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诸多时日才能回来,如今在此先传你二人法诀。”
  二人诺,上前来至,李辟尘两掌摊开,身中运起法力,那左手上,一团云气萦绕,那右手上,一团水汽弥漫。
  八卦之法俱全,四阳四阴,此时施展云雨之法不过信手拈来罢了。只若是想,李辟尘可引八卦混元,结合洪虚太清的大神通,化出青霄天罡之气来,只不过这团天罡之气,与掌教真人所炼的相比,会弱了许多。


第二百六十七章 云雨法,仙人言道,转坤乾,指弄云霄
  李辟尘端坐蒲团,左掌轻轻一动,那团云气便上下飘摇;右掌微微一颤,那团水汽便左右摇摆。
  “云居天中,为天所造化,是缥缈多变,又阴阳互生,其可化雷霆、可随狂风、可降暴雨,更可遮天蔽日,乃是无上之妙法、乾坤之神通。”
  “瑶台无镜,池映白云。我太华之中,所修持之云法为‘两仪吞云’,典籍唤作《太华青霄两仪悬天真解》,其中讲述阴阳之道,云之收发,其中聚有万法,乃历代仙贤所记。”
  “典籍中悬天二字,意味着自天而发,得天之法,云之一道只有站立青冥之下方为最强,所谓得之天时,召之地利,一念之间,云海倒卷如瀑,横推天下。”
  李辟尘开口,音如道唤,化天音雷鼓,直达心田。
  姬紫云坐在下首,手捏道印,静静聆听师尊传法。
  “我修雷法,此时所传你之云法,乃是自江陵云师姐处悟出,曾见她施展莫测神通,又以我本身‘乾法’与‘兑法’,即天与泽,以此二法为根基,所造云法修行之道。”
  “此时我传你口诀,因你不曾与我一般练就混元,故此须以法为道,以道为根,如此日后上太华求学,入云脉之中修行,可事半功倍。”
  李辟尘眼帘低垂,缓缓开口:“且听好了,不得有半分差池。”
  姬紫云点头:“是。”
  李辟尘双眼之中,阴阳二瞳又显化出来,此时照见乾坤,在主殿之中一望,只看清光隐隐,诸仙心如明镜,半点尘埃不染。
  阳瞳羲和,光明无量,其中真阳如日,破一切邪祟虚妄,洞察世间诸人万法,生命轮转,气血真法,更有定神静心的神效。
  阴瞳望舒,阴沉空明,其中真阴如月,窥一切幽冥诸事,看破世间魑魅魍魉,生老病死,真灵归处,更可照见万物之本心。
  见李辟尘双目变化,坐在李辟尘身边的吕重绫当是一惊,紧接着就想起宗内传言,说李辟尘有一对神眸,乃天赐之造化,也是后天之大机缘。
  本已目盲,却不料得诸多缘法,幽冥真气,洗象真气,再加三阳所入,在八卦炉中煅烧,成就这种神异之眸。
  “这便是那传闻中的阴阳之瞳,仅仅是稍稍一窥,便觉得其中有乾坤万法,那阳瞳如天神普照,那阴瞳如鬼神相看,当真神异非常。”
  吕重绫这般想着,在那双眸子中,他似乎见到了自己的面容,连眉心那滴鲜红的水滴印记都映照出来,显得格外红艳。
  李辟尘手捏道印,缓缓开言。
  那口齿轻启,音如天籁:“云者,天之四时末位,为乾之真法,辅以兑,以成雾,以成烟,以成炁,其性千变万化,无有不可作者。”
  “云者,大可连绵成海,遮天蔽日;小可细碎难窥,风起便散。”
  “大小如意,千变万化,其中真意便是如此,辅以震,便成乌云;辅以坎,便成烟云;辅以离,便成丹云;辅以坤,便成玄黄之云。”
  “云者,阴阳分化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此为太上言,是云为冲也,是中正无为之道,万千归一之法。”
  “阴云者,镇三魂,夺七魄,压真灵,斩性命,吞血消白骨;阳云者,封五精,夺四海,抽三火,断道基,琼浆化白玉。”
  “峰峦明灭,云烟乍晓;玉绕梅池,阴穹天雕。”
  “云塔峻峭,帆影云霄;公孙木倒,沧海皆老。”
  “泽起五峰,地出神鳌;九江春过,道卷黄姚。”
  “天公为恶,云翻弄巧;丹霞稚紫,铁铸金浇。”
  “……”
  李辟尘口中言语,姬紫云静静聆听,如此半日过去,方才闭言,此时李辟尘双眸闭上,阴阳二光暂且退去,隐在睑中不发,而姬紫云已经听完讲法,低头行礼,那指尖已有云气聚集,化阴阳二道。
  一盏茶歇息,李辟尘再度睁眼,此时见庄南华低头,便唤他:“南华且来。”
  “弟子在。”
  庄南华行礼,童子睁眼,那雪眉轻颤,金瞳如电,白袍金裘披挂在地,如大圣坐在蒲团,仅是如此,便已有圣相。
  “南华听讲。”
  李辟尘右手轻颤,那团水汽飘摇,落在童子身前。
  “雨居天中,为天之所化,为云之所生,是水从云下,其中阴阳颠倒,或生或死,春雨如酥,暴雨如难,是一象之法,既为济世之神通,也乃攻伐之无上道。”
  “水如弓弦,雨如天箭。我太华之中,所修持之雨法为‘凝元癸雨’,典籍唤作《太华青霄两仪洪浮真解》,其中讲述阴阳之道,雨之收发,其中聚有万法,乃历代仙贤所记。”
  “典籍中洪浮二字,意味着自古而出,洪攻浮守,雨之一道为水之衍化,站立江河湖海,得天时,有地利,一念之间,江河暴涨,雨如刀剑,杀骨吞魂。”
  李辟尘讲述,口中不停,如天音回荡,又似铜钟震响。
  “雨为‘乾法’加之‘坎法’而出……”
  “雨者,天之四时二位,为乾之真法,辅以坎,以成江,以成湖,以成海,其性格变化万千,攻守有序,上善无为,然暴怒之时亦会倾覆人间。”
  “雨者,大可聚流成洪,推山灌海;小可绵绵如烟,润人心田。”
  “生死一念,善恶两间,出世入世不过念头一转,无为还是有为,皆源自己。辅以震,便成电雨;辅以巽,便化风雨;辅以艮,便为山洪;辅以离,便是水火大炼。”
  “雨者,聚水升天而回也,上善若水而不争,水利万物而不求,只无为而去,随波逐流,看乾坤千年变幻。然水若是不回天,若入黑潭则遭浊染,如此成下下之水,为杀气所造。”
  “上雨者,赦魂魄,转春秋,恩泽乾坤,逍遥自在,乘风破浪;下雨者,乱血气,害病疾,杀气冲霄,深陷泥潭,沉沦永世。”
  “黑云翻墨,白雨跳潮;乾坤空落,生死一笑。”
  “无水张伞,细雨如刀;河清汉浅,剑雨滔滔。”
  “坎出江海,离火烹霄;天惊石破,东起金朝。”
  “重泉千水,无疆万道;烟蓑雨笠,夜尽天逍。”
  “……”
  一言一言,如此又是半日过去,待与南华言尽,李辟尘闭上眼睛,此时东方天阙,大日破山而出,升入天霄。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尽二法,传道授业,夔牛震,仙寻天门
  一日讲尽二道,一日传尽二法,此时李辟尘闭目静静调息,约莫半柱长香之后,便恢复过来,再睁眸子,那阴阳二光已经消去,只剩下寻常黑眸。
  列寅自有其道,风虎之说,与自己不同,只能指点不能传讲。
  李辟尘与列寅说了些关窍,这位虎仙人便自己琢磨起来,结合自己所修行之法,所感悟之道,所降服之心虎,以此为基,来造化一团风云。
  一道长风贯天地,自紫府入丹田,乾坤颠倒,九虎之中,第二虎被风镇住,彻底降服。如此骨发雷音,可捕风捉影,肉身如神。
  “风者,为天之所生,万物所育,有八风之言……”
  “风者,杀伐也,为巽也,主杀而辅生,其中四方镇三,一口大开可见凶也。”
  “八风者,四阳四阴,阳生阴死,运生五法……古时风帝驾车,驭之九虎,踏阴而踩阳,过幽黎三山,浩荡冥海;过九霄天域,六六青冥。”
  “天门有九关,人心有九虎,以人对应天,是感天悟人,以求天人合一,上叩天心,问道天门是也……”
  列寅口中喃喃,闭目而修,那身下竟渐渐生出风气,那身子挺拔,此时坐在地上,缓缓向上升起,却竟然是被一团巽风托着,由地升天。
  御风之行,观风之道,取风之法,得风之真意。
  自古以来,云从龙,风从虎。其中缘由,乃因龙起之时,从云霄而动,神神昭昭,如圣滔滔,那千里身躯,隐在云中,忽显忽没,故此云生从龙。
  那风生从虎,还是因虎动之时,往往逆风而走,如此猎物闻不得它之气息,那一阵扑击,定然带起风啸阴吼,只道那生灵回神,早已做了猛虎腹中美餐,是以虎能踏风行,闻风向,得风之道,是风生从虎。
  风者无形无相,若是论理,从苍茫天地之间起舞,空无一物,也不见云,也不见雨,也不见雷,只有风吼,然不论如何去看,也见不得风之迹象,故此天时之中,风最近乎于道。
  见前方三人各有其法,李辟尘收敛自身之气,此时身侧,吕重绫见南华顶上有水气化元,心念一动,此时却听李辟尘开口:“师弟修持雨法,为个中骄楚,不知可否点化小徒一二?”
  吕重绫听得这话,便笑起来:“若师兄不嫌弃,师弟便说上两句。”
  李辟尘笑起:“还请指教。”
  吕重绫点头,此时朱唇轻启,对南华言道:“雨为水化,水为雨聚,一滴为珠,十滴为露,百滴为洼,千滴为塘,万滴之上便是小潭,千万滴可汇聚成流溪,那再后,不可以计,化江河湖海。”
  “水中聚集阴阳,上阳者清而逍遥,随波逐流;下阴者浊重难移,困于深渊。施水之法,起阳水则生涨死消,起阴水则死涨生消,二者皆不为正道,为偏门之说,故此修行雨水之法与道,要阴阳共济,那心中逍遥,带起浊身一并动作。”
  “水道修极,万道皆消,届时人皆见道,道道不同,可见河图,见洛书,见真武,见玄上,见北冥,见鲲鹏,见清涟,见白鱼,见神铁,见三岛,见真四海……”
  人人的道皆是不同的,就像是当初李辟尘,从川瀑之中修得水法,开启坎卦,当时所见便是河图洛书。
  这是象征着水的不同转化之道,而李辟尘从河图洛书之中又取神铁,化了定海神针铁,是见了三个水之图腾。
  若是见玄上,也就是看见玄武,那便是有吞海收露之能,在玄上法相面前,一切水法皆要降下一半之威,因为玄武乃北方之神兽,是镇水的象征。
  若是见北冥,则可照见归墟,如同大海底部的无渊一般,这便有些凶狠,踏步在北,则可调动敌手身躯中的四海颤动,让其直接崩毁,是见血则亡的凶狠水法。
  音色空灵,灌入南华耳中,此时小童两眉轻颤,那顶上一团水汽化成雾烟,细雨蒙蒙,清浊两分,化一元之境,成两片阴阳。
  吕重绫见此番变化,于是面色微喜,又转头对李辟尘开口:“让师兄见笑。”
  “不见笑,不见笑,师弟对于水道的修行,确实高绝。”
  李辟尘目光看了看吕重绫,每次见他面容,那眉心之中一滴鲜红水滴总是显得有些妖艳,心中直觉告诉李辟尘,这滴水印与吕重绫本身之法定有莫大干系。
  姬紫云,列寅,庄周皆在观中修行,而李辟尘接下来与吕重绫谈论各自身中法门,互相印证,也算是一个磨合,于是两日过去,也都是颇有所获。
  第四日清晨,距离当初上青霄峰的时日还有一个时辰,此时天外忽然有一声鼓响,如老牛闷吼,又似沉雷打潭,这一听,李辟尘便认出来了。
  “夔牛鼓响了?好厉害,这一次没想到连这种礼器都出动了。”
  夔牛鼓乃太华山五大地仙重宝之一,是镇山之宝,并不是哪个大尊自己的兵器,这种宝物是用来守宗镇压气数的,故此也比寻常重宝要强横许多,毕竟一人的气数再强大,也不可能和一个宗门相比较。
  气数不灭,宗门不灭,这就是老天不收,即使被打的山门倒塌,也不可能覆灭,自然会有转机,而气数强横的还能完成“反杀”这种壮举。
  并不是地仙地魔脑门一拍,说今天我要去灭了某某宗门就能灭的,万一一个不小心,那死的就是自己。
  “师兄,我们该准备启程了。”
  吕重绫从蒲团上站起来,对李辟尘开言。
  “好。”
  李辟尘点头,与他一并出了主殿,那院子里,踏红尘趴着,而白衫儿落在观门的瓦上,啄着自己的羽毛。
  “夔牛三震,第三震时,方师兄和顾师兄就会运起‘雷师天诰’的法术,你我二人站在一起,共使虚天大遁符。”
  话语说着,第二震已经打响,此时天清地平,二人止言,又过了约莫半个时辰,第三震悠悠响彻。
  这一瞬间,虚天顿时波动,那数道身影从太华消失,前去三方天门处接引。


第二百六十九章 木傀仙,花千夜树,天门开,渺人升仙
  ……
  虚天如电,不见云烟;
  白日黑海,全无坤乾。
  ……
  虚天大遁,此乃地仙才能施展的神通,地仙之下者入虚天必死无疑,而施展虚天大遁符时,只看眼前道道金电划过,遮天蔽日,再不见乾坤,等到回过神来,已又重回人间之中。
  来去只消一瞬,端得是无比迅速。
  李辟尘骑着龙马,而吕重绫驾着白鸾,此时二人已经出现在遥远的彼方,这里是云原大地的边界,是通向其他大洲的桥梁,前方隐隐已经见到一片蒙昧的云团,那便是外道之海。
  外道之海沉沉浮浮,在浩荡寰宇中兜转,位居大洲边界却又无法寻觅,乃是寰宇造化之所,是一切先天诞生之原初,其中孕育诸多独特异兽,有的能吼落日月,有的能掀起波涛。
  “幸而此次接引,只在外道之海边缘,不必靠近,否则以我们区区人仙道行,沾上一点海水,那都要化作凡人,再不能列在仙班。”
  李辟尘开口,曾经有地仙前往外道之海,只沾染一滴海水,便去了千百年的法力与道行,当真可怕至极,这般,如同神话传说中的天河弱水一样。
  此地广袤且荒芜,外道之海的边界本就是如此,然在这处,却有一株参天古木,那树冠直入云霄,连天接地,难以看见尽头。
  吕重绫见到这株神木,观其形,见其神,窥其真意,连道:“古闻建木通天而落,如今真见,当真不凡!”
  “这便是建木?”
  李辟尘讶然,抬起头来仔细观看,那冠入云霄,直上九天,隐在混沌蒙昧之中不可见,确实是通天连地。
  “原来如此,外道之海畔荒芜无物,唯独一株建木矗立,正是连接寰宇百洲的通道,那这株建木就是北方天门了?”
  李辟尘向吕重绫询问,然而这孩子面上有些羞红,看的李辟尘有些奇怪,好半晌,吕重绫才开口:“或许吧……我也不晓得呢。”
  “嗯……”
  李辟尘笑了笑,摇摇头,此时忽的,这株建木之侧,荒芜之土上有光华显化,此时只见那虚天波动,金电肆虐,接着便有两位仙人从中走出,气贯天霄,正是两位人仙。
  “咦,二位来的倒是早,不知是何方的仙家?”
  那两位人仙见到李辟尘、吕重绫,便走过来见礼,而李辟尘二人也同是还礼,开口言道:“我二人自太华而来,至此接引百洲飞升弟子。”
  “原来是太华山的师兄,师弟我二人是自太白山而来。”
  二位人仙笑起来,而对于师兄师弟的称呼,他们感觉到李辟尘与吕重绫法力雄浑,高过自己二人,便自认为是他二人师兄一辈。
  四人互相道过姓名,此时李辟尘也知道,这二位人仙分别唤作郝青林、胡天月。
  交谈之中,那两侧之处又有光华显化,此次两道金电肆虐,踏出五位人仙,东侧自太微而来,西侧至太伤而至。
  “嗯,你是李辟尘?”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李辟尘转过头去,却见一位白袍人仙当面,那左臂覆甲,牵着一头小毛驴,正是黄天凉。
  “一别数日,道友无恙?”
  “还好还好,哈哈哈……”
  二人寒暄一番,此时九玄来人已有四处福地,共九位人仙。
  建木之下,群仙汇聚,而此时经过诸人商论,也已知晓北方通天之门所在,原来建木前方至东处尽头,时间一道,自化一道通天仙门。
  “建木通天连地,是故飞升之人皆从建木之东而至,西至我云原之上,以建木之无上法相互通连,构筑通天之仙门。”
  一位人仙如此言语,他来自太微山,唤作梅归缘,境界乃是玄光,为诸人仙之中最高者。
  光阴渐过,不断有光华显化出来,此时此番,诸多人仙汇聚,九玄福地已至八处,聚人仙一十八位。
  直至又一道金电划过,最后一处福地来人也已经至此,却见那光华散去,从中走出一个木人,却并非仙家模样。
  “木傀?你是……”
  诸人仙中,郝青林不解发问,此时那木人转头,对诸多人仙抱拳,语气没有波动,更无情感:“太真山,花千树,见过诸位道友。”
  它行走动作皆如寻常人,没有半点迟滞,如同圣灵转世一般,对诸位人仙一一见礼,那脸上带着木面,刻印卷云赤纹,如同天上大神一般。
  “你便是花千树?!”
  听闻此名,有人仙当即惊诧,此时李辟尘身旁,黄天凉开口:“花千树,你就是太真山第二位真传?”
  太真山有三座草庐,同样也有三位真传,行道庐中关山月,问道庐中花千树,求道庐中陈二生。
  太真山中也有弟子,然代代真传只这三位,有新真传上位,老一辈便要退位,隐下三尊草庐之中,磨砺自身道与法。
  关山月号称同代无敌,而其余两位真传名声虽然没有师兄大,但其境界亦是不低,然谁也不曾想到,第二真传居然是一尊木傀!
  神通之所造,乾坤之所化,为木身石心,生出灵智,潜心修行数百年,化如今这般境界。
  太真山只来一人,其中太微山,石龙山皆来三人,此地聚一十九位仙。
  诸仙互相见礼,在惊诧于第二真传的出现后,也就不再言话,诸多仙家静静等待北方天门大开,如此过去两个时辰,忽然天穹之上有光华显化,那些混沌蒙昧的云海开始颤动,其中一道天芒破碎,就见外道之海中大起波涛!
  一座宏伟天门从荒芜之地上隆隆升起,后方波涛乱卷,下方云烟同绕。
  诸多仙家观看,此时门中光华大作,突有无数嘈杂之音响彻起来,再一会,道道光团从中掷出,落在地上,化作一位又一位小人。
  这些人懵懵懂懂,似乎还处在混乱之中,偶然抬起头来,却见到上方阴云遮天,再定睛一看,却是诸多仙人矗立。
  这种景象,不仅让这些小人惊骇,同时也让来此接引的诸位仙家愣住。
  李辟尘耳朵微动,清晰听见,诸仙中,太白山那两位里,胡天月转头,对郝青林道:“这就是……其余大洲的飞升者?怎么这么……”
  “小……和兔子似的……”


第二百七十章 诸下宗,群仙来朝,九玄见,仙光震天
  人仙们面面相觑,而这些小个子的仙家也是满脸愣神。
  云原之仙,在这些飞升者面前,如山如天,高耸难见,此时这些小叽叽喳喳,却是面上带着古怪,似乎是觉得自己飞升错了地方。
  “下界诸仙,你们不曾飞错,这里正是云原。”
  一道冰冷无情的声音响起,那是花千树,此时就见这尊木傀上前,那股气息弥漫,让人感到心中一阵摇晃,如同天,如同地,浩荡的生命之气萦绕在身,只是走过,便让地上铺满绿芽。
  这是他身为木傀的灵性所致,他是太乙木身,带有无尽生机。
  李辟尘注意到,他所走过之处,泥土破开,化出碧绿,然就在数秒之后便枯萎死去,三个呼吸,便化作尘土再散。
  “生生灭灭,看起来,外道之海边缘,只有建木可存,其余凡树灵植都不可存续,这里的‘道’,只允许建木坐落。”
  生死阴阳只是在瞬间发生,李辟尘见这般景象,又心生感慨,有时候,生死来的就是如此之快,让你无法反应,非常的突然。
  花千树低下头去,那些小个子仙家听闻他话,俱都迷蒙,而此时,那天门之中又有光团落下,不断化作这种小人,而这一批出现的飞升之仙中,有面色老成者,他一落地,便驾起云法,行至“高天”,也就是到云原诸仙与目平齐之处。
  “诸位,这里便是云原上洲,我等此番来至,身子有恙,是过天门的正常现象,不须惊诧。”
  这位仙人似乎来过几次,此时轻车熟路,为那下方诸多仙人指点迷津:“我等所居下洲,三清三浊皆较为匮乏,而似云原这般上洲,前二十一位,都是先天所成就,亦或是洞天所造化,圣境所磨弄而出,为真正仙家之居所,故此三清如天,三浊如地,气之雄浑远飞我等之所在处可比。”
  “道弱于此方,故此过天门时便会化作这般模样,诸位无须惊诧,只消在各自上宗之中静修三日,便可恢复原本大小。”
  这是道与气的差别,同样也有法和理的差异在内,因弱所以小,不适应,才以这种姿态显化出来,就如同龙一般,在江河之中隐起不过百丈,而至大海之中则化千里,是所居之处限制了他们的道。
  这需要一个缓缓的过渡,而静修,这就是最好的过渡之法。
  这位仙人如此解释,而花千树同样颔首:“不错,正是此理,你们无须怀疑,这处正是云原之地……”
  他腰部一块玉牌发出光华,此时只听花千树开口:“太真山下宗诸仙何在,可随我离去了。”
  此时天门之中光华已散,那地上密密麻麻落了一片仙家,此时有人乘云而起,有人驾兽而翔,有人御剑而升天,当真是各显神通,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让云原仙人感到哭笑不得是的,这些仙家的个头,实在是不敢恭维。
  “这般也体验了一把天外大圣的感觉,传闻中,居在天外圣境中的大圣,许多都有万丈真身,若是施展法相,不知要高大到何处去了,当真是连天也装不下。”
  “这些大圣看我们的感觉,也许就和现在我们看这些飞升仙人的感觉是一样的。”
  李辟尘与吕重绫相谈,此时身边诸多仙家都上前去,寻自己下宗,而那些下宗也顺着玉牌气息而去,很快,原本乱糟糟的一片就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太华此处,一片剑光纷扰,只看见一群身着青白道袍的人御剑而至,此时来到李辟尘身前,俱都拱手,连道“上仙”二字。
  李辟尘目光扫过他们,觉得有意思起来,不曾想这些居然是剑仙。
  曾经在天寒见过剑仙一脉,那是祝凝心的本宗,白雾山长虹剑宗,此时不料太华山的下宗中也有这般御剑的仙家宗派。
  诸剑仙中,当首一位是尊老人,他似乎来过数次,此时对李辟尘打过稽首,开口言语:“老朽自下洲七峰洲而来,是五灵仙剑派副宗主,此番前来云原上洲,领弟子诸仙共计三十三人,还请上仙清点。”
  他话语刚落,那一侧又有仙家前来,道光浩荡,乘云驾鹤,踏霞坐风,此时一脸二十七尊仙人来至,为首者乃是一尊青年,对李辟尘打个稽首,开言道:“贫道自下洲黯云洲前来,为六甲神宗‘雨师使’,此番前来云原上洲,领弟子诸仙共计二十七人,还请上仙清点。”
  六甲神宗供奉天公六甲之神,其中修行六甲神篆道,是太华四天时的变种之法,其中神使有六,为天老、雨师、白炎、风伯、八阵、黄云,共列六神使,正是取古时六位仙人法号。
  他们本宗修持六甲神术,也是承了这六位仙人的法门,算是得之正统,为真正传承之者。
  李辟尘清点二宗,共计六十位仙人,而此时,那远处又有仙光来至,前往吕重绫处,对他言语。
  李辟尘望去,只见这一拨仙人,身萦云带,臂捆绫罗,腰缠金丝,肩负青甲,如人神,如力仙,如古之大将,如守门阴神。
  那为首一人面上带甲,看不见容貌,只有两只璀璨瞳孔露出,此时来至吕重绫前,先是一个抱拳,再是一个稽首,礼仪古怪,正待吕重绫有些愣神时,开口高呼,音抑扬顿挫。
  “弟子~自下洲~神~归洲而至,为故神宗三神将之~雷神将,此番前来~云原上洲,领~弟子共计~二十二位,请!上仙清点!”
  他的话有些类似大戏,听的人一愣一愣,吕重绫呆了半晌,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清点故神宗弟子,此时那远处,前来的宗派还远远没有结束。
  只看神光萦绕,仙光滔滔,这些仙家虽小,但那气势却仍震云霄。
  一群仙人施展云雨,乘雾化烟,那俱都身着黑袍,头扎白绫,内穿赤色道服,那领头者是尊老人,手里持着玉板,长须飘飘,颇有一番风采。
  “贫道自下洲神芳洲而来,为汉云宫‘道辅’,此番前来云原上洲,领弟子诸仙共计三十位,请上仙清点。”
  在他身后,亦有一尊女仙前来,后方跟随诸多女弟子,身缠赤炎,身着白衫,臂带赤色绫罗,如天女群至,此时那领头女仙开口,对吕重绫做个大礼:“弟子自下洲神芳洲前来,为楚水宫‘道辅’,此番前来云原上洲,领弟子诸仙共计三十六人,请上仙清点。”
  诸仙群至,九玄当前,此时只看北方天门外,那当是……仙光震天!


第二百七十一章 百仙聚,众圣齐归,擒青叶,甲乙木别
  一百四十八位飞升仙人,此时俱都来至,这些仙人中,境界最低者也有筑基之境,大部分在玉液徘徊,部分成就人仙之位,而这些领首之仙家,几乎都是玄光的境界。
  毕竟是一宗之长,若修行不到家,如何去服众?这其中,尤其是那两位老人修行最高,五灵仙剑派的老剑仙,境界立在玄光之中,然那气息已近似于出窍,而那汉云宫的老人也是不遑多让。
  修道人与练武人不同,前者年岁越长,道行越深,而后者年岁越长,气血越是衰败。
  这便是行法与行血的不同之处,也决定着仙凡的隔阂。
  在二十一洲之后的大洲之中,这种修行已经是了不得,但在云原之地,出窍不过刚刚踏入神人之道,脱离人仙之法罢了。
  李辟尘与吕重绫清点仙家,此时这些小个子仙人们乘云驾风驭兽化雾,俱悬在天,浩浩荡荡,而那远方,又有一道光华过来,李辟尘目光一扫,见其余诸地已无仙人,便知道这道光华是最后一片仙宗。
  “弟子告罪,来的晚了!”
  这道仙光散去,其中露出六十余位仙人,俱都踏空而走,身边风雷相随,身着青灰之袍,那领受之人手掌中捏着一株桃花,见李辟尘、吕重绫,当即打个稽首,道:“弟子自下洲元荒洲而来,为‘巫龙宗’之‘翠龙王’,此番前来云原上洲,领弟子共计六十六位,请上仙清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