缓缓打开一个缝,一个身穿像围墙一样深灰色僧袍的青年僧人探出头来道:“施主,有何公干?”
韩啸月上前一步施礼道:“小师傅,我们从蜀国而来,专程拜见明吉大师。”
小和尚鞠躬回礼道:“实在不好意思,方丈此刻正在讲法,不便见客。请二位待十日之后,寺院开放之日再来吧!”
“寺院开放之日?”
“是的。”小和尚说道,“开放之日,本寺将迎接各地游人、信徒前来拜访。届时,二位可再次前来。”
韩啸月听罢,赶忙问道:“可是,到时候那么多人,我又如何才能见到明吉大师呢?”
小和尚一鞠躬道:“施主,所谓‘随缘养生,万事顺其自然’,万事不可执迷。只要佛祖护佑,你定会见到想见之人。”说完,便将寺门重重的关上了。
“十日之后?”李景贤说着,看着韩啸月,“韩大哥,我们真的要等十天吗?”
韩啸月摇摇头:“佛门净土,我们也不便强求。等上十日并不是难事,只怕十日之后,还是见不到嫣儿和明吉大师啊!”
“韩大哥,看这情况,方才那些人说的也不无道理,你觉得嫣儿姑娘会在寺中吗?”
“嫣儿与我不同。他的父亲与明吉大师是故交,无论如何都会将她收留。”
“那你何不表明你的身份,兴许今日就能见到她呢?”
韩啸月摆摆手:“不妥。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并不知道明吉大师是否欢迎我们,更不知道嫣儿是否已经早我一步到了这里。如此唐突,我们会被当作蒙骗之徒,断了今后的打算。”
李景贤听罢点点头,又再摇摇头道:“可是,十日之后人多眼杂,只怕会误了事啊!”
“景贤,你说当如何是好?”
李景贤略作沉思,点点头道:“韩大哥,此事交给我,你且在此稍候!”说罢,李景贤未等韩啸月阻拦,轻轻一跃,跃过了围墙,跳到了寺中。
“哎,景贤!”韩啸月刚刚喊出口,李景贤已然跳了过去,“景贤,切勿无礼!”虽有心阻拦,却没来得及。眼下,只有在寺外等待,别无他法。
李景贤跃入寺中,掸掸身上的土。抬眼一看,眉宇之间露出惊色——从未想过如此闻名遐迩的寺庙竟如此冷清。空旷的院落中看不到一名僧人,只是在一条青石路的两边,零零散散摆放着些木人桩。这些木人桩似乎经常被使用,显得十分光亮。木人桩后是一个稍大一些的莲池,池中的莲花已然盛开。青石路直通正中央的大雄殿,殿门大开,依稀可以听到僧人念经的声音。大雄殿两边分别矗立着两座小殿,全部紧锁门窗。
“奇怪,和尚们都去哪儿了?”李景贤心中想着,目光便扫向了大雄殿两边的小殿,看上去小殿墙后似乎另有乾坤。
李景贤不敢直起腰身,深怕在某个角落里会被人察觉,弯腰沿着深灰色的墙向左侧的小殿慢慢的移动着。不出所料,小殿后果然是一排低矮的房屋,似乎是寺中僧人的居所。只是,这些房屋全部长得一模一样,就连高度都出奇的一致,根本无从判断哪一间是方丈住的房屋。李景贤心中暗自盘算着,与其留在这里观察它们的区别,不如索性就推开所有的房门。
“施主,可是在敝寺迷路了?”一个老者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
第四十章回眸巧遇同路客
韩啸月本以为如此艰辛的来到枯禅寺,马上便可以见到明吉大师,并与龙嫣会面。不成想,却在门口被硬生生拦了下来。“十日之后才会开放寺门?大哥等得,我可等不得!”李景贤心中想着,便翻身从墙外偷偷进入了枯禅寺中。
“施主,可是在敝寺迷路了?”一个老者的声音从李景贤身后传了过来。
李景贤慌忙转过身去。只见一名身披莲衣的白须老者站在身后,静静的注视着自己。从他的眼中,李景贤看到的,不是因为自己的失礼而招惹的责怪,而是满满的慈爱。
李景贤赶忙深施一礼:“在下李景贤,和哥哥一起特地前来拜见方丈明吉大师。”
白须老者点点头道:“只是,今日并非寺院开放之日,还请施主尽快离去,待开放之日再来不迟。”
“只怕届时人多嘈杂,大师无法腾出时间。我们有要事相告,还请大师务必要与我哥哥见上一面啊!”说完,李景贤再次深施一礼。
白须老者再次点点头道:“施主,有缘自会相见,还请施主移驾吧!”说罢,伸出手来,说了句“请”字。
“我总不能就这么离开吧!”李景贤想道,“我与韩大哥千辛万苦来到这里,若十日之后无法与大师见面,那就要再等多少个十日?”想罢,突然用力蹬腿,向着相反的方向狂奔。
原以为白须老者会来追赶,未想到老者站在原地不动,只是径直看着自己,目送着自己跑过了这一排低矮的房屋,向着东北角落的藏经楼而去。
忽然,一阵烟气从李景贤的头顶飘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眼前竟又出现一名身披莲衣的白须老者。就在两人眼神对视的刹那,李景贤再次感受到了慈爱的目光,顿时间感到周身的力气全无。
“施主,可是在蔽寺迷路了?”白须老者说着,一指门口道,“今日并非寺院开放之日,还请施主速速离去!请!”
话音刚落,李景贤竟“噗通”一声,双膝跪在了地上。白须老者赶忙搀扶,而之前的白须老者也慢慢走了过来,两位老者一同将他扶起。
“施主,你若再在此逗留,恐怕对你不利啊!”白须老者说着,用手轻轻地将李景贤身上的尘土掸了掸。
李景贤赶忙双手合十深施一礼,口中念着:“恕我无礼!恕我无礼!告辞!告辞!”低头从墙边绕到寺门,开门离开。
韩啸月还在门外等候,见他从里面出来时,脸被憋涨的通红,汗珠从额头滚落。
“景贤,你……这是怎么了?”说着,韩啸月扶着李景贤坐在了台阶上。
李景贤沉了沉气说道:“韩大哥,寺中僧人都在念经,我本想摸到方丈的房中当面陈情,却遇到两个气场强大的老僧……”说到这里,竟开始凝噎。
“遇到两个老僧?然后呢?”韩啸月追问道。
“然后,我双腿一软,便跪下了……”说完,低头不语。他并不知道,这其实是枯禅寺独门秘籍——“慈航普度”之术。
“什么样的气场,可以让一个人下跪?”韩啸月心想着,看了看天色道。
“景贤,天色已晚,今晚咱们就先在县城中住下。实在不行,我们便再等十日吧!”韩啸月说着,轻抚着李景贤的后背。
李景贤渐渐的情绪恢复了平稳,点点头道:“韩大哥,真是太难为情了,没想到我居然如此失态!这两个老僧非但没有责骂我,甚至眼神之中满是慈爱,更是让我自愧无地啊!”
“我看这是人之常情吧,如此强大的气场,若是我见了,会怎样还尤未可知。”说着,韩啸月将他扶起,两人慢慢向着县城的方向走去。
走至凉亭,天色已擦黑。拴在凉亭边的马匹正在悠闲地吃着草,凉亭的百姓早已不见了踪影。就在两人解开马缰之时,听到从远处正有脚步声传来。伴随着细碎的脚步声,似乎正有人在交谈。
“主人,依我看,此时天色已晚,我们不如明日再来吧!”一名女子说道。
“阿秋,刻不容缓,速速赶路吧!”另一名女子回答道。
二人行走急速,说话间就已经走到了凉亭。韩啸月一眼便认出,原来说话这两人便是之前拼桌的那两位男装打扮的女子。
女子先是楞了一下,便笑笑道:“原来是两位公子,真是巧啊,竟会在这里遇到。”说话时,明显感受出她是故意压低了嗓音。可惜,无论再如何压低,仍然难以掩盖女儿身份。
韩啸月不便拆穿,便随着应和道:“确实太巧了,两位公子正好也是途经此地吗?”
“没错,闻听枯禅寺大名,特地前来拜访。”说着,两名女子一施礼,“那就先告辞了!”说完,便向枯禅寺走去。
“公子留步!”韩啸月叫住了两人,“枯禅寺今日寺门紧闭,我也是刚刚被拒之门外,这才准备回到城中。十日之后便是开放之日,到那时才能自如出入。”
女子听罢,笑道:“公子不必拦我,我们自有办法,告辞。”说罢,便继续向前走着。
李景贤看着两人背影说道:“大哥,依我看,他们二人今日恐怕也是得碰壁而归的。”
韩啸月本想追上去一看究竟,又怕惹得这两位姑娘误会,便点点头,牵着马向城中走去。
由于枯禅寺的存在,外地游人来此频繁,城中修建了大大小小十几家客栈,住店并不困难。韩啸月挑选再三,最终选择了白天用餐时所在的饭庄对面,名为“庙街”的一家客栈。而用他的话说,这便是“认得在此地吃第一顿饭的饭庄,便不会走错路。”
赶了一天的路,李景贤早已沉沉睡去。两人分房而睡,韩啸月躺在床上,眼睛瞪得大,心中还在想着龙嫣与她最后话别的瞬间,不禁有些伤感。皓月的光照了进来,零落的投在自己的脸上。韩啸月慢慢坐起,走到了窗边。
“唉!”韩啸月扶着窗棱,轻叹一口气。
“这不是白天的那位公子吗?”一个熟悉的女子声音传了过来。
韩啸月循着声音转面看去,在隔壁房间中,竟然住着那位女扮男装的女子。不同之处在于,女子已然脱掉了男装。借着月光,韩啸月可以看到,女子衣着得体,不落俗套,只一身浅色绸缎,气质非凡。同样的气质,不禁使他想起了曾经几次救过自己的宋国公主赵陌。
韩啸月点头微笑示意,说道:“姑娘,原来你也住在这家客栈啊!”
女子掩面而笑:“原来,你已经认得我了。只是白天我一身男装打扮,还以为足以掩人耳目。”说着,看了一眼身后,“阿秋睡下了,如公子不嫌弃,能否大堂一叙?”
韩啸月点头答应。谁会拒绝跟如此气质不凡的女子多说上几句话呢?
走出房门,下楼来到了大堂。夜已近深,掌柜已经趴在柜台上昏昏欲睡,最后在大堂中三四个侃天聊地的男人也都有了退意。女子将韩啸月引到一个空桌前,两人面对面坐了下来。
“公子,说来我们也算有缘。初到此地,便与公子在对面饭庄拼桌吃饭,傍晚又与公子相会于枯禅寺外,现在又与公子同住一家客栈。公子以为,这可是天意吗?”女子说着,抬手将两个水杯斟满了水。
韩啸月点头道:“与姑娘相遇两次,本不敢奢求第三次的会面了,没想到,城中十几家客栈,我们竟还是相遇了。”
“是啊,我也是找到了吃饭的饭庄,心想着‘若是在饭庄对面住下来,就不怕迷路了’。”
韩啸月惊诧于两人心中所想竟如此默契,不禁对面前这名女子有了莫名的好感:“不知姑娘芳名,该如何称呼?”
“我姓沐,名雅沁。”
“沐雅沁……好名字!”韩啸月说着,笑道,“在下韩啸月,十分荣幸认识沐姑娘。”
沐雅沁点点头,继续问道:“韩公子来这兴平县,是来游玩吗?”
“不错。我与好友相约在枯禅寺中会面,可惜被拒之门外。现在不知我那好友是在寺中还是在城中。”说着,韩啸月饮下一口水。他并不敢将真实情况全盘托出,便转移话题,“傍晚时分见沐姑娘和另一位姑娘同上枯禅寺,二位也是来游玩的吗?”
沐雅沁思索片刻,点点头:“对,那位姑娘名叫阿秋,既是我的玩伴,又照顾我的日常起居。我们慕名而来,却没能进入到寺中,实在是遗憾。”接着,话锋一转,似乎是在有意避开这个话题,“韩公子,是一早便看出我们的女儿身吗?”
韩啸月听罢,不禁笑道:“实不相瞒,二位姑娘男装打扮虽然俊俏,但也无法掩饰二位姑娘的柔美。看来,二位姑娘在易容方面着实不够精湛。”
沐雅沁轻笑两声:“如此说来,还真是让公子见笑了。出门在外,男儿装扮会方便许多。”
两人闲聊几句,便各自话别,各自睡去。经过这一席谈话,韩啸月便终于参透了沐雅沁与赵陌之间的不同之处:即便两人都出身尊贵,沐雅沁身上散发的贵族气质,远胜于赵陌。而赵陌那小小的顽皮,似乎会比沐雅沁更容易让人亲近。刚刚还辗转反侧的韩啸月,在与沐雅沁的一席谈话之后,如释重负,有些困意来袭。躺在床榻之上,眼睛慢慢闭上,渐入梦境。
突然,清脆的铜锣之声骤然响起,街道上传来巨大的喊叫声:“不好啦!快去救火啊!”
“着火了?”韩啸月猛然坐起,还未下床,只见李景贤破门而入。
“韩大哥,快随我出去吧,城中着了大火!”李景贤说着,将桌子上的行李往腋下一塞,领着韩啸月冲出客栈。在客栈外面的街道上,无数的百姓手持盛满水的水桶,向枯禅寺的方向飞速奔跑。
韩啸月不解其中缘由,拦住一个百姓问道:“老乡,出什么事了?”
百姓一脸大汗,喘着粗气道:“大事不好了!枯禅寺着了大火,我们必须得赶快去救火啊!”说完,便挣脱开来,继续奔跑。
放眼望去,每一个人都异常焦急,顾不得自己只穿了一件单衣。细想起来,就算是自己家着了大火,也不过如此。
“韩大哥,没想到这里的百姓如此爱惜枯禅寺。要不,我们也去助一臂之力吧!”李景贤说着,一挽衣袖。
韩啸月点点头:“好吧,我们去看看,看能帮上什么忙!”说罢,便转身要去。
“韩公子。”一个女子的声音从客栈楼上传来。韩啸月抬头望上去,原来是沐雅沁在喊自己。
“沐姑娘。”韩啸月说着,向她喊道,“沐姑娘,枯禅寺着了大火,我们正要去帮忙。”
街道人多杂乱,沐雅沁根本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只是一皱眉,便转身下了楼。韩啸月紧走两步来到客栈门口,与她正迎面相遇。
沐雅沁看了一眼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说道:“韩公子,你说枯禅寺着火了?”
韩啸月点点头,指了指外面的人群:“你看,这里的百姓闻听枯禅寺着火,都在赶往那里去救火。”
沐雅沁看了看他二人道:“你们也要去?”
韩啸月点点头。
“他们手中各执水桶,你们就如此空手而去,又能帮得上什么呢?”
韩啸月被这一问,点点头低吟道:“是啊,我这么空手而去,岂不是添乱?”
李景贤思索片刻道:“韩大哥,不如这样。寺院着火,恐怕有歹人会觊觎寺中财物。我们不如去帮助保护那些经书典籍如何?”
沐雅沁摇摇头道:“枯禅寺高手众多,哪里用的到你们去保护?”
韩啸月点点头,转而问道:“沐姑娘,那我们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第四十一章阿秋奋力为护主
夜深之际,苦禅寺突然烧起了一把大火。城中的百姓自发拎起水桶前往救火,韩晓月感慨之余,当即决定也要一同前往,协助保护寺中财物。得知韩啸月此去的目的,沐雅沁摇摇头道:“枯禅寺高手众多,哪里用的到你们去保护?”
“沐姑娘,那我们总不能袖手旁观吧!”韩啸月有些焦急,这次的大火也许是一次可以进得枯禅寺的机会。
沐雅沁见他心有不甘,欲言又止,两只手在身后搓来搓去。韩啸月虽然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却不知她的用意,只觉得沐雅沁似乎并不想出手相助。
“韩大哥,我去牵马!”李景贤说着,便要去牵马来。
沐雅沁伸手拦下道:“现在街道全是人,骑马根本不方便。若你二位执意前往,不如步行会快很多。”
韩啸月听罢,吃惊道:“怎么,沐姑娘也要一同前往?”
沐雅沁点点头:“外头如此忙乱,我也根本睡不下,不如一同前去吧!”说着,看了一眼李景贤道,“韩公子,你还没介绍,这位是?”
韩啸月笑道:“他叫李景贤,是我的好朋友。”说着,对李景贤道,“景贤,这位就是白天与我们一起拼桌,傍晚在枯禅寺外相遇的沐姑娘。另一位姑娘名叫阿秋,此刻……恐怕还在熟睡吧!”
“哦,我记起来了,男装打扮的两位姑娘吧!”李景贤想起来,不禁笑道。
“李公子见笑了。阿秋姑娘睡性大,想必是还在熟睡。她这个人,响几声震雷都未必会将她唤起。”
李景贤哈哈大笑道:“这么说来,阿秋姑娘还真是有趣。”
“有趣?”沐雅沁轻笑一声,“阿秋功夫了得,这要让她听到你讲她有趣,恐怕免不了一阵拳脚啊!”
韩啸月摆摆手:“沐姑娘,景贤的功夫也不差,改日有机会应当切磋切磋。”
说话间,三人已经走到凉亭。入寺的阶梯上挤满了人,左侧向下跑着拎空桶的人,右侧向上跑着拎了满满一桶水的人。虽然人多,但是秩序井然,丝毫不显慌乱。三人刚到,寺中的火势便已经被压制了下去。
“还是来晚一步,大火已经被灭掉了。”韩啸月说着,耸了耸肩。而沐雅沁的脸上,却并不轻松。
“知县大人到!”一阵清脆锣声开道,七八个身穿衙役服装的人从人群中拨开一条路。后面跟着一顶大轿子,一上一下的缓缓走来。轿子后面又是七八个士卒,将轿子围起。知县的轿子经过凉亭,直接走到了寺门,百姓纷纷把水桶放下,闪开一条大路,跪在两边。韩啸月三人闪到人群后面,静静看着。只见刚到门口,从轿子上下来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男人,身穿宽松的官服,原来他就是兴平县知县崔福海。崔福海并未差人进寺中通报,而是在门外焦急等着,等着明吉大师等僧人出来汇报火情。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红色嵌金边莲衣的老僧走了出来,双手合十施礼道:“阿弥陀佛,知县大人前来,老衲深感荣幸。”
崔福海同样双手合十道:“明吉大师,听闻贵寺失火,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经过众弟子和乡亲们的鼎力协助,火势已被控制,还请知县大人放心。”
“那就好,那就好!过些时日,本官钦此差人来帮助大师做好修缮工作。”崔福海转过身,向着阶下的百姓道,“今晚参与救火之人,明日可来本府领取赏银,都各自散去吧!”
“谢大人!”众人纷纷叩拜。
韩啸月想看个仔细,明吉大师究竟长得何等模样。可惜夜色太深,还未看清,他便已退回寺中。与此同时,崔福海目送寺门关闭,也乘坐轿子缓缓离去了。
“景贤,你看清楚了明吉大师的长相吗?”韩啸月问道。
李景贤摇摇头:“天太黑,真是无法看清。”
韩啸月叹口气,转身要走,却见沐雅沁还站在那里,眼睛望向寺中,便上前说道:“沐姑娘。”
沐雅沁略显慌张,转身笑道:“怎么,要回去了吗?”
“是啊,已将火势控制,待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说着,叹口气道,“只是,没有看清楚明吉大师的样子,实属遗憾。”
众人散去,明吉大师站在门后,听着人群远去,吩咐道:“明镜、明德,召集大家来大雄殿。”说罢,大踏步地向大雄殿走去。月光照在他黑瘦的脸上,表情略显凝重。
经过这一夜的折腾,韩啸月甚感乏累,回到客栈中倒头便睡。一直到第二天,日头已足,他才缓缓醒来。就在此时,李景贤也推门进来,手中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笑道。
“韩大哥,你醒啦!怕你还睡着,准备把面条放下就离开。”
韩啸月坐起身道:“景贤,现在是什么时辰?”
“已过午时了。”
听罢,坐起身,看了一眼桌子上热腾腾的面,问道:“怎么想起给我买了一碗面?”
李景贤听罢,笑道:“这可不是我买的。我本想叫你一起去吃饭,看你还没起,我便自己去了。正好碰到从外面回来的沐姑娘,她让阿秋亲自下厨做了两碗。”
“原来是这样,那你要替我好好谢谢她们。”
“放心吧,韩大哥。趁热先吃下,我先出去了。”说罢,李景贤便退出房间。
只是一碗简单地清汤面,咸淡刚好,显然出自大户人家之手。加之韩啸月的肚子确实有些饥饿,不一会儿便将一碗面吃了个精光。端着碗从房间走出,一下便看到了,李景贤正和一个姑娘在楼梯处聊得火热。姑娘的模样看着眼熟,应该便是跟随沐雅沁的阿秋姑娘。
见到他出来,两人赶忙从台阶站起来。阿秋一施礼道:“韩公子,饭是否可口?”
韩啸月回礼道:“阿秋姑娘手艺真不错,十分可口,真是麻烦你了!”
阿秋脸一红,伸手道:“公子,快把碗筷给我吧。”之后,便匆匆几步下楼去了。
李景贤看着阿秋的背影,嘴巴咧到了耳朵边。韩啸月拍拍肩膀道:“景贤,你笑什么?”
李景贤赶忙收起笑容道:“没……没有。”说完,慌张地离开了。
“奇怪。”韩啸月看着李景贤的背影,心中叫道,“这小子该不会是看上阿秋了吧!”
“韩公子起得可早啊!”沐雅沁略带调侃的从房间款款走出。
韩啸月深施一礼道:“沐姑娘休息的可好?”
沐雅沁笑道:“我已经和阿秋在城中转了一圈,看了看兴平县的风土人情,也长了不少见识。”
韩啸月点点头:“这么说来,我还真是有些犯懒了。”说着,又施一礼,“对了,还要感谢沐姑娘和阿秋姑娘给我们做的饭菜,十分可口。”
“不用那么客气,正好我们也是要吃饭的,只是顺便而已。”
“其实,姑娘不用那么麻烦,毕竟对面就是饭庄。”
“你不明白。”沐雅沁说道,“我向来吃不惯外面的餐食,多年以来都是阿秋照顾我的起居,我已经吃惯了她的厨艺。因为昨天在对面饭庄的一顿饭,让我腹中疼痛了一个晚上。”说着,捂了一下自己的肚子。
韩啸月听罢,关切道:“哦?那现在如何了?”
沐雅沁摆摆手:“吃完阿秋的热汤面,现在感觉好了许多,公子不必挂念。”说着,问道,“对了,公子今天有什么计划?”
“听闻兴平县有一棵号称千年的古树,近日并没别的事情,我打算去看一看。”
话音刚落,只听对面饭庄一阵嘈杂,接着就听到有人大声吼道:“敢挡老子的路,看我不打死你!”随后,传来一阵凄厉的嘶吼。
韩啸月赶忙跑了出去,只见一个四十岁左右模样的男子一脚踹在了一个百姓的身上,将他从饭庄中踹到了大街上。男子跟着走了出来,一抹脸上的汗水,用力握了握拳,将腰间佩戴的铜铃大环刀扔在了一边。走到百姓身边,弯下身子,抬手就打。
众人纷纷围了上来,在旁边议论纷纷。男子第三拳打在他脸上的时候,他口中的鲜血已经流了一地。韩啸月断定,若是再有两三拳,恐怕他会有性命之忧。
“壮士!住手!”韩啸月喊着,走上前去。
沐雅沁本不想多管闲事,却没有拉住他,自己只得向后退了退。
男子听罢,止住了拳头,抬头看了看韩啸月道:“怎么,总算有一个替他出头的!”说着,站起身,拿起地上的铜铃大环刀重新系在腰间。就在这期间,饭庄中冲出五六个青紫色长衫随从模样的男子,手持长剑,站在了打人男子的身后,煞有要与韩啸月一决高下的姿态。
韩啸月看了一眼躺在地上呻吟的男子道:“壮士,你有如此好的功夫,不思报效国家,却在这里欺蛮乡里,是否太不讲理了?”
“报效国家?哈哈哈哈!”打人男子大笑不止,身后的随从也纷纷大笑。
笑罢,打人男子上前两步道:“臭小子,你喜欢讲理?那我们就来讲讲理!”说着,一指地上的男子道,“这个人,先是在门口撞到了我,然后在这鸟饭庄里踩了我的脚。这些,我不去计较。可是,我们用完餐准备离开,这厮竟然挡在门口,大言不惭说什么‘门这么宽,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之类的混账话。你说,该不该打?”
一席话后,韩啸月觉得蹊跷,便俯身到被打男子旁边,一股强烈的酒气直冲头顶。
“原来是酒后失态。”韩啸月站起身道,“这人是酒后失了仪态,这才有这些误会。可无论如何,打人终归并不占理。”
“哈?”男子哼笑道,“难道,还让我对这个酒鬼道歉不成?”
“韩大哥!”李景贤听到喧闹,害怕韩啸月出事,赶忙追出来分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