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里目前啥也不缺,有缺的代销点也买得到。这天看着要下雪,你轻装上阵、快去快回。”
  “那行,我明儿赶早班船去,赶得及,晌午那趟船就能回来了。”
  “晌午回来,我喊上向二,去给你屋顶加固加固。”张有康说道。
  张家的屋子,看着陈旧,然而每年都有加固,二老并不担心。
  倒是徒弟家那房子,虽说比较新,可早几年一直被她小叔一家霸占着,以舒建强俩口子的惰性,只要没被大雪压塌,是绝对想不到上房顶检查、修葺的。便想着腊八前,找几个熟人帮徒儿把房顶修一修,加固一下。
  “好,我尽量早点回来。”
  第二天,盈芳背着沉甸甸的竹筐,胳膊肘挎着竹篮,赶上了早班船。
  到江对岸下码头,紧赶慢赶来到火车站。
  “小舒!”陆大姐手里提着个竹壳热水瓶,从水房灌热水回来,看到盈芳站在站长办公室门口敲门,好笑地迎上前,“你来早了,站长还没上班呢。来来来,上我办公室坐会儿。”
  陆大姐热情地拉她到隔壁的员工办公室,早到的同事正在抹桌子、拖地,看到陆大姐拖了个姑娘进来,好奇地看过来。
  “这不是那谁……”
  “小奶娃儿喊娘的姑娘?”
  “可不就是她。”陆大姐哈哈一笑,回头对盈芳说,“看,她们也都还记得你。”
  “能不记得嘛。托你的福,我们有幸尝到了黄桃罐头的美味,确实比橘子罐头好吃多了,难怪价格贵那么多。”
  “贵也就算了,小地方的供销社还不定买得到。”
  几个女同志笑说道。
  盈芳机灵地拿出事先准备的炒瓜子儿、毛木果干:“黄桃罐头家里没有,但有一点我自己做的小吃食,各位大姐别嫌弃。”
  “呀!葵花籽儿?唔,好好吃!这是五香味的吧?”
  “我尝尝我尝尝……真的耶!小舒你自个炒的?好能干啊!我只会拿盐巴炒。”
  “小舒这是啥?看着像桃干,可颜色咋黑黑绿绿的?”陆大姐没和她们一起抢瓜子吃,而是捏起一片毛木果干问盈芳。
  “这是家附近山上摘的野果,叫毛木果,鲜果酸酸甜甜很好吃,就是不耐放,我就晒成了干。”
  “唔,很甜啊,一点也不酸,是不是放糖了?”陆大姐吃了一片,连夸味道赞。
  盈芳笑着说:“没放糖。可能晒干后酸味跑掉了,比鲜果甜很多,也耐放。”
  “这东西好。正月里拿出来招待小客人,比买来的糖球好多了。”陆大姐顺嘴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陆大姐一个同事拉过盈芳小声问:“小舒,你家还有这东西不?我大姐一家正月要来我家做客,我那小外甥从小在省城长大,嘴巴挑剔得很,正愁供销社买的糖哄不了他,毛木果干你要是有的多,匀一盘的量给我,我拿糖票跟你换,你看咋样?”
  盈芳偏头想了想:糖票她如今倒是不缺,不过对方既是陆大姐的同事,看起来两人的交情也不错,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再说毛木果干当初晒了不少,装麻袋里囤在仓房,除了过年时拿些出来给亲近的人当零嘴儿,没别的用场。等出了正月、天气热起来,这东西也放不长。便点头说:“家里倒确实还有一些,这样吧,年前我肯定还要来一趟城里的,到时给大姐捎点来。糖票就不要给我了,这东西我也是山上捡的,没花一分钱……”
  “那不行,就算果子是捡的,不也费工夫晒的?不出钱只拿糖票跟你换,我还觉得占你便宜呢。”对方执意要拿糖票换。
  陆大姐几个也都纷纷劝盈芳:“要的要的,不能白拿。事实上,你家要还有的多,我们几个也想换。”
  盈芳笑笑:“那我到时背个五六斤过来,你们大伙儿分分。”
  一听有这么多,陆大姐几个笑开了花。一斤果干能装好几个浅盘,足以撑完整个正月了。
  “一大早就这么热闹?”站长路过员工办公室,笑眯眯地评价了一句。
  陆大姐连忙喊住他:“站长,你看谁来了?”说着,把身侧的盈芳推到站长跟前。
  “呀!是小舒呀!来看大伙儿啊?难怪这么热闹。来来来,上我那坐坐去,正好有个事儿和你说。”站长热情地把盈芳截去了他的办公室。
  陆大姐给两人送去了热茶,体贴地带上了办公室门。
  盈芳把送站长的东西拿出来,特别强调了那两斤米酒是书记送的。


第222章 老金翻白眼
  站长看到酒,以及那炒熟了能下酒的葵花籽儿,欢喜得见眉不见眼,乐呵呵地说:“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啊。以后有啥事,尽管来站里找我,我不在就找小陆,别客气,啊!”
  又见盈芳拘谨地站着,忙说:“快坐下说话。我这确实有个事找你,上回娃儿那事,赵家老爷子后来亲自拨来电话感谢,还说今后遇到啥困难,让你尽管找他们。”
  站长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抄着详细地址、电话的信笺,递给盈芳,“喏,这是那小娃儿父母留下的住址和电话,当时惦记着派出所的情况,没想起留个联系方式给你,事后托我转交的,让你有机会南下别忘了上他们家玩……还说小娃儿其实很认人的,那么黏你,说明你俩有缘分……我原想着腊八前去一趟你们公社的,可站里最近事情多,一忙二忙的给耽搁了,没成想你先来了。”
  “谢谢站长,麻烦您了。”
  “这有啥好麻烦的。”站长毫无架子地笑笑。
  说实话,运城赵家的老当家亲自拨电话到小小县城的火车站,受宠若惊都来不及。别说只是递个话,让他天天跑腿都感到荣幸之至。
  火车站出来,天色比起早上出门时还要来得阴沉沉。
  盈芳担心下雪,又惦记着师傅说的晌午找人帮她把屋顶修一修,便哪儿都没去,直接去了码头,赶上了上午最后一趟船。
  张有康看她来了,马上去喊向二。正好,向九在他二哥家唠闲嗑,听说是去给老张大夫的徒弟修屋顶,二话不说跟来了。这倒是省了张有康不少力气。
  舒家有蛇的事,不少人还是忌讳的。虽说蛇要冬眠,可万一通灵性的蛇不需要呢?可补屋顶这事吧,不像平地上干活那么简单,需要人上上下下递工具、材料,因此见向九主动跟来帮忙,张有康很是高兴。
  一伙人说说笑笑地进了院子。
  有盈芳的带领,趴在屋檐下的老金,只眯着眼、懒洋洋地抬头瞟了他们一眼,就又趴回原地闭目养神了。
  “这畜生可真通人性。”向二见状,发了句感慨。
  向九不无遗憾地说:“可惜老了,要不然找它和大嫂家的母狗配个对,弄只小崽来养养。这么威风的狗,我还是头一次见到……”
  老金抬了抬眼皮,丢了个鄙夷的眼神给向九。老子也是你能拉去随便配对的?
  向九接收到这个眼神,一阵恍惚,回过神问其他人:“你们看到了吗?它、它刚才居然朝我翻白眼?”
  其他人并没看到这一幕,当他胡说八道呢。狗会翻白眼?想太多!
  向九见他们不相信,盯着老金又看了许久,见老金闭着眼一动不动,不禁怀疑刚刚是不是真看错了?挠挠头,跟着向二上了屋顶。
  舒家这屋子当年建的时候,是花了大精力的,如今还半新不旧,因此一番检查下来,除了灶房檐角有几片瓦破了、下大雨容易漏水,别的危险目前倒是没发现。
  替换的新瓦片很难匀到,就用稻草编了几张草垫,一层叠一层压碎瓦片下,上头抹上泥浆,再盖上缺角、裂缝的破瓦片。
  这么点活,两个壮劳力一忽儿工夫就搞定了。
  等他们从梯子上下来,盈芳忙送上两碗冒着热气的溏心蛋:“二叔、阿九叔,辛苦你们了。喝完甜汤暖暖身子。”
  “闺女一点心意,你们兄弟俩就别推辞了。”张有康手里端着一碗同样的甜汤,生怕向二婉拒,笑呵呵地出来劝道。
  “丫头你太客气了。”向二客气了几句,到底没推辞,人都煮好了,不吃反而不给面子。再说,媳妇儿给人牵媒,往后走动的日子多了,大不了回头让媳妇儿送几个鸡蛋过来。
  向九则跟着他二哥行事,二哥接过碗吃、他也吃。边吃边赞:“放了很多糖吧?真甜真好吃!”
  盈芳笑笑,白糖她如今不缺,这不,啥时候再去一趟火车站,又能换几张糖票回来了。糖票也是有限期的,因此用起来没啥不舍。等过年办喜酒时,给先后帮过她的社员送个半斤八两,当是回礼好了。
  向二兄弟俩却以为她是客气,出于回报,吃完后不仅把补房顶制造的垃圾收拾干净,还主动检查了一番柴房的牢固性,确定无忧,才告辞回家。
  刚送走向二兄弟,张奶奶迈着小脚过来喊:“闺女,新床打好了,你发财叔派他孙子来说,刚子家院门上锁了,是你锁的吧?那快去开开。发财他们抬着床等在外面,这天气看着要落雪,淋到家具上就不好了。”
  盈芳一听,立马拿上钥匙往桥头跑。
  张奶奶走在她后头叮咛:“新床摆好顺便让发财帮忙把床板拆了,门窗开一开通通风,算了,我也跟去看看吧……”
  托人打的架子床是最后一件新婚家具,抬进东屋并摆到预留位置,七十二腿家具总算到位了。
  临时搭的木板床拆下来,归整到西屋后半间。
  张奶奶收拾被褥时奇怪地闻了闻:“这床不是说后来没睡吗?你邓婶子跟我讲,刚子领导那晚睡他们家去了,可这被子咋有股怪味儿?”
  “什么怪味儿?”盈芳打来清水正在擦婚床,闻言,头也没抬地说,“是不是长时间没晒的缘故啊?前几天天好,本来想晒的,发现了个怪事儿,这床铺的时候明明放了床单,可那天来晒被子发现床单不见了,找遍屋子都没看见,所以我配了把锁,免得被心怀不轨的顺手牵羊……”
  “杀千刀的!要是被我知道是谁干的,非把他送牛棚不可!”张奶奶一听,气得不行,赞同道,“照这么看来还真应该配把锁,你这屋子里的家具都是新打的,大件带不走,小件被人顺手牵羊也够心疼的。过两天刚子托人捎到县里的缝纫机和自行车也到了,不锁还真不放心……风气到底还是歪了啊,前几年哪有这样的事发生,敞着院门都不会有人进来偷……”


第223章 不过是“外来客”
  娘俩个借着这事儿私底下吐槽了一通,手脚却依然很利索。
  盈芳擦完新床,张奶奶已经把有味儿的被褥拆下来了,打算带回去洗。棉胎暂放西屋,等天好了晒晒再收被絮柜里。
  临时床铺的位置,如今摆上了香桌,香桌上摆了个旧瓦盆,盆里三颗溪坎边挖来的水仙花球茎,亭亭玉立、含苞待放。
  香桌的右边靠墙角是梳妆台。说是梳妆台,其实就是一口带了个扁平抽屉的椭圆形小桌子,再搭配一把圆凳。没有相应的票,买不到大面的玻璃镜,梳妆台的功能缺失了大半。即便如此,盈芳依旧很喜欢。婚后摆上陪嫁过来的梳子、手柄镜,以及平日里捣鼓的瓶瓶罐罐护肤品,这里就是她洗漱完毕后的一方小天地。
  此刻,空空如也的梳妆台上,就一个细颈酒瓶,插着两株盛放的腊梅,清幽的花香,给布置一新的婚房平添了几许雅致。
  香桌左手边直到墙角摆大衣柜的位置还空着,是用来放缝纫机的。听向刚说,缝纫机和自行车,托了部队的采购车捎到县里,算算日子没几天了。今后不用遮着掩着去张嫂子家借用了。荷包鼓鼓、布票厚实,想买啥布买啥布、想车几身车几身。
  盈芳自得其乐了一阵,待婚房被拾掇得窗明几净,一些个琐碎杂物也都归置整齐,才和师娘一起锁好门窗离开。
  在师傅家吃了午饭回到自己家,屋里屋外收拾了一通,正要去上工,摸到衣兜里那张写着陌生地址的信笺。
  既然赵家夫妇没再提起自己和他们“二嫂”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像,那应该只是巧合了。也或许,赵家夫妇只是顺嘴一说,压根没把这个事放在心上……
  罢了,原主和养父母都不在了,她一个“外来者”计较这些干什么。
  心头豁然开朗,把信笺叠得整整齐齐的收进上锁的抽屉。
  然而她不知情的是,赵有光夫妇俩并非没把这个事放心上,相反,俩口子抱着孩子一回到运城,就迫不及待地找他们二嫂说去了。
  “很像我?”萧敏静面色一怔,继而微微一笑,垂着眼睑,摸了会儿宝儿软乎乎的小手,无不感慨地说:“这可太巧了!说明咱们宝儿是个有大气运的人,要不然,那些天还不得哭成泪人儿啊。”
  “这么说,二嫂家真没有在宁和县落户的亲戚?”赵有光见妻子失望的眼神,又问了一遍。
  “怎么会呢?”萧敏静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我家亲戚大部分都在京城,女儿家就算嫁到外地,也都安家在大城市,没听说过有嫁到偏僻乡下的。”
  听她这么说,赵有光俩口子也不再问了,想来真是凑巧。不禁感慨了一番,这世上竟有长得这般相像的陌生人。
  见宝儿耷拉着眼皮子哼哼唧唧地似乎想要睡了,俩口子起身告辞。
  萧敏静盯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出神,恍惚的神思,直到儿子外出玩回来才收回。
  见宝贝儿子还没进门就嚷嚷着肚子饿要吃的,萧敏静宠溺地一笑,温柔地抱起他,边让保姆去厨房端吃的,边亲了儿子一口:“好,宝贝想吃什么妈妈就给喂什么。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就像当年,小叔的女儿夺不走爷奶对自己的疼宠和关怀一样,赵有光的儿子也休想分走公婆对自己儿子的关注。
  必要时,她不介意学当年母亲的做法,把妨碍自家孩子的眼中钉遣得远远的。只是没想到,第一次出手就大意失荆州,幸好各路线索被自己掐断得还算及时,要不然……她有点不敢想。但不代表就此放弃。除非公婆的注意力,全部回到自己儿子身上。
  又想到赵有光夫妻俩带回的消息,萧敏静皱皱眉。宁和县有个和自己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年轻姑娘?不会真是小叔的女儿吧?
  可当年,母亲派出去的人汇报说搞定了呀。她当时就蹲在母亲书房的书桌下面,本想和母亲躲猫猫的,哪成想偷听到这么大一桩惊天密谋,差点就躲不住了。又听母亲自言自语说一切都是为了她、不然爷奶对她的疼爱会一点点减少,这才忍住没和父亲说。
  即便事后小婶为丢失的孩子肝肠寸断、小叔找遍能找的地方始终没有音讯后也哀莫大于心死;即便小叔好几次在任务中走神、差点出事,后来主动提交退役书、带着小婶搬离了老宅,逢年过节才回来和一大家子团聚,这么多年也不见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她也死死守着这个秘密,没告诉任何一个人。
  所以,宁和县那个不管是不是小叔的女儿,都不能让老宅的人知道。否则,母亲的心思就白费了。
  萧敏静握紧了拳。
  “妈妈,你弄疼我了!”怀里的孩子带着哭腔说道。
  萧敏静回过神,看到儿子嫩嫩的小手被自己攥起一道红痕,心疼不已:“啊!对不起宝贝,妈妈一时不小心,妈妈给你呼呼……”
  这时,保姆端着一碗虾仁水蒸蛋出来了,八岁的熊孩子哪还顾得上别的,一下窜出母亲的怀抱,冲上去抱住保姆的腿,嚷嚷着要吃,还谄媚地喊保姆“姨”。
  保姆笑得很开心地拉他到餐桌边,开始喂他吃水蒸蛋。
  看到这一幕,萧敏静的眼神幽了幽。看来,是时候换个保姆了。她绝不允许宝贝儿子跟除了她以外的任何一个女人如此亲热。绝不!
  ……
  腊八这天,家家户户一早就熬起了腊八粥。只不过每家用的食材不一定一样。
  托盈芳的福,张奶奶熬的腊八粥,添了别人家不一定有的小米、绿豆、板栗仁,喷香浓稠的一碗,足以顶一上午的饥饿。
  “看天色要下雪,柴禾都收进了?”张有康问大一早从向家院子喂完鸡、割了菜才过来的徒弟。
  盈芳洗了手,抹了点师傅用猪獾油做的防冻膏,捧着海碗小口小口喝起撒了白糖的腊八粥,热粥下肚,整个人从头暖到脚。


第224章 红小兵上门
  “放心吧师傅,我都收好了。”
  柴禾在冬天可是紧要物资,吃的可以不那么精细,可一旦缺柴,那日子真心没法过了。
  好在除了干柴、稻草,还囤了点煤球。只要不是天天过大年,三家柴房里的柴禾,支撑到冰雪消融不成问题。
  “吃过饭我给你搭把手,把旧鸡舍搬你前屋檐下去,多垫些稻草,给鸡挪个窝吧。刚子家那两只鸡干脆也抓过来。不到半个月就要杀了,暂时养几天,没人会说啥。老金的窝也需要换个地儿,日头好前院那角落还行,雨雪天气太阴湿了,你堂屋要是不用,干脆给它挪屋里……”
  “哎。”
  师徒俩正说着,向二婶脚步匆匆地跑进来:“老叔,阿九在码头那边看到一拨红小兵朝咱们这儿走来,他绕近道跑来报信,书记、社长领着干部们出去迎了,我想想不放心,赶紧过来跟你通个气。”
  “红小兵?”师徒俩纳闷地对了个眼神。最近没听说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啊?
  盈芳心下琢磨了一下,惴惴不安地想,该不会是自己在收购站淘“禁书”的事被谁揭发了?可除了师傅师娘、再还有站里的出纳大爷和伙计,貌似没别的人知道了啊。
  “老张!老张不好了!”这时,刘大勇也一路喊着跑进来,看到盈芳,气喘吁吁地说,“盈芳你在这啊?难怪我去你家敲门没人应。”
  “怎么了勇叔?发生什么事了?”盈芳心下的不安感越发强烈。
  “是这样的。”刘大勇抹了把汗,大冬天的跑出一身汗,可见有多急,“一大早我推了一车猪粪去江口埠堆肥,路上碰到一大帮县里来的红小兵,指名道姓说你家藏了见不得人的东西,正浩浩荡荡往你家去。我一想坏了,这帮人要是进屋,还不得把家什砸得稀巴烂啊,赶紧抄近道去你家,结果喊半天没反应,眼瞅着那帮人快到了,我媳妇让我来找老张想想法子,绝不能让这帮人进屋……”
  要搁以前,别说是红小兵气势汹汹地来抄家,即便是不惧威慑力的舒老太来闹场,毛阿凤也绝不会站出来帮腔,说不定还会嗑着瓜子幸灾乐祸地在一旁看热闹。可自从盈芳救了她以及她肚子里的娃后,俩口子彻底转了性,对盈芳可谓是推心置腹。这不正愁没机会报恩呢,看到红小兵有可能破坏舒家,赶忙来报信。
  “什么?那帮红小兵是冲着闺女来的?”张奶奶一听急红了眼眶,“真是造孽啊,我们家闺女招谁惹谁了?怎么净来找她的麻烦?”
  张有康无暇顾及老伴儿的心情,套上棉袍说:“我跟大勇去看看。丫头你就留在这陪你师娘,任何事都别出来。”
  “可是师傅……”盈芳上前一步,觉得这事儿理该她出面,却被张奶奶拉住了。
  “听你师傅的,这事儿你不能出头。”
  红小兵出场,总会有人受到伤害,张家二老见多了凄惨场面,说什么都不放徒弟出去。
  盈芳被师娘拘在里屋,急得团团转。师傅一把年纪了,可别跟红小兵起冲突啊。
  “师娘,你就放我去看看呗,看一会儿就回来。”盈芳扒着门缝,对在堂屋纳鞋底的师娘恳求道。
  “不行,你老老实实在屋里待着,等你师傅回来再说。”张奶奶不是不担心老伴儿的安危,可既然红小兵是冲着舒家来的,书记、社长又在现场压阵,想来不会有危险。
  “师娘,下雪了!”盈芳推开窗户,看到天空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的。
  张奶奶闻言,担心屋后的鸡棚,让盈芳待在屋里,她去后院抓鸡,边抓边嘀咕,“一会儿我去刚子家,把那两只鸡也抓过来。你家那两只……不知老头子那边怎么样了,但愿没事……”
  盈芳见师娘往屋后走,吐了一下舌,让小金从窗口游出去,绕到堂屋给她开了门。蹑手蹑脚地出了屋,迎着迷眼的雪花片,掸了掸肩头,匆匆往家赶。
  舒家院门外,此刻围满了人。
  “……向书记、冯社长,你俩甭说这些有的没的了。既然口口声声称舒盈芳清白,那就打开大门让咱们进去搜搜嘛。搜不出任何猫腻,我周新国当着大伙儿的面向她道歉。”为首的红小兵,神情倨傲地道。
  尾随书记、社长而来的社员们,心里齐呸了一声。到时家里像秋风扫落叶似的被翻地一塌糊涂,道个歉顶屁用啊。
  书记和社长对了个眼神,脸色也都很不好看。
  冯社长心中止不住庆幸——小儿子这段时间沉迷染色大业,想来不知道今儿有行动,要不然跟对面这帮家伙掺合在一起,父子对立,咋看咋心酸。
  书记抿唇叹了一声,对同样铁青着脸的张有康说:“老张,你看这……”
  张有康又气又怒,却拿这帮披着合法外衣的流氓毫无办法。
  这时,如王者一般的老金,巡视完后院,悠哉哉地踱到前面来了,黑亮有神的眼睛,幽幽地扫过离院门最近的几个陌生人。
  “汪!”
  它给了一声警告,响亮而短促。
  “狗、好大的狗……”胆小的红小兵吓退了一步,指着老金颤声道,“咱们这么闯进去,会不会被它咬啊。”
  “胆小鬼!”周新国白了他一眼。不就一只狗么,农村里,只要不是日子太困难的,几乎都会养一条看家护院,有啥好怕的。
  “不、不是啊周委员,它真的盯着我们耶!听说这种狗最凶残,一旦盯上人,不咬一块肉下来,很难摆平的。我、我不敢进去……”
  “蠢货!”周新国咬牙骂道。关键时刻长对方志气、灭自己威风,蠢到家了!
  院外的人,和院内的老金僵持了小片刻。周新国额角跳了跳,挥手示意手下们:“砸了锁冲进去!”他就不信连条土狗都摆不平。
  毛阿凤裹着丈夫的军大衣,倚在自家的后屋门上,凉声道:“哎!你们要是不怕盈芳家的毒蛇,只管进去搜。哪个倒霉催的被蛇咬了,别怪我们事先没提醒。”


第225章 当老纸八年军营白混的!
  “毒、毒蛇?”
  正要砸锁的红小兵一听还有毒蛇,顿时慌了手脚,抬眼看周新国,“周委员……”
  周新国拧着眉问了句:“这鬼天气哪来的毒蛇?有也被冻死了。”
  大伙儿就等他这句话呢,闻言,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没准是盈芳的父母变的,专程下凡来保佑她的。”
  “神仙变的毒蛇,怎么可能怕冻啊,说不定就在屋里盘着咧。”
  “……”
  周新国越听越不耐烦:“停!怪力乱神的东西,你们也信?当心以除四旧的名义把你们一个个全关牛棚反省去!”
  这话一出,谁还敢接啊,暗地里替盈芳捏了把汗。
  看来,真的被红小兵盯上了。也不知和谁结了那么大的仇,竟然匿名举报,分明不想让人过个安稳年。
  “砸!”周新国手一挥,红小兵们克服着心头的恐惧,捧着手里的石头,一下一下地砸起门锁。
  张有康和书记几个多次上前阻止,都被红小兵拦了下来。
  “汪——汪汪——”
  老金怒了,特么一帮丑不拉几的矮男人,竟敢砸女主人的房子。简直岂有此理!它老金的地盘,还从来没人敢这么嚣张过。
  当下,尾巴一夹,猛地扑向了院门,吓得篱笆墙外的人惊叫出声。
  “这狗发狂了!”
  盈芳刚拐出弄堂,就听到这样一声尖叫,正想跑上前看个究竟,被突然窜出来的人拽住了。回头一看是李寡妇。
  “李嫂子?你咋地在这儿?”
  “我来和你说个事。”李寡妇抚着胸口喘了会儿大气,把盈芳拽到隐蔽的小弄堂里,拉着盈芳咬耳朵,“我无意间听到胡家媳妇和她汉子的对话,说你家藏匿了见不得光的东西,她家汉子昨儿还去县革委匿名举报了,说有知青站的许丹暗中相助,抄查这事,搞不死你也要让你脱层皮……我一听不得了,赶紧跑来寻你。可还是迟了一步,前院围满了人,打头的是县里来的红小兵,你现在去岂不是正好撞枪眼上?要不这样,我替你打掩护,你悄悄从屋后绕进去,家里有啥烫手的东西,赶紧处理了,别真被这些人抓到了把柄……”
  盈芳握住李寡妇打颤的手感激道:“李嫂子,谢谢你特地来通知我。我这就回家,虽然我不明白我家哪些东西招了他们的眼,但无凭无据的,休想随便闯我家门。”
  有李寡妇一路的掩护,盈芳快速绕到了屋后,扶着篱笆墙轻轻一跃,就跳进了院里。朝李寡妇挥挥手,示意她赶紧回去。雪越来越大了,家里就剩苍竹一个孩子不安全。
  李寡妇用力点点头,目送着盈芳轻轻推开灶房门闪身进屋,才吁了一口气,转身欲要回去,迎面撞上舒建强。
  “你是谁啊?鬼鬼祟祟地站俺侄女儿屋后头干啥?”舒建强郁闷地瞅了眼曾经差点捅穿他菊花的篱笆墙尖刺,扫了眼面前的陌生女人,追问道,“说!蹲这儿有啥企图?”
  李寡妇气得两颊通红,可长年累月的独处,让她不习惯跟人呛声,掸了掸身上沾着的雪花转身道:“路过不行啊?我这就走!”
  “不许走!跟俺到前头找书记说个清楚,看你挺面生的,不像俺们这儿的人,别不是外乡来的拍花子吧?”
  舒建强一想到离家出走的闺女,这么久都没音讯,该不会被拍花子迷晕了绑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迫嫁给个瘸子或是瞎子做童养媳了吧?不由气不打一处来,上前揪住李寡妇的胳膊,连拉带拽地非要带她去见书记。
  李寡妇毕竟是个女人,也不是那种身材健硕的丰满女人,被舒建强用力扣住手腕后,根本挣脱不了,羞愤交织地被他一路拖到了书记跟前。
  书记的脑仁都胀疼了。
  这一出出的都是什么事啊!
  “我说建强啊,李强媳妇虽不和你一个生产队,但好歹是一个公社的,你拽着她说是拍花子,这话从何说起?”
  舒建强懵了,看看李寡妇,又看看书记,见后者点点头,不敢置信地问:“一、一个公社的?”
  “没错!”社长没好气地接过话茬,“她和我一个生产队,都江口埠的,你有啥意见?”
  “没、没。”舒建强挠挠头,有点哭笑不得,“那啥,搞错了搞错了……”
  “这下我能走了吧?”李寡妇挣开他,气呼呼地回家去了。
  大伙儿忍俊不禁地打趣舒建强,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追着他问:
  “到底是真搞错还是假搞错啊?是不是见人家细皮嫩肉的,心痒痒地想找个新媳妇了?”
  “我看李强媳妇挺好的,要真有这个心,我让我媳妇帮你去说这个媒,事成了也不要别的,给两包代销点里最便宜的烟就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