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妇-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0章 搭车
寇金萍说得孔母心惊肉跳,赶紧回去跟孔父讲,没想到孔父劈头盖脸一顿骂。
“寇金萍那女人两次三番说这话,她到底安的什么心?你这蠢女人也不想想,就算将来咱志斌能发达,可眼下家里穷的这样,退了冯家的婚事他能找个啥样的?冯家那姑娘各方面都算不错的了。再说了,他就算要退婚,也该找好下家才行,他要是这头把冯家退了,那头却找不到更好的,两头落空,咱家这脸面还要不要了?”
“那……那你说,万一将来他俩真过不到一块去,真要离婚了,那可怎么办呀!”
“你就是个猪脑子!”孔父骂,“你说咱儿子将来真要是富贵命,还愁娶媳妇?他将来真要混得有钱有势了,要找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他还怕离婚?离婚了再找个更好的就是了。”
孔母被骂得唯唯诺诺,心里却佩服不已,还是自家老头精明。可不管怎么说,寇金萍那些话却让孔母留下一块心病,就像一颗有毒的种子,在她心里扎了根了。
既然权衡之下暂时不能退婚,孔母便又对寇金萍口中“冯荞不规矩”的事情重视起来。寇金萍既然放话管不了,当天晚上,孔母就夹着一双鞋面去了二伯娘家。一进门,二伯娘正在喂猪。
“他二伯娘,你喂猪呐?”
“喂猪呐。”二伯娘两手趴着猪圈墙,跟孔母打招:“孔嫂子,你来找我啥事儿?”
“也没啥正经事。”孔母说着从胳肢窝抽出做了一半的鞋面,凑过去递给二伯娘看,“他二伯娘,你帮我瞅瞅,这鞋面是不是做得太肥了?用不用再往里改一改?”
二伯娘一听这话,心里就认定孔母一准是有事来的,农村主妇,哪个还不会做鞋?孔母特意拿了双鞋面来找她,这借口也太明显了。二伯娘是个直性子,当下就笑哈哈地说:
“孔嫂子,你要有事你就直说,你可别跟我拐弯抹角的,我这人一根肠子通到底,从嗓子眼就能一眼看到肚子里底,从来学不会弯弯绕。”
二伯娘这么一说,孔母准备好的话堵在嗓子眼,只好讪笑:“真没啥事,我就是闲溜达,溜达到你家来了。”
“那行,那你先站一会儿,我把猪喂完再请你进屋说话。”
二伯娘忙着喂她的猪,一边往猪食槽里舀猪食,一边唠唠叨叨跟孔母抱怨:“你说养三个儿子有个屁用,喂个猪都喂不好,冯东帮我喂猪,猪围过来拱他,他总是打我的猪;冯亮更好,嫌脏他蹲在猪圈墙上喂,猪食都舀得洒出来了。哎,都怪我自己命不好,没生出闺女来……”
二伯娘噼里啪啦只顾说自己的话,孔母几次想提起话茬,都没插上嘴,只好站在猪圈外头陪着说笑,好容易二伯娘喂完了猪,停住嘴,一边吆喝着叫冯亮提水来打扫猪圈,一边笑哈哈地问孔母:
“哎呀孔嫂子,你看我光顾着跟你聊大天了,你找我到底啥事儿,你倒是说呀。我这人就这么个性子,有啥事你直接了当说,我能办到的我保证帮你办。”
“真的没啥事……”孔母瞅着提水过来刷洗猪圈的冯亮,再一次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那行那行,你等我洗洗手,咱屋里坐下说。”二伯娘去井台打水洗手,一边又唠叨,“哎,孔嫂子,要不是你来,我就打算喂完猪去看看冯荞的,冯荞她如今上班也怪忙的,累,我这都几天没见着她了。老三那个怂人,再加上寇金萍那个死女人,我几天没见着冯荞还真有点不放心。”
孔母一听她提起冯荞,正中下怀,忙绕着圈子问道:“他二伯娘,冯荞如今去农具厂做工,到底怎么样啊?”
“蛮好啊,回来跟我说蛮好的。虽说活儿累点,可那丫头勤快伶俐,到哪儿都叫人放心。”
“哦,那啥,我听说……”孔母觑一眼猪圈里干活的冯亮,心里琢磨着措辞,二伯娘可是个不好惹的主儿,要是说话不顺耳惹恼了她,她噼里啪啦一顿炮轰,半点情面都不给你留。可眼下孔母琢磨来琢磨去,能“管管”冯荞的也就二伯母了。
碍于二伯母的战斗力,孔母吞吞吐吐半天,尽量“委婉”地说道:“我听说冯荞下班回来很晚,她一个年轻姑娘,路上……”
“是啊。提起来这个我就来气。”没等她说完,二伯娘一拍大腿,“她又没有自行车,上班下班都靠两条腿走,又没有手表,一早怕迟到,早早地就得出门去上班,你说叫不叫人心疼?摊上她那个爸也不长进,没钱给她买个自行车……孔嫂子,你今天莫非就为这事来的?你打算帮冯荞买自行车?”
孔母:……
“按说冯荞跟你家儿子订了婚的,你要真打算给她买个自行车,你是真心疼她,说起来你家也划算,彩礼什么的她爸也就不好再多要了,赶明儿结婚,自行车肯定当嫁妆给她带上,又回到你家去了,又有面子又有里子。哎我说孔嫂子,你可真是好打算。”
有时候孔母也疑惑,你说二伯娘这人到底是太聪明还是真傻?你说她聪明吧,她说起话来总是少根筋似的,在别人眼里整一个少心没肺,可你说她傻吧,你问问这冯庄村,二伯娘这些年吃过谁的亏?只有别人在她那儿吃亏的。
“我家……哪买得起自行车……”孔母讪笑。
“可也是,一辆自行车一百五六十块呢,你家跟我家一个样,穷得叮当响,还真不一定买得起……
“那什么……他二伯娘,那冯荞路上……”
“买不起也没法子,你就别白操这心了。”二伯娘再一次抢过话头,十分体贴地说,“买不起就买不起呗,我也买不起,我大儿媳妇倒是陪嫁一辆,可我也不好硬要来给冯荞骑。摊上咱们这些长辈都不中用,我看只能等着咱冯荞自己挣钱买了,冯荞跟我说了,每个月也能挣二十几块钱呢,叫她好好攒钱,靠她自己也买得起。这年头啊靠谁都没用。孔嫂子,我看出来了,你倒是真心想着冯荞,赶明儿一准是个好婆婆。”
孔母:。。。。。。
☆☆☆☆☆☆☆☆
其实冯荞自己也觉着,总是搭杨边疆的自行车有些过意不去。
下午下了班,杨边疆跟她顺路,很自然就捎带她一段,不然她走路回来天都要黑了。冯荞发现她连拒绝的理由都没有,大约因为冯东的关系,她又是杨边疆介绍到农具厂的,杨边疆真把她当自家妹子看待了。厂里的师傅们知道了冯荞已经订婚,不往别处想,就越发把她当成杨边疆亲戚家的“小妹子”。
杨边疆这人话不多,做事就是默默埋头干,他到农具厂其实也不到半年,但人缘挺好,他原先当工程兵,算是有一些木工的底子,加上心思通透,学手艺也快,徐师傅对这个徒弟便十分看重。
早晨她走到半路遇上杨边疆,杨边疆就很自然地停下,一条大长腿撑着自行车,等着她上来。
“杨大哥,那什么……要不你先走吧,反正应该也不晚,我自己走就行了。”
“我今天走得早了。”杨边疆看了一眼手表,冯荞步行怕晚,家里又没有钟表,总是提前很早就出门了,杨边疆早晨上班骑车卡着点走,所以往常他很少遇到冯荞,今天他出门早了些,果然就遇上了,
他扭头催促冯荞:“上来啊。”
“杨大哥,真不用的,你先走吧。这路上坡下坡的,你每天骑车带着我,也怪累的。”
“带你不带你,我还不是一样骑车,你轻的跟个小猫似的。”杨边疆再次催促,“快点上来。”
冯荞只好坐上车后座,杨边疆长腿一蹬,自行车就稳当当向前骑去。杨边疆只管默默骑车,也不多话,他平时跟厂里师傅们在一块儿,言谈还挺风趣的,现在可能是面对冯荞这么个小姑娘,怕小姑娘矜持,杨边疆并不多话。
冯荞一路望着路边青葱的麦田,远处起伏的丘陵,晨风轻悄悄拂过脸颊,东方天际露出了朝霞,一轮红日爬上树梢,恰好跟大杨树上那乌鸦窝挂在了一起……
“杨大哥,你帮我这么多,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我哪里帮你了,你自己干活自己挣钱,靠的是你自己。我跟冯东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你是他妹妹,又不是旁人,说这些外气话做什么。”
他这样说,冯荞却不能这么想,毕竟人家帮她找了这么好的工作,日常也总是关照她,她心里琢磨着,想个什么法子,一定得好好谢谢人家。
“说实话,一开始你来做工,我其实挺担心的,怕你干不了这活儿。不光是能不能吃苦,还得用心负责能做好才行,我师傅对待手艺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你别看他平时脾气挺好,你要是干活毛糙不尽心,他恐怕连我一块儿骂。他前几天还说呢,没想到你一个小姑娘,干这些木工五金的手工活还蛮靠谱。”
“师傅都给说明白了,按着要求做,也不是多难。徐师傅故意夸我呢,刘大姐、李嫂子她们不也都是女的吗,她们干活才好呢。”冯荞笑。
“那是你不知道,不能干下来的,早就叫我师傅给撵走了,以前就发生过的,不管谁家亲戚,干不好师父照样撵。他说咱厂里出去的东西,干不好砸咱自己的名声。我师父是三年不发火,发火管三年的那种人。”
“真哒?看他平时整天笑眯眯的。”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进了镇子,自行车轻快地拐进了农具厂的大院。他们来得算很早了,看厂的刘师傅才打开大门呢,李师哥两口子就已经先到了,一见面互相打招呼。
“师哥,师嫂,今天这么早啊。”
“早,今天吃得早,就早来了。”李师哥爽朗的笑,“你师嫂说今天又该发工资了呢,早来割块肉,早来能割点儿好的,回去给小孩包顿肉饺子吃。”
“可也是,一早晨才杀的猪,你跟卖肉老赵也熟,挑顶好的买。顺便帮咱小食堂也买一斤吧,正好还有肉票。”杨边疆扭头嘱咐冯荞,“冯荞,中午咱吃二米饭行不?配个什么炖菜。”
“行啊。”冯荞赶紧答应着,心里却按捺不住地欢呼雀跃起来,要发工资啦?
第21章 偶遇
“杨大哥,今天要发工资啦?”
“对,每月5号发工资。”
冯荞心里算了算,她来了还不满一个月,可也有二十二天了,二七一十四……加上做饭的工钱,算算也该有就算二十块钱呢。结算了小食堂的饭钱,她总该还能剩下十几块。
跟工分不同,她在生产队干活,工分到年底分粮食了,而这是她长这么大,能拿到手的第一笔钱。冯荞还从来没拿过这么多钱,她心里也明白,这些钱她现在要是自己都留着,寇金萍肯定要寻死觅活不说,她爸冯老三肯定也不会容她,不过,她总要尽可能地给自己留一些才行,不然全进了寇金萍口袋,她再想拿出一分来都难。冯荞决定,她总得自己手里有些钱,才能有自己的底气。慢慢来,不着急,会有法子的。
冯荞早就期待她的第一份工钱了。
“冯荞啊,看你人不大,也自己挣钱了呢,想好怎么花了没?”李师嫂看着她身上打补丁的蓝布褂子,苗条俏丽的小姑娘,穿补丁照样也好看,不过要是穿上好点儿的衣裳不是更漂亮吗。李师嫂笑着说:“叫我说呀,冯荞你去扯几尺卡其布,做件新衣裳穿,就做那种小撇领的褂子,现在城里可时兴那个样式了呢。”
“要布票的。”冯荞笑笑。她已经很久没穿过新衣裳了,家里本来就穷,就算有布料,寇金萍也是先给冯小粉做,所以她衣裳总是破了补一块,短了接一截,一件衣裳穿了多少年。她这还算好的,她比冯小粉个子高,就算破旧,总是她自己的衣裳,寇小胭就只能捡冯小粉穿小了的旧衣裳。
倒不是觉得多苦多委屈,这年代家家都这样,三个堂哥从小到大,也都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继续穿,男孩子又淘气,一件衣裳传到冯亮,已经补丁摞着补丁了,几乎看不到原来的布料。可是,逢年过节寇金萍总要想法子给冯小粉做新衣裳,一家人分到的布票,几乎都穿冯小粉身上去了。冯荞心说,她现在就是有钱可以买布,寇金萍也没给她留一寸布票。
“我家倒是还有几尺布票,可我也舍不得穿啊,留着给小孩做件夏布衣裳吧。我整天带孩子,横竖就这邋遢样子了,你小姑娘家,挣了钱就该穿得好点儿。”李师嫂笑。
冯荞跟李师嫂聊着,就先动手把工房打扫整理了一遍,杨边疆去收拾带锯房,李师哥则兴冲冲跑去食品站买肉。等到徐师傅来到,农具厂里里外外已经收拾妥当了。
中午做的小春萝卜炖肉,还有小青菜炒粉条,吃饱了饭碗一推,徐师傅就说,公社兼管的会计发话了,各人去把工资领了吧。
冯荞赶紧跟着大家去了,不多会子领了19块8毛钱回来,几个人一块结算了小食堂的账目,冯荞又付了五块两毛八的午饭钱,比她预估的要少,一方面开了春青菜萝卜便宜,另外农具厂柴火也不用钱。
冯荞兜里揣着剩下的14。52元,心里十分高兴。
徐师傅饭后一支烟,九分钱一盒的葵花牌香烟,见冯荞高兴的样子,徐师傅也挺乐呵。
“冯荞啊,从你负责做饭,这个月我们伙食费都少了呢,我比上个月省了一块多钱。自己做可比买着吃节省,吃得还更好了。”
冯荞忙说:“徐师傅,都是你们照顾我。明天我给大家添菜,感谢大家,不用大家出钱的。”
“瞧瞧,这小毛丫头,刚挣到钱就拽阔气啦。”徐师傅打趣地口吻说,在场几个人一起哄笑。
“丫头呀,你可也别破费,咱们几个老家伙工资都比你高的多。你把钱好好攒着,等你攒够了钱,我给你弄个工业券,你自己买辆自行车骑骑,听说你已经有对象了,买了车子,赶明儿还能给你当嫁妆,也省得叫杨边疆带着你,他早了晚了的你不方便。”
冯荞窘了一下,忙说:“谢谢徐师傅。”
徐师傅有意无意地瞥了杨边疆一眼,杨边疆低头拿个铅笔,一边在纸上画着木工图样,一边笑吟吟听他们聊天,对师父的目光却没注意。
这个年代毕竟还保守,徐师傅知道冯荞这小姑娘不容易,挺叫人心疼的,为人也是个很端正的姑娘。可是杨边疆这么经常骑车带着她……你说杨边疆跟她一条路上下班,带吧,天长日久总是不方便;不带吧,明明顺路,冯荞还是他朋友的妹子,他自己骑车扬长而去,扔下小姑娘一个人走到天黑?
左右不合适。
☆☆☆☆☆☆☆☆
下午下班的时候,杨边疆推着车等她,冯荞却跟杨边疆说,她想去街上一趟。
“杨大哥,要不你先走吧,我想去供销社一趟,买点儿东西。”
“去供销社?”杨边疆抬头看了看天色,自行车一掉头,说:“走吧,我顺便也去转转。”
“不用,别耽误你回家……”
“等你再去一趟供销社,天可不早了,你步行回家,不到半路天就该天黑了,我听说路上会有野猫子咬人呢。”杨边疆笑着逗她,“走吧,我去买个牙膏。”
从农具厂往北走,拐个弯看到挨着大街的几间大屋,就是供销社了。里头一长排深红色木制柜台,靠墙摆着几口大缸,一进去就闻到一股子酱油醋的味道。除了两个板着脸的售货员,就只有柜台旁边并肩靠着两个顾客,一男一女的青年人,女的蓝上衣,葱绿裤子,梳两条麻花辫,背影看起来挺眼熟。
冯荞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正好那两人听见有人进来,也回过头来,目光相遇,竟然是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
“小粉?”
“冯荞?”冯小粉看起来也吃了一惊,脸上随即有些不自然的样子,冲口问道:“你跑来这里做什么?”
“来供销社当然买东西啦,我下班了。你怎么在这儿?”
“我当然也来买东西。你能来,旁人就不能来了?”冯小粉习惯性地噘起了嘴。
冯荞打量了一眼那男的,个头看起来跟杨边疆差不多高,身形挺壮实的,圆方脸,身上蓝色的中山装稍显肥大,看样子也就十七八岁,此刻紧挨在冯小粉身旁,笑嘻嘻看着冯荞。两人面前的柜台上摆着几面小圆镜,看起来正在商量买镜子。
“小粉,你认识哒?”那男的问。
“这是……”冯小粉犹豫了一下,“我姐。”
那男的一听,赶紧放下手中正在挑选的小盒子,表情也多了几分腼腆,对冯荞点头笑笑:“原来是姐啊,你好你好,我是……那什么,是小粉的朋友,河西大石埠村的。”
河西大石埠村?哦,冯小粉原先的家,冯小粉的生父不就是河西大石埠村的吗。要说大石埠村离这镇上可不近,还隔着一条河呢。
冯荞打量那男的,冯小粉同时也在打量杨边疆,高大,黝黑,摘去领章帽徽的旧军装,一个阳刚气十足的男人。冯小粉不由得多看了杨边疆两眼,眼珠一转,先发制人质问道:“冯荞,这谁呀,我咋不认得?”
“我们厂里的杨大哥。”冯荞回答,扭头跟杨边疆介绍:“杨大哥,这是我妹。”
杨边疆对冯荞家里的情况是清楚的,当下也明白这就是她那个继妹。这俩姑娘在家里各种拌嘴,在外面场合,继姐妹的关系不好启齿,互相称呼姐妹,也算是互相保留一点面子。
“那你们买,我们先走了。”冯小粉随手一拉那男的,转身就要走,那男的赶忙掏钱,要买下手里的小圆镜,
“小粉,你现在回家还是干啥?”冯荞操心了一句,这天可要晚了,冯小粉跟这男的跑到镇上来,寇金萍知道吗?联系到冯小粉好几次的晚归,冯荞直觉这俩人有事儿。
“我现在不回去。今晚镇上放电影。你如今整天在镇上逛,还不许我来看电影了?”冯小粉急着想走,跺跺脚冲那男的娇声埋怨:“你走不走啊。”
那男的买好小镜子,匆忙跟在冯小粉身后追了出去。
冯荞看着那男的背影,心里琢磨着,那男的倒是很符合冯小粉“高大壮硕”的审美要求。
“哎哎哎,你俩磨磨唧唧地还买不买了?我们这就要下班了,明天再来吧。”中年女售货员敲敲柜台,一脸的不耐烦。
杨边疆笑了笑,抬手一看表,很随意地说道:“同志,为人民服务可不是空话,你们这不是还有几分钟才下班吗?我记得你们供销社作为服务行业,比我们厂里晚下班半小时呢。”
“反正马上下班了。要买东西赶紧的。”中年售货员翻了个白眼。
杨边疆从容买了一管牙膏,又指着食品柜,让售货员给称一斤桃酥,家里老奶奶喜欢吃。
冯荞攥着手里的钱,看了又看,算了又算,最终买了三斤蜜三刀,嘱咐售货员用牛皮纸分开包成三包。四毛八一斤,一斤还要六两粮票,可真贵。幸好她在小食堂这些天了,身上准备了粮票。
没办法,在这个年代,糕点一类的副食差不多属于“高端消费品”,贵得让人心疼。
冯荞又要了两盒葵花牌香烟,九分钱一盒,一块香皂,一毛四,从兜里掏出一张两块的纸币,连同粮票一起递给售货员。
算算账,一块七毛六,两天的工资还不够,冯荞小小心疼了一下,接过找回来的两毛四分钱,把一堆东西拿布袋装好,冯荞跟杨边疆一起离开供销社。
“买这么多蜜三刀?”杨边疆随口问了一句,以他对眼前这姑娘的了解,怕不是她自己喜欢吃。果然,冯荞回答说,是给大伯、二伯和自家买的。
“一家一包,总算我自己头一回挣钱了。我八岁我妈就死了,都是二伯娘心眼好照顾我,大伯娘腿脚不好有残疾,可她也很关心我的。”
至于她自己家……说实话买东西给那些人吃,心里真不乐意,可明面上却不能这么做,不然又得闹一场风波。冯荞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说,没关系,拿回去她自己先使劲吃。
“原来晚上镇上放电影啊,我们一整天都在厂里干活,都没听说。”杨边疆说,“你说,你二哥、三哥他们会不会来看电影?他们要是来,你就可以留下来看电影了。”
“今晚放电影?”
第22章 小金库(入v第一更)
“今晚放电影?”
冯荞犹豫; 她当然想留下来电影,可是以前跑到镇上看电影,总是两个堂哥带着她; 不然这大晚上的,她一个小姑娘,还真不敢自己乱转悠。
如果堂哥他们不来; 她独自一个姑娘家; 跟在杨边疆身边去看电影; 看完电影都深夜了,再一起走夜路回去……冯荞这样玲珑聪慧的姑娘,自然知道这样不妥的; 就算她跟杨边疆相互熟悉信任,也不合适。
“我也不知道堂哥他们来不来。要不……我还是先回家吧,正好买了东西呢,我先拿回去。杨大哥; 要不你留下看电影吧; 我自己回去。”
“这些老片子,我在部队上早就看过几回了; 我是怕你小毛丫头想看。”杨边疆跨上自行车,“那回去吧。”
一来二去太阳都落了; 冯荞在岔路口下了车,跟杨边疆道了别就匆匆往家走; 踏着暮色刚走进村子; 就遇上收工回来的冯亮; 肩上扛着锄头,老远就冲她喊:
“冯荞,我听说今晚镇上放电影,吃了饭带你去看啊?”
冯荞:……
冯亮:“怎么啦这是?”
冯荞:“你早说我就不用回来了。”
冯亮笑,他又不会千里传音,也没法子早说啊,笑够了嘱咐道:“你看镇上放电影,哪回少了我了?再有下回,你就不用回来了,提前去占地方,占据有利地形,最好连板凳也准备了。”
冯东从后边赶上来,肩上也扛着锄头,冯荞问起今天干的什么活,说是生产队沟南那块地种玉米,这阵子队里农活大忙,收工比较晚。
“把这个给二伯母。我今天发工资了。”冯荞把一个牛皮纸包放在冯东手上,笑嘻嘻地挥挥手,“我先回家一趟,你跟二伯母说,吃了饭我就去你家玩。”
“什么好东西?”冯亮鼻子凑过去深吸一口,夸张地眯起眼睛,“嗯,不是蜜三刀就是蜜麻花,油香的甜味儿,反正肯定是好吃的。”一抬头见冯荞跑远了,忙喊了一句:“哎,冯荞,今晚到底去不去看电影啦?”
“回头到你家再说吧。”
冯荞脚步轻快地跑回家,冯老三、寇金萍带着寇小胭刚好收工回来,冯荞把一盒葵花香烟递给冯老三,又把一包三刀蜜放在堂屋桌子上。
“发工资了?”冯老三问。
“嗯。”
“给我买什么洋烟呀,领了钱就乱花。再说洋烟其实不如老烟叶够味儿。”冯老三说着一伸手,“发了多少钱?给我,给我收着。”
“我干了22天,发了15块4,扣掉六块两毛八的饭钱,加上今天买东西的一块七毛六。”冯荞利落清楚地给她爸报完了账目,从身上掏出几张零散的纸币递过去,“爸,还剩下这七块钱给你,还有三毛多零钱,我留着零花了。”
冯荞故意报了虚账,瞒下了做饭的六块钱,吃饭钱也多报了一块,她看着冯老三,一脸老实乖巧的样子。
“二十几天吃了六块多钱?”寇金萍在旁边尖着嗓子嚷了一句,“可真贵,吃的啥鸡鱼肉蛋呀?就咱这个穷家,这么下去可吃不起。冯荞,不是我说你,咱这钱又不是地瓜叶子,可不能这么花。”
“吃不起,那你叫她中午怎么弄?”冯老三刚得了冯荞给的钱,便觉着闺女可真不错,这一听也烦寇金萍那口气,可他心里却也是心疼钱,因此说话的语气就很不好。
“她自己早上带个煎饼就行了,哪用花钱吃饭?这家里一个月油盐火耗,也花不了两块钱呢。她一个小丫头,二十几天吃掉六块多钱,说出去也不怕人家骂她败家子。”
“爸,我可没跟家里要钱吃饭吧。”不等冯老三再开口,冯荞就不急不躁地顶了一句,“人家厂里的食堂,是我说了算的?人家还不一定要我干几天呢,要不我回来不干了,啥钱也不用花了,都给你省下了,行不?”
“你好好干你的。”冯老三伸手去接钱,冯荞却忽然手一缩,把几张纸币拿在眼前数了数,笑嘻嘻又抽回来一张。“爸,好歹钱是我挣的,再给我留一块钱,我一个人在外头干活,兴许啥时候就需用钱呢,横竖我又没跟家里要钱。”
冯老三瞅了她一眼,脸色有些不满,不过最终也没说什么,接过剩下的钱往兜里一装,挥手叫冯荞和寇小胭做饭。
“行,冯老三你行,你当好人,我白落得不好了。你说我图的啥呀,我还不是为这个家操心吗?”寇金萍一咬牙,红着眼睛就冲冯老三发难了。
寇金萍上辈子也算见过钱的,然而形势逼人,重回这年代,她这两三个月可都没见着肉了,家里买个酱油都不一定有钱,惯常拿着一个鸡蛋去供销社换两盒火柴。她这阵子还盘算着,等冯荞上交了工资,总该改善一下生活,再给她自己、给小粉添置点儿东西。
哪知冯荞工资花掉那么多也就罢了,还当面不给她留脸。
“我为这一家老小操碎了心,还没落个好,我叫她冯荞省点钱,不也是为了她好吗?她一个小丫头子就敢这么花钱,二十几天,她光是中午饭就花了六块多钱,她地主家的娇小姐呀?冯老三,你倒还护着她,你这明明是要逼死我呀,我在你们这个家还怎么过……”
寇金萍惯用的一哭二闹,说着说着,连自己都感动了,眼泪都出来了。
“你少说两句行不?你说这家里弄的,整天唧唧歪歪的。”冯老三瞧着冯荞进了烧饭的棚屋,压低声音呵斥寇金萍,“你也不想想,她这都十七了,横竖是她自己挣的钱,你把她逼得急了,她要是犟起来,一个钱也不往家里交,你又能把她怎么着?她在人家厂里干活,伙食费你也不准她花,说出去你就不怕人家背后骂你。”
“我……我养她这么大,我给她吃给她喝,我把她当亲闺女,她个白眼狼,我还不能说她一句了……”
“你说够了吧?整天就这些破事。”
寇金萍觉得被冯老三伤了脸,抹着眼泪,哭哭喊喊进了堂屋。等冯荞快手快脚炒了一碟子雪里蕻咸菜出来,果不其然,寇金萍又躺床上生病去了。
习以为常,饭总还要吃。冯荞卷了个煎饼,端起一碗玉米渣糊糊几口喝光,拎起她的布袋溜之大吉。
☆☆☆☆☆☆☆☆
冯荞先去了大伯家,大伯和大伯娘点着煤油灯正在搓麻绳,冯荞把一包三刀蜜送给大伯娘,陪大伯娘说了一会儿话,又溜达到二伯家。二伯一家子都在,饭桌上摊开了那包三刀蜜,二伯娘正美滋滋拿着一块蜜三刀,其实根本没舍得吃,啃了半天才啃掉半块。
“看见没?这就得了益了。”一见冯荞进来,二伯娘就得意洋洋地指着她跟二伯显摆,“看见没?我就说咱冯荞是个贴心的,荞啊,赶明儿二伯娘老了死了,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