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对这个酸菜和白菜挺感兴趣的,夹了不少到碗里慢慢吃。
就连最小的铭晗,也自己坐那里吃的满稳当,不管佳莹给他夹什么菜,这娃都吃的挺好。
铭晗以前吃饭差,巧莲看了说是脾胃不太好,给配了点儿药丸让孩子吃。
还别说,吃了那些药丸之后,这孩子吃饭明显好很多,也胖了不少。
如今这娃一顿饭吃的真不少,坐在那里稳稳当当的吃饭,给啥就吃啥,特别好伺候。
乡下人没有那些什么食不言之类的规矩,更多的是饭桌上聊点儿家常。
尤其是老李和曲维扬,俩人倒上点儿酒,一边喝一边聊,反正就是过去这几年的事情,有的是话唠。
除了这俩人,其他人都没喝酒,吃饭自然挺快,不多时都吃饱了,于是收拾下去。
桃花、秋月领着媳妇收拾,那边美琳和玉淑也不好闲着,也过去帮忙。
屋里巧莲跟李嫂子坐在炕上随便闲聊,那头曲维扬和老李都有点儿酒意,也是聊了个热火朝天。
正说话的工夫,外头一阵脚步声,还没等来到门前呢,就听见有人说话了。
“老李,我维扬哥是不是在这儿呢?”一听声音就知道,这是大海来了。
曲维扬一听是老朋友到了,很高兴,朝着外头喊了一声,“大海啊,快进来吧,我正跟李大哥聊天儿呢。”
话音刚落,外头进来了大海,铁柱、石头、大林、春生这几个人,都是当年跟曲维扬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如今一个个也都成老头了。
老李一看这些人来了,当即笑笑,招呼大家都坐下。
李家这屋子就算再大,这么多人也挤啊,巧莲一看这样,正好那边厨房也收拾完了,索性就说到后院去呆着。
把前院给男人们留出来,省的这些人抽烟,等会儿满屋子都是烟味儿了。
李嫂子一听就笑了,于是打发了桃花,领着巧莲他们一行人去后院。
“那你就领着你婶子他们,先上后院歇着吧。
晚上你们两口子要不然就过来跟我们挤一挤,要不然就不住老二那间屋子,反正家里房子够住了,你们想住哪里都行。”
李家原本是三间房子,老二结婚的时候,西边接出来两间就成了五间房子。
等老三结婚的时候,就把老大一家挪出来住在后院曲家的房子里了。
老二家俩儿子招工在城里,都没回来住,老二两口子也跟着去了城里,所以西屋就空着一间。
就这样,桃花领着巧莲还有美琳玉淑一行,从前院出来,往后走,到了后头曲家那房子。
“这是前几年儿子要娶媳妇,就搁西头接了两间房,当时乱,也没法给婶子去信问一问,就这么盖上了。”
一进院子,原本的三间房变成了五间房,桃花赶忙解释了一句。
“看看你,早就说过了,这房子就是你们的,你们想这么收拾加盖都行,哪还用跟我们商议啥啊?
挺好的,这样俩儿子都有地方住,行,不错。”巧莲并不在乎这些。
这边的房子他们原本也就没打算再要回来,早就给李家了,李家爱怎么收拾都行。
众人进了屋,桃花赶紧把自家的被褥,儿媳妇那屋的被褥凑出来几床。
“婶子,被褥有点儿不太够,晚间就只能挤一挤睡了。”
桃花有点儿不好意思,家里就这么几床闲着的被褥,都拿出来了,可还是不太够用。
“这就行了,大家将就着盖,怎么也够用了。”
谁家也不可能余出来十几床被褥啊,李家能找出来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说这么多人出门,的确是麻烦,尤其是这个年月,光是这吃住就很难解决。
可惜青山沟没有招待所,不然他们真不如住在招待所省心呢。
好在巧莲有办法,他们出门的时候带着几件行李呢,再加上大衣什么的对付着,应该够用了。
“桃花,你别忙了,来,坐下来咱唠会儿,我这么长时间没回来了,见你可亲呢,咱好好说会话。”
巧莲见桃花忙里忙外的找东西,忙喊了桃花坐下来唠嗑。
第1120章 祭拜先祖
巧莲和桃花这么多年没见了,自然有的是话可说。
反正不管是多少年的陈芝麻烂谷子,俩人都聊的特别起劲儿,这个热乎劲儿就别提了。
从桃花嘴里,巧莲也知道了不少街坊邻居这些年的事情。
比如院胡嫂子家的孙子,娶了个下乡的女青年,为了这件事,还差点儿让姜德喜那狗东西给记恨上。
因为那女青年长的好,姜德喜看上了没能得手,却被胡家给娶走了。
就为了这件事,胡家被排挤好多年。
前几年那女青年的爸妈找来,想了办法,把闺女连同姑爷和外孙子全都接走了。
如今在省城过得挺好,连带着胡家也跟着接了光,几个孙子都跟着出去了,日子比以前好了许多。
还有姜德喜那一家,当初嘚瑟的都挺厉害,上蹿下跳各种闹腾。
后来他们的靠山,顾家那位倒台,依靠着顾家的姜家也跟着倒了,姜德喜进了大牢,他家俩儿子也没落下好下场。
一个因为打死过人,后来被追究责任。
另一个跟别处的头目争斗的时候,被打成了残疾,瘫在炕上不能动弹。
后来姜家败落没人管,就那么活活饿死在炕上了。
姜德喜那个媳妇齐桂花,被姜德喜强制离婚之后,一个想不开就跳了大雅河。
反正好好的一家人,就让姜德喜给折腾的死的死关的关,家破人亡没个好下场。
“所以说啊,这人不能作孽。
姜家老太太成天撇着嘴看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成天骂大街,到最后怎么样?中风了躺在炕上不能动弹,嘴歪眼斜,拉尿都不知道。
她以前折磨儿媳妇,等她病了,儿媳妇根本就不管,就让她那么躺着,没出半个月,人就折腾死了。”桃花感叹道。
巧莲和桃花俩人坐在炕上闲聊,美琳玉淑她们,也跟桃花那俩儿媳妇说话聊天。
桃花家这俩媳妇都老实本分,正经过日子的人家,虽然没多少见识,说话也笨拙,但是心肠挺好。
跟美琳她们说话一直笑着,也不多问什么,就是美琳她们问啥,这俩媳妇回答啥,反正也能聊到一块儿。
至于两家的孩子,虽然差了一辈儿,却丝毫没有影响。
十几个孩子在一起,雪晴铭暄他们都拿出来事先从家里带的玩具还有绘本等,喊着李家孩子一起来玩。
李家的娃哪见过这些啊?一个个都觉得新奇的很,于是孩子们凑在一起,玩的那个开心。
直到曲维扬领着儿子们从前院回来,桃花这才发现,时候不早了。
“哎呀,婶子,你看我这打开话匣子就没完了,时间都忘了呢。
得,七点多不早了,婶子这一路上肯定挺累的,收拾收拾睡觉休息吧,明天得空了咱在聊。”
桃花赶忙穿鞋下地,示意儿媳妇们领着孩子也离开。
孩子们还都恋恋不舍,好不容易遇见新伙伴,还有那么多新奇的玩具,他们都不想走。
雪晴一看这样,跟铭暄商议了一下,把他们带来的玩具,分了几样给李家孩子拿回去玩。“先拿着玩吧。”
“哎呀,这哪行啊?他们粗手笨脚的,这些东西精致的很,万一给弄坏了咋办?”
桃花一看赶忙摆手不让,曲家孩子玩的那些东西,他们以前从没见过,一看就知道满贵的,桃花哪能让自家孙子要?
“桃花,你就让孩子们收着吧,这些玩具家里还有,没事儿的。”
当初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巧莲就考虑到了,所以特地嘱咐曲家的娃们,带一些玩腻了的玩具。
到这边可以跟李家的孩子玩,还可以送给李家的孩子们,算作是给小伙伴的礼物。
曲家这些娃都听话,于是每人都挑了玩具和绘本带着。
刚才雪晴跟铭暄就是在商议,先送给小伙伴们少部分,等着他们要走的时候,再留下一些。
巧莲知道孩子们的想法,所以才开口这么说,要不是雪晴他们先主动开口,巧莲是不会强行把玩具送出去的。
桃花还想说什么呢,那边雪晴和铭暄先开口了。
“李大娘,这些原本就是我们带来,跟小侄儿他们玩的。
我们也没给侄儿他们带礼物来,这几样玩具不算新了,小侄儿们不嫌弃,就拿去玩好了,真不要紧。”
“哎呀,婶子,你看看你教的孩子多好啊?真会说话。”桃花一听这话,倒是不好说什么了。
在她看来,那些玩具都是新的,哪样儿也不旧,可人家为了照顾孩子们的面子,愣说是旧的让人别嫌弃,多好的孩子啊。
“那啥,你们还不赶紧谢谢小姑姑和叔叔们?”
明明是同龄的孩子,却差了一个辈分,听着这个别扭。
别看李家跟曲家没什么亲戚,可是乡下人家特别重视这个辈分,认为不能乱了长幼,所以桃花坚持着必须让孙子们喊曲家孩子姑姑、叔叔。
李家这些娃们估计也习惯了,不觉得别扭,倒是雪晴他们,费了好大劲儿才转过弯来。
李家几个娃赶忙道谢,然后就拿着玩具欢天喜地的离开,回去睡觉了。
这边巧莲赶紧安排了一下,女人们领着女娃睡东屋,男人们领着男娃睡西屋。
李家被褥不太够用,好在巧莲带了好几床挺厚实的毛毯,再把大人穿的棉大衣给孩子们盖,对付着也就够用了。
晚间巧莲和媳妇闺女们聊天,也不知道聊了多久,后来才慢慢睡着。
这一晚睡的不太踏实,大清早的就醒了。
起来穿衣服洗漱之后,又把孩子们都喊起来,众人一起收拾整齐,带着香、纸什么的,到东山上去祭拜曲家先祖。
好在曲家的祖坟没受到破坏,东山上那几个小坟包依旧在。
于是趁着大清早没什么人,曲维扬和巧莲领头,在曲维扬爹娘的坟前摆了供品烧了香和纸,祭拜了先祖。
“爹娘,我们回来了,多少年没能回来看看,这一次带着儿孙们一起回来。
咱曲家人丁兴旺,孩子们个个都有出息了,爹娘放心吧,孩子们将来会更好,咱曲家以后会更兴旺发达。”
曲维扬站在父母坟前,一边烧纸,一边念叨。
他们带来了不少香烛纸码,光是烧这些就费了点儿时间,等着全都烧完,火烧透都化成灰了。
曲维扬不放心,还拿棍子又挑着翻了几遍,见纸灰里再没有火星,这才停下来。
“都过来给行个礼吧,也别跪下磕头了,就站着鞠躬就行。”
他们这些人身份不一样,又是这个时候,真不好太夸张。
第1121章 陈家堂亲
曲维扬想要回老家看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祭拜一下父母先人,此时祭拜完毕,曲维扬也算是了却心病,于是带着儿孙们,从山上往下走。
“这片林子,都是咱家的,以前也不怎么管,反正有板栗树,还有山里红、山楂、梨树桃树等,也有一些野林子。
当初我不在家,你妈领着你大哥大姐他们在家时,让人放火给烧了一回。”
往山下走的路上,曲维扬给儿子们说了一下旁边林子的事情。
“后来放火的人抓住了,都被判了刑,这片林子也重新种了树。
没想到六六年我们回来的时候,又赶上闹腾,姜家领着人过来,又把林子给砍了。
眼前这些树,是你李家大爷领着孩子们又重新栽上的。
咱老家这边山多地少,各家都有自留山。虽然这些还是咱家的,不过这些年都是李家给经管,咱也不能回来再争什么。
如今你们一个个都有能耐了,这么个山坡子也没啥好的,往后也就不用惦记了。”
曲维扬特意提起来,就是告诉孩子们,这边不管还有什么,曲家后辈都不要回来找了。
这么多年不在老家,这些东西本就是跟他们没什么关系,曲家的老坟地还能在,就已经很不错,其他的都别再计较。
“爸,你放心吧,这些我们才不稀罕呢。
既然您和妈都说了留给李家,那就给他们吧,我们都不要。”嘉康嘉俊等人一致表示。
“老妈,我觉得你当初离开,真的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这地方就是个穷山沟,要是咱家一直在这里,日子估计也就跟李大爷家差不离。”佳莹凑到老妈身旁,小声的嘀咕。
巧莲一听这话,扑哧就笑了,还是闺女最贴心,最明白她的心思。
这破地方可不就是个穷山沟怎么?一辈子也开发不到的地方。
哪怕前世青山沟开发了几个旅游项目,比如说吊水湖、虎塘沟等地方,青山沟乡也转变成一个旅游的去处,可一样也没有石家沟的份儿。
就这个满山石头炮,种地不打粮,风景也不比别处好的地方,就算想开发,也没什么值得开发的。
这么个穷乡僻壤鸟不下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留在这儿能有什么发展?
大营虽说也是乡下,却比这边好多了,巧莲也跟庆幸,当初走了这一步。
如今回头再看,简直太庆幸了,让她在这里呆一辈子,真是太难受了。
“这话可别在你爸跟前儿提起啊,他一直都觉得这边好,总惦记着回来呢,你要是这么说,他该不乐意了。”
别处再好也不是故乡,故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曲维扬少年离家,记忆里都是故乡美好的样子,这是一种执念,谁也无法扭转的。
就像陈家老爷子那样,背井离乡多年,到生命的最后,还是希望能子孙后辈,能将他送回故乡安葬,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要不然怎么就有狐死首丘这样的话呢?
“妈,我知道的,你没见我就跟你一个人说么?而且都不敢大声说呢,就怕我爸不高兴了。”
佳莹缩了下肩膀,偷偷瞅了前面的老爸一眼,见老爸正在跟哥哥们回忆往事呢,这才放心了。
“嗯,这事咱都别提,哄着你爸高兴就是了,他岁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惦记以前的事情,你们可别跟他犟这些。
人老了都这样,估计等你们老了,也会惦记石嘴子那边。都是一样的,谁也不用笑话你爸。”巧莲当然要维护一下丈夫。
祭拜了曲家先人,众人心愿已了,于是说说笑笑的下了山,这时候桃花家那两个媳妇已经做好了早饭,于是一家人随便吃了些。
巧莲既然回来一趟,也少不得要回梨树沟陈家那头,去祭拜一下老爷子和老太太。
于是吃过早饭,一家子前往梨树沟,幸好都离着不是太远,也就十来里地。
到了那头找到陈家祖坟,看见了一片小坟包里一个略微大点儿的,那就是去年刚刚起来的坟堆,里面埋着陈家老爷子和老太太的骨灰。
一家人过来,也烧了香和纸。
嘉俊嘉和还有三胞胎,在见到姥娘这坟的时候,再也忍不住了,跪在坟前放声大哭。
对于他们来说,曲家老爷子老太太他们连见都没见过,一点儿感情都没有。
但是陈家老太太不一样,从他们出生,老太太就在跟前儿伺候,一直伺候到他们都很大了才离开的。
孩子们跟老太太有很深的感情,偏偏老太太离世,他们没能赶回来见最后一面,心里更是愧疚难过,伤心不已。
看见儿女们这般哭,巧莲心里也不得劲儿,眼前也是模糊一片。
好不容易都哭够了,曲维扬才把众人都叫起来。
“好了,时候不早,这边也时常有人过来,让人瞧见了不好,都起来吧。”
嘉俊是组织上的人,穿着那一身制服,跪在坟前不好看,让人瞧见了算怎么回事儿?
嘉俊等人依言起身,又在坟前站了一会儿,一样是等着纸灰全都烧没有了,一点儿火星不见,众人这才转身离开。
陈家这边虽然还有几门亲戚,可是跟巧莲都没什么来往,所以巧莲也不打算去看望了,于是众人就这么下了山,要往回走。
不想刚从陈家老坟地走出来没多远呢,就见到有几个人急匆匆赶过来了。
“你们是什么人啊?咋来陈家坟地了?”对方见了巧莲不认识,就问道。
“我是陈明德的闺女,嫁到石家沟后来搬走那个,今年跟着家人回来看看,正好来祭拜一下父母。”
巧莲瞅了一眼,好像有点儿印象,之前也听陈民生提起过,估计这就是陈明德堂兄弟家的人了。
想来是见到陈家老坟地有人,赶过来看看情况的。
“哎呦,是二堂姑啊,这是二姑夫吧?这几位就是表弟表妹?之前听大堂伯说起过呢。”
对方一听巧莲的话,立时就明白是谁了。
陈民生父子俩在这边住了那么长时间呢,早就说过家里人的情况,这些人也知道,陈家兄妹六个,就数着巧莲家日子最好。
“二姑,你们回来,咋不回家坐坐啊?快跟我们回家吧。”
对方知道巧莲的身份,格外热情,非得喊着巧莲等人回家去坐坐。
“不用了,这次来的急,还有好些事情没办呢。
我们就是过来看一看,时间太急,马上就得坐车走了。”巧莲含笑拒绝。
第1122章 大海家
巧莲对陈家这些亲戚,并没有多少好感。
当初父亲被抓走,陈家败落,这些亲戚们没少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要不是老太太手段强硬,陈家那些财产,早就让这些亲戚给分走了。
所以后面老太太变卖了所有家产,毅然决然的领着儿女们离开,到大营落户,而且再不跟这边联系,也是有被陈家人伤透的意思。
前次陈民生兄弟带着父母的骨灰回来合葬,估计是没少花钱,也给了陈家这些亲戚不少好处。
这些人心眼儿不少,估计是从陈民生嘴里打听到什么了,所以才这么热情的。
可惜,巧莲根本不吃这一套,她可不是回来认亲的,想跟她攀关系套近乎,没门儿。
巧莲婉拒了陈家亲戚的热情邀请,领着曲维扬等人下了山离开。
瞅着曲家一行人走了,陈家那几个人都挺遗憾有气愤。
“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过好了么?就看不起穷亲戚了是吧?哼,再牛还能咋地?”有人这么说。
“唉,咱堂伯堂叔家日子都好过了。
二爷爷肯定留下了不少钱,别看堂伯在这咱咋问都不说,可你看他们花钱那个大方劲儿就知道了。
二爷爷在海外这些年,肯定没少攒家底儿。
可惜啊,咱们一点儿都没捞着,就堂伯离开的时候,给了咱爹几百块钱。”
也有人觉得可惜,当初败落的二房又重新兴旺发达了,却没有他们什么事儿,一点儿光也沾不上。
巧莲才不管身后那些人说什么呢,她没那个心情回来认亲。
对于她来说,青山沟这边除了那几家人之外,再没什么让她可怀念的了。
“维扬,等会儿去看看胡大哥胡嫂子,还有王家,也过去看看,当初这几家都没少照顾我们娘三个,这个情分不能忘了。
下午不是大海说他要请咱们吃饭么?那就带点儿东西过去,今晚上在李嫂子家住一晚上,明天咱就走吧。
嘉俊玉淑该回凤城了,你们往回走,我跟嘉和他们往首都走。”
这边其实没什么好留恋的,该见的人见了,也就那么回事儿,这么多人在李家又吃又住的不方便,还是早点儿离开的好。
曲维扬叹口气,虽然他很惦记这边,可这里毕竟已经不是家了。
回来不过是做客,一两天还算新鲜,时间长了的确麻烦。
“嗯,行,都听你安排。
首都那头的事情也挺重要,你过去帮着嘉和他们忙活一阵,差不多了就回来,医院那边也不可能请太久的假期。
家里不用你烦心,孩子们都听话,我能照顾他们。”
夫妻商议完毕,于是又走回石家沟,带了些东西,到胡家、王家这几家去坐了坐说会儿话。
这几家也知道曲维扬夫妻回来的事情了,见了面都挺高兴,大家聊了一阵子。
大海说是要请曲维扬一家还有他们那些老朋友,所以从这几家出来之后,曲维扬就领着妻儿,拿了些东西,直奔大海家了。
大海在营匡子生产队住,就住在离着队部不算太远的地方,离着石家沟也不算特别远。
大海当过几年村书记,后来还是公社副书记,魏家日子过的还行,家里盖着五间大房子,特别宽敞。
见到曲维扬夫妻领着孩子过来,大海可高兴了,“来,来,胜利,和平,快来见一见你曲大伯、曲伯娘,还有这些兄弟们。”
今天一大早,大海就特意打发了孙子,去公社把二儿子给喊回来,说是家里有贵客要来。
胜利不知道咋回事就回来了,一听父亲说是曲大伯下午要过来吃饭,也挺高兴。
虽然胜利没见过曲维扬,但是没少听父亲和叔叔们提起这位战斗英雄。
而且他清楚的记得,当初父亲当青山沟书记的时候,就是曲大伯和伯娘写信给出主意,让青山沟这边多种树,多搞副业,让百姓富起来。
如今胜利当了公社书记,面对着被姜德喜给糟践祸害,一片狼藉破败的情形,胜利非常迫切的想扭转这个局面,想尽快带领着青山沟的人富裕起来。
再加上他从父亲口中知道了,曲大伯现在就是抚松那边管经济的干部,还知道曲家几个孩子都特别出息。
所以胜利就很想见一见曲家人,或许可以给他一些启发什么的。
“曲大伯,伯娘,欢迎你们回来,之前也不知道你们回家来探亲。
要是知道的话,我咋地也在青山沟先招待一下各位,再派个车送大伯和伯娘回来就好了,也省的你们走这么远的路了。”
胜利见了曲维扬一家特别热情,赶紧招呼着众人都坐下。
曲维扬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嘉康兄弟几个跟胜利、和平论了年纪定了称呼,也都满亲切的聚在一起说话。
那头大海的媳妇也扯着巧莲坐下,跟巧莲唠嗑儿。
巧莲跟大海的媳妇不是特别熟,大海娶媳妇晚些,巧莲搬去抚松了,大海才娶媳妇的。
五三年回来那次,巧莲跟大海媳妇见了一回面,不像跟桃花她们那么熟,也没有太多话可聊,顶多也就是问一问家里孩子们的事情。
大海跟媳妇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老大前进比嘉俊大一岁。
大海当公社书记的时候,想办法给儿子弄了招工名额,把老大安排到县里上班去了。
老二胜利敢的时候不好,初中没念完就赶上闹腾,大海也被撸了下来。
幸好前进在城里,就把老二也弄去城里学开车,一开始是在运输队当学徒,后来被借调给某位领导当司机。
再后来顾家人倒台了,那位领导上台,就把胜利安排到青山沟当了书记。
老三和平,念书少,小学毕业就不念了,留在了父母身边务农。
去年营匡子生产队选干部,和平被选上当了生产队长。
“幸亏那些年大海有点儿能耐,把孩子们都安排了,如今也就是老三差了点儿。
唉,慢慢再说吧,主要还是咱营匡子这边日子不好过,要是生活好的话,陪着我们在这边住着也不错,最起码我们身边有个人照应。”
大海媳妇感叹了一句,她也盼着儿子们都出息了。
可要是儿子们都搬走,就他们两口子在家,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那不是太悲凉了么?
“唉,孩子没出息吧,不甘心,可这要是都出息了不在身边,也是觉得孤单的慌。
就这样吧,日子不能一直这么差,总有好起来的时候,对吧?”
第1123章 嘉康帮忙出主意
相比于巧莲和大海媳妇没话找话聊,那边曲维扬跟大海等人可是聊的挺热闹,就连胜利、和平,跟嘉康兄弟几个,也聊的满投机。
尤其是胜利得知了嘉康是参场场长的身份,就一个劲儿打听参场的事情。
他现在是急着想让青山沟快点儿富起来,但凡有点儿什么办法,他都愿意去试试。
嘉康也明白胜利的心思,但是青山沟这边不适合种人参,土层太薄了根本就不行。
当然,种人参不行,不表示别的也种不了啊,可以种药材、种果树,然后发展相关产业。
嘉康几个受母亲影响,在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些想法。
“胜利兄弟,青山沟这边我来了也不止一回,再说我小时候也是在这里住过。
这边的土质不太适合种人参,要我说啊,你不如领着人多种果树。
我听我妈说起过,这边的梨好吃,什么尖把儿酸、平顶香、花盖梨、冻梨的,都挺好,我觉得这就是个机会。
可以让社员们多种果树,公社成立个水果罐头厂,生产水果罐头多好啊。”
“不光水果罐头,还有果汁,果酒,都行。
我跟你说,想要百姓富起来,光指着土里出产直接卖不行,还得搞深加工,加工出来了再往外卖。
一则可以解决劳动力问题,那些社员不是能有活干么?第二个也不会因为水果不好卖就损失了。
还有那些残次果,往外卖不好卖,正好自行加工,不是挺好的么?”嘉和那边也帮着出主意。
嘉康兄弟的话,让胜利高兴不已,“哎呀,还是去过大地方的人见识多,还别说,这真是个方向。
对,对,是该想一想怎么往加工上发展,不能光指着卖,行,这些我仔细考虑,等着得空了再出去看一看,到时候再定。”
这些以前他都没想过,但的确是一条出路,胜利觉得今天回来的值。
不说别的,就是这个水果加工的点子,没人指点他就想不出来。
这边大家伙聊的热火朝天,那头大海家的俩媳妇在厨房里各种忙活,公公说今天要请客呢,当然得做点儿好吃的招待大家。
美琳她们一看这样,也不好让人家俩媳妇在厨房里忙活啊,于是也都洗了手要去帮忙。
胜利媳妇跟和平媳妇哪能让客人动手干活?忙让美琳她们进屋坐着,美琳几个不肯,愣是下厨帮忙,给打打下手洗洗菜切个菜什么的。
巧莲他们来的时候,也给带来了不少吃的,当然都是熟食,正好都切了装盘,这边再炒几个菜,很快饭菜也就妥当了。
正好这时候石头大林等人也都到了,东屋摆上两桌,男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又吃又喝的热闹。
西屋也摆了两桌,女人和孩子们在西屋吃,不用闻东屋的烟味儿,更放松自在些。
曲维扬难得回乡,心情好,巧莲也不好在这时候管着曲维扬啊,只能由着他跟众人一起喝酒。
好在大海他们也都岁数不小了,一个个都没有年轻时的酒量,大家伙也都是点到为止,谁也不敢太嘚瑟。
所以这顿酒喝的挺开心,气氛很好,大家也没喝多。
吃饱喝足之后,大家伙都没走,留在大海家里继续唠嗑。
这些人可算逮着机会了,加上又都喝了些酒,这下打开话匣子唠起来就没完。
前八百年后八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