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贵爸爸贫穷儿[七十年代]-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知综想了解更多信息,谁知他们话题绕到吃饭就转不过弯来了,随后聊起黑市米面的价格,几人声音低沉激动,怕引起人注意,眼神四处打转,在看到唐知综头发油亮皮肤白皙的刹那,毫不掩饰脸上的吃惊,“你家粮食也不够?”
比起他们的愁眉不展,眼前的男人精神面貌好得没话说,黑如点漆的眸子闪着亮晶晶的光,皮肤光滑细嫩,明显在单位里混得很好,而且穿着身崭新的军绿色服装,模样俊俏得不像话。
面对这样的人,周围几个男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这种目光对唐知综而言并不陌生,顶着壕二代的名声,周围朋友同学没有不羡慕他的,太稀松平常了。
他皱眉,故意露出个苦涩笑,“哎,够啥够啊,往年就我和我哥两个人不担心粮食的事儿,我哥上个月结了婚,嫂子进门带着个小两岁的弟弟,两张嘴变成了四张,我哥愁得不行呢。”
原来父母早亡跟着哥哥生活的,大家都是过来人,嫂子进门哪儿还有小叔子的地儿,他的生活恐怕不好过,几人不禁露出同情的目光,“你不大吧,你嫂子放心把钱给你?”
嫂子带着娘家弟弟,凡事肯定为亲弟打算,钱是怎么都落不到小叔子手里的,何况黑市价格有高有低,他嫂子会担心他以次充好偷偷藏钱,跑腿的事儿会交给更信任的亲弟而不是小叔子。
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这种事见得太多了。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骗子,摸清他们的心思,顺着他们思路往下说是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只看唐知综耷拉着耳,脸上没了神采,小声嘟囔,“她哪儿舍得把钱给我,我是和她吵架跑出来的,我哥说我年纪大了要给我介绍对象,她给我哥吹枕边风,偷偷带她弟弟跟女同志见面去了……”
还有这样的事儿,真是太可怜了。
“我哥和她结婚是想着双方都没父母,都有弟弟要照顾,本着互相照顾互相体谅的心情和她结婚的,哪晓得不到两个月呢她就原形毕露了……”唐知综烦躁不爽地扯了扯身上的衣服,将小叔子对嫂子的抱怨表达得淋漓尽致,“别以为我不知道她给我买新衣服的原因,不就希望我哥拿钱给她弟弟结婚吗,想得美。”
观影无数的唐知综演戏是惟妙惟肖,引得周围人不住安慰他,劝他想开点,毕竟是亲嫂子,闹起来夹在中间难做人的还是他哥,兄弟相依为命多年,别为这个伤了和气。
唐知综哼哼,“我不管,她都跟我抢对象了,我这次让步,下次她还不得得寸进尺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来?她贪婪得很,但凡她真心实意对我,我绝对敬重她。”
是这么个理,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他人不知该怎么劝他了,去到黑市,小声跟人讨价还价后急匆匆买了米面回家了,剩下方才国字脸的男人暗搓搓盯着唐知综看,唐知综佯装没发现他的眼神,蹲在角落踢雪玩,实则脑子里快速想着,如果对方不过来搭讪,他该怎么找到他们话语里拔根毛就够全家吃半月的女人的住址,
好在,对方像听到他心声似的走了过来,“同志,你家哪儿的,我看你实在可怜,你说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咋样?”
当然万分欢喜啊,唐知综不敢相信自己运气这么好,进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接近目标,他爸说得没错,70年代的人思想单纯,好助人为乐,像他去理发,硬着头皮说没钱,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架势,理发匠拿他没办法,主动说不用给钱,还顺便帮酒大他们的头发也剪了。
这年代人心淳朴得很。
为了不透出自己脸上的渴望,他头埋得低低的,用怄气的口吻说,“我两无亲无故的,你帮我个忙我还不起你人情啊。”
“不用不用。”国字脸男人摆手,“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荣幸,况且我看同志你长相憨厚,一看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的,若真能促成段美满的婚姻,督促你全身心投入革命建设也算是我为社会做的攻陷了。”
实话说,国字脸男人越看唐知综越喜欢得不行,魏家在县里有权有势,他媳妇得罪她日后不知是啥下场,如果能和魏彩凤冰释前嫌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而且魏彩凤喜欢什么样的男同志稍微了解她的都清楚,身材瘦弱的,皮肤白的,五官好看的,唐知综太符合魏彩凤的条件了。
越想国字脸男人按耐不住,直接邀请唐知综去家里坐,速度进展得太快,以至于唐知综有点怕了,莫不是遇到个骗术更精湛的将计就计把自己往坑里带?
保险起见,他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说自己要找哥哥商量商量,半个小时给他答复,他神色欢喜,欢喜中又夹杂着自己做不了主的纠结,国字脸男人无比体谅他,“和哥哥商量是好事,你看看我在哪儿等你,我家住在卫风街道,要不我在那等你?”
唐知综自然没意见,瞅着快中午了,和男人分开后他立马去了国营饭店,县城很多有钱人会光顾的地儿,国营饭店的服务员是个中年妇女,唐知综几句话就问到了魏彩凤的底。
走出国营饭店,他双脚都是虚的,妈的,难怪他听到魏彩凤的名字耳朵会动,不是听到了钱响的声音,而是克夫凶残泼辣的缘故。
魏彩凤,今年54岁了,靠死去的前夫们发家,从目不识丁的农村姑娘搬到县城过得风生水起,据说她前后嫁过四个响当当的人物,她的财富积累于此,丈夫死后她就带着财产改嫁,财富积累得越来越多,搬进县里住后也没停止对爱情的追求,谁给她介绍对象就跟谁玩,出手阔绰,给她介绍对象的人比比皆是。
令唐知综难以置信的是,54岁的她仍然致力于找对象,想想他就害怕,顾不得骗钱不骗钱了,稍有不慎是会把自己搭进去的,他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活着,不想莫名其妙就死了。
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了县城,因着后怕,浑身冰凉冰凉的,他想幸亏没和对方说自己的姓名地址,以他的长相和人格魅力,如果魏彩凤对自己一见钟情且至死不渝怎么办?
短时间内,县城是不能去了。
算了算了,就在镇上找个拿得出钱的姑娘吧,钱少点没关系,安全就行。
这么想着,他决定明天去镇上转悠。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儿发生,他得有个更周密的计划,真实姓名,年龄,家庭住址,通通不能泄露……
第7章 愿者上钩
做骗子不仅害怕遇到道行更深的,更怕得罪惹不起的,尤其还是上了年纪的妇女,回来的路上唐知综不断回想与国字脸男人聊天的内容,有没有不经意透露自己信息啥的,以致于进村后整个人都提心吊胆的,频频回头望有没有人跟踪自己。
瞻前顾后的行为惹得在保管室纳鞋垫的妇女们好奇不已,几人交头接耳番,纷纷起身走了出来,“这身形看着有点眼熟,谁家亲戚啊?”
这年头碰到个家庭条件好的小伙子太难了,看羊肠小道上的小伙子穿得不错,家里肯定不差,动作不快点就被别人盯上了。
几个年纪稍大妇女目光灼灼地盯着唐知综,沧桑消瘦的脸被冷风吹得抽搐着,却没人闪躲,个个迎着刺骨寒风圆目喜睁,恨不得立刻摸清对方的家世背景,看看能不能介绍给自家闺女或侄女。
唯独余秀菊坐在屋檐下像个局外人似的,抬起手臂,粗针挠了挠头后继续熟练的穿针引线,她做的是千层底,裁的是新布,鞋底铺了层棉花,惹来好些人羡慕,说她家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做布鞋都用得起棉花了。
她生了3个儿子,最小的都在队上干活挣工分了,全家齐心协力,生活自然比分家前强,这也是她不着急给石磊定对象的原因,家里还不容易宽裕点了,找对象不仔细点,找个家庭穷,兄弟姐妹多的,拖后腿都能把她们拖死。
石磊的对象决定着她们未来的生活,必须得打听清楚了才行,前天媒婆说的女知青她倒是觉得不错,城里人嘛,读过书,文化程度高,爸妈在石场工作,光鲜体面,余秀菊瞧不起的是她柔柔弱弱的,看着就不是干农活的料,难不成和石磊结婚后要全家伺候她?
因此她有些犹豫,特地来保管室问问有没有人了解女知青的情况,她家的粮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干活的儿媳妇可不能要。
听人议论有个穿军绿色新衣的男人进村,她抬眸瞄了眼,衣服她花钱买的布,认谁穿着她都认得出来,何况还是唐知综。
她坐着没动,继续使劲穿针。
而唐知综这会儿怕得不行,没过多留意保管室那群如狼似虎的眼神,无意撇到余秀菊的身影,笑眯眯喊了声大嫂,白皙的脸,笑得那叫个好看,余秀菊却笑不出来,穿着她儿子的新衣服到处溜达,怎么想怎么不舒服,偏偏她有事求高翠华,不得不耐着性子和唐知综周旋,不冷不热地打招呼,“老幺回来了啊。”
瞅着这幕,刚刚双眼冒光的妇女顿时犹如盆冷水泼下,态度急转直下,冷淡无比,哆嗦着身体快速跑了回去,嘴里骂唐知综不是人,好端端的穿件新衣服出来显摆干什么,害她们看错了人。
保管室天天聚集了群话多好八卦的妇女,有事没事就爱聊东家长西家短的,连谁家母鸡在树林被谁家公鸡拱了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各自坐回位置后,就问余秀菊,“唐老幺是不是有啥病啊,几个儿子穷得连口米饭都没得吃,他还有钱穿新衣服?你看见他脚上的鞋子了吧,不知谁给她做的。”
余秀菊抬头盯着唐知综离开的背影,待他进竹林不见人影了才扯着嘴角说,“衣服是我家石磊的,他说借来穿几天,你们也知道我妈啥性格,不借的话她估计能气得撞墙。”
不是余秀菊夸张,高翠华偏心唐知综不是一星半点,上个月在唐知综锅里摔了腰,不吭声不出气,这个月月初,唐知国接她到家她就喊腰痛,天天躺床上称唤,唐知国担心她专门借了担架抬她去镇上卫生所看病,结果医生检查说是摔伤,高翠华还不承认来着,后来没办法才说了实话……
为着这事,她没少在唐知国面前骂高翠华偏心,她家是大房,依着顺序给高翠华养老,唐知综过了就是她们,也就说老太太在唐知综锅里出事也会算在她头上,凭啥啊,她几个儿子还得结婚呢,花钱的地儿多的是,哪能全帮唐知综尽孝啊。
想到这,她就憋屈不已,面上不由得带了些出来。
唐家的情况在场的人没有不清楚的,高翠华最喜欢小儿子,就说几个儿子结婚,她哭天抢地地喊没钱,余秀菊两口子结婚都没请客办酒席的,紧跟着老二出嫁有点聘礼她紧攥着不肯拿出来,老三找了个大几岁的有钱的寡妇,老四结婚是寡妇给的钱,全村都认为高翠华没钱,不成想轮到最不中用的唐老幺谈对象结婚了,高翠华又是给他买新衣服又是请媒人吃饭的,聘礼也给得相当多……
自以为替唐老幺找了个好看又能干的媳妇,哪晓得养不熟,被别人轻轻挖两脚就带跑了,不得不说是高翠华的报应。
看余秀菊心气不平,在场的人不好火上浇油,只安慰她,“苦尽甘来就好了,你看你们家现在不就好了?石磊他们大了,过两年就娶媳妇,你啊,等着抱孙子吧。”
余秀菊笑了笑,想起儿子,这么多年的委屈都值得的,这样心头好受了点,她如果知道唐知综又去她家借东西去的话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没错,唐知综又去了大房,走了太多路,又累又饿,酒鬼家连滴水都没有,只得问唐知国借,他特有骨气的没有狮子大开口,就问唐知国借5斤米先吃着,等他有了钱马上还。
哪晓得唐知国拎起墙背后的扁担就冲他挥了过来,吓得他拔腿就跑,唐知国不知哪根筋不对,像狗似的追着他跑,他扯足嗓门喊救命,喊了几分钟都没个人肯出手帮他。
直到他跑进自家院坝,后边的唐知国才停了脚步,杵着扁担歇气还不忘咬牙切齿地骂他,“你要再敢给我借粮食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唐知综吓得不轻,吓得汗水都冒出来的,他实在不懂,新衣服新鞋都借给他了,借几斤米给他又咋了,不是有句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吗,他借了要还的。
他拍着胸口,面部因着缺氧而泛起了潮红,十几米外的唐知国继续骂着,许多土话都冒出来了,唐知综怕他骂太狠把自己气出病来,摆着手回他,“好了好了,我不问你借米了,你歇口气去,歇口气再骂。”
自己被人追着打骂,还得以德报怨地劝对方顾及身体,他想,这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该有的素质和心态了吧。
见唐知国没骂了,他松了口气,准备回房间躺会,走了大半天,小腿酸疼地不行,刚转身,就看酒大他们扒在门框边,用同情的眼神望着自己。
“大哥,爸爸又被大伯揍了吗?”酒幺仰头,非常虚心地发问。
唐知综脸烫得不行,被小孩子看见他被追得四处逃窜喊救命真的太丢脸了,想他可是小学生眼里集财富和才华于一身的帅哥,咋会被人追着打?
他想纠正酒幺的措辞,却被钱大抢了先,钱大像个老头子重重叹息了声,“好像没打着。”
唐知综又他。妈想骂人,什么意思,夸奖他跑得快还是惋惜唐知国跑慢了?
他觉得该给钱大他们灌输点先进的思想,战争结束,新中国已成立,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不适用长远的发展,摆道理讲事实,和平解决问题才是新时代的观念。
他默默压下火气,尽量劝自己拿出小学老师的慈祥温柔来和他们交流,刚喊了酒大两个字,三兄弟就伸着懒腰掉头进房间了,酒幺甚至还打了个哈欠,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完全没有要听他博学而富有长远发展的理论。
唐知综:“……”算了算了,他们还小,不懂知识的力量,虽然这么宽慰自己,唐知综心头挺不爽的,自己在外与人斗智斗勇,三个没心没肺的窝在家睡觉,他们咋不想想,自己要是有钱了,便宜的还不是他们?
鼠目寸光的无知之辈。
不管了不管了他也要回床上睡觉,睡醒了再好好琢磨琢磨明天的事,再不开张,真的只得穷死了。
第二天早早地,他就去了镇上,镇上比县里差太多了,道路两侧多是矮小的青砖瓦房,间或夹杂着几间茅草房,不像县里严厉打击做买卖,张贴了许多革命奋斗的标语,镇上宣传的多是知青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去会大有作为”等等,跟着宣传标语,唐知综最后到了间刷白墙的厂房,鲜艳的红色油漆刷着“金鸣县丰田镇醋厂”的字样。
唐知综咧着嘴,喜笑颜开地站在街对面等着。
中午响起了声噗滋噗滋的粗糙广播声,厂房的镂空铁门打开,断断续续有人出来,有扎着麻花辫的女同志,有穿着灰蓝色工装的男同志,也有穿着破旧的老同志,无论什么年龄阶段的人,脸上看着比队上的人有肉多了,哪怕不怕,却也不是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
唐知综站原地不动,任由他们投来打量的目光,他站了很久,直到傍晚他们下班人走得差不多了他才回生产队。
令他吃惊地是,酒大他们不知从哪儿弄了米煮饭,他到家后兄弟三正等着他吃晚饭,一碗汤比米多的稀饭,四个人共用个酒杯喝酒似的轮着来,不顶饱,但好过饿肚子。
吃了饭他就准备回屋睡觉,看酒大拿着半粒饭不剩的碗出去,抓了捧雪擦碗,完了端进屋放柜子里,小小年纪,老道持成,唐知综于心不忍,安慰他,“别怕啊,等爸爸有了钱,专门请个人给你们洗碗……”
钱大耳聋似的,关上柜子,催唐知综上床睡觉,明显认为他在吹牛,唐知综犟劲又来了,“给我等着,非给你们请个洗碗的保姆不可。”别说洗碗的保姆了,买菜的,做饭的,洗衣服的,拖地的,不重样的保姆他都请得起。
想到自己的小目标,他越发有了干劲,接着几天,他都去醋厂门外蹲点,上次的经验告诉他别贸贸然下手,合格的骗子不用口干舌燥地主动卖弄故事,自有冤大头乖乖找上门来,这就是所谓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这不,在他安安静静的守候中,有鱼儿上钩了,还是三个。
嘿嘿!
第8章 第一桶金
3个编着辫子的女同志手挽着手,脸含娇羞,舌尖抵着上颚,声音嗲嗲地问唐知综,“你是不是来找人的?要不要我们帮你带话啊?”
这两年有不少知青进醋厂工作,多是外地的,看唐知综气质不错便以为是厂里哪个知青的亲戚或朋友,态度热情得很,“你说说名字,我们进厂帮你问问。”
唐知综礼貌地笑了笑,望着生了绣的铁门的眼神渐渐暗淡少许,“请问丰田镇就只有这个醋厂吗?”
“对啊,整个金鸣县的醋都是这个酒厂供应的,你找谁啊?”站右边的女同志脸颊红红的,唐知综视而不见,打起精神说,“能不能帮我问问有没有叫岳熙涵的女同志,我是她对象,找她很久了……”
“岳熙涵?”三人蹙眉,面面相觑几眼后摇头,“没这个人,你是不是找错地址了?”
“不会的,她信里写的就是这个地址。”
“厂里没这个人”黑皮肤的女同志语气笃定,“咱厂里就没姓岳的,更别说知青了,你肯定搞错了。”
唐知综低落地叹息声,痴痴地望着人流涌动的大门口,为自己编造了个凄美哀伤的爱情故事,岳熙涵是他对象,两人商量年底扯结婚证的,哪晓得她突然提分手,他不甘心,誓死要问清楚原因,不惜从千里之外赶了过来,半个月前就从待的农村出发,哪晓得运气不好,火车上遇到小偷钱全被偷了,身无分文的他几乎是从市里走着来的。
话到最后,他自嘲地笑了笑,笑容苦涩,看得3个女同志不忍心,咒骂岳熙涵是个害人精,迟早要遭报应,劝唐知综想开点,结婚是共同进步学习为革命更好做贡献,岳熙涵明显就是个朝三暮四的人,配不上唐知综这么好的人。
不是她们乱说,以她们的经验来看,岳熙涵多半是和身边的男知青好上了,远亲还不如近邻呢,何况是相隔千里的对象。
这时,噗滋噗滋的广播声响起了,唐知综扯出个苦笑,“该工作了吧,你们赶紧进去吧,别因为我影响了厂里考勤。”唐知综端的是礼貌客气善解人意。
3个女同志再次羞红了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从衣兜掏出张皱巴巴的钱递给唐知综,“这趟你白来了,钱你拿着买买火车票回家吧。”女孩在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尤其在弱势群体面前,她们比男人更心软。
唐知综把钱往外推,“不行不行,我哪好要你们的钱,熙涵同志的两个朋友在附近生产队,我找她们借就行了。”
“没关系,同为革命奋斗的同志,相互帮助是种美德,快上班了,不聊了啊。”三个女同志把钱硬塞到唐知综手里就匆匆跑了,肩膀两侧的辫子在风中甩着,唐知综捏着钱,笑成了朵花,“同志,谢谢你们啊。”有了这3块钱,他总算能过个像样点的年了。
虽然离他的小目标还差很多,起码让他看到了希望不是?
想要在事业上爬更高,就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和强化,他立即买了支牙刷牙膏,遗憾的是供销社没有香水卖,否则买瓶香水就完美了。
不管怎么样,成功是对他最好的鼓励,兜着牙刷牙膏回生产队,他又去了理发匠家里,难为他为了扮演颓废萎靡凄惨男主好几天没刮胡子了。
理发匠家的院坝坐着很多排队剪发的人,其中,唐知综发现了他熟悉的人,穿到这具身体里睁眼最先看到的人,酒鬼的三哥,唐知军,他抱着个牙牙学语的男孩,皮笑肉不笑地跟其他男人闲聊着。
唐知综不太想和他接触,要知道,唐家兄弟里,他是最老奸巨猾的,唐知国脾气大是大,可能悬殊大的缘故,唐知国对酒鬼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唐知军就不同了,脑袋瓜聪明,杀人于无形。
就说分家的事儿吧,最先搁到台面上说的就是他,原因是啥他不清楚,反正他经常给余秀菊上眼药水,谁都知道大房的3个儿子大了自己挣工分了,分家对大房最有利,他聪明地抓住余秀菊的心思,隔三差五撺掇余秀菊闹离婚,别看余秀菊脑子好像挺好使的,照样被唐知军当枪使,四房五房六房都不想分家,为此和大房撕破脸不往来,唯独唐知军两头关系都处得不错,酒鬼喝酒赊账,几个兄弟的帐都挂过,但就是没有唐知军的。
虽说他有着不同于酒鬼的高智商高水平,不怕唐知军搞事,可他觉得赢了不见得光彩,唐知军的年纪活到他生活的时代,过马路都要他搀扶,和这种人计较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假如他技不如人的输了,简直没脸活下去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他蹲在院坝沿边,背朝着谈天说地的男人们,正欣赏着远处雪景呢,身侧靠过来个人,“老幺,你的衣服是石磊的?”
唐知综鼻腔嗯哼了声,没偏头看唐知军。
唐知军伸手捏了捏衣服料子,笑着说,“兄弟就该这样互帮互助的,老四还记恨大嫂提分家,现在都不肯和大哥说话,你帮我劝劝他,打断骨头连着肉的兄弟,咋能像仇人呢?”
他语气温温和和的,唐知综仍然不看他,像被远处风景吸引,眼神定在远方移不开了,他说,“好啊,下回四哥请我吃饭我就劝。”他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吃饭是头等大事,不过以酒鬼四哥一毛不拔的性格,开口请他吃饭是不可能的。
“哪用四哥请,三哥请你吃饭,就今晚,我喊你三嫂打酒回来,咱兄弟几个好好聚聚。”唐知军笑眯眯的,举起怀里男孩的双手,教他喊舀叔,男孩还在长牙,张嘴犹如开闸的水池,口水哗哗顺着下巴流,唐知综低头瞄了眼,极为嫌弃地起身跳开,蹲久了起身头有点晕,衣兜里的牙膏掉了出来,白底红字的“中华牙膏”尤为醒目,唐知军怔了下,笑道,“哟,还用上牙膏了呢,咱兄弟几个还是你福气最好。”
唐知综捡起牙膏塞进衣兜,看前边还有好几个人排队,没皮没脸的走了过去,“叔,给我刮刮胡子呗,就两分钟的时间,刮完我就走。”
理发匠就没见过像他脸皮这么厚的人,瞪着眼说,“刮胡子拿钱来,上回给你剪头发就没收你钱,你还赖上我了不是?”
“叔说的啥话哟,哪个不知道咱十里八村就叔为人最好了,谈钱多伤感情啊,况且叔你知道我的,别说钱,连粒米我都拿不出来啊,你放心,等我将来有钱了,绝对不会忘记你的好,到时给你买个先进的刮胡刀,安个电池自动刮胡子的那种……”
理发匠噗嗤声笑了,甩了甩剪刀上的头发,,“算了算了,我可不敢指望你,你要真有心,少喝点酒踏踏实实过日子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唐知综举手发誓,“酒我已经戒了,好多天没沾过了。”
这下,在场的男人们都跟着笑了,唐知综的嘴骗人的鬼,队上几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何况是他们?
本轮到个头发半白的中年男人剪发的,他懒得和唐知综争,“你先给他刮胡子吧,要不然我怕你剪头发的时候他上蹿下跳不安生。”
唐知综不客气地坐过去,仰头靠在椅背山,享受的闭上眼,“叔,刀片能洗洗不?”
“哟,穿了件人模狗样的衣服还跟我装干净了,我的刀片我偏不喜,不想刮就给我走。”
唐知综嘿嘿笑,“整个公社就叔的手艺最好,我能走哪儿去啊,不喜就不喜吧,不干不净刮了没病。”
说着,他挪了挪屁股,姿势特别乖巧。
理发匠又气又笑,最后没办法,只得先把他送走了再说,要不然像旁人说的,他耳根子别想清静了,整个生产队,就没见过比唐老幺嘴巴更会说的,难怪高翠华独独偏心他,和他会哄人有关。
刮了胡子,又是个脸蛋白净的帅哥,他摸了摸光滑清爽的下巴,走出院坝听到唐知军喊他晚上记得过去吃晚饭,他头也不回地说了声好。
有免费晚餐不吃对得起无法满足的胃吗?他不仅自己要过去,还得把钱大他们叫上,在占便宜的小事上,多个人多份力量,千万别不好意思。
他这几天都不在家,不清楚钱大他们的行踪,出门时他们已经起了,回家他们煮好饭等着,真的像个孝子,孝顺还不黏人,太通情达理了。
今天回家早,几个孩子在房间睡觉,他推开门进去,床上的钱大就醒了,眼神警惕而戒备,露出不属于他这个年纪该有的凶狠,他愣住,“干啥啊,你老子都不认识了嗦,晚上别做饭,咱去三伯家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别给我讲理啊。”
酒鬼的这具身体神奇得很,每天喝酒都不会感到饿不说,吃小碗稀饭能顶整天,他都怀疑酒鬼的胃是不是只有芝麻大点了。
认清是他,钱大紧绷的神色缓和了很多,“三伯咋想请我们吃饭?”
“谁知道啊!管他的呢,有饭就吃,别问原因。”
钱大皱了皱眉,替躺在他身侧的酒幺拉了拉被子,低头说,“我不去。”
“为啥啊?”
钱大闷声不说话了,唐知综也没继续追问,瞅着到饭点了,死活拽着他们出了门,天大地大,填饱肚子最大,吃亲叔伯的饭,得昂首挺胸吃得理所当然。
唐知军家离古井不远,在田埂对面,周围有两家挨着的,他家在最边,酒幺搂着唐知综脖子,声音糯糯的,“爸爸,三伯坏,偷咱的东西。”
“啥?”唐知综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还需要偷吗?”几兄弟里,唐知军是最有钱的,他婆娘比他大几岁,带着前头的女儿嫁过来的,怕唐家人看不起她,没少给唐家人买东西,就是唐老四结婚的钱都是唐知军婆娘给的。
这样的家庭,还用得着偷酒鬼的?偷命吗?
第9章 喝酒吃肉
唐知综觉得不太可能,没把酒幺的话放在心上,过田埂时,再次提醒他们坐上桌敞开了肚子吃,能像骆驼吃一顿管两天的话就更好,他就像个喋喋不休的老妈子,两只脚跨进唐知军家院坝嘴巴都没合拢。
放下酒幺,抬头就见屋檐下有个皮肤黑黑的女孩摆出副高高在上的表情,脸上嫌弃地翻着白眼,估计听到他的话了,要多鄙视有多鄙视,唐知综面不改色,坦然地拂手拍了拍自己皱巴巴的衣服,喊道,“美丽,四叔他们来了没?”
美丽是唐知军亲闺女,皮肤随她妈,天生黑,性格有点阴沉,看唐知综眼神四处瞄,她扯着嗓门就喊爸妈,随即冲进堂屋,堂屋传来一阵乒铃哐啷地的声响,酒幺迈着短腿跑了两步,回来给唐知综打小报告,“美丽姐收东西呢。”
钱大脸色变了变,掉头就要走人,唐知综皱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