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下洲元荒洲而来,为‘巫龙宗’之‘翠龙王’,此番前来云原上洲,领弟子共计六十六位,请上仙清点。”
  他这一支宗派比较特别,李辟尘目光扫过,见这些弟子中,居然有人存龙首人身的姿态,便是诧异非常,再感其气息,只觉着是半个龙身,半个人身,如往古之祖族,早该泯灭在长河之中。
  传说古时,有大圣降世,龙首人身,脚踏雷光,手中握着两只风蛇,为往古之神话人物,其身死后化作一洲。李辟尘这般细细想来,心道:那大圣死灭之处,看来便是这“元荒洲”了。
  “一百四十八位仙家,再加上巫龙宗六十六位仙人,此时共计二百一十四位仙人,师兄,清点完了。”
  吕重绫对李辟尘开口,语气空灵。
  “好,既然如此,无有落下,诸位此时便随我师兄弟二人回转太华,上青霄峰中。”
  李辟尘这般说话,同时目光转动,化作阴阳双瞳。
  这些仙人气数法力,道行真神俱都映入眼帘,一个不差,也没有错误,更无一仙有三浊缠身,没有魔门迹象。
  李辟尘的双目变化,而这种状态让这些仙人震诧,此番诸多领道之人俱都抬首,只觉得在这双眼下,自身一切有无诸法皆不能逃离窥探,那人仙被阳瞳一看,顶上一花出了,悠悠而转;那玉液被阴瞳一看,身周顿化晶莹之光,乃自身琉璃之血隐现。
  不过盏茶,阴阳二瞳便消去,李辟尘对诸多仙家打个稽首,随后转过去,呼唤龙马前来。
  那半空中,诸多仙人面面相觑,汉云宫老者开口,语气慨叹:“不愧是真正福地所出弟子,这阴阳二瞳的道法,当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是,只是一看,我便觉得万法皆出,难以抵挡,顶上一花陡然旋出,阻挡不得。”
  楚水宫女子开口,眸光中异彩连连:“这般神奇之法,在我等大洲,当真不能见到,云原无愧是第七天之下第四大洲,为乾坤造化之所,天炼地铸之处!”
  “人杰地灵,人杰地灵啊!”
  五灵仙剑派的老剑仙开口,抚摸长须,语气惊叹。
  他们的大洲都在二十一位之外,与云原相比,真的是天上地下的差距,那其中,更有一些大洲基本上处于蛮荒时代,贫瘠无比。
  群仙震撼,而此时,只看那远处,一只龙马踏着红云而至,那模样已近似麒麟,神骏异常,再看天阙,一只白鸾振翅,发出高亢的鸣叫之声。
  李辟尘翻身上龙马,吕重绫踏云坐白鸾,而此时,那其余诸地,群仙也已俱都领回自家下宗仙人,李辟尘转头,见黄天凉对自己摇摇一礼,笑道:“此番一别,看来下次再见,当真是要十年之后了。”
  “不当十年了,此一年已要过去,还剩九年。”
  李辟尘哈哈一笑,那周遭诸多九玄仙家也是各自哄笑起来,于是那道礼不停,俱都道声走好,此时看天上一道金光转回,却是已经有仙人带着飞升众仙离去了。
  “十年之后,希望还能见到诸位,贫道先走一步。”
  冰冷无情的声音响起来,那是花千树,这位太真山第二真传,此时手掌托起,只看那掌中,忽的化出一片森林。当中一株大木坐落,他抬起头来,忽然化作一道真光登天,直入那建木之中,取下一片灵叶。
  “他是要带回去参悟,难怪太真山让他前来,不过花千树与陈二生都是人仙之境,十年之后九玄论道,他二人与我们同辈相争,却是棘手的对手。”
  黄天凉缓缓开口,李辟尘也抬头望去,只看这位木傀踏灵云而下,手中握一片青叶,如捏着半个人间,那叶上纹路,似乎如云如烟,又似有万城千镇隐在其中。
  “起!”
  花千树伸出手去,那青叶泛光,托在掌中,此时脚下生起一片青云,当中碧霞萦绕,白光渺渺,金炎震世,如真正有道天神临尘,那太真群仙被这片连绵如山的青云托起,俱起长笑,再回首,云烟已渺,只能看见天边一道清光遥遥。
  “好道人!”
  这其中真法,青云漫天如连山,那厚重之气难以琢磨,李辟尘心中有感,知晓这位木傀是一尊真正木圣得道,个中法力,若是说起木之行,甚至要在自己之上!
  “那金炎是甲木之火?与我乙木之雷相克,甲乙不容,十年之后,怕是要对上一阵。”
  李辟尘心中有些冥冥之感,这源自道的交锋,而不是个人的恩怨,因为甲木主死、倚离、赖火,是以甲木参天,脱胎要火;而乙木主生、倚震、行雷,雷火相辅相成,却又相互为敌,青龙与朱雀不合,是以道相悖。


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利宝,紫薇帝龙,五行遁,虚天难走
  见花千树带太真群仙离去,此时那周遭九玄中人,也纷纷道别。李辟尘转头,见两道清光离去,那正是太白山二位仙家,此时郝青林,胡天月对李辟尘二人打过招呼,笑着离去,那脚下带起宝光,一片山岳玄气弥漫,万千法宝之影招摇,带起诸多太白仙人离去。
  “两位师兄,我等十年之后再见了!”
  郝青林,胡天月的大笑声在此方乾坤回荡,再看时,那人影已经消失,与木傀一般,只能窥见天边一道摇摇宝云。
  太白山修持法宝之道,与太华不同,他们的道法也可看做是“地利”,那法宝都是天地成就,自带乾坤之气,故此其中弟子引宝气入体,与真灵相连,以神驭宝,以宝驭法,以法得道,以道成身,是四之循环,更可移山挪岳,改江变道,有莫测之威。
  太华天时,太白地利,也是冥冥之中相对相辅的宗门。
  太微山中,梅归缘目光扫过群仙,对诸人打个稽首,脚下带起星光,一刹那,只看其中紫气漫天,有龙吟啸,那云如长龙似巨蟒,托着太微群仙直入九霄,后方星辰云卷,日月齐现!
  “好家伙,紫薇帝星!”
  这尊人仙之前少有言语,境界乃是此番前来诸仙之中最高,法力道行也是上上之位,此时施展出自己妙法,方才让诸人看清,原来这尊人仙修持的,乃是太微山中四大上星之首的紫薇帝星!
  李辟尘看他驾紫龙而去,那星光之后带起日月虚影,不由得心中想念,此番一比较,当初张木槿的境界便是低了这梅归缘太多。
  不过这也难讲,张木槿如今修行不过一十二年,刚化人仙,且修持之星辰为荧煌,并也不曾入金庭宫修行,当然比不得紫薇,那自然也就不如梅归缘。但若是再过二十载,这其中谁胜谁负,还是两说。
  都是天骄,同为人杰,同代相争,谁又会比谁弱了?
  且不看如杨安石,那般愚钝天资;且不看如关山月,那般天赋高绝。
  这般差距,二人天寒一战,却是打了个旗鼓相当!
  任凭那些人仙憧憬,地仙乱测,却是谁也不曾料到这个结果!
  吕重绫看这些仙人离走,那小脸上满是惊讶,同时道:“师兄,此番来了,当真是开了眼界,寻常时刻,哪里能见到这么多强大仙人!”
  “木中圣灵,持宝二仙,紫薇帝君……”
  李辟尘口中喃喃,再看吕重绫,笑道:“你也不弱于他们,那三个铜匣,里面装着的可都是宝贝呢。”
  “嘿嘿,师父说,不到生死搏杀,不能开匣。”
  吕重绫挠了挠头,面色有些羞红,而他原本那脸蛋就如女孩一般俊秀,此时这一动作,李辟尘还好,没有感到什么,却见那些下洲仙家中,楚水宫的诸多女子,皆是美眸轻眨,不知不觉被吸引住了。
  “莫动情之心,小心劫难突至。”
  那楚水宫‘道辅’突然开口,此时后方诸多女弟子皆从恍惚中醒来,顿时面色皆红,低下头去,不敢说话,只是口中称是,全无天女姿态。
  这位赤绫天女目光凝聚,只是叹言:“不愧是上洲,这般俊秀的人儿,当真是少见,便是我一个不小心,也差点被那气质吸引,若是长久了,必然魔怔。”
  “上方之仙须得小心窥视,这是道不同的缘故,我等不曾适应此方规矩,不曾接受此方之道,须得三日静修,洗去下洲之气方才可以。”
  六甲神宗‘雨师使’开口,言明其中关窍,并且嘱咐诸多同道,紧守心神。
  仙光绕,神光摇,此时建木之下,又有仙人起舞,带起真法,施展莫测神通,领诸多仙人而走。
  一道气息起落,忽的见到有两位人仙悄然消失,连带着一片小个子仙家也同时被抹去,这般景色又让剩余仙人微惊,尤其是这些下洲的仙人,不曾见过这种神异的法术,顿时呼喊起来。
  “不消惊骇,这两位道友是白衡山的弟子,列在仙班,白衡山修行气之一字,不沾染其他法诀,最是玄奇,不能以寻常诸法来推论,他们行走无云,来去无影,炼气为道,不使外门之法。”
  一位人仙开口解释,这位仙人面如冠玉,身高八尺,是太虚山青云宫的道人,唤作薛藜,使的乃是五行真法,行的是五德之道,有千变万化之威力。
  他此时见那白横山二仙消失无影,言罢之后,施展五行之法,此时只看金光震,青光摇,玄光滔,赤光烧,白光化道。
  “五行大遁!”
  这是神通,是青云宫中人仙之上都能得到习练的神通,以五行为基,本身一行为法,施展此方遁术,化金木水火土,无影有相,有形无真。
  李辟尘心念稍动,想起自家宗门之中,那大齐的太子坤不就原本是白衡山内定的弟子么,只不过他不喜白衡,故此千里迢迢来太华求学,言语之中对白衡有诸多不满。
  看起来大齐与白衡似乎并不对付,然而这也无用,福地之力并非凡俗王朝所能干预,这是天数也是道之理,仙凡两隔,仙不入凡,凡不见仙,能有交集之时,也就只有如祭天这种大事了。
  “重绫,我们也离去吧,不消久留了。”
  李辟尘这次前来算是见识了各方的人杰,不由得心中慨叹,这些家伙当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这般看来,十年之后,自己也要加把劲力了。
  九玄论道,何等大事,定天下气数消涨。
  吕重绫听闻,也是点点头,转过身去,对那些仙人言语:“诸位还请施法定好,我师兄弟二人这便带着诸位启程归山。”
  虚天大遁不能再用,这并非是有什么限制,而是这些前来的仙人不通此方之道,身与神皆被压住成这模样,一般来讲需要静修三日才能恢复,而虚天之中不讲道理,若是说真世是一面平静的湖泊,可以任凭人来人去,只是最多不适应水温收缩,那么虚天便是深埋在水面之下的暗流,若是不熟悉者,当即就会被冲走撕碎。
  这便是为何,那些个仙家都是施展自己法术而走;这便是为何,在青霄殿中李元心要再三嘱咐。


第二百七十三章 龙驮仙,剑语铿锵,天原上,仙道无疆
  李辟尘听吕重绫告知诸多仙家定住身形,又观这些仙人纷纷起法,那手中一捏道印,心神相感,同归天地,只是刹那,那背上照地青陡然大放光华,只看三道清光升天,三道金光随行,又有三道白光摇摇化起,那浩荡纯阳之气撼动云霄。
  仙剑化长龙,此时天上仙云绕,神光摇,那青龙舞动,吟啸九天,带着下方二百一十四位仙家同时登天而去!
  李辟尘自身踏步而走,那一步落下,足下顿生金莲,有光聚道,如天华仙桥,身形一转,只听一道轻雷滔滔,若隐若现,再看时,这尊仙家已经坐在那龙首之上。
  “好!师兄这法,当真玄妙!”
  吕重绫看的目放光华,那木作青龙,仙剑成光,身躯横卷数千里,啸动九天十地,让他心中震撼,此时轻笑一声:“也不得让师兄抢了我的风头!”
  他脚步踏气,此时手中捏起道印,只看那一瞬,天上天下,无数金光汇聚而来,陡然化作一柄十丈飞剑!
  “御剑乘风去,逍遥天地间!”
  吕重绫踏剑而去,直追木龙,此时只看这太华山师兄弟二人,一人乘龙带风雷,一人御剑裂云天!
  曾有龙过云霄,曾见仙踏天桥!
  曾与神剑追道,曾看群仙来朝!
  龙躯千里,浩浩荡荡,那下洲二百一十四位仙人,此时在龙背之上,观下方山河转过,看那建木遥遥,又望那还不曾离去的几百仙人,真昂着头,指指点点,面容皆惊。
  如梦似幻,这些下洲仙家目光迷蒙,而那为首之中,雨师使语气惊叹,只对其他领头人仙道:“我六甲神宗,也有化符为龙的法门,但又哪里有这般雄壮气势?!不愧是福地上宗,每一次前来,这些接引上仙弟子,皆让我心神震撼。”
  “便是来了多次,那年年代代,一拨一拨的仙人都是不同的,道有万道,一人便是一道,道道皆不同也,便是老朽这般,修持至如今,来了有二十次之多,算起来,也有四百年岁月,但每次前来,仍旧让老朽我大开眼界。”
  五灵仙剑派的老人仙言语,对那诸位仙人家言:“何谓之道无涯?这便是道无涯了!”
  这木龙带起风雷,那身周上,三道清光,三道金光,三道白光,化九极纯阳之数,这般气势可摄万物生灵,那阳之一字已经炼至极限,且不说当初照地青身上那三片纯阳金叶,便是跟随李辟尘如此之久,这神木也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其实李辟尘也早有些发觉,这照地青中,那块石板正向着仙石转化,而岁寒老松之枝也已经不似松木,变得粗壮如虬龙,而那三片金叶像是公孙木的叶子一般,这神兵若是说还有什么地方和岁寒老松相似,恐怕也只剩下那剑柄处的一坨碧绿松针之云了。
  自天阳地阳入此神兵,自青霄天罡之气被掌教灌入,自李辟尘身化纯阳,自在八卦炉中遭神火煅烧……这般一路行来,这兵器早已将化无上之器,要从无品之剑、天成之宝化作真正仙兵。
  木龙长啸,那龙吟震彻九天,此时,那后方,遥远之处,建木之后,外道之海中突然大起波涛,那群仙回首,却见大浪潮潮,其中站起一尊黑影,盖压天霄!
  此影头顶混沌,身隐迷蒙,那双眸如光似渊,只看那蒙昧大雾之中,滔滔大浪之上,有六只臂膀伸出,如太古神人再世,此时望着木龙离去之处,仰天一吼。
  一云山万重,天地浑不分。
  “殁影……这是殁影!”
  吕重绫看见了这尊漆黑的巨影,他自幼随陈汤修行,又在白龙观中饱读诗书,看过诸多道典、异志,那鼎鼎大名的《天荒蚀文》自然也不曾落下。
  “【殁影者,外道之海中独存之‘神’,记为异兽,标注于卷九之中。】”
  “【殁影者,身高万丈,头顶天,脚分海,生有六臂,人形而鬼面,身周混沌如衫,云雾如甲,双目如渊似光,灰皮而有巨力,其不得窥见真形,传为往古之时,诸多地仙元神汇聚,亦有猜测为大圣之真灵所化。】”
  “【殁影不得脱离外道之海,其神智混沌,不能言语,不知乾坤,不明天时,不知人神仙魔之别,不杀生,不妄动,不担山,不摘星,有无上之伟力而不用。传为其困于海中,不得解脱,徒作修行。】”
  “【然虽如此,若在海中遇殁影真身,则须舍弃一切亡命而去,否则必遭大劫,因殁之一字本就是死意,而影之一字为光之反,水之幻,是为大凶也。】”
  吕重绫缓缓讲述,此时远方外道之海中,那尊无上之神缓缓隐去,不知为何出现,不知为何离去,不知为何……那双眸……似乎摇摇向着木龙离去之方望了一眼。
  说不清道不明。
  这般滔天的气势,让群仙都胆颤,那境界低的,甚至连魂魄都要被“震裂”,只是远远望了一下,那如太古魔神一般的影子就映在脑海之中,几乎挥之不去。
  外道之海为连接寰宇之地,混沌且蒙昧,其中诞生诸多难以言喻的神与异兽,为先天之所造,寰宇之外所诞,不能离海,神智不开,然其力堪比地仙,甚至有天仙之能,而外道之海乃是修行之人最不敢靠近的地方,其中原因,便是因那海水会化去一切法力,沾染一滴,少之百年道行去了,多则千年修行化作乌有。
  云海滔滔,下方荒芜大地渐渐消去,李辟尘乘龙而过,吕重绫御剑而行,二人行有一日光景,那四方乾坤遥遥,此时终是拨云见日,然蓦的回首,却看那外道之海所在之处,原来是一片撑着天的高原!
  大地突然隆起,大地突然坠下,那建木就在此高原之上,而此高原脱离云原一十五洲而存,其大小堪比三州聚合,如同天地之脊梁!
  李辟尘心中无比震撼,那高原茫茫,上卷苍黄,尽头一株建木化阳,撑着天,只做无疆!
  这般景色,真是:
  混沌不开天无妄,蒙昧无法道无常;
  神波倒卷云海浪,青木通霄称无上;
  高尘如地沙茫茫,千丈云烟起苍黄;
  真仙乘龙言无量,人梁山脊镇无疆!


第二百七十四章 如我闻,太上妙法,身神心,人仙当化
  高天远去,神木难窥,青龙舞在云霄之中,身卷雾涛,终是远离那片神秘的高原,那当中千万里大地,只有一株建木独自撑天,荒山孤岭,难见人烟。
  “不知此处距离我太华又有多远?当真是乾坤造化之处,难以明说!”
  李辟尘心中感慨万千,又有诸多话语不当去言,此时只是有些痴癫,一瞬间胸中生出无尽豪情,感天地之浩淼,人灵之渺然。
  当年灵化清风,也曾神游大千;
  当年灵化清风,也曾上窥洞天;
  当年灵化清风,也曾远赴海眼;
  当年灵化清风,也曾行走人间。
  心中有人在自问,那道声音极其的熟悉,那就是自己的声音。
  李辟尘双眸中,阴阳二光又再度显化出来,这一次却非自身本意,那目光中,不见了前方诸多高山大河,不见了那遥遥的高天之原,不见了那下洲二百一十四位仙人,同样不见了一直御剑在青龙之侧的吕重绫。
  此时,在心田内,一汪镜湖显化,那湖畔边上有一株参天的大树,仔细一看是株桃木,此时在这桃树之下,有两尊容颜一模一样的青年互相站立,面对而作礼。
  那身上穿着玄裳白袍的,是李辟尘,是真灵,是本我。
  那身上穿着常衣常服的,是李辟尘,是逝灵,是真我。
  “本我”与“真我”面对面坐下,那桃花缓缓而落,此时场景一转,居然来到了峨眉山巅,那峨眉观后。
  依旧是一株桃树,此时遥遥探着天,做着徒劳无用的努力。
  两人互相开口,也不知道是谁在问,也不知道是谁在答,只知道,不论是问的人,还是答的人,都是李辟尘自己罢了。
  【岁月之无情,天地之茫茫,我等修道之人,在这玄黄之上,青冥之下,踌躇彷徨,不知心中真意,敢问那‘道’在何方?】
  “道在心田,人仙寿千,地仙称万,天仙十万,然终有尽时,穷一生追逐之物,那便是道了。”
  【这天下里,群仙万魔换了一批又一批,诸神陨落了一尊又一尊,唯独这建木长久支撑在天地之间,真正笑看人间沧海桑田,看那一批又一批人妖万灵追逐大道,然它逍遥否?】
  “不逍遥,不逍遥!立在一处,千万年也不得动弹,如何是逍遥?”
  【我求道所为之执,是为落叶归根,然若想归根,便要修的无上之法,求得无上之道,对也不对?】
  “当是对的,不去长生,如何求道?不去求道,如何归根?”
  【那我也不得逍遥,这建木生于斯长于斯,可也是落叶归根?那它不得逍遥,我也不能得了。】
  “错了错了,游子不曾远行,不曾看见那乾坤之广袤,天地之浩渺,不曾见过,谈何不得?不曾拿起,谈何放下?”
  【然它不曾离去,是天地所束缚,难道它自己不愿离去?】
  “我非建木,如何能知建木之情,此言大谬也,而它生在天地,以其为父母,我窃以为它不敢独自前行,然我也非天,不当妄自评论。”
  【它被天地束缚,那是否要超脱天地?既要超脱,为何又要天人合一?既是天人,那是你化天,还是我化天?】
  “我是人,你也是人,天人合一,是化仙之法,成人仙之位,在天地之内逍遥。”
  【如何讲?天人天人,是天也是人,为何驳斥于我,那这又说逍遥,然之前又说不逍遥。】
  “人是人,天是天,不可妄自错乱,天人合一却又互相分离,不可混为一谈,是你乱了心境。”
  【……】
  “……”
  那桃树下,两尊道人,同是李辟尘,互相而问,互相而答,正如同阴阳一般,对立而又互生,这他一言他一语,二人论道,却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那湖畔里落满了桃花瓣,那辩论之声仍旧不曾停止。
  真我与本我在交谈,在互相言语,在阐述道与理,终于,真我在一声长笑之后,化成青烟,正此时间,本我头顶上,一朵道花陡然旋出,黑梅白蕊,如看大道阴阳。
  青烟便是道花,此时散去,而本我目光之中再化阴阳,与那道花相对。
  这尊李辟尘站起身来,只是这一个动作,刹那间,那桃树四周,峨眉观外,漫山遍野俱都开起梅花,那木从芽生,只是几个呼吸便长到两人高大,紧接着,那些寒梅突然绽放,与那桃花交相辉映,是神山之上,遍地芳华。
  这一刹那,李辟尘眼前万物陡转,只是瞬间,真灵回转紫府深处,端坐道台而不动,于是自紫府而起,玄门妙法清光显化,化光通达全身诸窍,贯龙骨而入丹田,启五精四海三火,达人身之转变。
  气血轰鸣,如出大炼,其中蕴含道与法,为纯阳真意,此时与那无上人仙之躯同时共鸣,顶上一花陡然旋出,却比之前要清晰数倍!
  冥冥之中,一道天意降下,分化三道,一者入仙,一者远遁,一者入幽黎。
  “原来如此,三道天意,一道为我列仙之气,一道入远方化劫,最后一道遁入幽黎,乃是失败之说。”
  李辟尘双眸之中大放阴阳,此时乘着青龙,那手中化出八卦盘来,而人身八处俱都起法,汇聚眉心,与三清之玄门妙法清光相合,化一道混元之光。
  混元者,乃八卦之聚合也,为先天一气,蕴大道之意。八卦神火煅已经把八卦盘之法化入李辟尘身中,如此仙躯便是八卦之法,是混元之体,是先天所早就,这是李长生的金丹拥有的神异造化,不可复制。
  口齿大开,李辟尘开始言语,音如天籁,此时回响乾坤,不出言语,明明可见那嘴角开合,却全然听不见半点声音。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太上妙法,清静真经!
  此经为太上口述,不立文字,其中讲述道之真理,为炼心之无上妙法。
  李辟尘不断言语,而那身中,纯阳之气不断升腾,愈发强大,连同身下青龙,也一并涨大起来!
  这时候,那木龙顶上,三片金叶摇曳,忽然升起,在一瞬间化出三道纯阳真气,成叶之形,托在那黑梅白蕊的道花之下!
  金叶三片,道花阴阳。
  李辟尘把清静真经言罢,而此时那二百余位仙家和吕重绫早已发现李辟尘不对,此时吕重绫见李辟尘闭口,连道:“师兄……是如何了?!”
  “观建木有感,觉天地之浩渺,仙人之逍遥……且不说了,有劫将来,有劳师弟为我护法,我将在此地化作人仙真境!”
  李辟尘如此缓缓言语,手捏道印,眼帘微微合拢,口中再言起清静真经。
  那后方群仙听得此经,耳中心内只能听见一些玄妙之言,却不是清静真经之语,因法不传六耳,故此他们只能得其感,不能问其真意,但这也已经足够,在这种道韵之下,居然有诸多仙家盘坐下来,在龙躯之上,借助这浩大天音悟道。
  吕重绫听闻此言,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是又惊又喜,直是连道:“师兄放心,师兄放心,且交给师弟我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人仙难,天意三分,五尘魔,当年之事
  三道天意,分去三方,冥冥之中,因果早已种下。
  有过去便得未来,从未来可窥过去。
  李辟尘闭目静神,那人身八处,俱起纯阳,此时又有玄之有玄,妙之又妙的大道伦音在四方回响,同时引诸多仙人入定。
  那李辟尘口中念叨的清晰,在这些仙家听来却是半个字也不得明晓,然那种韵,让他们心中大静,只是如听天音道语。
  一道天意入身,是为列仙之说,一道天意入冥,是为陨落之说。
  而中间一道天意,却是遁去了不可知之地,遥遥化了有千万里,直至落在那冥冥中的定数之上,同时又分化数方,引劫难群来。
  化人仙有劫,这劫无定数,皆是过去之中结下的因,此时都要来向李辟尘讨要那果,不论是仙家,还是凡人,亦或是魔道、诸神,只要欠下了因,那就要来取一次果。
  结下的因不重,那来取果的人便少了,如果重了,那便多了。
  ……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一世长恨,半世魔身。
  云原第六尘清州,此地坐落一个福地,一个魔门。
  福地居在明处,是石龙山藏鼎观。
  魔门居在暗处,是愁鸣谷五尘魔教。
  一福地一魔门,互相掣肘三千年,而此种,因果缘由可上溯至接近六千年之前。
  自太华代九思,九思化五尘,如今也有接近六千年的岁月,这般人间,沧海都不知化了几许又几许,桑田是起了一处又枯了一处,众生也同是换了一批又一批。
  五尘魔教,曾经也是福地之上宗,得万仙来朝,天外圣境亦有无上祖师开天辟地,而如今却堕入魔门,舍祖忘本,成魔而起,发大宏愿,凡得人间五尘真意者,皆可立地成魔。
  魔,这是人心中阴暗面的放大,不摒二十七阳,但却涨二十四阴,与鬼道有悖。
  若不是天外圣境大圣无法下界,若不是天外圣境中有魔圣护佑,五尘魔教早已泯灭在历史之中,在三千年前的大劫中,五尘早该陨灭。
  五尘魔教中人善变化,可作凡人模样,化人身五尘之真形,隐匿魔气;石龙山弟子善于炼鼎问道,鼎法有十,但却不擅辨认魔人之术。
  石龙山镇压尘清多年,五尘魔教一直隐匿在阴暗之处,不曾出去,行走无定。他们如今使的乃是曾经九思宗所用之福地仙阵,故此石龙山寻之不得。
  至于为何已经成魔还能施展仙法,这自然和苦界老祖脱不了干系,毕竟枉死城收钱办事,这是一向以来的规矩。
  愁鸣谷,名字听着让人心中难言,只听愁之一字脑中便有万般画卷铺展,然而真正的愁鸣谷,却是一派祥和,鸟语花香的地方。
  五尘魔教的弟子行走有礼,言语有数,也会二人对面而坐,谈道论法;也会居于池畔垂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