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术天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是皇后生产。这虽然很冒险,但想必贾皇后一定也是经过仔细考虑的。第一,贾皇后一定是将这名女子藏在内室,只有少数几个心腹的人知道,这些心腹是决不会泄密的。第二,因为女子生产,一般都被称为血光之灾,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太后和皇上是不可能亲自去看视的。而产婆宫女到时都由贾云光收买好,而且这样的大事,没人敢多说什么,因为谁都知道稍有不慎,就可能家破人亡。人有时保守秘密,并非因为信义,而是因为恐惧,害怕到不敢讲出真话。这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太重大,如果你讲出来不管是哪一方都不会要你活下去的。第三,贾皇后为了让我们相信她是真的怀孕了,就演了一场戏。上次太后和我去看她时,贾皇后故意把王太医找来诊脉,就是要告诉我们她真的怀孕了。否则怎么会那么凑巧,我和太后刚去,王太医过一会儿就来了。
贾皇后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可她却忘了欲盖弥彰的道理。当时我见王太医来了,就觉得不对。尤其是看到贾皇后小心地揭开床帏,就觉得有异。因此我悄悄走到贾皇后的妆台,拿了贾皇后的胭脂,用指甲挑出来了一点儿,再故意装作帮贾皇后拉衣袖以便于诊脉,实际上我是将一点儿胭脂悄悄的涂在了那只被诊脉的手上。王太医走后,我又趁乱把胭脂放了回去。后来我又装作给贾皇后看手相,就是要看看贾皇后的手上到底有没有胭脂。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只手不是贾皇后的,贾皇后将那个女人藏在了床中,被诊脉的手是那个女人的。
因此我就想到了上官云,因为上官云是女的,所以贾皇后就不用回避到帐子里,必须当面诊脉,那么一直藏在帐子里的那个女人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上官云诊出贾皇后没有怀孕,太后又一直拉住贾皇后的手,贾皇后知道我们已经识破她的计谋了,因此也就不敢再演下去了。
请上官云之前,一直不敢声张的原因就在于如果我们露出了一点怀疑,贾皇后就会先下手为强,用假流产的方法来躲过去。而且以贾皇后的聪明,肯定还会嫁祸给别人,而且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大姐。到时贾皇后会让人以为是大姐因为嫉妒而害她流产的,我并非想帮大姐,但是如果贾皇后真这么做的话,就破坏了太后的计划,我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因此现在我必须保大姐,这样也是保我自己。敌人和朋友有时只有一步之隔,在这宫里就更没有什么朋友和敌人了,只有利益是永恒的。
现在终于揭穿了贾皇后假怀孕的阴谋,以此为把柄,除掉贾云光和贾皇后太容易了,但贾云光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朝野。如果操之过急的话,难免有意外,太后也就没急于动手,因此也就糊涂了事。
我长出了一口气,一场风波过去了,但这宫中和朝中的阴谋是永远也不会停止的。
正文 第28章 宫中庙会(上)
本人声明宫中设集市并非本人臆造。(其一)史载晋惠帝太子司马遹在皇后贾南风的引诱下,挥霍无度,每月东宫的用度不足,故于东宫设市,贩卖葵菜、鸡子等物。史书称司马遹可以手掂斤两,而分毫不差。
(其二)史载唐中宗于宫中设立集市,令宫女在里面卖东西,又令大臣们买东西,让宫女和大臣讨价还价,相互争吵,他和韦皇后观之以为戏乐。
(其三)野史载,清乾隆朝皇宫附近有一个由太监设立的集市,里面卖东西的都是太监,而乾隆时常带着宠臣游幸其中。
今天是四月十八,民间这一天是庙会日,在民间这一天大家都去赶庙会,而宫里在今天依旧例也设有庙会。
宫里的庙会设在御花园,而所谓的庙会就是心灵手巧的太监、宫女将平日里做的小玩意儿拿出来卖,也有太监表演杂耍,还有卖吃的,和民间的庙会没有太大差别。而皇上、后妃们、宫女们也都像民间逛庙会一样,走走停停,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玩意儿。在庙会,太监宫女见到皇上、后妃们也不必行礼,一样可以讨价还价,表示皇上也是与民同乐的。但说白了就是这些人在宫里呆得太闲了,找一点乐子罢了。
今天一早,太后就笑着对我说道:“水音,没见过宫里的庙会吧?”
我忙说道:“臣女只是听人说过,这也是皇恩浩荡,与民同乐。”
太后笑着说道:“那你今天就去瞧瞧热闹吧。”
我陪笑说道:“谢太后娘娘恩典,使臣女能躬逢其盛,只是太后娘娘今天不去吗?”
太后说道:“哀家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年纪大了,也不爱这些热闹了,你一会儿就去玩玩吧。”我忙谢了恩。
过了一会儿,我就和太后殿的两个宫女去逛庙会。这宫里的庙会倒真的是很热闹,老远就听见吆喝声,说笑声响成一片。宫女们和太监们在御花园甬路的两旁摆设了一个个小摊子,有卖手绣的荷包、香包的,有卖笔筒、文房用具的,还有卖吃的。五花八门,和宫外的庙会不差什么,而且在宫里见到这些东西,倒觉得别有一番风趣。逛庙会的人也很多,熙熙攘攘,一会儿我就和那两个宫女挤散了。
我一个人东瞅瞅,西看看,倒也很有意思。我在一个卖脂粉的摊子前停了下来,卖脂粉的是一个小太监,长得眉清目秀,他一见我就笑着说道:“三小姐,买些脂粉吧。三小姐本就是个绝色美人儿,再用奴才的胭脂水粉一打扮,恐怕连仙女也比不上。”
我被他逗笑了,就拿起他的东西细看。他一见我看他的东西,忙拿出一个细白瓷的小盒子对我说道:“也就是三小姐来了,奴才才肯拿出这个来,一般人恐怕还不配用呢。”说完,就把小盒子递给了我。
我接过那个小盒子,打开来看,只见里面装的是胭脂,不过那胭脂的颜色红得发亮,盛在细白瓷的盒子里显得极其漂亮,就问道:“多少钱?”
那小太监说道:“二十两银子。”
我笑着说道:“这也太贵了吧,胭脂哪有这么贵的?”
那小太监忙说道:“三小姐,这奴才还是便宜卖给你了。这胭脂与寻常胭脂不一样,做起来极其费事。这胭脂是将新开的玫瑰花儿采下来,只取最里面的几片花瓣,再用细棉布绞出花汁,九蒸九晒后,再对上上好的花露做的。去年一年,奴才只做了这一小盒。看到三小姐,才舍得拿出来。”
我刚要说话,就见有人扔给了那小太监一块银子。那小太监忙接了过来,笑着说道:“谢瑯琊王殿下。”
我转身看时,见瑯琊王正看着我。我忙要说话,他已经转身走了,我拿着胭脂有些发愣。突然有人轻轻一拍我的肩,说道:“表妹,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我转过头看时,皇上早已经从另一侧转到我的身前来,我不禁被他逗笑了。皇上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便服,满面笑容,显得斯文儒雅,风采翩翩。我忙要行礼,皇上一把拉住我说道:“今天在这里不用行礼,可不要坏了庙会的规矩啊。”
我问道:“万岁爷什么时候来的?”
皇上笑着说道:“一下早朝换了衣服朕就过来了,上早朝时,朕心里也是挂着这边。”我随着皇上一边说话,一边走走看看。
皇上说道:“这庙会还是圣祖爷留下来的,圣祖爷恐慈圣太后孤寂,故此办此庙会以娱亲。后来宫里就成习惯,每到今日,都要举行庙会。”
我笑着说道:“这臣女倒是第一次听说。”
皇上一把拉住我的手说道:“走,朕带你买样好东西。”
我有些尴尬,但还是随着皇上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皇上终于停了下来。只见一群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一个摊子,我不禁有些好奇,这里面到底是卖什么的,让这些人都争着买。
皇上笑着对我说道:“你等着,朕去买好东西。”说完,皇上就挤进了人群里。可能是看见皇上了,这些人也就不怎么好意思再挤。过了一会儿,皇上就出来了,他笑着递给我一包东西。
我接过来一看,只见油纸里包着一块白白的东西,上面洒着一些瓜籽、松仁,我满脸疑惑的看着皇上。
皇上笑着说道:“这是山药糕,好吃极了。做山药糕的太监叫王锦贵,他只在庙会这一天做,因此一到庙会这天,他的生意好极了。”
我不禁有些好奇,就问道:“那他平时不做?皇上平时如果想吃的话,怎么不让他做呢?”
皇上笑着说道:“这就是物以稀为贵,如果他天天做,就是再好吃,恐怕也吃厌了。大家也是为了凑这个热闹,所以单等他今天做出来买。朕庙会这天早上都不吃饭,就是为了吃他的山药糕。”
过了一会儿,皇上又说道:“人对不容易到手的东西往往异常珍惜,如果太容易得到了,反而觉得平常了。”
我看着皇上那单纯的笑容,无论无何也没法将他和一个冷血的帝王联系在一起,可他确实是一个冷血无情的帝王。我咬了一口山药糕,是桂花馅的,我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皇上问道:“怎么了,不好吃?”
我笑着说道:“不是,是臣女不喜欢桂花馅的东西。”
皇上笑着将他手里的山药糕递给我,说道:“这个王锦贵卖山药糕还有一个规矩,就是大家不准挑,拿到什么馅子的就是什么馅子的。朕也没有办法,今天他最大啊。”
看着皇上那无可奈何的表情,我被逗笑了。皇上拿过那块桂花馅的山药糕,我忙说道:“那块臣女咬过了。”
皇上笑着说道:“不要紧,朕倒很喜欢桂花的。”
我只得咬了一口皇上递给我的山药糕,还好是枣泥的。山药糕还是挺好吃的,可也没好吃到让大家围那么多层去买。
吃过了山药糕,皇上一脸兴奋的带着我到处看,好像什么东西都很新奇一样,一边看还一边和卖东西的太监、宫女讨价还价。
突然,有人怕着我的肩膀说道:”好啊,可让我抓到了。”
正文 第29章 宫中庙会(下)
我吓了一跳,忙回头看时,却是乐安公主。乐安公主笑眯眯的看着我和皇上,“皇兄,刚才我到处找你,原来你和水音表姐躲在这里。”
我忙说:“公主以天比地,臣女愧不敢当。”
乐安公主笑着说道:“不敢当什么呢?又敢当什么呢?是不敢当表姐呢,还是不敢当皇嫂呢?”
我有些脸红,这个乐安公主倒真是心直口快,可我与皇上这样单独逛庙会确实有点儿暧昧,因此我忙说:“公主可别开这样的玩笑,不知道真相的人该到处乱说了,臣女倒没有什么,可对万岁爷——”
皇上突然说道:“乐安,你也不是小孩子了,怎么一天到晚的胡说?”
乐安公主撇了撇嘴,“我在皇兄面前就是小孩子吗。”乐安公主一边说,一边拉住了皇上的袖子摇晃着。
皇上也不禁被乐安公主逗笑了,拍着乐安公主的头,“喜欢什么,皇兄给你买。”
乐安公主一脸兴奋的看着皇上说,“我就知道皇兄最好了。”说完,就一手拉着皇上,一手拉着我,往人群里挤去。
乐安公主拉着我们停在一个卖首饰的摊子前,卖首饰的太监一见是皇上,忙笑着说道:“奴才说昨晚做好梦了,原来应在现在。”皇上只是淡淡地笑着。
乐安公主一边兴奋的挑拣着,一边时不时的拿起一件在我头上比着。这太监卖的首饰都是拿桃木雕刻的各种花样的簪子,有芙蓉的,梅花的,菊花的,玲珑剔透,倒也雅致不俗。
乐安公主扭头看着皇上,“皇兄,你觉得表姐戴这个好不好看?”乐安公主一边说,一边拿着一只蝴蝶簪子别到我头上,皇上点了点头。
乐安公主忙说:“皇兄,你替表姐买下这只簪子吧。”我刚要拒绝,皇上已经给了钱。
乐安公主又说:“皇兄,你都给表姐买了,也给我买吧。”说完,就指着那些簪子,“我要这支,这支,还有这支。”
皇上笑着说:“小滑头,怕朕不给你买,所以故意拉上你表姐。”皇上虽然如此说,可却也把那堆簪子买了下来。皇上看乐安公主的眼神都满是宠溺,的确,乐安公主的天真在这个宫里是极其珍贵的,我心中对乐安公主也是有很大好感的。
乐安公主又兴奋的拉着我们朝前走,迎面正碰上大姐带着两个宫女,大姐一见皇上,忙要行礼。
皇上笑着拉住大姐,“爱妃不必多礼。”
大姐似乎很高兴,立刻娇声说:“万岁爷,臣妾走了这半天,也没见到喜欢的东西。”
皇上只是微微一笑,“爱妃再耐心看看,终究会遇到喜欢的东西的。”大姐似乎没听出皇上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大姐又娇声说:“臣妾大胆,想请万岁爷陪臣妾看看。”
我见大姐如此,就知道自己应该走了,因此向后退了一步。皇上似乎觉察到了,看了我一眼,我微微屈了一下膝,转身就走了。
没走几步,乐安公主就跟上来,“表姐,等等我。”
我说道:“公主殿下难道不随皇上一起走?”
乐安公主故意学着我大姐的语气,娇声说:“皇兄忙着陪自己的爱妃买喜欢的东西呢。”我们相视大笑。
乐安公主和我一边说说笑笑,一边东挑西看。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在今天我忘记了一切,忘记了勾心斗角,忘记了政治阴谋,只知道快乐的笑。
快乐总是短暂的,我正和乐安公主看小太监变戏法,就有人拍我的肩膀。我一看是贾皇后,贾皇后的神情一如往日,仿佛假怀孕风波没有发生过。在这件事情中,最倒霉的就是王太医了,被罚了几个月的俸禄。但太后也知道他是冤枉的,后来又借着别的名目赏了王太医许多东西,毕竟王太医是太后的心腹嘛。
我忙笑着说:“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
贾皇后也笑着说:“表妹别客气,今天用不着这些礼仪。”
乐安公主似乎很怕贾皇后,说了几句话,找了个借口就要拉着我走。贾皇后一把拉住我,笑着对乐安公主说道:“好妹妹,你先玩去吧,本宫还有话要和你表姐说。”
乐安公主只得转身走了,就剩下我一个人面对贾皇后。贾皇后见四周没人,就说道:“表妹请的大夫医术倒是高明得很,亏得那个上官姑娘,本宫才没有被宫里的这些庸医所蒙蔽。”贾皇后虽然满面笑容,不过那语气倒极其阴冷。
现在还不是得罪贾皇后的时候,因为贾皇后对我而言还有用处,我愿意与贾皇后保持现在的关系,也算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因此我笑着说道:“皇后娘娘,这个上官姑娘的医术倒是京师闻名的,吕公公上次见太后娘娘时赞不绝口,太后娘娘才想起让她给皇后娘娘开几付安胎药。如果皇后娘娘觉得她医术好,派个小太监把她叫进宫来就是了,据吕公公说她现在还在京师行医。”我知道贾皇后并不知道上官云是我请来的,她如此说不过是想探探口风,看上官云到底是不是太后的人。我既不辩白,也不多说,因为多说多错,只会给上官云带来危险。
贾皇后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理亏,也就不在这上面打转,说道:“本宫记得表妹以前说过,自己不是太后娘娘的人。”
我笑着说道:“臣女现在也不是谁的人。”
贾皇后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笑着说道:“臣女只是一个女人,很记仇。如果谁陷害过我,我都要奉还回去,可如果谁对臣女好,臣女也会对她忠心的。”
贾皇后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我知道她也明白我识破了她的反间计。贾皇后立刻满脸笑容的说道:“本宫心中可是很喜欢表妹的,表妹有空到翊圣宫坐坐。”
我笑着说道:“皇后娘娘对臣女的恩德臣女不会忘,臣女依旧是在等船。”贾皇后一笑,就走了。看着贾皇后的背影,我知道贾皇后依旧想拉拢利用我,但我既不说帮她,也不说不帮她,让她进退不得,这样我才能反过来利用她。在这宫里,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无论是太后还是皇后,一旦你没用了,就会把你丢掉,所以只有利用她们之间的矛盾才能为自己谋得一线生机。
我一个人看了一会儿,想给太后买些东西就回去。恰好端午节也快到了,我一个人站在卖荷包的摊子前,想给太后买几个荷包。我选了几个,交了钱正要走,就听有人说道:“你难道不送本王一个荷包?”是瑯琊王,虽然他没和我说过几句话,但我对他的声音倒是记得很清楚。回头一看,果然是他,他正笑着看着我,我倒是第一次看他笑,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调皮。
我也笑了,说道:“王爷殿下倒真是斤斤计较,送臣女一盒胭脂,就马上想讨回这个人情。”
瑯琊王说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难道你连这句话都没听说过吗?”
我笑着给他选了个深蓝色的荷包,他接过后,就戴在衣服里面,冲我摆了摆手就走了。
我也忙往回走,看来今天宫里的人都来了,说不上还会遇到谁,我还是远离这个是非圈才好。走了几步,就见皇上在众位妃子的簇拥下走了过来,皇上虽然满面笑容,可那笑容却未达眼底。皇上在朝堂之上,被给各方势力包围着,如今回到宫里,这些势力又依旧包围着他。看来今天皇上终究得做戏,我在心中不禁为皇上长叹一声。
回到长乐宫,我把荷包呈给太后,太后似乎很高兴。太后命我回来休息,我又说了几句闲话,就退了下来。可在我心里,却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正文 第30章 整肃宫闱(上)
你无法在这宫中找到一日安宁,因为朝堂的纷争不会停止,后宫的纷争也不会停止,每个人都试图在这扰扰纷争之中得到自己的利益。
今天一早,我见太后似乎有心事,就说道:“太后娘娘,屋子里呆闷了,不如出去走走。”
太后笑着说道:“没什么,哀家只是想着你二姐的吉期也快到了,不知道你父亲准备得如何了。”
我笑着说道:“太后娘娘,以臣女看来,这次大婚倒应该办得热闹一点。”太后也明白我的意思,因为这次联姻正是太后与成王联手的结果,办得热闹一点,也算是明确告诉朝中的群臣太后与成王的联手,使他们有所顾忌,不会一窝蜂的趋附于严贾二人。
这些朝中的大臣们,心里哪还有“天下”二字,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揣摩上意,皇上的这一句话到底究竟是什么意思,好迎合皇上,以便加官进爵。还有宫里、朝中的实权人物说过哪些话,做了什么事。都要仔细思量,唯恐会错了意,丢了官。像我爹回到家里,就常一个人坐在书房,想着朝中的大事小情,百般思量,唯恐自己会错了意,站错了队。
太后微笑说道:“哀家明日就宣你父亲进宫,好好叮嘱叮嘱他。”
我见太后心情很好,就借机说道:“臣女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一直没敢说。”
太后笑着说道:“鬼丫头说吧。”
我低声说道:“太后娘娘,如今贾云光因为上次的事情一直没敢轻举妄动,太后娘娘不如乘胜追击,趁此机会整肃一下后宫。”
太后若有所思的看着我,我接着说道:“太后娘娘,纳妃的时候,宫内外传递消息,圣旨未下,宫外就已经知道消息。以致于纳妃一事,波折不断。人常说‘天威不可测’,因此大臣才知道畏惧。而如今宫内轻易泄漏圣意,使皇上处处受群臣掣肘。加上奸臣不道,把持朝政,使皇上处处为难。贾皇后这次更加大胆,竟偷偷将外人带入宫闱。长此以往,宫里必将混乱不堪,各种作奸犯科的事情必然层出不穷,请太后娘娘仔细思之。”
这是我的一个大胆的计划,虽然现在宫里的人对我尊敬有加,可我知道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知道我是太后的心腹。如果有朝一日太后不再信任我,那么这些人到时对我就不会再客气,更有甚者会落井下石。所谓的“狐假虎威”,我现在就是那只狐狸,人不要被表面的荣耀所迷惑,应该常居安思危才是。我应该反客为主,为己谋得真正的权力,而这次整肃宫闱将是我的一个机会。
我见太后沉吟不语,又说道:“太后娘娘,这整肃宫闱只不过是个名目而已,不见得就能杜绝内外传递消息这一弊病。但如此做,一来能杀鸡儆猴,使奸人有所收敛,不敢再肆意妄为。二来也可以让宫里这些人知道太后娘娘才是这宫里的主人,这些人才会唯太后之命是从。”
太后慢慢点了点头,看着我说道:“你这件事考虑得很是。”
太后高声说道:“来人。”冯成忙跑了进来,太后说道:“去请吕总管来。”冯成忙答应去了。
我忙笑着说道:“还是太后娘娘考虑得周全,臣女不胜钦敬。”
太后笑着说道:“鬼丫头,嘴真甜。”
太后叫吕公公来是有考量的,吕公公在这宫里的势力很大,如果这次整肃宫闱不先和吕公公打招呼的话,恐怕到时就会障碍重重。一是不给吕公公面子,毕竟这内廷总管是吕公公,这样的大事,不知会吕公公一声,让吕公公的面子上如何过得去,吕公公心里一定不高兴。二来万一动了吕公公的人,岂不是破坏了太后好不容易和吕公公建立的关系。三是而有了吕公公的帮忙,这次整肃宫闱将会进行得很顺利。
一时吕公公来了,太后忙命人赐坐。吕公公谢了恩,这才坐下来,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最近可还硬朗?”
太后笑着说道:“最近天气还暖和,哀家倒是很硬朗。”
吕公公陪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是有福有寿之人,不是凡人能比的。”
太后说道:“哀家前些日子命人把上官云请进宫来,那姑娘医术倒真的很好。”
吕公公笑着说道:“可不是,老奴如今过些日子就派人请她来给老奴瞧瞧。”我放下心来,有了吕公公这棵大树,贾云光是不敢轻易对上官云动手的。
太后说道:“哀家此次请吕总管来,是有一事商议。如今这宫里的太监宫女太多了,难免就有生事的。更有甚者,与外臣勾结,传递消息。哀家想整肃一下宫闱,使这些宫女太监有所收敛。”
吕公公忙说道:“老奴如今年龄大了,精神有限,又常病着,这些奴才就有些放纵。老奴也有失察之罪,还望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忙说道:“吕总管何出此言,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这刁钻奸邪之人本性就是如此,与旁人无关。尧舜那样的盛世,还有奸邪之人,何况这宫里贤愚不齐,难免有奸佞之辈为非作歹。”吕公公一定是因为太后那一席话而多心了,以为太后是说他管理宫闱无方,忙说解释的话。太后忙出言安慰吕公公,表明自己并无此意。
太后又接着说道:“哀家一是要惩治一下这宫里的奸佞之人,二是这宫里的宫女太多了,每日虚耗钱粮不说,这些宫女也难免幽旷之苦。前朝将年龄大的宫女放出宫去,都被称为仁政。哀家如今也想把年龄大些的宫女放出宫去,使她天伦团聚。”
吕公公忙说道:“太后娘娘圣明,恩德如天,这宫里人人都要称颂太后娘娘的仁慈。”
太后微笑说道:“吕公公回去思量思量,这件事怎么办才好。”
吕公公站起身来,躬身说道:“太后娘娘说的是,老奴回去就办,明日回禀太后娘娘。”说完,行了礼就告退了。这个吕公公也是一个老狐狸,他明白这次整肃宫闱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样他可以借机清除一下异己,因此显得很积极。
太后也明白有钱大家赚的道理,如果不给吕公公一些好处,只怕会受到掣肘。而且这次整肃宫闱就是给贾云光一个警示,因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擅动贾皇后的心腹的,因此太后就索性把这件事情交给吕公公去办。
正文 第31章 整肃宫闱(下)
这件事对我而言将是一个机会,我必须善加利用这次机会,借机在宫里培植自己的心腹和势力,将来才有资格去和别人较量。我不能白白为吕公公作嫁裳,因此吕公公走后,我低声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臣女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后看着我:“你是哀家的亲侄女,有什么话不能说。”
我忙跪下:“太后娘娘,臣女大胆,但有一句话臣女不得不说。臣女入宫后,就听这宫里的太监们都叫吕公公为老祖宗。臣女想要说如果谁是这宫里的老祖宗的话,也应该是太后娘娘,吕公公如何配称老祖宗?如今太后娘娘将整肃宫闱的事情交给吕公公去做,恐怕今后这宫里的太监就更只知道吕公公,不知道有太后娘娘了。东汉末年,宦官为祸,以致天下纷乱,遂使汉祚移转。唐末宦官之乱尤烈,天子竟不能辖制有权势的太监。殷鉴不远,太后娘娘不可不慎。”
太后沉吟良久,“水音,你起来,以哀家看来,不如你和吕公公一起办理此事。”
我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可却说:“臣女愚钝,加上臣女不是宫内的人,恐怕太监宫女们不服。太后娘娘还是将此重任交给别人吧。”我如此做,也是怕太后以为我要揽权。
太后笑着说:“不要紧,哀家到时下懿旨,你放手去做吧。”
太后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我,但我也知道,以太后的聪明,不会不看出我的居心。可太后心中自会衡量这件事情对她的利弊,整肃宫闱对太后而言,是利大于弊的。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权衡利弊得失,然后作出选择。一件事如果对自己而言,是利大于弊的,那么就要去做。在这世上没有全赢,只有赢得多少之分。正如商人们常说,有钱大家赚,谁也不可能自己独吞全部利益。太后也知道,如果给我一些好处,我会更加卖命的。一如皇帝会给大臣一定的权力,因为皇帝们都知道这样大臣才能更好的给自己办事。而且我在这宫里有了一定的权势,今后为太后办事才能更方便。
次日吕公公来见太后,行过了礼,吕公公这才说:“太后娘娘,老奴昨日回去仔细思量了一下,这件事应该以放宫女出宫为先。一是把年龄大的宫女先放出宫去,这人少了,整肃宫闱也容易得多。二是那些有些小错的宫女都借着这个由头放出宫去,不失太后娘娘一片慈悲之心。然后再整肃宫闱。”
太后笑着说:“还是吕总管想得周到,哀家就把此事交给吕总管去做吧。”
吕公公忙说:“谢太后娘娘恩典,但老奴还有个不情之请。”
太后笑着说:“吕总管如今也客气起来了,你是跟随哀家多年的老人,有什么话就说吧。”
吕公公说:“老奴如今年纪大了,办事着三不着两的,太后娘娘将如此大事交给老奴办,老奴怕到时办不好,辜负了太后娘娘的恩德。”
太后微微一笑,“吕总管过谦了,放手去做就好。”
吕公公说:“老奴是想和太后娘娘讨个稳妥些的人,和老奴一起办理此事,老奴有不到的地方,也能提醒提醒老奴。”我不禁暗自佩服起这个吕公公来,难怪他能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而且能有今天的地位,果然见识高人一等。他也知道太后将如此大的权力交给他,难免会猜忌他,因此他向太后讨一个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