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五零巧媳妇-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的关键,在张文广身上,只要张文广肯同意,其他人就算是反对也没用。
  思及此处,巧莲便笑了起来,“二哥说的也对,就算是落户分地,也得等到来年开春。行,那就暂时先不落户,等一等看看再说。”
  巧莲之前也是做两手准备,石家沟那头的土地还在,房子可以另盖,要是他们母子真的不适应这边,明年开春打道回府也可以。
  陈二哥一听巧莲这话,多少松了口气,如今村里的地都分给各家了,根本没有闲置的土地。
  巧莲母子留下来却没有地种,没有粮食吃,还不如回石家沟去,最起码有地种,不会饿肚子。
  至于陈家,也就不会多出来一份负担,以往张家送给陈家的好处,往后还是陈家的。
  以巧莲对哥哥们的了解,不难猜出陈家人的心思,心头一阵冷笑,陈家上下是真的害怕她来呢。
  巧莲才不管陈民安怎么说呢,她是过来投奔姐姐的,她姐都没说要撵人的话,其他人不用理会。
  “对了,娘,大哥,我这次来,还真是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们商议呢。关于爹的事情。”
  巧莲想起了钟书记的托付,要给父亲陈明德立功的事情。
  “当初爹帮了抗联不少忙,又是死在鬼子手里,也算是烈士。
  钟书记的意思,是要给爹立功,要是咱家人同意了,就写信回去通知他一声,工作组会下来核实情况,按照烈士给待遇。”


第44章 坚决反对
  当初巧莲离开石家沟,钟书记可是承诺了不少。
  只要陈家同意立功,钟书记和上面的领导,会想办法给陈家兄弟安排工作,算作是对陈明德的报答。
  在巧莲看来,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陈家能有这样的机会,应该好好把握才对。
  “哎呀,娘,这可是好机会啊,要是照着二妹这么说,咱家往后可不就成了工人?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干活了?”
  陈老三的媳妇周氏一听这话,高兴的差点儿蹦起来。
  要是丈夫有了工作,就可以有工资拿,他们一家就可以搬到城里去住,再不用这么一大家子挤在一起过日子,多好的事情啊?
  不光周氏高兴,王氏、刘氏听见巧莲的话都欢喜的不得了。
  谁不羡慕那些有工作可以领工资的人啊?可她们都是老农民出身,根本没那个机会。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了,谁不心动?王氏和刘氏都是一脸狂喜之色,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什么好?家里的事情还用不着你插嘴。”不想,陈家老太太却铁青着脸,开口就把周氏给训了。
  陈家老太太这一声,把众人都闹愣了。
  三个儿媳妇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瞪大了眼睛看着婆婆,不明白这么好的事情,婆婆为啥不高兴。
  “娘,您怎么还生气了?”王氏轻声的问了句。
  “二丫头,这事情不用你管,什么立功不立功?给谁立功?你还嫌你爹给咱家惹的祸不够么?
  当初我就劝他,别跟三江好那些人扯连连,那些都是胡子,能有个什么好下场?
  你爹不听,非得跟他们搅在一起,到最后让鬼子给抓走了。”
  “他让鬼子抓走了,留下这一大家子,要不是你大哥他们都大了能帮着家里,你们几个早就饿死了。
  咱家已经让三江好那些人连累的够惨了,怎么到了现在他们还不放过咱家?
  立功,立的哪门子功?他们是不是生怕老陈家还有活着的人啊?非得把陈家人都祸害没了才高兴?”
  提起三江好,老太太恨得咬牙切齿,布满皱纹的脸也因为愤恨而扭曲变形。
  “我不用他们给立什么功,老陈家不图那些功劳。
  谁知道这些人能坐几年江山?等他们垮了被人打跑了,留下咱这些老百姓,又得遭殃。”
  “你们一个个黄嘴丫子没褪净都知道个屁?我活到快五十了,这些年东北军、满洲国、鬼子、国军,一个个跟走马灯似得轮流转,哪个坐长远了?
  后头人一旦掌权,第一个就是算旧账,跟前面有勾连的,哪个也没落了好。”
  “哦,今天他们坐了江山,给咱立了功,那就等于是给咱挂了号儿了。
  万一哪天这些人也被撵走了,他们是不怕啊,人家有兵有枪哪都行,咱呢?咱不就成了炮灰了?
  不行,我不同意立功,你们都给我消停点儿,这件事谁也不许再提,老老实实过日子比啥都强。”
  陈家老太太说出了心里的担忧,她是担心这新社会不长久,万一天下再有变化,到时候陈家肯定要遭殃。
  老太太这一番话说出口,陈家众人都不说话了,脸上欣喜的表情也都淡了下来。
  “是,娘说的对,这些年咱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了,谁也不敢说将来什么样儿。
  不立功,咱就是普通老百姓,不管外头朝代怎么改,有祸事也轮不到咱们头上来。
  可要是真的立了功,万一将来有事,咱们家肯定跑不了。”老大陈民生开口说话了。
  陈民生今年二十九了,也是经历过兵荒马乱的年月,知道世事艰难险恶。
  陈家这一大家子经历了不少事情,好不容易能在大营村安家落户站稳脚跟了,实在是经不起折腾。
  立功只是一时风光,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很容易遭到报复,倒不如就这么安安稳稳过日子算了。
  陈家是老太太和大哥陈民生当家做主,既然这两个人都开口说话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说其他。
  老三陈民丰虽然心里有不同的意见,可母亲跟大哥做了决定,他也不敢再说其他,只能默不作声。
  反正立功了得到好处也是兄弟三个都有份儿,不是他一个人独得,他何苦非得拧着这个劲儿?
  就像母亲说的,万一将来有什么情况呢?这事情也是不好说。
  巧莲直把钟书记的话带到,其他的并没有再说,只是听了陈家老太太这一番话之后,心中一阵惋惜。
  这是多好的机会啊,陈家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以后定然能有不错的前程,可惜,太可惜了,一念之差,耽误了子孙后辈。
  陈家老太太目光短浅,不信任新政府,可巧莲却知道,新政府非但没有像陈家老太太说的垮台,反而越来越繁荣昌盛。
  东方巨龙腾空而起,未来是光明辉煌的新时代。
  “娘,您别这么着急就做决定,立功是好事情,咱们应该对新政府有信心才对啊。
  如今咱老百姓翻身当家做主了,哪个时代能像现在这样自由自主?新政府不会有事的。
  眼下可是机会,错过了以后可就不会再有,等着过了十年八年新社会平稳了,那时候咱后悔再去找,可就一点儿用都没有了。”
  陈家人目光短浅看不到长远,巧莲不希望陈家子孙后辈就这么被耽误,还是没忍住,开口劝了两句。
  “娘,大哥,你们再仔细考虑考虑,这不是坏事儿,钟书记态度很诚恳。
  如今是人家求咱们,可别弄到最后,咱去求人家,那可就晚了。”
  巧莲不劝还好,这一劝,陈家老太太的脸色更难看了。
  “老陈家的事情,什么时候用你这个出了门子的闺女做主?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你是老曲家的媳妇,不是老陈家的人,老陈家的事情,不用你插嘴。”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儿心思,还不是想跟着沾光儿?别做梦了,就算老陈家没人了,也轮不到你头上。
  往后你少给我掺和这事儿,什么钟书记李书记的,我一个也不认识。
  老陈家没有陈明德这个人,也不认识三江好,用不着他给立什么功。”老太太气的脸上通红,瞪着眼睛像是要吃了巧莲的模样。


第45章 张家不错
  巧莲本是一片好心,不希望陈家错失良机,耽误了子孙后辈。
  结果却被母亲劈头盖脸的一番训斥,闹得巧莲也来了脾气。“得,算我没说,这事情你们看着办。
  就像娘说的,陈家立功了,好处也轮不到我头上,我何苦来搁里面掺和。”
  好心没好报,气的巧莲脸色也难看起来,搂着俩孩子扭头不去看陈家老太太等人。
  巧莲生气不说话,陈家人各怀心思也都不开口,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僵住了。
  幸好这时候饺子煮熟了,巧娟妯娌两个一边往外捞饺子,一边喊人。
  “快,都来搭把手端饺子,饺子出锅了,趁热吃最好。”
  这么多人吃饭,一个锅煮不开,巧娟妯娌两个一人看着一个锅离不开,当然需要人搭把手端饺子。
  陈家众人这时候也不好意思还坐在炕上不动弹了,王氏妯娌三个,加上巧莲,都下了炕穿鞋,过去帮忙端饺子。
  张家兄弟两个赶紧在炕上放了桌子,炕头一张炕稍一张,家里人多,两张桌子也未必全都能坐的开呢。
  桌子放好,王氏等人端着盘子进来,摆在桌子上。
  张家没那么多的盘子,到后头索性把饺子捞在盖帘上,端着盖帘摆在桌子上面,将盖帘一端下面垫上块木头,饺子汤顺着盖帘淌出去,吃着也干爽。
  所有的饺子都捞出来,巧娟妯娌两个这才停了手,端着一早就预备好的蒜酱还有醋进了屋。
  陈家老太太领着陈民生兄弟三个,加上张家兄弟还有王氏和巧莲都坐在炕头这桌上。
  陈民生家的儿子陈万福、陈万禄、闺女陈万玲都不小了,领着陈民安家的陈万祺,张文广家的张风林,张文才家的张风荣,还有巧莲家的一对双胞胎,另外坐在炕稍的桌子边上。
  至于巧娟妯娌、刘氏、周氏,怀里各自抱着自家的小娃。
  几个娃都不大,正是爱乱动的时候,她们怕在桌子上吃饭,孩子手脚不停乱动打翻了盘子碗。
  所以干脆就没有上桌,而是各自端了一盘饺子,就在灶台上对付着吃。
  今晚的饺子是萝卜和白菜两种菜混着的馅儿,张家刚杀了猪,不缺肉吃,饺子馅儿里放了不少肉。
  调馅儿的人手艺不错,味道鲜香可口,水分也足,别提多好吃了。
  这年月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一般,肚子里没什么油水,也就是逢年过节能吃一顿饺子。
  难得遇上这么可口美味的饺子,可不都敞开了肚皮吃?
  幸好张家不是那抠抠搜搜的人,饺子包的足够,大家伙放开了吃,到最后还剩下了两盘。
  “哎呀,好长时间没吃的这么舒服了,今天还真是跟着二妹沾光了呢。”
  陈民生吃的肚子都快撑了才停下来,恋恋不舍的放下了筷子。
  陈家才搬过来两年,没什么家底儿,平常日子可吃不上饺子,难得吃的这么饱,陈民生十分满足。
  饺子确实好吃,巧莲却没有吃那么多,这年月的人肚子里缺油水,冷不丁吃到油腥,很容易闹肚子。
  尤其巧莲母子刚过来,水土不服,万一吃多了坏肚子可就糟糕了。
  “大姐,饺子包的真不错,好吃,谢谢大姐。”巧莲含笑的向巧娟道谢。
  她心里明白,要不是为了迎接她母子三个,大姐绝不会舍得包饺子。
  今天这一顿,又是肉又是白面,还这么多人都来吃饭,耗费了不少,换成一般时候,够大姐一家四口吃半个月了。
  巧娟闻言就笑了起来,“瞧你说的,一顿饺子还值什么?咱家你姐夫能干着呢,粮食不缺。
  咱姐妹这么多年才团聚,别说是一顿饺子了,就是天天都包饺子,姐也供的起。”
  巧娟是个很爽朗的性子,也是家里日子过的好有底气,说话时豪气十足。
  巧娟说话时,那边的张文广什么都没说,只含笑的看着媳妇。
  对于媳妇夸下的海口,张文广也没有反驳,媳妇嫁过来这些年了,还没见到她这么高兴过呢。只要能让媳妇高兴,一顿饺子还有什么了不起的?
  巧莲一直都留意着张文广的表情呢,陈家这一大家子过来蹭吃蹭喝,巧莲也怕张文广不高兴。
  此刻见到张文广面带笑容,温柔的目光始终盯着大姐巧娟,丝毫没有半点儿不高兴的样子,巧莲这才放心了。
  看得出来,大姐夫对大姐是真心实意的好,大姐苦了这些年,总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那可不行,住家过日子哪能天天包饺子?
  大姐,我在这住可不是一天两天,天长日久的可不能总这样。你要是这样,我可不敢长住了呢。”
  巧莲知道姐姐这是见了她高兴,也知道姐夫是真的不在意,可她却必须把话说在前头。
  她过来投靠姐姐,主要是找个容身之地,可绝对没有打秋风的意思。
  今天这是刚来,弄点儿好吃的也就算了,往后要是姐姐还这样,巧莲如何能住的安心?
  听见巧莲的话,那边的张文广不着痕迹的点点头,看得出来,陈家这个二闺女跟她娘和哥哥嫂子不一样,不是那爱占便宜贪图小利的人。
  真是没想到,陈家那样儿的,竟然还能养出巧莲这等品性的闺女,也真是不容易。
  “二妹,你就放心的住下吧,咱家的日子还过得去,不差你们娘三个一口饭吃。
  到了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什么也不用担心,就安心住着。
  你姐平常日子也不太爱出去走动窜门子,除了跟弟妹一起做做针线之外很少出去。
  你来了正好,往后有你陪着你姐,说话聊天的解闷儿,我也能放心出去挣钱。”张文广不等媳妇开口,便笑着说道。
  “时候也不早了,要不今晚上就这样吧。
  媳妇儿,你们收拾收拾,今晚上你领着孩子跟二妹一起睡,我去咱弟那屋挤挤。
  你们姐妹这么多年没见了,肯定有不少话要说,晚上躺被窝里好好唠。
  我明早跟咱弟得上山干活,直接在咱弟那屋吃,不用你早起做饭了。”
  张文广是从心里疼惜巧娟,他知道巧娟见了妹妹一定有好多话要说要问,今晚上这姐妹俩还不知道聊到什么时候呢。
  他明天还要去上山干活,天不亮就走,估计媳妇肯定起不来做饭,所以才这么提议。
  本电子书由《89书吧》(www。89shu。cc)整理并提供下载,本站只提供好看的小说txt电子书下载!


第46章 泼辣的巧娟
  抚松地处长白山脉之中,林业资源丰富,盛产各种优质木材。
  没建国之前,就有好多伐木公司在这边砍伐林木,很多都是雇佣当地人进山伐木。
  张家兄弟身强力壮有的是力气,就是指着冬天进山给人伐木运木头,才挣下如今的这份家业。
  建国以后,大部分伐木公司都划归国有,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冬天还是会用人伐木。
  这时候只有临江有个森林经营局,采伐的木头不够用,所以把采伐任务就派给了各个乡。
  大营乡今年冬天也有采伐任务,所以组织了村里壮劳力进山砍伐,当然,这个是给开工资的,一天挣的不少。
  张家兄弟都是这一行的老手了,是乡里采伐队的头目,领工干活。为了接巧莲母子,今天是特意请的假。
  山上干活一天不少挣钱呢,张家兄弟哪里舍得在家呆着?当然是赶紧回去干活。
  时候不早,张文广明天还要早起,故而也没再这边多呆,嘱咐了巧娟和巧莲几句之后,就跟着张文星夫妻一起,去后院弟弟家休息了。
  外面已经漆黑一片,孩子们都有些困了。
  这么晚了陈家众人也不好还留下打扰,于是也都穿鞋下地,陈家老太太领着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打算回家睡觉。
  “大妹妹,今晚上的饺子还剩下多少?给我捡一盘子呗?明早晨热了给咱娘吃。”
  刘氏弯腰穿上了鞋,刚要往外走,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回头管巧娟要饺子。
  听见刘氏这话,巧莲先愣了一下,二嫂怎么能这样?
  一大家子在这吃的都快撑了,走的时候还要拿着?这连吃带拿的像什么话?陈家在这头两年了,之前不会也这样吧?
  要真是这样可不好,张文广就算再宽厚能挣钱,也不能天长地久的养着媳妇娘家这一大家子啊。
  巧莲正寻思的工夫,那头巧娟开口说话了,“二嫂,今晚上总共包了多少饺子?
  两家人老老少少二三十口子,吃那些饺子,还能剩多少?
  就剩下一盘饺子还得留着给孩子爹明早晨吃了上山干活呢,二嫂拿走了,孩子爹吃什么?”
  巧娟可不是那种只知道护着娘家的糊涂蛋,她那个精明泼辣劲儿,自然不惯着刘氏。
  刘氏本以为当着巧莲的面儿,大妹妹抹不开脸面,一盘饺子怎么也能要出来呢。
  不想巧娟还真是一点儿面子也不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给她撅了回来,刘氏这脸上也有点儿难看。
  “你们家杀了一头大肥猪呢,想吃得空再包呗,咱娘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回饺子,我们端一盘回去还能咋地?”刘氏撇撇嘴说道。
  巧娟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脸沉下来就想好好跟嫂子掰扯掰扯。
  不想这时候,陈家老太太先开口了,“老二媳妇,磨叽什么呢?
  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赶紧走,回家睡觉去。老二,管好你媳妇那张破嘴。”
  陈家老太太可不是刘氏那种眼目光短浅不考虑事儿的,目前陈家能在大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全都是仰仗着张家仰仗着巧娟。
  这两年陈家没少从张家划拉东西,张文广也就是看在媳妇的面子上不好开口罢了。
  要是惹恼了巧娟,张文广那个疼媳妇的肯定不乐意,到时候陈家可就什么好处都捞不着了。
  陈家老太太这么精明的人,可不会因为一盘饺子,就得罪了闺女。
  陈老太太开口了,巧娟自然不好再说其他,只瞪了刘氏一眼,扭身去刷锅刷盘子了。
  刘氏闹了个没趣,又被丈夫狠狠剜了两眼,吓得不敢说别的,低头抱着小儿子陈万财,老老实实的跟在婆婆后头,就这么出了张家。
  “大姐,咱娘他们经常来家里吃饭么?这么一大家子十几口过来,也不帮你干点儿什么?”
  巧莲没有出门去送,而是挽起袖子跟姐姐一起收拾厨房,一边刷盘子,一边问道。
  “刚搬过来的时候倒是常来吃,咱那三个嫂子什么德行你还不知道?一个个又懒又馋,才不爱动弹干活呢,都是我动手做饭。
  那么一大家子人,再加上这边,我一个人忙活着累的要死。
  几回之后你姐夫生气了,找机会当着他们的面儿跟我吵起来,吓得咱娘他们再不敢来蹭吃蹭喝。”
  “这两年能好些了,除了逢年过节我往那头送点儿东西,过年了喊他们来吃顿饭,其余时候不让他们来。
  唉,也就是看在咱娘的面子上,咱娘岁数大了,往后得依靠着哥哥嫂子,要不是为了这个,我才懒得搭理他们呢。”
  巧娟干活特别麻利,说话的工夫,一摞盘子刷出来了,顺手把锅里的水舀在了下水桶里,拎着出去倒了。
  姐俩很快就收拾好厨房,擦干了手,这才回东屋上炕。
  张家俩孩子风林和风华都困的揉眼睛,嘉康佳媛也没精神了,于是赶忙铺上被褥,给孩子们脱了衣裳,哄着孩子们进被窝睡觉。
  小孩子入睡快,没多会儿四个娃就全都睡着了,巧娟姐妹俩也躺下。
  “姐,那个葛家,还有汪家,后来都有消息么?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看见姐姐过得这么好,巧莲十分欣慰,可是一想到姐姐曾经受过的苦难,巧莲又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一个没忍住,开口问道。
  听见巧莲这话,那头巧娟沉默了片刻,然后长叹一口气。
  “葛家搬走了,那年咱娘来抚松找我,跟汪家打官司的时候,葛家得了消息就搬走了,再也没消息。
  至于汪家,他们在县城里那么多买卖,也算是大财主了。
  汪家这些年没干好事儿,跟鬼子还有国军都有牵连,建国以后家产充公,几个作恶的都被毙了。
  汪家大院也成了公家的,家里头只剩下几个小辈儿,没什么人了。”
  巧娟过去在汪家大院没少受折磨,大营离着抚松也不算远,县城里有什么消息都能传过来,所以多少还是了解的。
  “该,让他们再作恶,这就是下场。
  我只要一想起那时候吃的苦挨的打,我就恨不得撕了他们,都死绝了才好呢,做损的人家没什么好下场。”一想起当年,巧娟恨的咬牙切齿。


第47章 交底猜疑
  “幸好姐遇见了姐夫,姐夫可真是个好人,对姐姐真好。
  姐,你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好好跟着姐夫过日子,可别欺负姐夫。”
  巧莲有点儿后悔,不应该提起过去的事情,于是转换话题。
  提起丈夫,巧娟忍不住就笑了起来,“是啊,你姐夫是个好人,对我那是没话说。
  放心吧,我俩好着呢,我不会欺负他的。”话语里全都是幸福的味道。
  “对了,刚才我忙着,也没来得及细问,你那头咋回事?
  石家沟的房子起火了?好好地咋就起火了呢?你这些年过得咋样?
  唉,咱娘也是作孽,为了曲家的聘礼,就那么生生的把你嫁过去。
  曲维扬个王八蛋,才成亲就没了影子,留下你又要养孩子又要伺候公婆,这些年也是难为你了。”巧娟这泼辣的性子,提起妹夫就气的想骂人。
  “姐,之前当着咱娘和哥哥嫂子,有些话我没说,房子是有人给点着的,人也抓着了。”
  巧莲知道姐姐是真心为她好,也没想瞒着,于是就一五一十,把她在石家沟村的这些经历说了出来。
  “就是这么回事,我实在是不想在石家沟呆着了,这才来投奔姐姐。”
  巧莲叹口气,她是被那些人给伤着了,再者也是怕姜家等人报复。
  她再怎么厉害也就是个女人,姜家是大姓,人口众多,万一人家怀恨在心暗地里给她使绊子,她在石家沟的日子会很难。
  这边虽然也有些麻烦,娘家哥哥嫂子都不好相处,可毕竟都是亲人。
  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见她有娘家人当靠山,不敢轻易招惹她。
  再说了,还有姐姐呢,姐姐对她一片爱护之心,有姐姐在跟前儿,总比之前孤零零的强。
  听完巧莲的话,巧娟忍不住长叹一声,“你这些年也真是不容易,都是咱娘做的孽,唉。”
  姐妹俩的姻缘都不顺,要不是母亲贪图人家的聘礼,要是当初能多疼惜闺女,缓两年仔细踅摸个好人家,她们姐妹哪至于吃这些苦?
  “往后就好了,你们娘三个就留下来,等着开春了咱就盖房子,到时候有房子有地,安心过日子。
  往后要是能遇上合心意的,就再走一家,女人啊,还得有个知冷知热的男人依靠着,不然日子难熬。”
  “对了,你刚才跟我说的这些,可千万别跟旁人说,就是咱娘和哥哥嫂子们面前儿也别提。
  尤其是你身上带着钱的事儿,千万别说,八十块(已改成新币面值)可不是小数目,就咱哥咱嫂子他们那些贪财鬼,知道你揣着那么多钱,肯定咬住了不松口。
  那是你们娘三个安身立命的钱,轻易不能动用,可不能让他们骗去了。”
  巧娟年纪大一些,经历的事情也多,更是早就看透了娘家人,她生怕妹妹心思单纯,一个没留神说漏嘴,于是再三叮嘱。
  “姐,你放心吧,我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些话我只跟你一个人说。
  得空了我得去买点儿粮食,我们一家三口在你这又吃又住的,时间长了不像话,多少填补点儿粮食,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
  巧莲之所以对姐姐交底,也就是为了这个。
  娘三个吃用不少,现在才腊月,离着开春三月还有那么长时间呢,他们哪能厚着脸皮白吃白喝?
  她的随身仓库里放着粮食和菜蔬,兜里还有钱,哪能一个劲儿的占姐姐便宜?
  可要是她突然拿出来粮食也不行,姐姐会怀疑,所以今晚上直接交底,告诉姐姐她有钱。
  这样往后她想办法拿出来粮食,也有个借口,就说是出去买的,不会引起怀疑,他们母子住着也心安。
  “不用不用,你们娘三个能吃用多少啊?你那点儿钱不多,开春还要盖房子呢,可不能胡乱花了。
  姐家里不缺那点儿粮食,你姐夫能干,真不差你们三口吃的。
  你可别去买粮啊,如今可不是以前了,粮食不好买,你就是买回来,我也不能要。”巧娟赶忙拒绝。
  巧莲叹口气,大姐是真心实意的对她好,可她也不能平白无故就占便宜。
  算了,往后再说吧,大姐不要粮食,那她就想办法给孩子们买点儿吃的用的,总之不能一直在张家白吃白喝。
  心中打定主意,巧莲也就没再说什么,姐妹俩聊的时间不短,已经深夜了,巧莲这几天在路上折腾的挺累,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张家这头姐妹俩聊了半晚上,陈家那头也有人晚上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想事情呢。
  “孩子爹,你信二妹妹的话么?我怎么一句都不信呢?你看看二妹妹娘三个的穿戴,哪像是她说的一点儿家当都没有了?
  不是听说老曲家以前挺有钱的么?二妹妹手里应该有些家底儿吧?”王氏怎么也睡不着,索性扯了扯丈夫,低声说道。
  陈民生正迷糊着要睡呢,哪有闲心听媳妇唠叨?“得了吧,瞎寻思什么呢?老曲家能有多少钱?
  石家沟那破地方,漫山遍野都是石头,地里的庄稼都长不高,能攒下多少?
  再说了,曲家那老两口成天病怏怏的,咱还在那边的时候也不是没看见,成天的吃药,就算有多少家底儿,也不够那么折腾的啊。”
  “二妹妹是实在人,从小就老实,她哪会撒谎?
  她不是都说了么?娘三个的穿戴是左邻右舍凑出来的布做的衣裳。
  你可别胡思乱想了,二妹妹要是手里有钱,何至于这么大老远跑咱这儿来?
  她在石家沟随便找一处房子住下,明年开春重新翻盖房子就是了,谁愿意抛家舍业的往外跑?还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你可歇了那点儿心思吧,二妹妹也不容易。
  妹夫一去不回生死不知,她一个女人带着俩孩子,孤零零的没个依靠,咱就算帮不上什么,也别去琢磨她了。”
  陈民生是老大,脾气比俩弟弟柔和些,对下面这些弟妹多少能照顾点儿。
  “困死了,没工夫跟你闲扯,你要是不想跟我一起睡就去搂闺女。
  我还得睡觉呢,被窝里这点儿热乎气儿,都让你翻来覆去的给折腾没了。
  家里柴禾不多,炕烧的不热乎,你可别折腾了,不然半夜就得冻醒。”陈民生困的不行,干脆不理媳妇,闭眼睡觉。


第48章 妹妹巧云
  自从出事以后,巧莲第一次睡的这么香甜,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外头天都亮了。
  昨晚上姐妹俩聊的时间久了些,巧娟也破天荒的起来晚了,姐妹俩相视一笑,忙穿了衣裳下地,生火做饭。
  张家的早饭简单,苞米面儿饼子,小碴子粥,再从缸里捞点儿咸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