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饱喝足之后,大家伙都没走,留在大海家里继续唠嗑。
  这些人可算逮着机会了,加上又都喝了些酒,这下打开话匣子唠起来就没完。
  前八百年后八百载,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能拿出来絮叨,直把巧莲还有大海媳妇都给整的特别无奈。
  这些老爷们儿啊,比女人还能说呢。
  这些人一直聊啊说啊,直到快七点了,外头早就天黑了还说呢,最后铭晗在那边喊着他困了,要回家睡觉。
  曲维扬一听孙子困了,再抬头一看外面,好家伙,外头都黑天了呢。
  “哎呀,不行,得回去了,孩子小,都困了要睡觉呢。
  大海啊,这回我把地址还有我家的电话给你们了,有事写信,急事就打电话。
  如今也不怕谁找咱麻烦了,是吧?不管家里有啥事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但凡我能帮的,肯定尽力。”
  曲维扬对这边还是很有感情的,不愿意割舍下这份情意。
  “好,维扬哥,你给的地址和电话,我们都抄下来记着,有事就给你写信或者打电话了。
  维扬哥,你们要是得空就常回来,咱哥几个趁着还能动弹还能聚到一起,多聚两回。
  等着过几年都动弹不动了,想聚也没那个机会了。”
  大海知道曲维扬他们明天就要离开,挺舍不得,可也没办法啊,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
  人家是干部,还有工作呢,哪能耽误太长时间?
  “好,往后方便了,我肯定多回来,再过几年我就退休了,那时候有的是时间,随便什么时候得空了,我们就来走走转转。”
  曲维扬也挺舍不得离开的,别看他在抚松生活了这么多年,可毕竟是出生在这边,父母先人也都在这边。
  应该说,曲家的根在这儿,故土难离。
  可是再舍不得,也得走啊,他工作不能不要了。
  于是一行人穿戴整齐,从大海家出来,胜利、和平替父亲送众人出门。
  “曲大伯、伯娘,几位兄弟,得空了常回来,尤其是嘉俊兄弟,凤城离着咱这不远了,有空就回来看看吧。”
  胜利跟嘉康嘉俊他们聊这一下午,还真是挺有启发的,所以他很真诚的邀请嘉康嘉俊兄弟常回来。
  “好,得空了,我们就回来看看。”嘉康他们也满真诚的回答。
  如今日子好了,老爸岁数也越来越大,保不齐哪天老爸又动了念头想要回来呢,到时候他们还不得陪着?
  再者老家的人还挺淳朴的,至少这几位叔叔都不错,以后倒是可以多联系,不能因为搬走了,就断了父辈儿多少年的交情。
  “胜利兄弟,别送了,再送就快送到石家沟了,就像我爸说的,往后有事写信或者打电话,我们得空了一定回来。”
  嘉康看着胜利跟和平俩人一直跟着,这是不放心他们走夜路,想要多送一段路呢,于是赶忙回头,对这兄弟二人说道。
  胜利哥俩这才停下脚步,“好,那我们就不往前送了。
  离着石家沟不远,那边路不太好走,嘉康大哥慢点儿啊,扶着我曲大伯。
  今天都喝了酒,这会儿再让风一吹,酒劲儿容易上来。”胜利嘱咐了几句。


第1124章 动身离开
  一行人走到石家沟的沟口,巧莲掏出来几个手电,给嘉康他们拿着。
  有手电照亮,众人走的又慢,好歹没让路上那些大石头炮给绊着。
  就这么慢慢地走到了石家沟最里面桃花家里,桃花两口子果然都没睡,正等着呢。
  看见曲家人回来,桃花两口子这才松口气,“刚才还寻思,不行就打发孩子出去迎一下呢。
  咱这条路太难走了,怕你们摸黑回来走不习惯。”桃花笑呵呵的说道。
  “还行,拿了两个手电照着,好歹算是回来了,让你们担心了哈。
  关键是这些人一聊起来就没完,要不是小娃们喊着要睡觉,你曲叔还在那唠呢。”巧莲笑呵呵的解释了句。
  “回来就行,曲叔、曲婶,时候不早,那就都歇着吧。”
  桃花笑笑,这些人都跟曲家相处的好,难得见面,那还不是可劲儿的唠啊?
  “好,我们去睡觉,你们也歇着吧。
  桃花,我们明早就要走了,还有别的事情忙,不能在这边耽误太久。”巧莲跟桃花两口子说了一声。
  “哎呀,婶子,咋这么快就要走啊?再多住几天呗。
  你看你们难得回来,咱还没亲香够呢,这也太快了。”桃花两口子听了这话有些吃惊,忙出言挽留。
  “我和你叔都有工作,这来回路上耽误的时间多,所以在这边住不了太久。
  唉,等以后我们都退休了吧,那时候就有时间出来走走了。”巧莲叹口气说道。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这一行人太多了,住在别人家里实在不方便。
  等等吧,再过几年,要是曲家发展好了,就买几辆车,到时候开着车回来。
  不管去哪里都方便,也就不用非得挤在李家了,可以住到县城去。
  这事儿真是不一定,就看着曲维扬对老家这么留恋,谁敢说哪天,他又想要回来了?
  希望下次回来的时候,青山沟能发展的好一点儿,最起码有住的地方,那样还能方便点儿。
  他们也能多住几天,领着孩子们,去看一看曲维扬说的那个吊水湖。
  曲家要走,桃花他们还能硬留不成?
  于是又说了几句,然后曲维扬等人进屋休息,桃花两口子到前院去住。
  到了前院,桃花就把曲家明天要走的事情说给了老李两口子,老李一听,知道拦不住,忙让媳妇预备点儿东西。
  这边也没啥别的,林子里出来的板栗、秋天晒的山里红果干、削皮晒的梨坨子这些,装上一些,预备给曲家带着。
  李家这边忙着预备东西给曲家带走,后院曲家众人赶紧洗漱一番,然后躺下睡觉。
  曲维扬喝了些酒,虽然没醉,却也有点儿上头,故而躺下睡的特别快。
  那头巧莲躺下,倒是有点儿睡不着了,这一趟回来看着石家沟、营匡子的情形,巧莲就觉得心里有点儿闷的慌。
  看着这边几十年没有太大变化,甚至可以预见,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没有人开发项目带领当地人致富,估计这地方再过几十年,依旧还是现在的模样。
  地方偏远路不好走,土地贫瘠没有什么出产,这样的地方肯定是落后的,想改变也就没那么容易。
  就像佳莹说的,当初多亏是离开走了,要是一直住在这里,巧莲估计会被闷死,这边的生活太沉闷了,看着没有生气。
  也不知道,石家沟、营匡子这些地方,什么时候能好起来?
  估计很难,这里,实在是自然条件太差,很难发展。
  巧莲心事多,翻来覆去好久没睡,等她刚睡着没多久,外头公鸡开始打鸣儿,新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早晨睡到了六点,一家人全都起来收拾,把李家的被褥都给人家抖干净叠板正,放在了炕稍。巧莲塞在被里一百块钱,没吱声。
  他们带来的行李,都叠好放到大背囊里,给男人们背着。
  雪晴和铭暄,把他们带来的那些玩具还有绘本之类的东西,全都装在一个袋子里,留下来给李家孩子们玩。
  收拾好这些,正好早饭做好了,于是大家吃了点儿早饭,便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老李和李嫂子过来送,胡家、王家等人听到消息也出来往外送。
  到了石家沟的沟口,两辆马车正在那儿等着呢,和平、胜利,还有大林家俩儿子站在马车旁边,见到曲家人过来,笑着迎上前。
  “曲叔,曲婶,你们要走,我们想留也留不住,我爹打发我们过来送送。
  都上车吧,咱坐车到青山沟公社去。”胜利笑呵呵的招呼曲家众人都上车。
  既然人家有心,曲维扬也不好拒绝,非得走着走。
  于是挥挥手,让家人都上车坐着,前面大林家俩儿子赶车,就这么送他们一路到了青山沟公社。
  青山沟这边有往桓仁和宽甸跑的客车,他们要在这儿买了票往回走。
  曲维扬领着嘉康美琳,还有雪晴铭暄、铭昭铭晖这几个回抚松。
  巧莲跟嘉俊一家、嘉和两口子,还有三胞胎,要坐车到宽甸,从宽甸再坐车往凤城走,到了凤城坐火车去沈阳,从沈阳再坐火车往首都走。
  所以从这里,大家就要分开各走各的了。
  青山沟这个客车站依旧还像以前差不多,没有多大变化,于是嘉康兄弟进去买了车票。
  到桓仁的发车早,八点半,到宽甸的发车晚些,九点才走。
  离着桓仁发车时间不多了,巧莲又嘱咐了曲维扬他们一番,让他们路上好好照看孩子们,千万别有什么闪失。
  “我到了首都会给家里打电话的,放心吧,那边要是顺利,一个月左右就差不多,顶多一个半月,我肯定回去。
  这段日子,你就得累一些了,要照顾四个孩子。”
  他们是正月十八到这边的,今天是正月二十,公历二月十四号,等他们到家也就是二月十六七号。
  孩子们还有十天开学,这十天,曲维扬有的忙了。
  “妈,没事儿,我最近反正没多少事情,我和美琳可以在家里多住几天陪着我爸,等着孩子们开学了,我俩再回去也赶趟儿。”
  这时候参场啥活儿都没有,再说了,嘉康又提拔起来俩副场长,就算他多请几天假,那边也不耽误,没事儿。
  “嗯,那更好,等着孩子开学就没问题了,你爸早晨把他们送去学校,再上班就来得及。”
  反正就一阵子,坚持一下,巧莲也就回家了。


第1125章 凤城家属院
  桓仁的车发走,这边宽甸的车也喊着发车了,于是巧莲领着孩子们,一起坐上了往宽甸的车。
  好在现在各地都有客车了,坐着还算舒服。
  铭暄自己坐一个座位,嘉俊抱着曈曈,玉淑抱着铭晗,就这么一路往宽甸跑。
  “这时候真的不错了,能坐客车。
  你们是不知道,当初我带着你大哥大姐他俩出门往抚松走的时候,我们坐的那是什么车?
  就是大解放,上头蒙上苫布,里头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哎呀,那时候可没法跟现在比呢。”
  巧莲看着眼前的客车,想起来当年她带着孩子出门的情形。
  快三十年了,要说一点儿变化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时代在不停向前,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有一些变化,只是营匡子这样的小地方,变化太缓慢了。
  “嘉俊、嘉和,努力吧,好好工作挣钱。
  争取下一回咱们再回来的时候,你们能开上小汽车,到时候咱就不用坐客车了。”巧莲向儿子们提出了自己的期许。
  “你们也算幸运的,赶上了这个年代,以后的日子变化快着呢,风起云涌日新月异。
  儿子,属于你们的一个时代来了,都把握住机会,我希望你们能比我和你爸更有能耐,你们走的比我们更远。”
  “妈,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努力的,您放心。”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回复母亲。
  将近三十年,变化的不止是汽车,还有车速,一百四十里,当年跑了两个半钟头,现在一个半钟头就到了。
  时隔多年再次来到宽甸城,应该说比以前还是有了些变化,新房子多了些,但依旧是平房居多,楼房几乎看不见。
  倒是宽甸的客运站,比以前大了不少,客车直接停在客运站外面。
  众人下了车赶忙就往客运站里走,到了窗口一问,宽甸到凤城下午一点还有一趟车。
  “那咱就找地方吃顿饭吧,吃完了饭回来正好坐车。”现在是十点半多钟,正好去吃顿饭,回来等一会儿也就差不多了。
  如今的宽甸,比起二十九年前,自然是繁华了不少,于是随便找一家饭馆进去,还不到中午,吃饭的人不算太多。
  于是点了几个菜,要了米饭和面条,面条是给孩子们吃的,怕他们吃米饭不习惯。
  看得出来,如今县城的条件好了不少,饭馆里细粮随便点了,而且,也不是完全要粮票了。
  没有粮票的,就是价钱上略微高一点儿,也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这就说明,城市供应相对没有那么紧张了,花钱也是可以买到粮食的。
  这一变化的确是喜闻乐见,估计再过几年,各类票证就会完全退出市场了。
  到那个时候,商品可以自由买卖,再也不用费心攒票,攒什么工业券了。
  嘉俊身份不一样,他带着的粮票,比全国粮票还好用呢,既然有,干嘛不用?
  于是嘉俊过去付了钱和粮票,然后众人就坐在那儿等着饭菜送上来。
  不到饭口,店里不忙,饭菜很快就送上来了。
  大家早起就吃了点儿饼子喝了碗粥,这会儿肚子也的确饿了,于是不管那些,赶紧吃饭要紧。
  两碗面条,铭暄自己吃一碗,曈曈和铭晗俩人吃一碗,其余人吃米饭和菜。
  这饭馆做菜的手艺一般,只能说是能填饱肚子,当然了,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讲究,差不多就行了。
  众人吃饭都挺快,不多时吃饱了,三个孩子也停了筷子,表示已经饱了。
  时间还早,于是在这喝点儿水,然后出去找了个公厕,解决一下个人问题。
  正好时间差不离了,于是回到客运站,坐上前往凤城的客车,一路往凤城走。
  以前往凤城跑,怕是得四个钟头,如今也就不到三个钟头,这还是半路上停了一回车,让车上的人下车解手呢。
  下午不到四点到了凤城,然后嘉俊直接领着母亲和弟妹们,坐着公交车回到了大院。
  “妈,这就是我的住处,地方还行吧,不算特别大,咱晚上将就着住,差不多能住开。
  不行的话,我跟玉淑去老秦那边住一晚上。”
  嘉俊说的老秦,是他的副手,两家挨着,这俩处的不错,关系很好。
  大院家属都还是平房,据说是这两年也打算要盖楼了。
  嘉俊现在级别提了,房子也比以前的大了不少。
  小三间的房子,东西屋是炕,中间是厨房,就跟城里的平房一样。只不过他们这大院在郊区而已。
  “行,够住了,就这一两晚上,咋地也能住开了。”
  巧莲是打算帮着玉淑看一看城里的铺子,一定要选个地段好点儿的地方。
  要是可以的话,她就打算直接把铺子买了,留给玉淑干点儿什么。这样一来,在凤城咋地也得耽误两天。
  众人进屋,把行李等东西都放在了炕上,这么多天没在家,屋里倒是不冷,伸手一摸炕,还有点儿热度。
  “这肯定是秦嫂子过来帮着烧火了,我们走之前把家托付给秦嫂子,让她隔几天来给烧把火。”
  玉淑一摸炕就知道咋回事了,应该是正好赶巧,今天秦嫂子来给烧了炕。
  玉淑刚说呢,就听见外头有人说话,“玉淑啊,是你回来了么?我瞅着你家门开着呢。”
  话音刚落,外头进来一个女人,三十来岁的年纪,短头发一身青灰的衣裳,挺利落的一个人。
  “嫂子,是我们回来了,刚从家里回来,我妈还有弟弟都跟着过来住几天。”嘉俊看见秦嫂子进来,笑呵呵的说了句。
  “谢谢嫂子啊,帮着我们家收拾卫生烧火,给嫂子添麻烦了。”
  “瞧你,跟我还客气什么啊?呦,这就是婶子吧?这几位是你的弟弟妹妹?
  你们家人长得都好,你看看这一个个的,咋都长得这么俊呢。“秦嫂子看着曲家人,夸赞了两句。
  “婶子您好,我常听嘉俊和玉淑提起您呢,说您是很了不起的母亲,也是位医术很高明的医生。”
  秦嫂子这人挺开朗爽利,忙跟巧莲打招呼。
  “不是我说,婶子看起来可不像那么大年纪,我瞅着也就四十出头的模样,哪像是当了奶奶的人啊?”
  巧莲含笑的朝着秦嫂子点头,“都快五十了,就是没怎么出大力,成天在屋子里,显得年轻点儿。”


第1126章 玉淑买铺子
  秦嫂子满热情的,跟巧莲聊了几句,“那啥,婶子你们一路来,肯定是挺累的,我就不在这打扰了。
  这样,晚间你们不用做饭,我预备点儿吃的,都上我家吃去。”
  四点多了,该预备晚饭,这边不是乡下一天吃两顿,大院里跟着组织上都一样的规矩,一天三顿饭。
  “不用不用,嫂子,你就别忙活了,等会儿你和秦大哥领着孩子,来我家吃就是了。
  我们带回来不少吃的呢,都是现成的,热一下就行,晚间一定过来吃啊。”嘉俊赶忙摆手。
  秦家人口简单,就秦远征夫妻还有俩孩子,平日里老秦挺节俭的。
  自家这么多人过去吃饭,人家得费不少心,还是算了吧,请他们过来吃顿饭,也算是答谢人家帮忙照看家了。
  “那多不好啊,婶子头一回来咱这儿,该是我们请婶子吃饭的。”
  秦嫂子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她本来是真心想请嘉俊的亲人吃饭呢,结果倒成了人家请他们了。
  “没事儿,嘉俊跟你家小秦都是队友,一起战斗的生死弟兄,谁请谁不是一样啊?都行。
  就过来吧,我们家热闹,来坐坐也挺好的,对吧?”巧莲少不得要帮儿子说说话。
  “那行,那我们等会儿就厚着脸皮过来蹭饭吃了。”
  秦嫂子人特别爽快,既然曲家这边是真心想喊他们吃饭,她还磨叽啥?领着孩子过来就是了。
  反正两家相处也不是一天两天,以后日子长着呢,得空再请回来呗。
  秦嫂子在这边说了一阵子,看着时间不早,赶紧回家等丈夫和儿子了,这边巧莲、玉淑、婉瑛还有佳莹,赶紧动手忙活着做饭做吃的。
  巧莲从大背囊里拿出来了不少吃的,各种熟食啊,罐头啊,再随便炒几个菜,焖一锅米饭也就成了。
  玉淑是曲家长大的,对老妈那些本事之前就有些怀疑过,只是没敢问而已,后来经过了嘉俊指点,多少也明白了一些。
  婉瑛自从前次巧莲去首都伺候月子,也是察觉出不对了,后来很多事情上留了心。
  再加上嘉和多多少少暗示过,所以不管巧莲拿出什么来,这几个都没觉得奇怪,很坦然的就接受了。
  饭菜预备妥当,正好那头秦远征领着媳妇和孩子过来了,众人互相见面认识了之后,嘉俊就招呼他们都进屋吃饭。
  原本嘉俊这边就五口人,只有一张桌子,今天人多啊,一张桌子哪够?
  原本秦远征说是回家扛自家的桌子呢,被玉淑拦下了。
  玉淑把自家的面板搬出来,底下放俩凳子,权当桌子用了,反正就是吃个饭嘛,也不用那么讲究。
  这边预备的饭菜很不错,秦远征跟嘉俊嘉和他们还喝了两杯。
  晚间众人吃的挺高兴,吃完饭秦远征夫妻又在这边聊了一阵儿,这才离开的。
  巧莲他们坐了这一天的车,也实在是累得慌了,晚间没啥事,于是早早就准备睡觉。
  嘉俊这里东西屋两铺炕,巧莲领着闺女和儿媳妇还有孙女住东屋,嘉俊哥四个加上俩小的住西屋,反正挤一挤也算能住开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起吃过了早饭,巧莲就领着闺女还有儿媳妇,一起坐车出门,进城去找合适逇铺面了。
  凤城不算是个特别大的地方,跟丹东沈阳的没法比,当然比抚松强。
  玉淑领着婆婆还有弟媳妇小姑子,就去了她之前看好的那几个铺子。
  没想到之前看好的几个,有卖出去的有租出去的,最后就剩一个临街四间铺面,后头带个小院子,价钱不便宜。
  “大就大一点儿呗,你要是想租就往外租一半,不想租就全都留着,铺子做买卖,后头的房子自家住也挺好啊。
  铭暄现在是在组织里的小学读书,我觉得不太好,你不如让他到城里来念书。
  就跟你住在这边,嘉俊下班了过来就是,反正他经常出任务,在家住的时间也少。”
  这边算是凤城的中心位置了,闹不好也就十来年就能改造。
  铺面越大,房子越多,将来升职的空间就越大,可现在买,却花不了多少钱,太划算的买卖了。
  就这样,巧莲玉淑她们直接去找了铺子的主人谈。
  凤城这边房价比抚松要贵不少,这四间铺子带着后面的房子,对方要三千块钱,巧莲跟对方讲了一番,最终对方让步到两千七。
  主要是这个连铺子加院子太大,一般人不敢谈。
  这几天也有人过来看,可一听要价都直接跑了,连谈都不谈,房主挺着急出手的,所以降到了两千七。
  两千七在巧莲看来,简直太划算了啊。
  四间这么大的铺面加上后头个院子和房子才两千七?等着十几二十年之后,几十个两千七也不换啊。
  于是当场拍板,就定下来是这个了。
  于双方找了房管所的人,确定了产权归属没有问题,然后找了见证人,就这么写下了买卖契约。
  对方把房照给了玉淑,这边拿了两摞钱出来,一手交钱一手交房,从此这铺子就归玉淑了。
  “玉淑啊,你记得赶紧把房照上换了名儿啊。
  嘉俊身份特殊,名下可能是不能有这些,干脆就写你的名儿,反正你俩是两口子,写谁都一样。”
  就像曲家买的房子,曲维扬去办房照的时候,上头写的就是巧莲的名字。
  这么多年的夫妻了,哪里还计较这些啊?
  “好,妈放心吧,我这几天就跑这件事。
  对了妈,我手里有钱,等回去,我把我手里的钱给您,也不能全都让您替我掏啊。”
  她家这婆婆可是一点儿都不抠门儿,全数掏腰包买的铺子,写儿媳妇的名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玉淑心里感激,自然要有所表示啊,咋地也不能全都让婆婆掏啊。
  “得,你啊,还是留着你的钱吧。
  你这要开店做生意,房子要收拾一下吧?里面要打柜台吧?还得置办缝纫机码边机,还要进布料吧?
  这些你都寻思过么?那不都得是钱啊?留着你的钱有用处,不用给我了。
  这铺子就当我投资的,等以后你挣了钱,分给我一半儿就行。”最后一句,是巧莲开玩笑的。
  “好,那我就听您的话,等铺子要是真的挣钱了,我肯定给您一半儿。”
  房子是自家的,没什么费用,就是挣个工夫钱,只要手艺好有人来,挣钱是肯定的了。
  就是进货这一块,还需要费点儿周折,这事儿慢慢再说,先把房子收拾了,里头要用的柜台啥的都置办好了再说吧。


第1127章 归化设计
  铺子很痛快的就这么买了下来,巧莲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走,咱好好看一看这地方,琢磨一下该怎么收拾装修。”
  给老二家置办了一份产业,巧莲格外开心,如今铺子到手,当然要好好看一下了。
  临街是四间铺子,大门开在东边,后头是个院子,后院有三间正房两头带着偏厦。
  东边还有一溜房子,应该是做仓库用的,西边应该是厨房、柴房和茅厕。
  总体来说,这个院子不小,不比抚松那个差。
  这地方以前应该也是被没收的财产,被房管所收走,租给了旁人。
  后来这是又还回来的,里面的租客都搬走了,房子被造的有点儿乱,不过主体都还不错,不需要大动,只维修一下就可以了。
  前面那四间铺子开间不小,大概是以前仙人桥供销社的一半大小,着实不错。
  就是现在里头空荡荡的,需要摆上柜台货架,再摆上货物才好看。
  “玉淑啊,我觉得你这个铺子不用往外租,就自己干。
  你可以给分开几个区域,这不是四间的地方么?做衣服用不了太大空间,就是摆几台机器。
  所以东头这间,你在柜台上摆布料,里面摆机器做衣裳。
  第二间你摆成卖成品衣服的地方,弄几排衣架什么的,挂衣服,每一件都挂起来展示给人家看。”
  “西头两间呢,我建议你留着卖窗帘、床单、被罩、被面等这一类的东西。
  就像咱家里我弄的那些窗帘、被罩,你看着咋样?是不是挺好的?”
  巧莲觉得租给别人干很麻烦,反正是自家买下来的房子了,又没其他费用,何苦来非得再弄别人进来捣乱?只要有货源,就自己干,多好啊。
  “就是这个进货,你得琢磨琢磨怎么办,现在都是国营的厂子,就怕人家不肯卖给你,需要想想办法。”
  眼下虽然说是允许有个体商户,但是还没说可以个体经营工厂,国营工厂出产的货直接供应各地供销社,就怕是货源上有点儿难。
  巧莲倒是可以给供货,系统里有,但仔细算下来不合适。
  系统里的各类布料,这时候大多数都没有,一则怎么解释不容易,再者那些也得是用积分换,花的积分多,卖的钱少,真心不划算。
  当然,一开始她可以给铺一部分货,先帮着把店开起来,但后头怎么进货,还得想想办法。
  “你这边先收拾房子吧,等着我从首都回家了,跟你爸商议一下,你爸应该有路子,到时候让他帮你使把劲儿。”
  曲维扬以前是县供销联社的主任,进货渠道什么的他都有,一些比较大的纺织厂啥的,他也都认识。
  到时候想点儿办法,要一部分定额应该是可以的,当然,这事儿眼下来说,也是不合规定,只能先想辙试一下。
  用不上三五年,政策就会放宽,那时候就好办了。
  “妈,我这开个买卖,反倒让爸妈跟着费心。”玉淑觉得不太好意思。
  买铺面的钱是婆婆给出,进货的渠道公公给找,这闹了半天,没有公婆的帮忙,她还是啥也不是啊。
  “瞧你这话说的,都是自己家人,我们的还不就是你们的么?
  我们两口子忙活这一辈子为了啥啊?还不就是为了你们?
  要不然我能大老远跑去首都,帮老三他们开店?都是一个理儿,只要你们过好了,我和你爸咋样都高兴。
  再说了,你爸也就是动动嘴儿,那还有啥啊?”巧莲摆手笑道。
  一家人不用分那么清楚,眼下他们两口子岁数还不大,儿子闺女这边能帮的就尽量帮一把,等他们老了动弹不动,相帮也帮不了啊。
  娘几个在铺子里转了几圈,该怎么收拾,巧莲也说给玉淑听了,玉淑都用心记下来。
  之后娘几个又去逛了一圈买点儿菜蔬和鱼、肉,这才坐着公交车,又回到了大院去。
  没想到刚进大院没走多远,就见到好些女人笑呵呵的过来。
  “哎呀,玉淑啊,这就是曲婶子吧?看着可真年轻呢。”
  不用说啊,这都是大院里的家属,应该是知道嘉俊的母亲来了,都过来看看。
  “几位嫂子,这是我妈,这是我弟妹和妹妹,刚才领着我妈去城里转了转,刚回来。
  几位嫂子,我们买了不少东西,挺沉的,先把东西送回去啊,等会儿嫂子们到家里去坐坐。”玉淑笑呵呵的跟众人点头回道。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