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术天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嫔。
我才明白太后在病中一直想着什么心事,此举不但是为了拉拢吕公公,更是明确的告诉这些新妃嫔们:只有站在太后这一边,才能在后宫立住脚跟。这也是太后为了孤立贾皇后而走的一步棋。
次日吕公公就来了,吕公公请过安,就笑着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病了,老奴却也病了,也没能来问安,还望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笑着说道:“吕总管客气,吕总管可大好了?给哀家诊脉的那个王太医倒是好脉息,哀家吃了两副药就好了。”
吕公公忙陪笑说道:“老奴倒是请的宫外的大夫,如今也大好了。太后娘娘有所不知,京师新来个大夫,名字叫上官云,都说她没有治不了的病。如今这上至王公贵戚,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不找她看病的。但这还不算什么,更奇的是她还是个女的,还是个姑娘家。”
太后似乎也来了兴致,问道:“一个姑娘家怎么会有那么高明的医术?”
吕公公笑着说道:“这姑娘的父亲就是有名的大夫上官贤,不知太后娘娘是否还记得,昔日这个上官贤曾进宫给先帝看过病,算起来和老奴倒有些交情。这个上官贤去岁来京师行医病死在京师,因此上官姑娘索性就在京师住下,悬壶济世,医术很是高明,大家都争着聘请。可这个上官姑娘轻易不给豪门世族看病,老奴派人请了三次,才请到家中。”
太后说道:“哀家倒记得这个上官贤,医术很是高明,原来是他的女儿,那就难怪医术好了。”
吕公公又和太后闲谈了一会儿,就走了。我知道他今天来,很大程度是因为感谢太后晋封他侄女为嫔。可他看似不经意的一番话,提到的一个人,却对今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太后这一手果然很高明,这些妃子们问安来得更勤谨了。太后就是想让贾皇后在宫中孤立无援,看来太后似乎成功了。
一天我正和太后在窗下下棋,突然有小太监进来禀告道:“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有喜了。”在无数次政治风波面前,太后都是不动如山,可是听到这个消息,太后手中的棋子“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正文 第24章 皇后有喜了
过了一会儿,太后似乎平静了下来,用棋子轻轻地敲着棋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我只是看着太后出神,我明白以皇上的审慎,绝不可能出纰漏的。尤其是皇上很清楚贾皇后一旦怀孕生下皇子,意味着什么。贾云光的权力就会更大了,那么这朝堂之上好不容易建立的平衡就又要被破坏了。更有甚者,贾云光很可能为了大权独揽,索性害死皇帝,而立自己的外孙为帝,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例。虽然这么做风险极大,但也不排除贾云光冒死一搏的可能性。那么会是哪里出了纰漏呢?
太后突然看着我说道:“水音,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我说道:“臣女以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把真的变成假的很容易,同样把假的变成真的也很容易。现在这件事情是真是假,尚未有定论。莫不如以静制动,看看再说。”
太后点了点头,突然说道:“宣王太医。”
过了一会儿,王太医就来了,行过了礼。太后就问道:“是你给皇后诊的脉?”
王太医躬身答道:“回太后娘娘,是微臣诊的脉。”
太后问道:“皇后确实有喜了?”
王太医答道:“回太后娘娘,皇后左脉——”
太后说道:“没人听你背医书,你只说皇后到底有没有身孕?”
王太医战战兢兢的答道:“皇后确实有喜了。”太后摆了摆手,王太医行过礼,躬身退了下去。看来太后是怕太医收了贾云光的贿赂而说谎,而王太医是太后的心腹,因此说谎的可能性极小。
我见太后沉思不语,就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不如亲自去看一看,到时是真是假自有定论。”
太后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太后就传旨摆驾翊圣宫。到了皇后的寝宫,早有太监进去通禀。贾皇后带着宫娥彩女等迎了出来,贾皇后忙跪下说道:“母后玉趾降临,臣妾接驾来迟,还望母后恕罪。”
太后亲手扶起贾皇后,笑着说道:“皇后不必多礼,皇后此时应该好生静养才是。”太后一边说,一边拉着贾皇后走进了皇后的寝宫。
待太后落座之后,就拉着贾皇后坐在身边,细细问了一些关于饮食起居的话。我知道这是太后看贾皇后是否是真的怀孕了,而做的试探。不过好像贾皇后没出什么纰漏,因为太后虽然满面笑容,可神情却并不轻松。
过了一会儿,就有小太监来禀报道:“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王太医来了。”
我一惊,这王太医来干什么?太后的神色似乎也有些疑惑,贾皇后笑着说道:“臣妾不知母后驾临,适才臣妾派人让王太医来给臣妾开几付安胎药。”说完,就扭头对小太监说道:“胡闹,没看见太后娘娘在这里吗?让王太医明天再来吧。”
太后笑着说道:“这有什么要紧的,把王太医叫进来,现在就诊脉吧,皇上子嗣要紧。”
贾皇后站起身来,对太后行了一礼,说道:“还望母后恕臣妾失仪之罪。”说完,贾皇后就慢慢掀起床帏的一角,躺到了床上。早有宫女过去把床帏理好,贾皇后慢慢从床帏中伸出一只手来。
太后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我站在太后身后,暗自思量:怎么会这么凑巧?太后来了,王太医就来给贾皇后开安胎药。猛一抬头看见贾皇后那张极大的凤榻和层层叠叠的床帏,我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见没人注意,就悄悄的转到贾皇后的妆台,从妆台上拿了一样东西藏在手里。
一时王太医进来了,给太后、贾皇后行过礼。早有宫女在床前摆了一个绣墩,王太医告了坐,就坐在上面诊脉。我忙走上前去,替贾皇后拉了拉衣袖,以便于王太医诊脉。过了一会儿,王太医诊完了脉,早有太监引着王太医到外间屋子去开方子去了,开过方子王太医就走了。贾皇后这才下了床,坐在太后身旁说笑。
我笑着说道:“臣女自幼好读冰鉴之书,因此略知一二。今日大胆,想给皇后娘娘看看手相,看皇后娘娘将来能有几个皇子。”
贾皇后笑着把手伸给我,说道:“想不到表妹竟精通冰鉴,令本宫不得不刮目相看。”
我陪笑说道:“皇后娘娘过奖,哪里谈得上精通,不过是偶一游戏罢了。”说完,我捧起贾皇后的手,装模作样的看起来:“皇后娘娘果然是人中之凤,皇后娘娘的手柔软白皙,主富贵绵长。皇后娘娘的子孙线很长,看来皇后娘娘将来一定多子多孙。”我瞎说了一阵,贾皇后似乎很高兴。
突然听太监喊到“皇上驾到”,话音未落,就见皇上早已走了进来。看来皇上也是听说了贾皇后怀孕的消息,过来看一看究竟。
贾皇后忙跪下说道:“臣妾接驾来迟,还望皇上恕罪。”
皇上笑着说道:“是朕不让他们通禀的,皇后现在应该多多保重才是。”皇上的神色看不出一丝异样,但恐怕皇上的心中是极其复杂吧。
贾皇后忙说道:“皇上的关心,臣妾感激莫名。”
皇上这才给太后请了安,坐在太后身边。一时气氛竟有些冷清,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贾皇后有喜了,本应是喜事,虽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可气氛却说不出的怪异。
半晌,太后才笑着说道:“皇后今后不用过长乐宫请安了,皇后应该好好保重身体才是。”贾皇后谢了恩。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太后起身走了,并命贾皇后好好休息,不用送了。
皇上忙亲自送了出来,皇上竟将太后送回长乐宫,看来皇上是想找太后商议对策。太后的神情似乎有些忧虑,皇上也神色凝重的坐在一边不说话。我走到太后身边,附在太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太后迟疑的看着我。
皇上吃惊的看着我们,我笑着说道:“请太后娘娘、万岁爷放心,臣女自有妙计。”
正文 第25章 世间奇女子
次日一早,太后就要命人去请吕公公所说的那个上官云。我忙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据臣女看来,如此恐怕请不来上官云。”
太后看着我的神色似乎有些疑惑,我接着说道:“臣女听吕公公所说,那个上官云绝不是个寻常女子,如果随便派个人去恐怕请不来。而且这样容易走露风声,如果让皇后知道了,到时反而费了手脚。”
太后微微点了点头,问道:“那你说如何是好?”
我笑着说道:“臣女亲自去请上官云。”
太后摇头说道:“你出宫去,反而更加引人注意。”
我说道:“太后娘娘放心,臣女已经想好怎么做了。”
我低声在太后耳边说了几句,太后不禁一笑,说道:“鬼丫头,去吧,务要小心。”
我忙回房换了一身小太监的打扮,走到太后屋子里给太后看。太后笑着说道:“这猛眼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太后又唤来了冯成,低声吩咐了冯成几句。
冯成带着我出了长乐宫,太监们一般每十天就有一个休沐日,这天可以出宫去休息、洗浴。但这只是针对有权势的大太监,小太监即使是出了宫也没有住的地方,因此小太监们都只在宫中休沐。
刚走到宫门,就有冯成的干儿子过来给冯成请安问好:“干爹,这可很久没家去了?”
冯成笑着说道:“咱家这一直也走不开,今天太后娘娘没什么事情,咱家就请假出宫了。”
那太监忙奉承道:“您老人家是太后娘娘面前的红人,太后娘娘哪少得了您,干爹什么时候也提携提携儿子啊?”
冯成笑着说道:“好说,好说。”
那太监忙跑到前面去,骂看门的小太监:“瞎了狗眼了,还不快去叫辆车来,咱家的干爹要出宫去。”一边说,一边踢了那小太监一脚。那小太监忙去叫了辆车来,我随冯成上了车,守门的太监和禁军也没多加盘查。一是冯成权势显赫,他们不敢盘查;二是宫里有权势的太监带一两个小太监出宫,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守门的太监是绝不会疑心的。
走了二里多路,就到了冯成的府第,果然是富丽之极。冯成笑着问我:“三小姐,咱家的府第如何啊?”
我忙笑着说道:“不错,很气派。”
冯成得意地说道:“一般的公侯府第,恐怕也没法和咱家比呢。”
我忙说道:“可不是,冯总管的府第果然富丽。”
进了屋子,就见到处摆着名贵的古董,豪华的家具,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只让人觉得俗丽之极。可我又不得不奉承冯成几句,冯成越发得意。
我忙换上了女妆,因为上官云是个女子,如果我穿女妆去,反而好说话一些。冯成要我多带几个人,我没同意,像上官云那样的女子,绝不会为权势所屈服,带的人太多,只会惹上官云不悦,因此我只坐了一辆普通的车子去见上官云。
拐过了几条巷子,就到了上官云住的地方。我下了车,吩咐车夫等在外面,就一个人走了过去。上官云住的院落不大,矮矮的一道白粉墙,黑色的大门,院中种了一棵大柳树,柳枝垂到了院子外面来。白色的墙,黑色的门,绿色的柳树,只让人觉得清新淡雅。
我拍了拍门环,半晌,才有一个老者问道:“是谁?”
我说道:“请问上官姑娘在家吗?”
门“吱”的一声打开了,一个须发苍白的老者问道:“姑娘有何贵干?”
我笑着说道:“求医,有劳老丈了。”
老者这才打开门,让我进去。老者带着我来到厅上,就见一个女子正坐在那里摆弄药材。我忙仔细看这个上官云:上官云穿了一身淡青色的衣服,黑漆漆的头发挽了个梳妆髻,此外别无装饰。皮肤晶莹剔透,仿佛吹弹可破,五官虽然并不出众,可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脂粉气,看起来飘然世外,我心中不禁对这个上官云有了好感。
上官云似乎听到了我的脚步声,抬起头来,淡淡地说道:“姑娘请坐。”
我看了一眼上官云手里的药材,笑着说道:“福建紫茉莉根,六寸熬汁,人服之,昏睡不醒,与死无二。再取一寸熬汁,服之,立苏。若一次服七寸所熬之汁,即刻丧命。此药千金难求,没想到今日能在姑娘这里见到此药。”(关于福建紫茉莉并非本人臆造,确实在清人笔记中有相关记载,而且用法就如我所写。但因为是几年前看的,一时忘记是哪本书了。当时也曾查过相关药典,《嘉佑本草》等都没有相关记载,只有紫茉莉一条,可紫茉莉的药性又与福建紫茉莉不同。大家如果有知道的,希望不吝赐教。)
上官云看我的神色有些异样,半晌,她才说道:“姑娘能识得此药,并知此药用法也属难得,敢问姑娘的尊姓大名?”
我笑着说道:“在下周水音。”
上官云偏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的确没听过这个名字。”
我说道:“上官姑娘世外高人,怎么会听说在下这红尘中人的名字,上官姑娘虽没听说过在下的名字,不过在下倒也是一个大夫。”
上官云有些吃惊的看着我,我接着说道:“所谓医者,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上官姑娘是医人者,在下是医国者。今日在下有一事有求于姑娘。”
上官云的神色有些不悦,冷冷的说道:“在下山野之人,只知治病救人,不知国事,更不愿与庙堂中人打交道,周姑娘请回吧。”
我笑着说道:“请上官姑娘听完在下的话,再下逐客令也不迟。”
上官云的神色更冷了,说道:“说吧。”
我正色说道:“医者父母心。上官姑娘之所以悬壶济世,就是要救人于困苦,殊不知以姑娘一人之力医得一人、百人,能医尽天下之人否?如今北朝对我天朝虎视眈眈,朝中大臣不思国事,唯知争权夺势。可一旦天下纷乱,百姓难免颠沛流离之苦。试问上官姑娘,到时能尽解天下百姓之困苦否?在下虽不才,却知医人者,医国者,何者为大?请上官姑娘熟思。”说完,我转身欲走。
上官云说道:“你等一下。”
我转过身来,看着上官云,上官云慢慢说道:“有些人因为自己没有握有大权,所以非议掌权的人,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可一旦掌了权,还不是一样追权逐利,百姓依然得受苦。不管皇帝姓张姓王,天下百姓一样的苦。”
我不由得暗中承认上官云说得很对,因此也就说道:“上官姑娘言之有理,竟让在下无话可说。在下此来只想请上官姑娘帮个忙,如果姑娘不肯,在下只有告辞了。”看来我原来把上官云看得太简单了,所谓骄兵必败,看来这次我得无功而返了。
上官云突然说道:“你想要我做什么?”
我说道:“想请上官姑娘诊一次脉,诊完实话实说就可以。不过在下在此言明,此次诊脉极容易卷到是非之中。”
上官云只是看着我,半晌,她说道:“好,我和你去并非为了什么医国,只是因为你这个人。”
我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终于请动了上官云。如果我不直接说明此次诊脉有危险,上官云是个聪明女子,恐怕一定会猜得到。看来人对聪明人有时一定要讲真话,如今讲了真话,才请动了上官云。
我对上官云说道:“上官姑娘请。”上官云随着我坐上了车子去冯成家。
正文 第26章 “妙手回春”(上)
在冯成家里,上官云和我都换上了小太监的衣服,冯成不敢怠慢,将我俩安置在密室之中。我心中很是钦敬上官云,上官云可谓世间的奇女子,她一旦答应你一件事情,就一定会为你做好,像现在她绝不多问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听我安排。
等到傍晚,我们便随着冯成进宫去。之所以选在傍晚进宫,是因为每到下午申时末,守门的太监和禁军都要换班。如果太早进宫,还是早上那一班太监和禁军的话,见两个人出去,却三个人回来,难免会动疑。到了宫门,幸亏冯成的干儿子没在那里,不然的话又要费一番口舌。守门的太监和禁军一见是冯成,也没敢多加盘查,就放我们进了宫。
我们刚走了几步路,就见严淑嫔带着几个宫女走了过来,我猛然想起严淑嫔住的甘露宫离这里很近。我心里一惊,这要是被严淑嫔认出来可就糟了。这宫中耳目众多,万一吵嚷出来,虽然猜不出我们出宫干什么去了,但贾皇后也会有所防备。因此我忙低头跪在路边,又悄悄一拉上官云的衣袖。上官云也是个聪明女子,随我跪在路边。
严淑嫔与冯成对答了几句,就听严淑嫔说道:“冯总管今天带着的这两个小太监很俊俏啊。”
我大吃一惊,难道严淑嫔认出我来了?我只是低着头,就听冯成说道:“回淑嫔娘娘,这两个小兔崽子是新进宫的,什么礼节都不懂,还望淑嫔娘娘恕罪,奴才回去一定好好教训他们。”
严淑嫔笑着说道:“哪里,本宫就是见他们长得俊俏,说说而已。”说完,就带着宫女走了。
看着严淑嫔的背影,我这才长出一口气,可严淑嫔到底认出我没有?不过以严淑嫔的态度看,她是不打算追究下去。她是个聪明女子,深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来还不足虑。冯成似乎也是长出一口气,他也明白如果被严淑嫔认出来,恐怕还要费一番周折。
一路上提心吊胆,终于到了长乐宫,就见小吉祥等在外面,一见我们,他忙低声说道:“太后娘娘正等着呢。”我们随着小吉祥走了进去。
太后正一个人坐在桌前看着一本书,我们忙跪下给太后行礼,太后笑着说道:“都辛苦了,起来吧。”又问上官云道:“你就是上官姑娘吧,医术无双,京师轰动,哀家可是久闻大名了。”
上官云淡淡地说道:“民女山野之人,太后娘娘过誉了。”
太后忙命人给上官云赐坐,小吉祥忙搬了个绣墩过来。上官云不卑不亢的说道:“谢太后娘娘。”就侧身坐在一旁的绣墩上。
太后说道:“哀家此次宣姑娘进宫,就是为皇后开两付安胎药。皇上大婚一年有余,至今才有龙种。哀家久闻姑娘医术高超,故此烦劳姑娘入宫。”
上官云说道:“太后娘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亦民女之本分。”
太后又与上官云说了几句闲话,我就领着上官云回到我自己的房中。如今大姐封了妃,二姐也已经回家等着嫁入成王府,这西跨院只剩下了我自己。因为上官云这次进宫,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因此也就没惊动别人,上官云就住在了我房中。
到了晚间,我见左右没人,就提醒上官云道:“上官姑娘,给皇后诊脉绝没有太后说的那样简单,你要小心为是。”
上官云看着我笑道:“多谢提醒,我既然已经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做到底。明日不管如何,我只说实话。”
我说道:“上官姑娘放心,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保姑娘无虞。”我与上官云交谈甚欢,彼此间有些惺惺相惜之意。
次日一早,太后传旨摆驾翊圣宫,到了翊圣宫迎面正碰上杜宜嫔从里面走出来。杜宜嫔忙跪在路旁,给太后行礼。我明白是这些妃嫔们知道了贾皇后怀孕的消息,明白宫里的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纷纷过来讨好贾皇后。
太后只是和杜宜嫔说了几句话,就走了进去。贾皇后忙迎了出来,太后问了几句贾皇后饮食起居方面的话,就笑着说道:“哀家前几日听吕总管荐了一个好大夫,因此昨日特意把她召进宫来,让她给皇后开几付安胎药。”
贾皇后笑着说道:“谢母后挂心。”
太后说道:“哀家这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皇上好不容易有了子嗣,不可不慎。”说完,就扭头对上官云说道:“上官姑娘给皇后诊一下脉吧。”
上官云今天早已换回女妆,走上前去,给贾皇后请了安。贾皇后一见上官云,似乎吃了一惊。我心中暗笑,贾皇后的把戏就要被拆穿了。
贾皇后似乎想说些什么,太后笑着说道:“难道皇后对哀家请的大夫不放心?上官姑娘的医术可是京师闻名,皇后放心好了。”太后虽然满面笑容,可却是步步紧逼,不容贾皇后不诊脉。如果贾皇后不肯诊脉,就是对太后请的大夫不放心,那岂不是不孝。
贾皇后只得坐在桌前,上官云坐在贾皇后对面的绣墩上。上官云的眉头深锁,诊视了半天,才说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请恕民女大胆,皇后娘娘没有怀孕。”
贾皇后似乎吃了一惊,说道:“大胆。”
上官云淡淡地说道:“从皇后娘娘的脉象上看,皇后娘娘并未怀孕。或是民女的医术不精,难免有错,还请太后娘娘另请高明。”
太后说道:“上官姑娘再诊一次看看。”
上官云依旧面不改色的说道:“民女技只于此,还请太后娘娘另请高明。”说完,就不再说话。
太后拉住贾皇后的手说道:“好孩子,别着急,让王太医再看一看。这喜脉就是这样,哀家当初怀皇上的时候,太医们就有的说是喜,有的说不是。”说完,就令人去宣王太医,却始终拉着贾皇后的手不放。宫女掀起床帏,贾皇后躺在了床上,太后依旧没放贾皇后的手。
过了一会儿,王太医就来了,行过了礼,就坐下给贾皇后诊脉。诊了一会儿,王太医的神色有些凝重,似乎定了定神,又诊了一次,低声说道:“请皇后娘娘再伸出另一只手来。”
贾皇后伸出另一只手来,王太医又诊了一会儿,突然跪下说道:“请太后娘娘恕微臣死罪,皇后娘娘没有怀孕。”说完,就不停的叩头。
太后说道:“王太医,你可诊仔细了。”
王太医跪着说道:“微臣也怕有误,仔细诊了两次。”
太后说道:“你退下吧。”
待王太医走了之后,贾皇后下床跪下说道:“臣妾死罪,还请母后恕罪。”贾皇后的神色很紧张,我也紧张的看着太后,我知道贾皇后的生死全掌握在太后手中。
太后笑着拉起贾皇后,说道:“女人怀孕,这诊脉诊错的事情常常有,皇后不用记在心间。而且这也是王太医的错,与皇后何干?”
贾皇后哭着说道:“母后恩典臣妾莫齿难忘。”
太后拉着贾皇后的手说道:“皇后年纪还小,过些时日自会有好消息的。”太后又安慰了皇后一会儿才走。
正文 第27章 “妙手回春”(下)
上周青云推荐,本打算每天两更的,但有些小感冒,就没更成。本周编辑推荐,每日两更。
回到长乐宫,太后就笑着对上官云说道:“上官姑娘医术高明,不如就留在哀家身边吧。”
上官云说道:“民女生长民间,不知宫中礼仪,恐有负太后娘娘所望。且民女志在治病救人,因此愿在民间行医,望太后娘娘放民女回去。”
我见太后的神色有些迟疑,就说道:“太后娘娘,兰花在深谷中方才是真的兰花,移到了园中,就不是兰花了。上官姑娘行医民间,也算得上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宫中如有用得着上官姑娘的地方,宣上官姑娘晋见就是了。”太后慢慢的点了点头,要赏赐上官云。
上官云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民女不要赏赐。”
我忙接口说道:“太后娘娘,上官姑娘飘然世外,非俗人所比,金玉之物恐非上官姑娘所欲。然上官姑娘一介女子,行医京师,难免有宵小寻衅。太后娘娘不如赐上官姑娘几个字,让宵小不敢为难上官姑娘,地方上也会礼敬上官姑娘。”
太后微微点了点头,走到书案前,写下“悬壶济世”几个大字。我忙拿起字递给上官云,上官云跪在地上,双手接过,说道:“民女谢太后娘娘恩典。”说完,上官云就站起身,要告辞出宫。
我亲自送上官云出宫,到了宫门,我心中突然有点依依不舍之意。上官云突然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我笑着说道:“上官姑娘不必客气,此事既是因我而起,这也是我应该做的,正是所谓的“无因无果”。如有难事,上官姑娘可以到冯成家里,让冯成的家人进宫来找我,望上官姑娘多多珍重。”
望着上官云的背影,我暗自思量:如今上官云算是帮了太后的忙,拆穿了贾皇后假怀孕的诡计。贾云光恐怕会迁怒于她,我怕贾云光去寻衅,因此让太后赐给上官云几个字。那么贾云光就会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动手。上官云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因此才会在出宫前谢我。但以我对贾云光的了解,这个贾云光绝非寻常人物,也知道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如此,如果再去找上官云寻衅,也无济于事,反而授人口实,所以上官云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我一个人慢慢地往回走着,突然听见有人在我背后说道:“三小姐穿上小太监的衣服可真俊俏啊。”
我一惊,忙回过头去,原来是严淑嫔,因此跪下来说道:“臣女给淑嫔娘娘请安。”
严淑嫔一把拉起我,笑着说道:“三小姐快快请起。”
我也陪笑说道:“谢淑嫔娘娘恩典。”
严淑嫔笑着说道:“下次再有好大夫,三小姐不妨替本宫也找一个来。这大夫呢,依如今看来,不只是生病的时候有用,没病的时候也很有用呢。”严淑嫔一边说,一边看着我。
我笑着说道:“淑嫔娘娘吉人天相,一定平安到老,哪里用得到大夫?而且淑嫔娘娘对太后娘娘一直孝顺恭谨,太后娘娘心里都知道。”
严淑嫔笑着说道:“这都要靠三小姐美言了。”
我微微一笑,说道:“淑嫔娘娘对臣女的恩德,臣女感激不尽。”
严淑嫔笑着带着宫女们离开,我望着严淑嫔的背影,看来这个严淑嫔绝非寻常角色,她一定是昨天就认出我来了,虽然她不知道我做什么去了,但她明白如果拆穿了我,就是得罪太后,对她也没什么好处,因此她索性糊涂了事。今天想必她已经知道了皇后宫里发生的事情,以她的聪明早已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因此特意在我面前做了个人情——告诉我她昨天已经认出我来了而且没拆穿我,就是想通过我向太后示好,向太后靠近一步。贾皇后没有怀孕,那么在皇宫里,现在最有权势的还是太后,贾皇后的地位并不是不可动摇。严淑嫔率先想到了这一点,因此积极向太后市好。所以我也明白地告诉她,太后对她还是心存好感的,我也记得她的恩典,会为她说好话的。
这就是宫廷,风云总是这样变幻莫测,你要想方设法在这风云莫测的宫廷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时时小心在意,机关算尽。贾皇后见太后拉拢这些新妃嫔,孤立自己,就知道长此以往自己的地位就会被动摇。为了想和太后抗衡,就想出这一条计策来——假装怀孕。她这一怀孕,就意味着她将有可能是未来皇上的生母,因此这些妃嫔们一定会争着奉承她。这样一来,贾皇后就孤立了太后。
贾皇后当真是很大胆,她一定是在自己宫里已经安排好了一个已经怀孕的妇女。等到了产期,再用偷梁换柱的法子,只说是皇后生产。这虽然很冒险,但想必贾皇后一定也是经过仔细考虑的。第一,贾皇后一定是将这名女子藏在内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